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将文化软实力界定为一国的文化内容对他国形成的吸引力,使他国自愿效仿、学习、追随,从而对他国的国家政权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实力现状进行总体评析,最后针对其中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相关建议,以求为当前及未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工作有所助益。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意义

(一)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就其本质而言,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其无形的力量变的更加重要”,全球权力的强制性因素在减少,软性因素在逐步增加。最早明确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去·奈。他认为软权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法使他者满足自己欲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同,硬实力是一种对抗性权力,是建构在具体的物质资源之上的硬命令式权力,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它通过让他人做想做的事情而达到预期的结果,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软实力包含三方面内容,即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软实力的运用,则表现为通过自己的思想的吸引力或者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让其他国家自愿效仿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人决定自身的偏好。

在软实力三个方面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奈认为,文化是“一种相对廉价和有用的软实力资源”,并以美国文化为例论证,认为美国文化虽非万能,但是“蕴藏在产品和交流中的美国流行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奈指出了文化在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却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软实力的边界,没有很好地解释什么样的文化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被转化为软实力。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排除了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和结果,专注于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电影、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作品等方面。“文化并不都是软实力,也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已经成为或可以成为软实力”。本文认为,软实力中的文化要素指的是一国的文化内容对他国形成吸引力,使得他国自愿效仿、学习、追随,从而对他国的国家政权产生影响。文化要成为软实力必须要同化他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强大的说服能力、渗透能力,以有利于本国国家目标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二)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虽然文化在软实力化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以及文化本身及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特性,使得“文化的很多作用或多或少脱离于政府的控制之外”,“倾向于对外部世界产生漫射性作用,并不容易控制以获得特定结果”,但是文化软实力在国际政治 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展现”。文化本身虽然无法像物质性资源一样为我们用肉眼所见,但是文化的作用却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文化因素可以作用于人,从而间接地改造客观世界。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根基,被视为国家推行战略 目标的重要渠道。文化要素发挥着“培育”作用,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一国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国内政治等,同时向他国传播或宣扬,使本国可以通过吸引力让他国用符合本国意愿的行为方式达到国家目标,使其行为更加具有合法性,遭到更少的抵制和反对。

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一种重要形态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己经成为国际力量平衡对比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极为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认清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将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升到国家对外战略层面,对于国家实现其对外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评析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文化因素也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和’咬化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国一贯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为基础,强调同周边国家和谐相处,不仅为中国的硬实力发展提供了和平的周边环境,而且为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提供了文化基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中国文化所吸引。截至2005年,中国接受的海外留学人员己达到884315人。同时,中国不遗余力的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共同促进文化的繁荣。到2006年底,中国己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议,其中在46个国家设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12所孔子学堂,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正面国家形象的树立做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于2009年1月17日《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依据2005年世界各国的各项指标数据,认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己跻身全球第7位,排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软实力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足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不足,优良传统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巫需完成。在吸收国外优秀飞文化的同时,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质,不能被吸收的文化所同化,只有在立足于本国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发掘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之处,才能形成国家强大的软实力。其次发扬中国文化离不开现代化的传播途径,建设现代化的文化传播途径意义重大。近代以来,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发展史,文化软实力建设起步晚,文化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相对于美国美联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和俄罗斯俄塔社,中国新华社的世界话语权相对不足:中国的电影等传媒产业发展也不健全,中国文化的现代传媒手段需要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构想

(一)发掘传统文化,构筑普世主义文化体系

文化转化为软实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种文化要具有吸引力,二是该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精神能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效仿、追随并转化为他们的价值、精神。正如李光耀指出:“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期望模仿一国文化时,其软实力才得以实现。’所以,进行国家软实力建设,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弘扬传统文化,更要深度挖掘其精髓,对原有的制度性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发展,寻求具有普世意义的东西,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在延续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中国优秀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通过文化开放,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提升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发掘同源文化、地缘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作用,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维护多元文化交融的有益性,建构一种更具生命力的良性循环的文化环境,建构一个普世主义的文化思维框架,向世界展示中国富有感染力和包容性、能被世界普遍接受和理解并取得共识的文化体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加速向着以现代经济和现代科技为先导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模式跨进,面向全球社会,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应当立足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确立全球视野。我们应坚持文化独立和文化主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可在全球化进程中迷失自我,与传统隔离、脱节,“不能进入文化自恋和自我自足化的误区,要重新发现、探索、阐释东方思想”,“中国文化不仅应该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而且应成为新世纪世界文化中的强音”;确立全球视野,谋求文化对话的对等地位,重新寻找自己的世界文化秩序中的位置,同时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点,用以治理和调整我们的社会生活,使之不断趋向公正、合理、繁荣与昌盛;立足东亚,推动东亚传统的当代重构;秉持“和谐”观念,参与全球伦理的构建,寻求不同国家间的互助合作与和谐发展,以及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与人类共存之间的平衡,为全人类的福社而努力。

(三)扩大汉语国际影响,增强文化传播能力

我们应该抓住“汉语热”不断升温的契机,提高汉语的国际声望。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很多国家都在有计划的实施自己的语言战略。法国努力协调有34个国家和3个地区构成的法语区的语言问题;西班牙利用“西班牙语世界”这一概念向世界进行语言传播;日本、韩国建立基金会不遗余力地推进日本语、韩国语的国际传播。中国政府应进行长远规划,制定符合国情的汉语推广政策,大力推动汉语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用,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以此来加强汉语的国际影响力,维护中国的语言文化利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播机制,扩大在国际传播中的份额,实现中文信息的全球性传播与分享,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介绍和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提高中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打破‘文化逆差”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先后出台了(冷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这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当务之急是发展跨国文化企业。其次要完善产业运作机制,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再次要打造响亮的中国品牌。国家应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文化支柱产业的启动,支持重点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速文化产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步伐,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此外,还应注重发展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要进一步创新传承方式,对面向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作为文化产业予以支持;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掘传统技艺,再现传统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要广泛深入地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人物,支持他们以各种方式培养传承人,完善对他们的激励机制。最后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理念,逐步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差距,迅速建立起自身的文化产业体系并据此实现文化产品的升级换代。国家应对那些投资文化产业的个人或实体采取免税、减税、贴息贷款、税利返还、差别税率等经济手段,鼓励向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使得有逐利性的资本转向文化产业,从而从总体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孔子 学院文化 软实力

    “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他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这一权力往往来自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

随着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第3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国家在处理具体国际事务时,不是靠抽象的综合国力或者软实力,而是运用具体的实力要素。也就是说,国家在应对安全威胁时主要依赖军事实力,应对经济摩擦时主要依赖经济实力,应对政治压力时主要依赖政治实力。因而,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国家的综合实力都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的,两种实力的关系不是和而是积。当一国的软实力全部丧失时,无论一国的硬实力有多大,其综合实力都等于零。

其实,最早阐述“软实力”作用的是中国的老子,他在《道德经》中说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意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过没有间隙的东西。”在2 000余年后,美国的布热津斯基则断言:“归根结底,控制人类共同命运的努力的成败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文化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思想。”因此,软实力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吸引与支配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权力竞争的焦点。

我们的民族精神(进取、团结、创造、献身、信仰、纪律)是国家的最大财富,可用金钱衡量的一切活动形式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在外国人眼中被看作是“很中国”的东西(孔子学院、中医药、中餐、中国书画、京剧等)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中,我们需要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守望好自己的文化领域,并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提纯,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

为什么说中医药是我们的软实力之一呢?直到现在,许多人弄不明白,中医药倒底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笔者认为,中医药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遗产。

为什么说中医药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呢?医学与人的生命以及社会的文明是息息相关、水融的。医学的历史不仅是认识自然(生物人)的历史,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的密码,是弘扬生命文化的伟业。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每个民族在形成中都要受到自己文化的制约与整合。每个民族的医学构成以及基础体系的确立,都是这个民族大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并且和这个民族的文化之魂(哲学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紧密地联贯在一起。因而,不同民族的医学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技术,而且是与其民族精神和文化特征相一致的。中医与西医是不同思维方式整合的产物,有各自不同的哲学支持。无论是《周易》、老庄的重在“天地之大法”,自然科学领域的《黄帝内经》的重在“生命之枢要”以及“天人合一”观、“人身为一小天地”论,都在寻求自然与人的内在规律,并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的人化”的文化体系。

但是,不少人还是把中医药仅仅看作是一种技术性存在而忽略了其文化价值和战略作用,使中医药发展面临生存危机。

危机之一,是人才的短缺。来自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国内中医执业医师大约有50万人,其中能真正用中医理论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而且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医师。在中医教学中,中医经典被不断删减,学生用1/3的时间来学习西医、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中医经典理论被西医学牵强附会来诠释的内容越来越多,中医理论基本训练严重不足,许多“中医”不会“望闻问切”,不少学生基本看不懂中医古籍。有专家毫不夸张地说:“现行的中医院校教育模式正在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半成品。”与此同时,一些国外企业花巨资收集中医药书籍的孤本、善本和实物。不少中医药高技能人才流向国外。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们得花巨资请老外做先生来传授本来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

专家认为,中国要走有自己特色的中医药发展道路,就必须制定和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政策和制度。中医药理论是要人来继承的,而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实际上是重在“物权”而非“人权”。这对中医药而言,亟待创新。

危机之二,是中医药如何传承的问题。退一步讲,就算中医药也是一种技术,那么我们对这种技术的传承,又是如何呢?

本来,中医药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但是,国内外对中医药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要么把中医药捧成包治百病的“神医”、“神药”,要么就把中医看做是“迷信”、“原始”的江湖郎中,把中药看成是害人的“毒药”。这两种看法都阻碍了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在现代,中医药的传承离不开现代化、国际化。而中药如何现代化、国际化,这是多少年来谈滥了的问题,至今还处于摸索阶段。这是因为这个题目涉及面太大、太复杂了。运用现代化科学态度来认真研究挖掘中医中药,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如何挖掘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医药在“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和冲击。中医药是一种统筹兼顾、天人合一的模糊哲学,国际化讲的是量化与标准化,因而中医药屡屡在西方遭遇“红灯”。对于文化差异,不能“羞谈家丑”,也不能“崇洋贬中”,要的是与时俱进,辩证对待,通过理解与交流,逐步解决。对待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仅是感情问题,往大里说,是关乎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前不久有人恶搞取消中医药,那不过是一种浅薄与无知,因为一个轻贱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危机之三,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中医药创新能力弱。就中药而言,我国拥有1万多种可药用的植物,有系统的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浩瀚的医籍文献资源,在民间还有大量的单方、验方,而这些依靠经验摸索出的药方组成成分复杂,往往说不清其化学结构和确切疗效。而欧美、日本、韩国等却纷纷在中药研发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而我国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药企业,多数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资产规模小,创新能力差,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化、标准化的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中药工业优质化、标准化是一种必然。但是,中药姓中,中药的标准只能由懂中医药的中国人来定。针对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用传统要领表达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被国际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的情况,我国中医药专家也已经开始在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制定一批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基础标准;建立多语种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译释规范,中医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与再评价标准,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及制剂的质量标准,中成药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等主要技术标准;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评价和市场准入标准体系,最终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

光有标准不行。中药的创新发展还需要有关部门作为战略措施去关心扶持它们。

据《望新闻周刊》报道,上海有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花了11年时间研究发现的一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天然植物――肾参(俗称),眼看已经试验成功,但由于资金问题,公司完全被外资控股,发明人深感“焦虑和惭愧”。目前,上海一些大的医药企业均有外资进门或已守在门外。一家海外公司高薪聘请国内外教授,计划用3~5年时间,把我国现在的4万多种植物的化合物成分统统提取一遍,每个植物提取6~8个成分,同时申请专利保护。这种“先圈地、后开发”的做法,今后很可能将我国宝贵的中医药资源“斩尽杀绝”。

危机之四,是我国中药资源日益匮乏。中药出口多以原料药材形式廉价卖出,附加值低,成药比例不足30%,占世界中草药市场份额90%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从中国进口。由于过度采挖及放牧、大面积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使我国中草药资源大幅度减少。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文化“软实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8-0102-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公民、信用治理及其评价体系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批准号:70772008);河北省社会科学项目-河北高校学科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计划资助“企业信用治理结构、评估系统与机制创新研究”(批准号:CPRC049);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北中小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动力的实现机制与战略路径”(批准号:11457201D-34)

[作者简介]王焕丽,石家庄经济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国际政治硕士,研究方向为能源战略、能源外交;

叶,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教授,博士后,会计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财务管理;

(河北石家庄050031)

吴国斌,石家庄学院马列部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石家庄050035)

世界上绝大部分跨国公司属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引进来”的发展,现正在“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竞争。21世纪企业国际化经营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发挥成为各利益相关方关注的焦点,而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驱动力将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在凝聚企业员工的力量、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软实力”诠释

“软实力”(softPower)一词最早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指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国际政治领域中通过非强制性的文化、理念和政策等无形的力量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行为。对于企业而言,文化“软实力”则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为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凝结、积淀的,并被广大员工认同的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精神力量、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声誉、市场信用和品牌影响力。与硬实力相比,企业的“软实力”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与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文化“软实力”对内表现方式为:企业文化应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并释放员工的潜能,从而促进企业达成提高整体竞争力、内强素质目的的能力。企业文化“软实力”对外表现为:通过对公众利益、生态环境、社会进步负责任的良好的企业社会美誉度、公信度占领利益相关各方心灵以获得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环境、公众评价环境、人际和谐环境并由此打造由其品牌、服务、诚信所构成的在利益相关体心目中强势持久的影响力、感召力和辐射力,以获得外塑形象能力。卓越的企业文化“软实力”能够塑造企业的优良形象并促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高,是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深层灵魂。

企业文化则是基于衡量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文化“软实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础和灵魂,也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兰-普教授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软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正在超越传统‘硬实力’而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强劲和我国经济活动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民营企业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具活力的力量,一直以来以改变求生存的民营企业需要在这个变化的大环境中寻求自身生存的全新战略。而提高民营企业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亲和力、感召力并以此为基础铸就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以求嵌入较为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国际空间来谋求自身的更快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取向。因此,要在国际舞台与其他国家经济体相互合作、同台竞技,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并融合到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中去的企业文化,并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力量之源,也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的制胜之道。改革自身的管理体制以参与并适应世界竞争,其实质也是一场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即重塑适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崭新企业文化。

二、建立兼容并蓄的中国特色民营企业文化

(一)建立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一些视中国国企如洪水猛兽并屡屡阻塞中国国有企业并购路径的一些西方市场经济体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带来了很大困扰。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走向却显得越来越重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企业外向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也在迅速提升,开始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一支生力军。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要想在国际经济舞台立足和长足发展就需要扬长避短,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竞争的众多因素中,“软实力”是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软肋,增强“软实力”正是中国很多企业必须努力补上的一课。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成为了世界企业文化的主流。而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一直缺乏建立在现代商业精神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和现代经营理念,更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所以在国际舞台上仍处于低端的企业形象。在跨国经营中,只有建立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符、能为所有员工拥护的企业文化,并把这些文化宣传和渗透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形成一种影响力,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取得立足之地。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源于本国本民族的社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依托于企业创立和发展壮大的历程和经验总结,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助于企业发展的信仰和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所生成的行为规范和经营风格,代表了企业的品牌和形象,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二)发达国家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如何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是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步伐,研究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借鉴其经验和启示,实现我国民营企业逐步融人现代化的国际经济生活中去,并体现自身文化“软实力”特色,以获得长足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企业文化中亦能体现出民族精神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延伸。具有西方管理文化特色的美国企业文化“软实力”和代表东方文化特色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是世界经济体中最为典型和卓越的企业文化代表,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日本文化是极具自身特色的文化实体,体现在企业文化“软实力”方面依然能看到它自身的特点。日本文化是极具保守性和兼容性特色的文化模式,大和民族虽极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形成自己的鲜明特性,但也非常善于兼收并蓄外来文化。它的保守性表现在:它把中国儒学思想的本质“仁”嬗变为“忠”,把“忠诚”看成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在企业实体中将这种忠诚要素演化成企业内极强的凝聚力,并通过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的表象形式得以强化。它的兼容并蓄表现在:根植于日本民族内心深处的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导致的与生俱来的生存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而触发形成的国富民丰、发奋图强、拼搏进取精神,使得大和民族具有了强烈的学习外来文化的渴望,从最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学习到近代世界经济形成过程中疯狂吸纳英美的理性文化和实用主义哲学,使得日本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近乎完美的中西合璧式的文化体系,在企业文化“软实力”领域表现为,虽然日本多数企业在纯技术领域和理性规范化管理方面与美国有差距,但是独特的中西合璧式企业文化使日本企业在人才开发与利用,员工积极性调动、协作与复合性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文化“软实力”之强大有目共睹。

2.企业文化虽发源于日本,但最终形成系统的理论是在美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终极目标。首先,美国非常注重个人主义,这与美国是没有封建历史束缚的移民国家,而移民必须自立自强才能求生存的内外在影响因素有很大关系。个人主义使得美国的文化中逐渐具有了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特色,美国企业非常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自由,尊重个人价值,激励了人们的竞争、创新和冒险精神,创新是美国企业精神的核心,在美国商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要么创新,要么灭亡”。其次,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培育了美国人的务实精神,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注重实际效果,少有形式主义,美国的务实精神导致其喜欢用数量来评价事物,关心效益指标,为了获得最高效率。最后,美国文化中的理性色彩还体现在其制度大于人情的特点,美国企业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工作标准,分工精细,职责明确,公司管理人员在实施制度时不太讲究情感和面子,注重的是契约关系而非亲缘关系。

(三)打造具有自身特色适应国际竞争的民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而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民营企业应该做的是:首先,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以至今仍强烈影响着国人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中华五千年的深厚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以此为基础,扬弃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比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折射出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民族精神。同时,吸收发达国家企业文化管理的科学思想和优秀文化精华,例如,吸收和借鉴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团队意识等的合理内核以及欧美国家企业文化中英雄主义式的冒险精神以及理性化思维、规范化管理和开放性创新的思维模式。其次,构建能够有效发挥引领和整合作用的民营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培育和建立起良好的能令企业发展常青不败的具有核心凝聚和塑造功能的文化氛围、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普遍缺乏对所在国或所在地文化的理解以及将其与自身企业文化相融合的能力和意识,即缺乏文化整合能力。中国民营企业若不能迅速成长并促使自身与相关利益体所处文化氛围的有机整合,就将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领域面临生存危机。

基于对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基本思考以及对美日两国经典企业文化“软实力”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或许较为成功的能够应付全球性的激烈竞争并能取得优势地位的企业模式,是将日本人的合作和忠诚的精神与美国人富于想象和创造的能力结合起来,并充分地融合才能形成最佳的企业文化模式。诚然,由于母体文化不同,这一目标很难实现。但无论如何,我国民营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仅与美日相较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在建构迈向国际化民营企业文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任重而道远。

三、民营企业需要外树形象、内铸精神、打造现代企业文化理念

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需要对内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释放他们的潜能,以提高企业整体战斗力。在企业内部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激发和造就人才、对外要有对公众和社会负责任的心态去营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本身就提倡人本主义色彩,强调诚信负责的精神,这些都与西方主流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强调对客户与自己诚实守信的商业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以人为本”铸就企业现代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也是企业在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的重要精神要素。现代管理特别强调人的因素和人本管理。自古以来,中国的思想家和当政者都非常重视人的因素,历代统治者都把“重民”作为基本的国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始于古代,承袭至今。现今,我国企业一直在追求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和模式中的“以人为本”观念,是与国际社会的理论界日趋认同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获取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现代管理思想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相一致,因而具有不容置疑的现代价值。

但有必要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述的“以人为本”在大多数条件下所指的是群体意识和力量的发挥,而非个人力量。这导致传统的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并出现违背现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文化现象,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以及个人作为最积极行为主体所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科学认识,甚至强调整体对个体的制约力量。具体表现在:浓厚的家族式经营色彩,个人独断专行;忽视激励,管理层与员工关系疏远,少有感情沟通,缺乏团队凝聚力,企业成员相互间缺乏竞争性,参与决策的愿望不高,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等方面。这些突出体现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薄弱之处。

现代企业管理中应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的人文精神,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推行“以人为本”管理,既要满足员工物质生活需要,更要注意满足员工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环境,设立多种激励机制,以促使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荣誉感、成就感,使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以诚信为本塑造企业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第5篇

中国文化的精英化使得文化资源变成了一种硬权力

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多属于少数社会精英的文化。在中国社会,文化被视作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文化与社会地位、财富和名誉等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阶层。在中国,有文化的人被视为是“圣贤”、“贤能”或者“有学问的人”,可以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资源。所以有文化的社会精英不愿将文化世俗化,转化成为被社会大众所共享的公共资源。因此,中国文化的精英化使得文化资源变成了一种硬权力,而不是软权力。文化始终走不出少数社会精英的小圈子,没有转化成为具有世界号召力的软权力。

首先,中国文化没有做好特殊性与普世性的转换。任何文明都是特殊性与普世性的统一。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曾与其他文明体系有过三次重要交锋。在汉唐时期,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交锋,成功地吸纳了佛教文化,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之后,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明交汇,产生了影响至今的回教文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明清之后,随着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国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交汇,催生了一波波的西学东渐浪潮。中国汲取了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大量成分,汇入了中国文化的主流。然而,经过三次文明交融、交汇和交锋,中国文化都与各种外来文化实现了融合发展,但中国文化始终停留在亚太地区,没有成为一种普世文化,始终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地区文化。

其次,中国文化没有做好经典化与世俗化的转化。由于中国文化为少数社会精英所掌握,在文化品位上更强调高雅文化,过于追求阳春白雪。中国文化不缺国粹精品、能工巧匠,在文化艺术领域可谓星光灿烂,经典云集。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缺陷是文化世俗化和大众化程度比较低,大多数文化学人不愿意主动做下里巴人式的世俗文化,不愿意将文化产品社会化和大众化,普通百姓缺乏应有的共享文化盛宴的机会。

再次,中国文化没有处理好融合性和冲突性的关系。尽管中国文化早在《易经》中就确立了“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但中国文化自秦汉以后,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更强调文化的融合性,淡化文化的冲突性关系。尤其是经过宋明理学的改造,中国文化崇尚“和而不同”,恪守“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保守信条。中国文化不喜欢激烈的冲突,喜欢包容,尊崇厚德,缺乏西方文化那种咄咄逼人的进攻性。因此,中国文化没有主动向世界扩张,更强调内圣外王,重视道德教化,缺乏基督教文明外方传教的“使命感”。中国文化更安于作为一种地区文化,没有文化扩张的欲望和内在激励,此种安分守己、敬天保民的思想限制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得不仅宋明之后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受到制约,而且在硬实力比拼上也渐趋下风。

中国文化始终缺乏有效的社会权力杠杆

任何文化要想成为更大范围内被大众追随的生活方式,均需要具有一系列功能强大的支点和杠杆。以西方文化为例,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文化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大的文化权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西方文化获得了宗教革命、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民族国家等一整套社会权力杠杆。通过这些杠杆,西方文化将自身的文化精神融汇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日用而不觉,逐渐转化为不可抗拒的文化权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世界受到欧风美雨的强大冲击并非完全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软实力影响,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硬实力的载体和各种社会性权力的杠杆实现的。

近代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之所以下降,从根本上说并非软实力的下降,而是国家硬实力的衰落。西方国家照样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照样掠夺中国的文物和字画,西方的汉学家们一刻也没有停止研究中国的步伐。对他们而言,中国的文化充满着无尽的玄妙和魅力。虽然他们极不愿意承认中国比他们先进,却总也不敢公开说中国没有文化,只能说“中国病了”,它犹如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必将震惊世界”。从前几年皮尤研究中心所做的全球民意调查报告来看,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并非想象得那么差,中国在许多国家的形象甚至高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中国的疲弱是硬实力的疲弱,并非软实力的疲弱。

同时,相比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始终缺乏有效的社会权力杠杆。中国世俗化的信仰结构决定了缺乏西方宗教革命带来的持续性信仰权威支持,道德化的礼俗社会赋予中国文化以不可计数的伦理信条。这些伦理信条指导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杜赞奇先生所说的“权力文化网络”,但是,并没有转化成为对其他国家民众的“文化软实力”。近代以来,在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民族国家等一整套现代规划冲击下,中国文化始终没有获得抗衡西方文化的能力和空间。因此,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上缺乏西方文化得天独厚的社会权力杠杆,大大限制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和空间。如何从总体上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有效的杠杆,建立一整套将中国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权力的体制和机制,将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要靠文化软着陆、社会软崛起、国家软驱动

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体制和机制,出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文化软着陆(soft landing)。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明体系,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柔性化的手段,实现刚性的文化软实力目的。特别是要用老百姓喜欢看、喜欢听的文化艺术形式表达中国文化理念,将看上去与西方文化存在深刻差异的中国文化理念,用西方民众熟悉的方式和手法传播出去,成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同时,尽管中国缺少宗教、科学技术等社会化权力杠杆,但中国的优势在于礼俗和道德,中国外交要积极开发道德伦理领域中的资源,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道德感召力,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资源。

二是实现社会软崛起(soft rising)。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国崛起速度非常快,国际社会难免会产生一种恐慌心理,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中国既不能因此而放慢发展速度,畏首畏尾,也不能对于此种顾虑毫不在乎,置之不理。更为妥帖的办法是在硬实力崛起的同时,也要重视软实力的崛起,要充分发挥人文交流的优势,通过大规模的社会交往和文化推广取信于人,用心与心的对话感化世界,让国际社会接受一个强大、繁荣和值得信任的中国。

三是要实现国家软驱动(soft directing)。传统上,驱动一个国家对外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利益和权力,凡是有利于国家利益的事就做,不利于国家利益的事情就不做。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光看重国家利益是不行的。作为一个大国,不仅看重利益,还要看重价值,要讲原则,不唯利是图,要负责任,不文过饰非。要把文化立国摆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不仅要弘扬传统文化,还要创造新文化,以此来获取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赖,建设一个文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