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主义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者范文第1篇

案例一 擅自停药致复发

潇潇患精神分裂症后,经过大夫的精心治疗,病情缓解出院。她认为自己的病情既然已经完全得到控制,就没有必要一直服药,何况药物都有副作用。潇潇父母也认为自己家里没有遗传史,孩子只是因为受刺激而得病,而药物吃多了会使人变傻。于是,潇潇就停止了服药。然而出院后仅仅几个月,潇潇就病情复发,在家里胡言乱语,吵闹不休,不得不再次送进医院,如此反复,潇潇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现在已经是第三次住院治疗了。潇潇的父母也因此压上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案例点评

从目前精神医学发展的现状来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仍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途径。临床实践证实,康复后不长期维持服药,病情易波动或复发。所以,病人家属要保证病人按时、按量服药,确保咽下后方可离开。对不愿意服药的病人,要耐心开导,向他们讲述服药的重要性,同时要仔细观察病人服药后有否副反应,如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性低血压、粒细胞减少、肠麻痹、皮肤过敏等。发现上述症状要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案例二 一杯白酒致复发

文文患精神分裂症于去年6月住院,经过大夫的精心治疗,7月下旬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病情一直稳定。今年五一节期间,远方工作的哥哥回家,几年不见,全家人都非常高兴,摆宴欢聚,席间自然少不了酒。文文也是高兴不已,在欢乐气氛的感染下端起了酒杯。可是刚喝了一杯,就不能自制,乱发脾气,骂人砸东西。欢聚被这不和谐的阴影笼罩,家人不得不将他再次送回医院。家人不解,难道一杯酒就能引发精神病?

案例点评

精神分裂症病人应严禁喝酒。若喝酒,长期的治疗效果可能会毁于一旦。所以,康复后的患者一定要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家属可根据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制定日常行为规范、作息时间表、活动计划,如起床、洗刷、做操、饮食、服药、洗换衣服、洗澡等。家人应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密集不间断进行督促、检查和记录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拒食、厌食病人要了解其原因,给予劝食、喂食或鼻饲;营养缺乏者,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并观察输液反应i对贪食者要控制其饮食量,避免暴食暴饮而发生意外。对行动不便者给予关心照顾,尤其是走路不稳的病人要防止摔倒。对有睡眠障碍的病人要了解其失眠的原因,如因精神症状引起者,要及时报告大夫,给予适当的镇静催眠药:如因环境因素引起者,要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可以让病人用热水泡脚,卧室内要保持暗光,并注意观察病人的睡眠情况。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帮助病人料理一日三餐及洗漱、穿衣等。对行为退缩和言语行为紊乱的病人,应进行行为语言训练,使病人学会自己料理生活。

案例三

缺少关爱致复发

薇薇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妈妈在她刚满5岁时,由于车祸而撒手西去,一直由爸爸照料她的一切。但祸不单行,一年前薇薇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虽然经过系统的治疗,’病情缓解出院,但父亲忙于生计,无瑕更多地关心她,加之周围邻居的歧视,薇薇觉得自己无脸见人,只好孤独一人整天闷在家里,不与任何人交往,言语减少,有时自言自语,无故发笑。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再次将她送来住院。

案例点评

人文主义者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起源人文主义思想发展

Abstract: the humanism is the Renaissance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life attitude and idea. The Renaissance of the nearly one thousand years ago, the European social cultural spirit is mainly embodied in propaganda suffering,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t the world Christian thought, this kind of Christian culture in violation of human nature, tied the thoughts of spirit, contain the people in this pursuit of happiness.

Keywords: origin humanistic idea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50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文艺复兴以前的近千年,欧洲社会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宣传现世苦难、追求幸福来世的基督教思想,这种基督教文化违反人性,束缚了人的思想精神,遏制了人们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因此改变现状的新文化、新生活的出现就成为历史必然,而这种新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属于感性的、个人主义的文化范畴,有其进步意义也有它的局限性。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很晚才出现,它来自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德国启蒙运动时代的哲学家将人类统称为Humanity,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称他们自己为humanista。而Humanism这个词却一直到1808年才出现。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许多不同的人称自己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相信人的本性有巨大的潜力,而不相信宗教的超验的价值。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和文学力量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达到,这与那个时期对古典文学和艺术的热情,正在增长的个人主义,多才多艺的男子应当成成为国务活动家、诗人、学者和勇士的理想是一致的。

人文主义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业意义上的术语;一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文化思想化理想一种概括性总结。前者是狭义的人文主义,后者是广义的人文主义,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区别之处。人文主义者认为哲学派的逻辑学太枯燥无味,而且完全与实际生活脱节,所以他们用一种感性的态度―――也就是世俗化、生活化的态度来对待古典文化,希望通过学习使人们更加重视道德,对现实生活更有责与贡献。但这种对古典语言、文风的过于狂热爱好,使有些人走向琐碎与极端,所以后来些名人于与这样的人文主义者为伍。但在这样一种热爱古典文化的风气影响下,整个意大利以及后来的社会都形成了一种思想理念:重视人,肯定人,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他们认为在上所有造化物中,人的“尊贵”是最优秀的,仅次于天使―――因为人是尘世间唯一能够获得上帝意旨化物。有些人则更进一步强调了人自己具有掌握自己命运和在尘世间幸福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兴时期作为文化思想、文化理想的人文主义。但不管是狭义的人文主义还是广义的人文主义,“文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都一致坚信人类具有崇高的品质和美好的希望”2也就是说在重视人、肯定精神上它们是一致的;另外,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对人的重视与肯定都属于一种感性意义上的范畴不具备深沉的理性色彩。我们这里说的人文主义是指广义上的人文主义,也就是指在文艺复兴时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主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含义十分复杂,它的核心内容在“人”,布克哈特认为人文主义的最突出之点在于人的发现,“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3,人是万物之本,所以人文主义也称人本主义,其中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张人性、人权,否定神性、神权人文主义者肯定和注重人、人性,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在各个文领域里把人从基督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鲜明充分地展现人的一切特性。他们歌颂人性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把人看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4,赞美人的精神和肉体,颂扬人的力量和智慧。

2.主张个性解放、个人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在漫长的中世纪,教会这个代表着上帝在人间的权力机构竭力宣传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宣传“原罪救赎”、“来世报应”、“天堂地狱”等,强迫人们放弃尘世的生活享受,放弃对现世幸福的追求,禁绝,忍受痛苦,追求永恒的天国的快乐。人文主义者反对“天堂”和“来世”的精神寄托,强调天国在人间,重返人间乐园,肯定人的伟大,肯定现实生活,热情歌颂爱情,认为爱情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反对教会鼓吹的人生是苦难的来世思想和爱情是罪恶的禁欲主义,提倡个人自由、个性解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文主义者所反对的主要是教会的强权统治,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对基督教信仰的动摇怀疑要到18世纪启蒙时期,由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来完成。因此,人文主义的基本特点不是理性的批判,而是激情的宣泄,它在思想上并不是以深刻著称的。

3.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教会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提倡学习文化和追求知识,全面发展个人才智。在中世纪,知识文化掌握在少数教会神职人员手中,成为他们控制愚弄人民的工具,他们还宣扬知识会带来罪恶,对人民实行蒙昧主义创办大学的本意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教,在人文主义兴起以前,大学里讲授的最重要的科目是神学,到文艺复兴时期,渐渐增设了修辞、文法、历史、诗歌等科目,这些科目都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研究载体,研究有关人的知识,因而被称为“人文学科”,它摆脱了神学在大学里的首要地位。更重要的是,人文主义学者在对古代文化的研究过程中,逐渐摆脱了教会的蒙昧主义束缚,表现了对理性知识的推崇与追求,他们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真正的学知识,全面地发展个人的才智。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反对世袭等级制度中世纪的意大利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但由于教皇、教廷势力越来越大,一直与世俗的罗马帝国君主争权夺利,加上意大利素有的自治传统和因为商业经济发达所带来的自由城邦体制一切使中世纪的意大利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松散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初步发但不利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当后来法国、西班牙相继侵占意大利时,松散的意大利根本无来犯之敌对抗。因此,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结束分裂动荡的局面。其他国家情况虽有差异,但也都希望出现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因为羽翼尚未丰满的资产阶级还依仗仗一个强大稳定的国家来发展自己的力量,而封建割据、国家分裂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等级制度是维系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随着市民阶层势力的壮大,这种制度就限制了资产阶级的步发展,他们被排除在国家政权之外,为了进一步争取自己的权利,实现个人的发展,人文主义者力反对封建世袭等级制度,实现个人的彻底解放。总之,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人不是为上帝而存在,而是为生活而存在;人不是上帝的羔羊是生活的主人。

结语

文艺复兴虽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基本结束,但实际上,我们从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去看,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结束,我们今天正在提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这就是人文主义―――只不过不是放纵的人文主义,而是更广泛普遍理性的对人的关怀与重视。欧洲社会在文艺复兴过后就转入了更加理性的思考,人文主义在完成上一阶段任务以后,并没有销声匿迹,它在人性解放的道路上继续发展,到18世纪,就形成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人的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更加理性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真正结束。人道主义在今天仍然是进步的、有价值的思想,还在推动社会发展。审判萨达姆,其一大罪状就是反人类罪,反人类罪就是不人道,所以我们现在还要提倡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

注释:。

[1] 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第285页

[2]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第152页

[3]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哈姆雷特[M].卞之琳,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365页

[4]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第84页

参考文献:

[1]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人文主义者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人文主义思想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剖析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认为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1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 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 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 转贴于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 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2).

[2]程晓堂. 论自主学习[M]. 学科教育, 1999.

人文主义者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种族主义;个性危机;身份流放

引言

在人类历史上,黑人为争取平等自由经过了不懈的努力。从非洲一路走来的黑人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当然他们也为了自由奋斗过,争取过,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美国内战时,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告奴隶的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黑人虽已摆脱了非人的奴隶制的枷锁,但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白人仍是文明的优等人,黑人仍是卑微的野蛮人。这种不公平的生存状况也成为很多作家创作的有效且丰富的素材,他们用自己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黑人问题和种族危机。

为了了解美国黑人的生活面貌及内心世界,作者分析了20世纪中期和晚期的美国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分别是拉尔夫・艾里森 (Ralph Ellison) 的《隐形人》(Invisible Man) 和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人性的污点》(The Human Stain)。作者还试图探索种族主义对受压迫群体所产生的影响。

一、个性危机

在充满偏见和歧视的社会里,被压迫者无法按照自己的性格去行动,从来没有过自己的生活。社会的期待和他人的偏见一直限制着他们的个性。与为了生存而乱杀无辜的一些黑人相比,《隐形人》中的“无名氏”这一人物形象则是在追寻自我身份与生命价值的过程中苦苦挣扎。

拉尔夫・艾里森在《隐形人》中塑造了一个在竭力寻找自己社会位置,饱受压迫和歧视的黑人青年。在小说中,主人公竭力想获得社会的认同,他尝试在美国工业社会里给自己找一席之位,使自己变成那个工业机器齿轮上的一枚合用的齿轮尖,结果却无法躲避社会强迫黑人扮演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角色。后来他怀着变革社会的愿望加入兄弟会,发表演说,鼓励反抗,却不得不以假面具装扮自己,通过扭曲自己的形象来刺激社会对自己的承认。最后仍然遭到周围人的排斥以至追剿,不得不潜入地下。他从属过不同的群体,从大学到兄弟会。对于在社会中黑人该怎么做,每一个小群体都有一套不同的观点。大学强迫他放弃黑人文化,接受低于白人的地位。兄弟会则要求其对集体组织绝对服从,不允许任何个人去思考,表达和行动。 “我的问题正是在于我一直试图走别人的路,却从未想过走自己的路。同样,别人这样称呼我,后来又那样称呼我,却没有人想认真听一听我是怎样称呼自己的”(艾里森, 1952)。他一直在追求被人们“看得见”,被社会承认,到头来才恍然醒悟到“我是一个看不见的人”。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与反省之后,无名氏终于明白只有继承自己的黑人文化才能找到出路, 自己的个性才是自由的关键。

二、身份流放

美国黑人在肤色上差异很大,上文所讲的两种情况属于肤色较深的黑人,另一种则肤色较浅。他们往往选择从所属的黑人族裔中自我流放出来,抛弃各自的真实身份并带上厚厚的伪装。他们以白人自居,生活在白人社会中,不被察觉。

在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人性的污点》中,主人公是一位有着黑人血统却一直以犹太人身份自居的男子,名叫科尔曼。作为一个肤色较浅的美国黑人,科尔曼经历了与白人姑娘斯蒂娜恋爱的失败,被大学同学戏称为黑鬼,父亲的离世……身为黑人的种种遭遇让他不断思考自我的身份。为了扫清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障碍,科尔曼割裂了与家庭的关系,背叛了家族,掩埋了真实的黑人身份,以犹太人的身份参军,入学,成家立业。科尔曼以这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当上了雅典娜学院的院长。然而对家庭的抛弃和对种族的否定使他自己在心理上永远地背着沉重的道德枷锁。多年来他始终流放于自己的族裔之外,又不能真正归属到犹太裔之内,飘荡在任何种族之外。科尔曼原以为虽然时时受到良心的谴责,但可以以尊敬的古典文学教授和雅典娜学院的院长的身份终老一生。事实上他要付出的代价远非如此。结局是他被戏剧化地污蔑为种族主义者,身败名裂,最后在一场蓄意的车祸中丧生。

科尔曼的逃离是因为他无法跟一个种族身份至关重要的社会和解。科尔曼的生存处境似乎告诉了读者当代美国社会有色人种生活中的艰难处境。无论是身为黑人,还是假扮白人,他一样无法逃离生存的困境。科尔曼的死亡也许是不可避免的结局,就像古希腊悲剧的主角,无论怎样,也逃不出罪责的惩罚。

三、结语

这篇文章是从文学的角度,从文学作品中探讨种族主义影响这一问题,向读者展现了种族歧视是如何在美国黑人的身心上打下烙印的。当前的美国被称为一个文化大熔炉,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里得到接纳和包容。然而在现实的美国社会中,种族歧视对少数族裔实现其美国梦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民族之间的复杂程度并不逊于美国。在如何建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国家的道路上,我们要充分借鉴各国优秀的研究成果。因此加强和完善种族研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Ellison, Ralph. Invisible Man.Random House Inc., New York. 1952.

[2]McHale, Brian. Postmodernist Fic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Methuen. 1987.

[3]Roth, Philip. The Human Stai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2000.

[4] 菲利普・罗斯. 人性的污点.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 拉尔夫・艾里森. 无形人. 任绍曾,张德中,黄云鹤,殷惟本译. 南京:译林版社,2003.

作者简介:

人文主义者范文第5篇

因为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彼特拉克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四一零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发生的事件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