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公好谦卑

黄公好谦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公好谦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公好谦卑范文第1篇

黄鸿云,河南省新野人,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人大书画研究院理事。1992年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教师郑明甫指导下,黄鸿云开始主学欧楷书法。2003年其作品在《中华文人书画优秀小品展》中荣获“银”奖,2007年入展河南省第十六届群众书法作品展。近年来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展参展并获奖,并被日本、新加坡、印尼、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友好人士收藏。

初见黄鸿云先生,就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先生没有一点架子,儒雅谦逊,侃侃而谈。黄先生出身农村,仅高中毕业,家族中也无一人懂得书法。对于自己如何走上书法道路的问题,先生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感人至深的故事。

而立慈父书佳作 拳拳孝女慰老心

“家庭教育影响下一代,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人才。我仅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太低了。我女儿已经两岁了,不能再等了,我得学点东西,影响下一代。”黄鸿云先生在杂志上看见中国书法函授大学招生,于是果断报了名,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书法道路。想在书法上有所造诣,多少出身书香门第的王公贵族从小苦练至死尚一无所获,对于黄先生这样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农民来说,谈何容易!再难也要练下去,看着已会蹒跚走路的女儿,每次想要放弃的黄先生就又拿起了笔。对于黄先生的勤奋与刻苦,函授大学的郑明甫老师曾说:“从我执教以来,从没有见过像黄鸿云这样进步神速的。”

在黄先生的耳濡目染下,女儿也养成了勤奋的习惯。黄先生一脸自豪地说:“女儿从小就学习成绩好,为满足女儿的好学之心,我把家从新野搬到了郑州。女儿也特别争气,考上了郑州一中,又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诗经・蓼莪》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黄先生的爱女之心化作了一个个不眠的夜晚,化作了一杆杆写坏的毛笔,化作了进步神速的书法。而女儿的拳拳孝心也化作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如今黄先生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展参展并获奖,被很多媒体竞相报道,黄先生的女儿已在一家银行担任高管。

黄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刚还在满脸自豪谈女儿,当被问及他的书法时,又一脸严肃。黄先生说,对书法我们要有敬畏之心。黄先生主学欧楷书法,兼习王羲之、文徵明、林则徐等古代名家诸体。用笔端庄舒展,笔法稳健,结构严谨,中和清雅,书法功底深厚。笔者有幸观摩到黄先生的创作神采。随着“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八个小楷跃然纸上,先生对书法的讲解也完美落幕。听黄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法书。

铁画银钩藏雅韵

粗微浓淡漫馨香

观黄先生书法,当真是大气磅礴,力透纸背。中国汉字,看似点横撇捺,实则博大精深,它包容万物,包含百家,像大海般浩瀚无边无际,又似宇宙般广阔飘渺无垠。黄先生说,欧楷挺拔,写作时需用中锋行笔,笔到意到,意到神到,墨随心舞,心随笔跃,如此方可写下铮铮铁骨、坚韧不拔之字。说罢,先生起笔写下“上善若水”四个大字。拜赏先生这四个大字,只觉得“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群龙墨海翻飞浪,羡煞雏鸭翼欲张”,其中气势,非亲眼所见,绝难相信如此恢宏。

书法,是对一个人综合知识的考量。深谙写字之道的黄先生说,字若想写的好,必要学习百家之长,哲学、诗词、绘画等都与书法艺术相辅相成。所以几十年来,黄先生手不释卷。忠墨道,厚书德,善翰仁,诚至艺。黄先生说,写字需要静心,在心无挂碍的一片澄明境界中,执笔运书,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缓急由心。有恬静的心灵才能把握住心灵的全部,有平静的心态才能遇见真实的自己。

虚怀若谷书传奇

心无挂碍画善良

黄公好谦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本原;神话本原;象;混沌;本体

郭店《老子甲》[1]中,老子主张“以道治国”。其治国方略就是“视素保朴,少私寡欲”。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老子认为机谋(智)、巧言(辩)、诡诈(巧)、贪婪(利)、用己而背自然(忄爲

)、私心忧虑(虑)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必须绝弃。从治国考虑,根本问题是人,是人的思想。如果能活其人之本性以大其真,轻其私心以减少私欲(视素保朴,少私寡欲),就一定能把国家治理好。如何“视素保朴”?其形上根据就是“道”。什么是道?老子说:“有状昆成,先天地生,……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第21简至第20简)“道恒亡名,…… 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18简至第19简)“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定。”(第13简至第14简)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道”是实在性的存在,是本原性的,是可以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

一、中国古始神话本原论

“道”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有儒家的“道”,也有道家的“道”。儒家的“道”有“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易·说卦》云:“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熹注曰:“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道,犹路也。”儒家的“道”是怎样产生的?儒家的“道”产生于天命之“性”。朱熹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2]P17道家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可以为天下母”的宇宙万物的本体。道家的“道”是怎样产生的?郭店《老子甲》云:“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家的“道”乃春秋老子的发明,是中国古始神话本原的理性升华。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问往古之初,未有天地,固未有人,谁得见之,而传道其事乎?昼夜未分,谁能弄清?氤氲浮动,惟象无形,根据什么弄明白?)[3]P49-51这是屈原在《天问》里发出的关于宇宙本原问题的疑问?

《庄子·应帝王》载:“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儵,同“倏”,迅疾。《广雅·释诂一》:“儵,疾也。”“儵”乃南方时间之神。忽,迅速。《左传·庄公十一年》杜预注:“忽,速貌。”《楚辞·離騷》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忽”乃北方时间之神。浑沌,又称“混沌”,浑然一体,不可分剖。《山海经·西次三经》:“天山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毕沅注:“江读如鸿,《春秋传》云:‘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谓之混沌。’是此。”《史记·五帝纪》集解引贾逵曰:“帝鸿,黄帝也。”黄帝,中国古始神话的中央之神。《礼记·月令》:“[夏季之月]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浑沌”乃中央后土之神。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儵、忽、浑沌是三个人格化了的“神”。这则寓言故事折射了中国古始神话的本原观,包含着开天辟地的神话概念:混沌被儵、忽(代表迅疾的时间)凿了七窍,混沌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整个宇宙,宇宙的原初乃混沌,时间的推移,混沌的变化,便出现了人类世界。

宇宙原初的混沌是什么状况?《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混沌之后何以出现了人类世界?《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这些神话记述,告诉人们,宇宙之初,乃是“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的“混沌”,“浑沌如鸡子”,透露了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构成的秘密。这就是中国古始神话对宇宙本原问题的回答。

世界各民族和中华民族一样,都有关于“混沌”的神话本原传说。西方腓尼基人的创世神话中有这样的记载:“万物之始是一种黑暗而凝聚的有风的空气,或一种浓厚的空气的微风,以及一种混沌状态,像埃雷布斯那样地混浊漆黑,而这些都是无边无际的,久远以来就是没有形状的。但当这风爱恋自己的本原(混沌)时,就产生了一种密切的联合,那结合称为波托斯,也就是万物创造之始。混沌并不知道自己的产物,但从它同风的拥抱中产生了莫特,有些人称之为伊鲁斯,但另一些人则称之为腐败而稀湿的混合物。创世的一切种子由此萌发,宇宙由此产生。”[4]

在西方,哲学里神话本原经过抽象产生了“逻各斯”。逻各斯最先出现在赫拉克利特的著作里,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的普遍规律性、存在的规律称为逻各斯。在黑格尔哲学中,逻各斯就是概念、理性、绝对精神。在中国,老子通过对自然之“象”的领会,把握住“混沌”的运动和变化,直接进入“本体”(物自身),对古始神话本原中的“混沌”进行哲学概括,“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以理性的“道”取代神话本原,宣告古始神话本原的终结。

二、老子对宇宙本原的棎索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崩溃的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奴隶和奴工也逐步向农民和手工业者转化。刚刚摆脱奴隶制枷锁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珍惜已得到的自由,希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当时的思想家们十分重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张。老子更重视“人”,主张给“人” 以充分的自由,不仅要尊重“人”,而且要顺其自然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老子在郭店《老子甲》中十六次使用了“民”这一概念。“民”与“圣人”(贤明的统治者)相对,“民”即庶民,就是现代意义的老百姓。老子说:“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身下之。”“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教不教,复众之所过。”“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老子这里所说的“民”,不是“厥初生民”(《诗·大雅·生民》)的“民”,也不是“一君而二民”(《周易·系辞下》)的“民”,而是指从奴隶制枷锁下摆脱出来的取得了一些自由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穀梁传· 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在奴隶制崩溃,新的生产关系形成过程中,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他们的态度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

孔子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统治者“克己复礼”,对内部提倡相亲相爱,对百姓要宽松一些,要给人民一些好处(“爱人”)。老子与孔子相比,其思想更接近“民”的要求,他不仅明确提出要重视“民利”(绝智弃辩,民利百倍),而且要求统治者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仆而居于百姓之后(以身后之),应言辞谦恭而礼遇百姓(以言下之),应自知满足(知足),有所为而无所求取(为亡为),事奉他人而不役使他人(事无事),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妄为(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一切思想家,他们的政治主张都与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总看法紧密相联。孔子从历史文化本原观出发,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周公,对历史的典章制度进行清理,修礼乐、述《易》理、作《春秋》,继承历史的人本精神,以便把历史本原清晰化、条理化,最后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老子从古始的鬼神崇拜以及后起的宗教崇拜的疑问思考中吸取营养,以未有天地之前的混沌以及混沌的运动为对象,进行理论探索,提出“有状昆成”的哲学命题,“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以为“天下母”(万物的根本),从而建构了道家的天道本原论。老子从天道本原观出发,提出了“视素保朴,少私寡欲”的以“道”治国的方略。与孔子比较起来,老子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更符合摆脱了奴隶制枷锁的“民”的要求。老子的“道”是可以作为现实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如果统治者能够遵循,是可以把国家(邦国)治理好的,是可以得天下的。

老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第一个用哲学的眼光来棎索宇宙本原的。他观察天下万物的生与死,观察天,观察地,注意一切变化之“象”。他发现“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第37简)(天下之物有的由可状之体演化而生,有的由隐微之体聚合而生),发现“天地相合也,

以输甘露”(第19简)(天地之气相合,甘露就会自然倾泻)、“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第24简)(万物普遍产生发展,皆有终止和复归)。在領会一切变化之“象”的过程中,老子得出了“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第24简)(自然之道周而复始,万物发展变化各归其根本)的结论。那么,在“天道员员”的后面又是什么呢?一定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存在。这个存在应该就是天地未判之前就已存在的“道”。因此,老子说:“有状昆成,…… 可以为天下母。”“道”,是老子所给定的名称,是老子对神话本原的哲学概括。

老子的“道”不仅是世界的本原,而且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关于“道”,老子在郭店《老子甲》中,主要论述了“处下”、“不争”、“知足”、“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亡为” 等。这些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些法则或准则都是“道”的体现。“卑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与江海。”(第20简)这是一个比喻,说明“道”与天下万物的关系,“道”是本,万事万物所体现出的规律性是末,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以此说明“道”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樸。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第13简至第14简)(道对天下万物永远无所求取,侯王能保有“道”的这种永远无所求取的精神,万物将自然和谐,自然和谐中如果有诈僞,用无以名状的物之真性使之安定。万物也自知满足、自知安静,将会自然安定。)“恒亡为”是“道”的本质属性,象它所支配的大自然一样,只有无私的奉献,永运不会有所索取。作为社会的统治者,若能守道保朴,自然能使万物和谐、天下安定。这说明“道”不仅是自然的总法则,也是社会的总法则。

老子在郭店《老子甲》中,在论述以“道”治国的过程中,对“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己作了基本的概定,但对“道”作为世界的本体以及如何生成天地万物之类的问题并未详细论述,这为道家后学留下进一步诠释的空间。尽管如此,老子的天道哲学的理论框架在这里己经确定,一个关于宇宙生成和世界本原的哲学己经完整的提出。 三、老子的“道”的二重性

老子的“道”源于自然(天道贵弱),“道”的具象就是宇宙初始的混沌(有状昆成)。作为形上意义的“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初始的混沌运动变化的抽象(返也者,道动也)。从总体意义上来说,老子的“道” 是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是古始神话本原向哲学本原论的转变。然而老子并未完全摆脱巫史思想家的影响,他所提出的“道”这一哲学范畴,具有“二重性”,既不是纯粹的“具象”,也不是完全的“抽象”,而是“具象”和“抽象”的统一。

郭店《老子甲》曰:“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第21简至第22简)“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第20简)“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第37简)“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 ,描写“道” 的具象。“昆”,通“混”。《诗·小雅·采薇序》陆德明释文:“昆,本又作混。”“昆成”,混然自成。混然,混同未分貌,犹混沌。《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于宇宙。”虚廓,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亦即天地未形成时的“混沌”。“滔”,广大貌。形容范围极广或时间极长。“远”,遥远。指空间距离大。意思是:“道”从大而言,则广大;从广大而言,则遥远;从遥远而言,则又返回为近。它遥远则天地莫能尽,它返回为近就在人身的周围。“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阐释“道”的“抽象”意义。“敓”,“夺” 的古字,更替。“穆”,和谐。“独立”,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改”,王弼注曰:“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道”可以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它自己却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返化终始而不失其常,可以为天下万物之母。“卑”,谦卑。“小谷”,山间的小水流。谦卑之道在天下,如山间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言“道”是本,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返”,往返。谓循环往复。“动”,运动。“弱”,柔弱。意思是说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柔弱胜刚强是“道”所施为。“具象”, 说明“道”的 客观实在性。“道”产生于天地未形成之前的虚廓,不依靠其他事物而混然自成;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广大、高运,而又近在身边,似乎不在,又无所不在。“抽象”,说明“道”的形上性。“道”是天地未形成之前,“混沌”运动变化规律的抽象;它返化终始而不失其常;它在天下万事万物中发挥作用,“犹小谷之与江海”,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它循环反复,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道”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物质的”是对“道”的本原性的描写,“精神的”是对“道”的永恒性的阐明。“有状昆成”、“可以为天下母”是对“道”的本原性的描写,“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是对“道”的永恒性的阐明。老子的“道”的这种“二律背反”性正反映了中国哲学从神话本原向哲学本原论转变的特征。在对待世界本原这一问题上,老子的“道”虽然跳出了神话本原的樊离,然而却没有去掉神话本原的烙印。老子的“道”不是西方哲学纯思辩型的范畴,而是东方式的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

老子在《老子甲》中提出的“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老子的“道”为什么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人们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中,总觉得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应该是怎样的呢?人们感到困惑。老子的“道”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应该”的世界,要求统治者守道保樸,像圣人那样“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求所有的人“视素保朴,少私寡欲”。老子的“道”的这种“应该”,长时期以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成为人们生活的原动力。老子的“道”不是一个“思辩的”概念,而是一个混然自成的实体。它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所谓混然自成,即是在混同未分的混沌现象中直接呈现出来的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这个“存在” 就是世界的“本体”,是一个更深层、更纯粹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黄公好谦卑范文第3篇

摘要 20世纪的女性主义者将《简・爱》解读为女性反抗父权制压迫的胜利,颂扬简・爱充满了“反抗的女性主义”精神。玛格丽特・奥丽芬特甚至把《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称作一个“新的罗马女战神”,称她带来了“最令时代惊慌的革命”。本文在文本研读的基础上,阐述女性自我意识、自我身份和地位是怎样在“话语力量”的推动下逐步演变并最终确立的。

关键词:女性主义话语力量演变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上帝通常只对男人说话”是维多利亚时期传统的基督教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体系中,女人――无论女孩、妻子或者母亲――自身任何肯定自己行为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即使她们畅快淋漓地发泄过个人的情感,但思想深处的“女性意识”最终都会使她们选择顺从命运的安排。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主人公儿时所生活的盖茨海德就是当时社会体系的一个缩影。也因此,“作为女主角,简・爱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摒弃维多利亚时代的真理,即儿童尤其是女孩,都天生的天真无邪,而天真就是美德,好处就是坚忍的谦卑。”

在盖茨海德,里德一家将简・爱视为“疯猫”、“耗子”,然而被歧视的简・爱没有屈服,而是喊出了她的反叛宣言“我必须说话”!她内心深处被承认被重视的渴望鼓舞着她为公平而战,她决心“说话”,维护自己的话语权。可是在学会进行能被他人信任的“说话”之前,简・爱的任何“说话”都将被当时的社会体系视为无效。因而,在此之前,简・爱需要从他人的呵护中得到支持与鼓励。所以,当她从“红屋子事件”中醒来时,“觉察到有人在摆弄我,把我扶起来,搂着我,让我坐着,从前从来没有人这样爱护地抱过我或者扶过我,我把头靠在枕头上,或者是靠在谁的胳膊上,觉得很舒服。”简・爱为自己“说话”的渴望更强烈了。

为此,简・爱勇敢地抓住机会给药剂师劳埃德先生讲述她被冷酷地扔进红房子和生病的不幸遭遇,“这是我把自己的悲痛一吐为快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机会,”她希望这位非桑菲尔德的贵人能安慰从而减轻她的痛苦。然而劳埃德先生给她的却是与里德一家完全一致的“官方意见”,“你有这么好的房子住,还不很高兴吗?”他认为“这孩子该换换环境,换换空气,”进学校的原因竟然是简・爱“神经不很好。”

“红屋子事件”及与劳埃德先生的对话使简・爱加深了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在这里没有人会承认她的话语权,她虽然住在豪宅里,精神上却无家可归。里德一家快乐地欢度圣诞节和新年,她却“总是抱着娃娃上床,人总得爱样什么,既然没有更值得爱的东西,我只好设法疼爱一个小叫化子似的褪色木偶……当初我是怀着多么可笑的真情来溺爱这个小玩意儿,甚至还有点儿相信它有生命、有知觉。”马斯洛指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外,人还有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没有交往没有社会性何谈人呢?满足不了这一层次的需要,简・爱只能是一只“疯猫”。

久经歧视,简・爱决心保护自己最健康不过的神经,捍卫自己的话语权。

到了劳沃德后,简・爱首先注意到了海伦・彭斯。“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居然敢这样和陌生人攀谈”,简・爱给海伦讲述她的故事的时候。然而她滔滔不绝的“讲话”并没有使她得到所期望的亲密的信任关系,海伦对简・爱仇的讲述表现出“不想再跟我多谈,而情愿和自己的思想交谈。”简・爱用自己认为“公平”的原则来进行评价:“别人对你好,你也对别人好。”可海伦却可以“原谅犯罪者。”简・爱的自我地位还是没有确立起来。

在劳沃德,布洛克赫斯特要简・爱的同学“避免和她在一起,不许她参加你们的游戏,不许她和你们说话。”谭波儿小姐则以友善的家长式的态度鼓励她:“犯人受到了控告,他总是允许为自己辩护的。人家责备你撒谎,在我面前,尽量为自己辩护吧。”简・爱再次得到了自我辩护的机会,并在“心底里决定,一定要说得非常有分寸”。与盖茨海德时的情绪化相比,此时的简・爱则少了愤怒和激动,显得更为平静,“加入的怨恨和苦恼要比平时少得多”。

在这里,简・爱不仅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完善了自身的道德情操,还从谭波儿和海伦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和友情。她意识到,“抑制和简化了一下的”话“听起来更真实可靠。”至此,简・爱的性格和言谈更成熟了,波恩海默认为这“标志着简・爱的叙述风格社会化了;她意识到对条理,措辞和语调要进行有意识的控制的力量。”

从盖茨海德到离开劳沃德,简・爱过于情绪化的感觉逐渐变得清晰。她认识到过分激动的叙述无法被认可,于是学会了交流。简・爱从谭波儿小姐那里学会了新的交流方式的话语。这种新的交流方式的话语使简・爱懂得不仅要相信自我辩白的力量,也要征求他人的意见。简・爱正是用这种方式成为了桑菲尔德府的家庭教师的。

在桑菲尔德,愉快的交流是简・爱评价朋友的标准。她与罗切斯特关系就是从愉快的交流开始的。罗切斯特坠马摔伤后,简・爱很想帮他,那时两人都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可是罗切斯特拒绝简・爱的好意,甚至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天这么晚了,先生,不看到你能够骑上马,我是不能让你一个人留在这荒凉的小路上的。”这句话触动了罗切斯特,简・爱的执着与热心让他心动,从而引起了他谈话的兴趣。

罗切斯特回到家的第一天,简・爱是在“孤独”和“不受欢迎的忧思”中度过的。接下来二人的谈话则改变了这一点。二人首次正式见面的谈话相当愉快,罗切斯特惊喜地发现,简・爱是一个智力相当的谈话对手,这是他以前的生活所缺乏的。

罗切斯特问简・爱:“你认为我漂亮吗?”简・爱脱口而出:“不,先生。”这句话极大地震动了罗切斯特,他从前的女人多是当面吹捧他,背后却说他是丑八怪,这是他心中的一道伤痕。而如今一个相貌平平的贫民女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过是一个高级仆人的家庭女教师,竟然说他不漂亮,与他从前的女人形成了强烈反差,简・爱的直率和真诚是他从前的女人所没有的,也是他长期以来苦寻而不得的。

由此,简・爱在罗切斯特心目中的地位一下子得到了提升。“你这个人有点特别。”罗切斯特说,简・爱意识到自己有点不礼貌,立刻向罗切斯特道歉解释:“先生,我说得太坦率了,请你原谅。我应该回答说关于外貌问题要作一个即兴的回答是不容易的;个人的审美力不同;美并不重要,或者诸如此类的话。”简・爱的道歉又使罗切斯特体会到她的教养和善解人意。这使他把她看作精神上可以平等交流的人。他后来向简・爱诉说自己在巴黎的私生活也证明他在心理上对简・爱的重视。简・爱的坦率真诚与才学胆识、理智和道德力量使她赢得了尊重的“水晶鞋”。

用对话来交流思想,最后界定了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理想关系。正如小说的结尾处所强调的,“我相信,我们是整天谈着话。互相交谈只不过是一种比较活跃的,一种可以听见的思考罢了。”愉快的交谈是她理想生活的标准,通过交流,简・爱使自己的言辞获得承认,得以确立自己的地位。

梳理简・爱从一位被“权威”界定为“疯猫”、“耗子”的弱小者成长为自我意识的全面复苏和自我地位的最终树立的自信女性,我们不难看出,积极而叛逆的学习和思考促成了简・爱话语的逐渐成熟,而话语的成熟最终促成了她自我身份和地位的确立,进而使《简・爱》这部名著在个人的意愿和社会语境上都获得了平衡。

参考文献:

[1] 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2] 杨静远译:《夏洛蒂・勃朗特书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3]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4] [美]苏珊・S・兰瑟,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苏]伊・谢・科恩,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6] [加]诺思罗普・弗莱,陈慧等译:《批评的剖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7] 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8] 诺思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9] 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东方出版社,2002年。

[10] 刘文明:《上帝与女性:传统基督教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女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糖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中国病原生物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闻与传播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