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蜡烛课件

蜡烛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蜡烛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蜡烛课件

蜡烛课件范文第1篇

自2010年1月迪士尼便决意卖掉米拉麦克斯以来,他们曾与多个潜在买家进行一系列谈判。这其中最让业界关注的是“韦恩斯坦兄弟重回米拉麦克斯”――韦恩斯坦兄弟曾多次和迪士尼接触,欲回购米拉麦克斯。为韦恩斯坦兄弟提供资金支持的是以洛杉矶投资大亨罗恩・伯克勒(Ron Burkle)为主的一个财务组合。双方的谈判一度被业界十分看好,因为韦恩斯坦兄弟是米拉麦克斯的创始人。谈判双方曾在很多方面几近达成一致,但最终受阻于最关键的环节价格――迪士尼开价6.5亿美元,而韦恩斯坦兄弟表示他们最高只能接受5.75亿美元。这让谈判于5月陷入僵局。

除了韦恩斯坦兄弟,坊间传闻与迪士尼接触过的买家还有:对冲基金KKR,金融家兄弟阿莱克・高尔斯(Alec Gores)和汤姆・高尔斯(Tom Gores),著名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以及一家荷兰投资公司。这些潜在买家大部分止步于迪士尼6.5亿美元的开价。

在最新的这项意向中,收购资金组合如下:图特和Colony联合出资3亿多美元,Morgan Creek Prods.制作公司主席詹姆斯・鲁宾逊(James Robinson)以及来自阿布扎比的投资公司Gulf Capital等其他投资方共同出资约1.5亿美元。如此一来,这支投资组合目前募集到的意向资金约为4.5亿美元,距6.5亿仍有大约2亿美元的缺口。

此项交易的最终期限为7月28日,图特需要在最终期限到来前筹集到短缺的2亿美元资金。

观察认为,这项交易仍有流产的可能,因为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在短期内筹集2亿美元难度极大。

有媒体报道称,图特筹集资金困难重重。首先,美国本地及海外的大部分银行均认为6.5亿美元的估价过高;其次,这项交易缺少韦恩斯坦兄弟的参与,交易可行性不被看好;再者,目前金融市场依然处于缓慢复苏阶段,银行放贷空间有限。“资本很谨慎,市场环境不好,以及影片价值大幅缩水,这对任何一项大宗交易而言都极其不利。”影视娱乐咨询公司Clear Scope Partners的股东克拉克・霍尔伦(Clark Hallren)说。

蜡烛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言习得 克拉申语言输入理论 学习者 主动建构

1.引言

语言习得离不开语言输入,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建构科学合理的语言结构是每一个学习者应当重视的问题。在实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尤其是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有灌输语言材料的倾向,学习者往往也是被动接收语言输入材料,实际上这与语言习得过程是相悖而行的。在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之间,有一个“语言吸收”(intake)的阶段,要经过“过滤”(filter),并不是所有的语言输入都能促使“语言习得”发生。语言知识只有被学习者在输入过程中消化才能进入大脑长期记忆,才能起到强化语言习得的作用(逄晖,2001)。这说明了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实际上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主动建构,最终使语言习得成为可能。

2.克拉申语言输入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且颇有争议的语言输入假说,该假说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语言习得不能单靠语料输入,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输入”即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材料难度应该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该假说指出学习者的可理解输入还包含已知的语言成分(i)和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i+1),理想的输入应同时具备以下四点:可理解性(Comprehension)、趣味与关联(interest and relevance)、非语法程序(not grammatical sequenced)和足够的输入量(sufficient input)。该假说最后成为指导语言习得的理论之一。

3.克拉申语言输入理论肯定了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语言结构的必要条件,虽然他的语言输入理论因忽略了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的作用而曾受到诸多研究者的质疑(荆增林,1991),但不能抹煞语言输入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重要性。

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习者长期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言材料而获得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这种主动建构能力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大量的可理解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者主动的分析,经过过滤(filter)和吸收(intake),使得语言能力不断上升的一个动态过程。笔者试从克拉申理想语言输入的四点原则,说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不是被动输入而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

3.1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可理解输入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语言结构的必要条件,语言输入的材料应当包含学习者已知的语言成分和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笔者认为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学习者都是从语言输入的材料出发,主动建构自身的语言结构。教师对语言结构的建构过程从总体上讲高于学习者自身的水平,同时,教师对学习者的总体水平都有较好的了解,能从总体上把握难易程度,使得语言输入的材料更具有可理解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得力助手,可以很好地对语言材料进行处理,但教师只起一个帮助作用,并非语言习得的主体,这一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虽然形式上是教师向学习者在输入语言材料,但语言习得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学习者在接触到新的语言材料的同时,自身也在判断分析,从本质上讲,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真正地了解语言输入材料的难易程度,因此学习者实际上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结合自身的语言能力,获取或摒弃语言成分,实现自己的主动建构过程。艾利斯(Ellis,R.)曾指出必须将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与“交际”(interaction)相结合,学习者才能得到语言习得的条件,这也证实了学习者主动建构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

3.2趣味与关联(interest and relevance)

趣味与关联指的是语言输入材料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是否对学习者具有较好的学习意义或者说是否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兴趣对学习者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有较大的影响。语言材料的趣味性和相关性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建构质量,语言输入材料的趣味性和关联性和学习者自身是息息相关的,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千差万别,没有哪一种理论可以完整到适应所有场合,教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不能主观臆测,应当注意结合趣味性和关联性,对学习者的态度、动机、情感、自信心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调查,并把调查结果作为选择语言输入材料的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习者提供合适的语言输入材料,减少学习者被动思考的时间,更好地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对语言输入材料有所取舍,主动建构和自身学习有关的语言成分,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建构。

3.3非语法程序(not grammatical sequenced)

克拉申认为,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足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语言习得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里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我们可以从克拉申的观点上推出语言输入材料还应当遵循真实性原则;语言材料是真实的,是自然发生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教材编写人员在语言输入材料的选取方面,往往会随意删减语言材料,实际上这种行为应当慎之又慎,避免出现“She is a girl./He is a boy.”这样的错误。

3.4足够的输入量(sufficient input)

语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足够的输入量是保证有效习得的条件之一。输入是完整的,不是单一的。对规则简单罗列,让学习者去识记,这样做无异于背诵几个毫无意义和联系的数字,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有时候掌握几个单词和句型,对初学者来说就像是背诵一个似懂非懂的公式,“教师应重视意义的传递,而不仅仅是语法结构的讲解”(赵咏,2008)。如学习者在接触句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sb.和sth.这两个代词,以至于组句的时候会脱口说出something,somebody,实际上应当替换成具体的人和事物。这里足够的输入量也是建立在可理解的基础之上,学习者不是被灌输,而是被指导,提供足够的量,由学习者根据自身的语言能力,获得自己需要的输入量,这一不断上升的动态积累,实际上就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4.对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启示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理论,从可理解输入出发,为语言习得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应当意识到以下四个方面。

4.1建构的语言成分要有意义而不是抽象的规则,要把形式、功能和语义结合起来,也就是构式理论,忽略任何一面的建构,都不能实现合理的语言建构。

4.2认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入量的重要性,输入是输出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量的输入(input),便无法保证吸收(intake)的质量。

4.3在吸收(intake)过程中,选择输入的材料应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为指导。

4.4正确对待课堂上的语言输入,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为学习者提供的相对适当的自然发生的语料,从而实现选择性的主动建构。

5.结语

克拉申语言输入理论建立在可理解输入这一基本原则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学习者自身理解基础之上的语言输入,表明了这种输入不是被动的,而是学习者经过分析,主动建构自身的语言结构。从本质上讲,该理论肯定了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过程。该理论还为学习者在语言习得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理论指导,使得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对语言输入材料的动态把握,实现形式、功能和语义的完整统一,最终科学合理地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Pergamon,1982.

[3]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Longman,1985.

[4]逄晖.论有效的语言输入与《新编大学英语》的教学[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93.

[5]荆增林.对克拉申输入说的异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53.

蜡烛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操作;课件;鼓励;个性

数学课堂要想达到“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就要求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艺术,分析教材,研究学生,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把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消化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0分钟,要想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让学生“眼球转得比秒针快,大脑转得比眼球快”。《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提出了十大关键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笔者从实践中得知,要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应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体验的途径各种各样,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让体验来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日趋普及使学生体验的途径变多了,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促进学生的真切体验。经过多年的教学探讨,我感受颇多。

一、用老照片唤起回忆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让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教材的更新并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当教材中出现了关于诸如观察物体、求影集封套之类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往往会陷入说不清道不明的困境。这时,我以“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的古语激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应用”为例,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做一个影集封套需要的硬纸板。我用幻灯片展示影集封套的实物,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制作:将自己课前准备的稍扁的长方体盒子模型剪去一个长×高的面,这样学生在算封套的表面积时,第一感觉就是算5个面,少了一个长×高,接着解决昆虫箱的问题。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我找不到实物箱子,只好展示课件中的昆虫箱,我让学生先观察再和同桌论述装防蝇纱网的面怎样算,用木板的那几个面又该怎样算。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来得更深刻些,我拿出上一题的封套模型,让学生亲手动手制作一个昆虫箱模型,学生仿照课件中的图片剪去了一个面,用缺少硬纸板的两个面装防蝇纱网,其余四个面是木板。这样学生根据实物和操作很快就找到了答案:纱网的面积=长×高×2,木板的面积=长×宽×2+高乘宽×2。不得不说是课件中的两张老照片,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二、课件演示细化思维

课程标准提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空间观念要求学生要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再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这个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显得空而大,大而悬,犹如纸上谈兵。要想改变学生的畏难情绪,只有靠他们喜闻乐见的多媒体辅助课件,才能找到思路的突破口,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课件演示鼓励后进

虽然现在教师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但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仍大有人在,他们缺乏自信心,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课件可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表面积的变化”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地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顾菊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地把她叫了起来,但她却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这时,我对他说:“没关系,你再看看大屏幕,这些正方体排一排拼成了长方体,两个一拼少( )个面,三个一排少( )个面,四个一排少( )个面,每次重合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 )。”每答对一题,课件中都会响起掌声。这个从来都不关心课堂动态的后进生居然赢得了这么多的掌声,要感谢课件的展示,给了她启发,给了她信心。

四、课件辅助彰显个性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这一单元的“整理与练习”时,遇到这样一题:一种正方体的工艺蜡烛,棱长6厘米,做这个蜡烛盒至少要用多少玻璃?学生有的算五个面,有的算六个面,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展开讨论,双方开始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此时,我用课件展示了这种正方体工艺蜡烛的制作,于是争论停止了,因为坚持第一种答案的学生意识到:工艺蜡烛主要是观赏,是在玻璃里面装蜡烛。在这个过程中,在辅助课件的展示之余完全是学生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非常好。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地学习,体现了自我价值。课件展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蜡烛课件范文第4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要想方设法去认识、去探索、去研究。笔者在生物教学中,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时兴趣大增,主动参与,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识。如,教学“花的结构”一节时,我截取各种花朵竞相开放的画面制作成课件,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课上播放课件时,学生们被屏幕上各种花朵争相怒放的画面吸引住了。此时,我提问:“屏幕上的画面显示的是植物的哪一个生理过程?”学生们回答:“开花。”“那什么是开花?”“植物为什么要开花?”……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学生边看边思考,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有了良好的开端,后面的教学就能很顺利地完成。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使知识形象化

生物学知识有的抽象性强,有的时间跨度大,有的错综复杂,学生不能直接感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事实真实地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将生物知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比如七年级下册“尿的形成和排出”这节内容,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明白尿是怎样形成的,我用课件播的形成模拟动画。动画中用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原尿和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学生仔细观察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滤出了哪些物质,流经肾小管时重新吸收了哪些物质。通过对模拟动画的仔细观察,学生对尿的形成这一生理过程认识得更为清晰,对血管内血液和尿液的成分、原尿和血浆的成分了解得更全面。

其次,运用信息技术使生物知识的呈现突破时空限制。生物教学中会遇到一些缓慢进行的生理过程,无法在短时间内观察到这个变化过程。这些教学内容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很难理解、掌握。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变化,从而对生物现象、生理过程的本质一目了然。如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及失水的原理”这一内容时,学生对植物体吸水后变得硬而挺,而失水后变萎蔫的原理不是很清楚。通过课件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实验原理,培养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探究实验不能重现,这种情况下,可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模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蜡烛课件范文第5篇

如今的教学实际中,仍有流于记住结论、反复训练的倾向,这无助于学生理解力、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所以,当今背景下,得静下心来,反思过去,突出学生实践活动经验的学习和人文精神、基本思维方式的培养。立足于课堂的高效性,打造适合培养新型人才的高效课堂,解放学生的思想。

一、模式要有效,理念需先行

在有效课堂模式里:教师、学生和课堂的关系如图: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也是突出了“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而在课堂中教师是“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引导者、幸福者。而理念与目标实现的技术支撑是:有效课堂模式。笔者认为要实现有效课堂模式核心理念不可忘记。

二、教从“学情”调查始。

高效课堂的教要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学情”调查即课前准备工作,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仅关注底线还要关注个别差异

原先课堂安排以全班学生“可接受程度”为依据,取统一的最低线;高效课堂强调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作好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个体差异。

2、不仅预设内容还要注重生成

我们教师不仅要预设教学内容和问题,还要利用课堂“生成资源”,鼓励学生责疑问难、独立思考。

【案例一】――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中关于仪器的选择

情景再现:同学们已经选取出了适合实验室选取二氧化碳的仪器,同学们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将这个仪器进行改装?

生:动手改装成可以添加液体药品的发生装置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发生装置。

师:请每小组同学拿出自己组装的仪器,讲出其优点。其它小组同学帮助其找出缺点。

生:从装置是否简单、添加药品是否方便、能否控制反应的速率等方面,讨论所组装仪器的优缺点,从而学会各种仪器的组装。

【点评】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避免了老师单方面的对知识的灌输,使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和激发潜能,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预习先行,先学后“教”。

高效课堂要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案例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探究的药品的选择

情景再现:

师:演示燃烧的蜡烛漂在水面上,将一只大试管倒扣在上面。

生:观察到液面上升,但远低于空气体积1/5

师:提问为什么上升不到1/5?

生:因为蜡烛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同时生成了新的气体二氧化碳

师:可见如果我们要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不能用蜡烛?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呢?

生:不能,要选能在空气中燃烧,既消耗了空气中氧气,同时又不会生成新气体的药品。

生:如果选择能生成气体的药品来燃烧消耗氧气的话,集气瓶中预先装入适量吸收生成气体的溶液。

【点评】按大纲教材预设教学内容和问题,将课本中的一些难点提前释放给学生,做到了问题前置。吸引学生思考的同时,也化解了本堂学习的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设疑问难,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潜能,最终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提高教学实效。

四、过程有“亮点”,“细节”要把握。

高效课堂模式一般有五处亮点:

第一处亮点:引入要引人致胜地。如同一部精彩的电影,课一开始就要将学生的兴趣一下提起来。方式当然是多样,小魔术、猜谜、一段视频……

【案例三】

――燃烧与灭火的引入: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设置悬念:想知道原因吗?

――空气的引入:谜语引入: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猜猜它是谁?

――分子原子的引入:播放一段视频,长镜头由宏观世界带我们进入微观世界,发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点评】有人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有了它,学生就可以积极地汲取知识,完善自己的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充满了疑问和期待。

第二处亮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课件设计精巧,形式多样,不能只充当电子板书,有视频,有动画,但都能恰到好处地为教学内容服务。

【反思】多媒体教学的开展确实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如果过渡依赖,也会产生弊端。

第一、图片和文字内容过多,播放速度太快,容量大看似内容丰富,其实忽略了最重要教师“教”的过程;

第二、课件颜色对比不鲜明,不能突出教学重点;有的课件制作太过于花哨,无关紧要的小动画,冲淡了课件的主要意图。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第三、中学阶段的教学就要以训练学生创造能力为主,不能滥用媒体,应当把教学中难以表达的东西,利用课件展现出来。如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将化学变化的实质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展现给学生看,或借助一些仪器,将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数字化,图表化……真正让多媒体教学扬长避短,发挥效用。

第三处亮点:实验敢于创新。大胆地设计新的简易可操作的学生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

【案例四】探究分子和原子的性质中感受分子的运动

教师设计微型实验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分子的有关性质。

事先在医用小药瓶中装氨水,分发给学生。学生打开瓶塞,把滴有酚酞的滤纸放在药瓶口上方,观察白色纸片上酚酞逐渐变红,移开瓶口后红色又逐渐消失。

【点评】通过微型实验,让学生体会到肉眼所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运动。使抽像概念直观化;对教材实验进行相应改革,使之更简易,更环保,更节约,现象更明显。

【反思】设计适于学生操作的趣味实验、微型实验,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动手动脑做实验。“动”出了学生的思维,“动”出了学生的激情,“动”出了学生的创造,引“动”着学生在化学王国遨游。在这样的课堂下,何愁无高效?

第四个亮点:善用设疑。

最好能在二十五至三十分钟时掀起一小,将学生兴趣带动一下,效果显著。这种小可以是实验设疑、提问设疑,总之要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要能引发学生对抗质疑,教师要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案例五】灭火的原理教学

情景再现: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得知,将烧杯中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点燃,再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

师:设计将一只大烧杯倒扣在两支高低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上,提问: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七嘴八舌。

师:实验验证,现象:高的先灭。

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此联想到如果遭遇火灾,你会采用怎样姿势逃离火场?

学生们带着满腹疑问,激动又兴奋地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

【点评】准确、恰当的课堂设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有时会使学生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这就是设疑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魅力所在。

第五处亮点,也就是最大的亮点:那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

不管课程设计如何的好,一切最终归结为授课之人,精神焕发,语言精炼,表情生动,能深深吸引住学生。

“教学模式有效化”是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个艺术活儿,要学会有效性应对。“课堂教学高效化”是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至关重要,高效化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如果看不到学生兴致勃勃的投入和凝神屏气的思考,听不到豁然开朗的回答和“火花四溅”的争辩,那么这个课堂的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相关期刊更多

北京支部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中国铁路文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教育与装备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