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人似水

女人似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女人似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女人似水范文第1篇

无忧无虑的天使幼女是山涧的清泉,单纯透明,清澈见底。时而歌唱,时而跳舞淘气是她的本性,累了就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撒娇,甜甜地大睡一场。

妙龄少女是花季,是多梦的雨季。是青草尖尖的露珠。什么与日月争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梦魇。一个风吹草动,就坚持不住,一不留神就从尖端滑落到根底,溶入大地,期待着明天。

为人之妇,为人之母,可敬可佩,嫁给小溪就涓涓细流,全身投入尽情地滋润着,温暖着她的所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有时还哼上两句,泉水叮咚响——-。嫁给湖泊就甘受平庸,风平浪静,听听当我们荡起双桨,看看半江瑟瑟半江红。嫁给了大海就风起云涌,大浪淘沙,汹涌澎湃。

女人似水范文第2篇

女人是水做的,女人是水!当她爱着一个男人的时候,她和水一样温柔,涓涓细流,绵绵流长;她和水一样澎湃,她让自己的情感肆意地流动着,无孔不入,好像要注满爱人身上的每一个毛孔。

女人是水做的,女人是水!他做了一件让人感动的事,她会感激地哭;他说了一句海誓山盟的话,她会相信地哭;静的夜没有他在身边,她会思念地哭;害怕有一天会失去他,她会伤心地哭;快乐的时候,她也会喜极而泣,就连两个人的身体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她也会哭着说:“也许有一天你会不再爱我。”

女人的泪多!

哭,每个人生下来都会。但长大了,懂事了,就知道哭也不是随便就哭的,总有个起因。女人流泪,是脆弱是委屈或是心软或是想不通,总之理由简单。碰到爱哭的人则是说来就哭,让人无以招架。女人开心的时候哭,不开心的时候也哭,感动的时候更哭,激动的时候更哭。美丽的女人被形容成水灵。女人就是水做的,水是无形的,不同的地方水表现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水是最纯净的,要不为什么人们都用水来清洁。

水是最柔弱的,无棱无角,无形无状。

水是最善良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又是最博爱的,养育着世间万物。

很容易受伤~真的   女人是水,不光因为女人的柔媚和心思细腻,也不光因为女人喜欢动不动就哭泣。

我是女人,所以更能懂女人的心。

女人是漂着的浮萍,没有根的浮萍。漂到哪儿只有水知道。

女人是流着的小溪,没有归宿的小溪,流到哪儿只有大地知道。

水是浮萍的家,海是小溪的家,可是又有几个女人找得到真正的家呢?

家是女人的生命,没有家的女人是孤独的月,高傲只是她的伪装,凄凉才是她的诠释。那家不是生活中的家,是心的家,心的归宿。

女人生来是爱的产物,爱人和被爱是女人的美丽。女人的爱犹如飞蛾扑火,有着自杀式的不顾一切,这是女人的悲哀,也是女人的幸福。

女人一生追求的是海市蜃楼的理想,却不在乎幻灭的疼痛。

女人似水范文第3篇

时代在变,女人的爱美之心不变,身上穿的,脸上抹的,一样都不能少。可是回想起来,老一辈的妙龄少女们,梳妆台翻个底儿掉,也不过是一瓶雪花膏,何其简洁明快。圆圆的盒盖上双姝黑发白脸笑意盈盈,打开来,是香软腻滑的雪花膏,女人秀气的指尖轻轻剜一点儿,手心捂热,闭起眼睛温柔地涂在脸上,一时间皮肤滋润眉眼舒展,镜中的脸又平添几分动人光彩。

一些院落里种着夜来香,暮色四合时静悄悄绽开,朦胧隐约的香艳,似女人水灵灵的脸蛋儿,雪花膏是滴在花瓣上的露水。那时对化妆品没有庞杂分类,黛眉朱唇是交际花的标志,女人呆在镜子前的时间,不过是用来涂一盒雪花膏,它没有强大的遮瑕功能,也不防晒不祛皱,但指尖点触到那一刻,就能感到它不动声色的体贴的滋润,清淡细腻,洗过的脸涂了它就不干燥,还有什么比这更好?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化妆品,一盒雪花膏或是一梳妆台瓶瓶罐罐,在青葱年华,它们是帮衬,锦上添花,涂在脸上,仿佛脸更好看;青春消逝,它们并不是回天神药,整瓶倒在脸上,也抹不掉一条皱纹。广告里说,我要让流逝的时间停住!——听着一点儿也不豪情万丈,茫然地靠某一种化妆品来挽留青春,会多么失望。老一辈少女们抹一脸雪花膏,时髦出街,新一代少女们抹一脸水乳霜液粉膏露,隆重登场,简单或复杂,最后都只能避让一旁,看新生代少女们破壳而出。

雪花膏没有奇效,用指尖剜一点,涂脸,滋润不干燥,如此而已。够了,能有一盒用得舒服自在的化妆品,像穿惯的衣,吃惯的菜,爱惯的人,终能在渐渐老去的路途中,相依为伴。

国货知道点

雪花膏是一种非油腻性的护肤化妆品,涂在皮肤上立即消失,类似雪花,故名雪花膏。一般是硬脂酸和碱类溶液中和后生成的阴离子型乳化剂为基础的油/水型乳化体。生产雪花膏的主要原料为硬脂酸、碱、水和香精。但为了使其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常常添加甘油、山梨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等。能使皮肤与外界干燥空气隔离,调节皮肤表皮水分的挥发,从而保护皮肤,不致干燥、皲裂或粗糙。

下期预告

女人似水范文第4篇

1、谁知女人心的结局是琦真独自抚养喜儿,靠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地。

2、结局中,琦真的前夫死了,她自己带着和前夫的孩子喜儿回到与富振嘉共同建立的家,晚睡早起的做起豆腐脑生意,独自扶养喜儿,母子俩日子过得清苦,但很快乐,琦真发誓,要好好补偿喜儿曾经失去的母爱,并把他教养成像振嘉一样勇敢的英雄。

(来源:文章屋网 )

女人似水范文第5篇

主人报出的第一首曲名有些出乎我的预料――《乌夜啼》,不属于耳熟能详的范畴,也罢,正好来个当堂补课。

赵家珍不愧为古琴宗师吴景略的得意弟子,在造境方面堪称高手。

起初,我还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赵家珍的轻挑漫剔,散泛交错,吟猱绰注等技法上,她的“走手音”九曲连环,荡气回肠。可渐渐地,那浓重的夜色铺天盖地笼罩了一切,我屏住呼吸,睁大眼睛,努力想回到方才的现实中去,但很快我就知道这是徒劳的,那种身不由己、情不自禁和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是从未有过的。

记得刘鹗《老残游记》有一回描写申子平听神奇女子弹琴的情景:该公子本会弹十几调琴,所以开始听时还在算计人家的指法、调头,既而便耳中有音,目中无指。久之,耳目俱无,觉得自己的身体飘飘荡荡,如随长风浮沉于云霞之际。久之又久,心身俱忘,如醉如梦……说实在的,当初读这一段时,我总觉得过于夸张了,可现如今,我正体验着如申子平一般的感受。

一曲终了,我便得出如下结论:古琴必须要现场体会,否则你的感觉一定是残缺的,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有了“观乐”之说,鄙人愚钝,今日方才彻悟。“观琴识人”,我情不自尽地脱口而出。

“我超级喜欢《闻香识女人》这部片子。”赵家珍笑道:“观琴识女人,是不是更有创意?”

我点头道:“你的演奏俊朗厚重,还有雄浑。”

“干脆说不像个女人在演奏!”

“哈哈”,她的爽快也是超级的。

接下来,我谈到《乌夜啼》所带给自己的那种戏剧性心理变化。

“这正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她从琴台旁站起身,似乎这样讲话会来得更痛快些:“我没有把乌鸦反哺作为这首曲子的主题,尽管很多人都是这样做。传说三国时何晏狱中待决,半夜有两只乌鸦落在房顶上啼叫,他的女儿听到后非常高兴:‘鸦声报喜,父亲将得到赦免’,第二天果然就应验了。我的《乌夜啼》讲的是这个故事,表现了悲喜两重天的意境。”

“悲喜两重天”,我重复着这句话,品味它的意思。

“我在描景状物的时候更注重渲染人的情绪,清微淡远并不能概括古琴艺术特征的全部。”我插话道,“有一种悬念的效果,”她微微一笑,“但不是故作神秘,我反对古琴方面一切形式的神秘主义。”

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一首曲子转到关于古琴的前世今生上来了。

老姜:我发现没有任何一种乐器像古琴这样被赋予了如此崇高的文化使命。历代琴人都是步履维艰负重前行,作为一个专门从事演出和教学的古琴家,你如何看待古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赵家珍:辉煌的过去,彷徨的现在和大有希望的将来。

老姜: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看法。

赵家珍:不能盲目乐观,做对了事情才有未来。

老姜:你所说的“做对了事情”指的是什么?

赵家珍:首先,古琴要减负,要去“古”还“琴”,把它真正当成一种乐器,就像钢琴一样,没有哪个老师一上来就对学生说:你学钢琴就是在学习浩瀚的西方音乐文化;更不能想象有谁会要求学生穿着巴赫时代的衣服来弹钢琴。

看到我诧异的神情,她郑重地说:继承古琴文化不能搞神秘主义,穿汉服,挂玉佩,偶尔做演出之用是可以的,但教学就大可不必了。

老姜: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古琴事业的心情。

赵家珍:忧喜两重天。

老姜:何者为主?

赵家珍:当然是后者。

赵家珍演奏的第二首曲子是《忆故人》。我曾经在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的《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俗称“老八张”上聆听过吴景略的《忆故人》。赵家珍创造性地继承了先师清丽飘逸、灵巧多变的演奏风格,融婉约与豪放为一体,抒发了浓烈的个人情感。在艺术表现上,一以贯之地保持着刚毅雄浑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各个段尾的左手“放合”,一次比一次加强力度,于缠绵往复中把情感积蓄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以把酒问天,长歌当哭的大丈夫方式,表达了“遥忆故人何处”,“空自热衷肠”的伤感和无奈,最后,又在舒缓悠长的琴声中,诉说出感念先人,抱璞守真,还冀后生的心愿。

“我每次弹起这首《忆故人》,内心里都充满着深深的思念之情。”

赵家珍198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就一直跟随吴景略先生学习古琴。

“吴老最喜欢给我上课,每次上课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让我不停地给他弹琴,他一边听还一边摇头晃脑。他80岁诞辰特意让我弹了他的代表作,没想到竟成了我们师徒的最后一次雅集。”

赵家珍永远不能释怀的,就是恩师病故时自己不在北京,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这种愧疚感始终背负在身上,我一直在考虑为他老人做些什么,直到前年,这个心愿才最后得以了却”。

2006年10月16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赵家珍发起组织了一场吴景略百年诞辰纪念音乐会,在国内外古琴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赵家珍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凡是教导过自己的老师,她总是念念不忘:龚一、张子谦、吴文光……她曾几次跟我提起那个早年的小提琴老师,没有这个老师向龚一先生的推荐,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赵家珍。是啊,小提琴界少了一颗希望之星,却换来了一个古琴大师的诞生,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奇妙。

压轴曲目《广陵散》,在我看来,这是赵家珍古琴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看她演奏的时候,无需去体会和想象所要表现的内容,音乐超越了一切具象的束缚,疏朗旷逸,充满了伟岸的气度与庄严。难怪吴宇森在给影片《赤壁》中周瑜和诸葛亮的琴声寻找配乐时,见了几个琴家都不满意,但是仅仅听了赵家珍演奏的两段《广陵散》片断,便马上拍了板――“就是她了”。

赵家珍对《广陵散》和《流水》的旋律予以加花变奏,用柔美中见刚毅的色调刻画周瑜,之后带出来潇洒的流水“滚、佛”是诸葛亮。“为了更好地用古琴表现电影里规定的情节和人物的内心情感,也为了扩展一下古琴在声响方面的表现力,我们想尽办法,比如,在 电影里大家能听到战马嘶鸣的声音,这是我借鉴了琵琶的扫弦,然而,古琴要想出那个效果是非常不易的,首先在高音弦区由于弦过于细,出不来厚实的声音,在低音弦区,弦太粗,岳山过高,不容易按住弦,而在演奏时,要用四个手指同时按住四根弦一起上下滑奏,非使大力所不能,故而,弹完这几声嘶鸣,我的左手指上已起大片水泡!”――她后来在自己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爱古琴从爱赵家珍老师开始》――看到这样的博客名谁能不浮想联翩呢?二十多年来,赵家珍培养了众多学生,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古琴教授,她始终把规范化和系统化教学作为重中之重,有些专程从外地前来求教的人后来感慨道:“赵老师一节课教的东西比原来的十节课还要多,她从不占用上课时间去讲那些如何做人的大道理,其实,在这方面,赵老师给我们的身教是无可比拟的。”

当我和赵家珍谈起这个问题时,她的回答很干脆:“我是从吴景略先生那里继承下来的,他老人家从不刻意做什么道德文章,也从不训斥学生,更不允许别人轻率否定年轻人。在我看来,真正热爱古琴事业,就得像他那样,一是精心教学,二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探寻古琴音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她给我放了一段视频――她的学生演奏的吴景略编曲的《新疆好》,和着李聪农先生的手鼓,那古琴的乐声是那样的欢快和富有朝气。

老姜:你前面讲到,要为古琴减负,要去“古”还“琴”,时下有很多人还一直主张“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器”,强调道与器的统一,你怎么看?

赵家珍:我在博客里写过这样的话:“古琴在几千年流传的过程里其实也是在不断重新估量和解释的过程。在后人对前人重新估量解释的时候,有时需要仰视,有时需要俯视,但最恰当和最好的办法应当是平视,然而也最难。平视不是你好,他好,大家好,而是要把古琴从神坛上拉下来,从泥潭里,如果把它放在和我们平等的地位来看,其实就能把它看的一清二楚。古琴是神圣的,但它并不神秘。我们应该以现代的眼光了解古琴,以全新的感受解读古琴,在知识文化中品味古琴,在感性和谐里升华古琴”。

老姜:这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说明你始终在思考着,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些?

赵家珍:传统观念认为,古琴不仅仅是种乐器,而是一种修身正行的载体,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化身。历史走到今天,一味地统而论之是不利于古琴发展的,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我为什么主张去“古”还“琴”?就是因为这个“古”快把“琴”压垮了。我并不否认古琴文化的巨大人文价值,但是,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从文化、艺术、美学、音乐学、音乐社会学等诸学科多维度立体化进行研究,进行发掘和整理,这才是科学的态度。美育不能代替德育,反之亦然,在现代社会中,古琴作为一种乐器,让它去承载过多的责任显然是不现实的。

赵家珍告诉我,她准备开展一项大型系列活动,把古琴艺术的推广模式带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