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中的大数

生活中的大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中的大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中的大数

生活中的大数范文第1篇

1.读画结合。数学课外阅读常常需要边阅读边画出重点、难点、关键点或者疑点,可以用一些数学符号(如,问题用“?”标,重点用“”记,关键点用“……”注,公式和方法等用“”圈等)做上标记。阅读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P102页的“你知道吗”,学生就可以边读、边画出一些词、句。边读画出这些词、句,学生也就能了解阅读素材的主要内容了。

2.读思结合。“你知道吗”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对有些字词、句子或者数学符号要细致分析和推敲,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简洁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也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者对阅读内容进行评价和注解。阅读上面的“你知道吗”时,学生就可以写出自己的想法:“2000多年前”“1700年前”和“大约1500年前”说明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圆周率比较“早”。“直到1200年后,西方人才找到了类似的方法”和“他求得密率的时间,至少要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的数值早1000年”进一步说明了“非常先进”。如果学生能有这样的想法,甚至把它写下来,教材的编排目的也就达到了。

3.读练结合。有的阅读内容需要学生把阅读与动手操作或练习相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P30页的“你知道吗”先介绍了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再介绍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最后介绍了用( )表示最大公因数和用[ ]表示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其中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相对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一一列举的方法要简便,尤其是求较大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更方便。学生可以边阅读边尝试练习。如果学生能自主掌握这种方法,就能实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的多元化。如果暂时不能掌握,他们就少了一种选择余地。

二、创设阅读氛围,让数学阅读走向自觉

1.营造教室氛围。在教室的左墙壁、右墙壁上可以悬挂一些读书方面的名言,在黑板上方贴上“今天,你阅读了吗?”在班级黑板报上可以设置“我阅读我进步”栏目:有时用学生的“SOS”,把学生阅读过程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公布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当然,黑板报是经常更换内容的。这些无声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激活课堂氛围。我在讲解某些数学知识时,往往有意识地应用课本以外的一些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单位的意义,我事先有意引导个别学生阅读“池塘水可以装几桶”的故事,当学生引经据典讲述精彩故事时,其他学生都很羡慕。当学生通过阅读在课堂发言闪烁着智慧光芒时……我在表扬学生的同时,都会让学生说说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为其他学生树立课外阅读的榜样。

3.创生课外氛围。教材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学习,常常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后,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正五边形不能密铺。正五边形为什么不能密铺呢?我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去查阅资料。这样留白,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还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素材。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阅读也就越来越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三、培养阅读习惯,让数学阅读走向自然

1.组织阅读交流。我每个月在班级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和体会。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个阅读专题——古诗文中的数学,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和小组合作,从课本、从图书室、从网络……积累了很多资料,经过精心准备,班级召开了阅读汇报会,学生从“一字诗”“一到十的数字入诗”“古诗文中的计算”和“古诗文中的应用题”四个专题进行汇报和交流,非常精彩,令人回味无穷,久久难以忘怀。

2.鼓励数学写作。要求学生分析所阅读报刊上的数学小论文或日记,分析他人的写作素材取自哪里、是怎样写的?结合自己的经验、模仿或借鉴他人的作品,写数学作文,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有的写自己如何灵活运用课外阅读获得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的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介绍自己发现课外阅读材料中的错误,有的介绍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或对习题的不同解法,有的介绍自己如何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编辑数学小报。所有的数学作文经过修改和加工后,或者由我统一设计版面、或者由学生自主设计,把大家写的数学作文或者看的数学题目、笑话等编成数学小报。经过评选,把大家一致认为好的手抄小报张贴到学校橱窗供大家欣赏,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评选活动柜或者推荐到数学报纸上发表。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阅读成果获得别人的承认,能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数学课外阅读就成了学生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活中的大数范文第2篇

一、联系生活,感受数学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如果我们给学生们一双慧眼去仔细观察,他们会慢慢地读懂身边的数学. 那么,我们该怎样指导他们呢?我们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选择加工问题的情境,提出一些符合学生们实际能力的问题,引发他们思考. 如果这些问题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那么也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我们要教的关键点就在于怎样凑整,取整. 像:278 + 96 = ? 既可以用278 + 96 = 278 + 100 - 4,也可以用278 + 96 = 274 + (4 + 96),而278 - 96 = ?可以用278 - 96 = 278 - 100 + 4 也可以用278 - 96 = 100 - 96 + 178. 为了让学生们把这些算式可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我又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讲解:爸爸买衣服花了278元,买裤子花了96元,问爸爸一共花了多少钱?如果裤子用了100元,就用了278 + 100,可裤子比100元少了4元,所以要用278 + 100 - 4;或者可以说:爸爸带了278元,买东西用了96元,还剩多少钱?爸爸可能会拿一张百元钞票,而留下178元,付了96元,应找回4元,所以有278 - 96 = 100 - 96 + 178.

在这个例题中,我带领孩子们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问题融入生活原型,用生活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认识联系起来,让学生顺着生活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使枯燥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让数学也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捕捉生活,体会数学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用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让他们体验数学.

例如,在教授“千克和克”时,我让学生去超市看一看自己喜欢的零食包装,然后记下食品的重量. 在课上交流时,让他们说一说各种食品的重量,他们谈论起来,兴致特别高,有好多孩子都能说出好多种食品的重量,如:方便面70克,奥利奥192克,冰糖杨梅180克……

又如,在学完“基本图形的认识”之后,我拿出了一个玩具,我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这个玩具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另外,还可以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还会有新的发现,他们又看到了不同的图形. 这样的操作让学生们在图形变换中欣赏了数学的美,从而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让学生们通过生活实践学会留心观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去获取新的知识,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也是一种对生活的适应.

三、探讨未知,乐学数学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我们怎样去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未知,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学习的殿堂呢?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会提炼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让他们慢慢地了解数学的奥秘.

例如,在教授“乘法估算”时,通过课上讲解,学生们得出结论:要先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再去估算,这样准确率会高很多. 接着我给出了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暑假时,四个家庭去旅游,总共12人,到景区门口要去买水,一瓶1元2角,请你帮忙看看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们听完题目,很快举手说:“老师,应该大约需要10元. ”这时有一个孩子立刻站起来说:“老师,10元肯定不够,我觉得应该带20元去买,应该可以买回12瓶水,还有找钱. ”我点了点头说:“那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地估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精神.

四、回归生活,应用数学

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让数学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数学实现它的价值,让我们的学生们可以学以致用. 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多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们练习.

例如:在学完《统计》之后,可以让学生们去统计一下:大家都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学生们对于这项调查特别感兴趣. 这样也可以让他们真正地去了解身边的人,让学生们初步学会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 当统计结果出来以后,他们也知道了男生和女生喜欢的节目是不一样的,而家长与自己的喜好也是不同的. 通过这样的统计方式,提高了学生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在班级里汇报结果时,也是学生之间数学交流提高的过程.

生活中的大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科学教育观念 科技因素

农村孩子接“地气”,熟悉生活,接近自然,所以农村教师要树立“生活处处即科学”的大科学教学观,让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自然万物、风土人情等都成为科学课程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生活资源,积极开展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农村小学要挖掘生活中的科技,切实有效地开展科技活动,使学生感到创新、发明就发生在身边,并非高不可攀。

一、挖掘身边的科技,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兴趣是一种求知欲,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一旦唤起求知欲,所有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从而大大提高科学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创新的浪花呢?这是每个辅导老师都关心的事。农村教师可以根据现有条件,通过变魔术、显本领等引领学生进入科学领域。

在四年级的公开课上,我在课前变了一个小魔术,把学生都惊得目瞪口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我趁机说自己能认读“无字天书”,话音刚落,立即引来学生的一片哗然,没有一个学生相信。我拿出一碗淀粉水及一支毛笔,让一个同学走到边上,在上面写几个字,不让一个人看到。等一会儿,水干了后在白纸上看不出字来,先让同学们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字?学生在仔细观察后,确定看不出写了什么。就在学生不知所然时,告诉他们:“我能看出来,他写的是什么字?”学生当然不相信,这时我在讲台下用碘酒擦一擦,所写的字便显现出来了,然后大声地告诉学生是什么字。学生还是不相信,一齐去问写字的同学。最后我揭示谜底:“是我有一双神奇的眼睛吗?当然不是。大家看……”拿出用碘酒擦过的白纸,刚才那个同学所写的字跃然纸上。就在大家一脸茫然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是什么原因产生了如此奇妙的变化?”学生纷纷举手猜测,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二、挖掘身边的科技,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了解世界的第一个窗口。有人把它比作“进入心灵的门”,任何知识、事物要想装入我们的脑海,不通过观察这道随时开启的门是无法办到的。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学生有良好的观察习惯,所获取的信息就丰富多彩。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如:浴缸或水池等放水时会形成旋涡,这个旋涡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个旋涡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呢?为什么?大家在用水桶或脸盆端水时,要走得很小心,否则里面的水会晃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呢?秋天到了,树叶为什么变颜色并落下来?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挖掘身边的科技,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一般是指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现在小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有些连最简单的叠被子都不会。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学会想象、学会创造。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农村,捉几只蜗牛比较方便,可以出这样的题目:开展一次蜗牛力气有多大的有趣的观察实验。先向学生讲清实验的方法与步骤:先捉来十几只小蜗牛,并随便取其中三只,分别编上“1,2,3”号码。先称出“1”号蜗牛的重量,然后用棉线拴住这只蜗牛的外壳,棉线另一头拴上砝码,放在玻璃板上让蜗牛去拉。这样把砝码一直加,直到这只蜗牛拉不动为止。对“2”号“3”号蜗牛用同样的方法实验。讲清楚方法与步骤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实验。学生通过捉蜗牛,称重量,加砝码等一系列动作,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蜗牛能够拖动比它本身体重100多倍的物体。最后透过玻璃板仔细地观察蜗牛爬行的足,找出蜗牛能够拖动重物前进的原因。

四、挖掘身边的科技,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行为,以实现这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意志过程必须以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为基础,它是人心理上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表现。坚强的意志与其一生的发展、生活、工作乃至身体都有直接关系。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艰难的过程,体验一些学生身边的科学技术的发现、操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坚定信念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生活中的大数范文第4篇

一、创造机会让学生想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唤醒就是在学生平静的心湖激起一串串涟漪,让他们开始有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这时作为教师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想说,我个人认为可以由以下几点作出尝试:

1.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创设多彩的问题情境,渲染数学教学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随着现代教育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主动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并产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有话可说。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射线》时,我将手电筒带入课堂,打开给学生看,让他们能够看到从一个点发射出的光线,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这样的现象,此时学生都踊跃地站起来说他们的生活所见,接着再用课件让他们观看事先截取的手电筒、汽车灯的图片,这样让学生先感受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再引入射线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更快、更直观。

2.融合数学于生活中,创设身边的生活情境,激发数学学习意义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萌发数学意识,增强他们“说”的意识。例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找到并说出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现象的环节,有的学生说教室的窗户相邻与相对的边框,屋顶的边线,还有学校风雨走廊的设计等,为了加深印象,我在课前又展示出提前拍摄下来、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图片让学生继续找,学生说得十分投入,都找到了垂直和平行现象。从直观上理解了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在理解“互相平行的现象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这一知识时,也是让学生在找到有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且不是在同一平面内的情况后才加深总结。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有话可说的情况下可以畅快地说。

二、树立榜样让学生敢说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说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指出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下还要有计划地找学生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对本科学习的看法。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能在课堂上敢于说出自己对于学习的观点。同时也告诉他们“老师最爱问问题目的学生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树立榜样让学生把不敢说的大胆说出来

现在有不少的老师发现课堂上学生说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或让学生讨论交流,而多数学生总是低着头干自己的事;对于老师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回答的总是那么几个;即使有些学生知道解题方法也不主动举手,认为这些是过于简单的题目不需要他回答。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出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带动学生来说。例如,我在让学生预习“三角形的分类”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时,班上有一名学生悄悄地问我:“老师,我怎么想不出有三角形是既有直角又有钝角的呢?你说有没有这样的三角形啊?”这时我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先肯定了她“很不错,会提问题”,又指导她先把问题记下来,跟小组同学讨论。到了下课前一分钟,又把她的问题呈现给班上所有同学,看到孩子们一下课就在积极地讨论这个问题,而我不做任何的评价。后来这个问题在学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所有同学都会解决时,还有不少同学直夸“张××同学真厉害,会提这么好的问题。”这时我就在班上把那天其他同学提的问题也列举出来并作了一番评价,告诉他们其实他们是最棒的学习者,他们都很开心。下课后我还跟他们讲了一些名人故事,让学生明白提问题的好处。我发现从那堂课后,上课敢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同学多了,而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同学也越来越多。

三、有效引导让学生会说

当然,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讲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却都不太注意。其实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极为不利的,要让学生说也让他们说得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1.教师的数学语言要规范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在备课时,我特别注意备课堂的数学语言,做到清晰、准确,对于所要提出的问题也精心设计。同样在数学问题的解决方面不仅告诉他们答案的正确与否,更重视解题过程的叙述。有时学生在解题时说不清楚为什么时,我就让他们先参照课本的例题解答思路再让学生尝试作出新的解释。

2.建立一个学习梯度让学生说

上课过程中,我碰到过有的学生想说也敢说,可是就是说不对。这时我就根据学生的情况把他们初步分层次,并且从不同角度来设计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理解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都说得出来,等到一层次学生下次理解提高后再换另一种形式的提问。这样做不仅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还减少了理解障碍。

四、鼓励机制让学生爱说

生活中的大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活血化瘀法;小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

中图分类号:R 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1-0121-02

良性前列腺增生为老年男性常见难治疾病之一。活血化瘀法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中所起作用被大家越来越重视,通过以活血化瘀为主要药味的顺闭饮为研究对象,观察对丙酸酮引起的实验性小鼠前列腺增生组织形态学方面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阳性指数的影响,来探究其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可能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ICR雄性小鼠,体重22-24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性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及制备①顺闭饮(自拟方):由丹参、黄芪、桃仁、红花、莪术、川牛膝、益母草、大黄、肉桂、土茯苓、甘草组成,提取物为水性。低剂量及高剂量分别为成人剂量的lO倍和30倍,每毫升生药量2.88g。②前列泰由甘肃河西制药厂提供(批号:030701),每毫升含药量O.144g。治疗用量分高低剂量,其中低剂量为1g/kg,高剂量为3g/kg。③造模药物:丙酸酮注射液,规格每支25mg,广州明兴制药公司(批号:050601)。④主要试剂:鼠抗人bFGF单克隆抗体,克隆号PCI0;S―P试剂盒。均由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造模将80只雄性小鼠饲养1周以适应环境后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A)和模型组(B)、实验组设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为顺闭饮低剂量(c1)和高剂量组(c2),治疗组分为前列泰低剂量(D1)、高剂量组(D2),顺闭饮低剂量(E1)和高剂量组(磁)。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备模型15天,给药剂量为10rag/k。

2.2 给药15天后空白组和模型组按lmL/100g体重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21天。预防组在造模(同模型组)同时药物灌胃给药21天。各治疗组在丙酸睾酮造模15天后以不同剂量药物灌胃给药21天。给药剂量根据小鼠体重给药,每天称重调整给药剂量。

2.3 取材与制样各组小鼠在第37天称重后处死,取出前列腺并称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湿重/体重×100),将前列腺组织同定于10%甲醛溶液中,4℃冰箱保存,石蜡包埋,切片厚4um,作HE染色。

2.4 观察指标与检测 光镜下观察各组前列腺组织的细胞形态,具体观察前列腺腺腔分泌物,腺体密度,腺上皮形态,间质情况等。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方法参照试剂说明步骤操作。

2.5 结果判定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避免主观性,染色结果由专人阅片。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bFGF用已知阳性标本做阳性对照,在高倍显微镜(400倍)下选密度最高的5个视野,计数目镜侧微网内bFGF阳性细胞数,计算平均数,用x±s表示。

2.6 数据处理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由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处理。

3 结果

3.1 小鼠前列腺湿重指数见表1。前列腺湿重和指数的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与空白组、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

3.2 小鼠前列腺bFGF平均值见表2。bFGF阳性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与空白组的比较显示低剂量预防组的顺闭饮的抑制程度较低,仅达到治疗前水平,而其他各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抑制。各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