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

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

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范文第1篇

下面谈谈于琳琳老师和王晶老师“同课异构”《狐假虎威》。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各有侧重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是否切实可行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

于琳琳老师教学目标的着眼点放在了词语教学上,通过聚焦词语落实了学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于老师抓住了这一训练重点,通过这些有特点的词语,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和应用,使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王晶老师制订的学习目标则是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联想、记忆、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思维训练。”王老师带领孩子们抓住“狡猾”一词反复读文,引发思考,最后读懂了课文,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含义。读书,就应该这样边读边想。

第二,词语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字、词、句的教学,学习过程中要教会孩子联系课文和生活了解词语的含义,积累下来,并学以致用。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如何能让词语在学生的意识里鲜活起来?我想,于老师的《狐假虎威》这一课可以作为很好的范例。课文中的词语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的,不仅生动,而且折射出强烈的感彩。据此,在教学中,于老师不是简单的以词解词,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敏感地捕捉到了“狡猾” “犹豫不决”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6个词语,对这些词语进行不同方法的积累和运用。比如,于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狡猾”这个词语的时候,并没有进行理论化的说教式讲解,也没有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寻找抽象化的阐述,而是联系生活中的词语运用和学生展开互动,“老师说,你是狡猾的小昊,你愿意吗?”看似浅显,实则用意深刻,引导学生说出“狡猾的狐狸” “狡猾的敌人” “狡猾的小偷”等等,进而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充分理解词意。而在理解“犹豫不决”时,则是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教师引导学生读文中语句后,总结“不大相信,又不敢不信,这就是犹豫不决”,使学生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达到深刻的理解。对于其他词语,主要是借助图片、想象等手段,让词语回归语境,不仅理解词意,更明确了文章的内容、感知了文章的情感。

王晶老师的方法则有不同,她把本文的词语进行了分类,初读课文后,教师给出两组词语,引导学生边读词语边思考:这两组词语分别是描写谁的?然后抓住“狡猾”“犹豫不决”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通过提出“文中哪些词语能够表现出狐狸的狡猾”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到文中几处具体的描写,如“眼珠子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 “冷笑一声”等,进而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三,朗读训练的指导各具特色

准确把握课文内涵、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进行有效朗读的关键。崔峦老师也曾提到过,朗读是要很好地把握课文最基本的感情基调,才能读得更好。通过两位老师的课例,我感悟到,只有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课文内涵,才能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独特情感,才能进行有效朗读。

“词语”是于琳琳老师这节课的生命线。于老师恰当地借助语言描写的提示语“扯着嗓子” “冷笑一声”来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揣摩狐狸当时的内心感受,学生揣摩练读之后,读出狐狸的狡猾,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很好地理解了这个词语,也明晰了课文内容,为后文理解狐狸诱使老虎上当打下很好的基础。同时,于老师鼓励学生将文字读到自己的表情上、动作上,在表演读中积累词语。

王晶老师则是将学生带到一个想象的世界,抓住“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想出了什么鬼点子”引导学生反复练读、想象、细细揣摩,读出狐狸的内心世界。又提出“老虎为什么犹豫不决?它是怎么想的”来创设情境,读出老虎犹豫不决的语气,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代解的目的,读中有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

尽管两位老师的设计思路不同、方法不同,但是她们都准确把握了学段特点,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让学生读出了课文的内涵,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这就是朗读的关键。朗读中情感的熏陶,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只有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础上的朗读才是真正有效的朗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第四,拓展迁移的达成各擅胜场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度,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以语文的小课堂为载体,构建学生生活的大舞台。

课堂上要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既要得意,又要得言、得能。于永正老师用50年的教学积淀和思考提炼了6个字:学语言、用语言。因此,于琳琳老师在《狐假虎威》一课的教学中,注重了积累运用,她巧妙地设计了一处故事续写,请同学们用上本课积累的词语“狡猾” “犹豫不决”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等,来讲述“狐假虎威”之后的故事。设计的意图是在变换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从而准确地运用语言。从实际的课堂呈现可以看出,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之后,学生已经积累、掌握了词语,并以理解为基础,能够在全新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运用语言。这一设计,让我们看到于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的效果,真正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

王晶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重在学习表达方面的拓展延伸,低年级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是个弱点,王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有意加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很好地将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王老师充分发挥了低年级孩子思维活跃这一特点,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比如,王老师在学生理解了“狐假虎威”之后,设计“你们一定有话要对狐狸或者老虎说吧”这一环节,既升华了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思考。

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范文第2篇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课堂活起来。所以新课标提出了“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童话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重头戏。通过生动形象的童话人物,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引人深思的故事内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从以生为本的视角来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应该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总体模式,同时,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在童话世界里自由地翱翔。

有哪些方式比较适合现今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呢?

一、亲近童话,让学生走进童话的殿堂

童话对于熏陶学生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重要意义。但是,传统教育并不能带领孩子真正走进童话世界,一味教给他们童话故事中道理,部分程度上埋没了他们的创造力。所以在以生为本的视角下,我们要保留孩子的纯真,让他们带着想象力走进童话世界。

要想让孩子亲近童话,老师的引导十分关键。首先,要根据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童话。生动有趣的故事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其次,深情并茂的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走进童话故事,亲近童话。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亲近童话,还可以以表演的形式,让童话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更好的领略童话故事的真谛。

在学习《狐假虎威》时,教师在让同学们领悟了狐假虎威的故事后,可以进行稍微的拓展,讲些类似的寓言故事,比如《坐井观天》,《城狐社鼠》等,开拓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同时,向孩子们推荐值得一读的童话故事,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让孩子逐步走进童话世界。为了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简短讲述自己看过的童话故事,主动讲故事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品。以奖励的形式刺激学生去阅读童话,亲近童话。讲述童话故事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语言技巧,还让他们对童话故事有了进一步深刻的了解和记忆。

二、感悟童话,让学生建立对童话故事的基本认识

童话故事拥有其独特的魅力,将深刻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同时,不同的童话人物身上具有不同的品质,仔细分析,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区别,一步一步建立他们的道德观念和基本的价值观。

在进行通话故事的讲解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表演童话故事,更深刻地领悟每个童话故事所揭示的真谛。同时,可以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续写或者改编童话故事,让他们把自己领悟的真善美表现出来。还可以组织一场小的辩论赛,对故事中的人或者事进行辨析,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多种多样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而且能综合培养孩子的素质,价值观等,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小少年。

比如在学习《蘑菇该讲给谁》时,教师可以挑选学生来表演这个故事,让学生自主组合,小组比赛来演绎这个故事,看哪一组能最好的表现明察事理,公平公正的兔妈妈,骄傲自满,跟乌龟赛跑拿了第一的小黑兔,勇敢挑战骏马的小白兔,在表演中,让学生明白勇敢,公平的重要性,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向善的种子。

三、领悟童话,让童话伴随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学生已经逐步走进童话世界,并建立了对童话故事的一定的理解后,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们真正领悟童话故事,了解童话故事的真谛所在。

学习了不同的童话故事,认识了很多的童话任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童话人物的演讲比赛,让学生们将自己领悟到的童话人物上的品质用自己的角度说出来。第一,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和聆听别人的能力,同时,采用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明白童话人物身上的品质,促进他们选择好的积极向上的童话进行学习模仿,做一个活泼快乐,积极乐观的小少年。

在以生为本视角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调整自己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方法。童话故事一般集中出现在低年级,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没有足够强大,对于童话故事的领悟需要时间和良好的方法指导,教师要一步步带领学生,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心灵最深处的真善美的品质,让他们真正从童话故事的阅读和感悟中学到些什么。

在学习《小鹰学飞》时,教师要深层发掘这个故事,多提几个为什么,为什么鹰妈妈要严格要求小鹰,为什么小鹰要飞过高山才算会飞?以问题的形式促进孩子们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对于孩子们的答案,不是单纯给出一个对错,要肯定学生的发现和思考,同时,指出不足,引导他们,让他们对故事所揭示的真理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在让学生领悟童话故事真谛时,要根据文章内容不同和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同时,让学生们勇敢说出心中所想,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切忌操之过急,功利化地追求教学质量,要逐步引导,在不破坏学生童真的基础上,让他们掌握童话故事中的人生哲理。

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 课程视野 教学策略 教学维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43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本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众多,而且类型、题材等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体验。对那些和自然环境有关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现来加强学生的感受,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那些故事性很强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很有趣的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故事表演出来,引导学生走进故事。只有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提升文本教学的整体效率。

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比如,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时,由于文中描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师就应向学生展示一些山河风光的图片。当学到“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时,可以展示蜀南竹海以及黄山迎客松,引导学生理解翠竹松柏的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当学到“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时,就可以展示丰硕的果林、一望无际的稻田,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成语故事类文本的教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则要改变。例如,在学习《成语故事》时,三则成语故事都利用夸张的动作、语言表现出来。比如,“自相矛盾”,教师可以一手拿“矛”,一手拿“盾”,然后双手碰撞,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凸显儿童文学作品的特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之情。

二、拓宽文本内容的维度

教学儿童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拓宽与延伸,这一点很有必要。有的儿童文学选文,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尤其是那些包含着相应的历史、社会背景的文章。对这一类文本,教师要引入相应的教学辅助资料,以拓宽文本教学内容的维度,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文章。教师只有有意识地拓宽文本教学内容的范畴与维度,才能够让学生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如,《郑和远航》一文,对未曾接触过这个故事的学生而言,他们很难理解文章描述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外,也要稍微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强调郑和的精神品质,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的层面上。在学完故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些都会很好地增强学生对文章的学习体验。只有不断地丰富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维度,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文学作品中有着很多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对这些故事教学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非常重要。对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文本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儿童文学作品对发展、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有着很好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让语文的教学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时,因为这篇寓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局,教师在介绍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故事续写。教师应稍作引导。如,原文表现了狐狸的虚荣和虚伪,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在思考后就会知道,还表现了老虎的霸道愚蠢和其他动物的胆小怕事。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就可以将故事续写下去。这是一个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与启发的过程,能有效地发展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思维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这不仅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应当实现的一个基本教学目标,也是所有课堂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

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范文第4篇

想象是童话习作的显著特点,童话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可以不完全遵循自然的法则和科学的规律。但是,童话中的人物又必须受自然规律和生活规律的制约,不可胡编乱造。如何把握合理想象与胡编乱造的界限,避免叙述的散乱虚幻呢?把准想象节点,以此为依据编织故事情节,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以续编童话《小猫钓鱼新编》为例:

其一:接连几天,小猫专心致志地钓鱼,却始终一无所获,身子瘦得快成一根尺条了。这天,无精打采的小猫又坐到了河边,邻居大象叔叔实在看不下去了,停下手头的工作,伸出了援手:“我来帮你……”

其二:小猫来到了当年妈妈教它钓鱼的那条河边,只见河水肮脏,阵阵臭味……小猫等了很久很久,还没有钓上一条鱼来,它叹息道:“唉,我白从家里端来一盆清水,还等了老半天。”话音未落,鱼儿们一条又一条主动地跳进装满清水的盆里……

这两个故事片段内容各不相同,主题也各有侧重,但是,“怎样钓鱼”的长绳,拴住了想象的风筝,使得文章内容在精彩纷呈的同时,不至于迷失方向:大象最擅长的是用长鼻子吸水,它来帮助小猫钓鱼,是把小池塘的水吸干,让鱼儿无处藏身,还是凭借巨大的力量直接把小鱼吸到岸上?那么多的水正好用来浇灌花草树木,岂不是一举两得?原来清澈的河水为什么变得肮脏不堪?听听鱼儿的倾诉自然会找到答案。恶劣的环境逼迫鱼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真正的饮鸩止渴呀!

把准了想象节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思想象自然不会出现大的偏差,避免了散乱虚幻,不知所云。同时,适当注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生活常理,符合某植物或某动物的特点,童话习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 基于偏爱残酷叙事,引导健康心态

无论东西方童话,都有一些残酷叙事的内容,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能够超越直接情景的局限,推断他人的情感体验,对残酷叙事的理解和感受也逐步深入。由于阅读和生活的影响,部分学生出现了偏爱残酷叙事的倾向,如果不适时加以引导,势必会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童话习作《森林马拉松比赛》为例:

其一:大象拖着笨重的步伐,眼看着胜利在望了,刚想透一口气,发现小白兔居然已经过河追上来了。怎么办?大象乘其不备,伸出长鼻子,卷起小白兔,高高举起,一下子将它摔死在大石头上。没有了竞争对手,大象稳稳地获得了冠军。

其二:随着“扑通”一声,梅花鹿掉进了陷阱,猴子不动声色地从旁边一跃而过。过了一会儿,以速度著称的猎豹也败下阵来,原来不知哪儿来的绳索绊得它摔伤了腿。哼,就算你们能跑又怎样,动脑筋可不如我呀!猴子心中暗暗得意。

言为心声,事实上,很多童话故事就是生活游戏的纸上再现。童话习作中,学生描述一些小动物为了获得冠军,有用食物、金钱贿赂的,还有打得血肉模糊的,这些想象,出自学生的自然流露,教师应及时关注,“拨乱反正”。我们可以根据文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醒学生关注、思考、做出比较:比赛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摔死的小白兔当时会怎样?听到噩耗的兔妈妈呢?大象有没有别的方法争取胜出?中计的梅花鹿和猎豹是什么心情?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猴子的计谋败露,大家今后会怎样评价它?激发起学生的同情心,再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适当修改故事情节,比如:“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阵狂风把大象吹翻在地,可怜的小白兔呢?哈哈,居然被狂风送到了终点线前。”

我们在淡化处理残酷叙事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健康积极的心态看待事物,用幽默轻松的方式处理矛盾,摒弃暴力和腐败行为,创造性地想象故事情节,让学生在童话创作的过程中,体现创编童话故事的快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效。

三、 应对情节大同小异,仿创有机结合

童话符合儿童的天性,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童话语言与儿童的口语接近,从读童话到模仿写童话,能较快地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阅读了《龟兔赛跑》,可以练习仿写《燕子和麻雀的飞行》;学习了《蚕姑娘》,可以在一段时间观察的基础上,练习仿写《黄豆宝宝》。

作为童话习作的起步训练,仿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大同小异、千人一面的弊端。在学生的童话习作中,有不少童话故事书中的痕迹。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我们可以采取“换一换”“加一加”“扩一扩”“连一连”“减一减”等多种方式。以《狐假虎威》一课的续写为例:

其一:无巧不成书,狐狸侥幸从老虎的利爪下逃脱后,居然又一次成了老虎的猎物,怎么办?怎么办?狐狸急中生智,悄悄咬破自己的舌头,反客为主:“虎大爷,今天既然遇到了您,干脆痛快点吃了我吧!”鲜血顺着嘴角淅淅沥沥地滴了下来。狐狸的一反常态,让老虎起了疑心:别不是又有什么花招?狐看在眼里,喜上心头,装出一副得了绝症,痛不欲生的样子……

其二:想不到狐狸交上了好运,天上掉下个馅饼来了!什么馅饼?狐狸的亲戚狼大哥一家遭遇森林火灾,投奔狐狸来了,有了强有力的靠山,狐狸开始N瑟啦……

其三:老是提心吊胆的日子可真不好受,狐狸多方打探,了解到有一种最新的防身武器――催泪枪,效果极好。于是,携带巨资的狐狸踏上了寻宝的征途。三天后,他来到……

通过“换一换”保护自己的方法――假装重病;“加一加”故事的主人公――狼大哥;“扩一扩”故事的情节――狐狸寻宝,千姿百态的想象内容,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呈现出来。循着“从模仿开始,逐步增加创造成份,培养独立性”的步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练习童话习作,学生不仅有话写,喜欢写,而且写得好。

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范文第5篇

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理解学生才能实现成功的教育。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句话不仅用在战场上非常实用,用在教育上也颇有道理。平时周围经常会听到一些唠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琢磨了。有些家长还会在自己孩子面前虎视眈眈地说,想当年你老爸老妈又多听自己父母的话,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其实不是您的孩子不听话,而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这个进步飞速的时代里,聪明得速度也越来越快了,他们拥有了解知识的各种渠道。作为这些孩子们的老师就更应该有责任了解学生。

小学生不是成人的雏形,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当生理和心理等尚未充分发展起来时,在一个很长时期中,人们都只是把儿童看作是一种“小大人”,并不认为他们与成人有什么质的差别,认识不到他们所特有的需要和发展特点,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往往抹煞他们的特殊性,向他们提出与成人同等的要求和行为标准,会有些张冠李戴的感觉,不仅效果不然,还会抹杀孩子们的创造潜力。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沿袭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师也习惯扮演权威的角色,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再怎么灵活也逃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一向以来,教师会认为听话的孩子最乖,古用戒尺今用教鞭。在这种学习环境中还在门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国外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却说在:“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还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才能发挥他的创造力。

我们很多老师自己小时候接受的那种老师讲学生一动不动地听得教育方式还残留在他们的脑海里,所以还想把这种教学方法用在现在的学生身上,可惜这种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现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同往日了。时代在进步,新事物的不断出现,我们的学生就会变得更加地好问了。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安静”的了,而是充满活力和生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学校是他们学习必不可少的场所,是他们发挥主动探求知识的圣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伯乐。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就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闪光点,才会造就出这个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能认识孩子,发现小孩子的潜能。我们要尽力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理解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哪怕是只有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地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多一些理解。记得一次上语文课,是要求学生用“月亮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有的学生说“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又有的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这时一个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香蕉”。“哈哈……”同学们大笑起来,在同学们的笑声中,那个同学不好意思地坐下了。我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了打击,我问他:“你能说说为什么像香蕉吗?”“香蕉也弯弯的,跟月亮很像。”我当即予以肯定,并表扬他说:“你很爱动脑筋,也很有想像力。”这时同学们都用佩服的眼神看着那位同学。从那以后,我发现那位学生特别爱动脑筋,总有一些奇思妙想。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人都是创造性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也是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的人,他们渴望受到理解,特别是来自老师的理解,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当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学生在这种“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宽松、宽容的环境中,才能拥有主动的心态,才能在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动的状态中,让每一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学期我换了新班,对所教的班级也不了解,上课了,当我刚踏进教室时,我也显得特别紧张,尽管前一天我已经对这堂课在房间排练了很多遍。我上的是一节语文课《狐假虎威》,由于故事生动,学生兴趣盎然,可以说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是我预想中的。轮到学生自己下笔续写《狐假虎威》时,我在教室巡视。当我走到一个学生身边时,她慌忙把自己的文章遮住。我俯下身子悄悄地对她说能否让老师看看?那位学生害羞地捂着不动,我想凡事不能勉强,就对她说:“那等你写好了再给老师看好吗?”她点点头。过了一会,我又走到她身边,她抬起头望着我,脸上满是羞涩的神情,不过这次她没捂自己的文章。我对她的文章进行了点评,写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不过不足之处也进行了指导。这次她笑了,在她脸上我看到了自信。给学生自信,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拥有别人没有的闪光点。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就好比精神上得了“软骨病”,未经过河心先慌,尚未爬山腿先软,就难以渡过茫茫江海,越过重重高山。要想让这些孩子树立起信心来,离不开教师的赞扬和鼓励。

相关期刊更多

民间文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