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善待失意

善待失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善待失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善待失意范文第1篇

Life is happy, but song is congratulatory; life is frustrated, also need to be kind. Life is hard to avoid unhappiness. Everyone will encounter turbulence and danger at any time in his or her life. If he or she looks down, he or she will only see danger and despair and lose his or her fighting spirit in vertigo. And you're going to fall into hell. If we can look up, we will see a distant sky, which is full of hope and let us fly.

人生像是一条水流,历史就像是融合了许多水流的大江。你无法离开大江,但你又发现大江里布下了一些礁石,大江上或有着狂风,江水流着流着会出现急剧的转弯、急剧的下降和攀升,以及歧路和迷宫。

Life is like a stream, and history is like a big river with many streams. You can't leave the big river, but you find that there are some reefs in the big river. There may be strong winds on the big river. When the river is flowing, there will be sharp turns, sharp drops and climbs, as well as branches and mazes.

人生好像一艘船,世界好像大海,人自身好像是开船的舵手,思想的倾斜与时代的选择好像时而变化着走向的水流、或大或小的风。

Life is like a ship, the world is like the sea, man himself is like the helmsman of the ship, the inclination of thought and the choice of the times are like the current, or the big or small wind that changes from time to time.

在成长、学习、工作、生活诸事中,我们不可能花好月圆,一帆风顺,而没有失意和挫折。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或多或是少的失意,如考试失利,仕途无望,商海折兵等。倘若我们在失意时浑浑噩噩的、一蹶不振,只会失意又丧志,最后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前程。而失意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如果我们从中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完善自己,避免今后再走相同的或相似的弯路,那你已实实在在地踏上了成功的路。

In growth, study, work, life and other things, we can not spend a good month, smooth sailing, without frustration and setbacks. There will always be such and such failures, more or less failures, such as failure in examinations, hopelessness in official career, failure in business, etc. If we don't know what to do when we are frustrated, we will only be frustrated and frustrated. At last, we will personally ruin our future. And the process of frustration is often the process of gaining true knowledge. If we analyze the causes, learn from them, improve ourselves, and avoid the same or similar detours in the future, then you have actually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success.

其实,失意不是人的必需,而是人的必经。因为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你没受过风浪的冲击,你的意志就得不到锻炼,心灵就蕴携不了艰难困苦的洗礼。俗话说"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任何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就须迎击生活风浪,笑傲风云,因为有挫折才会奋起,有失意才会求荣。不要因一次挫折而折断人生奋进的脊梁,也不要为一次的失意而放弃人生的追求,而应"吃一堑长一智",在痛苦的磨难和调整中向新目标冲刺。

In fact, disappointment is not a necessity, but a necessity. Because without wind and rain how to see the rainbow, you have not been the impact of the wind and waves, your will will will not get exercise, the heart will not carry the baptism of hardship. As the saying goes, there is no good grass under a big tree;. Anyone who wants to achieve a career must face the waves of life, smile and be proud of the situation. Only when there is a setback can he rise and only when there is a disappointment can he seek glory. Don't break the backbone of life's progress because of a setback, and don't give up the pursuit of life because of a setback. Instead, we should take a cut and gain wisdom and rush to new goals in the painful tribulation and adjustment.

善待失意范文第2篇

1、优待:指从政治和物质上给予良好的待遇。鲁迅《书信集·致母亲》:动物是不能给他玩的,他有时优待,有时则要虐待;

2、爱待:敬爱并且拥护,尊敬热爱;

3、礼待:以礼相待。《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礼待阴郭 ,每事必均。《魏略》:建安中为五官将文学,甚见礼待。

(来源:文章屋网 )

善待失意范文第3篇

一、从寻找精神家园到突入人生现实

30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以一首《雨巷》名噪诗坛,并获得“雨巷诗人”的雅号,这其中不仅是由于这首诗如叶圣陶所称道的以其独特的音乐美“替中国新诗的音节开创了新纪元”,而且还因为这首诗的寻觅情结以及“雨巷”意象最具象征性地表现了30年代现代派诗人心理意绪,最典型地概括了现代派诗歌的主题精神。由“五四”精神孕育的青年一代知识分子,经历了“五四”落潮与大革命失败的二度苦闷。理想的幻灭与人生追求中的意志衰落、心灵疲惫把其中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引向了疏离于时代主潮之外的精神世界。苦闷、彷徨、惆怅构成了现代派诗歌的抒情主调。而这种苦闷是黑暗环境重压下心灵遭窒息的愤懑,这种彷徨是人生道路迷惘期重新选择、冷静思考的犹疑,这种惆怅是欲有所为而不能的沉重的忧伤。卞之琳在回顾自己走向诗坛的感受时说:“我从乡下转学到上海,正逢‘四·一二’事件以后的当年秋天,悲愤之余,也抱了幻灭感。我彷徨,我苦闷。有一阵我就悄悄发而为诗。”

无论是戴望舒诗歌中“航九年的旱海,/攀九年的冰山”的寻梦者,还是卞之琳笔下的荒街“沉思者”与蜗牛一样的“倦行人”,皆是在人生旅途上理想失落后的心灵疲惫者与前途迷惘者的象征化形象。

然而,这一群知识分子在人生理想与现实环境发生悲剧性脱节时,又不甘随波逐流,与黑暗同流合污。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耿介狷傲的文化心理与洁身自好的人格意志,又促使他们在自我的完善中,求得人格圆满与精神超越。于是,他们与时代风云、峥嵘的岁月疏离,归向内心世界,咀嚼一己的情感,表现个人的哀戚。他们诗中表现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物质世界的对立,是傲世人格与俗世人生的对立。他们在诗化的精神王国里实现意志的自由驰骋,获得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慰藉。现代派诗人的这种消极遁世情绪中,内含的是一种恨世、忧世的悲愤情绪,仍然是时代所孕育的现实情绪。它从特定的角度,映现了时代的一个侧面,是一部分都市青年知识分子深层的精神生活的影像。他们的精神产品,是我们认识30年代知识分子全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现代派诗人最深层的悲剧感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伤与愁怨,是希望归家而无家可归的惆怅与烦忧。他们绝望于现实,并未完全丧失对未来的信念。因此,执意的寻找精神家园,痛苦的寻找精神家园是现代派诗人的心理情结。这种寻找是人生价值的再度寻求,是自我人格的重新确认。他们希望归家,让孤独漂泊的自我,早日归家。戴望舒诗歌中那个“在茫茫的青空中”飞行,春夏秋天没有休止的“乐园鸟”,正是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儿(《乐园鸟》)。“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而“游子”却是被放逐了的荒原里的漂泊者(《游子谣》)。卞之琳笔下的“我”,“像广告纸贴在车站旁”(《车站》);归家的路,“伸向黄昏”,“像一段灰心”(《归》)。寻找精神家园成为了30年代知识分子心灵探索的一种特定的时代情结。

40年代九叶派诗人经历了的民族深重灾难后,民族生存的现实危机感则更加强烈。相对而言,20年代造成的文化虚位的失落感,青破碎后的困惑感为现实的生存危机感所代替。个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都直接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联。民族的文化价值的重建与自我价值的归位首先得服从民族生存的根本价值的寻求。30年代大多数现代派诗人纷纷走出精神的围城,从寻找精神家园转向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诗人的创作道路无不如此。

然而40年代九叶诗人在焦灼于民族前途、人类命运的探寻时,又沉潜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思索,执著于现代化的文化审美价值观念的重建。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在九叶诗派那里构成了一个包括政治文化、艺术审美价值系统的多元价值观念重构的广阔天地。在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冲突与矛盾互补中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现代化思维的立体空间。

九叶诗派诗歌主题的多向开拓中,最为鲜明的主题就是:突入现实、拥抱时代。他们所标举的诗学原则为:“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并把“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作为综合传统的第一要义。他们“绝对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个体生命中诸种因子的相对相成,有机综合”。不像现代派诗人只专注于精神世界,他们坚持诗首先必须介入生活,必须切入现实的肌肤。在污浊窳败的环境里,九叶诗人不甘心“迷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拾到一枚贝壳,捉到一个青虫”,决心“向自己的世界外去找寻世界”(杭约赫:《启示》)。他们学着那布谷的叫声“一齐宣誓说”,要以全生命一声声诉说“人民的苦难无边”(辛笛:《布谷》)。九叶诗人紧紧感受着时代脉搏的律动,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40年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形形的影像。其中,有都市生活的污秽阴暗,也有乡村贫民的凄惨悲凉;有阔人富豪的嚣,也有妇人小儿的啼嚎。像唐祈笔下的城市贫民肖像画有:像“夜一样污黑的一群男人”,“到死,一张淡黄的草纸/想盖住因愤怒张开的嘴唇”(《挖煤工人》)。“早晨,阴暗的/垃圾堆旁,/我将饿狗赶开,/拾起新生的婴孩”(《严肃的时辰》)。九叶诗人以锐利的锋芒,实施着对病态社会与罪恶人生的无情解剖。 二、从情绪诗化到智性诗化

从30年代到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演变,不仅表现为主题的开放性趋势,而且呈现出具有多元化现代审美意义的形式演化特征。现代派诗人在30年代建立的现代主义诗歌形式范式和审美价值系统到九叶派诗人手中发生了一系列更具现代化形式意味的转型。这种演化与转型突出表现在由情绪诗化到智性诗化。

30年代现代派诗人出现在诗坛时,他们提倡的诗学原则具有明显的反拨倾向。一是对“五四”以来坦白奔放的浪漫主义的激情宣泄表示强烈不满,其中较明显的是针对20年代末与30年代初盛行于诗坛的普罗诗潮而发的。杜衡在《望舒草·序》中指出:“当时通行着一种自我表现的说法,做诗通行狂叫,通行直说,以坦白奔放为标榜。我们对于这种倾向私心里反叛着。”二是对20年代新月派倡导的新格律诗运动的反叛。现代派诗人中不少人是受新月派诗风影响而步入诗坛的。但是,他们不久就感受到了为“新格律”所约束的不自由。不仅开始私心反叛,而且公开打出对立旗号。戴望舒的《诗论》在《现代》杂志的发表,代表了现代派同人向新格律诗理论的挑战。《诗论》中开宗明义第一条:“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当去了音乐的成分。”第七条又说:“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现代派诗人所反对的皆是浪漫主义诗派的抒情形式。然而,浪漫主义将诗歌视为情感的表现的诗歌本质观在现代派诗人那里并没有遭致非议。现代派诗人关心的是如何表现诗情。他们正面主张:“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现代派大多数诗人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融合象征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倾向,是与其诗学观分不开的。

然而,40年代九叶派诗人却与浪漫主义诗潮划清了鲜明的界线,从诗歌的本质观到形式表现论皆从诗学理论上与浪漫主义显现出绝然区别。九叶诗人接受了后期象征主义诗学的影响,明确提出:“诗不再是激情,而是表现人生经验”,并把“诗是经验的传达”代替“热情的宣泄”的这一转变看做是“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诗底发展”的一个标志。因此,九叶诗派提出的著名的诗学原则:即现代诗歌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彻底地摒弃了诗的本质是抒情的诗学观点,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恰当而有效地传达最大量的经验活动”〔3〕。这种“经验传达”就是用智性的强化取代传统的感性主宰。现代派诗歌注重的是情绪的意象化或情感的诗化,而九叶诗人追求的是思想的感性显现,智性与感性融会,思想与形象的凝合。从30年代到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由情绪诗化演变为智性诗化,是中国现代诗歌更具有现代审美意义的一次本质性嬗变,它是对传统诗歌本质观念的一次自觉变革。

九叶诗人在智性诗化的实践中初步实现了中国诗歌由感性情绪内质元素的一元化结构向感性、思想、经验内质元素的多元化融合的形式转变。这是一次向传统的彻底告别,是中国新诗的一次更具有诗歌本体意义的现代化转型。

三、从意境化到戏剧化

30年代现代派诗人注重诗歌情绪的感性显现,主张通过意象来暗示情感的诗学倾向,是与现代派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受中国古代意境美学理论影响相联系的。中国诗歌的传统思维注重直觉感悟与模糊体验,认为诗要表现的只是一种气氛、一种情调或一种境界,忌讳理性分析与直接陈述。在古代诗人笔下的象与境、物与情常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将诗歌意境的生成看做是诗美的高格。在意境的生存方式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范式。诸如意随境生,境从意出,意境相出,物我情融等。我们翻开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的作品,恐怕只有现代派诸位诗人的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保持着最深厚的联系。戴望舒强调“诗本身就是一个生物”,强调意象与诗情浑然的融合。卞之琳自白:前期诗作里也“一度冒出过李商隐、姜白石诗词以至《花间》词风味的形迹”,推崇以含蓄典雅的意境为美。废名崇尚温庭筠的词“不能说是情生文文生情的,他是整个的想象”,“表现着一个完全的东西。好比一座雕刻,在雕刻家没有下手的时候,这个艺术的生命便已完全了。”他肯定的正是艺术浑成的美。像戴望舒的《雨巷》就是一首典型的意境化了的象征诗。悠长而寂寥的雨巷意象与凄婉迷惘的情绪浑然合一,营构出一种特有的感伤而迷蒙的意境。何其芳的诗,用心灵的羽翼在一系列清新雅致的意象中穿行,追逐那如“梦中道路一样扑朔迷离”的诗境,他的诗大都给人一种如月的朦胧、似梦的迷离的意境美感。

与现代派诗人多在意象与情感的融合中创造意境美不同,九叶诗人主要追求的是意象与思想的凝合,他们的诗给人不是感性美的回味,而是智性美的思考。九叶诗人比起现代派诗人来,古典主义的诗情与传统审美观念的感染要薄弱得多,而对西方现代主义特别是对后期象征主义诗潮更具兴趣。

善待失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吴冠中;意境;语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画坛可以说是“继承”与“创新”扭结的一个时代,中国画的发展变得即复杂又多变,时代造就出了一位位作品特征鲜明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在其中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亮点,他的画有江南水乡、巍峨的华山、热带雨林和南方园林。吴冠中的作品的笔墨传统意义笔墨价值,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笔墨构象价值。他的代表作 《春雪》真可谓是“天马行空、炫彩斑斓”。有着不同凡响的视觉感受,有人说他的画审美感觉和表现的内容是高度西化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吴冠中的画核心审美标准是中国的,而且是中国文人的视角所欣赏的。也可以说吴冠中的画具备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意境”。无“意境”就无民族性,而吴冠中的画是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是发展的,是有效、有价值延伸后的“意境”。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自从中唐以后,山水画逐渐在中国绘画中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伴随着山水画创作理论的同步发展,“意境”观就在山水绘画思想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古代山水画的“意境”观是建立在客观物境与主观情境融合一体的主张基础之上的。在满足有“意境”的要求下,观者感知山水时才能产生畅怀感觉,在创作山水画时,主观情趣元素在画面表现过程中“意境”就自觉的产生了。“意境”观实质是物质与精神关系范畴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扩延。这就说明:“意”和“境”本身就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范畴之间的互为对立统一关系。吴冠中先生临别曾说道“我的性格、情感、所思所想都在我的画里,我整个人就在画里。我人走了魂还在。”说明吴冠中先生在创作中把自己的灵魂融进了作品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一直以来的山水画的传承中,山水画学科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在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中。逐步沉淀出一整套学科体系。有独特的认知方法、评价方式。“意”与“境”中的境是相对不变的,而意却是主观因素,受着诸多条件的影响。他跟创作者的审美特点、生活阅历、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我们的审美价值判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民族纯粹性始终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跟其他一切艺术形式一样,自身的进步和其他因素的融合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封闭的发展中国绘画,历史已经证明封闭的发展就会走向末路,在中国画发展的近一个世纪中,形式和表现方法层面上的内容不断更新,这有赖于中华民族不懈的学习和探索。但是对于画面“意境”的营造我们的创作形式以及理论研究却少有突破。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意境”的传统观念难以摆脱。片面的认同“意境”只有在古代的作品中能得到最完美的诠释,一谈“意境”多举古人的作品,用古画的格调作为衡量标准,对现代山水画的“意境”认可度不高。认为此“意境”非彼“意境”,其实中国山水画能表现的独特内容很多,这些内容与中国画家的感情、中国画家的画面表现习惯和中国画的画境、文学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只要中国山水画的民族性本质不发生改变,“意境”就会伴随其中,也会有更好的元素丰富到“意境”的具体表现形式中,我们思考的不是现代山水画“意境”的存在与否的问题,也不要一味的否定当代中国画精神格调,而是要明确和加强现代山水画“意境”深度研究问题,加强丰富传达的“意境”的表现手法,是我们保持中国山水画独有的艺术审美感染力所必须坚定的。吴冠中先生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观点,有些人对此表示了反对,其实吴冠中在提出这一观点时是有前提的,就是强调笔墨的审美效果,没有审美效果的笔墨就是没有价值的。中国画发展了千年之久审美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笔墨等于零”是“笔墨当随时代”的延伸。写意画是抽象的美,吴冠中的山水是抽象的的,更是境界深远的。

强调中国山水画的时代“意境”必须对“意境”形成的原因以及表达方式有所认识和理解,从影响艺术作品形成的环境来讲,现代社会人们每天都在接受着不同方式与形式种类的文化,审美观念在这种环境中形成,世界的融通性加强。这并不能代表价值标准统一。原因一是地域特征并没有完全打破,其次是精神认知形成以后有一个观念固守的特点,所以中国绘画是在稳定中发展,不可能形成短时间质的变化,突破和回归是发展的规律。中国山水画既要有“意境”,也需有时代感。而现今中国画的发展环境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它势必会给中国画的革新带来强有力的动力。

对于中国画的意境形式的发展,二十世纪的许多名家都有较好的尝试,并形成了较成熟的风貌。对于发展和创造,吴冠中曾说说:“创造力就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独立喷发的一种状态。一直崇拜前人古人就不会有创造力,要敢于否定才会有创造力。”如黄宾虹的笔墨融会,张大干的泼墨泼彩,李可染的向背光影形。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敢于突破传统画面的形式语言表现方式,张大千的的绘画是融通西方印象派的色彩处理技巧的,而传达的效果却是东方的,李可染是借鉴了西方绘画的光影技巧,但却与中国绘画的阴阳观念吻合在一起了,李可染说过关于“走进去,走出来”的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的观点,说明中国画的“意境”是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坚持的道路。融汇全世界可为我所用的一切艺术形式,西方写实主义的素描可以加强山水画形体色调的丰富性。这与中国画的线条造型手法并不矛盾,把线的延伸性、体面感丰富起来.可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效果。西方近现代艺术在构象上打破了传统绘画光影的绝对存在。在画面上抽离了线的独立造型方式。表现出线条说明形象时的不同感觉,例如马蒂斯的线条,他的概括手法与中国画的写意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表现手法也是可被中国山水画所吸收的。例如勃纳尔的风景画、波洛克的抽象滴彩画等都可以主观的加以消化并与以中国绘画艺术的视角去借鉴。当代有些画家在这方面的尝试是很成功的。西方当代的版画、招贴画利用了很多非传统形式的方法.其作品在线条运用上和对物象平面化的处理都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灵感。毕加索的立体角度观察物象所形成的画面与中国传统散点透视原理也有相通之处。不要一提到西画就好像要影响到中国绘画的民族纯粹性,关键是如何借鉴,需要我们在坚持营造中国画特有的“意境”观前提下加以改革运用在传统绘画中。

中国的古代绘画不谈设计构成,对于山水画的形象从没有用点、线、面的设计理念分析过,西方的图形设计观念进入到中国以来与中国绘画的结合形式很少,其实图形设计中提到的点、线、面以及点线面的构成与中国画的用笔方法、画面形象组合是相通的,中国画强调用笔的方向感、力度和力量,而图形设计强调运动感和速度感。中国画强调画面章法,而图形设计中强调比例与分割。还有秩序的原理、重复与节奏、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同统调。也就是说艺术有表现效果和应用的方法的不同,实质都是辩证的。中国的山水画是形象和符号的,如果我们增强山水画的符号表现特征,再应用设计的原理丰富画面效果,那么可以使山水画的表现形态更加有时代感,同时其“意境”表现形式也愈加多样。

在”意境”的组成上,涉及到了 “意”与“境”两个方面,情由景发,情景交融。画家要有个人的自我表现,同时也要对人们的普遍认知有所感应。也就是说当代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与古代人是不同的,古代山水画的”意境”主题应该是以“空”、“远”“隐”为主,而当代的中国画已经走进了广大的大众,有别与以往封建社会的那种上层社会和文人享有艺术生活的实际要求。现代人对与山水画画面感要求要清新、愉悦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主观能动驾驭客观对象、创造出“境界”来。站在吴冠中作品的面前人们就能跟随他的作品走入到他设定的空间中去,在线条、块面中领略那种简约的静逸。

在上个世纪末,中国画出现又一次历史性的发展,国画家艺术视野不断开阔,国外的各种艺术形式、国内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绘画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中国画的本土民族性也在反复的探讨中得到加强,形式语言的丰富极大加强了水墨的表现空间,新的”意境”语言对水墨的视觉传达进行了多角度的构架.其中也有很多元素被山水画借鉴,构成了新的意象语言。吴冠中的作品的时代意义就在与他对”意境”的从新解读,也对当代的山水画创作给予了很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善待失意范文第5篇

湖南省隆回县中医医院是一所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近年来,趁卫生改革春风,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优质服务、二甲复审等活动,在加强医院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中医护士人才培养和中医护理工作开展,改善了护士待遇,提高了护士积极性。该院在改善护士待遇方面,全员参与,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集思广益,以报告形式引起领导重视。尊敬的院领导:我们是骨伤科全体护士,是医院职工的一部分,也是创造医院效益的一份子。因为数年来,奖金少,消弱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特向院领导报告,要求护士享受医院平均奖以上的待遇。理由是:一是本科室工作人员不断增加,高职称人员较多,而现在的奖金分配就一直沿用4年以前的方案,未考虑各种人为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二是护士向来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科室病人多少及收入多少,主要取决于医生,护士已经尽一切可能把该收的有关费用收取了,并且需要护士做很多解释来避免医患矛盾。我们既没有乱收费,也没有少收费,医院方案中规定的经济指标,不是护士能主动完成的。三是临床护士每天8小时在岗,三班倒,没有一个护士闲散,比行政、后勤、功能科人员辛苦多了。四是社会物价逐年上涨,我们的工资就没有同比增长,只能靠多得奖金来缓解生活压力。特别是新进的合同护士,常常入不敷出,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保证(医院没有住房,她们到外面租房住,每月的房租及水电费就是上千元)。五是我们护士每天认真工作,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高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理应得到医院平均奖以上的回报。

主动想办法,提高护士待遇。一是护理部主任召集全院护士长开会,重点讨论“关于临床护士的奖金分配问题”。二是各科护士长在晨会上征求全体护士的意见,应该想什么办法来提高“收益”。三是采纳各科室意见,形成共识:1、给予加床补偿,凡病人超过40个以上,每增加一个病人,每天补助加床费10元;2、增加护理项目,在护理项目中提取适当金额奖励护士;3、设立病人提名奖,对在满意度调查中,被病人提名的表现好的护士给予每次10元的奖励;4、临床所有科室护士的奖金应高于医院平均奖;5、争取院务会讨论并采纳护理部意见。6、对在考试、考核中名列前三名者给予200元、150元、100元的奖金,等等。

趁热打铁,重视护士人才培养,发展中医特色服务。为了达到优质服务标准,顺利通过二甲复审,护理部献计献策,按计划选派骨干护士参加省内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到省市医院进修管理及专科护理。外出学习护士回院后,再分批组织全院护士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如要求护士人人掌握拔火罐、推拿、针灸、中药贴敷、中药熏蒸等十余种中医护理操作。等全院护士熟练掌握这些中医护理技术之后,再请示院领导,要求医生多开中医护理项目。院领导重视和采纳了护理部意见,自2012年5月以来,通过加床费、中医护理费等补助,逐月提升临床护士的奖金,从原来的200元左右提升到1200元以上。如今,随时走进每个临床科室,都可以看到护士满意的笑脸,再没有过去那种经常发牢骚的情形了。

相关期刊更多

新少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辽宁省委

现代保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现代家电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