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感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既然文学翻译重在传情,那么文学翻译中译者情感的介入则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说其必然,是因为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科学包含客观的真理,不受个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影响。”而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以传情达意为主旨,“作为文学翻译的阐释,本身又具有上边讲的复杂、繁难、深入、全面等特点,更不能不要求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更不会不带上其主观色彩。”曾虚白也曾指出:化来化去,译者“总化不掉自己内心的弦线所弹出来的声音,永远脱不了主观的色彩。”
可见文学翻译不可能不受个人思想感情的影响,所以只能是艺术。同时,文学翻译中译者情感的介入也是必要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角色是双重的,首先是原作的读者,其次是译作的作者。译者若想成功解读原作的情感,首先需要把自己融进去,否则是无法深刻领悟原文所蕴含的情感。如郭沫若所言:“译雪莱的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译诗不是鹦鹉学舌,不是沐猴而冠。男女结婚是要先有恋爱,先有共鸣,先有心声的交感。我爱雪莱,我能感听得他的心声,我能和他共鸣,我和他结婚了。———我和他合而为一了。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在创作的一样。”作为译作的作者,译者更是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原文所蕴含的各种情感、美感与意境充分地传达给译文读者。“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在挽留原文的美感上创造奇迹,更有甚者,能够创造出原文所缺少的美感,或曰出原著头地。”
所以说文学翻译中译者情感的介入是完全必要的,“有情翻译”与“无情翻译”所产生的译文在效果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请看下例:…and,therefore,IsaythatifyoushouldstillbeinthiscountrywhenMr.Martinmarries,Iwishyoumaynotbedrawnin,byyourintimacywiththesisters,tobeac-quaintedwiththewife,whowillprobablybesomemerefarmer’sdaughter,withouteducation.(JaneAusten:Emma)译文一:所以我说等马丁先生结婚的时候,你若是还待在这个地方的话,我愿你不要因同她姐妹的亲近关系而结识他太太,她可能只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没有受过教育。译文二:所以,如果马丁先生结婚时你还住在这儿,可千万别碍着她两个妹妹的情面去搭理她的太太。说不定他会娶个十足的乡下人的女儿,没有一点儿教养。就原文意义的传达而言,两种译文都做到了这一点。但在原文感情的传递方面,译文二就更胜一筹。原文体现了说话人鄙夷的感彩,译文二的译者将自己充分地融入作品中,采用与原文语气相当的词语,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说话人强烈的反感情绪。
二、文学翻译中译者情感介入的原则
我国传统译论深植于中国传统文论与美学当中,有关文学翻译中译者情感介入应遵循的原则,我们也可以从中国传统美学中找到答案。明代画家顾凝远曾指出,画家对所描画的对象要做到“深情冷眼”,将其运用到文学翻译研究中,即是:译者在理解原文时,一定要做到“深情”,要全身心地投入,聆听原文作者的心声,把自己融入作品,用心去感受原作人物的故事与性情,与原作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与原文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但是在将自己的理解付诸笔端时,译者还应做到“冷眼”。也就是说,在充分地领悟了原作的情感之后,译者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要以客观审慎的态度来展现原作,不能将原作的情感扩大或缩小。“深情冷眼”的原则要求译者能进能退,既能走进原作,又能走出原作;既能品味原文情感,又能适当节制,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展现自己所体会到的炽热情感。毛荣贵对这一问题也有类似的见解:“在整个艺术鉴赏与创造过程中,译者的心理活动是由意识无意识意识,意向性地认识作品与作者,在不知不觉中与作者心神交融,与作品心物交融,然后再走出客体,回到自我意识中进行信息的加工制作,由形象感知转为抽象思维,在与作者达成美的共识之后,译者进而实现艺术再造。这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意向整合的过程。”
三、文学翻译中译者情感介入的角度
1.根据译者特点合理选择原文
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局限性,译者当然也不例外。受自身学识、经历、性格与气质的影响,多数译者更适合翻译某一类或某个作家的作品,不可能做到面面俱佳。因此,出于对译作质量的考虑,如没有特定的翻译目的或任务,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适合自己特点的作品来译,这样译者便能更加透彻地理解原作,也能更好地传递原文情感。关于这一问题,傅雷有一段名言:“译者不深刻的理解、体会与感受原作,决不可能叫读者理解、体会与感受。而每个人的理解、体会与感受又受着性格的限制。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更加强调抒发作者的情感,如果该文学作品与译者兴趣不符,势难传递原文情感与韵味。例如,译诗,只有诗人或热爱诗歌的人译得更有诗味,而译其它小说或戏剧,兴趣或爱好会更有助于译作内容与情感的传达。“好的译者,历来重视自己的性格旨趣与所选作者的相近相和。就文学翻译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郁达夫也在为自己的《达夫所译短篇集》写的序中说:“我的译书,大约有三个标准:第一,是非我所爱读的东西不译。……”可见,若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则更能将自己融入作品,更能透彻地把握原作情感,这样译出的作品当然也更有感染力。
2.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原作
文学翻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在审美活动中的参与强度和创造性思维,如果译者不能彻底将自己融入原作,所产生的译文必将干涩无味,毫无生气,缺乏艺术品的灵气。傅雷曾说过:“译事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势难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尤其对文学翻译而言,没有美感与情感的译文,犹如无水之田,缺乏滋润,也少了渗透力。所以,“译者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所要把握的不是对象的物理属性,而是原文的生命属性和审美属性,这就需要译者在感知对象时要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使之人情化、生命化,并产生艺术活动中的知觉变形和知觉选择。也就是说,主体在主观审美情感的制约下常常可以赋予译文以生命特征,而不必拘泥于对原文的物理的真实性。”
3.充分发挥形象思维
文学作品要传递情感,要感染读者,当然离不开形象思维的运用。形象思维的特征是形象性、生动性与概括性。文学作品常常借助形象思维来写景、写人,使所写景物或人物生动可感,读者读后如身临其境,亲见其人。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也必须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去感受原作,体会原作的人物情感与性格,想象原作所绘的景物,力求与原文作者产生感情契合。这样译作才能再现原作情景与人物,才能与原作达到同样的感人效果。请看孙法理所译《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一例:Arablelandsarefewandlimited;withbutslightex-ceptionstheprospectisabroadrichmassofgrassandtrees,mantlingminorhillsanddaleswithinthemajor.SuchistheValeofBlackmoor.这儿的耕地不多,面积也少,一眼望去,除了几处例外,满是绿草和树木,丰美芊绵,覆盖着高山大壑之间的这片丘陵小谷。这就是黑原谷的风光。“minorhillsanddaleswithinthemajor”传递了“小山小谷在大山大谷”中的概念,译者充分地发挥了其形象思维,对这一画面进行了想象,将其译为“高山大壑之间的这片丘陵小谷”,使大谷与小谷的关系传递得非常清楚,形象生动,层次清晰。
4.运用文学手段再现原作情感
文学作品常常会运用一些文学手段,使原文语言优美,意境感人。因此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与文学知识,使译作达到同样的效果。例一:Therichmanbelieveshepossesseshisbighouse,hisexpensiveclothes,hishorsesandservantsandhisbankaccounts.Hedoesnot.Hedependsonthem.Heworriesaboutthem.Theypossesshim.Heistheirslave.富人以为是他占有大屋、华服、马群、奴仆和银行存折。不,富人傍财而活,为财而累,被财所占。富人,财之奴也。原文使用了大量的短句,使得句子气势磅礴、铿锵有力,而译者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情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达到了同样的气势。例二:Shewassensitiveandaffectionate.Shedidnotlookagreatdeallikehermother,asshecouldbesweetandgentle;herangerwasneverfurious,andherlovewasdeepandtender.译文一:她是个善感、温柔的女孩子。她并不很像她的母亲,因为她是那么温和、恬静;她即使生气也不会发怒的,而她的爱是那样深沉、柔和。译文二:她是个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女子。她并不很像她的母亲,因为她是那么温和恬静;她的怒,绝非狂风骤雨般的狂怒;她的爱,却是似水柔情般的挚爱。原作中透露出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在传递原文情感方面,译文一显得中规中矩,语气平淡,而译文二用了对偶句“她的怒,绝非狂风骤雨般的狂怒;她的爱,却是似水柔情般的挚爱”,把原作者的情感表露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得到了美的享受,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四、结语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文学情感 培养 策略
一.文学情感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我国对于情感教育的关注和研究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治学的最高境界在于“乐学”,即学习中的文学情感体验。近代以来,各大语文教育家如叶圣陶、陶行知等都对语文文学情感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所谓情感,是指“人们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主观体验。”[1]文学情感教育即通过语文课程特有的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2]
文学情感教育应当具备如下特征:首先,审美性。语文教育是通过文学手段实现的,反之,文学教育本身也构成了语文教育的目标。文学性、思想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因此,美的感受和精神的愉悦是文学情感教育的首要特征。其次,共鸣性。通过文学情感的感知,形成阅读者本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当文学情感教育本身触动学习者某种认可,使得学习者产生兴趣,激发自我认识时,情感教育的过程就真正实施了。第三,创造性。文学情感教育的创造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文学情感教育没有统一或固定的模式或程序遵循,它更强调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作用;二是指情感教育是学生开拓眼界、丰富体验、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文学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文学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从接受体即学生、实施主体即教师和媒介即文学作品三个方面来概括:
首先,从学生角度。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增加丰富的情感积淀和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独特而真实的情感体验,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保持内心的健康和思想人格的完善,引导他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
其次,从教师角度。情感教育对教师本身而言亦是教师情感的再度升华和共鸣,是通过学生而进行的双向情感互动。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还可以“以情动人”,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民主、合作、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最后,从文学作品角度。文学作品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积淀,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
情感的定格和参照。在教师的带领下,以文学作品为桥梁,引导作者、教师、学生共同的情感交流和共鸣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
三.文学情感教育的培养策略
首先,转变文学情感教育实施者即语文教师的观念、提升其进行文学情感教育的能力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适合时代所需,积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的引导者,从课程的执行者到课程的开发者,从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到合作者、帮助者、对话者等。
其次,转变文学教育受众者即学生的学习观念。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转变应试教育之下唯知识之上、唯成绩至上的目标和理念,将学习文学和体悟情感作为一种享受和追求,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美感的阅读中觅得快乐
最后,加大文学情感教育内容的广博性。增加语文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和实施美好情感教育的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增加积淀,多读书、读好书是文学情感教育必要的条件。此外,还可以通过教育情境的创造等来进行文学情感的培养和教育。
综上所述,文学情感教育的提出和关注是当代中国语文教育重知识、轻人文倾向的产物。新世纪课程标准的出台,在凸显语文课程人文价值的同时更强调学生作为独立“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提升学生卓越的修养,使之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关注和加强语文文学情感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程媛.语文情感教育的本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142-144.
[2]贺淑曼,蔺桂瑞.健康心理与人才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53.
一、现今社会文学素养的缺失
1.学生方面
在经济型社会里,学生读书也被打上功利的烙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传统思想影响学生,应试教育束缚学生,使之对于文学作品的涉猎微乎其微,作品中美好情感的熏陶,也置若罔闻,常备的文学常识也知之甚少,因此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又怎能具备呢?
2.教师方面
社会上高收入群体的影响,烟酒、麻将、扑克的诱惑,逐渐腐蚀了一部分教师的心灵,也使之丧失了高尚的情趣追求,遨游书海,不再是他们的所爱。他们随波逐流,麻痹自己,淡忘自己的责任,教学工作也成了敷衍应付。
二、《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标的出炉,无疑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逐渐为大家认同。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中提到:
1.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里提到的语文素养,其核心部分是文学素养,能从文学作品中接受美的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课程目标中还提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感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时代为教师文学修养提出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那么,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文学修养呢?
1.要养成广泛涉猎文学作品的习惯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体裁多样,文学样式有小说、散文、诗词和戏剧等。语文教师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爱好读书,除了勤于钻研教材之外,更应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养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重视自身的阅读,做到博览群书,才能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2.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
文学基本常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除了对教材中的知识熟知外,还要更广泛的学习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知识。如:文学作品的题材,体裁,中外文学史,文学名著及著名作家等都要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引导他们思考。从而让学生无形中对你敬佩,对你的课堂充满浓浓的兴趣。
3.拥有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
没有理论指导的文学作品教学显得苍白无力和肤浅。简单地说语文教师要对文学的含义,文学作品的类型,风格,流派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到经常关注新的文学理论信息,阅读有关的文学理论书籍和文章。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上才能游刃有余。
四、教师的文学修养对学生的影响
1.课内熏陶
首先是阅读课,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亮,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激荡……今日教育中《铺就人文底蕴,丰富儿童文化》一文就提到了一堂优质课的课堂实录,从开头创设情境,导入文本的诗意语言,勾起了学生探究美的欲望,再到文章品读悟美,诵读赏美,联想话美,接着到古诗词的扩展学习,教师用深厚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直到用儿童的笔写儿童的文化,这些都是教师文学熏陶的成果。此时文学的一种美感艺术,它将美的东西给人看,并引导人们追求美追求崇高,从而达到提高人、塑造人、进化人的目的。
其次是写作课,随着生活的积累,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写作就成了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也成了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文学素养的综合表现。因此,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必要时,亲自示范写文章。
2.课外指导
首先指导阅读的内容,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给学生推荐名家名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的学生课外必读书目,精彩的时文和自然科学类书籍,教师也应熟悉并给学生推荐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拒绝贫乏与平庸,走向博学与睿智,从而走向一个完美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古诗 情感 影响 习作 真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根据《课标》编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育。
《课标》指出:“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6年)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小学6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就选入了大量的古代优秀的诗文作品,《暮江吟》和《枫桥夜泊》就是其中的两首。这两首诗歌都是描写秋天江上景色的唐代诗歌,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同,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完全不同。宋人张戒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人们写文章,对所反映的客观事物都要持一定的态度,并伴随着某种情感体验渗透到文章中去。
《暮江吟》是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所作。当时白居易为避免朝廷的党派之争,请求外任,获得准许。他在赴杭州刺史任上,一路登山临水,尽情游玩,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心情格外舒畅。当他到长江时,看到快要落山的太阳余辉反射在江面上,使碧绿的江水改变了颜色,成了“半江瑟瑟半江红”了,豪情大发,引起了美的体验,于是一个“铺水中”的“铺”字,十分形象地把夕阳余辉平展展地照在水面上的景象写了出来,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就连带有凉意的露珠和一轮新月也是“露似珍珠月似弓”,把在新月的清辉下闪着光泽的露珠写得那么可爱,而用“弓”来比喻“新月”,纤巧精美,非常形象,此情此景,于是从内心发出了“可怜九月初三夜”的赞叹。诗人的心境与客观世界是那么的契合,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一种和谐的艺术境界,抒发了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整个诗歌给人一种愉快向上的感觉。
中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完全是另一种情调了。唐代中期,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国势衰退,人民流离失所。诗人路过苏州、停船枫桥、客舟长夜,寂清冷落,愁思萦绕,难以入睡,看到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听到栖息的乌鸦又在啼叫,感到霜更浓、天更冷,连迷迷茫茫的江枫,闪闪烁烁的渔火,也是显得那么毫无生气,“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于是诗人发出了“月落乌啼霜满江,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叹息。随着萧瑟的秋风,寒山寺那沉闷的钟声又远远传来,更加增添了诗人的愁思。诗人在诗里,声色并茂,一个“愁”字贯穿于文章首尾,抒发了作者孤独愁闷的情思。
明朝李贽在《杂说》里提出:“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蓄极积久,势不可遏。一旦见之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现代著名作家说过:“别的可以做假,可以伪装,可以虚矫,而做为感情之艺术的作品,是永远也不能用伪装来增补它的价值的。”充满情感基调的作品所描写的具体环境与人物的身份和心境统一起来,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求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暮江吟》和《枫桥夜泊》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正如王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我们在教学这些古代优秀的诗文作品时,在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一定要让学生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熟读成诵是对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基本要求,但只会读、背是远远不够的,那只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当然,要让小学生深刻理解诗作所蕴涵的思想情感也不太现实,小学生只要能够初步理解诗作所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如白居易的《暮江吟》,我们说这首诗“抒发了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整个诗歌给人一种愉快向上的感觉”。对小学生来说,理解到这个层次就可以了,但对高中生和成年人来说就远远不够了。诗人真是“抒发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吗?“整个诗歌给人一种愉快向上的感觉”?其实未必,这里面有更深层的含义在,古人多有评论,兹不赘述。
一、有价值的情感
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就这么平平常常的二十个字,流传了一千多年,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的生命力呢?一句话:情感有价值。有些同学会说我们老师从未这样讲过。我们只知道这首诗反映了春天的特点,写了鸟语花香,意境很美。我在这里想提出一种看法:这首诗的价值在于有价值的情感,只有孟浩然才具备的有特征的情感。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春天,睡懒觉,连天亮都不知道,迷迷糊糊听见鸟叫声,这两句给人的感觉如何?”很舒服,很美的一种享受。但诗人是不是和我们有同样的感情?肯定不会的,如果有,这首诗就不可能出名了,这种感情在文学创作中不会很值钱的。诗人并没有享受美好的春光,而是诗人突然想起了昨天晚上风雨交加,花儿肯定落了不少吧?诗人不享受这美好的春光,却觉得春光易逝、人生短暂。这种惜春的感情是内心很丰富的人才会有的,一般人是不会具备的,于是感情便有了价值,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诗歌当然就有价值了。
我们的这种有价值的情感哪去了,怎就在写作文时“千呼万唤”也唤不出来呢?
生活的经历不够,感情就藏在深处不出来,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行话说就是“到潜意识里去了”。
二、移情于物
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醉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抒情的特点又何在?有些同学会说,特点就在“多情善感”,因为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不错,这首词是写出了女词人的多情善感,可她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情善感。也不妨分析一下蕴藏在其中的这份特殊的情。
“昨天夜里风大雨大,我睡得很不错,沉沉的醉在睡意中。一觉醒来,心情很不错。问问卷帘的丫环,院子里的海棠花怎么样了?卷帘人说,和原来的一样呢。不可能的,你知道吗?真的你知道吗:风雨过后,海棠叶儿吸饱了雨水,叶子肯定越肥大了,但海棠花儿一定经不起风吹雨打,凋零的满地都是,留在树上的仅有稀稀落落的几朵了。”最有价值的一句就是“绿肥红瘦”。李清照与丈夫分割两地,青春易逝,孤独寂寞难捱,确实是“瘦”了,她把对人的生命的体验凝聚在一句“绿肥红瘦”中,课堂上有的学生给老师出难题说“她李清照又没亲自去看,怎能这样随随便便就不相信别人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再说‘绿肥’也不见得科学,仅仅一夜叶子怎能变肥变大呢?”
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呢?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的确不科学的,但艺术是不讲究科学的,我们平时写作文时或许就是太“科学”化了,太较真了,具有了科学性,但失去了艺术性。文学家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是客观的,而是用情感去同化它,这叫“移情于物”,带有了女词人情感的物――海棠叶能不“肥”吗?海棠花能不“瘦”吗?没有“肥”能衬托出“瘦”吗?一个人生活经历很丰富,但写不出好文章,为什么?不会“移情于物”,即使生活经历很平淡,感情比较丰富,别致的人,完全可以写出好文章来。是真的吗?那初中生的经历仅仅局限于校园、家庭,有特殊的感情能写出好文章?当然可以。举个例子说说。女作家冰心一生的经历比较平淡,除了丈夫一度被错判成“”外,她的生活没有大起大落,家庭很幸福,沐浴在母爱的雨露中,她的“爱的哲学”之一就是母爱。她创作的成功在于她别致纤细的女性特有的情感。读过她的《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散文和诗歌的人,都会深刻体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