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国演义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一次,我妈叫我去煮开水,我把水壶放在炉子上后,就拿起《三国演义》看起来了,哪知道,看得太入迷,整个水壶就烧坏了!妈妈看了看水壶,又看了看我,又生气又好笑:”你呀!都快成书呆子了!”
书就是这么令我着迷,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真理。
在《三国演义》里,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他临死前说:“既生瑜,何生亮?”一个栋梁之才就这样被诸葛亮活活地气死了,也显示出了他的小肚鸡肠。记得没看《三国演义》之前,他的学习很差,于是我对学习好的同学渐渐疏远了,我看了这本书以后,改正了这个错误,于是我的朋友又越来越多了。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泰国翻译 影响
查阅《中泰文化交流》可以知道,在西汉平帝时期中国和泰国人民便开始了密切的交流,这种亲密友好关系持续了两千多年之久。在这段时期内,除了基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外,还包括大量的人口迁移,期间有不少中国人选择移居泰国,伴随着人口的迁移,中国的大量文化及传统风俗习惯流入泰国,影响着泰国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并逐渐与泰国本土文化相混合、发展,慢慢形成了兼具泰国及中国文化的独具特色的泰国华人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根”的意识极为强烈,主要体现在,大量移居泰国的中国华人,为了强化子孙后代“根”的意识而坚持让他们学习汉语,阅读中国书籍,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名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便是其中一部很受欢迎的文学名著,在泰国华人圈可谓“首屈一指”。
中泰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交流频繁,文化繁荣。《三国演义》这本书在泰国民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泰文版的《三国》出版于1802年,一经出版就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由此在泰国掀起了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热潮,与此同时促进了泰国文学的发展。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它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其次它是一本中国历史演义小说。在泰国,《三国演义》的传入对泰国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一点体现在《三国演义》丰富了泰国文学的创作题材,也为后期泰国历史小说家的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思路,促进了泰国文学创作的多元化。比如泰国本土的长篇故事诗借鉴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手法及相关的故事情节;以《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为原材料而改编的歌舞在泰国盛行一时,比如《三国》、《岳飞传》等。
一、《三国》对泰国的影响
在中国有一个说法“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泰国有一句俗语“三国看三遍,此人不可交”,这句话与中国的这一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话明确地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大部分内容描写了一些计谋多端,甚至狡诈阴险的人,阅读这本书的人很可能受其影响而变得狡黠、诡计多端。然而,尽管如此,仍有很多泰国人阅读《三国演义》,并把它视为文学作品中的瑰宝。泰译版的《三国演义》在泰国极其畅销,其中的故事广为流传,比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空城计、望梅止渴等,其中的人物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英勇善战的张飞、多疑奸诈的曹操等。由此打开了泰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大门,加强了中泰两国的历史文化交流,增进了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
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信奉佛教的人高达95%,但仍不乏很多居住在泰国的华人表现出对三国人物的极高的崇拜。这一点从随处可见的祠庙可以得到证明――在泰国有大量的把刘备、张飞等三国人物供奉为神明的祠庙,而且这种祠庙很受华人欢迎,每天到这里的人络绎不绝,这就明显受到了中国历史小说的影响。
《三国演义》之所以在泰国如此受欢迎,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三国演义》所体现的思想及观念既区别于泰国本土的思想观念,又与泰国文化相联系,这种区别与联系更具有吸引力,也更易于接受。其中比较突出的像统治者的爱民如子、人与人之间的义气及个人的气节都符合泰国传统的道德标准。
二、《三国》翻译的发展
中国的历史、文学故事很早就为泰国人民所熟知。一般情况下,泰国作家都会先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再创造然后供普通大众阅读,由此成为泰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中国经典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都于十八、十九世纪先后翻译成泰文,在泰国广泛流传。
泰文译本的《三国演义》首次出现于1802年,这要归功于曼谷王朝一世王,他委托财政大臣、大诗人昭帕亚帕康(浑)(Chaophraya PhrakhlangHun)主持翻译《三国演义》。自此以后,中泰两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关于《三国演义》的不同版本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丰富了泰国的文化及文学。
由于《三国》不是用通常的翻译方法翻译出来的,因此它便有了不同于一般翻译作品的特点:第一,它虽然是翻译,却不拘泥原文。歌词歌赋、议论被删掉,难译的或泰国人难于理解的,或舍弃或做了改编,采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式的铺叙,保留了原著简洁明快的语言特点;第二,在翻译方法上追求的是故事的有趣,而不是忠实于原文,因此意译多于直译;第三,译本大大消减了三国开头和结尾的部分,突出了赤壁之战前后扣人心弦的政治和军事上的斗争,这便浓缩了故事,使情节更加紧凑。因此,可以说泰文版的《三国》既是一个翻译本,又是一个浓缩本。
泰国人民对《三国演义》的推崇与喜爱也推动了泰国翻译专家对中国古典历史演义小说的翻译热潮。据悉,三世王时期官方的翻译班子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翻译了《三藏经》,而且仅从一世王到六世王的百多年间,就有至少36部中国历史演义故事被翻译为泰文。这三十六部中国历史演义故事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正史的《二十四史》、《韩信》、《隋唐》。二是来自于野史、杂史的《游江南》、《武则天》。三是来自于小说或历史演义故事的《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五虎平北》、《水浒传》、《包龙图公安》、《西游记》等。
三、推动泰国文学的发展
在主动、积极地翻译中国在内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下,曼谷时期的泰国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三国演义》的泰语译本,它是第一部泰国翻译作品,这部作品堪称泰国翻译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中国文学的泰译一方面促进了泰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为泰国文学吸收西方文学做了准备。中国文学进入泰国发生在泰国文学古代文学向近代、现代文学过渡即将发生和已经到来的历史时期。
《三国演义》的翻译对泰国散文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打破了泰国文学单纯以韵文体为主题的现象,促进了泰国文学新文体、新文学语言的产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了泰国散文学的发展。由此以中国历史演义小说为模本的文学作品逐渐在泰国文学史上崭露头角,《三国演义》在泰国的浑版《三国》可以说是具有泰国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影响了泰国文学、文化及人们的社会生活、道德观念等。相信泰国的文学工作者会一直致力于《三国演义》的研究和翻译,加强中泰两国文学、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友谊。
毋庸置疑,《三国演义》的研究、翻译、传播在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泰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此项研究,促进泰国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在泰国的传播。虽然目前在泰国并没有很多年轻人愿意花大量时间认真阅读《三国演义》的泰译本,但是他们仍通过更鲜活、有趣、生动的方式学习、了解,像电视剧、漫画书、电子游戏等,这实现了《三国演义》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笔者思之,诚如栾文华先生所说:“总之,泰国人对《三国》的喜爱和熟知程度在中国以外,恐怕找不到第二家。”
从拉一世时期的《三国演义》到现在,中国古典小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逐渐深入泰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泰国的文化及道德思想,相信随着中泰两国的交流日益密切及相关学者的努力工作,中国小说将会在泰国越来越受欢迎,从而不断促进泰国文学、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怀着高兴的心情第2次翻开古典文学著名《三国演义》。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
从天下大乱到……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力最强,一点也不对。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世界闻名的孔明。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
《三国演义》写了多个人物形象。它讲了从东汉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的故事。;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数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品也很好。在跟曹操打仗的时侯,他因为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没有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的好汉。他忠于以前的主人,因战败降于敌,但一得知以前主人的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三国演义》中的人各有一个特点!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非常值得我学习!!!
读三国演义有感450字(二)
一次,我生日。爸爸给我买了本《三国演义》。
当天,我就把它细细的品味了一翻。文中许多人物都被罗贯中刻画的栩栩如生。如:曹操的谨慎;诸葛亮的机智;刘备的谦逊;周瑜的小肚鸡肠……其中人物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去赞扬如:关羽的重义;鲁肃的老实;……三国演义顾名思义讲的就是三个国家的兴衰败亡。而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指蜀、吴和魏。讲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故事。
先说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而且颇重义气在华容道放过了曹操。他忠于刘备,虽然最后战败但未降敌,最后还死于非命,但他的精神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然后我就说说诸葛亮吧!亮生来才智过人,刘备可视他为"国宝"啊!刘玄德三顾茅庐之中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了。在三国中,他无疑是最具才华的人了。而且在刘备病故以后还立下了许多大功,如: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在木门道伏杀魏名将张A;夺取武都、阴平;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总的来说我看完了这本书也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读三国演义有感450字(三)
《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其故事早在晚唐民间已有流传。宋朝市民经济兴盛,已出现“说三分”的表演专家。并被大量搬上舞台。宋末元初出现粗具《三国演义》规模的《三国志平话》。此书民间性强,文词简陋,描写粗枝大叶,情节离奇。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罗贯中对前人的创作加以改造和创作,写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结构之于作品,犹书法之间架,绘画之构图,唯仔细雕琢,匠心独运,方能为读者所接受。《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代表,其情节错综复杂,时间跨越近百年,叙述的事件虽然依时序渐次发生,但又往往平行交叉,首尾重叠,再加上作品人物众多,有的人物的时空位置还不断变化,这更给创作增加了难度。然而罗贯中却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具体分析,作品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以下特色:
尊刘贬曹,主线突出。《三国演义》整个作品以刘备集团、曹操集团、孙权集团的兴衰变化为三条基本的叙事线索,这三条线索或单独行进,或并驾齐驱,或交叉错综,将百年人物和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刘备集团的兴衰变化是三条叙事线索的主线,无论是在群雄逐鹿之时,还是在三国鼎立之后,都处于情节结构的中心位置,全书120回,描写刘氏蜀汉的竟占了104回,几乎写成了《蜀汉演义》。这是因为作者在作品中始终将刘氏集团作为正统,有人说:“蜀汉代表了中国人圣君、清官、侠客三个梦。”而曹操代表的是“小人”,是奸邪的代表,作品将他作为一条和主线相辅相成的副线,孙权集团则相应地处于次要地位。三线并行,这样就便于集中笔墨突出重点,且所有的事件都能围绕主线加以选择,自然能使作品的情节虽错综复杂,但却能纲举目张。
章回体制,前后勾连。《三国演义》在结构上的特色就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全书共120回,每回都有对偶的语句作为标题,如“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等。这样就为全书设置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致精巧的结构框架。这样的情节建构,使作者每一步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每一回都能阐明一到两个事件,从而可以更稳重地把百年风云徐徐道来;而为避免章回之间的断层,作者又巧妙地运用勾连的方式,即在前一回的结束处也是情节发展的紧要关头煞尾,留下“扣子”,篇末固定是“且听下文分解”,然后在下一回的开始,作者紧接着“扣子”,叙述“扣子”的结果,使前后两回首尾相接,构成一体。这样的结构,既便于作者的写作,更能指引着读者一步一步走进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中,遍览其丰富的历史画面,而不是面对文字海洋迷茫失措。
形式多样,张弛有度。《三国演义》一书涉及人物众多,大小战役40多次,但读者读来却不感到重复和紧张,原因在于作者采用多样的形式,张弛有度的情节安排手法。一是采用时间为序,依次展现事件和人物,“不求复杂,而求清晰,使得事件,人物来龙去脉,各有所归,清清楚楚”。如果有多个人物或时间同时并行,作品一般先集中笔墨叙述一个方面的情况,然后用“且说”、“却说”、“话说两头”等过渡词引出对另一个方面的描述。这样不仅能使时间清晰,更重要的是局部交错参差的时间又得到了灵活的处理,满足了使结构紧凑的需要。而在紧张的战事前夕,作者往往有意安排一些不同性质的事件来舒缓,如在赤壁大战之前,作者加上了一节曹操横槊赋诗的事件,这就让心跳加快的读者情绪得到了缓和,增强了情节结构的和谐性,使读者在阅读中始终能获得持续的美的享受。
中考中,考查《三国演义》情节,主要有3种考查形式:一是事件情节的考查,也就是考查某一事件的名称、情节以及前因后果等;二是考查人物事件的相关情节。如某一人物所经历事件名称及情节;三是点评某一事件情节,也就是对某一事件或情节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说明你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收获等。
备考时,考生应熟读名著,了解名著的基本构建,熟悉重点情节的来龙去脉,把握重点人物的相关情节,并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例题1:①《三国演义》中
一战,曹军八十万大部烧死,曹操率残余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
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
点拨:
情节的考查主要涉及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历史转折时期的情节、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情节以及名人的成就和失误情节等。备考此种题型,可以以名人为抓手,对人物的主要事件进行梳理,把握每一个事件情节的记叙六要素及故事情节开端、发展、和结局等。
参考答案:赤壁,华容道。
例题2:《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
)。(2010年桂林市)
A. 七擒孟获 B. 赤壁之战 C.火烧连营 D.水淹七军
点拨:此种题型是将名著考查与课本内容相联系,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活化知识。考生在复习课本相关知识时,一定要细处探究,明确事件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典故,一定要到名著中去寻找相关情节,认真备考,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从容应对。
参考答案:A。
例题3:判断正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失街亭”一事。(2010年云南省红河市)
点拨:此种题型是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考生只有对作品的主要情节了如指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三国演义》中的情节繁杂,因此考查一般限定在大家熟知,流传极广的事迹以及人物转折或成语俗语中涉及的情节。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把握这些,并学会归纳,归类处理,以备考查。
参考答案:正确。
例题4:请你就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使南人永不复反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点评。
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十七至九十回这样写道: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为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以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赵云、魏延为大将,率蜀兵五十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征犯境侵掠的蛮王孟获。经七擒七纵,终使孟获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匍匐帐下,肉袒谢罪,永不复反。诸葛亮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令其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2008年湖北省恩施市)
点拨:阅读名著,贵在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考查名著的故事情节,也不例外。这就需要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要边读边思,读出体验,读出智慧。切不可走马观花,只追求了解就满足。解答此种题型,考生应结合名著事件,并结合自己对此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认识,正确解答,解答时一定要注意思想健康积极,能体现你的宽广胸怀和人生智慧,还要注意文从字顺,表达凝练等。
参考答案:诸葛亮正确地处理蜀汉政权与蛮王孟获的关系。评分说明:抓住这一点进行点评给满分。
1.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2008年甘肃省金昌市)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2分)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2分)
2.中国古典名著中,有不少关于打斗的精彩描写,下面是摘录的两段:(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
【甲】张郃骤马到面前,一枪刺倒,却是一个草人。急勒马回时,帐后连珠炮起。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
【乙】鼓声响处,庞德出马曰:“吾奉魏王旨,特来取汝首!恐汝不信,备榇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马受降!”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
【甲】语段写的是
(人名)大战张郃,【乙】语段写的是
(人名)大战庞德,两段文字均出自《
》。
3.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6.《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示例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7.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如:三顾:三顾茅庐。
参考答案
1.(1)罗贯中 (2)《三国演义》是小说,旨在刻画人物,作者正是通过细节的刻画来表现刘备的礼贤下士;《三国演义》是史书,着眼于叙述历史事件。 (3)对话描写生动传神,很能表现人物性格;于对比中再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景物描写既富有诗情画意,又突出了天气严寒,烘托了人物形象。
2.张飞(张翼德) 关羽(关云长、关公) 《三国演义》。
3.黄盖行苦肉计: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4.青梅煮酒。
5.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地利胜:南方多江湖,北军不善水战;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三国演义》通过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争霸之事,体现了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读完全书,掩卷长思,最吸引人的还是书中的人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最新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1响彻云霄的擂鼓声,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撕心裂肺的马鸣声汇成了众人皆知的《三国演义》。还记得“大丈夫处世,碌碌无为,与朽木腐草何异!”的豪言壮语吗?还记得官渡、赤壁、夷陵的熊熊烈火吗?还记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场面吗?还记得“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大彻大悟吗?多少豪杰用他们的英雄气概谱写了这首永传千古的壮歌。
初看此书,我最爱吕布,因为我佩服他的勇猛,他的勇猛所向披靡。刘、关、张都是当世豪杰,他三人联手与吕布作战也未能占到多少便宜。更有人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若能当上这种“人上人”一定会千古闻名。
再观此书,我才知道我先前的愚昧无知。纵然吕布能勇冠三军,冲杀自如,可如果单枪匹马又怎能抵挡百万大军?更何况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空有一身本领,却不用于正途,光有匹夫之勇,却不知廉耻,被人称作“三姓家奴”。这种人的确会千古闻名,但绝不是流芳百世,而是遗臭万年,永远被天下唾弃,被世人鄙视。于是我开始喜欢诸葛亮,诸葛亮正好和吕布相反,他初出茅庐就火烧博望坡,弃城焚新野,大烤赤壁岩。他略施小计就让百万大军大败而归,寥寥数言就让周瑜气得吐血身亡。然而他那“不取中原,誓不回蜀”的名言,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为后人传唱。
第三遍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明白了:人物的好坏并不重要,因为在罗贯中笔下的这些人物,大到一国之君,小到一兵一卒,个个性格鲜明、各有千秋。例如曹操虽通晓统军之道,但为人多疑;关羽虽义勇兼备,但居功自傲;周瑜虽足智多谋但嫉贤妒能。于是我开始研究每个人物的一言一行,并且学会了把他们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分析。我还学会了分析战役,分析交战双方的动机,战争过程中双方使用的战术策略,以及战争造成的后果。现在我成了一个真正的三国“通”,不仅对《三国演义》的内容倒背如流,而且把它的内涵搞得一清二楚。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去背,只是没事时读一下消遣消遣。
古代时《三国演义》就是必读书,现在人们对它的喜爱更是毫不逊色。从《三国演义》里我学到了忠义、计谋、战略,也学到了用科学的历史观去分析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将永远伴随着我成长。
最新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2自从读上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三国英雄也明白了很能多故事,如刘备、关羽、张飞、袁绍、曹操《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关羽温酒斩华雄》可是令我受益良多的,是《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了,董卓在汉山横行霸道,有一次令华雄到袁绍寨前挑战,袁绍派名将俞涉、潘凤出击,谁知都被斩了。关羽请战,却因关羽只是马弓手被袁绍大骂。曹操却酾上温酒让关羽壮胆,关羽要求先战后喝。关羽果然斩了华雄,并且回到寨时酒还尚温,曹操大喜。
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一段写的栩栩如生,仅用几个词就写出了当时的激烈场面,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天摧地塌,岳撼山崩,是这段的点眼之笔。酾提掷更写出了关云长的英勇、大胆。这也正是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可见关羽比那些认为厉害的人要强好多。
《关羽温酒斩华雄》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只看表面和他的职位定一个人的才能,并且不能只欣赏地位很高的人,因为他们不必须是最棒的,或者真正的人才。天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人群当中,可能他的才能比地位很高的人强记多了,却只是还没被人发掘出来。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做人就必须做像关羽一个勇敢、有胆识、有自信、雄心壮志,不能贪生怕死、胸无大志。让我们也来当上个小英雄!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十分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可是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于是,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又放在桌上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连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此时,杯中的酒还是热的。
最新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开始就是脍炙人口的词句。没错,这首词句就是出自我国古代一部历史小说的开篇词,它的名字叫做——《三国演义》。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个人物的历史舞台,这本书把许多人物刻刻画的淋漓尽致,使我不得不掩卷长思。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着重描写了公园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国家的矛盾和斗争。三国时期的人们信奉仁、义、道、德、礼、信、忠、孝、廉等思想,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是一种洗礼和熏陶。
在书中,我非常敬佩大英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人。他们骁勇善战,又仁义忠诚。我最喜欢的,是聪明机智,上知地理,下识天文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他的心中仿佛就装着军队,装着阵法。他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围魏救赵,骂死王朗,火烧赤壁,遗计斩魏延,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他一次次的令读者感叹。
全书中,使我最感兴趣的是三气周瑜,他的计谋使人忍俊不禁,他吩咐赵云守住城,待周瑜来到时,又令人去攻周瑜的寨子,他们的口号是:“活捉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发,跌下马来,被人抬了回去。到半路上,又看到诸葛亮在山腰上弹琴,弹得正是周瑜的曲子《长河颂》周瑜是个小心眼的人,平生最嫉妒诸葛亮,于是就要和他一决雌雄,让军士们向上冲,还没上去,诸葛亮安排的蜀军,就出来了,吴军寡不敌众,直接就愣住了,周瑜于是又气晕了过去。生前最后一句话是:“既生瑜,何生亮!”
我们少年就应该从小具有诸葛亮的‘识’,赵云的‘胆’,但关羽的‘忠和义’我们似乎就不必太难为自己,做好自己本分就好了。《三国演义》里,关羽见证了义绝,曹操见证了奸绝,诸葛亮见证了智绝。读过这本《三国演义》我不仅了解到了历史的流转,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本书真是使我受益匪浅。
最新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4我无比激动的翻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狡诈的曹操,谦虚恭谨的刘备,严谨与聪慧的诸葛亮胸怀狭小的周瑜……《三国演义》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性情,有着独一无二的吸引力。作者塑造的入木三分而读者读得更是痛快淋漓。
故事的主要内部实质意义是以智和勇来顺次展开的,不过我觉得智永恒是胜过勇的。譬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徒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承担不了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合适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阿斗,整日饮酒取乐,不理朝政,甘心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终竟至演出了让天仆人耻笑的事物,乐而忘返。谁会想到一个国度的统治者能做出这么的时移俗易的.事物来呢?
暴虎冯河,大敌现时,只能抵死出征作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假如吕布在白城门上的楼服从谋臣的计谋,不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假如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物和关羽申说白,哪里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前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度,魏,以前煊赫一时;蜀,以前功成不居;吴,以前名震江东。这样来看,从国度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情。曹操,欺负压迫老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雄霸江东。
假如说魏国在魏蜀吴里计谋最强,一点儿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可以称作举世无双,司徒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不过两私人都有自个儿致命的弱项:曹操多心,司徒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一准是伏龙诸葛亮。他那傲人的机灵,熟练的兵阵,无不让后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点人物,不过我觉得都还不如孔明。吴,一个占领三江六郡的国家,能算做上是有计谋策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一段时间的周瑜就记诵兵书,洞晓布阵。通过一番刻苦的尽力尽量,终于当上了水上作战部队大都督,总统舰艇兵。然而他太过于忌妒,死正当中年时。从这些个人物和国度我们不不好看出人的性情的关紧性。性情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个儿的目的,只要踏塌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寻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最新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5这几天,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知识,会让我一生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掏尽英雄……”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正是本书的开篇词,然后引入正文。这书中有上百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无数深奥的军事谋略,更是深深吸引着无数的读者。书上记载了昏庸的汗献帝、刘禅,无能的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为人宽厚的鲁肃,仁义的刘备,骁勇善战的张飞、许楮、典韦等,个个描写的生动、形象。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许多个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第一个就是关羽,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唯有忠、勇可以比喻他。他虽然降敌,但忠于故主,一知故主消息,便会不以千里万里相投。这不但是忠,还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很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一名著,给他刮骨疗毒也一点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第二个是一个忠臣,更是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智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做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第三个是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因为大家对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所以作者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但他可是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召集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也对他有了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