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校庆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情境;生活感悟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作文教学,很多教师都会采用“题目命名―学生写作―作文点评”这三部曲来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其实这种教学方法是有弊端的。不仅没办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还很难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更好的开拓。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个人认为情境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知创设多重情境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和开拓,让学生自己结合实际生活,联想相关经历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写出更多的词汇和组织出更多的充实语言。
一、情境教学是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一些对刺激学生求知欲望有利的多重情境教学环境。通过教学引导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事物做出多方面构思,从而更好地列出提纲,以便更快地进行全文写作。
例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作者是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来写作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类似题目时,我通常会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找出自己特别熟悉的某种事物,通过对其产地、大小、规格、颜色以及口感等方面进行多重探讨,加深学生对此事物的了解。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之间有更深的印象来拟写提纲,以便更快地进行全文创作。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创作的结果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更重要的是写出的文章富有感彩,会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兴趣教学是写作教学的钥匙
教学手段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有效地获得各种知识。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内教师可以采取兴趣教学的情境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建设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开创思维,畅所欲言,自我完成写作。
例如,在写《我的××》这类题目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有创作灵感,我们不应该要求学生直接各自创作,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更感兴趣的事物。写人物特征这种作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想印象最深的人物事迹,通过事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事迹人物中的当时形态、心理变化、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各方面信息,并且让学生以此列出写作提纲,通过事迹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自我感受,就可以清楚地叙述出一个真实人物,这种兴趣情境让学生有很清楚地创写思路,并且创写效率还会很高。
三、多媒体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必要手段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对外界都充满好奇。传统的教学手段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而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感官、加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声情并茂的图文讲解让学生的思路更开阔,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真情实感更容易表露,从而结合现实生活得到更多的思想感悟。
例如,写《我喜欢的××活动》作文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室中展示除相关活动的一些视频和图片,通过幻灯片的精彩回放让学生观察图片中都有的活动项目、人物表现、活动结果等细节。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联想自身所参加的实际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从而得出学生参加活动的各种表现。这样学生就可以从相关方面入手列出提纲,创作时更是有话可写,进而完成全文写作。所以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发内在创作灵感的写作氛围。
四、自然生活是写作教学的创作源泉
一切创作源于生活。对于学生来说生活只是一个名词、是一种想象,他们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就不会写出富有细腻话语的感人写作。学生光是开自然课还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节日中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外活动,把学生融入自然中,让他们去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乐,从而能体验到更多的生活感悟。
【摘要】 (1)青少年感恩与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即青少年感恩倾向越强,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越少。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感恩也是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抑制因素。(2)学校联结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其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之间均起着系列中介作用,即感恩对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表明学校联结是感恩抑制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内在原因,且相对而言,学校归属感是更直接的抑制因素。
1引言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古训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至今仍广为流传,历经数千年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虽然在我国有浓厚和悠久的感恩思想,但是感恩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Baumgarten-Tramer对儿童青少年感恩发展特点的研究(Baumgarten-Tramer,1938),之后很长时间感恩一直未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直到最近,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感恩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Bono&Froh,2009;Emmons&Shelton,2005)。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或物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McCullough,Emmons,&Tsang,2002)。依据Rosenberg提出的情绪理论,感恩可区分为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两种水平。特质感恩研究表明感恩是促进个体社会适应作用最大的人格特质之一(Wood,Maltby,Stewart,&Joseph,2008);同时,临床干预研究也指出干预增加状态感恩也可有效减少个体适应不良,同时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积极关系、心身健康、幸福感等积极发展(Wood,Froh,&Geraghty,2010)。即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均可促进个体社会适应,减少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感恩的拓展建构理论(Fredrickson,2004)、应对理论(Wood,Joseph,&Linley,2007)、内外在目标理论(Bono&Froh,2009)和道德情感理论(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Larson,2001)等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作用。拓展建构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对认知具有启动和拓展效应,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以及更新和拓展个体的认知地图;同时,感恩也可建构个体身体健康、人际支持等个体资源;因此,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和丰富的资源提升了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应对理论认为感恩倾向强的个体在面临风险情境时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应对评价,同时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包括更多寻求并采用工具性和情感性社会支持,更多采用接近或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如积极应对、计划、积极重释情境、尝试发现发展可能性等),以及失败后更持久坚持和更少通过物质使用等适应不良行为逃避等。内外在目标理论认为感恩有助于促进个体内在目标追求,减少外在目标追求,而相对于外在目标追求者较多追求财富、名声、形象等,内在目标追求者更多关注建构良好关系、获_得个人成长等,因而内在目标追求者能较好地满足个体的关系、能力和自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个体能更好地获得积极发展,包括促进幸福感,抑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等。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可以强有力地促进个体的亲社会动机和行为,而具有亲社会动机和行为的个体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较少。上述理论均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一方面,感恩与个体多种积极情绪、幸福感、身体健康、关系支持、亲社会动机和行为等大量积极发展结果显著正相关;另一方面,感恩同时又与多种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风险行为等众多消极发展结果显著负相关(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2010)。此外,感恩实验干预研究(Emmons&McCullough,2003)和纵向研究(Wood,Maltby,Gillett,Linley,&Joseph,2008)均初步表明,感恩与个体社会适应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因变量。然而,上述结论大多数是基于大学生等成人群体和临床案例(如越战老兵、美国“9.11”创伤个体等)研究而得到的,当前国内外青少年感恩研究非常缺乏,但现有的研究初步表明青少年是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状态感恩干预也能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因而青少年感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Bono&Froh,2009)。同时,当前感恩研究绝大多数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国内感恩的心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实证研究非常缺乏。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下的感恩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下的感恩存在较大差异性,即中西方感恩的内涵及其功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西方感恩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有待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检验(喻承甫等,2010)。因此,鉴于感恩对减少个体问题行为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青少年感恩研究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拟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提出假设H1:青少年感恩与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另外,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指出仅仅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是远不足够的,非常有必要关注其中的过程,即对中介机制的考察(Baron&Kenny,1986;MacKinnon&Fairchild,2009;Woodetal.,2010)。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学校联结可能是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之间值得考虑的重要中介变量。学校是学生发展的最主要场所,近年来,美国“全国青少年健康纵向调查(NationalLongitudinalStudyofAdolescentHealth,AddHealth)”调查结果显示,学校联结是学生积极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学生健康行为、幸福感、学业成就等的直接保护性因子(McNeely,Nonnemaker,&Blum,2002;Resnick,Bearman,Blum,Bauman,Harris,Jonesetal.,1997)。学校联结是指学生获得的同学和教师支持程度,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程度;即学校联结可以通过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个层面加以考察(McNeely&Falci,2004;Simons-Morton,Crump,Haynie,&Saylor,1999)。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学校联结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且学校归属感较之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更为显著(Bond,Butler,Thomas,Carlin,Glover,Bowesetal.,2007;Lerner,Phelps,Forman,&Bowers,2009;McNeely&Falci,2004;Simons-Mortonetal.,1999)。依恋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型解释了学校联结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抑制作用(Bondetal.,2007;李霓霓,张卫,李董平,麦玉娇,王晶晶,邢文利,2009)。依恋理论认为安全型情感联结感是个体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理论由依恋理论发展而来,认为同父母、学校、同伴和社区的联结,以及积极的社会化经历是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抑制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研究仅仅将学校联结的三种成分作为一个整体或“并行”的变量,简单比较它们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孰强孰弱,而忽视了三种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实际上同伴支持和教师支持是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可能通过增强学校归属感而促进青少年更多的积极学校参与,进而促进其积极发展,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出现。如前所述,实证研究也发现学校归属感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显著强于同学支持与教师支持。鉴于相关研究的缺乏,本研究将考察“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学校归属感问题行为”这种系列而非“并行”的关系。学校联结也可能受感恩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感恩可能是青少年学校联结的重要促进因子。感恩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人际移情情绪,感恩倾向高的个体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更加注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因而他们能更敏感地感受到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和支持,并表现出更多的感恩认知、情感和行为,这有力地促进了其同学和教师支持(Wood,Maltby,Stewart,Linley,&Joseph,2008)。同时,高水平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是青少年学校归属感强有力的促进因子。此外,感恩的内外在目标理论指出感恩可促进青少年内在目标奋斗和成就动机,这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对学校生活的情感参与(学校归属感)和行为参与,更多的参与使得青少年更好地积极发展(Bono&Froh,2009)。感恩与学校联结的关系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Kashdan等人(2009)与Wood等人(2009)研究均发现感恩与个体的积极关系显著正相关,且在控制了广义大五人格30个因素或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后,感恩均仍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但目前关于感恩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研究较少,然而,研究表明感恩可促进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感(Bono&Froh,2009;孙配贞,郑雪,余祖伟,2010),而学校满意感是学校归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本研究认为感恩倾向高的青少年更倾向于认为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报答父母、老师、祖国和社会等的培育、关爱之恩,即感恩有助于青少年学校归属感的建立。总体而言,感恩可能会增强青少年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进而提升其学校归属感,并最终促进其积极学校参与,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出现。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学校联结在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之间发挥着系列中介作用,即感恩对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综上所述,本研究拟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的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大成分在其中的系列中介效应,以期为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促进其积极学校发展提供实证性依据和支持。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被试为广东地区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的学生共1217人。其中,男生540人,女生671人,6人性别信息缺失;初一至高二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257、277、193、261、229人,平均年龄分别为13.43、14.47、15.39、16.37、17.42岁。2.2研究工具2.2.1感恩问卷该问卷由McCullough等人(2002)编制,包括6个项目,如:“我的生活里实在有太多值得让我感激”,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上根据最近半年以来的实际感受进行评价,采用七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其中项目3和6为反向计分题。对项目3和6反向计分后,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感恩倾向越强。该问卷在感恩测量中广泛使用并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Bono&Froh,2009),研究也表明其对于我国青少年群体适用性良好(Chen&Kee,2008)。该问卷在参考香港中文大学J.Leong教授(2009)中译版的基础上,由2名心理学教授、7名心理学和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多次直译和回译,本研究数据显示该问卷结构模型拟合较好,没有删题,各个主要的拟合指标分别为:χ2/df=4.88,RMSEA=0.052,CFI=0.98,GFI=0.93,NNFI=0.98。本次测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2.2.2学校联结量表该量表包括10个项目,分别测量同学支持(4个项目)、教师支持(3个项目)和学校归属感(3个项目)三个方面。这些项目主要参考了同类研究工具(McNeelyetal.,2002;Resnicketal.,1997),并在先前的研究中使用过,信效度良好(Zhang,Zhen,Warren,Phelps,&Lerner,inpress)。该量表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计算每个维度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同学支持程度、教师支持程度和学校归属感程度越高。本次测量中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4,0.66和0.69。2.2.3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在参考以往外化问题行为量表和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常见外化问题行为自编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该调查表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使用过,信效度良好(王建平,李董平,张卫,2010;Zhangetal.,inpress)。共16个项目,如:“喝酒”、“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要求被试对最近半年以来自己在这些行为上的发生频率进行评定,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从不”,5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外化问题行为越多。本次测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2.2.4焦虑抑郁量表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Achenbach,1991)测量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行为。包括16个项目,要求青少年报告最近半年以来自己的情绪体验状况,如“我感到寂寞”、“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或紧张”等,采用三级评分,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内化问题行为越多。本次测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2.3问卷施测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前表达知情同意,征得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的同意;学生自愿选择填答问卷,作答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并致谢。问卷完成时间约为20分钟。2.4统计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主要包括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3结果
3.1各变量之间的相关表1列出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分析表明,感恩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即青少年感恩倾向越强,其问题行为就越少。因此,本研究的假设H1得到支持。同时,学校联结三大成分也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即青少年学校联结程度越高,其问题行为就越少,且学校归属感与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均显著强于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这为进一步检验系列中介作用提供了支持。此外,感恩与学校联结的三个维度: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均显著正相关,即青少年感恩倾向越强,其学校联结程度就越高。表1各变量间的相关矩阵(N=1211)变量1234561.感恩―2.同学支持0.29***―3.教师支持0.32***0.25***―4.学校归属感0.37***0.30***0.51***―5.外化问题行为-0.18***-0.19***-0.25***-0.26***―6.内化问题行为-0.13***-0.21***-0.20***-0.27***0.17***―注:***p<0.001,相关分析数据为剔除性别信息缺失数据后的1211份数据.3.2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检验根据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中介作用检验程序,对学校联结在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中介效应显著需要满足四个条件:(1)预测变量可显著预测结果变量;(2)预测变量可显著预测中介变量;(3)中介变量可显著预测结果变量;(4)在控制了中间变量的作用后,预测变量对结果变量的预测系数减弱或不显著。本研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来对上述条件进行检验。在分析过程中,本研究对所有预测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控制了青少年的性别(在剔除性别信息缺失数据后,男=1,女=0)和年龄(见表2~4所示)。本研究假设H2:学校联结在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之间发挥着系列中介作用。为了检验该假设,首先需要确定自变量(感恩)和中介变量(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学校归属感)对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因此,以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作为因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感恩、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后,感恩可显著预测青少年的外化(β=-0.15,p<0.001)和内化问题行为(β=-0.15,p<0.00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感恩后,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也可显著预测青少年的外化(β1=-0.08,β2=-0.17,ps<0.01)和内化问题行为(β1=-0.17,β2=-0.13,ps<0.001);此外,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感恩、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后,学校归属感仍可显著预测青少年外化(β=-0.11,p<0.001)和内化问题行为(β=-0.20,p<0.001)。在确定了感恩、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对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显著预测作用之后,继续以学校归属感作为因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感恩、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感恩、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都是学校归属感的显著预测变量,结合表2的结果进行Sobel检验发现,三者均可通过学校归属感间接预测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即学校归属感是感恩、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Z1=4.66,Z2=4.00,Z3=5.47,ps<0.001)和内化问题行为(Z1=7.00,Z2=5.20,Z3=11.36,ps<0.001)关系间的中介变量。最后,分别以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作为因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感恩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见表4)。结果表明,感恩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结合表3的结果进行Sobel检验发现,感恩既对青少年学校归属感有直接作用,也通过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对其产生间接促进影响,即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在感恩与青少年学校归属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Z1=6.02,Z2=9.54,ps<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0.60%和36.57%。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图1所示的系列中介模型。
4讨论
4.1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感恩的拓展建构理论(Fredrickson,2004)指出感恩能够拓展个体的认知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建构个体资源(这些资源在风险来临时恰好能用得上)。感恩的应对理论指出感恩倾向强的个体在面临风险情境时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感恩倾向较强的个体相对于感恩倾向较弱的个体而言,他们在面临困境时更乐意向他人求助等(Woodetal.,2007)。高水平的认知能力、个体资源和积极的应对策略强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有效地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出现。感恩的内外在目标理论指出感恩倾向强的个体具有更多的内在目标追求和较少的外在目标追求,相对而言,内在目标追求青少年的风险行为较少,且其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较高,因而其外化和内外问题行为较少(Bono&Froh,2009)。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感恩青少年具有高水平的亲社会动机和行为,因而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较少(McCulloughetal.,2001)。另外,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感恩与大量正性情绪、健康行为等显著正相关,同时与众多负性情绪、风险行为等显著负相关(喻承甫等,2010)。研究结论支持了研究假设H1,结果发现,感恩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均显著负相关,即感恩倾向高的青少年健康行为越多、风险行为越少,同时积极情绪体验越多、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体验越少。这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感恩也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特别是对于抑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领域具有重要价值。4.2学校联结在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在证实了感恩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后,本研究引入学校联结这一中介变量,对感恩起作用的具体过程或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学校联结在感恩与问题行为之间具有系列中介作用,即感恩对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这与研究假设H2一致。因此,感恩对青少年问题行为所起的是社会支持与情感归属的作用,感恩可以建构青少年与其同学、教师的良好关系,这可增强其学校归属感,从而促进了学校适应,减少了问题行为的出现。感恩倾向强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移情能力,他们更容易感知和理解来自同学和教师的恩惠或帮助,并回馈以感恩行为,这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获得较多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而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程度高的青少年往往在学校体验较多的成功和乐趣,因而其学校归属感也较高(Wood,Maltby,Stewart,Linleyetal.,2008)。此外,感恩除通过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对青少年学校归属感产生间接影响外,本研究也发现感恩对学校归属感也有直接作用。感恩的内外在目标理论(Bono&Froh,2009)指出感恩可促进青少年内在目标奋斗和成就动机,这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对学校生活的情感参与(学校归属感),更多的参与有利于其更好地积极发展。此外,本研究也认为感恩倾向高的青少年更倾向于认为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报答父母、老师、祖国和社会等的培育、关爱之恩,因而感恩有助于青少年学校归属感的建立。学校归属感高的个体更乐意上学和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这为青少年积极发展提供了大量优先发展的机会,有效地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出现(Lerneretal.,2009)。同时,依恋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型也指出安全型情感联结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基础(Bondetal.,2007;李霓霓等,2009)。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研究大多只是关注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作为一个整体或“并行”的变量探讨其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而本研究发现其三大成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系列中介关系,这进一步阐述了感恩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即感恩对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4.3教育启示本研究对我国青少年感恩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在国外,感恩教育受到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良好的感恩教育可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同时感恩干预也是国家青少年积极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Bono&Froh,2009;Lerneretal.,2009)。然而,在国内,感恩的心理学研究和干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感恩可通过增强青少年的学校联结而强有力地促进其学校适应,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出现。当前,临床心理学家指出感恩记录、感恩沉思和表达感恩行为是非常有效的感恩干预措施(Woodetal.,2010)。因此,可以尝试在我国学校中开展感恩教育,增进青少年与学校的联结,从而促进其学校适应,提升幸福感。此外,研究也发现学校联结的三大成分均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但相对于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学校归属感是更近端或更直接的抑制因子;因此,可以通过增强青少年的学校联结,特别是学校归属感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问题行为,促进其积极发展。
一、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高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97级黎青云的《春夏秋冬话九中》因观察生活,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所以以高一级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校庆征文比赛,仍获校庆征文一等奖,并发表在《南海报》上。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三、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在教学中,一方面,我让学生对77年到98年的高考作文进行审题,我作分析,详细讲评“状元”文章,让学生较系统地熟知高考作文类型;另一方面,我又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如200字小作方面,我选了下面一些类型和题目:(1)说明文:《圆珠笔》,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2)场景类片断:《课间的荷花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写一场面。(3)徽章介绍:介绍“九中”的校徽塑像,讲清构图及寓意。(4)续写想象情景作文“自习课上,突然一个同学笑起来…”。至于大作方面也是这样,有命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材料记叙文,材料议论文(包括看图作文)等。
四、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五、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六、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七、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2010年省教育厅和亚组委志愿者部联合了粤教思【2010】30号文件,指导全省中职学校开展亚运志愿者通讯社建设、志愿精神伴我成文等数项活动。其中,征文活动因其适合面广而成为参与面最广的志愿教育活动。笔者因为有幸全程参与,所以对广东省中职生志愿活动的心理与实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在征文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显示了当前语文教育的某些问题。
本次征文,是当代中职生从事志愿活动情况及志愿心理的一个侧影,从中既能看到我国青年志愿事业的希望,也看出目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简单志愿形式与巨大志愿热情形成强烈反差
本次征文大赛共收到文章806篇,来自于广东全省各地的中职学校。作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参加过某些形式志愿活动,另一类的作者则没有志愿服务经历,两者大约各占一半。大部分的征文都阐述了何为志愿精神,赞美了博爱、利他、不求回报等志愿者的美德。可以说,本次征文是对在校中职生中较成功的一次志愿意识的普及教育,是提高中职生“志愿自觉度”的一次努力。
虽然地区各异,不过,征文中描述的志愿活动则相差无几,大致可分如下几类:为灾区募捐,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到孤儿院做义工,或为社区搞义务清洁;有的同学参加了学校大型活动,如校运会、校庆等,做些维持秩序、派发礼品之类的工作;有很少数同学加入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平时会开展一些如上所述的志愿活动;还有一二名同学获得过不同级别的青年志愿者奖章及奖励。尽管这几百篇征文在思想上还很稚嫩,总体写作水平有限,在文章的构思、条理与辞采方面都有待提高;尽管关于当代青少年感情匮乏、自私冷漠的批评不绝于耳,但是,本次征文显示,青少年群体中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志愿热情。敬院里孤独的老人,孤儿院里可爱的孩子,路人的一句感谢,都触动着同学们的心灵,加深着他们对志愿精神的认识,召唤他们更主动地走上志愿之路。
从这近千篇文章所提到的志愿活动来看,基本上都是偶尔为之,形式单调,且绝大多数都由学校组织,不是自发、自觉的行为,可名之为“一阵风式被动志愿”。简单的志愿形式与巨大的志愿热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体现在征文中,便是为情造文的单薄与牵强。
二、对志愿精神缺少个性化体验
表现一:“同质化”现象
中学生作文的“套路化”一直是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老问题,进入网络时代后,又加上了新问题:大量抄袭网上的范文或文段,使命题作文的“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当前,有问题便上网“百度一下”已经成为当前许多人获得信息的第一选择,而“百度知道”之类的网站能够提供几乎所有知识性问题的答案。这种比麦当劳还快捷方便的方式所造成的弊端在本次征文中也暴露无遗:某些抒情文段高度重复,某些志愿者代表高频出现。比如,在汶川地震中因救人而殉难的香港货车司机王福荣,包括年代更早的白求恩、雷锋等。对主题没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对志愿精神缺少个性化体验,因此,机械列举优秀志愿者事迹,拼凑赞美志愿精神的抒情语句,便成为某些征文的主要内容,造成了本次部分征文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这不仅暴露了中职生亟待提高的写作水平,更显示出,经过多年语文教育,我们的孩子甚至不会说真话了,尤其是对某个政治性或道德倾向较强的题目,所有人都像用同一个脑袋思想,同一张嘴巴说话,共性显著,个性消失,唱高调,说漂亮话,只要“政治正确”,不考虑真情表达。而从写作程式上来看,很多同学对议论文的“三段论”写作方式其实相当熟练(因为能来参加征文的往往是班里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同学),这样一种中庸的八股文,相信在各种语文考试中都是最保险的,即使得分不高,但也不会太低。最几年,已有专家学者注意到高考作文评分的“趋中率”过高的问题。所谓“趋中率”即既不打高分,也不打低分,评出的分数高度集中在中部偏上的狭小区间内,相当程度上已失去了选拔的功能。①虽然,造成这一趋向的原因与高考评卷员的个体素质及评分淘汰机制的不合理有重要关系,但笔者以为,应试教育本身其实是鼓励“八股文”的,四平八稳,不容易犯错误。但因为雷同,难见新意,阅卷者往往只能从开头、结尾,以及使用修辞、典故的情况,甚至就以字迹是否工整来考查考生的写作水平。这也使得大量套写甚至抄袭的作文也能得到好分数。套写显得“安全、保险”,也导致许多有写作才华的考生,不敢写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作文。这种不良风气,是高考指挥棒作用的结果。现在不少学校违背教学要求,完全以“高考作文”取代了一般写作教学。大多数学生上了高中,就很少读名著原典,只读教材和教辅,还有就是“作文辞典”、“作文考试技巧”之类书刊,套写风气越刮越凶,语文的教学水平每况愈下。功利化的训练方式,败坏了学生对语文的胃口,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从这种训练方式中走出来的中职生,自然难以奉出令人惊喜的作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其实是一种“精神之旅”,总会综合反映作者的全部经历、知识,以及把这些信息进行精神加工并形成文字的能力。从这一点看,绝大多数参赛者都并未能“享受”这段精神之旅,从而将最具个人特色的东西表达出来。当然,那些有真实志愿服务经历的文章相对要真实感人些,描述较为细腻,有一定的个性。
造成这种后果,除了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学校和社会没有向孩子们提供足够的志愿服务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何况他们只是十五六岁的、正在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青少年,更难将一个缺少个体体验的命题作出有深度的表达。
表现二:“超道德”误区
部分征文表明同学们将志愿精神理解,或拔高为一种“超道德”行为。什么叫超道德呢·“超道德的”(supererogatory)一词的英文解释是“beyond the call of duty”(“超出义务要求的”) 。超道德的行为( supererogation)指的是超出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行为。超道德的行为有两个特征:
第一,行为主体道德上没有义务非得采取这样的行为。换言之,行为主体不采取这样的行为上是可允许的。
从我加入校学生会那天起,我一直在努力,严格地要求自己。通过四轮的面试,我顺利进入了办公室。从那一刻起,我就深刻认识以到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办公室是学生会的核心部门,是联系其他各部门的中心枢纽。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生会的讲话,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学生会的讲话1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信息工程系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我系学生会本学期的工作已经在我们前进的脚步中悄然结束。回顾昔日,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挑战中前进,我们正在用一颗炽热的心不断的创造,用激情点燃希望的火炬。努力完善自我,在真实的行动中不断摸索,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不断进取。以下是唐山学院信息工程系学生会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一、快乐学习,知识竞答
我们知道,在大学里,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是同等重要的,学习,也早已不是高中那样被老师督促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涉猎更广的知识面,而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所以为了同学们可以展示他们的才多识广,我系学生会特意举办了“快乐学习,知识竞答”活动。活动于四月中旬在北东阶举行。从本系的各专业分别选出两个人,共组成五队参赛。比赛环节共分为专业介绍,必答题和抢答题,才艺比试四部分。比赛题目涉及面广,上有天文,下有地理,更有风土人情。气氛也时而紧张,时而轻松,完全达到了我们要快乐学习的目的。活动在各部的紧密配合下,圆满成功。但也不免暴露一些小问题,分配任务不是太明确,节目筛选有些疏漏,这也给我们今后的活动带来了启示和经验教训。
二、篮球比赛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了提高各专业的凝聚力,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团结,我系学生会利用每天中午时间,举行了为期两周的篮球比赛。虽然场上只有十余人,但从拉拉队的加油声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团结的力量之大,他们用尽了自己的力气渴望场上每一个队员都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而场上的队员也都拼出自己的力气争取。这让我们每个组织者看后都很是欣慰。这次活动的成功,不是我们学生会的功劳,而是每个学生的奉献。
三、送老生晚会
为了欢送我系06级大四学生毕业离线,我系学生会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老师的领导下,群力群策用心准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送老生晚会。这次晚会从四月中旬起策划准备,历时将近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我系学生会制定出演出计划,挑选演出人员及节目,组织各项节目进行前期排练并且在体南楼进行了多次全套节目的彩排。终于在____晚七点三十分,这台大型文艺晚会在唐山学院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
在晚会中间我们插了一段爱心募捐,对象是我系07电子的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同学,虽然我们的力量不大,但我们要通过我们微薄的力量给他希望,并且呼吁更多的人为他献出爱心,希望他早日康复。
这次晚会是学生会本学期最后一项活动,各部成员发挥了认真务实创新的精神,用汗水和努力完成了这样一台座无虚席,成功的晚会。
学生会各个部门都各司其职,并且都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保证了每次活动的顺利进行。
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会议记录和签到,保证会议的有效性和有秩性。还负责活动策划,活动总结的整理,发现优点,改正缺点。另外办公室还负责着学生会的账目管理,认真的为同学们服务,绝对做到清廉。
宣传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以板报的形式对学生会及所举办的活动进行宣传,会场设计及会场布置需求东西的统计。
生活部主要负责购买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物品,及会场布置,摆放物品及物品的看管。
学习部主要负责一些学习类活动的进行,例如知识竞答活动,学术经验交流会,让每个同学不仅在组织的能力上有所提高,更在学习上不松懈,更有方法。
外联部主要负责拉外联,让社会公司与学校更好的联系,让公司赞助学生会举办活动,保证活动更高质量的进行。
文艺部主要负责文艺节目的筛选,主持人的筛选,保证晚会及文艺活动的最主要因素的质量,使每个人都能够欣赏到最精彩的节目。
体育部主要负责文艺一类的工作,主要负责运动会和篮球赛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收到超乎预期的效果,我们固然欢喜,但也有不足,我们尚需改进。我们在工作中在实践中都学习都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总结,我们将会继续发扬我系学生会工作的长处,克服学生会工作中存在的瓶颈,让学生会工作真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务同学们,将工作开展的更加完善!
以上是唐山学院信息工程系学生会09 ~10 学年第二学期的工作总结,诚请校领导系领导的指导与批评!
学生会的讲话2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_年9月,我正式成为了凯文学院信息学院学生委员会女生部的一名干事,接下来经历了将近一个年的学生会工作,作为一名女生部的干事,我有很多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从学生会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上讲,和我当初想的有一定差别。我加入学生会以来一直抱着学习态度。当展开工作之后,因为接触文秘这方面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和我刚开始的想法有些出入,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工作的热情,因为,在思想上我来学生会第一目的,是来做事情的。(我记得有位学长在我部门第一次例会时说过一句话:"干事就是要干事情,加入学生会就要负的起责任。")
有的时候工作确实很辛苦,记得有几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和后期的收场工作都让我疲惫不堪,事情很多,可我觉得那都是我部门分内的事情,总是要做完的,所以我觉得第一是工作要有积极性,第二要把工作当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样才能有质量并且不懈怠的完成工作。还有一点不可否认,虽然工作内容和我的想法有出入,可是我却学习到了很多我意想不到东西:文章写作,文字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安排、总结等。因为经常有晚会等活动,现在我对学校几个活动场地已经比较熟悉,对晚会的流程心里也比较清楚,也可
以应付较平常的晚会的策划、工作和总结要求,也曾经负责过理工系十佳歌手大赛决赛的各项文字工作,我部门有许多在写作和文字处理方面较为突出的同学,在交流中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半年下来,已经让我觉得学生会工作不妄此行了
第二:从学生会工作的体系上来讲,从一个干事的角度。我有一些体会。刚加入女生部部的时候我部门的部长是_X,在初期的一段工作中接触却很少。可是我记得他反复强调过我的一句话:"记得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每个学生会的成员在学生会中都有自己的身份:主席、部长、干事。每个人的分工和任务也就相应的不同,做为干事,任务就是做好部长分配下来的任务,并敢于主动承担责任。有的时候事情很烦琐,可是没有人又不行,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做尽量做的想法。有的时候事情很劳累,我也觉得每个人应该有齐心完成任务的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分工合理,大家才能得到相应的锻炼。有的时候几位部长比较忙,也许主席那里事情比较多,而干事们就应该给与相应的体谅,即主动并且积极的完成自己部门的任务。反过来也一样,部长也应该协调体谅干事们,作到多交流多体谅,吩咐事情清晰,也希望可以更信任我们出色的完成任务。多跟上面沟通也同样有助于我们更有目性的完成任务,不至于做无用功。在学生会体系中形成很好的交流,对部门的衔接、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利。
第三:从学生会具体工作上来说,各个工作的开展首先都需要组织。拿我部门来说,组织工作主要由几位部长做,主要方式是通过电话联系。手机短信更是最主要的工具。可是我觉得,正因为需要临时的通知,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对工作的内容还不是很清楚,对近期的任务不是很了解,所以不能自觉的去做,所以我们应该主动与部长沟通,自我组织,自我完成,也希望部长能花些时间把具体工作尽早的交代于我们,以便于我们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如果有什么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希望能直言不讳地告知我们,心里有数,工作才有目的,没有目的的工作会影响工作兴趣。工作展开之后,更需要合理的分工,尽量给每个干事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也要给在这方面较差的干事学习的机会,我也明白有的时候虽然很难,但是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大家来学生会都希望能有更多的经历,哪怕一次也好。每个干事之间是有一定的竞争,可是我愿意承认我不足的地方,多学习,也可以促进感情的交流,也希望大家都可以是很好的朋友,这样才能有很好的工作气氛,这样即可以减轻工作中的压力,也可以更顺畅的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常常也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我认为可以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不要总请示上面,自己也是学生会的一员,也应该有自我解决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实在不能自我解决的也应该先自己想想再去向上级建议,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解决方法,为上级排忧解难,自主的完成任务,及时的解决问题才不会引起其他问题,保证正常的工作流程。
学生会的讲话3本届学生会在成立之后,在校领导和学生处、团委老师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学校创建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职能,在广大同学的鼎力协助下,经过全体学生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整体上完成了学期初定的工作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就即将过去一个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贴近学生生活方面:
结合我校实际,在新老校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一次“学子之声”专题调研,以座谈的形式举行了“学生会与你面对面”,对于从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学生会及时做了总结,并向各有关部门做了反映,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学生会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同学们对学生会的了解、信任与支持,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会成员的责任感。
二、学风建设方面:
组织举办首届“新科杯”英语之星大赛,在此次活动中也加强了与外校学生会的联系。协助团委举办了20_年第一期成长论坛,并多次组织英语四、六级知识讲座,从中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力的促进了学风建设,为在校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校园文化方面:
由体育部具体组织,成功的承办了首届“理想杯”篮球联赛,从中增强了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宣传部组织承办了“现场书画展演”,在展演中,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学生会也参与进来,并作了广泛的交流。
四、娱乐文化方面:
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在新区举行了主题为“走进新区,你我共联欢”文艺晚会,在老校区举行了社团文化广角,主题为“同唱一首歌”文艺晚会。协助团委成功的承办了庞龙“两只蝴蝶,与你相约”洛阳签唱会,“青蛙乐队”洛阳签唱会,两场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通过丰富的文艺活动,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
五、校园文明方面:
学生会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大学生伙食委员会的作用,结合第二十三个文明教育月,自律委员会组织学生定期抽查学生宿舍,有力的遏止了晚归和夜不归宿的行为,并多次维持大型活动的秩序,文明监督岗对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给予了相应的制止。伙食委员会配合学生处、团委、后勤发展总公司对宿舍文化建设和教室、宿舍卫生的检查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在过去一个学期的工作中,由于时间短暂,工作经验的缺乏,我们也深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致使学生会的一些大的活动,组织工作不能完全到位,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整体学生会成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偏重对大型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了对日常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各系学生分会之间交流不够,导致一个系举办活动,受众群体的单一性,不具有全面性。
三、关于学生会网站,学生会各个部门和各系学生分会不能及时上传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档案管理和资料的收集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
屹立于世纪之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学生会如何在日益走向开放的校园中发挥基层学生会的作用,为我校的升本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会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扬长避短,使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稳步前进,逐步走向完善,我们也坚信: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工作,无悔的付出,一定会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学生会的讲话4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回首间,自己已站在学期之末。回忆这学期的工作,不知觉得略感失落,时间过的太快了,总是觉得自己在学生会这块令人瞩目的平台上得到的太少了。总是无法动笔写这份工作总结,但是这份个人工作总结还是要写的,因为只有总结了过去,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以至于来开展以后的工作。
成功、失败,这就好比一对孪生兄妹,与生俱来,浑然天成,他们地位等同。胜不骄,败不馁,也许人在最痛苦的时候,成长的更快,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个有心人一切都将会好起来的。
学生会年度工作总结5篇学生会年度工作总结5篇
在思想成长方面:我很喜欢每一次的例会,在那里我扬长补短,智慧的的思想不断的撞击,因为每一位优秀的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自然每一个成员都是一本使我受益的大书。特别是我们的学长、学姐们,在他们身上永远有我学不完的东西。对“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次学生会的活动时,我便深深的感觉到我们是同学的公仆,不论工作的哪一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同学的利益,也就是这一句话使我的责任感更强了,组织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学生会里还有很多的经典语句,例如:做个有心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等等。以及王成伟老师总结时说的时刻保持一颗进取心、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保持一颗忍耐心、时刻保持一颗中(忠)心。每一句话都但是一剂精神良药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实践,领会,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些话有了较深的认识,自身素质也提高了很多。每次会议结束后,我都会对其进行编辑,保存到学生会电脑中存档。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是一个喜欢忙忙碌碌的人,总喜欢充实的过好每一天,因为工作,学习的时间总是很挤。但作为一名学生会干部,就应该品学皆优,而不要为了工作而耽误了学习,图有虚名,因此在学习上我有很大的压力,在寝室里我是寝室长,自然我要带好我的兄弟们,我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不断的影响我身边的每一人。但在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上我安排的不够好,优待进一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在这一学期的工作里,我全心付出了,在协助其它部门的工作里,我们每一个成员都代表我们各自的形象,在这方面我做的还不错。开学的第一个礼拜二我们开了本学期的第一次会议,布置了这学期工作,王老师提出要求,我也详细的听了这次会议,本学期活动很多,一个就是与各系学生会的交流,首先我觉得这个活动相当好,不仅能够相互交流大家好的方面,同时也是取长补短,吸取精华,同时增进各系之间的友谊,这同时也是我们锻炼的好机会。3月份在X-Show社团举办的“视觉巅峰”活动中,我们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活动结束后,由于学生会男生有限,只有几个男生在那边帮忙搬木板,直到将近20:00我们才回宿舍的。说实话,那确实是挺累的,但我们都克服了,因为我们把它当作一次挑战、锻炼自我的意识。5月10日是我们院一个重大的日子——50周年校庆。校庆那天,作为一个直接与服装有关的系部,我们用我们的特色为校庆增添了一份色彩,与此同时,我又担当了后勤服务人员,负责搬运演员的衣服。5月21日晚上,我们协助院学生会在足球场上举办手机拼图活动,为悼念那些在地震中丧生的同胞们。5月28日我们院与各系部举办了“五四大合唱”,虽然我们取得的成绩不尽人意,但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明年登上桂冠。
同时,作为一名秘书处的副部长,我不仅代表我们这一个部门,而是整个学生会的缩影,但自己本身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总之,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使我在大学里不断的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团结、和谐、默契、相亲相爱。最后预祝下一年的招新工作顺利展开,我们将以全新的姿态带好下一届新成员,做好学生会工作计划,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学生会的讲话5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20号,来自初一五班的徐轶伦。我今天想要竞选的职位是学习部部长或者宣传部部长。
轶,在典里是超过的意思。可能有的同学觉得我太狂妄,初一的学生就想竞选部长。是的,我也曾经在想:我能胜任这个职位吗?可是不论成功与失败,我都愿意去尝试。因为尼克松曾经说过: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就像当初谁也没想到奥巴马这个非洲裔的黑人能够当上美国总统,可是他的确改变了历史。
要竞选部长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我觉得我在学习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是无可厚非的。我曾获得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金奖,被评为_年度浙江省优秀小作家,也曾在第三届全国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直到现在,我还是班长,并用良好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赢得了大家的拥戴。我热衷于社会实践,每次班级活动都会出现我的身影,并荣获浙江省全国四星级雏鹰奖章。
我认为,宣传部就好像风车上耀眼的黄色,用青春的画笔把最新的消息传达给同学和社会。而这美丽的一片,就需要一个优秀的画家去为它增光添彩。学习部则恰似草原上燃起的烈火,赋予我们对学习的热情,使我们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决不懈怠。而这一团熊熊烈火,就需要一个富有激情的人将它点燃。
而我就愿意成为这一个优秀的画家、这一个富有激情的人,用我的阳光,我的热情,我的执着,我的能干,去为她们书写更美的篇章!
我的自信,不是轻狂;我的能干,不是虚名。同学们,请用你们手中的笔,给我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