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配乐诗朗诵音乐

配乐诗朗诵音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配乐诗朗诵音乐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1篇

不过,在北大朗诵会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诗歌,而是音乐,两个地下歌手的演唱让我记住一个名字

罗大佑。同时也让我知道“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是一种华丽的精神享受,这一意象直接左右我对女性的审美,从此我只对长发女孩感“”,并成功客串一把“超级模仿秀”,在一首诗中把“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演绎成“抵达你的咽喉我的舌”,从此落下瞎改歌词的病根儿。后来在跟北大历史系女生一场速战速决的情感缠斗中,我始终把“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挂在嘴边,以至于我突然话密起来,罗大佑对语法的磨唧加上我爱情的失利,一度让我非常絮叨。不过,我还是铭记罗教父的深刻教诲:天下浪子不独你一人!我明白了,你浪,别人比你更浪,十八不浪十九浪,二十正在浪尖上,二十过后浪打浪,三十无风不起浪。

2005年,一个诗歌女青年要在大学组织一场诗歌朗诵会,让我重温八十年代诗歌如火如荼的感觉,要求我必须配乐诗朗诵。我许久不写诗,但坚持朗诵,特别是到KTV,不许别人唱歌,只能听我朗诵。

诗歌女青年问我:要用什么音乐配你的诗?我说:用陈明真“喜欢你从背后抱着我的感觉”配我的诗。女诗青说:陈明真没你高雅,不配。我说:我要有陈明真高雅,早混娱乐园了,没地儿混才写随笔呢。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2篇

当然也不全是这样,正在呼唤,正在转机,多寡而已。我相信总会有几声鸣叫,深落心款的。脚步声缓缓传来,山上的寺院钟声醒了。2008年9月13日由南通市文化局,并联合了南通市文明办、南通市文化馆在南通市更俗剧院主办了《诗咏南通中秋文艺晚会》来看,是有远见的,而且又体现了对传统的承传。配乐朗诵了南通籍老辈、小辈的诗人的诗作。大手笔的搬出了古代的大诗人:王安石、岳飞、郑板桥、文天祥、张謇的《月光篇》;近代和当代诗人中有:卞之琳、迟浩田、丁芒、范曾、沙白、冯新民、陈白子、严迪、仇红等的《思乡篇》《飞梦篇》,在远离了的今天,大做文章,这是好事。为诗歌传播中的音乐元素,开辟了继承的先例。其中也有我的组诗《曙光里的洋口港》选节。请别误会,并不因为有我的作品被选上朗诵了,才议论此事,不!我的诗早在20年前,已被南通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配乐朗诵过,现在是一份责任性的议论。这台水平较高的组织者之一,是相对年青的仇红诗人是总撰稿人。

配乐诗歌朗诵会在南通也己远离了几十多年。人们不仅生疏而且也在逐渐淡忘。也许全国此类活动也少了。配乐诗歌朗诵,是时代的需要。在去年的抗震救灾中,已显示了诗歌的先锋性,它使诗作的内涵得到共鸣,是诗意的补充。

一年前我在“中国作家网”上,见有关于诗歌应恢复朗诵传统的关注。似乎不仅中国诗人关注,远隔重洋的外国诗人也关注。在四川的一次中德诗人对话会上,就可看出如何打开己经自动关闭的那扇门:成都女诗人翟永明与德国女作家塔尼亚·克斯的对谈中,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到诗歌在当下文学环境中的边缘化状况,和重视诗歌中音乐性问题。翟永明提出,应重新看待音乐元素在诗歌创作及传播中的作用。塔尼亚·克斯也很重视音乐性,表示曾请人为自己的诗歌配乐。

翟永明认为,中国古典诗歌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性,但这一传统已慢慢改变并逐渐消失,部分导致诗歌和读者距离渐远。诗人自身也不是特别注重朗诵,从而无法在写作中更多关注音乐性,这样容易使诗歌完全变成视觉的东西。“我希望中国诗歌在音乐性上能够对古典诗歌有一个传承。”近几年来我见到网上有些名人呼吁,诗歌要唱响“2007、2008”年。有的提出“:让诗歌和音乐成为彼此的翅膀”能不能让诗歌重回人们的视野,人们期待着,不是不要,是有关部门没办。那次诗咏南通中秋文艺晚朗诵会上,我见到来的绝大部分是青少年,像我们年龄的人,廖廖可数。说明了青年人还是喜欢这一形式的。我发现他们全神贯注,很有兴趣。这一诗歌与音乐结合,何必无形中自我抛弃、自我悲观?既然青少年喜欢的,为什么不多办点呢?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来催生出他们的情绪,产生出新的火花,这些举动超过他们单纯的欣赏和感动,效果会更好的。

因而我们期望诗与音乐的婚约尽早登场?达到彼岸的船尽早解缆。唤醒诗界的当权者与诗人。

是的,当下诗歌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变化,有所忽视音乐元素的相随。如果我们目下注意配上音乐,应该是更贴切于艺术化的显现和演绎。诗歌里的乐感实际是视觉与听觉上的补充。由此而产生了美的效果,声音效果,感人的效果。同时,对语义的传达起到强化和美化作用。拉近了诗人与读者,诗作与听众,双方的心理距离,无形地强化了感情交融,情感的韵味,这样文学的构思,始终主宰着情感的流动。

早在1928年8月l0日,戴望舒在《小说月报》(第l9卷8期)上发表了《雨巷》等六首诗歌。其中回荡着优美旋律的是《雨巷》,是具有杰出音乐美的作品。被叶圣陶赞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由此,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说明了中国有新诗以来,不少名家都关注了诗歌作品的音乐性。甚至提出以戴望舒诗歌为今后的路子,自然流畅。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3篇

一、将粤剧身段编成粤韵操,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粤韵操是一套粤剧身段操,我们设计这套操的目的是将粤剧基本身段向全校学生推广普及,运用于每天的课间操,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粤韵操通过体育健身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加深粤剧语汇、形体动作语汇,增强粤剧知识,了解粤剧南派特色,认识广东音乐旋律美,起到对粤剧的宣传作用。这套由倪惠英老师亲自参与创编的粤韵操在广州粤剧团何宇青老师和广东粤剧院梁钧强导演的多次研讨下已初定稿,并即将在我校全面展开推广,粤韵操由春到校园、织出彩虹、南粤雄风、豆蔻年华和舒展放松五部分组成。经过几位著名粤剧专家们的动作构思,将云手、顺风旗、旋腰、旁腰、南拳、骑马等粤剧身段运用于粤韵操中,并精心选材了《山乡春早》《织出彩虹万里长》《春郊试马》等具有代表性的广东音乐进行配乐,在时间、运动量的安排上达到体育运动的标准,让我们期待这套粤韵操能在南海中学的学生中再次掀起一场粤剧热潮。

二、将粤剧融入合唱艺术,达到推广普及和宣传作用

合唱是广泛的群众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推广性强,普及面广,深受在校学生欢迎。一个校级合唱团可以容纳70至80人参与其中,这对粤剧普及有着很好的宣传作用。“南中之星艺术团”在参加市、区组织的合唱比赛中,都尝试将粤剧、粤曲元素加入其中,在学生认识、熟悉粤曲曲牌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粤曲的唱腔,动作等粤剧的基本知识。如我们选取赖广益老师生前将粤曲改编的合唱作品《荔枝颂》进行合唱排练,通过两次大型合唱比赛后,这首作品成为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用该作品参加广州市首届中小学南腔粤调合唱比赛中我们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排练过程中,除了有粤剧特长生作为领唱外,我们尽可能将粤曲唱腔融入到合唱中去,在服装、道具、动作等环节上均加入粤剧元素。领唱手持的荔枝篮,小凤仙的服装,发型设计成小丫鬟的羊角辫。在动作设计上也尝试运用粤剧身段的云手、卧鱼、圆台步等做功。这些程式化的表演运用于合唱表演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添了合唱的戏剧色彩,使合唱表演更加生动,有情节感。

三、将粤剧表演形式融入校园剧,达到推广粤剧综合性的作用

戏曲是戏剧不可分割的部分,粤剧同样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程式性、抒情性的特征。校园剧运用了戏剧的多种表现手段,是融入度极高的表演形式,在作品的编排表演上都有一定的技巧性。学生通过排练表演增加对粤剧的兴趣,虽然与专业表演有一定的区别,却不像专业排练那么枯燥,学生接受程度比较高。由南海中学学生自编自演的校园剧《红豆情谊浓》,描述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几个初一新粤剧特长生来到一个新环境,要学习又要排练,由于他们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排练的冲突,让几个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在一个比赛中摔倒在舞台上,大家相互责怪,放弃对粤剧学习的念头。这时一个小姑娘来到他们身边,用自己对粤剧的热情打动了他们,在粤剧老前辈红线女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下,这些孩子终于团结起来重新排练,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故事。这出校园剧巧妙地将现代校园生活与粤剧表演结合在一起,从开场起,就使用了粤剧折子戏《穆桂英巡营》片段,充分运用了粤剧唱腔、程式、做功、化妆、服饰等一系列的粤剧元素,将刀马旦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于舞台,将起霸、骑马等程式进行表现,也将粤剧的服饰丰富地展示,如刀马旦的大靠、翎子,马鞭等,也展现了戏剧的化妆造型,不同行当的表现,吊眉、贴片子,包大头等戏剧表现手法在校园剧中体现,人物真实的表演外加舞台灯光的配合,令现场观众都投入到小演员的表演中,当穆桂英的表演者演到不小心摔倒在舞台上,灯光霎时黑下来,大家都以为是演员真的摔倒了,巧妙的设计让灯光暗下来那刻演员马上在台上换服装。在这些过程中巧妙地介入了粤剧虚拟性、写意性,编排中的戏中戏,表演的技巧性,表演的无形空间,在推广知识的同时,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到知识,提高粤剧的趣味性。如此的表演形式得到我校学生的肯定和喜爱,后期也相继排演了粤剧历史剧《惊弓之鸟》、儿童剧《巨人花园》都渗透了粤剧元素,在参加各类比赛中均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四、将粤剧元素融入诗朗诵,体现粤剧舞美的综合性

诗朗诵听起来与粤剧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诗朗诵有时也可以配乐,在朗诵的同时我们尝试加入了众多的粤剧表演元素,使诗朗诵更加生动、形象,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南海中学学生作品《随你一起品荔湾》是一首赞美西关风情的诗歌作品,学校艺术团的师生将该作品演绎成以粤剧元素为背景的情景诗朗诵。将粤剧的舞台背景、道具、服饰、表演融入诗朗诵情景中,一组组活灵活现的西关场景展现在观众眼前,有身穿小凤仙服饰,手持团扇,梳着发髻的西关小姐走着圆场漫步在珠江岸边;在珠江红棉的背景图下,展现珠江沿江路人们的情景,穿着练功衣的晨练人群,套着公鸡叫卖鸡公榄的大叔,大树下下棋,唱着南音的歌者。在音乐方面采用了广东音乐,南音进行配乐,这一切给观众在倾听孩子们朗诵的同时展开一系列的遐想,西关古老大屋敞开的趟栊门,雕花的满洲窗,都给观众留下无限想象的思考空间,一种既空灵又充实的意境,在华美的同时做到高度简练概括。达到戏曲舞台装饰,虚拟景物,突出人物活的布景,体现在演员身上的功效。

五、将粤剧融入鼓乐,表现粤剧的情节性、阵容、排场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美育

G623.2

信息技术应用于当今教学实践已成常态。借助它能很好地整合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感性材料图文声像并茂,让教学过程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古诗词以它优美的韵律、工整的结构、精炼的字句、美丽的意境被喻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明珠。诗人用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诗歌的声韵展示生活中的美,诗情画意美轮美奂令人神往给人美的享受。为了让明珠照亮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美的启迪。教学中我精选与古诗相关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借助信息技术把它们整合到古诗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中。克服了古诗教学中感性材料不足,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课堂容量不能满足学生等难题,深入挖掘古诗的美,引领学生感悟古诗的美。这里仅把自己的几点尝试与同行分享:

一、配乐朗诵欣赏古诗的韵律美

例如:教学(唐)李白《赠汪伦》这首诗时,一开始,我用白板展示课文插图的同时,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再配上标准的诗朗诵。悦耳、悠扬的古筝,描绘出高山耸立的巍峨气魄。引出小溪潺潺流水之声。带给人以清新秀丽,欢快舒畅的感觉,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气氛,好似涓涓细流汇集而成滚滚飞瀑直泻深谷。烘托出诗歌中汪伦和李白的朋友情谊深厚绵长如潺潺流水、滔滔江河。诗亦歌,歌亦诗,诗歌的声韵美吸引和感染了学生。欣赏两遍配乐诗朗诵后,邀请学生一起伴乐朗诵这首诗,学生朗诵十分投入,课堂上洋溢着语文的灵气和美感,令人如沐春风。

二、声律探索感悟古诗的结构美

古诗中绝句和律诗最为人们喜闻乐见。语文课本的古诗中,绝句占绝大多数。教学中我借绝句对学生进行声律启蒙,感悟古诗词的结构美。例如:教学(唐)杜甫《绝句》时, 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记录学习轨迹的功能,实现时间跨度式学习。

1 、了解古诗平仄原理:为了便于表达,现代四声读音的一声(阴平)二声的(阳平)为平声字用“一”表示;现代四声的三声(上声)、四声(去声)为仄声字用“l”表示。我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借助诗歌的注音和字典用“一”“|”表示(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平仄规律为:“||――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引领学生认识绝句的每句当中有声调起伏,每一对句子都平仄相对,声音抑扬顿挫、节奏宣明风韵别具一格。

2、探索诗歌押韵规律:将白板切换到前边诗歌的注音页面,在电子白板上圈出绝句第二句,和第四句最末一字注音中的韵母及声调,引导学生发现韵母相同都是“an”,“an”就是韵脚。押韵均为平声收尾,平声押韵为谐和,读起来朗朗上口。近w诗押韵规则为: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了解上述知识后,再回头吟咏古诗,古诗不仅结构美跃然纸上,而且和谐悦耳的声韵美也会萦绕在孩子们的记忆里。

三、典故轶事 品味古诗的词句美

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资源有机整合,让学生的思维超越课堂,超越时空的界限,实现现实版的穿越。例如:教学(宋)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借助信息技术,我将反映江南春景的图片、声音等资源合成:艳阳高照、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江南春色图。加入动画效果:春风由南到北掀开祖国大地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垂柳如烟的壮丽画卷。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悟到诗人王安石点睛之笔“绿”字的精妙,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气。典故中诗人王安石反复推敲的严谨文风给孩子树立了榜样;绿满江南的春色也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四、再现诗画 体味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中,诗人用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诗的格律展示生活中的美。诗中有画轴,画中有诗情,诗亦画画亦诗。诗情画意美轮美奂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照亮了他们的心灵给予美的启迪。 例如:教学(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完成了对诗歌声韵欣赏,结构探索,词句品味后。我用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展示《黄鹤楼送别》《孤帆远影》两张自制的幻灯片。乐曲前段欢快悠扬引领学生想象春到黄鹤楼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的美景;乐曲中段舒缓低沉烘托出朋友间依依不舍之情。曲终跌宕起伏的节奏烘托出长江滔滔江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展示了问君离别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境。随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即兴练笔《送别黄鹤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让萦绕在脑海的诗情画意跃然纸上,使古诗的美得到升华。

总之,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就是示人以美。美的欣赏,美的感悟,美的体味是美育的重要目标。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美育杜绝空洞落到实处。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5篇

首先看看《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从资料上来看,《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当时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等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一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洗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中国。在洗星海的日记里面写到:“当时场面异常激动兴奋,都跳了起来,很感动的说了几声‘好’”,可见这首歌曲当时的成功以及在当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正是这首歌,表现了在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9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采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的篇章特色: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黄河船夫曲》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男高音独唱《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象征祖国的热情颂歌,充满了搏大、豪放的情怀。第一部分以平稳的节奏、宽广的气息歌唱了黄河的雄姿。第二部分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后,是民谣风格的抒情叙事曲《黄水谣》,朴素的音调优美而又平易动人:第一部分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和中华儿女美好安宁的和平生活。第二部分主题深沉、痛苦,描写了日寇侵略后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悲惨情景。音乐在低沉的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河边对口曲》如民间小曲般亲切而富于乡土气息,通过叙事般的对唱形式,手法 简练,效果甚佳,描摹了国土沦丧后日寇铁 蹄下人民的悲惨遭遇;《黄河怨》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了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而投入滚滚黄河怀抱的妇女的深仇大恨;齐唱、轮唱《保卫黄河》表现了游击健儿的英勇气概,是一有人民战争壮阔场面的战斗进行曲。“龙格龙格龙格龙”的衬词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和乐观主义的民族精神跃然眼前;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也是全曲的。前面出现过的几个重要基本主题得到了综合的展现,愤怒的情绪、战斗的号角、坚定的节奏、丰满的合唱以宏伟的气势使音乐达到了最,

《黄河大合唱》以高昂的节奏歌唱了黄河的博大雄姿,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以热情激昂的歌词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听了《黄河大合唱》后,我周身充满力量,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抗战年代的《黄河大合唱》至今仍然感染着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革命先辈忧国忧民,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国崛起,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成功的,因为它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他唤醒了人民的灵魂,激起了人民的斗志!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常常这样认为:过去的老歌都不好听了,都那么土,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流行歌曲才是主流。但我想《黄河大合唱》是始终不会落伍的。因为它所表现的那种精神是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应该有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的青年人更应该具备。所以,朋友,倘若你现在正在每天浪费时间、碌碌无为,倘若你已忘记如何做一个龙的传人的话,那么就去听听《黄河大合唱》吧!相信从中你会重新找回龙的尊严!

听了《黄河大合唱》,我觉得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永远压不跨打不倒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