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的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中的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1篇

生活,拒绝平庸,但不拒绝平淡;拒绝清贫,但不拒绝清高;拒绝骄奢,但不拒绝高傲。生活的真实,其实,就是真实的生活。一分一秒,一丝一缕,一草一木,一点一滴,无不蕴藏在目之可视、耳之可闻、鼻之可嗅、手之可触的细微之处,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观察,耐心品味,就会发现生活之美,享受美的生活。

当平凡的我们,以审视美的眼光来看生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赞叹:那些浑然天成的处处旖旎风景,究竟从何而来?难道是上天的鬼斧神工?不,是我们,是我们用勤劳的双手造就了这一切一切,让生活因我们而精彩。

走在外面的小路上,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倒不乏一种惬意--那是来自于恬静生活的惬意。时不时遇见几个邻居,就笑着打打招呼。看见有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就会不由自主地将他扶起。正是这种恬静的生活,感染着我的性格--遇事从容不迫。或许你会对此毫不理睬,亦或会报以理性的微笑,但我相信,你会更多地感受到心灵的反应,它是向往的。

诗意的语言,也是生活中的一种美。

妈妈一直说我是个怪孩子--总爱趴在地上看蚂蚁劳动。可我确实发现了一点东西:蚂蚁们搬运时总是齐心协力,“交通堵塞”时便会相互谦让,令我想到了一个字--和。和是一种美。蓝天白云,动静结合,产生美;青山绿水,刚柔相济,产生美,清风明月,和风细雨,让人心旷神怡;鸟语花香,细竹悦耳,使人神清气爽。和是美之因,美是之果。正是因为生活中含有这些至真至善的事物,才因而流光溢彩。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日常生活;风景

美是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艺术,但美与不美却要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尤其是在这个充斥着名牌、奢侈品和各种“凤姐”、“伪娘”、“小月月”现象以及攀比风的时代,我们怎样独善其身,于“乱世”中发现生活之美呢?其实美已于无形之中渗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了。

朱光潜老先生说过: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而言行风采正要与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美满的生命史渗透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美!当然这种生活中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或于无形中展现,或于有形中突出!所需要的,莫过于人们感受美的心灵,认知美的觉悟,发现美的眼睛,学习美的精神,培养美的意识,美是无处不在的!

现代匈牙利美学家卢卡奇并不是第一个关注日常生活的人,但是他指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态度即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意味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来源于日常生活,也无不为了日常生活。以此出发,对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我不得不说: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今时终入寻常百姓家!审美本来就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当你真正感受生活中的美,你才会发现审美的本真!

如果我们改变自己的审美态度,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审视,那么我们会发现,一百多年前,别林斯基说的,生活就是美,在今天的确有他的现实意义。人们喜欢走进街道,因为他们喜欢她的美!他们喜欢生活带给他们的那一份惬意之美,和谐之美!人们喜欢看街头各种出款的新服饰,人们喜欢琢磨商场各种奇异的妆饰!因为它们代表着时代的潮流,象征的生活的变化,书写着世界的一种美!这种美于无形中现有形!这种美是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审视到得!

还有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目、仪式。它在召唤参与并创造的同时,也把人吸引到广场、市场。广场彩旗飘飘、车水马龙、万人攒动,置身其中,犹如水中游鱼自由自在。在商场也一样,表演和观看使人一方面变得更加形象化,一方面又目不暇接。他是你眼中的风景,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人们互为风景,展现苗条的身型,有人的面孔、时尚的衣物。恰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妆饰了别人的梦。多么美的景色,诗中所写之景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这首诗歌以第二人称写,每个读者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生活之美诠释地淋漓致尽!

自然之美也是生活之美的一大体现,一花一草一世界,一沙一石一乾坤,浩瀚烟雨,滚滚乾坤,高山流水,湛蓝苍穹。风景无限,魅力无极。已是流苏风华之美,怎不吸引人“浪迹天涯”寻求这一份美之盛宴!这份美出于自然,存于生活!正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寻觅的事物!这就到了体验我们日常生活感受美的智慧的时刻了!生活本来就是一本关于美的读物!只要你细细品味,便会受益匪浅!

总之,日常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当中最主流,最强有力的文化建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唤醒着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发现美丽,创造并体验审美的快乐!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3篇

几何动艺是利用在几何上可描述的形状,如三角形,矩形,圆等所组成的构件,结合物理里的平衡原理,通过构思,建立数学模型,定量计算得到联结数据,把每个构件联结起来,创造一件艺术品的学科。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先生(Mooson Kwauk,1920生人)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是该校的化工硕士,同时又是中国几何动艺的先驱。2011年6月,几何动艺实验室正式在北京市第二中学挂牌成立。笔者有幸成为20位同学中的一员。郭慕孙院士在挂牌后的几个月里,三次光临并亲自指导,并聆听了本文作者所在组别制作的作品――“苹果的力量”(详见3.3苹果的力量)――的报告。本文介绍数学思想及方法在几何动艺中的运用,同时展示一些几何动议的作品,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美。

1.几何动议作品的要求与特色

所使用板的形状必须在几何上可以描述;“七巧板”似的裁切下料,尽可能不浪费材料,组件能拼回原状;动艺部件的平衡需利用物理平衡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室内陈列,要求观看者的呼吸和身体运动足以启动作品。

2.几何动艺要求的数学思想与能力

几何动艺,顾名思义,是用几何知识制作的艺术作品。在此阐述一些我在制作中发现需要的数学思想与能力。

2.1基础思想与能力

2.1.1数学建模

几何动艺充分地借鉴了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建模中: 根据实际情景提出问题、设计数学模型,计算出数学结果,根据实际校验,如果符合实际得出结果;如果不符合实际,重新提出问题。在几何动艺中,这一过程为:根据构想的几何动艺作品提出构思设计、数学定量计算,计算出连结点数据,根据剪裁连结调试的结果,如果平衡且符合设计初衷则作品诞生;如果不符合实际,重新构思作品。如图1:

2.1.2如何找到基本平面几何形体的质心

找到基本几何形体的质心,是几何动艺中最重要的一步,没有这一步会导致最终成品的不平衡也就等于制作失败。几何动艺作品目前进行研究的是一维或二维的几何形体(板、线)构成的,三维几何体正在计划研究中,所以我们把一个成型的部件的质心看作其对应的一维或二维的几何形体的中心。这里阐述几种基本几何形体的质心寻找办法。

(1)线(实际为棍):线是在几何动艺中最简单的,可描述的几何形体,其质心即线的中点。

(2)三角形:三角形是比较简单的,其质心即三条中线的交点。

(3)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质心即对角线交点。

2.1.3测量时的估读

测量值越精确意味着制作出来的作品一次成功的几率越大。

测量结果一般是由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游标卡尺得出的。其结果往往保留到最小分度值位,即1.0mm或0.5mm。这么保留的原因在于为穿线打孔时打出来的孔一般直径为0.5~1.2mm。这一小孔所造成的质量减少,几何形体变形加之最小分度值测量差,会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0.0~2.0mm左右。这一误差导致的力的偏差正好是可以由悬挂线与几何形体间摩擦力所平衡的。

2.1.4基础数学计算

基础数学计算,加减乘除是必需的。在此基础上,要求适当的估算,不仅为了方便计算,甚至有些情况下可以更精确。

需要掌握的数学基础还包括各种函数的图像,简单的微积分等知识。如《几何动艺(Geometric mobiles)》一书中的作品:对数半旋、扭毯等。

2.2技巧性的思想与能力

为了制作更好的几何动艺作品还要求更多的数学思想与能力。

2.2.1几何形体原料拼装――节约材料

郭慕孙院士在书中的“制约条件”一部分中提到“‘七巧板’似的剪切下料,尽可能不浪费材料,组件能拼回原状。”这种方法我们称作“七巧板法”。

充分利用这个原理的作品有“阶梯”。在此作品中需要四个L形板和一个较小的正方形板。于是为了节省材料,在一个大的正方形板中如下图2剪裁方式。

如此一来,在节省下料的同时又充分的发挥了几何学知识。一举两得。成品见于“3.2基础练习2――阶梯(郭慕孙院士新作,未收录在书中)”。

2.2.2如何找到单个、复杂或多个平面几何形体的质心

计算一个不规则物体的质心,其基础就在于将一个复杂的、不规则的物体分割为若干个规则的、容易描述的物体。而在几何动艺作品中,常常运用的是平面几何形体,即找到一个几何形体的质心。

例如:计算一个不规则四边形ABCD的质心G。

如图3,任意四边形ABCD,连结BD,在“2.1.2如何找到基本平面几何形体的质心”阐述过三角形质心的寻找,所以我们找到BCD和ABC的质心,并设BCD的质心为O1,ABC的质心为O2,则四边形ABCD的质心一定在直线O1 O2上。

于是我们引入一个物理学上的公式,这个公式是基于杠杆原理的,叫作“和质心公式”。

x=■

我们在直线O1 O2上任取一点O,设O1 O =x1,O2 O=x2,四边形ABCD的质心G与O的距离OG=x,SBCD =S1,SABC =S2。在“2.1.2如何找到基本平面几何形体的质心”中阐述过,我们已经将一个实际的部件看作了一个一维或二维的几何形体,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几何形体的面积来替代它的质量。则得到:

在设计自主创新作品“苹果的力量”时,我们大量地运用了这种方法。此外我们还运用了更高一级的方法――负质量法,顾名思义,即缺少的质量我们记为负值。在几何动艺中,即将缺少的面积记为负值。质量或面积为负值意味着其作用效果与其对应的正面积或正质量的作用效果是相反的。

如图4为一个半径为R的O1中缺失了一个半径为r的O2。 设O1为O,GO=x,O1 O2方向为正,解得:■即G在O1负方向与O1距离为x=-■的位置上。

(原始计算时在图后)

原始计算式为:

x=-■

当一个几何形体过于复杂时,我们经常利用计算机将其分为无数个无限小的正方形,计算它们的和质心。

若既计算庞大,又无计算机,我们可以用“悬线法”。即将一个不规则部件用一根线挂住静止,沿线向下划一根延长线。则质心一定在此延长线上。再将部件换一个不在此延长线上的悬挂点,重复上述步骤。得到两根线,其交点为质心。如图5。

2.2.3找规律与规律的应用

找规律即根据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递推数据。属于技巧类。如当算出一列数据为1,3,5,7,9,我们即可知道后面的数据为:11,13,15,17……;算出一列数据为1,2,4,8,16,我们即可知道后面的数据为:32,64,128,256……。

2.3多元的思想和能力――基础物理概念、创新思维

在前面的几个模块已经多次引用了物理学上的原理,建立在数学理论上的物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工具,在此便不加赘述。几何动艺涉及到的学科不仅仅是物理,如何让几何动艺作品看起来更加好看,更加美观,这就需要美术,劳动技术等等学科的参与,几何动艺作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运用数学原理而运用,它应当是美的。

创新思维是几何动艺的核心思想之一,初期我们模仿郭慕孙院士的作品,并取得了成功,紧接着就着手自主创新几何动艺作品,在接下来的“3成品展示及简述”会介绍两个模仿作品和两个创新作品。

3.成品展示及简述

以下的作品均由我所在的小组所共同制作,成员是:王子超、吴穗雯、彭诚、彭博、王潇欧;指导老师:张改莲、姜则善。

3.1基础练习1――掩护(郭慕孙院士发明,《几何动艺》P76~P88)

如图6,掩护即运用了三角形的质心求法。将6~8个三角形摆成一个漂亮的弧线。我们还可以根据三角形的底边长来决定作品的弧线旋转方向和部件三角形的“胖瘦”。如图7。

3.2基础练习2――阶梯(郭慕孙院士新作,未收录在书中)

如图8,阶梯中充分利用了“七巧板法”。在“2.2.1几何形体原料拼装――节约材料”已经作为例子阐述。

3.3拓展练习――苹果的力量(自主创新)

如图9,苹果的力量是近期制作的最复杂的作品,其部件是由很多个圆与圆的渐近线围成的。制作时利用了复杂几何形体求质心,负质量法,微积分等多种原理。由于计算过于复杂,我们利用了计算机。

3.4最新作品――雷霆(自主创新)

如图10,雷霆是最近期的作品,较“苹果的力量”更简单,但是充分利用了“七巧板法”与复杂几何形体求质心。设计图如图11。

4.结语

几何动艺是由郭慕孙院士从美国的动态艺术产生灵感而创立的。郭院士一直与其一名学生和一名助手钻研几何动艺,后来北京二中也参与了进来,挂牌成立了“几何动艺研究室”,但是一个学校与一个院士和他的团队的力量毕竟是不够的。几何动艺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发展,如把几何动艺发展到建筑学中去,把几何动艺演变到生活的装饰品中去,这些还都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

参考文献:

几何动艺 GEOMETRIC MOBIL

ES/郭慕孙 Mooson Kwauk.―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4篇

在寸土寸金的皇城根脚下,五四大街的西边有一家老玩艺紫金文化交流中心,近日记者访到它的主人——马文彪先生。那日,屋内炉香静逐游丝转,主人与我啜茗议古论今,竟而忘时,不知日之夕矣。有诗为证:古珍艺玩存斗室,净手焚香茶双盏。葡萄紫盘斗彩碗,琉璃桌前话古玩。

相伴四十载的老什物

曾经从事过多种行业的马文彪已年近五旬。说到他与古玩的缘分还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

幼年时,他曾被位于北京花市的老宅里陈放一些艺术品所打动。从那时起,一些残破的艺术品便一直跟随他,如今算起来也有四十年的光景了。而今记者看到的一件清康熙皇帝万岁炉,以及另一件清五彩墨盒,便是那个时期留下来的。

有人说,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应在马文彪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上小学以后,几个伙伴来家里玩,见他屋里陈设的各种玩艺,便好奇地问:“这个像罐子的瓷器是做什么用的?那个又是装什么东西的?为什么是方形的?”大家东一句西一句的提问,激发了他学习、探究古玩知识之心。

至今他仍觉得发掘古人艺术品中的美是一种责任,现代人不仅要发现它的美,更要发扬它,埋没古人的艺术则是在犯罪。在数十年的古玩收藏中,他选择器物的标准都是从艺术性和美的角度出发。一件器物要了解它美在哪里,若只在意它价值几何,便遗失了器物本身带给人的“悟”。他告诉记者,“只要这件东西在我手上,我就要竭力地发现它的美,研究它背后的故事。否则,我便不配拥有它。”

听到此处,我便肃然起敬,便不再觉得那些留有历史痕迹的古玩只有供人清玩的功能,其中还蕴含着历史文化的传承。

一件皇帝万岁炉

“我给你讲讲这件皇帝万岁炉吧!”马文彪啜了一口茶,指着那件绘有两条行龙的青花瓷炉说,“它上过中央二套《一槌定音》艺术品投资栏目,如今已是一件小名器了。至今我仍记得故宫博物院专家为它做鉴定时,脸上所流露出的珍爱之情。正是因为它的美,故而受到不少人的关注。”

看过瓷器后,觉得它最醒目的地方莫过于正面的“皇帝万岁万万岁”这七个大字,两旁各绘一条龙睛游动、腾云驾雾的苍莽又不失祥和的龙纹。背面有一题记款为:“顺天府通州信士赵承荣喜祝关帝老爷座前炉瓶一副永远供奉,康熙九年桂月吉日。”

接着马文彪便向记者讲起了它的妙处。它是一件庙堂礼器,烧制于康熙九年,较清朝建立官窑制早了十几年。曾有人说“我华之瓷以康熙为最”,马文彪告诉记者,他认为“康熙之瓷以此器为妙”。原因就在于,清早期瓷炉上的龙未受官窑的束缚。当时工匠在胎体上作画时自由洒脱,挥墨自如,龙不仅是威严的,更难得的是它表现出了游龙与人嬉戏的祥和之感。而画龙贵在点睛,这两条龙的眼睛更妙,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它似乎都在注视着你。它给人的感觉,不是画在瓷器上,而是活脱脱的飞龙在天,充满祥和之气。“我们可以体味一下:当时此炉供奉在关帝座前,众信士们在香烟缭绕中,望着高高在上的皇帝万岁炉,那对威严中带着仁爱、祥和的行龙带给人的感觉。”

虽然这件皇帝万岁炉不是今人宁掷千金也要追求的官窑,却是一件有艺术价值的民窑。马文彪反对那些只重官窑却看不起民窑的观点。他觉得艺术的发展脉络应是“先民间,后皇宫”。即便是宫廷画师,也是画出了名气才被征召到皇宫中作画的。因此,我们看待古物时,不能因为它是民窑就不加以重视,这是不正确的做法。目前我们处于新时代,老东西会越来越少,“我觉得只要是有艺术性的老物件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这件瓷器伴随马文彪有四十年之久,他并不指望它能卖出多高的价钱,而希望它最终的归宿是地方博物馆,这样就有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它的美,了解它背后的历史。

随时发现身边的美

在整个访谈中,“从艺术性出发”是马文彪强调次数最多的字眼。他告诉记者,有很多真东西,或多或少都有历史岁月的残迹。这件皇帝万岁炉也是一件残器,它遗失了三足两翅(朝天翅),但这并不妨碍它的艺术性。在收藏古物的时候,有很多人宁愿花大价钱买一件整器,马文彪建议不如买一件有艺术性的藏品。

以前的收藏讲究“真精新”, 其实符合“真精新”这一标准的古物太少了,民间保存能力的确不如故宫博物院,但并不代表民间的艺术品就稀少。我们倒不如将“真精新”的标准改为“艺精稀”,即以艺术为基础,以精致为目的,以稀有为判断依据。只有随时发现身边的美,这样的收藏才有意义。

此外,有很多时候,大家对辨别器物在新旧的问题上多有困惑。马文彪告诉记者,既要懂得研究老的东西,包括它的形、神、气;同时也要了解新的东西。研古知新,才能有助于我们正确判断一个器物的年代及艺术价值。

很多人玩古玩都吃过亏,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没见过老器物只见过新器物,一看见超出自己想象的范围便觉得是老东西;还有一种情况是只见过老器物,没看见新器物,一看见接近老的风格就认为是老的东西。这使得我们在新旧的把握上产生了一些偏差,其实这也是人的认知在不断修正的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在收藏古玩时,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尺度,即有艺术性的器物讲究的是“形、神、气。”所谓“形正则神来,神在则气升。”有时候一件器物很吸引人,就是因为它的形正,它的神韵就铸在器形之中,包括它身上所散发的文化气息。观赏之后,使我们产生一种“浩然正气”——这是一种感悟的升华。此时,这件器物所传达的信息才相对完整了。因此,我们在欣赏器物时,要从艺术角度出发,才能体悟器物带给我们的“浩然之气”。

还有一味遗憾

马文彪告诉记者,他是看着一张宋代瓷器的图片长大的,那件瓷器现今保存在日本的国家博物馆中。它得器形很正,让人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的感觉。他表示,宋朝有很多美妙之器物都能达到这种程度,宋代的器物是今后值得关注的方向。

上文曾提到,器物讲究“形神气”,老窑(明以前的陶瓷)更是如此,更能体现出美的形质和韵律感。明清的瓷器则过于繁缛、巧,远不及宋代的器物。后者更加突出文人治国、礼贤下士的感觉。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文人化的美也达到最高点。这一点从宋代的书画,绘画上就可以看出来。同样宋代的瓷器也达到高峰,五大名窑也好,六大窑系也罢,都不是以外在的绘画取胜,而是以内在的气质取胜,在器形,釉色等方面均有极高的成就。

但是今人却不重视宋代瓷器,都去追捧明清官窑,甚至民国的瓷器也能卖到几百万。可以说,宋代瓷器的价格在国内是远远被低估的。目前国人对宋代瓷器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国外,导致很多宋代珍品都流到海外。对此,马文彪表示非常遗憾。不过,他相信,将来总有一天,随着国人文化素质的提高,那些宋代稀少的美妙之器,定是审美与收藏的主流。

几件有意思的藏品

《卓越理财》:您的藏品有很多都是外面见不到的,譬如这件扎木扎雅碗,您能为读者介绍一下它吗?

马文彪:此木碗来自。清早期,向清政府进献用于贺春的根瘤碗。乾隆也曾作诗赞誉它,对它很是赞赏与喜爱。此碗其绝妙之处在于其腹下自然的黑质脉纹如莲花花瓣均匀分布托于碗底,碗外壁的“鬼脸”花纹如各类动物的头像满布器身一周。除了有“鬼脸”外,妙处还在于其双眼部的“活”眼,非常有神、有味。

《卓越理财》:那件方形的瓷盒是做什么用的?

马文彪:这是一件清康熙早期五彩龙纹墨盒。它主要纹饰以五彩(绿红黄白黑金)饰五爪双龙戏珠纹,回文为边饰并以大面积绿彩缠枝莲为依托,两次融釉,彩面凸鼓(古、鼓彩)更显瓷面古丽华贵。此器型线条方正龙纹阳刚意表刚直显朴实,内有曲隔储墨以求谦虚存才华。中华文人风范此器尽显。

文房四宝唯墨难储,清早期五彩墨盒更是难得一见。此器已经故宫瓷器专家杨静荣老师鉴定,准备参与央视一锤定音节目拍制。

《卓越理财》:请问这个摆件是黄花梨的吗?

马文彪: 此件作品为海南黄花梨老朽木根料制造,它的得意之处在于它的艺术布局所展现的语言意境,神奇雕工刀法所表现的人物形态及化腐朽为神奇以使难得的优质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生活中的美范文第5篇

奎文区幸福街小学五四班

赵新宇

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往往是生活中亮丽的风景线。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家庭中的温馨,社会中的奉献,更是一道道多彩多姿的美景。

我在幸福街小学五年级四班读书。每天早晨,每当我走到学校门口,琅琅的读书声总会传进我的耳朵。伴着读书声走进教室,拿出一些经典诵读的书,加入读书的行列。老师在讲台前,指导着我们,并不时提醒我们注一下音,就这样一直读下去,直到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响起......

下课了,孩子们涌出教室,跑向走廊,奔向操场。同学们追着、跑着、叫着,各种声音混成一片,组成了一首校园交响曲。

中午过去了,迎来了阳光明媚的下午。来到学校,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掏出书本,尽情汲取书中的养分,每个同学都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书中奇妙的世界。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古诗词诵读,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放声齐诵,那声音,忽高忽低,忽扬忽抑,忽急忽缓,美妙至极。那雄浑磅礴的声音,如万马齐鸣,如天仙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