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借问梅花何处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通感;诗歌结构;发展;环节
通感作为一种描法在我国诗文中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对通感研究贡献最大的钱钟书先生亦在其著名论文《通感》中,从现代心理学、语言学里将“通感”这一术语引入文艺学,用来指称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描法。随着通感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认识到通感不仅仅是一种描法,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贯穿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本文仅探讨通感在创作构思阶段的运用。创作构思是文学创作过程中极富创造力的一系列艺术思维活动,是文学创作的中心环节。作家在创作动机的催动下,急于释放胸中积蓄已久的心理能量,将奔腾于内心的无形的情感体验借助适当的感性形式表现、抒发出来。这时,作家就进入了艰苦的构思阶段,也就是积极构建新的审美意象的阶段。
在构思阶段,通感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构思方式。它在进行小说、戏剧等体制宏大的作品的整体构思时显得无能为力,表现出很大局限性,但在短小诗歌的整体构思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整体构思即创作主体在总体上所进行的把握与思考,它包括文学作品的主题确立、情节提炼、结构安排等一系列环节。结构,简言之,就是诗歌的内部构造,是诗歌构思的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结构把美妙新颖的立意、精细的感觉、饱满的情绪、奇妙的想象有机地组织起来,一首诗才能站立起来。结构象一座骨架支撑着全诗,又象一座桥梁连结着诗人的心灵与诗作。正是通过结构,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得以凝固和外化。只有当结构完整地在头脑中浮现,诗人才有可能顺利地遣词造句,奋笔疾书。
那么得体、新颖的结构从何而来?这与诗人选取的结构的发展环节密切相关。常见的结构发展环节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展开、情感的贯通、角度的转换和对立物的并列等。将通感作为诗歌结构的发展环节,虽不多见,但于构思结构中一经使用,马上使诗歌结构灵蕴生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人皆可诵的咏柳诗,歌咏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在构思过程中,诗人先写他远远望见一棵颜色青翠的柳树,如玉石一般温润翠嫩,走近一看,细密的柳枝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一般柔软、翠绿。从柳树的整体形态到柳条的数量、颜色、情态,根据安排材料的一般顺序,接下来该写柳叶了。如按一般结构平实地描写下来,则此诗平淡无华,落于俗套。但此诗于结构构思时运用了通感,将通感作为诗歌结构发展的环节,使它在结构安排上胜人一筹,成为千古佳作。
诗人于春风中观赏着柳叶,柳叶细细的长长的,整齐划一地随风摆动着,像是专门裁剪过的似的。由春风与柳叶的相伴出现,诗人借助联想,将无形的春风比做视觉可见的明利的剪刀,它轻柔地嚓嚓响着,裁出了这无数片的细叶,这由触觉到视觉的感官挪移,使春风、剪刀、柳叶刹那间有机联系贯通起来。诗人将此通感抓住,并把它做为诗歌结构发展的环节,以一句设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自然巧妙地转入对柳叶的描写,使平实的结构陡然灵动起来,不仅显示了春与柳叶的内在联系,而且从此结构中,我们也体味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赞美之情。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戌楼间。
风吹一夜满关山。
雪野茫茫,无边无际,似乎把塞外的天也映照得格外洁净明朗。在这一片雄美、苍凉的氛围中,戍边的将士牧马归来,在明月朗照的戍楼里吹奏羌笛。他所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在前两句中并未写明,但从后两句来看,其所奏之曲应为《梅花落》。此曲为塞外胡人抒发思乡情感所作,用羌笛吹奏,音声哀婉惆怅,如泣如诉,令人有断肠之感。不少研究此诗的文章不能合理解释从羌笛到梅花的突兀转换,与不知有《梅花落》一曲,及通感在结构转换中的运用有直接关系。在结构构思过程中,诗人由《梅花落》的曲名联想到片片梅花随风飘落的情景,而《梅花落》曲抒发的思乡之情随苍凉的羌笛声传播到塞外的每一个角落,刺痛着每一个戍边人的心,就好像点点梅花在塞外劲风的吹送下,一夜之间便撒满整个边关。这种以《梅花落》的曲名为诱因,将无形的笛声想象为视觉可见的梅花的现象即为通感。诗人将此通感作为诗歌结构的发展环节,后两句不再缀写笛声,而以“借问梅花何处落?”一句将笔触从听觉空间移入视觉空间,以梅花飘落,一夜之间溢满关山的视觉形象,表达戍边人的思乡之情。 参考文献
[1]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97.
[4]黄钢.诗与通感[J].新疆大学学报,2000,(3).
吹笛子的是村中一位姓张的青年,他在那艰苦的农村岁月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吹笛子是他的唯一爱好。当时由于农村生活贫困,买不起笛子的他便就地取材,砍掉自家屋后的竹子,自制了一支笛子,夜里常在屋前横笛自吹,悠然自得,独享其乐。我不知道他吹的是什么曲名,但每每传来他的笛声,我便静静地倾听,心里便有了一份宁静和慰藉。
当时,我所在的大队(现村委会)实现村村通有线广播,我父亲在大队里当干部,优先在自家房屋外墙上装了一个简易喇叭,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爱听一听广播。有一天晚上,我听着听着,便倒头睡去了。第二天一早起来,父亲对我说:“昨晚广播里播了一首笛子曲,很动听!”我为错过这首笛子曲而懊恼不已。
几天后的傍晚,广播里播了一首笛子曲,激昂欢快的音符随之飘散开来。伴着笛声,我仿佛听到了马蹄“嗒嗒”的声响、络绎不绝的马队和欢天喜地的人们……父亲说上次听的就是这首曲子,但我不知道是什么曲名。后来,我上高中,偶然收听广播电台时才知道这是著名的笛子演奏名曲《扬鞭催马送粮忙》,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热情欢快的音乐,让人振奋不已。
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度过了一段耕读的日子。漫漫长夜里,青灯一盏,伴我夜读。记得一个风清月白之夜,我读到高适七言绝句《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我为笛声带来这美妙阔远的意境而叫好。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关山。此时此景,让将士们情难自抑。我随着那穿越悠悠历史而来的笛声,放飞缤纷的思绪。
正是因为喜欢笛子,我心生学习笛子吹奏的念头。后来离乡到城市求学时,班中有一位同学擅长吹奏笛子,傍晚散步时,他手执短笛,坐在校园里的绿草地上,吹着一支又一支曲子,让我好生羡慕。由于学校在市郊,星期天我坐车到了市区中心,逛了好几家商场才买到了笛子,回来后一有空便向他请教。可惜的是,没多久,我放在宿舍的笛子就被人窃去。又由于当时学习紧张,我学习笛子吹奏之事就这样化为泡影。
关键词:笛;唐诗;意象;美学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除了和乐演唱的传统外,还不乏专门写乐器的诗文。传闻宋玉曾作《笛赋》,赋中写道:“宋意将送荆卿於易水之上,得其雌焉,於是乃使王尔、公输之徒,合妙意,角较手,遂以为笛。……廷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赪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歌《伐檀》……激叫入青云,慷慨切穷士。”用笛子吹奏《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强烈传达出一种怨恨之情,声之慷慨悲怆,令人怆然涕下。透过宋玉描写的笛声,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这种乐器应该是现在所说的“箫”。在唐代以前,诗歌中出现的乐器以琴瑟为主,如《诗经·关雎》中即为“窈窕淑女,琴瑟有之”,《诗·小雅·常棣》中写道“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嵇康的《琴赋》,通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古琴,使人赞叹。相比于琴瑟这一类传统的中国乐器,笛作为意象出现在诗文中则相对罕见。当然,这与笛子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原始时期的舞阳贾湖骨笛到浙江河姆渡的骨哨、从战国时期的“篪”到汉魏时期的“横吹”,中国笛子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到了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刘长卿的《听弹琴》这样写道:“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这首诗的背景正是唐朝当时发生的音乐变革。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燕乐”成为一代新声。白居易《废琴》:“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也说明了这一点。除了琵琶外,笛子也在社会中广为流传。中国笛子的形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得到进一步的改革,其音色有了进一步的改进,笛子演奏已经遍及社会上各个阶层。“虢国潜行韩国随,宜春深院映花枝。金舆远幸无人见,偷把邠王小管吹。” 张祜的这首《邠王小管》写的就是他曾目睹的一段逸事: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由于偷吹邠王玉笛而被逐出宫,可见笛子在唐朝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现在看来,笛子一般是横吹的,且声音清脆响亮。其实不然。“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过三种不同的含义。我国还没有横笛的时候, 箫的前身名笛、篴。直到箫的名字确定后, 笛才成为横笛的专名,其实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从唐代起,笛子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在横吹之笛中,又可以分为是否贴了笛膜。竖吹之笛声音低沉,其悲恻程度最甚。横吹之笛又可以根据是否加了笛膜进行区别,加了笛膜的横吹之笛一般声音高亢响亮,乐调也显得较高。 故笛子的形制直接影响到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唐代的诗歌中,最常见的笛应该就是羌笛了。它常常吟响在在塞北边疆,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在傍晚赶着牧马而回,开篇即渲染了一种和平宁谧的氛围。苍茫又澄净的夜色里,不知是哪座城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类似的风传笛曲,也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出现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境界非常动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相通的是那一份故园情,然而这种思乡的情绪并不低沉,透过那嘹亮的笛声,传来的是信心与希冀。羌笛在这里成为了战角,鼓舞着健儿们勇夺功名。虽然唐代已经将横吹之笛和竖吹之箫分开,但是在文人圈中的情形大不一样,在文学著作中,他们常常喜欢用羌笛一词,以表示他们对充满异国情调的这一外来乐器的认可 。还有一些直接提到横吹之笛的诗句,如李白在《司马将军歌》中写道:“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自“羌笛横吹”以下六句为第三段,写胜利归来,歌舞庆贺,天子表彰,名垂后世。王昌龄《江上闻笛》“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明关深。” 一个“怨”字包含了无尽的苍凉,游子思乡之情趁着笛声跃然纸上。唐朝中期, 诗歌中对“笛” 已开始注意区别,方法之一是运用限制词。横吹的笛也常用“横笛” 来表示。张巡在诗中写的横笛音,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但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将领,他在悲叹的同时又要鼓足自己的勇气,横笛苍凉悲壮的声音恰好可以作为他的寄托。
其实一些唐代文人笔下的笛,有时指的就是箫。杜甫的《秋笛》:“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 诗中典故出于宋玉的《笛赋》:“吹清商,追流徵。” 清徵和清商都是中国古代悲凄的调子,非常低沉,这样的效果只有竖吹之笛才能奏出。孟郊的《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写道:“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诗人对未闻的楚声作出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在诗的最后,他不禁留下了眼泪。明代的朱载堉经过仔细考察,断言这就是古笛的遗存。箫笛被诗人利用,寄寓一些思归的情感,在夜晚听到悠悠的笛声,或者晚上独自一人前往江边吹笛的诗境常常出现,毫无疑问,这样的感觉是凄清落寞的。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对洞箫有深刻地描述: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迁客骚人,无不听箫笛声而落泪失眠。借笛子那清脆嘹亮的声音表现轻松欢快的情绪在唐诗中也出现较多,例如牧童在山野之中吹奏的牧笛,“卧牛吹短笛, 耕却傍溪田”,小牧童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碰到生人显得神气傲慢。放牧时躺在牛背吹短笛,耕地时他等在水田旁边。简单而且快乐,诗境较为清新。
有些诗歌虽然不直接出现笛、箫这些字眼,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诗中出现了笛的意象,那就是用一些有名的笛曲来指代。许浑在《听吹鹧鸪》中说:“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云愁。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用箫吹奏的《鹧鸪飞》,回环曲折,幽深低沉,衬托了诗人在月明之夜惆怅伤感的意境。“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梅花落》是汉乐府中二十八横吹曲之一,它和《折杨柳》一起成为笛曲的代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笛曲寄托的情感也有变化。但多数情况下,笛曲抒发的是征戍之人、游子的思乡情感。“它非特是一个新形式, 新事物, 而且正是一个新感情。它出现的时候, 往往也便是诗意出现的时候, 它与诗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它所以正是诗的一个原质。笛成为了‘诗的一个原质’。”从林庚先生的论述来看,笛在唐诗中已经根本上拓展了唐诗的表现能力, 并带给唐诗以崭新的活力。这种新的活力因素对后世的诗歌有较大的影响,在宋元时期的诗歌中出现了箫笛这个意象。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此外,范仲淹、柳永等人也曾在诗中描写过箫笛,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由此可见,笛这件乐器在唐诗中确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一个特定的意象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其具有特殊的文学意味。笛子独特的形制、音色、曲调等被利用,拓宽了唐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为后世诗文的发展增添了一份新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高文.全唐诗简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林克仁. 中国箫笛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一、群文阅读是充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1.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都是以之为基础的。群文阅读教学是基于文本集群的教学,它利用文本集群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来指导学生展开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这要比单篇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例如教读《阿房宫赋》,为了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赋体文“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教师增选王粲《登楼赋》、苏辙《墨竹赋》、欧阳修《秋声赋》等与之构成文本集群,通过“精读+略读”的导读模式,围绕赋体文体式章法、语言修辞等层面来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并开展名句活用、好句赏析、佳句改写、辞格运用仿写等多样化的读写结合训练,以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的。
2.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基于单元结构的教学,文本集群教学要比单一文本的零敲碎打更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群文阅读教学更强调文本的“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思维深度的提升。
教读《跑警报》时,教师选编了一个文本集群——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其中包含有《五味》《手把肉》《故乡的食物》《昆明食菌》《四方食事》等,组织学生阅读,围绕“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是什么”来展开研读探究。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获得如下认知:汪氏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风俗人情、知识考据、人生哲理三方面,而汪氏美食散文的人生哲理又表现为对和谐、宽容、宁静的诗意生活的崇尚。在群文比较阅读中求得共性,即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这是训练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可行途径。
3.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相较于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托文本集群的内在有机关联,更集中地落实审美鉴赏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例如教读高适《塞上听吹笛》一诗,教师针对该诗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选择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杜甫《吹笛》等诗歌构建文本集群。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杜甫的“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些都运用了通感手法,化实为虚,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诗人把笛曲名(如《关山月》《梅花落》等)拆分,提取曲题中的名词,诸如“关山”“月”“梅花”等,将之转化为意象,与其它实在意象相融,构成虚拟的场景,生动地传达了听曲的体会。这三首诗都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而侧重点各有不同:李诗表达的是去国怀乡的悲愁;杜诗传达的是羁旅漂泊、感时伤世、怀念故园之愁;高诗抒发的是战士的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
4.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据其高度聚合力的单元结构优势,在围绕某一共同点的基础上,经由文本纵横比较阅读与探究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例如教读李密的《陈情表》,围绕如何正确认识晋武帝的“圣朝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展开探究。将其与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以及《晋书·孝友传·李密传》构成文本集群展开比较阅读,探讨两文忠孝思想的内涵。通过开展课堂即兴辩论、课后随笔写作等方式来理解《陈情表》的陈情艺术,认识《出师表》中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二、读写共生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
只读不写,只写不读,都无法真正夯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必然要贯穿读写共生的实践过程。读与写是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双翼。“读写共生”实践,意味着写作话题源自阅读活动,因读而生写,因写而促读。读一个文本集群,写作对象可以是针对多个文本之间相互联系而衍生的规律性知识,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特色。
“读写共生”实践活动中的“写”,要写些什么?可以是篇章写作,如基于文本内容的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读后感、文学短评、专题研究论文等;也可以是片段写作,如基于语言积累的句段仿写、赏析、评点等。
“读写共生”,强调读与写的相辅相成,若就活动侧重点而言,又可细分为读而写之写作,和为写而读之写作。前者指向深化和细化阅读的写作,后者是指向写作技能的阅读能力训练。教读《阿房宫赋》,为解决知人论世的问题,教师引入互文本《唐才子传·杜牧传》供学生阅读,设计一道读写结合的训练题,阅读《唐才子传·杜牧传》后,试用80 字左右,以“杜牧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简要概括;再引入两首咏史怀古诗——唐代胡曾的《阿房宫》、清代丁尧臣的《咏阿房宫》,让学生以书面文字简要评析两诗主旨的异同;又让学生扩展阅读《上知己文章启》,让学生以“简要分析本文主旨”的论述题来写一段阅读体会,进一步明确杜牧写作《阿房宫赋》的意图。这样的群文阅读,于读中写,以写促读,其交互并进的活动过程涵盖了信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与评价性阅读等实践活动,这一系列的“读中写”,是偏向于对主文本《阿房宫赋》的深度理解的。而若基于《阿房宫赋》的“借古讽今”的史论笔法,让学生学习借鉴这种讽喻性构思来写作议论文,则是主要指向写作技能的写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