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大自然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生活素材 阅读 自然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5-02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帮助初中生凝练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素材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只有用好素材才能丰富作文的内容,提升作文质量。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初中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素材的积累,并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以此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和质量。
一、重视阅读环节,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素材
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体系僵化的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太多单一。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都会侧重讲解写作技巧和在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没有重笔墨讲解优秀作品中素材的运用,导致学生在写作时脑子里没有资料,无从下笔。于是学生开始抵触写作,抵触语文教学,严重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所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语文教师需要为写作教学寻找素材,并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初中生积累贴近自己生活的素材,使写出的文章更具有真实性,情感更丰富。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把阅读和作文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素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备课的机会,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寻找与初中生生活的契合点,挖掘课文中隐藏的生活素材。这样,教师在挖掘生活素材之后可以以身示教,指导初中生从多方面入手积累生活素材。例如,在教学朱自清散文《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中挖掘几个关键词“亲情”“感恩”以及“回忆”,把这几个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值得思考的故事。教师从《背影》中可以挖掘有关亲情的素材,并指导初中生把课文中的素材运用到与自己作文相符的情境中,丰富作文情感。
当然,通过阅读积累生活素材还需要教师拓宽初中生的阅读渠道,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生活化的素材需要优美的语言点缀,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词句。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效率,又能让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让初中生感受到积累素材的快乐,把积累素材当作一项乐趣而不是一项工作。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亲近大自然,在自然中积累生活素材
大自然是奇妙的世界,我们可以从大自然观察太阳的朝升夕落,感受四季轮回,品味鸟语花香。在初中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初中作文的内容都涉及到了大自然的风景、现象等。所以,教师需要在自然中积累生活素材,并借此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感悟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从大自然中挖掘教学内容可以使初中生接触更多的知识,为初中生展现不同的世界,让他们了解大地山川、河流树木的岁月更替。当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为了给学生提供观察大自然的机会,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郊游,去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室外,延伸到大自然中,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从大自然中挖掘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把大自然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利用与学生郊游的契机渗透课文知识,让学生在观察大自然景色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初中生领悟到大自然的美,又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课文知识,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深入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美最终是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服务的。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初中生的所思所想,并结合客观实际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任务,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高效完成任务。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初中生留心观察事物,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才能提高初中生写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
三、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探寻生活素材
除了从阅读中和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素材之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从实践中积累生活素材,在生活中通过反思感悟,分析自己的不足,尽全力弥补自己的缺陷。生活为初中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当中,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既能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又能感受到人情冷暖,是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的重要机会。为了贴合生活化积累素材的主题,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使活动内容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收拾家务、帮妈妈做饭、关爱社区孤寡老人以及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初中生的爱心,观察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在学生完成社会实践任务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把经历写出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会回顾自己一天的经历,既是一个重温幸福的过程,又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
总而言之,积累素材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需要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并通过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当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权利,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海.丰富学生作文素材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13,3.
[2] 温耀林.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7.
[3] 温旭光.关于作文教学的浅层次研究[J].价值工程,2010,9.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审美能力 兴趣培养
一、增强阅读,感受作文之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前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美,并以美引美;后者可以使学生借别人的审视眼光和审美趣味来培养自己的眼光。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在广泛的涉猎中不断吸纳,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一切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课文中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可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反复吟诵,从课文字、词、句、篇的学习中体味到文章所熔铸的美的情感,欣赏到语言表达的美的旋律。例如《石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里赋予了石榴喜悦的心情和动人的笑容,石榴的笑姿和它成熟了的形状是那么吻合。读了这一段,学生不仅掌握了石榴成熟时的特征,而且还被作者的喜悦心情所感染。众所周知,模仿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任何一种学习过程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则能提供数量更多、内容更广、体裁更多样的学习范例。
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是很重要的,因为阅读是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感染。但是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他们往往会盲目地、随意地选择读物,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各种读物。
(1)要根据儿童少年阅读兴趣发展的年龄差异,向各年级学生推荐不同的读物。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小学低年级儿童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到了中、高年级、对于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科学幻想故事比较感兴趣。然而,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的兴趣还没有明显的分化。教师在推荐读物时既要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要让中年级以上的学生大量接触科学普及读物,培养他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的兴趣逐渐分化。
(2)为使学生理解语文、数学等课文,及时向他们推荐有关的优秀读物。
(3)为配合学校或社会的重大活动,及时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
(4)为让学生接受最新信息和知识,及时向他们推荐期刊和报纸。课内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到优美的字词句,从而更好地表达胸中的真情实感。
二、走进自然, 感悟生活之美
写作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表现自然、社会生活的美,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自然中,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对大自然的感悟,从“迎春”的第一朵小花到严冬的几株傲雪的腊梅,从乡间的小桥流水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从春天飞来的第一只燕子到秋天的第一片落叶,都能去感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春夏秋冬及早晨黄昏的变化去细心观察,去深入体会,写一些作文、随感片段,要求学生能抓住每一次外出的机会,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在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比比皆是,其中又蕴蓄着精神、品德、情操、性格、人情等美好的心灵内容。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观察力去透视点滴的生活细节,由小见大,可以在现实中感悟丰富生活内容的同时,引发心灵的震动,产生写作激情。
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轻松的校外活动。如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野外踏青、放风筝,到桃园中去看桃花等,让学生畅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醉在诱人的花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畅想美、创造美,用真挚的情感去作文;秋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农田参观,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田野的美景,仔细观察田间农民在忙些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并让他们用笔、用自己的心去描绘自然的可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观察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全身心地去感受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要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的丰富情感。
一、寓环保教育于教材感悟中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中的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插图都非常的美,既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讴歌,这样的篇章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通过气氛的渲染、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的心灵获得美的体验,进而激发出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海底世界》描绘了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它将我们的视线转向蓝色的大海深处。《鸟的天堂》讲述的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中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它们相互交替,俨然有序。白鹤、麻鹤早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构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鸟的世界”,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这些篇章犹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文辞,使人陶醉,令人遐想。仿佛让人目睹着海底的奇异,吮吸着榕树的清香,聆听着百鸟的争鸣,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心旷神怡。教学这些课文,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读中感悟,不断加深内心体验,身临其境,陶醉在课文描写的自然境地中,并由此插上想象的翅膀,获得惬意的审美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家园的殷实和美妙,并深切地感悟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植物和动物,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二、寓环保教育于教学拓展中
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促进其环境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另一方面还应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爷爷和小树》后,我让学生在家和父母同种一盆花。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后,让学生说说我们美丽的新校园应该怎样爱护,并让学生办了以“我爱我的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在学生们了解了《云雀的心愿》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写自己的心愿。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三、寓环保教育于词汇积累中
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词汇积累教学中,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语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进而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比如,在收集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猴子、鹿、蛇、狐狸、熊等有关动物的词汇活动中,看到熊猫这一词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世界各国对老虎、大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也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样的不断学习和灌输,潜移默化中唤醒了学生环保的意识,孩子们便会真心地希望那些生活在笼子里的动物放回自己的家园,自由自在地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呀!
四.寓环保教育于作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不但注重于方法、技巧的训练,还应重视思想、环保的教育。在教学中,我经常播放有关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风光的视频,以此激起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提高环保的意识。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环保方面的小练笔,加强对环保内涵的理解。我多次在班里开展了以环保为题的作文竞赛,像《争做环保小卫士》、《还我绿色》等,在平时学生的日记训练中,我也要求学生注重环保,多写有关环保方面的小故事、小事例,点点滴滴,倾注环保。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环境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
五、寓环保教育于危机意识中
环境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可充分利用儿童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热爱自然,当自然遭到破坏时,他们天性中的表现出的抗争心理,能促进儿童把自己的认识付诸于行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住这一契机,激发他们的危机感,往往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由于人为的破坏、土地减少了,葱郁的森林消失了,水土大量流失,致使浑黄的河水像脱僵的野马,吞噬了村庄,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终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生动鲜明的事例让儿童产生危机感,这时教师加以适时的引导,激发其环保的意识,继而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
六、寓环保教育于绿色行动中
环保教育不是闭塞的教育,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媒介,促使学生领悟知识、形成绿色观念的一个过程。而绿色观念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使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进而形成环保意识。比如:1.在全校掀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活动,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2.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环境状况的整体认识。组织学生到县水泥厂参观,了解污水排放物的处理过程,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让学生真正关心和参与到环保问题解决上来。走上街头,向街道市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担当起环保卫士的重任。
一、培养写作兴趣,实现以趣引入
小学生一开始就害怕作文,因此必须想办法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写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而自然也不会再惧怕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可多向学生讲讲本地大家都熟悉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让言为心声,产生写作触动;另一方面让学生把与本地有关的美文摘抄在黑板报上,以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对照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写不生动的症结所在;三是在学生作文评语上下功夫,尽量对学生作文进行肯定和表扬,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新内容,有一点新思想,有一点新见解,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四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校园及班级网络,开辟“习作发表区”,鼓励学生上网写博客,大胆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享受成功的乐趣。这些做法使学生认识到写好作文只要下功夫也是可以做到的,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写作的冲动与激情也随之产生了。
二、真实感受生活,享受美好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大书。作文教学离开了学生的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的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心田。生活积累丰富了,不仅有米下锅,还会引起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就会有一种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一个对生活毫无感觉的人,再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他看来也会是苍白无力、无甚可写的。作为教师,我们就应将作文教学日常化,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每一个培养他们对生活热爱的机会,使他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中蕴含着大自然的壮硕美、人情风俗的韵味美……
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还要训练他们发现的眼光,挖掘乡土资源中值得学生去发现的东西:如自然美可以激发爱国情感,乡风民俗可以凝聚合力,营造纯厚民风。教师应利用平时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留意、思考生活中的点滴,如看到落日,问学生联想到什么;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记录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等,培养学生在有意识的观察中去发现生活中值得一写的东西,去思考生活带给人的启迪,有了这样的发现之眼,还怕在写作时笔头生涩,文笔枯竭吗?
三、注重弘扬个性,鼓励创新成长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感受,对同一件事,他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感受也不完全一样。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体验,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呵护,是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张扬。因此注重在作文中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有一点新意,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也要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增加写作信心,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如近期学生写的一系列与乡土资源有关的实践性文章《游幕阜山有感》等,文中阐述了我们应爱护大自然、装点大自然,而不该破坏它、毁坏它的道理。教师在讲评时,肯定了学生们能从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值得全社会思考的问题,升华了主题,颇有新意。以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抓住有特点的,有意义的、新鲜的事物记下来,以异取胜,以新取胜,使自己的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一、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农村中学的师生对课程资源的概念了解不深,他们忽视了在教材外,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多,仅限于教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户外场所、图书馆等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一些教师还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一些农村高中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网络资源普及率不高,为了高考,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试技巧上,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发挥作用,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够重视,学生不能走出课堂,参观、调查、校外实践活动很少。例如,《奇异的自然》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中,让学生尽情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体验,完成习作练习,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农村,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开发利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
二、融入大自然,挖掘素材性课程资源
自然资源千姿百态,风雨雪霜、日月星辰、辽阔的大海、起伏的山峦、果园农田、海堤森林、园林花卉等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的源泉。农村地区保留着原始的风貌,自然风光独特,农村学生有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例如,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课文,教师选择相应的季节,带学生走进文本描写的环境,再现作者描写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学习有关田园劳作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揣摩人物的心理,体验作者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了解。把农村自然风光当作素材性资源,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描写自然风光,培养学生观察力,提升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写作以田园劳动为背景的习作,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个性化作文水平。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鼓励学生到风景区,为游人服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走进社会生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农村有丰富的方言资源,尽管语言文字日趋规范化,而农村地区很大范围内还有方言存在,挖掘方言中的有利因素,将其作为校外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方言中地方文化的累积,饱含着地方人民真善美的结晶,让学生积累方言中与普通话相差较大的词汇,根据发音与语义考察词义的演变,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通过与普通话的发音对比,让学生感悟地方文化,加深对普通话的了解。农村地区有很多民风民俗,体现出各民族的理想和价值观,整理挖掘民俗文化,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礼仪、道德倾向,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置身家庭,整合语文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