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王维的赠别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2.通过理解、诵读,想象、体验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背诵古诗,培养主动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
01课前谈话,积累古诗
1.在我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个诗人。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谁?李白。他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一起回顾一下(出示,齐读):
《静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二上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三上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李白的这五首诗歌,你能把它们分成三类吗?(可以按照写“月亮、景色、赠别”等分类,只要言之有理,最终落到“赠别诗”)
3.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赠别诗”(板书:赠别诗)
02揭示课题,感知诗意
1.【出示课题】齐读《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谁能说说这些画线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鹤楼: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中游。
送:送别。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岁。
之:去,到。
广陵:扬州的别名。
2.联系作者李白,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在黄鹤楼上,大诗人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东边的扬州去。
3.“鹤”笔画较多,“孟、浩”“陵”要求会写。请工工整整地填写人名、地名【出示“地图”】评价。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4.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00页,大声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音乐】
(1)读诗歌,刚才老师提出了两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哪个层次?自己再试一试。
(2)检查:请“读正确”的同过来读……(自评)【正音】孟、陵;
再请读流利的同学读……(自评)
最后请读出节奏的同学读……(自评)
(3)【出示题目和前两句】研究题目与前两句诗的关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点、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诗中有时间“烟花三月”,指春天时节。“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想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好时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游玩黄鹤楼的人们一般都是什么心情?(兴奋)然而此时此刻,李白却要在此与好友孟浩然话别,心情又会怎样?(伤感)伤感表现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别意
1.我们到诗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学生自读)
2.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见、所闻,还是所感?找出依据(“见”)
3.李白“见”到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你认为他站在黄鹤楼上,送了多少时间?
4.(出示插图),想象刚才在黄鹤楼上话别的场面(学生说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读的是哪两句?——这就是”寓情于景”。
5.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齐读。再读,边读边想象送别画面,争取背出来。【配乐】
6.检查背诵。
04拓展深化,体验深情
1.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读。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写的。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赠”“送”:汪伦送李白,表示感谢;李白送别人,表示留恋。
(2)形式:歌送;目送。
3.两首诗中,相同的是什么?
(1)离别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这节课马上要下课了,老师也要和大家告别了。你们准备怎样送别老师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出示古诗,要求选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等。
1.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2.边塞征战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3.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有咏史诗的作品,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历史沧桑之感。
4.咏物言志诗
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二、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人物:杜甫、白居易。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人物:屈原、李白。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 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词的起笔,词人幻想一只拟人化的白鸥来设问,这样写对全词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
词人幻想白鸥来设问,以虚写实,揭示了孤舟受阻这一题旨,还为通篇的结构――时而写“身留”,时而写心未留――提供了线索。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思考。手法上,是以虚写实;内容上,揭示孤舟受阻这一题旨,为通篇结构提供线索。
(2)结合词中有关内容,简析“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几句是如何抒发词人的思想感情的?
【答案示例】
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欢聚,并引来他寻梦的渴望,然而他一再地努力入梦却没有成功,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这三句反映了主人公翻腾的思绪,也与前面美好回忆形成对比,进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这三句的内容,句中“梦也梦也”的重叠,就表现了他寻梦的努力。好梦难寻,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只见荆溪寒水空自流。这样与前面的美好回忆相比较,即可得出词人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再授连州至
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③桂江:漓江。
(1)诗中第三联是如何描写两人分手时的情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
诗人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一个“并”字,一个“尽”字,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极为凄婉地传达出来了。诗人还以“回雁”“断猿”衬托离别之情,诗境也变得凄厉了。
【解题思路】
回答本题,既要写出这两句诗的具体内容,还要抓住有关的关键字词进行分析,如“并”、“尽”、“回雁”、“断猿”。
(2)“桂江”和“连山”东西相隔遥远,并无相连之处,诗人是如何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示例】
诗的末尾两句,并不是实说桂江东过连山,而是以虚写实,说连接双方的,正是山水相望的无限相思,这样把这一对志同道合又遭离别的友人的生死不渝的情谊形象地表现出来。
唐代新兴的今(近)体诗中,七律起步最晚。国初三十余年间即高祖、太宗时期(618-649),是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时五律已初具规模(如王绩《野望》),而七言八句之体仅见杨师道《咏马》、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及稍后上官仪《咏画障》等。这些诗并不讲究平仄粘对规则,从格律角度看仍处于陈隋时代水准。七律之酝酿建创乃在初唐后期唐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高宗、武后时期(包括中宗、睿宗)。由于武后雅好艺文,宰臣文士同声相应,诗坛逐渐活跃起来。但这时期成就着闻的诗家如王杨卢骆四杰和陈子昂等,都崇尚五言体(包括五古、五律及长律);在他们留存的诗集中,竟没有一首七律。七言律的兴起,应当归功于武后的提倡和词臣应制联唱。则天久视元年(700)武后游幸嵩山平乐涧,自制《石淙》七言(可能是上官婉儿)。时为太子的李显(中宗)、相王李旦(睿宗)同题奉和,侍臣武三思、狄仁杰、张易之、张昌宗、李峤、苏味道、姚崇、阎朝隐、崔融、薛曜、徐彦伯、杨敬述、于季子、沈期、宋之问各有《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这些作品内容并无足观,但对七律格式(对偶、粘对)的形成起了有力推进作用;而且由于写作者们的显赫身份和地位,其于诗坛创作导向(诗体趋尚)影响深巨。
这个时期的七律作品,格律形式正在演化,题材多为宫廷侍宴陪游;声华竞逐,藻丽相尚,尚带齐梁余习;不乏佳句,而完章者较少。李峤、杜审言、宋之问、沈期为代表作家。杜审言写于则天天授元年(690)的《大》,声律完全合协,实为初唐七律首倡之作。“梅花落处或疑雪,柳叶开时任好风”及《春日京中有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均称秀朗之句。许学夷说:“杜独挺苍骨,是唐律之始。”(《诗源辩体》卷十三)肯定了他初启门户的作用。沈期继扬宗风,他的七律(存15首,在初唐数量最多)可以用“吞吐芳华,安详合度”来形容。其应制作“富丽之中稍加劲健”(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七),如“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名篇《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借咏戍妇怀夫,寄托知己相思之意。带有乐府歌谣情调,笔意流宕,沈德潜谓“色泽情韵俱高”(《说诗语》卷上),姚鼎言其“高振唐音”(《今体诗钞序目》),被明人何景明等推为“唐律第一”。又《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吐属从容,能在平朴的句调中写出贬逐蛮荒的凄感(虽然他的受谪为罪有应得),通篇振拔流利。这些诗作在选材和写法上都已经突破侍宴应制的藩篱和镌琢的刻板作风,“体就浑圆,语就活泼”,对于七律境域具有开拓的意义。胡应麟说“七言律以才藻,则初唐必首云卿”(《诗薮》外编卷四),是允当的。
二、盛唐(713-755),七律的成熟期
进入开元、天宝时代,七律应制馀风虽然仍存,但已不居主流;写作上也脱却以缛为工的涂泽气息,重在抒怀达意;其咏山川行旅风物名胜,表现了浑厚高逸的气象和奔放风格。毛奇龄《西河诗话》卷二云:“神(龙)、景(云)律如缕金斫石,开、宝以后便如冶金削石条条矣。”说明从雕镌到不刻琢的转变。这时期七律总数不多,而品质极高,名章互见,呈现出少而精的创作效应。崔曙、祖咏均孤篇横绝名垂后世;崔颢存4首,其中两首有“唐人七律第一”之誉;王维的“渭水自萦”、“居延城外”分别被推为“应制诗第一”、“关塞诗第一”。这种“少而精”的创作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七言律还不是盛唐作者所致力写作的主要诗体,对于李白、高、岑等人来说不过是才华“旁溢”偏师致胜而已。第二,显示了这一诗体潜在的艺术魅力和广阔发展前景,这一点很快就为杜甫的创作令人信服地得到证明。本期从创作倾向看可分为格律派和写意派。格律派讲求声律谐协(合平仄,无复字),对仗工稳,章法严整。李颀是其代表。崔曙的《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祖咏的《望蓟门》和李颀的《送魏万之京》,都是纯雅圆熟之作,可称盛唐正声,足为矩。李所存七律7首,篇篇森整合协,当世无有其二,在七律体的规范化建设上功不可没。明代嘉隆诸子正是从格律程法着眼,奉为圭臬“正鹄”。但李诗法律严而韵意稍嫌不足,王夫之指出已微见“制艺”气味(《唐诗评选》卷四)。我们比较他的《宿莹公禅房》与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即可判然。
写意派注重意气神理,放笔挥洒,不拘束于对偶声律。崔颢、李白、高适、岑参均属此派(他们当然也有合律的作品)。崔之《黄鹤楼》、《雁门太守歌》,李之《登金陵凤凰台》,皆以歌行体调入律,虽“律非纯雅”,而浑灏流转,读之自有一种豪宕磊落神理飞扬的感觉。高、岑另为一格。高之“黄鸟翩翩”、“高馆张灯”,岑之“相国临戎”、“柳莺娇”、“满树枇杷”等作,并不严守粘对规则。然高诗平朴中饶有情致,又善用虚字斡旋,运脱轻妙,弥见姿态;岑诗长于设色,辞采绮婉,笔情流逸,各具特色。高如“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岑如“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并为情景相映的佳联。高、岑送别诗中联多嵌用地名为对:“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高)“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溪梦里山。”(岑)原亦浑成非出凑泊;但后人竞相仿袭,演为赠酬诗之活套,致叶燮讽刺说:“行中携《广舆记》一部,遂可吟咏遍九州。”(《原诗》卷四)
盛唐七律作手中,王维最称大家。他的七律既有严整的一面,又不为法度所局限。王世贞谓“兼有李(颀)岑(参)之长”(《艺苑言》卷四),即言章法、情韵二者并美。在王维现存20首律作中,风格多样:“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高华富丽,气象万千;“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秀淡和细,隐含比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写“积雨”神理,森然生动;“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状塞外异景,雄迈壮观。其次是技巧具备,如对仗中流水对、当句对、借字对、叠字对、掉字对等俱见典型。三是意趣自然,神韵天成,不见烹炼之迹。的确,在杜甫未全力投入七律创作之前,王维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陆时雍说:“后人因绝爱少陵,遂至忽视摩诘耳。”(《唐诗镜》卷十)
三、中唐前期(756-770),七律的高峰期
这是杜甫的时代。杜甫现存七律151首(据浦起龙《读杜心解》),安史之乱(755)前所作仅5首,不过“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小巧之句。从至德二载(757)至大历五年(770)逝世止,十四年间写作146首,以丰富的篇什,深刻博大的内容和高度表现技法,将七律艺术推向高峰,影响了大历以后中国古典诗歌诗体的发展走向。杜甫七律的成就,我们用“空用绝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后来诗家竭尽全力,都只能得其一体,没有人能够跨越这个高峰。
杜甫的创造性贡献表现在:
(一)境界大开。他用七律叙写时事,议论时政,叹息民生凋蔽,反映艰难时世。由于他的努力,使七言律体从初唐时代的宫廷奉制和盛唐时代的抒写个人情感,走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了这一诗体的最大功效。王禹说:“子美集开诗世界”,七律的演化进程正是如此。
(二)诗律精美。杜律分正、变二体。从严格意义说,七律体式到了杜甫手里才完全稳固并臻完美。森严的格律形式,杜甫运用起来驱遣自如,颇有掉臂游行之乐。艺术上达至精醇境地,可举为正体典范的篇制,不胜枚举。其次是变体的创立,即有意打破律诗的通常格式,规矩绳墨中错以散行古调,造成奇纵突兀的态势,朱熹称“横逆不可当”;而又浑融一片,读之抑扬铿锵如出金石,即王士说的“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真正做到“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戛”。《白帝城最高楼》、《暮归》、《晓发公安》三诗,可称拗体律之绝唱。杜甫艺高胆大,他创拗格是“以拗折之笔写拗折之情”(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系从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出发,故能声情并茂,出神入化。后来许浑的拗救句法和杜牧的拗峭作风,无不从中获得启示。宋代黄、陈一派更是专意仿效,演为律体中以奇制胜的别调。
(三)变化百出的技法。新颖独创的句法,如“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本云叶吟风,梢滴露,倒换错出,化常为奇。意出不测的对法,如“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宋人诗话指为“一句在地,一句在天”。打破常规的章法,如《曲江二首》之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只一落花,连下三句。第一句是初飞,第二句是乱飞,第三句是将尽。反复层折,一句深一句,写出既怕看花,又欲看飞花之尽的伤春惜春情怀。再第四句插入强借酒解愁,黯然欲绝。你看他颠倒纵放又极自在。不拘一格的笔法,如《咏怀古迹五首》同是借古迹而咏怀,写法却各不同。第二首宋玉宅,将自己怀抱与宋玉故事引为同调,双管夹写,宾主兼到,寄慨遥深。第三首明妃村,则专咏明妃事,始终无一语涉议论,无一字及己怀,而句句暗地比托,从无限低回中透出负才不偶的抑郁情怀,读来更觉深沉。
(四)琳琅满目的精品画廊。“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笔淋漓,气象笼罩,“此等气魄从前未有”(赵翼语)。这是杜律中高浑雄大之体,代表了他的主体风格,后人称为“杜样”。“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这是峭险兀戛的拗体。“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洒罗衣”,气调流便,启大历之体调;“路经滟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锻造奇警,辟义山之门径。而《卜居》、《堂成》、《江村》等作,又引出张、王、元、白近易之风和唐季宋元“千家诗体”。
四、中唐中期(771-804),七律的变化期
关键词:诗歌 意象 植物 情感
诗歌和小说戏剧一样塑造艺术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都是诗中的形象。
曾在与谈诗的信件中,多次讲到诗的形象,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没有形象的诗是枯燥乏味不生动的。例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来喻心中的愁苦,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形象也来自生活。相同的景、物,会因抒情主人公的经历、性格甚至特定时刻的特殊心境而染上不同的色彩,具有特殊意味。例如同是写燕子,刘禹锡《乌衣巷》中写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借此来表现时迁,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表达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晏几道《临江仙》中写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燕子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故词人以“燕双飞”这一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相思之苦油然而生。可见,把握诗歌的形象,对于鉴赏古诗词有很大帮助。
诗人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灵感倏忽而至,诗中形象往往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象。所有的物象都带上诗人特有的情感,具有特定意味,即所谓意象。
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意象往往是植物。
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由于“柳”“留”二字谐音,古时候经常以此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陆游的“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以“宫墙柳”暗喻唐婉,抒发了两人离别后再难相见,可望不可及的心理状态;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因见杨柳而想起当初丈夫分别时折柳的情景,怅想丈夫久去未归,而自己却青春渐消,顿生悔意。又由于杨柳多种于檐前屋后,故常作故乡的象征,如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牵挂。从杨柳自身柳絮飘忽不定的特点,又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梅花也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迎寒早开,美丽脱俗,常象征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梅花诗中,最著名的大概应数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首诗被公认为千古咏梅绝唱。其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套用前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只换冠首二字,却见其妙。“疏”勾勒出梅花倒影的特有风姿,少而有意;“暗”点染了朦胧水下的清幽香气,淡而生情。南宋诗人卢梅坡的《雪梅》也是佳作,让人击节称奇的是最后二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看似平常,实则哲理暗蕴,意味深长。而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已然不是什么伤感怀怨之作了,它格调高雅,寄寓着自己锐意变法革新的宏图大略。
梧桐在古典诗词中染上了孤独、凄苦、哀愁的情感色彩。用梧桐表达幽怨、凄苦的诗很多。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流露出凄苦之情,为杨玉环的死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温庭筠借梧桐树写离情之苦:“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页页,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雨落梧桐,无休无止,正如闺中人的离情别恨绵绵不尽。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主人公彻夜难眠,听细雨淅淅沥沥洒落在梧桐上,“怎一个愁字了得!”亡国之君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描写冷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深锁,一个多么清冷凄凉的环境,诗人借“寂寞梧桐”表达无法摆脱的万般离愁。宋黄《花庵词选》评论此词时说:“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梧桐的意象对全词意境起了重要作用。
其他意象如用落花表达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用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用丁香表达愁绪,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摊破浣溪沙》);用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清明习俗一二三——荡秋千
在中国民俗节日里,寒食、清明、上巳是相伴相行出现的,甚至很多时候会将其相提并论而趋向于混同,最终则寒食和上巳都被并入了清明,使得清明节成为包容多种民俗内容的传统节日。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把当时东京(今开封)清明节的盛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宋时的清明里除了扫墓踏青以外,还有射柳、拔河、蹴鞠、相扑、听书、看戏、斗鸡、放风筝、荡秋千等民俗活动。
在如此众多的活动中,有一项受女子欢迎的游戏,那就是荡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两边支架,中间悬起两绳,下栓踏板而成。相传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需要借助藤条或是绳索来回摇荡来采摘果实。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里开篇就记载:“立春之日。悉翦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为施钩之戏,以缏作篾缆相罥,绵亘数里,鸣鼓牵之。又为打球、秋千之戏。”隋杜公赡为“秋千”作注说:“《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折。’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曰名‘秋千’。楚俗亦谓之‘施钩’,《涅槃经》谓之‘罥索’。”唐代徐坚《初学记》卷四中又将“打球”、“秋千”二事置于“寒食”条目之下,也说明在早期的秋千是寒食节日中的一项传统活动。到了汉武帝时,秋千逐渐成了祝寿的代名词。唐高无际《汉武帝鞦韆赋序》云:“鞦韆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鞦韆之乐。”千秋万寿,取的其实是谐音,为了避讳,所以改千秋为秋千。
如果说北方山戎人荡秋千是为了强健体格,宫廷秋千是为了讨个好彩头,那么自齐桓公北伐山戎并将其传入中原之后,秋千也确确实实成为了节令里盛行的游戏,以至于“每至寒食为之”。
秋千,绝不仅是来回摇摆如此单调的游戏。魏晋至唐宋,秋千就已是在寒食清明前后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半仙”,恐怕就是嫔妃们随秋千的摆荡飘起衣衫美裙宛若仙女一般吧!唐代诗人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秋千的影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杜甫《清明》里“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常与蹴鞠一起出现,“蹴鞠”是男子踢球游戏,秋千则是女子专属,男女相伴,意趣横生。唐宋时期,秋千一直是寒食节里最流行的活动。由于寒食在唐代有七天的国定假期,一年之中也唯有此时树木葱绿,所以人们纷纷选择去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
兹举数例:
抱膝思量何事在,
痴男埃女唤秋千。
白居易《寒食夜》
春风摆荡禁花枝,
寒食秋千满地时。
王涯《宫词》
风烟放荡花披猖,
秋千女儿飞短墙。
李山甫《寒食二首》
好是隔帘花树动,
女郎撩乱送秋千。
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寒食梁州十万家,
秋千蹴鞠尚繁华。
陆游《春晚感事》
芳草长时寒食天,
红墙低处见秋千。
张耒《二月词》
五代十国时期,渐渐流行起了水秋千。花蕊夫人有一首《宫词》,“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诗里来看,水秋千应是置秋千于水面船中,类似于八月十八的弄潮,表演者需是会耍会演,在秋千激荡中展现技艺。水秋千延续到宋代时已经成为一项水嬉活动,《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中记载:“驾先幸池之临水殿,锡宴群臣。……继有木偶筑毬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宋代的娱乐活动甚为丰富,“水傀儡”就是在水中作人偶表演,水秋千则难度更高,类似于现代的高台跳水和杂技,所以伎艺人也是经过了专门训练的。《武林旧事》卷三《放春》里写道:“春时悉以所有书画、玩器、冠花、器弄之物,罗列满前,戏效关扑。……且立标竿射垛,及秋千、梭门、斗鸡、蹴鞠诸戏事,以娱游客。”秋千晃悠起来,往往都是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一直到现代,秋千也依然是少女儿童最喜爱的娱乐之一。
春天是思念的季节,也会生出多愁善感的情愫,所以秋千也荡出了少女们孤独寂寞的相思愁绪:
欲上秋千四体慵,
拟交人送又心松。
韦庄《浣溪沙》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冯延己《阮郎归》
吹花小雨湿秋千,
闲却好春*。
张元幹《好事近》
十五泣春风,
背面秋千下。
李商隐《无题》
过尽百花芳草满,
柳丝舞困阑干暖,
柳外秋千裙影乱。
人逐伴,旧家心性如今懒。
侯置《渔家傲》
谁能读懂春中的深闺女子,谁又能解出她们的望穿秋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古时女子莫不待字闺中,一堵围墙却隔断了少女的心事,唯独秋千是她们最忠诚的伴侣,瞬间而过的也是一晃的青春。现代文明中秋千依然不少,却更多是孩子们的乐园,无忧无虑,也无忘烦恼。
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踏青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 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赵之珩表示,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插柳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