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品成本核算

药品成本核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品成本核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药品成本核算

药品成本核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药品管理;成本核算;药品收入

[DOI]10.13939/ki.zgsc.2016.40.076

1 引 言

作为医院重要的流动资产――药品,是医生为病人有效治疗的手段之一,同时,药品收入是医院医疗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成本也是医院经营成本的重大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管理与核算,对医院的医疗安全、资产安全、成本控制及降低病人负担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格药品管理,加强药品成本控制对于促进医院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着重大意义。

2 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各医院经过多年不断发展,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药品管理也逐步规范,但当前我国部分医院对药品的管理和核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医院药品管理组织不健全、结构不合理

一些医院药品管理组织架构体系不健全、不合理,造成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导致职能交叉缺失或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改进措施:建立医院药品四级管理组织结构,第一,在医院领导下成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由院长、分管院长、药剂科成员、临床各科主任、纪检、审计、财务人员组成,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定期召开会议,审核批准医院药品各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审议医院药品新品的引入,以及药品管理的其他重大事务;第二,分管院长主要负责药品采购计划的审批,临床急需药品引入的批准,药品部门财务报表的审批,以及临床用药的管理;第三,药剂科成员由药剂科主任、采购员、药品会计(由财务科派驻)、临床药师、药库管理员构成,主要负责日常药品的计划、采购、入库、核算、指导临床用药等工作;第四,门诊、住院药房,成员由各药房主任和发药员组成,负责日常药品的调拨和住院病人处方、医嘱的审核、发药。

2.2 医院药品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第一,建立医院常规药品使用目录,完善药品新品种引入机制和流程,明确各机构职责。目前部分医院药品在用品规范混乱,引进药品新品随意性较大,一方面造成满足不了病人治疗需要,另一方面造成药品部分品种多余、滞销、积压浪费,不必要地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差错的概率,提高了医院药品的经营成本,甚至为不良产商临床促销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改进措施: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根据国家和地方基本药物目录,由医院临床各科室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治疗需要,提交本科室药品使用品规,交由药剂科汇总,药剂科对各科室提交的药品品规,对照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审核整理汇总,形成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初稿,交由分管院长审核同意,同意后再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审议,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对药品目录初稿中的各品规要严格审查,重点审核药品各品规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审核通过交由委员会主任批准执行,形成本院的药品使用目录。另医院每年可定期根据此流程,调整完善药品使用目录,以满足医院业务发展及病人治疗的需要。药品目录出台后,医院药品的采购、使用必须严格在目录品种范围内。对于不在目录范围内的品种,病人确实治疗急需,由医生填写药品临时采购报告,详细说明病人信息、使用品种、剂量,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交由药剂科审核,审核通过后再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采购。

第二,调整完善医院药品流通流程,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部分医院药品采购流程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经常造成部分药品断货,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用药,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外部分品种滞销积压,造成报费损失,提高药品经营成本。

改进措施: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各医院可根据业务需要,仓库储存条件,每月形成2~3次批量采购计划,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前期药品消耗量,结合医院药品现有库存量,另考虑到医院病人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出具药品采购计划稿,交由采购员整理,采购员对计划采购稿进行初步审核,根据医院采购目录制作采购计划表,按各采购公司详细列明药品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形成的计划表交由药剂科主任审核,药剂科主任重点对医院的急救品种采购数量结合库存量进行考量,并对其他品种采购量根据有关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后采购。另可建立对医药公司供货情况的考核机制度,避免医药公司供货不及时、故意不供货等行为。

第三,调整完善药品入库入账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现今部分医院管理核算信息系统设计不合理、不完善,造成内部控制不到位,出现监管漏洞,时有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情况出现。

改进措施:根据医院药品工作制度、流通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形成药品三级账管理核算方法,财务科负责药品总账的核算管理,药剂科(药品会计)负责药品明细账的核算管理,仓库管理员负责实物账的核算管理。

药品采购到货后,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到货清单对药品进行挂账入库后通知采购员进行审核确认,采购员根据验收记录,详细核对每个品种品名、规格、产地、价格、数量,无误后在信息系统上确认,完成药品的挂账入库,增加药品的实物库存,药品会计根据采购员、审计审核合格的发票,在挂账入库的记录中对药品进行冲正入账,同时重点核对药品的价格。

第四,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部分医院存在药品价格管理混乱,调整随意,责任不明确。

改进措施: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完善调整流程。采购员根据国家价格政策、地方招标采购目录或询价记录(询价流程由纪检、审计人员参与)制作药品价格调整目录,由纪检、审计人员、药剂科主任审核签字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同意后交由药品会计人员在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中执行调整。

第五,调整规范药品核算方法。部分医院存在药品核算方法混乱,有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不能正确地反映药品经营成本。

根据201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医院新会计制度,取消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改按进价核算,建议医院实行实进实出会计核算方法,这样能够正确核算反映药品的经营成本。

第六,明确药品实物负责人,建立药品定期盘点制度。部分医院药品仓库、药房或多或少存在账实不符,药品质量保管不当等情况。

改进措施:由医院指定药品库房的实物负责人,仓库为仓库管理员,各药房为各药房主任,负责本科室药品的日常核算管理,同时,医院财务、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库房药品进行清查盘点,对出现的账实不符、报损情况查明原因,上报院领导,如系人为因素,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由药品会计根据盘点结果调整药品明细账,财务科根据药剂科月终上报的药品盘存报表调整总账。

3 结 论

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医院医疗安全、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同时,医院药品管理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是本人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提出的一点建议。因此,医院要建立起考核机制,提高各部门、各成员对药品管理和药品成本意识,一起努力,共同做好严格管理药品,共同促进医院的良性有续发展,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管理药品,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药品成本核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单位 成本核算 应用 成本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趋势也越来越激烈,社会医疗体制也不断改革、创新。为了保证医疗单位的优质化、高效化及效益最大化,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对医疗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是极其必要的。现针对医疗单位成本核算理论与核算方法、成本分析及其相关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如下所述。

一、医疗单位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理论

医疗单位中的成本核算主要是指将医疗机构在开展各项医疗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项物资及费用作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进行总成本与单位成本的计算。其中,结合《医院财务制度》中规定的相关医疗单位成本费用项目,包括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药品费用、医疗设备、器械及服务等费用。

(二)医疗单位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成本核算是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制度的重要依据;亦是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完善医院的分配制度,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激励与管理,提升医疗单位的经营效益与竞争实力。

二、医疗单位成本核算方法

一般来说,医疗单位的成本核算包括两方面核算对象,即医院级成本核算与科室级成本核算。现针对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两级成本核算方法展开成本管理,具体如下:

(一)院级成本核算

1.明确相应的收支项目

(1)收入项目

医疗单位的收入项目主要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教学收入,其中,医疗收入主要有挂号收入、床位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特殊材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2)支出项目

医疗单位的支出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设备成本、医疗器材成本、药品成本、人力成本、后勤保障服务成本、管理费、科研教育成本以及其他成本等。

2.院级成本核算注意事项

一方面,在进行院级成本核算时,应当明确收入、支出项目,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正确、合理划分收入与支出。另一方面,必须明确医疗单位中相关医疗支出与其他支出的界限,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二)科室级成本核算

1.明确科室的收支归集项目

(1)科室的收入归集与分配

医院各科室的收入归集,首先需在原始凭证录入时区分“开单科室”和“执行科室”,在科室成本核算时,将每项收入按工作量的大小确定比例,分别计入各科室。

(2)科室的成本归集

将全院划分为各独立的科室核算账户,各种成本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科室,其中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医用设备成本、医用器材成本、物资成本、后勤保障服务成本以及药品成本等各方面。

完成了院科收支项目归集工作,只是完成了医院成本管理体系的设计,还必须做好大量的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才能将院科两级成本核算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2.科室级成本核算注意事项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科室成本原始记录,确保相应的收、发、结存等账目清楚、准确,保证成本分析的精确性与有效性。其次,必须加强医疗单位的计量检测工作,确保医院内部的所有财产与物资设备的收发都经过合理的计量与验收,严格做好物资与财产的计量、验收、领发、管理以及清查工作,为成本核算奠定基础。再次,建立健全的成本费用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审批制度执行。最后,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将科室的绩效考核情况与成本核算相联系,最大化程度提高员工参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医疗单位中的主要成本分析

(一)药品成本核算

在医疗单位的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中,其药品的成本核算属于重点任务。现今,药品的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占据重要比例,通过加强医疗机构的药品成本核算,可以有效地加强药品的管理与监督,避免药品流通不规范的现象出现。

1.院级药品成本核算

医疗机构主要采取药品综合差价率法和药品综合加成率法进行成本核算。其中,药品综合差价率法可以将药品之间存在的差价设置为批零差价与购批差价,结合相应医疗政策及医疗机制的改革情况,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药品成本核算。

通过推进药品管理制度,实行药品以较低价格购进,较低价格销售的制度,可以有效避免药品的过度牟利,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2.科级药品成本核算

实行科级药品成本独立核算。一是可撑握科室药品使用比率情况,对超过药品比率控制线的科室进行针对性的原因分析,有效地控制药品使用率,使药品使用更为合理。二是可加强科室药品领购、使用、存量管理,防止药品丢失,减少漏洞。

(二)医疗设备成本核算

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是医院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的引进和利用情况关系到医院经济的发展。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属于医院内部的长期投资,其特点是耗资多,变现能力差。如果事先不经过严格测算而盲目引进大型医疗设备,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成本管理应从测算水平提高到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水平。同时还应将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折旧率等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评价指标与成本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考查投资效益。成本管理必须经过预算——决策计划——控制——评价—系列控制反馈活动,才能发挥其管理职能。

(三)病种医疗成本核算

我国所实行的医疗项目收费制度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新形势下的医疗体制改革,而美国政府首先推行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期支付制(DRG),DRG对美国医疗市场诱导需求和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推行DRG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在北京地区进行了DRG的可行性研究,同时引进医疗资源消耗强度的概念改善DRG的不足,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公认的方法体系,而且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DRG还有待商讨。尽管如此,DRG仍是医疗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目前使用的病种医疗成本核算方法有历史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有些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成本估算方法:成本相对值法,即利用部分已经核算的参照项目的实际成本与其未核算项目的成本相对值来推算所有未核算项目的实际成本,对该方法的进一步验证和评价工作还未见展开。

四、成本核算的应用分析

(一)有效提升医疗单位的管理质量

通过加强医疗单位的成本核算,注重成本与效益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医疗单位存在的医疗用品、卫生材料等浪费的现象,而且由专人进行各科室的物资管理,加强物资、材料的领发、清算等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医疗用品及科室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同时节约了相应的人力成本,降低了医疗单位的成本投入。

(二)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前各科盲目争购设备,很少考虑效益问题,造成设备闲置。现在购设备必须进行严格的市场调研论证、效益分析保证了较高的设备使用效率。

(三)提升医疗单位的经营效益

通过合理、科学、高效的成本核算,不仅可以有效的管理、控制医疗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消耗的药品及卫生材料成本,而且可以为医院的经营与管理提供精确、真实的成本核算数据,以便推进医疗机构的管理与决策,提升医疗单位的经营效率与经营效益。

五、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医疗单位成本核算方法与其成本核算对象相适应,必须结合医疗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以便更好地适应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医疗单位成本与经营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为加快医院现代化、先进化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武永红,齐瑞芬,王俊茹.如何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11).

[2]王素珍.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探讨和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1(21).

[3]朱丽明.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33).

[4]贾品,王峦,杜丽侠,等.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优先项目服务包成本核算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12).

[5]任霞.浅析如何完善医院成本核算[J].中国医学创新,2011(27).

药品成本核算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本核算;绩效考核;军卫一号;开发;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832-02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partments Cost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n Hospital

YUAN Shan, LIU Chang-sheng, SHI Wei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No.105 Hospital of PLA, Hei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Developmentand implementation of departments cost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n hospital. Methods This system is set up at the accounting norms of the scientific program on top of all hospital departments to be able to provide true, timely, effective and cost accounting data plan Report, analysis, predic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Results It is the cost of hospital-wide manage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platform.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epartments cost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s themanagement of cost accounting in military hospitals and achieces good effect.

Key words: departments cost accounting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HIS;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医院科级成本核算是以科室为单位进行业务收入和费用的归集、分配、计算、以考核各科室的经济状况和成本水平的一种核算办法。通过运用科级成本核算软件的应用,规范了医院经济管理的流程,提高了经济效益,提升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1 功能与方法

本系统采用了下列基于J2EE的B/S平台和开发工具:JavaTM 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 Development Kit 5.0(虚拟机),Tomcat 5.x(应用服务器),Eclipse 3.x(开发工具),客户端浏览器IE 6.0,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Server2000。

1.1 建立全面,规范的核算方法体系

采用直接链接方式、中间库方式、文件方式的三种接口方式对医院的HIS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相关系统数据的采集,通过导入、采集和归集的三个对数据处理步骤,得出医院最小核算单元的收入、成本、成本结构和工作量等数据和损益表,从而自下而上的统计出科室、院区和全院的数据和损益表;同时系统通过基础字典库的管理和医院成本分摊管理要求的设置,自动将全院不同科室的不同成本属性、各类收入、成本、按照设置要求自动的分配到各个核算单元去,完成全成本核算(含绩效考核),真实全面地反映各个科室的成本状况。全面系统的真实将各个核算单元的成本、收入以及相应的结构等状况反映出来,并可以追根溯源的查讯到每一个医生、护理单元和病人的各类数据;从而使医院通过收入、成本、结余,以及资产、成本、人力等效率、效益等各类经济指标分析,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经营状况,为医院经营决策层分析分析医院的资源配置、经济状况、运营能力和赢利能力提供基础地、详实地数据。

1.2 建立核算单元及工作人员

凡经济上或专业上相对独立的科室与单位,不受行政划分的限制,均可成为独立的成本核算单元。在全成本核算的时候就需要将医院现有的临床科室、门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科室、后勤科室等所有科室纳入到成本核算体系中,以保证全成本核算的全面性。同时还要将现有的工作人员按期所属部门添加到相应的核算单元中。在成本核算与控制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核算单元和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维护。

1.3 建立合理的收入成本分类编码体系

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中,收入项目和成本项目是系统中的和核心数据.需要建立分类标准与编码,才能在系统中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收费项目用于门诊和住院检疗收入的核算。从医院信息系统导入收费项目字典内容后,需要对其进行项目分类,指定每个收费项目的收入分类编码.药品用于门诊和住院药品收入的核算,在药剂领用成本核算中,也要用到药品字典的内容。从医院信息系统导入药品字典内容后,也需要对其进行项目分类,指定每个药品的收入分类编码和成本分类编码。固定资产用于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的核算;消耗品用于消耗品领用等成本的核算;供应室消毒用品用于供应室消毒用品领用的收入和成本核算;院内服务项目用于院内维修服务的收入和成本核算时需要从医院信息系统导入相应的内容后,您需要对其进行项目分类,指定每个收入分类编码和成本分类编码。会计科目主要用于凭证按部门或按个人成本,从医院凭证系统中导入会计科目字典内容后,然后再对其进行项目分类,指定每个会计科目的成本分类编码。

1.4 建立收入分解字典

收入可按开单、护理、执行和协助四方分成。某核算单元的收入应为其各类收入按收入分解指标进行分解后的收入.在建立了合理的收入分解后,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1.5 对收入进行分解,制定收入分成方法

成本核算及绩效考核系统中引入了“收入分解编码”的概念,通过将各个医疗项目的收入按照设定好的比例进行分解,达到优化医院内部收入结构的目的。在设定收入分类编码的各参与方的比例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该项目的技术含量、风险程度、工作量、收支配比等众多因素。

1.6 设置成本分摊及转移方案

制定成本分摊转移的方案,是成本核算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直接影响到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如上所述,总的分摊转移原则就是“受益原则”。分摊对象一般是产生收入的前方科室,如临床、门诊、医技科室等。分摊项目可以是水电费、燃料费等。行政、后勤、药品管理部门一般都是根据一定的分摊标准全部成本转入到前方科室,而手术室、医技科室一般是根据临床科室在手术室、医技科室产生的收入的比例转移部分医疗设备折旧等成本。

1.7 制定院内服务价格

把医院内部服务和产品用货币形式计量,使成本计算建立在公正和可比的基础上。实行医院内部有偿服务。

工程部实行维修工单内部结算制。将原维修费用以及维修人员的劳务费,由医院全部承担改为由申报维修的临床、医技科室等部门承担。把医院、科室利益和维修人员的劳务费及工作效率联系在一起,达到节支的目的。

1.8 明确各收费项目内涵

整理收费项目并分类编码,理顺各科对应的收费项目,实现医疗收入计算机自动采集和分成。

将医嘱项目对照物价政策认真分析,明确内涵,与收费项目关联,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相关项目及材料收费。例如,静脉输液包含输液费、输液器、头皮针和注射器等。

1.9 设置药品费比例及差价额

鉴于当前国家严格控制各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费比例(即药品费占整个收入的比例),成本核算及绩效考核系统引入了药品费比例定额及药品购入成本的概念控制药品费比例。药品费比例定额即为医院为各产生药品收入的科室设定的比例限额,药品购入成本是根据药品收入结合实际药品费比例及药品费比例定额所计算出来的药品成本。实际药品费比例超出药品费比例定额越多,则实际承担的药品成本就越多,从而达到控制药品费比例的目的。

成本核算及绩效考核系统可以统一设定全院各科室的药品费比例定额及内外差价率,或分科设置各科室的药品费比例。通常采用分科设置,因为不同的科室对药品费比例的设定往往是不一样的。本系统还支持药品费比例的查询,可以分别按医生/按科室查询药品费比例。

成本核算及绩效考核系统对药品进行核算,完全是为了控制药品费比例,而非鼓励医院“以药养医”,增加病人的负担。对于临床科室在不超过药品费比例的情况下所得的这部分收入,主要是为了冲抵这些科室所承担的药品管理部门的成本。

1.10 实时导入医院的数据

通过成本核算系统与医院现有的系统接口,能够将医院基础字典、收入、成本数据实时导入到成本核算系统中。并经过采集、归集等操作,产生最终的数据报表,以供医院进行实时分析。

2 实施步骤

1) 清查资产,核对数据.对每个核算单元的资产进行核实后网络化管理,确保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2) 基础数据的建立。主要有基础核算单元和人员的建立与维护,收费项目的对应,成本类字典的对应,会计科目的对应等。

3) 设置收入分解值,将各个医疗项目的收入按比例分解。

4) 设置成本分摊及转移方案。

5) 建立医院内部的有偿服务体系。

6) 建立资产的折旧标准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7) 设置药品费用比例及差价率来控制药品费用的比率。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成本核算数据与其他考核指标对各核算单元进行绩效考核和分配。在项目刚开始启用的时候,由于各项参数设置不一定合理,医院可按照原有的方法进行考核及分配。

成本核算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医院需通过对成本核算数据的分析,不断修正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在成本核算系统中通过成本核算相关参数设置,贯彻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意图。

参考文献:

[1] 郑振.加强医院管理,控制医疗成本[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4(5).

[2] 田立启,周相玉,林萍.医院实现低成本 高效经营的途径选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4):212.

药品成本核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财务管理

1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1成本核算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部门之间不协调

按照规定,成本核算部门应设在医院财务部门,但由于体制原因,现行的做法是每个医院都单独成立经济核算办公室,由其独立承担全院成本核算的任务,财务部门仅仅充当配角,没有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主角作用,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不能人为分开,否则两个经济部门相对独立,财务资源无法共享,互相扯皮,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也造成机构重复设置和人员浪费。实际上,现在核算办公室仅仅做了一般的计算、核算奖金或工资分配等简单工作,没有真正发挥其成本核算职能。

1.2现行财务报表中的结余无法反映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关系

现行会计制度编制的收入支出总表是采用单步式,就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费用加在一起,通过收入减去费用计算求出当期效益。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收支总表分为“收入、支出、收支结余”三部分。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等,收支结余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收支总表对于支出一视同仁,没有区分费用,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不能直观反映当期医疗收支结余,药品收支结余及其他收支结余。尤其是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不利于药品费用的核算。

1.3管理费用的分配问题不合理

管理费用是医院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现行制度规定,管理费用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目前医院的管理费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间接费用,即无法直接确定属于哪个部门的服务,但必须摊入成本的那部分。二是期间费用,即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目前这些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均作为间接费用进行分配,不利于正确计算医疗服务和药品经营期间间接费用的分配。应当选择与该费用关系最密切的指标作为分配标准,尽量使分配结果符合接近实际成本。

1.4核算方案不科学,职工积极性不高

医院业务科室之间情况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医院往往单纯以经营效益来考核衡量经营业绩,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只靠经验或拍脑袋办事,成本核算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工资奖金分配也很难做到公平合理,造成只重视经营效益,不全面核算成本,最终形成高投入高收入的科室奖金高,低投入低收入的科室奖金低或没有奖金,影响部分科室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1.5部分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影响医院正常发展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后,有些科室为减少或降低成本,不敢引进先进设备或新技术,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和科技创新;有些甚至偷工减料,损害患者利益。这些都违背了成本核算的宗旨。

2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对策

2.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合体系,正确处理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应实行院长负责制,在院长委托的主管领导或总会计师直接领导下以财会部门为中心,由成本会计人员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财务部门是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机构,对各科室的成本核算进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具体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消耗定额及成本分摊办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账薄体系,编制成本报表,准确计算、编报、分析、预测和控制成本。更注意理顺成本与财务核算的关系,财务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核算是财务核算的延伸,要以财务管理为依据搞好成本核算。

2.2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财务体系

引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念,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会计体系基础上设立医院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和医院成本核算帐薄体系。医院成本核算需要设立医疗成本、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帐户,同时设立相应的明细账薄、建立完整、系统的成本核算操作平台。

2.3提高成本核算的电算水平

开发功能先进科学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系统,软件要与医院会计核算系统很好地衔接,符合成本会计的程序和方法,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参数,使软件适合成本核算需要,同时具有较好的开放性,能方便接收和输出相关财务数据,根据系统和用户设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步骤,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各种成本信息。同时,要有与科室成本核算相配套的奖金核算功能,有较完善的成本计划、预测、控制、考核、分析评价等管理功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水平。

2.4注意控制病人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要积极引导科室通过挖掘潜力,提高工作效率,来增加收入,要从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入手,提高业务收入的“含金量”。

2.5收入分配上应用医疗服务一线部门倾斜

每一项医疗服务都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各项医疗服务的成本又相互交织。在核定成本与收入时,医院应通过高效低耗的成本核算,实行质量控制,在分配上,对一线人员,特别是风险强度大、收费标准低和承担任务较重的科室与人员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保证分配的合理,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2.6搞好成本核算人员和硬件配置,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为开展成本核算创造条件,也就是说要有合理的组织,要配备适当的会计人员,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核算手段,根据经济指标,准确反映成本核算内容,以提高经济效益,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2.7处理好成本核算中的几对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关系,要在保证和不断提高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和降低成本,不能形而上学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医院内部利益分配和患者的利益关系。成本核算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浪费,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不能单纯为追求医院利益而增加患者负担。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降低成本和医学科技进步的关系。要鼓励和支持医院科学研究和医学技术创新工作,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医学科技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决防止因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而忽视科技投入的短期行为,更不能影响医务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药品成本核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成本核算 医院管理

目前,我国医疗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1]。 卫生经费投入不足,药费居高不下,政府、企业不堪重负,医疗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医保制度改革迫使医院必须按卫生经济规律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新环境。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本文分析了我国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方法,探讨了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1 医疗成本核算的概念

医疗成本是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总和。它由以下6大类成本构成: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医疗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物质消耗、劳务报酬以及有关费用支出的数额、构成和水平,是对医疗服务过程中费用的发生和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生产形成的成本所进行的核算[1]。 医疗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医疗成本核算方法

医疗成本核算主要是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通常,医院在核算工作中,把各科室划分为项目科室和非项目科室。项目科室是指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确定为直接成本中心;非项目科室是指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确定为间接成本中心。80年代的病种医疗成本核算研究,以及90年代的按病种医疗质量和成本标准化管理专题研究建立起一套较成熟的成本核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2.1 直接成本归集 成本归集是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归集所依据的标准与成本核算结果有密切关系。在医疗成本核算中常用以下归集方法:(1)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和原材料费按实际发生数计算,或按全院业务收入的百分比计算。(2) 固定资产折旧费直接影响医疗成本,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折旧标准,各医院做法各异。医院常用的折旧方法有: ①平均年限法:(也称直线折旧法)将固定资产价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时期医疗成本的方法。该方法比较适用于房屋、图书、被服等折旧。②加速折旧法:是将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计提的多,后期计提的少,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方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年限积数法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递减折旧率法,它在各年的折旧率是按每年递减而总和不变的原则计算得到。加速折旧法适用于中等价值而折旧年限短的设备。③单位工时数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在使用寿命期间规定完成的工作总量,按工作时数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期间的使用程度很不均衡而且使用磨损特别大的情况。如大型医疗仪器CT,ECT等。为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建立,促进医疗技术进步,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

2.2 间接成本的分摊 间接成本具体实施分摊时,按受益原则将非项目科室成本向项目科室和其他非项目科室进行分摊。常用的分摊方法有直接法、阶梯分配法、双重分配法和联立方程法[2]。其中,联立方程法最精确,但操作复杂;阶梯分配法可清楚地表明间接成本的构成;双重分配法更适用于中小型医院。

目前,医疗成本核算方法已由完全成本法向制造成本法转变。完全成本法是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都计入成本的方法;制造成本法是把全部费用分为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将变动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费用作为期间成本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作为总收益的减项。完全成本法不能反映出产品销售量和存货量的变化;制造成本法注重变动成本的收益,可以正确揭示本量利的内在规律,简化核算工作。鉴于两种方法的优劣,目前西方最流行的做法是用完全成本法编制对外公开的基本财务报表,用制造成本法预测保本点、进行短期决策。这种做法称为“双轨制”,但“双轨制”工作量大,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提倡搞“双轨制”。专家建议日常的成本计算工作应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医院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但可以用制造成本法制定目标成本,编制预算。如果将来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按病种支付,那么医院就应当测算病种平均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预测保本工作量,加强成本控制。而对于医院的长期投资,如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就需要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

3 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和发展

我国医院真正将卫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用于医院经济管理也只有近10年的时间。对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多数专家和医院管理者倾向于以下几方面。

3.1 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 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是医院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和利用情况关系到医院经济发展。目前,多数医院把核算的重点放在以下几种设备上:MRI,CT,SPECT、心血管造影机、彩色多谱勒、B超和伽玛刀等[3]。

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测算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每单位(一个检查病历)成本=分类系数×[∑(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变动成本×分类指数)][4]。

除此而外,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参数涉及折旧年限、工作量、人员配备、日检查例数等。

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属于医院内部的长期投资,其特点是耗资多,变现能力差。如果事先不经过严格测算而盲目引进大型医疗设备,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成本管理应从测算水平提高到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水平。同时还应将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折旧率等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评价指标与成本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考查投资效益。成本管理必须要经过预算-决策-计划-控制-评价一系列控制反馈活动,才能发挥其管理职能[5]。

3.2 病种医疗成本核算 美国政府首先推行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期支付制(DRG),DRG对美国医疗市场诱导需求和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新的模型可以替代DRG。我国一贯实行的医疗项目收费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医疗制度改革的要求,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推行DRG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在北京地区进行了DRG的可行性研究[6],同时引进医疗资源消耗强度的概念改善DRG的不足,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公认的方法体系,而且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DRG还有待商讨。尽管如此,DRG仍是医疗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目前使用的病种医疗成本核算方法有历史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7]。有些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成本估算方法:成本相对值法,即利用部分已经核算的参照项目的实际成本与其未核算项目的成本相对值来推算所有未核算项目的实际成本。对该方法的进一步验证和评价工作还未见展开[8]。

3.3 药品成本核算 目前多数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以药养医是药品费用上涨的根源,加之虚定价、高回扣的推波助澜,使得药品费用增长居高不下。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加强药品监督管理、规范药品流通领域竞争秩序是即将推行的医保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目前,医院核算药品成本有差价率法和药品加成指数法。差价率法更适合医院财务工作程序,且将差价率分为购批差价和批零差价分别处理,可以清楚地看出政策调整对药品成本的影响,而有些医院简单地将药品加成指数定为15%,这就给虚高定价的药品以可乘之机。为解决此类问题,很多研究者近年来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用等分析方法引导医患双方合理用药。现已有两家医院率先实行药品价格低进低出,这是适应医保制度改革的必经之路,医院药房的“暴利时代”终将结束。药物经济学评价将在确定基本用药目录、建立新的补偿机制中担当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成本核算还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目前多数医院将核算重点放在大型医疗设备、药品和科室承包上,虽在短期内增加了收入,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很多医院成本核算停留在“摸家底”、算奖金收入的水平上,院科两级核算多是“一切向钱看”。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一是医院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成本意识不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二是单纯讲求经济效益,将成本核算引入歧途,三是我国尚未建立更高层次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建议医院若有条件,可以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医疗项目和病种成本核算,分析它与以往核算结果的异同,不断摸索经验。1999年即将启动的医保制度改革工作,是医院管理者的压力,但也是改革契机,只有从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以点带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减员增效、降低成本、健全财务审计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在未来竞争中领先。

参 考 文 献

1 田文华,张晓玉 主编.军队卫生经济理论与方法.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51,174

2 陈宁姗,刘兴柱,董树山,等.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中间接成本的分摊方法.中国卫生经济,1996,15(2):40

3 医院诊断和治疗仪器使用规范及成本测算课题组.医院部分诊断设备成本测算调查研究概述. 中国医院管理,1997,17(4):13

4 迟宝兰,陈育德,兰宇曦,等.医院设备成本测算研究方法简介——可行性与可靠性评述.中国医院管理,1997,17(5):51

5 李远木,杨国仁.论医疗成本的控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3):135

6 黄慧英.诊断相关分类法在北京地区医院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4,1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