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们知道,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差、经常迟到旷课、影响课堂纪律、往游戏机房跑、彻夜未归;家庭贫困生在学习的同时,总是要考虑自己下学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刚入校,对周围的环境会非常不适应,无法跟上学习,更无法融入集体,而且民族问题亦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此,在辅导员老师眼中这些学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是最需要关心、关注的。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中思考的问题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些同学,但我们发现很多辅导员都忽视了一个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群体,那就是平时成绩优异、表现好的“优等生”。事实上,根据心理学数据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最经受不住打击、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就是这些被老师、家长认为最放心的“优等生”。下面我们就用几个案例来告诉大家,“优等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何不容忽视?
案例一:小怡是一名大一新生,她学习认真,对老师也很有礼貌,辅导员看她平时表现还不错、学习成绩也很好,就让她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但是在一次心理测试中,辅导员发现小怡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有自杀倾向。通过与小怡的深入交谈,辅导员发现小怡同学已经参加过两次高考,但是两次的高考都没有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所以心情一直很低落、内心非常压抑,而且小怡的父母对她的期望也非常高,希望她能考上名牌大学,现在两次高考都没有考上,小怡觉得非常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更没脸见亲朋好友。在交谈的过程中,小怡情绪比较激动,而且十分紧张,有时候一着急说话就有些结巴,最后在抑制不住内心紧张、激动的情绪下,小怡痛哭了起来。
分析:小怡对自己有非常高的要求和期望,所以当第一次考上的大学并不理想时,她选择了二次高考。小怡对自己要求过高、理想过高、过于追求完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所以当经历了两次失败后,小怡就很难接受这个事实,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由于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小怡产生了紧张、激动、焦虑等不安情绪,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在小怡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造成小怡有极大心理压力的不仅在于她对自身的要求,更源自她的父母和社会。如果不是心理测试,辅导员也不会及时了解小怡的问题,如果没有发现小怡的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案例二:在读大学的时候,小刚非常认真刻苦的学习,为的就是能证明自己的实力,获得一等专业奖学金。每天,小刚都会出入自习教室和图书馆,课间还会抓着任课老师问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小刚获得了二等专业奖学金。在大家看来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小刚却认为自己想要获得的是一等奖学金,而不是二等奖学金,他发誓下一学年自己一定要获得一等奖学金,把这一学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同学比下去。为了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小刚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为了学习,小刚拒绝了一切朋友。慢慢地,小刚与周围同学疏远了,每天都是一个人走在校园里。突然有一天小刚觉得自己特别的孤独无助,心情也特别的烦躁,他想找一个人来倾诉,但是环顾四周,周围已经没有同学和朋友,小刚非常沮丧。
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刚对成绩、名次看得非常重,他认为不是第一就是失败,只有第一才是判定自己学习好坏的标准,只有第一才是自己实力的有力证明,只有拿到第一,才算是“优等生”。第一的目标让小刚产生了强烈的好胜心,虽然说好胜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现象,它能够促进小刚不断的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但是当小刚的好胜心太强的时候,产生了消极作用,好胜心使小刚产生一种非要压倒对方不可的思想,从而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事情身上,忽视了周围其他的事物,最终导致小刚缺少正常的课余活动和人际交往,严重影响了自己与同学间的友好关系,对其自身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以上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我们不可以只将视线放在那些学习困难生、家境贫困生及少数民族生身上了。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像小怡、小刚这样的“优等生”无处不在,在这些“优等生”的身上暴露出了很多问题:①②(1)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及别人期望过高;(2)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3)骄傲、自大、自负,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听取别人的意见;(4)争强好胜;(5)仅仅重视学习;(6)缺乏独立的自理能力;(7)过于敏感,无法接受挫折与失败;(8)不会交往,不合群,不快乐。
可见,“优等生”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些心理问题正在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障碍,这是一个无庸置疑又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为了让这些“优等生”能走出这种心理困扰,辅导员在做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几点:①③
(1)关注各方面的变化。关注“优等生”的学习、生活及情绪等各方面的变化。通过一些细微的变化,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这些“优等生”生活规律的变化,学习成绩和情绪的波动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心理。同时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也对这类学生的心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的扩招导致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再加上他们本身对自己期望较高,这样更增加了他们心理压力和焦虑的程度。针对这些变化与波动,作为辅导员我们应该仔细分析他们波动产生的原因,并对他们进行引导。
(2)心理辅导。对“优等生”进行长期的心理辅导。很多“优等生”都比较敏感,所以在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又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针对“优等生”的才能给予一定限度的鼓励与肯定的同时,针对他们的不足也要进行适度的教育批评,慢慢消除他们的自大或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对于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优等生”,辅导员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并引导他们求助心理咨询中心,由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以对他们不同的心理问题做到对症下药,从而减轻并消除这些心理问题。
(3)引导进行自我评价。引导“优等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很多“优等生”由于经常被光环笼罩着,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同时也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这样他们就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的引导这些“优等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缺点。
(4)鼓励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大学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有院学生会、校学生联合会以及学生社团等等。这些社团有其存在的意义与重要性,首先可以培养同学的个人兴趣爱好,提高个人技能;其次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合作来完成活动的组织,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再次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但是多数的“优等生”没有意识到参加这些活动或社团的好处,他们认为作为学生只要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搞好就可以了,参加那些活动都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此时我们就应该对他们的这些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与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在搞好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这样对他们的将来会有很大的帮助。
(5)与家长进行沟通。经常与“优等生”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对“优等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问题。正是由于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使得“优等生”对学习有了错误的理解。所以无论是辅导员还是家长都应该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不要认为“优等生”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就可以熟视无睹。辅导员与家长要共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发现学生在行为举止上有异样的时候,辅导员与家长之间应加强沟通,共同配合解决“优等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牟书(1974-),女,四川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社交网站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编号:PHR2011838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30-03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1]。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2]。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2]: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 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 & 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3]。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4]。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
(五)案例反思和行为训练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和案例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全班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强调心理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可以给出几个其他情景下的类似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处理类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倪坚.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论坛,2010(29):40.
[2]牟书.曾美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视频案例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7):67-69.
关键词: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运用
我们在自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
本次案例研究选取的求助人为闫旭(化名),年龄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独生女,汉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做杂工,麻将成瘾,对孩子关心极少。
通过她母亲了解到,闫旭在初中阶段一直成绩较好并顺利升入高中。但是由于从初中开始闫旭就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就读,过早的严谨管理压抑了她的自由个性,升入相对管理宽松的县高中后从心理上感到自由了。由于初中学习基础很好,步入高一后就逐渐放松学习,不到一学期就开始了早恋,并渐渐地跟随男友偷偷外出上网、游玩等。老师也反映闫旭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久而久之,她的学习成绩远远落下。几个月后,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甚至一上课就会头痛,并主动要求退学。
主诉人闫旭心理陈述表明:以前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步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不能带给她成功感,而父母只忙他们自己的,很少关心她。但是恋爱的对象很爱她也很照顾她的感受。在谈话中她反复强调男朋友需要她,在他心目中她很重要,使得她感觉自己是有需要的。整个诉说过程中,求助者神情自然,说话条理清楚,在叙述过程中有些自卑情绪,而且似乎在以自己的叙述来说明自身的想法,有一种要说服别人的感觉,但是形式过于腼腆。闫旭主要的心理问题是悲观、厌学和早恋。
通过心理访谈活动和长时间的隔离开导,并以多个早恋、弃学的案例来说服引导,求助人的早恋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厌学状态依然没有改变,不断诉求要求弃学。访谈共3次。
二、案例分析
1.案例实施的成功点
本次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主要采用了访谈的方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到被访者的主观感受、态度、情感等,从而对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访谈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本次访谈的过程中,我充分体现了尊重未成年人的原则,因为这些未成年人也是人,尽管还不成熟,但是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尊严,因此我给足孩子面子,让她觉得我是尊重她的,这样我才有机会和条件与其对等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我重视对闫旭进行情感教育,和孩子交流对爱情乃至婚姻的看法,同时交换青春期的成长感受。笔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闫旭谈心,肯定她的一些想法的同时引导她认识到有些想法是不现实的,这个岁数还不成熟,不懂得保护自己。健康的爱恋是成年人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及奋斗目标为前提的相互爱慕,而现阶段我们还是未成年人,身心有待发展成熟,对感情无法把握,还会影响学习。不好好学习,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这样的“爱情”势必是惨淡的。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多数发生早恋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生活并不温暖,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因此孩子才会用异往来代替情感温暖,虽然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完全替代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但后者却可能乘虚来填补前者的空白。通过访谈法的合理应用,本次案例的求助人闫旭轻松地解决了早恋的问题。
2.案例实施的不足之处
从本次案例解决的结果可以看出,针对闫旭厌学的情况仍然没有转变。不足之处在于:(1)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厌学心理主要是教与学双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从教师与课堂的角度进行心理纠正。因为闫旭表示:学习不能带来成功感,反而让人感觉烦躁。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全面实施鼓励教育,但是本次心理辅导没有实施。(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反复调整才能获得预期的心理辅导目的,并在辅导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心理测试和评估。同时,对每次的访谈与心理干预的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本次辅导没有实现这些内容的设计。
三、指导建议
针对案例中提到的现象,本人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办法如下:
1.制订心理辅导计划
针对每个心理辅导的对象应该制订更为周密的心理辅导计划,保证心理辅导的内容能够有周期性、长期性和实效性。计划的宗旨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一般来讲,计划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计划。第一,近期目标。尽快建立情感通道,让心理求助人能够与辅导教师倾诉心声,让求助人有观察的机会和途径,然后才能与其亲属建立合理的沟通渠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远期计划。要以培养求助人健康心理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制订具体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其重新定位人生观。
2.心理测试评估
心理学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心理测试内容。本次案例中厌学的情绪为求助人闫旭带来了明显的焦躁、抑郁和生活不满意的心理反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这种心理反应必然会有所改善,而通过心理学的测试能够更为明确地看到这种心理变化。如可采用HAMD(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和HAMA(Hamilton anxiety)为主的调查方法。HAMD和HAMA分别代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生活满意程度,能够针对厌学、焦虑、抑郁等情况作出很好的测试。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心理评估,计划下一步的心理辅导内容。一般来讲,第一次测试评估,要初步整理求助者的问题,通过测试结果来分析求助者问题形成的原因、爆发的原因、演变的过程、心理的隐患等问题。第二次测试评估,这次评估之前已经对求助者进行了相应的心理辅导干预,因此在进行评估时要鼓励求助者正确面对问题,深入地剖析自己内心的想法。第三次测试评估,要鼓励求助者能够勇敢地讲出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渴望,然后辅导教师能够从求助者的渴望心理分析其心理表现,实现最后一步的情感填补和心理辅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测试评估的结果都应该让求助者知晓,让他们有知情权,并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3.采用多种心理辅导方法
通过本次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诸如厌学、焦虑、自私等问题都有长期影响的背景。在进行纠正辅导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单纯靠某一种方法是很难转变的,例如本次研究单纯依靠“访谈法”就不可能让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基于此,针对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尝试采用如下的心理辅导方法:第一,模拟疗法。未成年人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要联系班级教师给学生更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让更多有较强心理表现的人来与厌学症者交朋友,通过模仿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而榜样的力量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范例,获得内心的自我鼓励,跨过厌学的困扰。第二,运动疗法。体育运动对于纠正心理问题来讲至关重要,尤其是厌学的求助者,他们往往不愿意运动,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的心理表现之中。运动疗法要坚持进行,教师可以鼓励家长或者是朋友与其一同运动,或者选择一些体育运动中心,通过体力运动来使得求助者有心理满足感,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且体育运动的成功能够带给求助者自信心。体育干预强度要逐步提升,心率保持在130~150次/分。
四、资源拓展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群体――缺乏关注,心理健康水平参差不齐
作为教师,我们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但近年来,关于幼儿教师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幼儿教师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大打折扣。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据调查显示,某省会城市的幼儿教师心理问题轻度及以上症状的检出率为59.84%,远高于全国的常模20%。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二)指导纲领――概括笼统,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可操作性
虽然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撑和系统的培训,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无章可循,无例可范。虽然在新《刚要》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涉及到心理健康方面,但内容大多体现在其他领域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比较概括笼统, 缺少内在联系和统一的观念。
(三)家长群体――智育第一,使心理健康教育雪上加霜
因为各种原因,大多数家长衡量孩子的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当然,幼儿园并没有考试。但家长们也会自发的对孩子进行“考试”和“排名”。如孩子们能认识多少汉字,能做几以内的加减法,甚至会多少英语单词,参加几级钢琴、绘画、舞蹈考试。与此同时,孩子们也陷入了这场“战斗”。他们开始在意“谁比我厉害”,“谁没我厉害”,“我要超越谁”等,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与同伴的竞争上。当然竞争未必不好,但作为家长,应该更多的引导孩子们体验自身的成长、自己的努力,并为之感到快乐。家长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乐此不疲的奋斗目标在加重幼儿负担的同时,无疑也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留下了负面的能量。
二、解决方案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1.自我调控。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我们要正视工作、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如社会地位不高,家长的苛刻要求、工作的忙碌繁琐等等,都会对我们的内心造成很大压力和内心冲突,影响自身的情绪情感。但我们仍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好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修养,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和生活中。
2.主管部门。幼儿园及主管部门不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各种平台,但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及压力。所以在搭建平台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以及个中原因。如层出不穷的各种比赛、名目繁多的各种文案等,可有针对性的酌情加以精简。这样能将教师的注意力更多的转移到幼儿身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幸福感。
3.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当教师的情绪情感出现较大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可以由专业的机构或个人加以疏导,引导教师及时觉察自身的一些感受,并获得专业的帮助。如果能使类似的指导帮助常态化,一定能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保教护航。
(二)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一日活动各个环节
虽然幼儿教师在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无章可循,无例可范,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实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心理健康融入一日生活。
1.将心理健康融入过渡环节。课间、餐后、午睡前后等环节在幼儿园统称为过渡环节。这些过渡环节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如课间和谐的师幼关系和良好的班级氛围能给幼儿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心理环境。在餐后整理餐具、午睡前后自己穿脱衣物等过渡环节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有利于今后独立意识的养成。过渡环节也更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个别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 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
2.将心理健康融入教学活动。我们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潜在的心理教育内容和契机,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把握这些内容和契机,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特质。如在能力差异较大的艺术活动中,我们需要肯定孩子的努力,但同时也让孩子们看到自己与同伴间的差异,能愉悦的接纳这种差异,并接纳自己与同伴的不同。在挑战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数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积极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在竞争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3.将心理健康融入游戏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通过对在游戏内容的确立、游戏材料的选择、游戏角色的扮演、游戏进程的推进等环节,学会如何与同伴协商、合作,发展他们的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制定规则、遵守规则、选择游戏内容、分享游戏材料等环节,发展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和分享的精神。
(三)家园同步共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1.利用网络资源。我们可以通过网上家长学校、班级空间、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互相交流探讨各种有价值的案例及社会热点等。使得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的保持一致性和延续性,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