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规划

数学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学规划

数学规划范文第1篇

浏阳市集里中学陈娴

从事初中数学教学22年,中考数学改革一直都在进行,近几年,从中考命题的趋势来看,更加注重对知识点、学习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运用只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也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命题的方向开始趋向于点多面广,题目难度降低,同时,创新和实践相结合,创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已经更多的出现在中考命题中。

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我也对自己近两年的工作和学习做出了新的规划

1、坚持一年看1-2本关于数学教学方面的丛书,尽量多接触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

2、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和名师工作室等教育教研活动,在教育实践中去落实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3、用1-2年时间,摸索学习信息技术2.0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教学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规划范文第2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including linear programm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integer programm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duction with an example.

关键词: 线性规划;灵敏度分析;整数规划;测绘

Key words: linear programming;sensitivity analysis;integer programming;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97-03

0 引言

测绘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前期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测绘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分工越来越细,要求测绘生产组织必须具有高度计划性。将数学规划的方法运用于测绘工作中,对测绘工作实施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并归结成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找到最合理的工作方案,在保证工程要求和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目的。

1 线性规划的应用

在测绘经营管理中,经常要解决两类问题:一类是对于某项确定的生产任务,如何使用最少的资源,保质保量的完成测绘任务;另一类是对于有限的资源,如何安排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取得更多的测绘成果。对于这些问题,都可以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字模型、求解、应用,科学合理地解决。这里以一例说明线性规划问题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现有某测绘单位为下月生产计划做安排,该测绘单位计划安排建筑物放线、1:500竣工测量两种种测绘工作。4 整数规划

在前面的线性规划,目标规划中,求出的最优解都有可能包含小数或分数。而在实际测绘生产工作中,由于人员、仪器设备、控制点个数甚至工时工天都只能是整数而不能使小数或分数。此时如果简单的将求得的最优解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得到的结果可能不符合约束条件,或者即使满足约束条件,却不是最优解。此时,需要通过整数规划的方法进行最优解的求解。

仍以上文中的例子为例,假设由于该测绘单位扩大生产能力,内业工作时间增加了10工天,总共有230工天。

在这种情况下,依据线性规划的理论,利用单纯形法可求得,安排生产22.5件建筑物放线,32.5幅1:500竣工测量时,可获得最大收益68200元。

如果简单的通过四舍五入来取整,即安排建筑物放线23件,1:500竣工33幅,那么它破坏了约束条件,即超出了实际生产能力。为了确定最优方案,这里通过分支定界解法求解。

参考文献:

[1]甘应爱等.运筹学(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2]郑肇葆等.数学规划在测绘运筹学中应用(第二版)[M].测绘出版社,2003.

数学规划范文第3篇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华师大版七年级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甚至加减乘除运算都不过关,更不用提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上)的五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好习惯。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三.教学研究计划

课堂教学与数学改革是相铺相成的,做好教学研究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本学期将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的各项教研活动,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本人决定在第十一周开一堂公开课,与学校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

四、继续教育计划

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项继续教育,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通过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式。

数学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Excel;规划求解;线性规划;规划模型

在实际工作中,如:生产与销售、人员调度、材料调配、运输管理等问题涉及很多的因素、无数方案需要就算、比较和分析,希望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最佳的经济效果,包括达到产量最高、利润最大、成本最小、资源消耗最少等目标。这些问题都属于数学规划研究的内容,具体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组合优化等,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除了一些专业化的软件如Matlab、LINDO等,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是一个不需用户编程即可实现对数据进行因果分析的有效而简洁的工具。

规划问题归结起来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确定了某个任务,研究如何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它;二是研究如何在已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有限资源下获得最大的收益。

1.规划模型的建立

在进行规划求解时首先要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模型化,也就是将实际问题用一组决策变量、一组用不等式或等式表示的约束条件以及目标函数来表示,这是求解规划问题的关键。其中,决策变量是指每个规划问题都有一组需要求解的未知数(x1,x2,…,xn),这组决策变量的一组确定值就代表一个具体的规划方案;约束条件是指对于规划问题的决策变量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通常是用包含决策变量的不等式或等式来表示;目标函数是指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常是用与决策变量有关的表达式表示。

从问题提出到模型建立一般经历的过程为:寻求决策,即应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确定决策变量;确定优化目标,用决策变量表示的利润、成本等;寻找约束条件,决策变量之间、决策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构成数学模型,将目标以及约束放在一起,写成数学表达式。

实例:某厂制定下一年度生产计划。按照合同,第1季度到第4季度需要分别向客户供货80、60、60、90。该厂季度最大生产能力为150,生产费用为:,x为季度生产的数量。从函数可以看出生产规模越大,平均生产费用越低,若生产数量大于交货数量,多余部分可以下季度交货,但需支付每个15元的存储费用。如何安排各季度的产量,既保证完成供货合同,同时又使得各种费用总体最少?

Step1: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A.各季度的产量如何安排?B.费用是多少?

Step2:决策变量?

各个季度的产量,分别用x1,x2,x3和x4表示。

Step3:目标函数

目标:费用最小,总费用为生产费用与存储费用之和。

Step4:约束条件

交货数量约束与生产能力约束

Step5:数学模型

其中y为实际生产数量与交货数量的差。

2.“规划求解”工具的安装及数据、公式的输入

默认安装Office办公软件时,不加载规划求解工具,使用前必须进行加载。操作步骤有:Step1:打开“加载宏”对话框。单击菜单“工具”,“加载宏”,系统弹出“加载宏”对话框。Step2:选择“规划求解”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安装完后,在“工具”菜单中会出现“规划求解”命令。

建立好规划模型后,就可以将规划好的模型基本数据和公式输入到工作表中,具体步骤如下:

Step1:输入有关参数。在工作表B4:B7单元格区域输入1到4季度的应交货数量。在C4:C7单元格区域存放需要计算求解的各季度生产数量,可填入初始值与应交货数量相同。在G4:G7单元格区域输入生产能力限制数量。

Step2:建立计算公式。在D4单元格建立1季度生产费用公式:=80+98*C4-0.12*C4^2,自动填充到D5至D8单元格中。在E4单元格建立1季度存储数量公式:=C4-B4,在E5单元格建立第2季度存储数量公式:=E4+C5-B5,即等于1季度的存储数量加上2季度的生产数量减去2季度的应交货数量,并填充到E6和E7中,计算3季度和4季度存储数量。在F4单元格中输入1季度仓储费用公式:=15*E4,并通过鼠标拖拽方式填充到F5至F7中。在H4单元格中建立1季度可交货数量的公式:=C4。在H5单元格为2季度可交货数量:=E4+C5,即1季度存储量加2季度生产数量。将其公式填充到H6、H7单元格中,计算3季度和4季度可交货数量。在B8:F8单元格中输入计算应交货数量、生产数量、生产费用、存储费用合计的公式。最后在B2单元格中输入计算目标函数的公式:=D8+F8,即生产费用和存储费用总和。

从初始方案即按照应交货数量安排每个季度生产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生产费用为25485,没有仓储费用,总费用为25485。虽然没有仓储费用,但这也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

若换一种方案生产,生产数量分别为:120,40,40,90,实验得到总费用25785,其中存在仓储费用900。显然,此方案还不如初始方案好。

可选的方案有很多,但究竟选哪种最好,人工穷举是不现实的。利用Excel提供的规划求解工具求解,快速找到最优解。

3.规划模型的最优解及结果分析

应用规划求解工具的操作步骤为:

Step1:单击“工具”菜单,选择“规划求解”,弹出“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

Step2:设置目标函数。将鼠标输入焦点放在”设置目标单元格“上,选择B2单元格,自动的带上绝对地址引用$B$2,并选择“最小值”单选按钮。

Step3:设置决策变量。指定“可变单元格”为决策变量所在的单元格区域:$C$4:$C$7。最多选定200个单元格。

Step4:设置约束条件。单击“约束”框中的“添加”按钮,弹出“添加约束”对话框。按照分析完的数学模型依次添入的约束条件有:$H$4>=$B$4;$H$5>=$B$5;$H$6>=$B$6;$H$=$B$7;$C$4

Step5:求解并保存结果。单击“求解”按钮,会弹出“规划求解结果”对话框。可以保存规划求解结果及生成运算结果报告、敏感性报告和极限值报告。本例得到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

第1季度到第4季度生产数量分别是140、0、60和90,目标函数值即最低总费用为24945,这便是最优解。

最后通过生成的运算结果报告、敏感性报告和极限值报告可以进一步了解规划求解的一些细节。

4.结束语

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能够帮助一般工作人员在不需要更多了解复杂数学求解过程的情况下,进行线性、非线性等规划问题求解,而且也可以不必掌握更专业、更复杂的求解软件,只需要在Excel的数据表中设置好目标函数、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等内容即可。可见只要正确地建立数学模型,熟练运用Excel的工具,就能快速得到结果。

参考文献:

[1]顾运筠.Excel规划求解的两类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1):137-139.

[2]刘连香,陈鑫源.线性规划与Excel求解[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2):20.

数学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管建福(1960-),男,湖南衡阳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教授。(广东 深圳 518172)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22-02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我国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正处于申报立项阶段。随着教育部的审批结束,即将进入教材全面建设阶段。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回顾高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走过的历程,总结高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反思高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理论基础、编写原则和主要特色,对于提高十二五规划教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有高职课程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陈旧

大多数高职数学教材沿用的是大学本、专科的高等数学体系,与学生的实际数学基础不相适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学习、职业发展对数学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与数学学习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学习内容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2.形式单一

大多数教材只有文字教材,没有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课件,不能反映近年来的教育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教学大多停留在课堂教学上,对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无比广阔的外部世界还没有建立有效通道,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和环境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3.观念滞后

大多数教材还在沿用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高职教材的理论基础,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刺激—反应―再刺激―再反应如此不断循环的过程。仍然把知识传授作为教材的重点,在如何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意义建构来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上没有实现有效突破。

4.人文功能缺失

大多数教材没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没有意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成果,更不知数学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建构过程。对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没有入脑入心,兴趣索然。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实践热切呼唤高职数学课程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新的探索。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开发模式,为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提供一套立足于中外高职数学课程比较基础、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眼光的高职数学课程教材。

二、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思考

1.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理论基础

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应该吸收近年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学理论的最新成果,将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应用于高职数学教育课程,开发具有生态效益的高职数学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给高职数学课程带来了革命性的启示。首先,它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人类智能的含义,改变了传统的以智商作为判断智能唯一标准的看法和做法。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每一个人的智能构造是独特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也是不同的;除了极个别的个体外,几乎所有的人都以多种智能组合运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而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业余爱好和特长。其次,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在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学生发展和教育的看法,还引导着研究者们为教育的理想而探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应该提供一种既兼顾学生发展个别差异性,又考虑学生发展全面性的课程架构,寻找相对符合学生兴趣和可以容许不同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寻找各个发展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核心技能,并将此有效整合到课程目标内容中去,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和发展这些领域概念和技能。要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引导高职学生学习,尽可能地为不同需要的高职学生提供轻松自在的、合适的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有重要联系,当学生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活动,并且得到了引导的前提下,学习就能引导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主动的学生与积极的社会环境合作才产生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在与他人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如果学生与同伴或其他人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共同体,那么就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合作建构的过程。根据学生学习理论,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应满足下列要求:活动具有具体目标导向;活动需要人际互动;活动存在着中介因素;活动需要一定的情景;活动需要预成的计划和生成的空间。

社会文化理论带来的启示是文化的多元性与文化本土性并重。一方面当代全球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度发展,已经并继续打破着教育的国家界限和族群界限,需要课程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观念,从而培养对未来高度适应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从出生起就是积极的自我成长参与者,他们的成长是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因而他们受到来自周围环境中他人所携带的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优质的数学教育课程要给学生清晰的社会文化定义,在帮助他们认识不同社会文化存在的同时,还要使他们认识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独特性,从而发展自己的数学。

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应该吸收近年来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融汇多年来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开发出一套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数学教材。

2.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应具有的主要特点

(1)具有国际视野和时代特征。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应该在充分研究国外(特别是美国)高职数学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立足于吸收国内外高职数学课程教材的精华,反映近年来我国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适应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时代学生学习条件的变化,体现教育要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维,为我国高职数学课程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以高职数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为支撑。由参编单位主持成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组,作为教材的研发平台和服务平台,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建立我国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科研、教研和教学情况数据库。在充分分析社会经济需要、学生专业职业需要和高职数学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开展编写工作。以科研和教研成果作为教材编写的支撑。

(3)从研究制定高职数学课程标准入手,开展教材编写工作,高职数学课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高职数学课程没有标准。课程标准对课程改革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反馈作用和评价作用。因此,制定高职数学课程标准是编写高职数学教材的基础性工作。

(4)系统建构高职数学的课程体系。高职数学课程对学生具有人文价值、思维价值、美育价值、发展价值和实用价值,是高职课程体系中不可代替的重要基础课程。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向,通过优化学科课程,加强活动课程,开发潜在课程,发展网络课程,建立课程“云”为高职数学课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建设目标

第一,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高职院校教学专业标准》为依据,设计和实施最有价值的“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加强与经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培养,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为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提供一套“不一样”的教材。

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色:密切联系专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注重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教材编写的心理学基础,注重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引进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数学学习工具,强调“做”数学;教材的主要编写人员有丰富的企业经历,选编的案例来自行业和职业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二,以教材为平台,建立高职数学课程“云”,为教师数学教学、学生数学学习、交流和分享提供强大支持。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高职数学课程教研协作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进行师资培训和对外交流。

第三,以教材为核心,探索高职数学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4.高职数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1)激发兴趣原则。兴趣是人们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特殊积极的个性倾向。这种个性倾向可以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且具有向往的心情。一个人的兴趣越浓,他的观察就越仔细,感知、思维、记忆、联想等智力活动就越有成效。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持久、最强烈的心理成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贯彻激发兴趣原则,首先要求教材的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生活当中;其次,要求教材的内容与生活情境、专业应用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

(2)发展能力原则。能力是个体胜任或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并且在各种情况下辨明数学关系,进行逻辑推理,解决各种问题。

数学能力还包括交流数学的才能,除了如何利用知识解决问题之外,学生还必须会阅读并理解数学课本,并且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把数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结果向别人表达,因此,新数学课程教材必须提供适当的情境,让学生读数学、写数学和说数学。

(3)面向应用原则。面向应用是高职数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面向应用就是面向生活、面向问题、面向专业。

面向生活的选材才能让学生真实感受数学的用处,从而产生学习动机;面向问题的选材,才能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面向专业的选材,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前提,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运用工具原则。由于计算机和智能计算器的出现,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技术。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和计算器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在建设高职数学十二五规划教材时,应考虑引入计算机和计算器,并把应用计算机和计算器解决问题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加以培养。这样,可以腾出时间训练学生更多地关注数学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计算过程。同时,计算机和计算器也是进行数学实验的好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进行验证、猜想、模拟和仿真,缩短研发周期,掌握核心技术。

(5)促进参与原则。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和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为此,首先要引入学习工具,如计算机和计算器等学习工具,尽量减少学生在具体计算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学生更多地享受思维的快乐,把主要精力指向问题的核心。其次,教材的设计要为学生的参与预留时间、空间和问题,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参与方式和渠道。

(6)价值性原则。选择哪些材料作为高职数学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内容,必须依据价值性原则进行判断和取舍,要与时俱进,努力反映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中的应用,特别是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和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对数学的新要求,加强选材的针对性、科学性、情境性和趣味性。坚决抛弃固有思维,不能把“课程已经有了”作为某个内容应当保留的主要理由,而应“从零开始”,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重新建构。

总之,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应该站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总结高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的经验教训,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高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成果,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学习条件的变化,反映掌握教育技术和使用学习终端的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不一样”的课程教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