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歌流派

诗歌流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歌流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诗歌流派

诗歌流派范文第1篇

豪情是人生的一部分:亲情是序文,友谊是目录,爱恨恋想是豪情故事的主题。

没有抱负,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抱负,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亮;没有抱负,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回旋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动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怪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怀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哪里有艰难,哪里就有公民的戎行;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迷彩的身影;那里有艰苦,哪里就有子弟兵的劳动。

它把春的信息捎来,它把爱的种子撒播,它把夸姣的祝愿传达,它把人世的真情传递。

天空中,满天白云,有的像小鱼在天空中游,有的像一匹白色俊马飞奔而来,有的像几只羊羔正在吃草。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翁翁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诗歌流派范文第2篇

侯松华

4 上步接刀式

(1)左手持刀随右转腰带于右腹前,右手按于刀柄,眼看左前方。(见图6)

(2)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再向前方上步,成左弓步,左手持刀随转腰弧形向前方送出,右手随之接刀,高与肩平,目视前方。(见图7)

(3)右膝提起成独立步;同时左手按于刀背,右手握刀下落于右膝前,双手向两侧拉开,刀刃向前下方。(见图8)

5 斜刺刀

左腿微屈蹲,右脚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刀向右前方反手刺刀,手心朝外,刀刃朝上,高与肩平,左手附于右手腕部,目视刀尖方向。(见图9)

6 下势

重心后移,左腿屈蹲,右腿自然伸直成仆步;同时右手握刀,在右胸前挂刀,然后向前下方劈刀;左手弧形举于左额头上方。(见图10)

太极拳各种流派的勾型

易 和

{1} 勾型做法

杨式: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要求:掌心含空,五指不可用力。掌心可容一小球,勾顶和腕关节处无绷紧感。

陈式:五指指尖自然捏拢,腕微伸。

要求:掌心含空呈圆形,其掌心空间比杨式大,五指不可用力。掌心可容一小球,勾顶和腕关节处无绷紧感。

吴式:拇指、食指、中指指尖自然捏拢,小指屈向掌心,屈腕。

要求:掌心含空,但是中间空间很小,手掌有内收感。

孙式、武式无勾型。

{2} 勾型方位名称

勾的各部位名称:勾顶、勾尖。

勾手其他几种做法:勾手原称抓子。也叫钩手、钩子、吊手。徐致一将吴式的勾列入拳型中,因为他认为勾是在落掌后用手背近腕处击人的一种拳法,所以列入拳法中。也有人认为吴式、陈式勾型相同,先小指,依次将无名指、中指、食指卷曲,小拇指尖紧贴掌根,大拇指贴于食指梢节上。杨式勾手是五指尖捏拢下垂。在陈式太极拳中,也有人将勾尖领先伸出,腕关节不曲。还有人认为陈式、杨式相同,吴式不同。

{3} 根据勾尖朝向分为:

诗歌流派范文第3篇

资料与方法

患者,中年男性,间断排尿后意识不清10年,再发30分钟入院。病人10年前始偶于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头晕、大汗、面色苍白继而意识不清而摔倒,每次持续3~5分钟自行缓解,醒后无胸闷、胸痛、呕吐、抽搐及肢体活动障碍,发作不频繁,每年2~3次,平素多次在发作后到当地医院门诊诊断为排尿性晕厥,本次于入院前30分钟再发,症状同前,持续5分钟自行清醒,伴尿失禁,无抽搐,自觉乏力,入院当时查神清,血压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齐,心音无增强及减弱,未闻及杂音,腹软,未触及肝、脾,无双下肢水肿,入院心电图正常,入院后考虑排尿晕厥,给予扩容、支持及对症治疗病情平稳2天,但于第3天排尿时再觉头晕,大汗,当时嘱患者平卧,无意识不清,测血压200/100mmHg,欲给予降压药、心痛定口服,并做心电无异常,但在口服心痛定前再测血压为100/80mmHg,即在5分钟内未用药物而血压急剧波动,即考虑为嗜铬细胞瘤。故急行双侧肾上腺超声、双肾上腺CT均未见异常,行24小时血、尿儿茶酚胺测定阳性,仍考虑嗜铬细胞瘤,且每次发作均在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故不除外膀胱内嗜铬细胞瘤。即行膀胱彩超提示膀胱内肿物,给予α―受体阻滞剂治疗10天未再发作,血压无明显波动,行膀胱内肿物切除术,切除肿物病理检查为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1年,病人血压保持在140/90mmHg以下,无波动现象,再无晕厥发作。

讨论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肿瘤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及代谢紊乱。大多数病例如能及早诊治可以治愈,但严重者病情凶险,变化多端。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80%~90%,大多为一侧性,少数为双侧性,尚有10%左右其他部位的嗜铬细胞瘤。

诗歌流派范文第4篇

观众熟悉《喜宴》、《饮食男女》中的烟火气息,理解《理智与情感》、《绿巨人》的故事,讨论一下《断背山》、《色·戒》的争议点。而《少年派》,则是一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故事,我们不妨通过李安的三重隐喻去一探究竟。

事实:一只猛虎

西方有谚语“房间里的大象”,来表示显而易见的事实。而救生艇上的老虎—则真是“要了卿命”的事实。力气不够,不能把老虎推下海;没有食物,老虎就会游过来把自己吃掉;李安还给出了一个精神层面的“悖论”:老虎活着固然可怕,老虎要是死了自己则连生存所必须的对环境的警醒都要丧失,最终也是死路一条。唯一的方法就是和这个庞然大物在方寸之地共存。派不得不打飞鱼、钓海龟,先把老虎喂饱,再慢慢驯服它。

电影中有许多美轮美奂又匪夷所思的场景,比如堪比《阿凡达》特效的神秘小岛,漫山遍野跑着小动物。派爬上一棵树,摘下奇怪的果子,层层剥开,里面居然是人的牙齿。如此看来,救生艇上有一只老虎并不算最稀奇的事情。

派在多日的漂流中体力不济,意识也开始模糊,可是自始至终,如何与老虎共存是他生活的核心。为此,他一个素食主义者要用锤子敲死美丽的大鱼,再把肉剔出来吃掉;像动物一样在帆布上撒尿来标识自己的地盘。生存是一件血腥而残酷的事情,丝毫没有鲁宾逊漂流记式的浪漫。

但结尾彻底颠覆了“事实”。派的船到达大陆之后,老虎跳上岸跑了。227天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这只老虎。来调查沉船的日本人不相信派的故事,他讲述了另一个版本:船沉后,四个人活了下来,法国厨子先后杀死断腿水手和派的母亲,然后派在一次搏斗中杀死了厨子。

如果没有这只老虎,那充满了227天的翔实的生活细节从何而来?我们可以容忍小岛是幻觉,但对于救生艇上的“老虎”—生命中唯一的相对物,都无法去命名—是老虎,还是那个可能是真人的“理查德·帕克”?有关事实的一个关键是,事实从来不存在,除非你能证明它。

自我:一个少年

少年派在说谎吗?

他问前来采访的作家更喜欢哪个故事,作家的第一反应是“我无话可说”,然后想了想,说:“有动物的故事更好”。第一个故事虽然奇异,但第二个故事中,人所表现出的动物性更让人无法面对。人们宁可相信一个荒诞的动物世界,也不愿相信惨烈的百姓故事。

令人惊奇的是,第二个故事中的每一处细节也非常符合逻辑。如果成立,那么派就并非靠和老虎斗志斗勇活下来,而是眼看着母亲被杀死。

当少年派以第一人称开始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究竟是真实的自己,还是想象中的自己?两个故事中有坐标明确的人与动物的对应关系,派是为了让调查员相信而随口编造,还是这两个故事本身完全可以置换?也许“事实”并不重要,少年派对自我的认知,似乎并没有在对事实的一次次重述中摇摆不定。两个故事中,派都是幸存者,他是更强大、勇敢而精明的赢家。也许那只庞大的孟加拉虎,就是派的自我映射,一个无敌的存在。

当然,我们还可以猜测,也许像许多滥套的情节剧一样,主人公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历险之后,发现这原来是一场梦。少年派证词的反复,足以让我们怀疑从来就没有什么老虎或者厨师,他只是一个人默默在海上漂流了227天。

上帝:一片大海

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少年派从海上来。这一片大海是毋庸置疑的。

作家选择了有孟加拉虎的故事,派说:“谢谢。和上帝的意见一致。”

在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作者曾透过主人公之口发问:“这个世界并不是它本来的样子。它是我们所理解的样子,不是吗?在理解某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加进了一些东西,不是吗?难道这不使得生活成为了一个故事吗?”

李安也认为,我们需要故事,不然生命就像无理数π一样无限循环下去。他的潜台词是,这样的生命没有意义。电影宗教意味浓厚,但醉翁之意并非在教义,而在教义的基础:具有想象力的故事。

现实如此残酷,我们更不能因为缺乏想象力而错失了好故事,这大概就是信仰的来源。少年派信仰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为什么不?宗教在想象力构建故事这个层面上说,没有本质区别,它们在理性之外,提供人们赖以支撑的精神空间。

整个故事中,发生地、见证者都是大海,只有它在场,并提供条件,故事才是合理的。而少年派说,只有上帝才会让这个故事发生。

诗歌流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李白(文化);后代作家;文学流派;影响

引言

文学是人格精神和文化成果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学就是人格精神和中国文化最艺术、最辉煌的体现。我国古代文学家无一不是人格精神的传播者和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受群众喜爱的文学家,李白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是符号的指代词,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文学界限,成为以李白为中心,历朝历代学者共同参与和社会公推共享的李白文化。李白文化的出现、存在和发展,反映社会的审美取向和文化认知,对后世文学和文学流派都产生十分重要影响。

一、李白(文化)内涵和内容

1、李白文化内涵

李白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诗人之一,同时也对世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李白诗歌传送一千多年不止,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影响十分深渊,是我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组成内容。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认为,李白是“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后世学者对李白诗歌不断总结,产生李白文化,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独有现象。学者何念龙认为,从李白所处的盛唐时期开始,与李白本人及诗歌相关的各种传说故事,直到今天仍然与李白有关的电视剧和小说等文学作品,构成了历史异常悠久、内容十分广阔的文化景观。在我国数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上,这是一种极为奇特的,也是绝无仅有的个案。从李白无比辉煌的出生,到去世的巨大影响,以及各地群众、历代文人对李白及其诗歌不停的研究、阐释和传播,根据个人美学理想和喜好加以重塑和创造,形成了传播地区广泛、传播层面多样、传播内涵再创的李白文化。总之,何念龙认为,李白对于我国古代文学史的影响久远和深远,的确是无人可比的特例。

2、李白文化内容

李白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力是无可置疑的,其创作的诗歌、行为方式、思想意识和生平经历,都是李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原生体。李白诗歌在其在世期间就已经为人们所吟唱,后世文学家在接受李白、研究李白、尊崇李白、传播李白的过程中,撰写大量文学作品,宣传李白及其诗歌,形成纪念李白的各种民俗文化,称之为是李白文化。从李白文化的结构层次来看,共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李白文化的物质层次。能通过听觉和视觉所感知的物质实体称之为物质文化。李白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与李白有关的各种遗迹遗迹各地所建造的纪念李白的雕塑、庙宇和祠堂,或者相关戏剧、传说等。李白在世的时候,一生游山玩水,漫游全国各地,留下大量历史遗迹。出于对李白的怀念,人们建造了大量的庙宇和祠堂,供奉李白画像或塑像,流传李白故事,演绎李白戏剧。后世文人纷纷前往凭吊,又留下了大量诗词文学作品,历经千年积淀,逐渐形成具有独特的李白物质文化。

第二,李白文化的行为层次。全国各地民众出于对李白的尊崇,定期举行一些典礼、仪式或庙会,纪念李白。例如,在李白去世之地――安徽马鞍山当涂县,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成千上万的民众前往当涂县青山李白墓进行祭祀。后来,在当涂县以及李白故里,开展李白文化节日或者吟诗节,成为当地重要文化盛会。

从李白文化三个层次来看,李白精神是李白文化的核心,是李白文化的本质内容,可以说是高层次的不可直接感知的抽象文化部分,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则是李白文化的表象。

二、李白(文化)的价值

1、李白(文学)的文学价值

李白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文学的审美性,这对于后世学者都具有重要启示价值。文学的本质是要追求审美,正如李白在其《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所言,“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正因为李白是诗歌中具有十分浓厚的怀古情结,使其充满了境界更为宏大,视野更为开阔,他能够以一种高屋建瓴的角度和气势来观察人生和现实,在浪漫主义文学风采中增添了理想感、文化感和历史感。由此可见,李白诗歌充满跌宕起伏的旋律,充沛的激情,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能够触动人的情感,使读者产生一种感悟、深思和愉悦,把诗歌的自然美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丰富的思想价值

李白留给后人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展现了他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真知灼见,李白文化中丰富的思想价值通过诗歌文学作品得以真实体现,闪耀着灿烂的思想光芒。李白文化真实体现了他在那个时代的胸怀理想报复,但是却得不到实现的悲观情怀。同时,李白怀着对祖国山河热爱之情,蔑视权贵、珍爱生命,其诗作所蕴含的对社会的深入思考,对生活的执著理念,对文化理想的坚守,诗歌内容既深邃,同时也沉痛。这些思想,对于后世学者和文学流派产生重要影响,涌现如欧阳修、苏轼等文学家,他们不再迎合权贵,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作品的思想性,从而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三、李白(文学)对后代文学家和文学流派影响

总体来看,李白(文学)的卓然独立的思想个性和伟大艺术成就形成了社会公推共享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蕴含着的鲜明主体精神和强烈主观色彩,并通过具体而充分的自我表现,深刻、真实反映时代特征。李白在其诗歌作品中,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个性形象、真实的体验情感、远大的抱负理想,共同组成最重要的思想内容。一千多年前的伟大诗人,李白(文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后代文学家和文学流派产生重要影响。

1、李白(文学)对唐代的文学家和文学流派的影响

文章以与李白较为相似的李欣为例,分析李白(文学)对唐代文学家和文学流派的影响。在李欣诗歌作品中,无论是描写仙道还是憧憬仕途,送别友朋、歌咏边塞等,大多数都是温和敦厚,语调舒缓。后来在天宝年间,李欣所作的诗歌,大多数感情深沉、豪放跌宕,特别是对于人物的张扬个性描述,和李白作品诗风是最为接近的。

天宝年间,当李白奉召入京的时候,受到唐玄宗的高度重视,“降辇步迎, 如见绮、皓, 以七宝床赐食, 御手调羹以饭之”,与他仕途追求和思想性格都十分相似的李欣,对此是极为羡慕,“业就功成见明主, 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 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 长安陌上退朝归。五陵宾从莫敢视, 三省官僚揖者稀”。李白杰出的文学才能和傲岸的个性特征、浓厚的浪漫气质都让李欣极为仰慕,直接影响他在天宝年间诗风的转变。由此,李欣在其诗风发生重大转变,迥然有异,这种转变可能与他的思想变化以及生活经历有重要联系,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李欣受到李白的直接影响。

2、李白(文学)对近现代文学家和文学流派的影响

李白(文学)对于后世文学家,如杨慎、高启、陆游、辛弃疾、苏轼、龚自珍、黄景仁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现代诗人郭沫若也产生重要影响。1928年,郭沫若在回忆他童年所受到文学的影响时,专门提到唐诗中他最喜欢的是王维、孟浩然、李白和柳宗元,但是却不是特别喜欢杜甫,更是痛恨韩愈。1941年9月,他在论述诗歌的韵脚和分行问题的时候,就引用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进行阐述诗韵的适度问题,后来他在1961年专门模仿李白的《蜀道难》一诗而创作了《蜀道奇》,作序写到“李白曾作《蜀道难》, 极言蜀道之险, 视为畏途,今略拟其体而反其意, 作《蜀道奇》”。1962年3月,郭沫若谈及他少年时候所受到的影响时强调,唐代的几位诗人,他最喜欢的是李白。在到访李白晚年最为钟爱的采石矶的时候,发出感慨,“李白就是李白, 心胸坦荡以山动情, 寓江流觞, 真情流露, 毫无伪装, 诗言其志,荡气回肠!”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所作的许多诗歌,在风格和诗风上与李白十分相似,这与他一生对李白的敬仰和仰慕李白,并对李白文学深入研究,汲取丰富营养有重要关系。由此可见,李白(文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文化遗产,影响近现代许多文学家和文学流派。

参考文献:

[1]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黄群英.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彭放.郭沫若谈创作[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