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风山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1年7月~2006年7月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82例,男6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7例),女6例,年龄8个月~12岁。均选择腹股沟区具有典型不规则可复性包块,在疝块未出现时,用于置于内环处,嘱患者咳嗽(小儿哭闹),常可在此察觉膨胀性冲击感或疝内容物顶出并滑入疝囊之感并出现肿块。
麻醉:全部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
切口位置:通常采用内环口正上方横形口。沿皮纹做长1~1.5 cm横切口。
操作要点:①皮肤、皮下脂肪层1次垂直切开,钳夹出血点(多不用结扎即可止血)。以微式血管钳分离皮下脂肪与腹外斜肌键膜,使腹外斜肌腱膜显露。②术者以左手示指或小指沿术侧阴囊探及该侧的内环口,指端下移1.5cm左右,置于精索内侧作为标记指,同时右手持微式血管钳于切口探入标记指前向后钳夹并提出松弛的软组织,此多为苍白的腹外斜肌腱膜并后附提睾肌及斜疝疝囊。钝性分离并推开腹外斜肌腱膜表面覆盖的脂肪,横形切开长约1.5cm的切口,血管钳垂直探入切口即可钳夹并提出提睾肌及疝囊,钝性分离并推开疝囊周围组织,与阴囊处牵扯术侧精索,若考虑可能为疝囊的膜状组织有明显的拉动感,即可切开,进一步确认疝囊无误后常规游离致疝囊颈,以4个0丝线行内荷包结扎处理。女性患者术者左手标记指在皮肤上摸清内环口后,沿子官圆韧带下移1.5cm左右,仍置于子宫韧带内侧,寻找疝囊同男性患者。但在切开考虑为疝囊的膜性组织前,应向前向上牵拉此膜,感觉大该侧子宫圆韧带附着处有拉动感时即可切开,其余处理同男性患者。若疝囊太小,寻找有困难,可沿已切开的腹外斜肌腱膜处及向后下分离提出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于其前内侧一定能找到斜疝疝囊,然后常规行疝囊高位结扎处理。如为双侧斜疝,用法处置对侧。③彻底止血后,放回已结扎疝囊残余组织,用5个0或4个0可吸收线行真皮层皮内埋藏缝合皮肤切口即可。
结 果
本组82例,由于手术操作时间短(10~30分钟),创口小,术后患者疼痛轻,当天即下床活动,住院2~3天,平均2.5天。其中仅2例发生轻度阴囊水肿,未行任何处理,随访1周左右基本吸收。切口瘢痕小。
讨 论
适应证:所有可复性腹股沟斜疝。
禁忌证:①不满6个月的婴儿和成人;②嵌顿性斜疝;③增加腹压因素未经治疗解除者;④体质虚弱,全身情况不合适手术者。
关键词: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疾病[1]。疝内容物从腹股沟管内突出,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外环,并可进入阴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全年389例,其中男382例 ,女7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3.4岁,双侧疝78例,术中发现隐性内环口未闭91例,患儿均为阴囊或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边界清,挤压肿物消失,透光试验阴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儿取平卧头低脚高10~20°位,脐窝上缘做0.5cm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气腹,根据年龄气腹压力维持8~10mm汞柱。建立气腹后穿刺置入微型腹腔镜,于左脐旁3~4cm做0.3cm切口,在腹腔镜监视下置入操作钳,观察腹腔情况,探查了解内环口类型及对侧内环口,有隐性斜疝也一并处理,常规探查腹腔内脏器有无损伤或活动性出血,解除气腹,切口皮下缝一针。手术时间单侧5~10min,双侧10~20min。术后第2d出院。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入院健康教育 向家长及患儿介绍病房环境,适当增减衣物,查看腹股沟区情况,告知家长腹股沟区或阴囊有肿物突出时要及时报告以便得到及时处理。介绍腹腔镜手术知识,术前护理工作流程,以取得家长及患儿信任与配合。
2.1.2 术前检查 常规行血、尿、便、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等检查,根据年龄及血管显露情况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可选择肢端、腹股沟、颈外静脉等。资料显示[2,3]动脉血电解质及凝血酶原时间与周围静脉血结果无差异,所以在少数患儿由于肢端选择静脉采血困难而在选择腹股沟或颈外静脉部分患儿家长存在一定的顾虑时,我科多采取桡动脉血以避免患儿在采血时长时间哭闹,腹压增加疝囊突出。
2.1.3皮肤准备 脐缘是手术切口位置,脐部的彻底清洁是术后切口1期愈合的保证,常规用医用石蜡油棉签松解清除脐窝污垢,再以皮肤消毒液清除油迹和消毒,注意清洁脐窝时动作应轻柔。
2.1.4 心理护理 由于对传统手术的理解,家长及大龄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时都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及时与家长沟通,清楚家长所顾虑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重点介绍微创手术优点,列举病房手术后病例,介绍术后护理流程等消除术前不良心理,为手术创造良好心态。
2.2术后护理
2.2.1 生命征监测 患儿返回病房后及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征,观察神志及麻醉消除情况,未完全清醒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卧位,必要时肩颈部垫以小枕以打开呼吸道保持呼吸通畅。
2.2.2 饮食护理 术后常规禁食,有文献显示[4]小儿腹腔镜术后进食时间以术后清醒或术后2h清醒后进食为佳,故本组患儿在手术麻醉完全清醒、精神好转后均予先饮用少量温开水,观察20~30min后无呕吐即可予流质饮食后渐过渡到适量半流饮食。手术当日禁生、冷、硬食物。
2.2.3小便的观察 术后自解小便也是衡量麻醉消除度的要点。本组有5例患儿出现完全清醒后小便困难现象,均为较大龄患儿,通过开塞露纳肛刺激排便后均可自行小便。
2.2.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术后并发症有皮下气肿、阴囊水肿、腹痛、肩背痛、切口渗血等。皮下气肿与气腹针尖端位于腹膜外间隙、术后腹腔内CO2未完全排除,小儿哭闹腹压增加气体渗入皮下间隙,腹腔内CO2通过穿刺鞘周边进入皮下组织等有关。一般气肿小无需特殊处理,本组患儿一例发生穿刺孔旁皮下气肿,呈轻度,未作处理3d后自行吸收、消失。3例较大龄儿诉腹痛,其中2例膀胱较充盈,经排尿后疼痛缓解,一例述说不清为腹痛或切口疼痛,观察生命征正常,经医生检查无急腹症阳性征后遵医嘱予密切观察,3例患儿术后2d均顺利出院。术后肩背酸痛不适为手术结束后未能将腹腔气体完全排除,CO2气体积聚膈下产生碳酸刺激膈神经所致,一般术后2d消失,为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儿宜平卧间断低流量吸氧尽快将二氧化碳排出[5]。本组病例未发现患儿诉说肩背疼痛不适,无阴囊水肿与切动性渗血的发生。
2.2.5术后健康教育 术后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宣教的内容包括:术后复诊时间、不适随诊、术后1w后可根据切口情况酌情淋浴,浴后尽可能沾干水份保持切口干燥。可适当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压,术后3个月内不宜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小龄患儿避免长时间剧烈哭闹及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剧烈咳嗽。
3结论
本组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术中顺利 ,术后随访无并发症,无护理不当或宣教工作欠缺而影响治疗。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的成熟运用,腹腔镜缝扎内环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与传统相比具有术野清楚,治愈率高、切口小、损伤小、疼痛轻、复发及并发症少、康复快、操作简单、安全、住院时间短,且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并处理,同时患儿较早自主下地活动可减少术后家长的心理压力,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腹腔镜的手术临床特点才能制定和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李宇洲,梁建升,刘衍民,等.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350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23(1):63-65.
[2]尹小兵,柴琼霞,李展锋.从动脉测压管采血行血电解质及血糖测定的研究[J].护理研究,2055,19(1A):55-56.
[3]吴芳兰,杨燕宁,吴卓媚.不同途径采血对凝血酶原时间影响的对比观察[J].护士进修杂,2005,20(1):16-1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合成氨工艺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C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2-0189-02
多年来,我中心合成氨工艺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效果、教学质量、能力培养等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随着合成氨工艺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合成氨工艺教学,利用其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易于操作等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与协作教学的探讨,推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和合成氨工艺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多媒体技术在合成氨工艺教学中的作用
合成氨工艺相对其他专业课而言,枯燥、呆板、复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合成氨工艺教学中,则可对教学结构、方法、体系乃至教学思想的改革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促进作用。
(一)增强学生学习合成氨工艺的动力
多媒体技术的立体功能,可以展现合成氨工艺整体、细节的结构,透视设备的内部构造。在一些实物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生动、形象、有趣,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乐趣。
(二)使合成氨工艺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多媒体技术表达直观、简捷、生动、灵活。合成氨教学中,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描述的教学内容非常多见。遇到类似情形,在传统教学中是通过板图、挂图或幻灯片来讲解的,效果不明显,而且费时问。教师讲课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难以听懂。但是,采用多媒体技术,此难题便可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三)渗透相关学科、丰富课堂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侧重向学生灌输合成氨工艺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除了传授工艺本身知识之外,还可将相关学科(比如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等)的前沿动态信息和要求等以连接的方式制作于课件中,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解决了课本内容与现实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应用需求更接近,缩短了岗前培训时间,达到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之目的。
(四)赋予学生主动权、提高综合能力
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只是强调工艺知识本身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作用,可使学生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对话、提出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赋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激发了学习合成氨工艺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锤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信息搜集、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合成氨工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我们选择中心技校化工专业为实验对象,得到的效果更具有说服力。
(一)研究过程
1 对象内容。研究对象是以05化工三班作为实验组,学生41人;以基础相同的平行班05化工四班作为对照组,学生40人。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由同一位教师承担,课程进度及教学计划同步进行,并对各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在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再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素质测试、分析和比较。
2 教学工具。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技术,即应用电声、图形、动画、录像等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即应用粉笔、板书、板图,或使用布质挂图、设备模型等进行教学。
3 实验过程。
(1)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教材内容(如造气、变换、铜洗、合成等单元)以图形、动画、录像等形式分别做成课件。例如,在制作氨合成塔结构课件时,以动画分解和动画合成的形式表现和描述其内部构成,分别对塔内预热部分、换热器部分、催化反应部分的组成、设计机理、工艺条件、操作要领等进行剖析和讲解;对吉化化肥厂的设备进行录像,让学生观察实物等。这样的教学,既生动又直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愿学,便于理解,记忆深刻。
(2)配备解说词和选择背景音乐。解说词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说来完成部分知识的传授。音乐能够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智力,愉悦人的精神。学生在听音乐活动中,大脑的两半球能得到和谐发展,能激发想象力、创造力。所以课件需要选择背景音乐来衬托。
解说要求内容正确、重点突出、速度适中、语言规范。背景音乐要求与演示内容搭配得体,例如:在演示合成氨现场装置时选用轻音乐《月光》:在演示设备结构时,选用的是《日光海岸》;在讲授工艺流程时选择《微风山谷》等。这些背景音乐可以根据要求播放或取消。画面和内容由教师控制(静止、正常、回放)。
(3)测试与反馈。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即人与计算机可进行信息交流对话的功能,把课后复习和自测题内容,设计在CAI课件中[1],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及时目测和反馈。同时,也可以达到及时复习、总结之目的。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授课内容及进度进行完善和调整。
(二)效果反馈
1 平均成绩和学生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三、结论
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生动性、简捷性等优势;而合成氨工艺的教学内容大部分与机理、结构、功能、条件、过程等相关,所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合成氨工艺教学,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提升了合成氨工艺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在授课、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展和升华,提高了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学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倾听、观察、模仿、练习等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掌握知识,对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将所获得的丰富表象进行归纳,形成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程桂花,合成氨[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