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草原课文

草原课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草原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草原课文

草原课文范文第1篇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生长在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重点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四、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学生正确朗读。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

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身着盛装是蒙古人民的一种热情的待客方式,他们策马疾驰而来,充分看出他们的热情。)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声音的嘈杂,草原的热闹,手与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板书襟飘带舞策马疾驰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读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四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草原课文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

【出示课件8】“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指导朗读,表现“洒脱”:看谁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大家来比一比,赛一赛。

三、深读感悟,体会热情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

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美)

【出示课件9】

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2)学生自由发言填词,教师点拨指导。在课件上完成填空,依次填上:热情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3)交流小结: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板书:热情迎接

盛情款待

深情话别)

5.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1)热情迎接:

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不仅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更重要的还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和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感受?

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激情相见:

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认为他们在说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3)盛情款待:

①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②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③有感情地朗读。

(4)尽情联欢:

①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

②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5)深情话别:

①出示课件:【出示课件10】“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②教师导引: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③这正是──【出示课件1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句话表达了怎么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民族团结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风情”——草原上的精华景点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比如在草原人民迎接远客部分,我问学生:为什么把前来迎接的草原人民比作彩虹,学生的回答就多种多样,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予以了肯定,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接下来的问题是:蒙古族人民见到原来的客人,为什么不下马交谈,而是立刻拨转马头?学生们同样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与学生共同评价,教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了,语言表达也更切合内心实际了。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二至五段的学习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草原课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哈萨克族;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禁忌文化;竞技游戏;人文礼仪

中图分类号: G 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500(2012)06007408

1哈萨克族的文化产品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有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长诗、爱情长诗、民歌、谚语等。哈萨克是“诗歌的民族”。哈萨克“出生时诗歌陪你打开人间之门,去世时诗歌伴你投入大地怀抱。”;哈萨克人从“摇篮曲”到“挽歌”的人生历程中,用诗歌来描述民族风俗、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思想、文化、经济、爱憎。诗歌代代相传、源远流长。“/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世上搬家最勤的人是哈萨克人/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游牧中谱写的/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的/哈萨克民族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着世界/追随着生命的绿色/”哈萨克族人民还创造了哈萨克历法和哈萨克医学[1-3]。

1.1哈萨克族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

1.1.1英雄史诗

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中最著名、最悠久、最为广泛的作品有《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其中,《阿里帕米斯》和《豁布兰德》这两部宏伟史诗的产生时间很早。而《叶尔塔尔根》是以这此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哈班拜》、《博亘拜》、《贾尼别克巴图尔》和《萨巴拉克》等是以18、19世纪的著名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英雄史诗。

1.1.2爱情长诗

哈萨克族爱情长诗中最有名的是《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其艺术价值较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1.3叙事长诗

哈萨克族最有影响、最重要的叙事长诗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亚的40个巴图尔》、《鹏鹉的40个故事》、《4个宰相》和《巴克提亚尔的40个故事》等。

1.2哈萨克族的音乐和舞蹈

1.2.1音乐

哈萨克族是酷爱音乐的民族,民间器乐曲数量大,质量高,内容丰富,音乐旋律古朴雄浑,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乐曲含蓄与奔放、缠绵与粗犷并存,融东、西方民族音乐于一体,是哈萨克族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这些优美动听的民间器乐曲,象草原盛开的鲜花,葱郁芬芳,沁人心肺,激荡着哈萨克人生活的激情。哈萨克族现有的乐器有冬不拉、库布孜和斯布孜合(笛子)等,其中,最流行的乐器是冬不拉。哈萨克族的乐曲主要分3类,一是对山、水、草原和家乡的赞扬;二是对草原上各种牲畜和动物的赞美;三是对人生、动物遭到不幸的同情和忧伤。从哈萨克族的乐曲声中,我们好像看到了骏马的奔驰,山鹰的翱翔,大雁的飞鸣,骆驼的跋涉;仿佛看到了草原上情人的眷恋,清泉苍松的幽静,羊羔、马驹的欢蹦;也仿佛看到了哈萨克族的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迅速改善的美好景象。由此产生的《美丽的姑娘见过千万》、《玛依拉》是哈萨克民歌中的著名歌曲,在全世界流传。

1.2.2乐器

哈萨克族的民间乐器主要有弹奏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4类。弹奏乐器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拉奏乐器有库布孜、克勒库布孜和尚库布孜。吹奏乐器有斯布斯额(思布孜可)、卡尔得乃、阿德尔那和各种斯尔那依。哈萨克族的打击乐器也有很多,主要有达不拉、达吾勒帕孜、省达吾勒、哈拉、斯得尔马克、阿提推亚克(阿迪托亚克)、阿萨塔亚克、玉兹塔克勒达克等。极有特色的是“阿迪托亚克”。这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外形类似马蹄,加之所奏出的声音,哈萨克族称之为“马蹄音”。

1.2.3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刚健有力、轻快矫捷,草原上游牧、狩猎及日常生活在舞蹈中都有充分展示,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以马为题材的民间舞蹈有《哈拉交日嘎》(黑走马)、《萨里古仁》(枣红马)、《快走马》等,节奏明快,刚健有力,模仿马态,维妙维肖,优美动人;以劳动为题材的有《英翁别克比》(劳动舞),内包括《挤奶舞》、《剪毛舞》、《擀毡舞》、《套马舞》等,表现劳动的情景与动作。如《劳动舞》从剪羊毛开始,中间穿插洗毛、弹毛、转动,男女互为帮手,忽而成为一队,忽而围成圆圈,舞姿优美,表现逼真,明快动人;以狩猎为题材的有《交日尕尤比》(狗熊舞)等,描绘狩猎生活场景,还有模仿飞禽走兽的舞蹈,如《阿克候比》(白天鹅舞)、《鹰舞》等,描绘一只老鹰在天空飞行,忽而俯冲而下,忽而直冲云天,舞姿变化倏忽,引人入胜。舞姿优美,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哈萨克舞蹈是中华舞蹈艺术海洋中的一颗明珠。

1.3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和巴塔文化

1.3.1民间对唱“阿依特斯”

哈萨克人说:“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哈萨克人用歌唱迎接新的生命,用歌唱伴随人生的每一段里程,直到用歌声送走亡灵。受着民间文化的熏陶,哈萨克人各个出口成章,人人具有赋诗作歌的才能,并且孕育和发展起了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哈萨克民间对唱。目前,“阿依特斯”(汉语音译)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萨克的“阿依特斯”一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它是庆祝集会、重大祭典、喜庆节日等活动不可少的项目。在哈萨克民间,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否民间歌手,他们都是对唱的热心参与者和欣赏者。其中,尤以阿肯“阿依特斯”具有代表性。阿肯曾是哈萨克民间语言和歌唱大师。为了保护“阿依特斯”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哈萨克传统文化,哈萨克地区每年都定期举行阿肯对唱会。每当这个时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碧草如茵的草地布满洁白的毡房,人们穿戴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欣赏和品评阿肯对唱。

1.3.2巴塔文化

“巴塔”意为“祝福,祝愿”。巴塔作为一种祝福的民歌,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为各种事由做或者吟诵。巴塔既可以是给个人,也可以是给集体。哈萨克先民认为,萨满除了通神和为人治病外,还能占卜吉凶,因此,在部落或氏族对外作战时,必然向萨满巫师问卜,并举行祭仪,祷告神灵,祈求平安。哈萨克人远古的祈求,祈祷仪式,无疑是巴塔习俗生成的本源,是巴塔习俗的雏形。后来,伊斯兰教信仰对哈萨克人的礼仪,礼俗,节日,生活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巴塔习俗的发展同样也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但哈萨克人的民歌巴塔习俗始终保留着本民族早期信仰的特点。

唱巴塔习俗的形成和发展与哈萨克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相联,而远古的无疑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哈萨克先民有过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及萨满教信仰等原始中,祈祷的仪式曾广泛存在。作为哈萨克先民之一的古代乌孙,康居人认为,山间温泉具有某种不可抗的神力,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治疗某些疾病,可以把他们肉体的痛苦消解于无形;因此,他们将之视为神水,进行祈祷和供祭。在部族有重要的事情或者遇到困难时,就去祈求死亡部落成员鬼魂的帮助,事情顺利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答谢。哈萨克谚语说,“祝福中英雄创出业绩,雨露中禾苗茁壮成长”;“无父之家无人作巴塔,无母之室没有温暖”。在哈萨克草原上没有巴塔,万事就不能开始。

哈萨克民族做巴塔的是德高望重、才华横溢、受尊敬的老者。通过巴塔来传授人间的道德理念,教育人们要遵守做人的基本准则,热爱和保护所生存的环境,同时批评人间各种邪恶、不道德的规范行为。

古代哈萨克人在每年第一声春雷响起时,人们要边敲打毡房,边祈求全年风调雨顺,牧业丰收。当新月升起的时候,人们会祝祷;“我仰望新月,我仰望安康,我又看到了往日般的时光,过去的月份承蒙你的恩典,新的月份里还望渥泽恩光”。巴塔既有仪式仪礼上的巴塔,如婴儿诞生礼中的巴塔,男孩割礼中的巴塔,嫁礼上给新娘的巴塔等;也有节日的巴塔,像纳吾肉孜节的巴塔,加拉帕赞巴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种种巴塔,诸如上路的巴塔,用餐的巴塔,敬客的巴塔,答谢的巴塔,孩子穿新衣的巴塔,转场的巴塔等。巴塔习俗主要通过语言表示真诚,良好的祝愿,因而巴塔的词语以祝辞,祷辞居多,有韵文形式,也有口语形式,但有词无曲,主要用于吟诵。在哈萨克人的巴塔习俗中,被邀请吟诵巴塔词的人一般都是有一定威望,口齿伶俐的人或尊敬的客人,那些巴塔词说得好的人,受到人们特别的尊重。重大仪式中的巴塔,还请民间诗人“阿肯”专门来吟诵。哈萨克人一生中会接受无数个巴塔,也会给予他人许多的巴塔,因此,在哈萨克语中祝福词异常丰富,人们随口便能说出几句祝福语。尤其是老人,也许他们目不识丁,但常常能即兴发挥,说出灵活风趣,情真意切,优美动听的巴塔语。

1.4哈萨克族的历法

哈萨克人根据星体变化的规律,制定了自己的历法。哈萨克历一年为365天,分4季,每季3个月;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另外,5天放在哈萨克历的2月,此月为35天;哈萨克人根据自己的历法可较为准确的推算出四季转场、接羔、剪毛、配种及播种谷物的适宜时间,对畜牧生产和群众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哈萨克族人还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每年以动物命名。依次为鼠、牛、豹、兔、蜗牛、蛇、马、羊、鱼、鸡、狗、猪。

1.5哈萨克族的传统医学和医学巨著《奇帕格尔巴彦》

哈萨克医药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3年)。也曾受到过“点燃西方文艺复兴之灯”的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那(阿维森纳)(980~1037年)的《药典》的影响。此外,在医学理论上也曾受到《周易》的影响,在医疗技术上与其他民族医学包括汉族医学都有过广泛交流。

哈萨克人的医药理论最重要的是阿勒吐格尔学说(即六原素学说),用这一学说指导哈萨克医药的一切理论和医事活动。阴阳学说是哈萨克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哈萨克族人民的药品主要来自哈萨克草原所存在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化学药品。

哈萨克医学除了常用的药物疗法外,还有食疗、奶和奶制品、手法正骨、吾布拉(蒸薰洗治疗)、放血疗法、以毒攻毒治疗等等较为独特的治疗方法。

哈萨克医学也特别重视疾病预防。如隔离传染病患者,焚烧或掩埋患者衣物、用具,搬离传染源地、3年内禁住;用草药藤芦煎汁洗衣服去虱;在饮用水中放银币或其他银制品消毒;用侧柏叶、木香烟熏房进行空气消毒等。平日讲究食物卫生,精选合乎胃口的食物,对于引起各种疾病的原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有很多这方面的谚语。如“肚子疼者,务必禁食”,“眼睛痛要禁止用手擦”,“官司不能轻视,疾病不能小看”等等。

哈萨克族不仅重视人的健康和疾病治疗,同时也重视对牲畜的疾病治疗。由于长期的放牧生活,哈萨克族兽医非常熟悉牲畜的常见疾病、季节病和多发病。诸如马骨眼病、马疝疽、鼻疽、流行性淋巴骨炎、驼双脐病、肠结等牲畜常见病,哈萨克族兽医都能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哈萨克族很早就有了医治疾病的民间医生。哈萨克族民间医生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草药治病的民间医生,哈萨克语称叶木什。另一类是专治骨折的民间医生,叫乌塔尔什。这些民间医生以在家接待患者和出外巡疗相结合,颇受人民欢迎。

14~15世纪初,哈萨克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民间医生―乌太波依达克・特烈吾哈布勒(1388~1478年),他医术精湛,被哈萨克人奉为医圣。他终于在86岁时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医学巨著――《奇帕格尔巴彦》(汉译《医药志》)。这部巨著详尽阐述了哈萨克医学的理论观点、生理病理、诊疗技术等各方面内容,全面总结了哈萨克传统医药学的成就。书中记载有728种植物药、318种动物药和60种矿物药,共计1 106种药物,并保存了4 577首处方。不仅如此,这部巨著还涉及天文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哈萨克文化的珍贵资料。在《奇帕格尔巴彦》中有关于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记载,比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发现牛痘苗要早350年。

1994年,经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审阅,这部神奇的《奇帕格尔巴彦》终于出版发行。1996年,邻国哈萨克斯坦的火焰出版社依据上述版本再次刊发。随之而来的,是多个学术领域的轰动。不仅是医学界,所有热爱、关注哈萨克民族文化的人们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对该书进行了深入研究,境内外陆续有论文、著作问世。

2哈萨克族的节日和竞技游戏

2.1哈萨克族的节日

哈萨克族人重视自己民族的节日,节日气氛隆重喜庆。重大节日有纳吾热孜节、肉孜节、库尔班节。

2.1.1纳吾热孜节

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哈萨克族人信奉伊斯兰教之前的一个节日。每年春分日,昼夜长短一样,这一天便为“纳吾热孜节”。纳吾热孜原为波斯语“春雨日”,系波斯古太阳历3月21日。从这一天开始,就算已辞旧岁,迎来新春。过节时,各家各户都用小米、麦子、大米、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纳吾热孜饭”。人们全都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吾勒”到另一个“阿吾勒”,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牲畜兴旺,庄稼丰收,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2.1.2肉孜节

是伊斯兰教节日。根据伊斯兰教规定,每年封斋30天后欢庆3天。这个节日被称为“肉孜节”或“开斋节”。过节时,成群结队相互拜节,并举行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娱乐活动,隆重热烈。

2.1.3库尔班节

节日也来源于伊斯兰教。肉孜节之后70天就是“库尔班节”,又译“古尔邦节”。过节时,头一天必须宰羊作为祭献。第二天宰羊庆祝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推备了丰盛的食品,大家相互拜年,彼此祝贺。很多人节日三天中要串40家房子,节日里要举行叼羊等传统的民族娱乐活动。

2.2哈萨克族的竞技游戏

2.2.1阔克拉合(叼羊)

哈萨克族牧民所进行的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而且是一种力量和勇气的较量、马术和骑术的比赛。叼羊一般都在金秋节日期间举行。因此,每当节日前夕,牧民们就要派出代表,到各个毡房去张罗叼羊的事,并选择地点,确定日期。叼羊这天,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指定地点。习惯而自觉地站成一个大圈,进行围观。

叼羊的形式很多,一种是两人叼,一人抓住羊的一端,拼命争夺,谁夺到羊,谁就为胜。二是分组叼。在旧时一个部落为一组,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争夺,获胜者为部落的光荣。三是集体叼,一只羊被主持人扔到地上,谁叼到手不被别人抢去,而且又能把这只羊扔到某一家的毡房,谁就是胜利者。

叼羊(青灰色的羯羊)开始前,先将一只已经宰了头、扒掉内脏的羊放在场子中央,各路骑手在周围排成两队,整装待命。当主持人刚一打响开始的枪声,英勇的骑手就急速出发,绕场一周,瞬息间,骏马喷着鼻子,直立后腿,猛烈地向场子中心扑去,一场惊心动魄的叼羊搏斗就展开了。领先的骑手迅速地把马鞭咬在口中,双手丢开鞍缰,跃身抓住羊身,飞箭般冲出人围,催马向着目标处奔驰,其余的骑手则快马加鞭。急起直追。观众们欢呼雀跃,呐喊助威。后来者紧迫上去,抓住羊身一端,使劲进行争夺,时而几人相持,难解难分;时而一人抢去,摔掉对手飞奔而去。就这样你争我夺,赛场上众多的骑手在交锋,英武的骏马在扬威,互不示弱,各不相让。一边叼,一边跑,直到把羯羊身体上的皮毛扯尽,由最后叼到手的骑手,提着羊身,环绕目的地一周,再飞马回到人围中来,将羊身放到原处,才算真正的胜利者。这种胜利,是以力量、速度、敏捷换来的,牧民们无不拍手叫好,心悦诚服。叼到羊的骑手是自豪的、光荣的,大家纷纷给他披红挂花,进行嘉奖。然而,吃到这只叼羊肉的人,也是自豪的,幸福的。因为根据哈萨克人的传统说法,吃了这只叼羊肉的人,不仅会避过灾难,而且还能交上好运。这时,整个活动并没有结束,叼羊的胜利者,还要把叼来的羊从一位最受人尊敬的人家的毡房顶上扔进去。这时,毡房的主人就认为是莫大的吉庆从天而降,便会吩咐全家人宰羊煮肉,用手抓肉、奶疙瘩等上等佳肴,热情招待前来恭贺鸿喜的所有客人。待客人们酒足肉饱,又开始唱歌、跳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哈萨克族人的叼羊游戏每年都定在金秋节日举行。一是为了庆贺当年牧业丰收,预祝明年牧业增产,另外,是为了鼓励牧民们精心饲养马匹,培育优良马种,锻炼骑手,提高马上技术,发展畜牧业。因而,深受广大牧民群众的喜爱,并世世代代把它继承了下来。

2.2.2克孜库瓦尔(姑娘追)

每到繁花争妍的季节,当你走进哈萨克族草原,常常会见到数以千计的牧民骑着大马,簇拥着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和英俊小伙子,谈笑风生地从四面八方向着一个目的地共同进发。当大家都集中起来的时候,人群中最年老的长者就会发号施令,宣布仪式开始。这时,随着号令,双双对对自愿结合的姑娘们和小伙子们便骑着骏马,向指定的地点并髻慢步前进。行程中,小伙子随时可以拦住姑娘的马头,在草原上大兜圈子,同时,用心施展自己高明精湛的骑术,向所爱的姑娘逗趣,求爱。姑娘却不生气,只是寻找机会摆脱困境,驰向终点。但是,一到终点往回折返时,为了报复小伙子的调笑,姑娘马上举鞭转身追赶,一旦追上了小伙子,就要用皮鞭在他身上抽打,小伙子始终不能还手,只能抱住鞍子催马迅跑,千方百计使姑娘少打或打不上自己。如果姑娘确实与小伙子产生了爱情,她就舍不得抽打小伙子,只是高高举起鞭子,在小伙子的头上和身上虚晃,空绕,轻落,遮掩众人耳目,一直追到原地。这种马上戏谑性的追逐,哈萨克族牧民群众则叫它“克孜库瓦尔”,而汉语称它“姑娘追”。

建国后,在党的有关政策的推动下,哈萨克牧民当家做主,过上了幸福生活,“克孜库瓦尔”也逐渐增添了丰富多采的新内容,一对未婚的青年男女通过“克孜库瓦尔”这种马上娱乐活动,不仅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同时,也会播下爱情的种子,使许多有情人成了幸福的眷属。有些已婚的青壮年夫妇,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常常跃马扬鞭,彼此追逐,逗趣取乐,充分展示他们美满幸福的生活,及团结和睦的家庭,进一步发展了“克孜库瓦尔”的独特情趣。

2.2.3赛马

哈萨克族人有句谚语:“英雄靠骏马,飞鸟凭翅膀。”他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马,与马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以马为主的娱乐活动亦有不少。赛马是哈萨克族人娱乐活动中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哈萨克族人举行赛马会,要提前公布比赛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比赛的马匹要在2~3个月之前进行特别训练。哈萨克族中有专门相马和训马的人,他们可以帮你挑选和训练出最好的马,参加比赛。

参加比赛马的鬃毛和尾巴必须用各种颜色的布条辫起来或绑扎在一起,作为识别的标志。骑手都是十一二岁的男孩,他们身穿红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的衣服。赛马的赛程为20~30 km。先由专人领着参加者由终点走到起点,然后由起点开始竞赛。竞赛时,一匹匹骏马犹如一支支离弦之箭,一个个机灵的小骑手俯伏马背,一面催马飞速驰骋,一面精心地替马擦拭着眼帘周围的汗水。因为汗水流入马眼,会影响奔驰速度。

在赛马开始之前,要预先准备好名次和号码,并由数人分乘数骑在终点执号等待。当第一名骑手来到终点时,由手执第一号的人迅速将号码交给骑手本人。其余皆依次进行,最后,骑手们凭号领奖。

赛马会获奖名次要根据参加比赛的马匹数字来决定。评出优胜者1~25名。如果参加的马匹数字较少,只评出一至五名或者1~15名。第一名的奖品较多,其余的奖品相应依次减少。1~3名的奖品较多。旧时,在有些赛马会上,第一名的马主可得以下奖品:9个元宝,9峰骆驼,11匹骡马,100只羊。

按照哈萨克族人的习惯,如果某一匹马在赛马会上获得第一名,那就不仅是马的主人的光荣,而且是整个部落的光荣。在赛马会上,当赛马的小骑手们到达终点时,由他们的父母和其他亲戚们撒喜果和奶疙瘩,欢迎胜利者,并且呼喊自己部落的口号,观看赛马的人听到自己部落的口号,所有同一部落的人齐声呼应。此时,每个哈萨克族人都有一种无法表达的快乐情感。赛马中得到的奖励,主人会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分给亲人和同部落的人。

赛马往往在婚礼和重要节日里举行,而且经常是压轴节目。赛马一旦结束,庆典也宣告结束。

2.2.4骑马抢布

是哈萨克族年轻人锻炼骑马本领的娱乐活动。活动前,必须准备一块长1 m,颜色为红色或绿色的板。活动开始时,先由一个小伙子拿着布骑马起跑,其他人乘马尾迫。被追赶的人只要被追上,必须迅速将布交给先追上自己的人,然后大家继续追赶第二个拿到布的人。骑马人连续不断追赶,犹如接力赛一样。参加这种接力赛活动的多数是20岁的年轻人,体格健壮,策马飞奔,跨过河流,越过高山,冲破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险阻,直玩到大家尽兴方罢。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年轻人骑马的本领,而且锻炼年轻人的意志。

2.2.5马上拾银

先用红布将银元包扎起来放在平地上,并将参加竞赛的骑手分成两组。活动开始时,骑手骑马飞奔经过放银元处,并从马上弯腰去拾。有的还在放置银元的前面路段设置一个高1 m的横杆作为障碍,让骑手先飞马越过障碍,然后弯腰去拾银元。谁飞马拾到地上的银元,即归自己所有。

2.2.6箭射元宝

自古相传的选拔神箭手的娱乐活动。古时候,是用箭射金葫芦,后来改作箭射元宝。其方法是将元宝用绳子系起吊在远处,用箭射吊着元宝的绳子。如射断绳子,元宝落地,则可得元宝,并被人们称为神箭手。以后改为步枪射银币。银币不是吊挂,而是设法竖放,射中银币者受奖,并能获得“神”的好名声。

2.2.7马上角力

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其竞赛方式是将参加竞赛的选手分成两组,一对对进行角力比赛,谁能将对方掀离马背,并扔在地上,方算获胜。比赛时有许多人围观,围观者都希望本部落的选手获胜,不时为选手呐喊助威,加油鼓劲。阵阵喊声犹如人海中的惊涛骇浪,时高时低,整个赛场热闹非凡。

2.2.8比猎鹰

长期生活在草原、戈壁上的哈萨克族人不仅擅长歌舞弹唱、马上运动,而且还喜欢驯养猎鹰,捕获野兽。

早在4000年前,哈萨克族的祖先就有养鹰驯鹰的习惯,而今在我国惟有哈萨克及回、保安等少数几个民族保存了这一习俗。每当岁寒雪积、野兽觅食的时节,草原上就有不少架鹰出猎的人。他们骑着追风马,挎着枪,左手持缰绳,右手戴护臂,一只目光炯炯、雄姿勃勃的猎鹰挺立于皮护臂上,昂首注视。跃跃欲飞,一旦发现猎物,就俯冲下去,像离弦之箭,锐不可挡。这种猎鹰,体积很大,体重很重,寿命也长,十分珍贵。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既是畜牧业的行家,也是捕猎能手。每当冬季出猎,剽悍的哈萨克老猎手,身跨哈萨克骏马,手托凶猛的猎鹰,在猎犬的前呼后拥下,放马奔驰于广袤草原上。发现猎物,猎人即摘下金雕的拖玛哈(眼罩),撒手放鹰,霎时间,猎鹰展翅高飞,然后闪电般俯冲下去,任凭猎物狂奔,也难逃猎鹰的利爪、钢啄。每次行猎,不论是狼、狐狸、野鸡、野兔,都有所收获,都归功于灵巧勇猛的猎鹰。

经过训练的金雕,可以在草原上长距离地追逐狼,等狼疲惫不堪时,一爪抓住其脖颈,一爪抓住其眼睛,使狼丧失反抗的能力。

在哈萨克族的传说里,金雕是唯一能直视太阳而不被灼伤的神鸟,不论捕食或飞行,金雕永远是蓝天中终极的猎手。用金雕狩猎是哈萨克人古老的传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种狩猎法广泛流传于外蒙古、哈萨克斯坦以及新疆阿勒泰等地。

2.2.9摔跤

是一种比赛力量和技巧性、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在哈萨克、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中,是最为普及的一种民间体育运动。每逢婚嫁、节日、割礼等喜庆日子都要举行,对获胜者奖给马匹或骆驼,也是其阿吾勒和部落的光荣。现在哈萨克族摔跤有古典式摔跤、中国式摔跤、自由式摔跤三种形式。

3哈萨克族的禁忌文化

在哈萨克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禁忌对于其社会成员由“自然”之人转为“文化”之人,对于其社会新成员的社会化和内在化,都具有催化剂和杠杆的作用。哈萨克族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仪式具有浓郁的草原和游牧生活的特色,诞生礼、摇篮礼、满月礼、割礼、婚礼、葬礼等,这些重大仪式中,禁忌贯穿始终。禁忌既形成哈萨克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模式,也构成其社会秩序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手段,通过强制或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人的观念与言行纳入历变和社会的轨道之中。家庭教育在哈萨克族成员成长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成员从儿童时期即接受本民族习俗文化的教育,了解哪些语言不能讲、哪些事情不能做,这些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有些出自十分明显的功利动机。但大量的禁忌却无法用功利的观点来解释,跟宗教有深远、广泛的联系,与本民族习俗文化有关。

3.1哈萨克族禁忌的根源

3.1.1源于对鬼神的敬尊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同时,还留有不少原始宗教的遗迹。哈萨克族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皆有生命,均受着神的支配,他们把神也分为两大类,即善神和恶神,善神给人带来好处和幸福,恶神使人遭受灾难。人们之所以禁忌有生命的动、植物,禁忌无生命的事物,禁忌某些人,某些言行,是因为人们相信万物有灵。他们不但会对人的言行做出或善或恶的反应、而且还能主宰人的命运。所以,无论是虔诚的顶礼膜拜,还是“敬鬼神而远之”,人人心中都怀有一种不敢得罪神灵的畏惧心理。由此,表现在行为上,人们小心翼翼,怕的就是犯忌。不仅如此,禁忌除了“不许做什么”这一特征之外,更重要的特征是违背禁忌是要受惩罚的,这就解释了人们规范自己的言行的原因,在于避免自我麻烦,遭受惩罚。源于对神灵的敬仰,哈萨克族形成许多关于神灵的禁忌。

3.1.2源于对祖先的敬尊

受萨满教影响,哈萨克人敬重、尊敬祖辈、亡灵,常把自己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同这些英雄人物的神灵保佑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而是升华了。

3.1.3源于对火神的敬尊

哈萨克族人认为火是家庭的恩人、明灯,具有生命、灵性和某种神圣的力量。把火称“阿拉斯”,意即“夜间的火、神圣的火”。认为火是世界本原之一、火是太阳在地上的化身;哈萨克民族中有“我们的火母亲,使挨冻的人得到温暖,使挨饿的人吃饱”。火是光明的、神圣的。为了不遭其诅咒,讲究不踩火膛或火堆,不往火里吐唾沫,不用刀砍火焰,不能用脚践踏火堆。如果踩上了火或是旧炉灶,会得腿关节病。禁小孩玩火;禁往火上倒水。

3.1.4源于对水神的敬尊

人类与动植物都必须依赖水而存活,于是水便自然成了崇拜物,而他们崇拜的并不是一般的水神,而是具体的河神、湖神、泉神。在他们看来,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每一处泉水都有一个神在管理着;所以,他们禁止在泉水、河流和涝坝里大小便;不得在水源附近修建厕所、畜圈等危害卫生的各种设施;也不准在水源内洗衣服,在涝池内游泳、洗澡以及把脏水倒入水渠和涝坝区。

3.1.5源于对动植物的敬尊

哈萨克族认为马、牛、羊、骆驼都各自有其主宰的神。主宰羊的神是“巧潘研塔”,主宰马的神是“康巴尔”;主宰骆驼的神是“奥依戆尔哈拉”;主宰牛的神是“臻总格巴巴”。这些神各自能保护其所属的牲畜。所以,遇羊群要绕道而过,不能乘马冲入羊群。另外,他们对蛇也很敬尊,如蛇进屋不能打死,妇女要给蛇身上洒,然后敲打金属器物将其赶出去。

而草原对自古以来以游牧生产为主的哈萨克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哈萨克人忌拔青草,因青草是草原生命的象征,轻易不能拔青草,只有遇到非常生气的事或对某人产生极大愤怒时,他们会拔一束青草面对青天不停地念咒语,认为这祥可以惩罚对方。他们还禁止毁坏森林树木。他们对泉水边或河边的独立的树也非常敬尊,认为这棵树是神树,不能砍伐。

3.1.6源于对图腾敬尊

哈萨克族不能骂狼,更不能用手指狼,不能称其为狼。称狼为“卡斯克勒”“狗鸟”,有敬尊、崇拜之意。啥萨克族人视苍狼为神圣动物,又是人的灵魂的保护神,认为英雄的勇敢与智慧都来自苍狼的佑助。在哈萨克族的许多民间传说和民歌中都有苍狼的神圣描绘,许多部落以狼为标志,以狼头为旗帜图像,英雄勇士均被喻为狼,人们还将狼毛狼骨视为驱魔消灾的神物、用狼鼻上的毛揉擦母牲断奶的,祈求产奶。另外,哈萨克人禁猎天鹅,这些无不烙上图腾敬尊的印记。

3.2哈萨克族禁忌的各种形式

哈萨克族禁忌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按禁忌规定本身的表现形式和物质手段,可分为语言禁忌、行为禁忌、饮食禁忌和其他禁忌。

3.2.1语言禁忌

不要当着父母的面赞美他们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他们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吉利的事情;青年人不直接呼长辈的名字;忌讳在早上哭泣或说污秽语言,他们认为这样会办事不顺或招来灾祸;不能直呼神的名字等。

3.2.2行为禁忌

每礼拜二和礼拜五为不吉利的日子,做乃玛孜(礼拜)时,别人绝对不能从做乃玛孜的人面前走过,更不能踏地上所铺的做乃玛孜的布,更不能模仿他们的动作和大声说笑。住房附近、水源旁边、礼拜寺、墓地周围不准大小便,在房间内的西墙上,不能挂人头像;睡觉时不能脚西头东;厕所门不能向西开,不要当面数主人的牲畜数目;不要用手摸食物;不准乱丢食物;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绝对不准跨过或踏过吃饭用的达斯达尔汗(餐布);吃馕时,不能把整个馕拿在手上用嘴啃,而应该掰成小块吃;主人做饭时,客人最好不要动餐具,更不要用手拨弄食物或掀锅盖;不能跨过系牲畜用的绳子,忌面向太阳、月亮大小便;忌向太阳吐唾法;忌在吃饭时洗完手乱甩;忌用不干净的器器皿盛水,忌讳在别人房子外面转圈。认为这样做会把人家的疾病、灾难全部带回自己家,而自己的好运气会落到别人头上,忌讳晚上照镜子,认为晚上照镜子会使人失去好的气色而无精打采;绝对不能砍伐荒漠中的独树,也不在树下乘凉、睡觉,不然就会像那棵树一样孤独一生;哈萨克妇女不能在长辈面前走过,更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和抽烟;父亲在世的孩子不能把两手放在后脑躺在床上,这样做会被认为孩子对父亲不满而咒父亲快点死去;哈萨克人不摇空摇床,他们认为只失去孩子而疯了的女人才会这样做,如果摇动空摇床自己将会失去孩子变成疯子;哈萨克人出门时不准带醋、油和盐,他们认为这样会使出门的人因想念家乡、想念亲人而悲伤,像盐一样生活很苦。

3.2.3饮食禁忌

在饮食方面有许多禁忌,分为4种,即自死物、溢流的血、猪肉和“诵非之名而幸的动物”。此外,还禁食用猛禽猛兽和不反刍畜类,妇女怀孕后,忌食驼肉、驼奶、免肉及狼咬过的牲畜的肉。

3.2.4日常生活方面的禁忌

对妇女和小孩还有一些特别的忌讳和讲究,尤其是对怀孕的妇女,显得更加关怀。这些禁忌,有些是迷信,有些也是生活经验,应区别对待。

怀孕的妇女一般不能吃骆驼肉,认为吃了骆驼肉妊娠时间会延长。如果怀孕时吃了骆驼肉,预产期过了,就要从缠有白布的公驼脖子上跳下去,这样可按期顺利分娩。孕妇不能跨过横挂毛绳,如果跨过毛绳会造成胎儿脐带缠于颈部以致胎儿夭亡。孕妇忌用手抓锯子、剪子等,以免引起早产。

孕妇生孩子时,打开所有属于该妇女的箱子,解开纽扣,取下耳环、项链、手镯等,认为这样会减轻孕妇的阵痛,顺利分娩。产妇在月子里不能撵出进屋的狗,如果她撵狗,喊一声“出去”,会掉牙齿。

来家里做客的姑娘,要安排在上座与长辈和客人同坐,要不这一家会遭不幸。

妇女忌两手插腰站立,因为丈夫去世的女人才这样做。妇女晚上不去挑水,外出晾衣服,认为女人胆小。可能会被吓着,可能会生病。妇女不能从骑马的男子或老人面前横着走过。妇女将被剪掉或自然脱落的头发收拾好,藏于不被人践踏的地方,不能将头发烧掉。妇女不能把洗衣服的污水泼于人行道上,认为行人若踩到洗衣服的污水会遇到不幸。

婴儿睡着时忌将月光照在脸上,月光会使婴儿患病。婴儿脐带未干之前家里的炉灰不能往外倒,否则婴儿的身体会越来越弱。婴儿不满40天,不能在晚上抱到室外;在傍晚时,不能将婴儿的衣服晾晒在室外。忌用饭勺和扫帚打小孩,会给小孩带来伤害。

小孩不能在客人或老人面前横冲直撞,不能参与大人谈话,特别是女娃,不能学不干净的话。小孩遇见大人要问好,家里来客人要让座。为了使小孩早些走路,举行解脚绳仪式(用一条花绳和一条煮熟的新鲜羊肥肠,将小孩双腿缠住,请一位身体健康、走路快的长者将绳子和肠子一起剪断,肠子分给大家吃掉)。小孩进屋时不慎摔倒,认为是好事,是这个家的幸运,也是一切如意的象征。小孩爬在地上,从双腿间看路,认为会有向往已久的远方亲戚来探亲或贵宾来家做客。小孩第一次出远门,要举行仪式,祝福平安。婴儿睁着眼睛睡觉,认为将来的伴侣是个美人。小孩多次伸出舌头,会认为是远方亲人来音讯。小孩按期不会说话。将小孩领到外公家(或舅舅家)宰一只羊,用羊肠勒小孩脖子几下。小孩拍小手,会有喜事临门。

3.2.5其他禁忌

星期二忌出远门,星期一和星期三出远门的人一路顺风。星期五忌搬家,因为星期五是伊斯兰教集体做礼拜的日子。出远门的人忌带酥油和黄颜色的衣物等,认为黄色是不吉祥的颜色。

客人在别人家吃饭前先说祝福词,在招待客人宰羊时客人也必须说祝福词。如果家里有去世的人,饭前应念古兰经。

给家里的长辈或客人端茶饭等应用右手敬,不能用左手,左手敬不礼貌。

新娘初进新房之后,不能随意在长辈的毡房上座来回取东西或随意坐上座,为了便宜进出,婆婆让新娘进屋后,从生火的左下方开始,向毡房中的火塘鞠躬施礼并在火堆中撒些动物油逆时针旋转半圈后,原返回到自己的位置即可。这样做是因为哈萨克人处处有尊重长辈的习惯。

4哈萨克族的待客文化

4.1做客的礼节

到哈萨克族牧民家做客,客人不能骑着马直接来到主人毡房跟前,而要在距主人毡房较远的地方下马,牵马而来。进毡房时,客人不要亲自揭起帐帘,而要等主人揭起并躬腰迎请之后才进入。进到毡房后,必须按论资排辈,男尊女卑的规矩入座。当客人离开时,主人应一再挽留或者一再请你再来,他还会热情地为你牵马理鞍,扶你上马。

4.2哈萨克族待客习俗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认为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将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哈萨克人认为:“祖先遗留下来的财产中,一半是客人的”。因此,对前来拜访或投宿的人,不管曾经相识与否,他们都予以热情的接待。

哈萨克人以纯朴、诚实、直爽、热情好客而闻名。这是因为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时,凡有毡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处,行人就可免受饥寒之苦。好客是其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美德。哈萨克人流传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人,哪怕你走一年,也不用带一粒粮、一分钱。”哈萨克人对待客人恭敬备至,礼节周到,他们认为客人是赐予的,不可稍有怠慢。由于这样的好习惯,哈萨克族中一直没有乞丐。

在哈萨克族中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如果在太阳下山时放走了客人,就是跳到水里也洗不清这个耻辱”。还有民谚说,“好客人来到羊要下双羔”。因而凡是前来拜访和望门投宿的客人,无论认识与否,不论懂不懂他们的语言,也不论是哪个民族,都热烈欢迎,竭诚接待。哈萨克族有句俗话说:“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哈萨克族在接待客人时,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拿出来款待,不但用好饭、好肉招待客人,而且还精心喂养客人的马匹,第二天热情送行。这样的招待,并不向客人索取任何报酬。他们认为向客人买东西是非常耻辱的事。招待客人吃的肉,如果是陈肉,就要说明原因,否则客人可告诉头目,说他无礼,将陈肉待人,头目必定罚他。

哈萨克族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是“纳仁”。在进餐之前,要请最主要的客人举行一种叫做“巴塔”的宗教仪式,把要杀的羊牵进毡房,或是在毡房门口,请客人过目和允许;主客人要代表来客对主人表示感谢和祝福。这时主人才把羊拉去宰了。吃肉之前,主人和客人都要先洗手。进餐时,主人要把羊头放在主要客人的面前,以示尊敬。客人在吃肉之前,先要用小刀削下羊头脸面的一块肉,送给主人,或是放在盘中;再割一只羊耳朵给主人的孩子,或是座中的最幼者,意思是希望晚辈听长辈的活,然后把羊头还给主人,等这些礼节结束后,大家才开始吃肉。当茶足肉饱以后,盆盘狼籍时,主人还以一大把碎肉凑到客人嘴边,用十分恳切的言词劝客人吃下,以表达客人的美意。

4.3哈萨克族的见面礼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淳朴、真诚、好客的民族,在见面礼仪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哈萨克族的见面礼简朴而真诚。凡遇到熟人和长辈,总是以右手贴胸,稍稍欠身问好。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牲畜等。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昵和思念。即使对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如遇天黑、下雨或有其他困难的人,也都热情招待,不取分文。哈萨克族谚语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人,那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

参考文献:

[1]马青虎.哈萨克族生态文化[J]. 新疆社会科学,2008(2):92-96.

[2]阿利・阿布塔里普,汪玺,张德罡,等.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Ⅰ)[J]. 草原与草坪,2012,32(4):80-85.

草原课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基本情况

“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学科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是理解计算机系统工作、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交互和设计开发应用系统等基本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特征,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原理中的软硬件资源管理中的概念、思想、策略和算法等,能结合实际操作系统开展应用系统开发,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我校计算机系于1985年开始开设“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湖北地区较早开设本课程的高校之一。在计算机软件专业的第一个教学计划中,即将操作系统原理列为专业必修课,采用了当时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的汤子瀛教授编著的教材,由于当时操作系统资料相对较少,实验资料主要是翻译学校引进设备时随机所带的系列资料,如根据MV6000机操作系统资料翻译的相关的操作系统使用手册,对操作系统及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87年开始,我系采用以UNIX操作系统为主的新版《操作系统基础教程》。1992-2006年期间,本课题组在操作系统教学中,根据当时教学需要,相继采用过华中理工大学庞丽萍教授编著的《操作系统原理》(1版-3版)、清华大学张尧学教授编著的《操作系统教程》、北京大学陈向群教授编著的《操作系统原理》,以及陈向群教授等人翻译的《现代操作系统》等国内外著名教材。

从80年代末,在“操作系统原理”教学中引入了操作系统使用和算法实验。从1996年开始设置了“操作系统原理”实验,1998年开始设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课程,为此我们编写了内部用的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教材,包括教师指导书和学生实验指导书。这些实践环节的加入,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年本课题组开始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操作系统原理”教学研究,为此制作了操作系统课堂教学软件,后该软件获得了湖北省组织的CAI课件比赛三等奖。从2000年起,本课题组初步开发并建设了操作系统题库和考试系统。

1999年本课程组所申请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列为校级主干课建设行列,在课程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建设,于2004年通过学校验收,并被评为校级优秀主干课,2005年本课程进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该课程经过20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一个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从1986年起,先后有5位教授、7位副教授和多名年轻教师先后担任过“操作系统”课程的主讲教师或实验课程教师。通过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支学术造诣高、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勇于探索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教学团队。

2“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底层的系统软件,其重点是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和文件系统等内容。“操作系统”课程主要讲授对计算机资源控制与管理的实现原理及方法、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设计优劣的效率分析。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该课程的核心知识单元包括:

(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3学时):操作系统定义与组成,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征,操作系统的类型及特点,操作系统性能,常用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硬件基础;

(2) 进程管理(21学时):进程的概念、进程的表示和调度状态、进程的控制、进程调度、进程同步、信号量、进程通信、死锁;

(3) 内存管理(12学时):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存映射机制、早期的存储管理、分页存储管理、虚拟存储管理、请求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段页式存储管理;

(4) 文件管理系统(12学时):文件管理系统、文件结构和存取法、文件的目录结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存取控制、文件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5) 设备管理(6学时):设备管理、输入输出系统结构、设备驱动与驱动调度、设备分配程序、I/O设备处理程序。

我们认为,该课程的重点包括:

(1) 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算法与策略;

(2) 系统调用接口及其使用;

(3) 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方法;

(4) 计算机死锁的检测与预防;

(5) 操作系统实例研究,如UNIX/ Linux系统。

该课程的难点包括:

(1) 并发程序设计、进程创建、进程撤销、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2) 存储管理策略与实现方法;

(3) 文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4)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对于以上各类重点难点、本课程在组织理论课程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1) 备课等各类教学活动,对重点、难点进行研讨,根据学生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2) 采用案例教学,提倡启发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要点、方法、思路、原理与策略,层层剖析。从抽象到具体,在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

(3) 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结合板书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4) 倡导学生的自学精神,使学生从“听懂”到“学会”,最后达到“融会贯通”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将“操作系统原理”实践教学设计为四个层次,即预备层、概念层、原理层和应用层。预备层为流行操作系统的主要命令使用及其上的程序设计;以及以Linux的基本Shell程序设计方法;概念层主要涉及操作系统原理中的相关概念实现,如PCB和信号灯等;原理层为“操作系统原理”中的主要算法、策略和原理的验证性实验和部分综合性实验,包括进程的创建和撤销、内存空闲块管理策略、作业与进程调度策略、分区分配管理、内存淘汰策略等基本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应用层是以上述算法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以体现学习操作系统原理后的应用价值,例如实现火车票网上订购系统等。前两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全体学生均要参加,第三、四个层次的内容供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选择。

在课程设计时,我们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系统核心算法的设计与调试,学生在完成这些内容时,必然涉及系统程序设计的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系统程序设计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了操作系统的实现技术和系统程序设计方法。学生们通过操作系统多个教学环节,不仅真正学懂了操作系统的原理和理论,还掌握了剖析实际操作系统、实现并扩充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基本技能。学生学到了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了综合能力,有很大的收获。

3 “操作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在“操作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主要涉及如何分层次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研究;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实践;课程及其资源建设;在夯实基础教学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等等。下面就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针对上述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了如下解决策略或方案。

(1) 构建分层次的理论教学内容。建立了层次化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体系,改革了传统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体系,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之上,根据培养层次,增加了先导课程“基于Linux程序设计”,提出了“操作系统”课程群思想,该课程群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于Linux的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和“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等课程,并在研究生层次上开设了“分布式操作系统”等课程。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使得该课程不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以点带面,以面促体的活体。这个点就是“操作系统”理论课程,这个面就是操作系统算法实验,这个体就是以操作系统算法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2) 构建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组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其宗旨在于在传统单一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具备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程组改革了“操作系统”实验课程体系,重点研究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原有“操作系统原理”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并将相关实验按难易程度划分为初、中、和课程设计四个层次,形成了课程实验、应用实验和综合实验层次。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完成相应实践过程,达到能力训练和启发创新的目的。试行结果表明,学生开放实验室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学风有了较大好转,使得学生每年参加的ACM等各类比赛中,均获得了好成绩。

(3) 重视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研究。课程组一贯重视参与、申报、建设各级教学改革项目,先后主持或参与湖北省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校级等各级各类教改项目数项,有的已顺利完成,通过了验收。阶段性成果已多次获奖。具不完全统计,近三年中,课程组教师获得“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各2项、“多媒体教学课件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4) 对“操作系统”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进行了重组和整体优化。完善了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书,建立了以“操作系统原理”为核心,以“操作系统算法实验”、“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为突破口,以带动毕业设计选题和考研为目标的层次课程体系;在该课程的培养效果上,由单一化发展为多样化;由单纯的课堂教育走向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内的多种形式教学;从近三年我系毕业生考研中的“操作系统原理”考试效果分析看,平均及格率达到70%,其中平均优良(85分以上)率达35%,这充分说明了该课程教学的效果。

(5 )建立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教学平台,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开发了以“操作系统原理”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远程课件、网上答疑系统、网上在线考试系统和试卷(题)库系统在内的一系列软件,形成了本课程体系的特色项目,这样不仅提供了网络课堂,而且实现了对包括作业布置、批阅、成绩记载等教学环节在内的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

(6) 教学研究和课程资料建设。具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共编写编译出版4部教材。这些教材均由国内有影响的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被许多高校选为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在本课题建设过程中,我们共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0篇以上,其中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17篇以上;教材教法、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双语教学等论文2篇以上,教学实践方面的论文2篇以上;教学管理及其相关研究方面的论文近2篇以上。

(7) 在加强基础的前提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从我系大学生在ACM比赛(2006-2008年中,在ACM亚洲区中国赛区的系列比赛中,共获得6块铜牌,其中的很多比赛算法都利用到操作系统原理中的相关算法思想)、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和大学生科研获奖人数上可以得到佐证。

(8) 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一点将从我们采用的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和执行情况上进行说明。

① 培养措施

本课程组一向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通过采用积极鼓励措施提高其业务知识和科研能力,如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教师上岗前的试讲制度、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制度等,同时我们分期分批安排主讲老师利用暑期时间参加短期师资培训(参加暑假计算机骨干教师课程培训,以及参加Sun公司的Solaris操作系统实验培训等)和参加全国操作系统学术会议(如从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安排多位教师参加了第八届全国操作系统教学和第九届全国操作系统教学会议),积极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近3年来,课程组先后有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中有2为教师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坚持青年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让青年教师独立承担一门课程,使他们尽快成长;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研讨活动,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材讲义编写,提高教学总结和写作能力;努力创造环境,加速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② 执行情况

本课题组根据系里的规定,坚持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对每位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指派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作为教学导师,导师将在为人、工作态度、教学规范和教学经验多方面给予指导。在教师相互听课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还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以及开展青年教师之间相互评课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我系还坚持新教师上岗前的试讲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保证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本课题组根据我系每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的传统,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比赛,将比赛获胜者推荐到学校参加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对在青年教师大赛中的获奖者给与相应的奖励,并规定只有获得学校青年教师大赛的获奖者才能取得资格担任主干课的教学工作,这样有力地确保了本课题组的教学质量。根据学科发展形势,本课程组专门设置了实验课程教师,由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具体负责和实施,吸收了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参加本课题组建设,使得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后继有人。

4结束语

从教学效果上看,从1997年起,本科生参加“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算法实验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有多届学生选择了与操作系统选题相关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题目。这些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论文,极大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很多同学在毕业后从事的开发工作中,感到了“操作系统”等课程对其动手能力提高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部分学生攻读研究生期间,深感本科阶段的“操作系统”系列课程,对其研究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影响和帮助。

参考文献:

草原课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劳动力;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80-04

1 典型牧区人口数量现状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可知,福海县土地面积为33 250.74 km2,阿克陶县土地面积为24 539.86 km2,2015年福海县人口户数2.47万户,人口数为7.55万人,平均每户人口3.06人;而阿克陶县人口户数为5.83万户,人口数为22.15万人,平均每户人口为3.80人(表1)。

2015年福海县人口死亡率较高,为6.09‰,阿克陶县人口死亡率为5.88‰,福海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远低于阿克陶县(表2)。

2 牧区劳动力老龄化的特点

通过典型县调研,了解典型县牧区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形成原因,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牧区人口老龄化出现早、发展快、程度较严重、绝对数量大。牧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早于新疆整体甚至我国整体,且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二是牧区老龄人口高龄化。老龄化通常划分为低龄老年人口(60~69岁)、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高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越来越高,高龄老人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三是牧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呈现出人均收入偏低、老龄化程度偏高的特点。牧区在人均收入远远落后的状况下提早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给牧区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甚至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2]。

3 牧区劳动力老龄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将被调查牧户分为老龄型牧户(主要由60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常年从事牧业生产的农户)和非老龄型牧户(主要由60岁以下的家庭成员常年从事牧业生产的牧户)2个类型。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2种类型牧户对牧业活动的不同影响,以此来反映牧区劳动力老龄化给牧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3.1 对牧区劳动力供给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牧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农区、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导致牧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3]。牧区人口老龄化对牧业生产劳动力的影响是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牧区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直接影响畜牧业生产劳动力数量,留守老人再次参与畜牧业生产,但其在体力、体质、受教育水平、对事物的反映程度、先进技术使用水平等方面与青壮年有较大差距,而且中高龄老年人无法参与畜牧业生产,老年人主导的畜牧业生产远不及青壮年。另一方面,牧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劳动力素质方面。本文中劳动力素质主要指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牧区留守老年人口在体力、精力、反应速度上远不及青壮年劳动力,致使牧区整体劳动力素质下降。

3.2 对牲畜拥有量的影响

因调研区牧户的牧业生产来源结构不一,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典型牧户养殖羊、牛等牲畜的数量,并采用转化比例,即“1头2岁以上(包括2岁)的成年牛相当于5头2岁以上(包括2岁)的成年羊”,分析选取的福海县、阿克陶县108户牧户的养殖情况,以60岁的劳动力年龄为区分老龄型与非老龄型牧户的标准,统计不同类型牧户的牲畜拥有量情况(表3)。

由表3可知,在牲畜占有量方面,老龄型牧户均比非老龄型牧户少。由此说明,非老龄型牧户在牲畜产出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身体生理方面原因,老龄劳动力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牧业生产,导致农业生产要素劳动力投入不足,进而导致其牧业产出普遍低于非老龄型牧户;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思想观念保守、创新意识不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导致了“老年牧业”的低产量[4-5]。

3.3 对牧业生产投入情况的影响

牧区的牧业生产资本投入大致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本文以机械租赁费用作为衡量牧业不变资本的指标,以饲料、草种、运输支出总额等牧业物资费用作为衡量牧业可变资本的指标,对比2种类型牧户生产资本投入情况(表4)。

老龄型牧户在机械租赁费上投入比非老龄型牧户略高,说明劳动力老龄化需要更多的资本要素替代劳动要素,但对牧业固定资本投入的影响力度有限,原因在于牧区活动区域主要在山地及部分平原,不利于大规模农牧业机械的使用,2种类型的牧户在此方面投入差别不大。老龄型牧户和非老龄型牧户在牧业物资费用方面的投入基本相同,说明老龄化对牧业可变资本影响不大。原因在于近年来从事牧业生产收益较少,牧户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即便是拥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牧户也不愿意对土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与老龄型牧户在对待土地上的偏好基本一致,即跟随主流活动方向。

3.4 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

牧民年龄与生产率关系非常密切。与年轻劳动力相比,高龄劳动力技术熟练、养殖经验丰富,但智力、体力、反应速度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从而导致生产率下降。高龄劳动力一方面受自身条件限制,对新科技接受程度不高、对市场信息捕捉敏捷度不够,使畜牧业生产始终处于依靠经验生产的粗放式经营状态,劳动生产率上升空间不大;另一方面,高龄劳动力身体素质下降,导致医疗需求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畜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畜牧业生产总值。

3.5 对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随着牧区老龄化程度的加大,牧区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散养为主,养殖规模有限,很难形成规模优势效应。目前,牧区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为放牧和放牧+舍饲2种,随着草原保护政策的实施,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放牧+舍饲。因此,草业发展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物质保障。福海县近年来树立“以农促牧、农牧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草业发展模式。2016年全县拥有人工饲草料地19 126.67 hm2,2016年新增苜蓿2 386.67 hm2、青贮玉米4 633.33 hm2、饲料玉米3 773.33 hm2。同时探索并出台饲草料奖补政策,逐步将草料交易市场发展成应急饲草料储备点,更好地平抑饲草料交易价格,提高饲草料交易配送能力。这都需要先进的思想及观念,否则牧区人口的老龄化将会制约牧区经济的发展。

3.6 对畜牧业先进技术进步的影响

提高牧区生产力必须推广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畜牧业是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与标志,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防疫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促使畜牧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动力。长期来看,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牧区老龄化问题对提高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牧区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其风险承受能力。牧民从而更愿接受新技术并投入更多的资金到畜牧业生产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畜牧业科技的应用。

3.7 对加入组织化程度的影响

牧区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的改变,使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牧区劳动力的非牧转移,减少了牧区有效劳动力供给,间接提高了老年劳动力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比例[6]。但是老年劳动力由于自身各种因素而无法从事繁重的生产活动等,若继续从事体力劳动,只能增加整个家庭的负担。而对于外出务工的牧民家庭,宜将草场承包和牲畜入股给留在牧区的其他青壮年牧民劳动力,以入股分红或定期收取租金的形式获取收益。同时,牧区劳动力的转移相对提高了牧民的人均草场占有面积,为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可能。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很多新的畜牧业经营主体印证了这一点。

4 牧区劳动力老龄化对畜牧业生产影响的计量分析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政策制度环境等因素,进一步定量分析畜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通过比较老龄型牧户和非老龄型牧户的畜牧业生产行为模式,得出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牧业生产的影响。本部分着重研究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耕种面积和种植结构行为选择模式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模型设定

畜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草场的影响可以分为2种情况,一是会减少牧户的草场拥有量;二是不会减少牧户的草场拥有量。此因变量是一个分类变量而非连续变量,可以采用计量经济学中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此模型中因变量只取2个值,即草场面积减少的取值为1,草场面积不会减少的取值为0。模型的回归方程:

4.3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是实地调研所得,根据牧民定居的具体情况,按照地理位置及定居状况的不同,选择调查的县(市)分别是北疆的福海县、南疆的阿克陶县。通过课题组人员的实地调研和调研数据共享,调查的定居牧民户数为108户,总人数467人;其中劳动力207人,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的44.33%。采用面对面的访谈形式,随机抽样对108户进行了现场调查问卷及访谈,收回有效问卷102份。

4.4 回归结果与分析

建立牧户草场面积模型后,必须对设定的模型进行检验。运用逐步筛选方法进行自变量的筛选,将相关性不强的自变量剔除。最终通过整体性检验,模型预测总体准确率达 92%,表明建立的模型整体性拟合良好,较适合用于分析牧户草场面积的生产行为。在逐步回归分析中,畜牧业劳动力总数、牲畜产仔量和土地等级3个自变量被剔除。最后,5 个自变量通过了回归系数检验,进入了回归方程,包括外出务工劳动力比重、家庭年畜牧业总收入、非畜牧业收入比重、劳动力性别结构和牧户类型。基于设定的模型和调查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6 所示。

(1)外出务工劳动力比重系数为-0.386,说明其与牧户草场面积呈负相关关系,牧户家庭中外出务工人员越多,草场拥有量越少,与本文假设吻合,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效应明显。

(2)畜牧业总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003,说明牧户年畜牧业总收入和草场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牧户年畜牧业总收入越多,其草场拥有面积越多,与本文假设一致,但是影响不显著。分析认为,虽然牧户年畜牧业收入越多,其从事牧业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草场面积也会扩大越多。但是相比而言,通过外出务工获得的工资性收入的比较收益要高于单纯的牧业收入,牧户认为开展牧业的机会成本很高,畜牧业总收入对牧户草场面积扩大的影响不明显。

(3)非畜牧业收入比重的系数为-0.123,说明其与牧户草场面积呈负相关关系,牧户非畜牧业收入越多,草场拥有面积越少,与本文假设相符。畜牧业收入在牧户家庭总收入中作用不凸显,非畜牧性收入(或工资性收入)重要性较大。牧户非畜牧业收入比重越大,则畜牧业在家庭中的地位就越不重要,牧户所拥有的草场面积就会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