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白写的边塞诗

李白写的边塞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李白写的边塞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李白写的边塞诗范文第1篇

一、勇敢豪迈、一往无前、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

这类边塞诗歌表现的是戍边战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表达他们保家卫国、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即使是艰苦战斗,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例如陈羽的《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寒风劲吹、冻泥裂开,梧桐叶光、枝梢折断的景象,表现了极为恶劣严酷的自然环境,衬托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雪中红旗“直上”的动态描写,使画面生机勃然,展现了从军将士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除此之外,“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等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句都是这类思想感情的代表。

二、久戍边地、思乡念亲的悲情

这类边塞诗歌描写的是出征在外将士的戍边之苦,表达他们无法返乡的哀怨,表现出战士深深的思乡之情。例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在苍茫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何处吹奏《梅花落》?诗的三四句与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意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境界尤为动人。除此之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等句子也传达出相似的情感。

三、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和戍边将士的同情

这类边塞诗歌表现诗人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的观点对连年战事的厌恶之情,表达诗人同情百姓、忧国忧民的情怀。例如张乔的《河湟旧卒》:“少年随将讨河蝗,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通篇诗字里行间,尤其是“独吹边曲向残阳”的图景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哀伤。“残阳”二字所暗示的日薄西山的景象,一个“独”字又交代了这个老人目前处境,暗示出他从军后家园所发生的重大变故,使得他垂老无家。此人毕竟是生还了,而更多的边兵有着更加悲惨的命运,他们暴骨沙场,是永远回不到家园了。“十万汉军零落尽”,就从侧面落笔,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诗通过个人的遭遇,反映出了那个动乱时代的影子。此外,高适的“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陈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杜甫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柳中庸的“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等诗句和诗作都是这类思想感情的代表。

四、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李白写的边塞诗范文第2篇

到了唐代,依旧是“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依旧是“战场拼杀真男儿,可怜白骨无人收”。于是,反映戍边征战的诗歌成为时代的旋律,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等。他们继承汉魏乐府及六朝、初唐诗人的传统,或表现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或描写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或书写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或抒发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

到了宋代,国势衰弱,外侮不断。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更多的是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悲叹。尽管诗歌中仍旧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但与盛唐时代的边塞征战诗相比,则更多了一些惆怅,更多了一些凄楚。

所以,我们在解读鉴赏边塞征战诗歌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 关注作者,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边塞征战诗是时展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在鉴赏此类诗歌时,如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将大有裨益。

初唐、盛唐时的边塞征战诗普遍带有勇敢豪迈、一往无前的激情,即使是战争残酷,也壮烈无比,如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而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然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几许悲壮,几许惋伤。如李益的“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陈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等。而到了两宋时代,尤其是“靖康之乱”后,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国难当头,于是,在征战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或归家无望的哀痛,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二、 了解风格,挖掘诗歌内在意蕴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加品味,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时代不同、内容不同,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一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以杜甫的《前出塞》为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歌前四句像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之要领。两个“当”字,两个“先”字,妙语连珠,廓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如总结战斗经验。从艺术构思上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的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突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诗人认为,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了诗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思想主张,体现了诗人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和方言里谚的语言风格,充满了艺术张力。

三、 找准意象,弄清景与情的关系

戍边是艰苦的,征战是血腥的。单从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因此,诗人们常常借助一些意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去表现战争的场面或边塞的风光。

这些意象,从用品看,主要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从景物看,主要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主要有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抓住这些意象,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鉴赏便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在唐代的边塞征战诗中,还有着一种浓郁的汉代情结: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是唐代边塞征战诗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下面我们以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为例,说说如何鉴赏边塞征战诗: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当年,命题人直接设计了一道题目: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显然,最能说明“戍边生活”的依据是“马策与刀环”。而“地名”一说过于笼统,严格地说,只有“玉关”是地名,“黑山”、“金河”、“黄河”是边塞自然山川名,“青冢”如是用王昭君之典故则是古迹名,如果指一般的长满青草的坟墓则是“事物名”。故答案为:诗中提到了“黑山”、“金河”、“黄河”、“玉关”、“青冢”等边塞山川、地名和古迹(事物)。大多考生都能够答到“边塞地名”,但漏落“戍边生活”,这说明他们对“边塞诗”的内涵还不得要领。边塞诗不仅是写边塞风景,更主要的是写戍边者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很多边塞征战诗甚至都不描写边塞风光,而是直抒胸臆。如果单写边塞风景充其量是写景诗,而算不上边塞征战诗。

命题者设置的第二道题目是: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这道题的回答,首先也应该抓住“边塞征战诗”这一牛耳,抓住题目中的“征人”、“怨”,抓住与边塞有关的地名和战争用的器物,是关键之一;抓住“复”、“与”等虚字,是关键之二;抓住“岁岁”、“朝朝”等重叠词,是关键之三;抓住“归”、“绕”等动词,是关键之四。然后再根据题干的提示“句句有‘怨情’”,便可组织成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初试牛刀: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受降城,指灵州城,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于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称之为受降城。

(1) 这首诗的前两句展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4分)

(2) 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诗歌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6分)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穷边词(其二) 陇 西 行

姚 合 陈 陶

将军作镇古州, 誓扫匈奴不顾身,

水腻山春节气柔。 五千貂锦丧胡尘。

清夜满城丝管散, 可怜无定河边骨,

行人不信是边头。 犹是春闺梦里人。

(1) 请结合诗句判断这两首诗是不是边塞诗。(4分)

(2) 试简析这两首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 (1) 诗的前两句写了登城时所见的月下凄冷景色。远望回乐峰前沙地如雪;近看受降城外月色皎洁,犹如秋霜。

(2) 这首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全诗前两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第三句写声(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用的是烘托、铺垫的写法,即通过前三句的层层烘托、铺垫,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将士们共有的绵绵乡愁。

解题步骤:

纵观全诗,可以从诗别是末句“征人”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根据边塞诗的特点就能回答第一问,第二问主要是考查表达技巧。考生必须掌握常用的手法,并能准确分析。

2. (1) 姚诗和陈诗均为边塞诗。

姚诗题中的“穷边”是极远的边地。诗作写边镇的升平景象借以赞扬边镇守将的防守之功。其中有“将军”、“边头”等特定称谓。

李白写的边塞诗范文第3篇

【设计理念】

1.由于中考文言诗词重在考查学生背诵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写情况,因此我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名句的引入及新诗的背诵,所以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部分时我特意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

2.诗歌重在诵读。因此运用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着重讲解第一首诗,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首诗。

3.诗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名句的理解与讲授将成为课堂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理解、赏析文中佳句,积累名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或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感受到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3.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1.诗词中有关名句的理解、赏析;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熟读两首诗,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投影仪及适合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授以方法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课文,并提示方法:吟读诗句,感知内容;品读诗句,感悟意境;说读诗句,感受思想。让学生带着方法先来学习王维的边塞诗。

二、听读诗文,插入背景

(一)播放录音。请学生听范读,注意字音、节奏、轻重、语气、语调及情感。特别提示:塞、骑、都、燕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二)了解作家作品。让学生说说作者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么优美的诗篇的,引出诗人及其创作背景。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王维和李白。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王维及李白的资料及创作背景。

三、吟读诗句,感知内容

(一)自由读。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朗读方式来诵读全诗。如,个人朗读、集体合诵、男女配读、配乐朗读等。

(二)个别读。请个别学生或小组内的学生以不同方式在同学面前展示朗读才能。

(三)感知内容。1.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理解诗歌内容;2.思考《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诗句,感悟意境

问学生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试和小组同学品析交流。

(一)“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引导学生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含义及蕴涵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10个字轻轻带过。

(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图画,也可用笔简单地勾勒一下。

可从画面、线条、色彩方面点拨学生。如:

画面上: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景物虽少,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线条上:一望无际的大漠,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上: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照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色彩丰富,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境吗?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可结合课后练习三来谈,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统一。)

(设计意图:掌握对名句的理解赏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读诗句,感受思想

(一)你们的描绘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那幅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那你是否想过能描绘出这样开阔壮美画面的人,会拥有怎样的胸怀呢?(豁达开朗。)

(二)仅仅是豁达开朗吗?能否结合诗中的字、词、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预设:可引导学生抓住“单”、“孤”、“征蓬”等字、词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能够说出类似“孤寂”、“荒凉”、“消沉”等即可。)

(三)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四)让学生带着对诗歌的体会再次诵读此诗。并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提示学生注意字形的书写。

六、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教师把学生从王维诗之宏大、诗画一体的风格特点引到李白的诗上。让学生运用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渡荆门送别》,点拨如下:

(一)一组学生可从朗读方面来学习。谈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感知内容,引导回答《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预设: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

(二)二组学生可从语言品析方面入手。

1.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2.引导学生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

(三)三组学生可从情感上把握。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长江两岸的景时,他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他想抒发怎样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本诗抒发乡愁的是哪一句? 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出作者浓浓的乡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七、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通过李白这首送别诗,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与月相关的诗句,或者还知道那些送别诗。

(预设:如:明月几时有、举头望明月、月下一壶酒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八、自主选择,书写作业

李白写的边塞诗范文第4篇

我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有的讴歌壮丽河山,有的抒发爱国情怀,有的描摹四季景物,有的感叹悲欢离合,有的赞颂亲情友谊,有的反映人生百态。这些古典诗歌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道德境界的提升有巨大作用。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阅历、经验有限,因此对古典诗歌的接受还是比较困难的。尽管入选小学课本的古典诗歌相对较为浅易,可是很多学生还是未能读懂,更谈不上进行赏析。因此,老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怎样让学生读懂一首古典诗歌?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看诗人与时代。诗人写作一首诗歌,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与他本人所处的时代和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诗人和什么样的诗歌。面对一首诗歌,我们切不可忽视对诗人与时代的了解。比如,教学王昌龄的《出塞》,如果学生知道诗人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又知道盛唐的社会气象和精神风貌,读懂该诗就没那么吃力了。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建功立业、追求自我实现就成了盛唐诗歌的主旋律。王昌龄和同时代很多诗人一样,青年时代就志存高远,漫游四方,西出陇西,远出玉门关。亲身体验了边塞军中生活。他的诗作多描写和抒发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与英雄气概。与高适、岑参等人成为边塞诗派的领军诗人。学生明乎此,阅读《出塞》一诗就很容易体会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传达的情感了。

其次,看标题和注解。注解是对诗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或典故做解释,我们当然要充分利用注解,这不必多说。而标题每每是诗歌内容或主题的概括与揭示,决不能等闲而视。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相信,学生还未具体阅读就知道该诗所写的内容了。教师在教学时只需提两个问题就能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其一,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其二,这个节日在我国民间有什么习俗?当学生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时,老师进一步提问:诗人在这一天登高忆起哪些人?这说明此时诗人身在何方?如此,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有了七成的了解。再如杜甫《春夜喜雨》,标题中的一个“喜”字透露出当时诗人的欣喜之情。诗中写夜、写雨、写花,无不渗透着喜悦的情绪。至于诗人为什么对夜雨如此欣喜,在进入具体阅读时,老师稍加点拔,学生就能心领神会。又如《游子吟》、《示儿》、《别董大》等诗作,标题都直接呈示诗歌的主题。

再次,看诗歌类型。古典诗歌根据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只要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而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阅读,就会对诗歌有更为便捷、更为准确的理解。比如咏物诗,它是以某一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其特点是“托物言志”;写景诗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这叫“借景抒情”;而以凭吊古人或遗迹为内容的怀古诗,则多半表达诗人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惆怅。此外,还有送别诗、怀人诗、叙事诗、说理诗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从诗歌标题就可知晓其类型。如《别董大》的标题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有的则需从诗句中得知,如李白的《劳劳亭》。确认了诗歌的类型,我们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意向。教学《别董大》一诗,老师需要特别提醒学生的是,这首送别诗与一般送别诗所表达的依依难舍、缠绵悲伤的情感不同。它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有乐观豁达的情怀,这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看出。例如《竹石》显然是咏物诗,是“托物言志”之作。《竹石》是通过对竹石形象的刻画,表达诗人自己愤世嫉俗的心情和正直倔强的性格。而像苏轼的《题西林壁》,便是说理诗,重在理趣。老师只需让学生着重玩味后面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可。

李白写的边塞诗范文第5篇

1.看标题

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诗歌的标题也是这样,一般来说从诗歌的标题可以了解诗歌的内容。比如《山居秋暝》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一看便知道是离别诗。一般来说诗歌的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离别诗等。

2.知人论世

关于诗人的创作风格很有必要了解并掌握,因为它有助于学生迅速弄清诗人所写的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另外,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找意象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景物,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是给人愉悦还是给人凄凉,然后再做整体理解,体会意境。如王维《山居秋暝》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个句子中的“明、清、照、流”把月亮透过松树洒在地上的皎洁和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来的清澈描绘得惟妙惟肖。

4.诵读想象

大量诵读、反复推敲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读的同时,一定要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去体味作者的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5.抓诗眼

相关期刊更多

李白学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李白研究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

唐代文学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