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版面设计论文

版面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版面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版面设计论文

版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21世纪流行的钢筋块状结构,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而其他的设计元素,比如传统设计中常常运用的线条、底纹逐渐退出,版面留白增多,色彩运用也更加自如。当然,也有一些平面媒体,尤其部分主流媒体,缺乏市场意识,固守传统思维,创新意识不强烈,版面设计一如既往,没有根据时展和大众欣赏趣味的转变进行调整,版式僵化、教条,对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读者没有吸引力,这就导致他们的新闻报道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公信度不高,影响力有限,某些报纸刊物甚至沦落到只能依靠政府强行摊派才能生存的境界,发展前景堪忧。穷则思变,变才能通。

2、简洁化风格诉求

报刊杂志的版面设计与广告设计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多是为了内容服务,换言之,版面设计应该服从于表达需要,要努力在报刊杂志传递信息和读者接受信息之间实现平衡。一定空间内信息量太小,主办方的传达意愿受到压抑;信息量过大,容易对读者造成压迫性。传统报刊杂志版面设计理念中,主办方更注重在有限的版面中传递更多信息量,不仅文章篇幅冗长,版面设计也较为拥挤,挤压感强烈,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个别报刊杂志为了达到某种视觉效果,将版式设计的花里胡哨,各种对比鲜明的色彩、线条充斥其中,由此传递出的信息量杂乱无章。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过多的信息量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产生审美疲劳,感觉麻痹;严重的甚至会做出应激性反应,转向自我封闭。其实根据生活常识,版式设计并不一定要以繁杂为最上选择,那些简单的设计能有效消除读者的审美疲劳,反倒更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当然,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主要体现在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是否明快以及装饰是否简单明确,而不在艺术设计时的风格繁复和视觉挤压。如何在充分保证编辑表达意愿和让读者更好地接受信息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是进行艺术设计时考虑的核心问题。以《渤海晨刊》为例,此报于2007年6月底由四开大报改为八开小报,不仅版面增加,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多彩,贴近民众。在设计理念上,表现出明显的简约风格。该报所有版面都有一个固定版面模式;整版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左栏单辟,形成纵向挺拔之势;重要稿件标题字体为超粗黑,图片顶版横贯至右,如有征稿启事之类,可单辟一栏,造成大两分中的小两分;各版根据内容差异,制作不同细节。整个版式设计清新明快,简约醒目,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3、稳定性诉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的审美趣味总是在发生变化。作为和大众接触最为频繁和密切的平面媒体,各个报刊杂志杂志应该保持高度的敏感度,根据自身办刊原则和办刊方向,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版式设计,以期迎合大众口味。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调整和变化自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却不能为了调整而调整,为了变化而变化,更不能不顾稳定性盲目持续变化。某些刊物或报纸的忠实读者可能会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对其保持高度关注,这就意味着这些读者在长期的阅读体验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阅读习惯。编辑切不可轻易对这些报刊杂志的封面、题字、板式结构以及栏目摆放设置进行调整变动。相反,应该利用规范严谨的版式树立起自己简明的视觉形象识别,培养、引导读者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对该报刊杂志形成高度品牌认同。如果考虑调整版面设计,一定要慎之又慎,拿出成熟的改变方案,进行充分理论论证的基础后循序渐进,先从局部、小处着手,在保持整体风格不大变的基础上慢慢调整。如果改变的幅度太大,完全超出受众的心理期待,会让这他们心生茫然无措之感,不但不会接受这些调整,还会产生排斥心理。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4、内容形式和谐性诉求

版面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当前报纸版面设计在图片运用方面存在的误区

这个时代“读图”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进入到了家庭和个人生活之中。同时,“图”也的的确确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影响着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毋庸讳言,当我们在为“读图时代”的到来欢呼雀跃的时候,也要清醒地看到,某些报纸在新闻图片运用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1、重文字轻图片的旧观念仍有市场。由于一些编辑长期受旧的观念影响,没有真正认识到图片的独特魅力,存在着重文字、轻图片的旧观念。所以,在实际运用上,总是表现得缩手缩脚,有时即使在数量上突破了,但仍摆脱不了从属文字的味道。

2、编辑在安排版面时,往往是先把文字稿排上去,等稿子不够了,才左看右看地找照片“补白”,正所谓“文字不够,照片来凑”。更有甚者,有些图片开始安排了,后来因文字稿无法消化,首先想到的便是抽图片。认为“文字报道永远处在报纸传播载体的第一位,而同样作为传播载体的图片――无论是美术作品,还是摄影作品,无论是美术报道,还是新闻摄影报道,都只能处在文字之下的第二位”,图片“具有‘附属品’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所编出来的版面,自然呆板、压抑,难读、费神也就可想而知。

3、片面贪大求多、滥用图片的现象也很突出。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已步入“读图时代”,报纸就应该尽量多用图片,甚至提出“文字跟着图片走”,在选用图片上片面贪大求多,搞图片堆砌,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图片的真实、直观及其典型瞬间的优势当然是文字所不及的,但它也受到许多限制,例如,它只适合表现形象感强的事物,而且受到时空的制约。

5、片面追求版面美观,将图片随意变形。新闻图片大多以人物为中心,有的编辑在组版时,为了片面追求版面美观,将图片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随意处理,有的编辑在处理版面时,发现版面正好空一块,为了图省事,将照片拉长或是压扁,使照片变形,借以填补空白等现象。这样就会把被报道对象的真实、客观的形象也改变了,影响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觉得报纸版面设计的创新已经刻不容缓。

二、创新版面设计

今天以图片为核心的版面,报纸有了与往日截然不同的面目,图片在线条、色彩、空白等版面元素的映衬下出尽了风头,在新闻传播中的传播效应日益彰显。读图时代的图片在报纸中的创新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图片作为版面设计的核心

在视觉化的冲击下,为了回应读者对于图片的偏好,绝大多数报纸都树立起了图片观念,一方面大幅制作精良的图片频频占据各大报纸头版的中心位置,使图片成为吸引读者的首张王牌;另一方面,许多报纸逐渐提高了图片的使用率,大量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成为报纸留住读者的法宝。报纸的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读图时代的发展潮流,讨好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习惯。

2、运用图说新闻丰富版面内容

图说新闻,即用新闻图片取代文字成为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只用少量的文字对图片信息进行解释或补充。图片在传统报纸上作为文字附属的功能在这里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图片不再是文字新闻的一种陪衬,而是以其与生俱来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担负起传播新闻的重任,使版面内容的呈现丰富多彩。其抢眼的表现也让读者十分满意,因为图片更为感性动人,能产生一图胜千言的视觉效果。图片语言的生动性与贴近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容易迅速对读者的情感世界产生影响。

3、发掘图片深度报道,提升版面价值

图片深度报道,就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通过一组图片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出相对完整的新闻事件,又称摄影故事或专题图片报道。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采用图片深度报道的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充分挖掘图片所隐含的丰富内容,力求使新闻事件脉络清晰。图片深度报道的“深”,一方面体现在图片的全景性上,即图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事件的全貌;另一方面体现在图片的历时性上,即图片可以从不同的时间展现事件发展的全过程。这种形式使图片的表现力更为强大和丰富,能够全方位提升报纸版面的价值。

4、借助图片特质开拓版面新亮点

版面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 媒体 公共外交 《解放日报》

“向世界说明中国”是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名言,也是他的梦想,同样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梦想。在传统的外交已经不能满足国际社会需求的时候,公共外交的作用凸显。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和普通公众三个层面,其中政府是主导,社会精英是中坚,普通公众是基础,媒体是主角。①作为公共外交的主角,媒体如何展开外交活动,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国媒体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一、媒体是公共外交的主角

1、我国公共外交现状

公共外交是指除了政府外交以外的其他对话形式,包过民间外交,也包括政府与民间的交流。在外交舞台,公共外交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冷战思维的历史、外交战略的观念、集中管理的制度等因素,造成了中国公共外交的发育不足。②

推进公共外交,事不宜迟。③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已经与以往不一样。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据世界第二。另据统计,每年有1200万人走出国门,约有2400万人来到中国,民间的国际交往程度远远大于政府交往。国际舆论已经把焦点放在中国,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放大、被传播至世界各地。2008年,欧洲各地80后中国留学生自发汇聚巴黎护卫火炬传递活动,让我们意识到中国人有必要集体补上公共外交这一课。

2、媒体公共外交责任

媒体公共外交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外媒体。对外媒体在公共外交中扮演窗口示范的作用,我们通过外宣媒体报道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人文风貌,给世界一个新的形象。

二是国内媒体。在公共外交中,地方媒体的作用虽不及中央媒体,但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地方举办的全球性的活动。例如,在上海世博会中,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上海地方媒体就充分展示了媒体的功能,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解放日报》世博报道的特色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上海地区的主流媒体之一,《解放日报》进行了一系列策划,做了详尽、全面的报道,充分展现了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功能。这些策划主要体现在编辑和采写两个方面。

从《解放日报》的版面设计、内容安排等可以看出,编辑早在世博之前已经有了一系列的报道策划,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了新闻报道策划的检验标准,即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④

(1)世博特刊。《解放日报》从5月1日世博会开幕到10月31日世博会闭幕,每期都有至少一个版面的专刊。例如,在开幕式当天,头版、要闻版几乎全部是世博新闻。除正常出版的专刊和版面外,《解放日报》还出版了号外,设置了24版世博特刊。5月2日开始,几乎每天都有一个“聚焦世博”专版和“世博服务信息专递”专版,全面提供世博的各项服务信息以及与世博相关的信息。

(2)世博信息。《解放日报》的与世博有关的信息,对游客参观世博起到了很大作用,从服务角度展示现代化的中国形象。例如,《3400卫士守护高压电塔 2400分钟保障世博开启》、《110提供9种外语服务》、《郊区参观者晚上观博后如何回家》等,就是从世博保障、警察提示、交通部门公告等角度提供综合信息,让外国游客充分体会到世博服务的周到。

(3)版面设计。为了做好世博报道,《解放日报》在版面设计上也下了很大功夫。除了设计世博专版之外,还充分利用了其他版面设计手段,编辑运用了综合性配置、同一性配置、延伸性配置、解释性配置等等各种版面配置手段,运用图片、色彩、图表、字体、字号、空白等版面元素,追求简洁、醒目、直观、顺畅和时代感。同时,编辑还使用通栏标题、彩色版面等多种与以往不同的版面风格展现世博盛会。

2、采写角度

(1)刊发社论。政党机关报的社论往往代表了主办该报的党的领导机关的意见,在报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我们报纸版面上,不仅是地方机关报,就是中央的报纸也很少看得到社论文章。⑤世博会开幕当天,《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文章以上海欢腾为起点,站在全国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对国际社会和全国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政府、特别是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信心满怀迎接八方来宾的面貌。

(2)全面采访。《解放日报》报道的对象既有外国游客,有外地游客,也有上海市民;采访也对世界各国展馆、世博服务工作、游客旅游指导、外国游客的特别提示等做了全方位的报道。全面的采访换来的是中外游客对世博的赞赏,对中国形象的新认识。

(3)深度报道。《解放日报》通过对世博会的由来、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中国人民对世博会的期待等进行深入的报道,向中外游客展现了文明中国、人文中国的形象。例如,专门开设专题“院士为你当导游”,利用专家学者的眼光解读世博的各种人文元素。

三、《解放日报》世博报道的公共外交功能

1、大国胸襟显中国胸怀

《解放日报》以社论、通讯、消息等各种形式和全面的视角看中国发展,彰显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胸襟。例如,对世界各个参展国展馆进行了一一报道,对有特殊风俗民情的外国展馆更是给予了特别报道。

2、人文关怀示中国内涵

公共外交的目标是“要在国际上提供信息和影响舆论”,也被称之为“赢得国际民心”的努力。⑥正因目的是为“赢得国际民心”,所以“以人为本”显得非常重要。在上海世博会这样全球盛会,应加重人文交流成分,“以便将对外输出的所有内容由空泛的理论说教和政策词汇转化为常识和情感叙事,将中国的国情和经验、价值观念与文化特征等巧妙地传递出去。”⑦《解放日报》9月15日《就像回到家一样》一文,就通过日本“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在中国的哥哥家里过中秋这样的小故事来体现上海世博会人文情怀。

3、周到服务表达中国涵养

上海世博会期间,从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到交警等工作人员热情服务,让来自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崭新的中国形象。《解放日报》除了及时报道各种服务信息以外,也开设“世博服务信息专递”版块,通过报纸传递更多、更细的服务信息。这种周到的服务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有涵养的中国。

4、详尽事实展示中国发展

今天,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的国际形象”、“阿拉伯的国际形象”、“印度的国际形象”,其实,所讨论的都是美国媒体上的这些国家的形象。⑧面对媒体国际舆论的现状,我们只有首先做好自己的新闻报道。因为“由于新闻具有地缘中心性和民族中心性,记者无疑带有民族和国家的偏见。无论中国怎么抗议、公关,美国媒体和记者对中国的偏见,不友好和对抗是很难改变的。”⑨但是,我们自己的报道做得如何却是能在掌控之中的。

如何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发展?《解放日报》选择了用事实展示中国。大幅图片、人物故事、历史资料,《解放日报》用种种可看得见的事实向世界说明中国。例如,8月8日《严打假冒世博特许产品》一文,通过报道打击假冒产品,表达中国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的决心,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产品的刻板印象。

5、一言一行呈文明古国

上海世博会有来自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民众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表达文明古国的符号。而文化符号体系的内容和含义是以社会合约的方式形成的,他们一旦具有这种共同性和统一性,也就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礼仪”是中外民众有共同性的地方,展现“礼仪之邦”的风范,媒体通过报道“礼仪”,为展现文明古国形象作出了努力。

参考文献

①赵启正,《中国登上公共外交世界舞台》,《秘书工作》,2010(6)

②⑦吴白乙,《提升中国公共外交的现实路径》,《望》,2010(12)

③陈统奎,《推进公共外交,事不宜迟》,《南风窗》,2010(5)

④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差异化竞争的取胜法宝》,《新闻与写作》,2010(7)

⑤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12

⑥叶海亚・R・伽摩利珀:《全球传播》,尹宏毅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88

⑧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48、249

⑨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4

版面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赖谦进在讲话中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杂志在运作中除了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外,还要顾及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杂志怎么定位、怎么发展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她说,“三农”杂志(A版)在运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办刊宗旨正确,服务了党和政府的大局,服务了“三农”,值得发扬和提倡。谈到杂志今后的发展,她着重指出,刊物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办得有时代气息,要与时代同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善于通过一些小事,一些平和的、鲜活的东西自下而上地反映时代的主题,反映地区的发展,反映三农的变化。

座谈会上,专家们在对三农杂志(A版)的阅评中,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既充分肯定了杂志的成功经验,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杂志办刊宗旨明确,始终坚持宣传、服务于“三农”。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组长王继德说,三农杂志(A版)内容丰富、品位较高、导向正确,有一批上乘的好文章,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很强,内容很实际、实用,比如“实用科技”这个栏目,每期都要拿出一定的版面,精选那些让农民真正用得上的好信息,真正体现了杂志的服务性;再比如说“新农村建设”栏目,立足于宣传河南农村、农业、农民,其中有不少好文章,都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可以说是一份真正为三农服务的优秀期刊。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张新说,“农村、农业、农民”六个字很大,很响亮,但很难把握。三农杂志(A版)能把准自己的定位,围绕办刊宗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所做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

二、杂志定位比较准确。专家们一致认为,三农杂志(A版)始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宣传内容上努力做好涉农服务工作,从杂志的整体宣传内容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土地流转,刊登了大量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介绍土地流转的经验,提出土地流转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二是大力宣传农村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总结推广了许多宝贵的做法和经验。三是大力宣传农业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一批先进典型。不少先进典型已经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农村产生了重要影响。四是围绕“三农”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了破解之策。五是围绕农村发展,设立“三农论坛”专栏,编发了一批有思考、有分析、有措施、有对策的理论文章,触及到了一些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孔祥科主编说,“一吐为快”栏目中的文章,很大一部分涉及到当前农村改革中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杂志设置上形成了一批特色栏目。阅评员刘富民说,看了近两年来的三农杂志(A版)之后,很感慨,因为从1985年杂志创刊到现在,经历24年的风雨磨练,如今已是面目一新,形成了一批亮点闪烁、很有特色的好栏目,尤其是“三农论坛”、“新农村建设”、“行业风范”、“实用科技”等栏目办得非常好。这些栏目紧贴三农实际,又带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四、版面设计和图片运用有特色。在谈到杂志的综合质量时,阅评员丁长举说,近两年三农杂志(A版)在版面设计和图片的运用上有了很大进步,设计风格越来越活,图片和文字的搭配也有了很多创新,很有时代气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对于体现杂志的宗旨和主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版面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视觉中心 ;空白;同一性

“视觉传达设计”简称“视觉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有别于以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版式设计从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包括书籍装帧、报刊、册页等所有印刷品的版面设计,以及影视图文平面设计等,它的目的是使版面整体的视觉效果美观而易读,以激起受众观看和阅读的兴趣,并便于阅读理解,实现信息传达的最佳效果。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加快了向信息时代迈进的步伐,版式设计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达方式从单向直线型向多向交叉型的方式发展。中国设计师只有以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石,创作出既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精神的设计作品,才能使中国的版式设计立足于世界现代设计领域。

一、 版式设计的功能决定特征

版式设计通过对文字、图形、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具有形式美感及个性化的编排组合从而有效准确地传播信息,全面激发人们的兴趣去感受事物,并增强事物的可信度,达到激起人们购买欲望的目的。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自身对品牌的印象感觉,这种印象的建立就要求商品的信息快速地传达给消费者,因此版式设计直接承载了信息传播。在商业设计中,版式设计是将营销策略转化为一种能与消费者沟通的具体视觉表现,能完整有效地传播商品信息,突出商品的可购买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对其商品进行准确的定位及其设计中独到的创意与个性表达。

版式设计带有特定的指示性即广告作用。版式作为具体的视觉传播方式,承载着对诸多信息主体的宣传和指示,强化信息接受者的记忆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消费。版式设计不仅展示了产品的品味和高档,而且展现出产品公司的面貌,使消费者很好的了解公司全的经营理念,对公司及产品的信赖感,从而引导消费。

版式设计不仅要满足传播导向的功能,而且同时还要具备艺术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因此版式设计在满足人对视觉传达的快速和准确的物理功能的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人的审美意识的心理需求。

例如商场的宣传册的版式设计,要求版面编排不仅突出主题,而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信息编排具有导向性,很好的引导消费者目光,有效传达信息,同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商场宣传目的。同时还要表达出商场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经营理念,让消费者对商场产生信赖感,从而引导消费。

二、山水画与版式设计 “空”的同一性

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往往有意留下空白空间,引发观者无限联想的空间,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在。

中国山水画对空白的经营就极为关注。大面积的空白空间,与画面主体相呼应,形成了绝妙画境,给观者无限联想。山水画的“空”可以理解为画面的空白,表现的是“无” ,“无”不是真正意义的“空”,而是包容一切的“无极之境”。山水画通过“无中生有”,创造出具有中国美学特色的审美意象。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虽然画面中一船一人形体的刻画着墨不多,但是却非常突出。画家用大面积空白来表现烟云雾气,通过“空白”形成“寒江”的广阔境界,烘托出“独钓”的意蕴,使“无中生有”意更浓。版式设计的构图在虚实的处理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版式设计中构图更多强调“空”的表现,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出空间和形体的真实存在,此外,空白也可以使形式更加简化,用单纯的色彩和虚化的形体表现,使主体更加突出。优秀的设计会利用空白的摆布,使版面的字间距、行间距、页眉、页脚与图文统一为一体,制造良好的视觉通道,使阅读舒适、顺畅。空白分区,会简化版面的设计符号,自动形成阅读导向,引导读者的目光根据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移动,最终完成阅读。比如《浙江儿童艺术剧团》的宣传册版面设计大面积的留出“虚”空间,反而更加能够突出主题,达到快速传达信息的目的。山水画的虚实与版式设计的构图在内在意义和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形式美感却是相同的。

三、山水画与版式设计视觉中心的同一性

视觉中心就是艺术家在画面中精心安排并能吸引大众目光的地方,也就是彰显主体的地方,但并不是画面的中心,其位置是任意的。一般情况人是对象影响被动接受信息,因此艺术家怎样调动受众的激情,创造良好的阅读空间,醒目突出的主体内容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版式设计的视觉传达中心必须突破一般视觉所习惯的东西,力求以集约化、符号化的形式表现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容,通过高度精炼的图形语言和易于理解的构图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设计师在进行版式设计时巧妙的布置视觉中心,会提高版面的可读性和清晰度,形成受众对主体内容的一种引导,通过这种创造性的设计引导人们按照设计的意图去审美,不断地带给人们新鲜的视觉感受。在版式设计中视觉中心可以是画面元素中的一个点,也可以是一条线或一个面,这些完全是根据艺术家的意图来决定的,并且并不是只有版面的中心才是唯一的视觉中心,一边一角或是一点一线又或是整个版面,只要在设计中具强烈的有视觉冲击力,就会成为版面中心,成为人们的第一阅读区域,它的位置是灵活多变的。《上海飒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平面广告的版式设计的主体梳部分形象居于整个版面的右边,却给人清晰醒目的视觉感受,版面大面积的蓝色鲜明的突出了公司这一主题形象,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增强记忆。

山水画的视觉中心与版式设计的视觉中中心具有同一性,山水画也是根据画面内容和主题意义的需要来进行安排的,它的设置是灵活,符合画家主观思想的表达。因此山水画视觉中心可以偏在一角,也可以完全占据版面的上部、底部,甚至可以占据整个画面。北宋李成、范宽的全景构图将景物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全景式构图最杰出的代表作,画面几乎被山峰占据,顶天立地,壁立万仞。成功的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 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再如马远、夏圭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副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旷浓郁的诗意。

无论是版式设计还是山水画的视觉中心都是为了突出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主题,引导观者将目光第一时间锁定在所表现的事物上,更好的吸引受众的兴趣,有效传达画面所展现的信息,引起共鸣。

总之,虽然山水画与版式设计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山水画与版式设计从形的象征到意念传达,从空间处理到图形设计的正负空间、虚拟性,再到设计的间约含蓄,都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学习山水画的思维方式,了解山水画创作的理念,深刻认识山水画新奇的构图、意境的营造和主体的细致刻画等独特的美学理论为版式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依据,注入了新鲜活力,使中国版式设计以自己特有的个性面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徐阳.刘瑛.版面与广告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陈瑛.冷先平.吴志勇.商业版式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尹定帮.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李砚祖.卢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期刊更多

新闻实践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传播与版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新闻出版局

时代金融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