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六国破灭

六国破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六国破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六国破灭范文第1篇

【作者】苏洵 【朝代】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破灭范文第2篇

——六国灭亡的原因浅析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从当年的战国七雄并立,到221年的秦朝大一统,秦国只用了10年的时间就使六国轰然瓦解。六国的灭亡,是因为秦的强盛,还是因为六国自身的缺陷?这让我们不禁想穿越历史的长河,探寻六国失败的原因。

从古至今前人的观点大概都是认为六国因小利互相猜疑,六国的国君既不懂得任用贤能,又做不到仁政爱民,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当然,秦的强盛富饶和和战国时期封建皇权组建集中,从而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包括疆土文字等外在表现集中统一起来,这些外在因素也对六国的灭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我认为,六国只为自己得而小利打算,没有总览全局,才是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苏洵在《六国论》中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他们割让土地只为换得眼前的安宁,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六国只为了眼前安宁的小利,而为日后的灭亡买下了巨大的祸根,助长了秦的欲望,也使“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六国的灭亡归根结底是自己造成的。一个国家只看到眼前的,想不到长久的,那么它的灭亡是指日可待的。

宋人苏轼曾说: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诸侯卿相都想着自己眼前的利益,没有人为国家做打算,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其职分。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只苦于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而已。苏辙在《六国论》里说: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有这样谋臣的国家又怎么能不灭亡呢?所以当时六国即使在表面上归于了平静,实质上也是暗流涌动。

面对秦国这一大敌的逼近时,六国选择了合纵联合。可是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生怕别的国家使自己现有的利益亏损,造成六国之间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协力,不能“合纵”联合抗秦。试想如果六国君主看得长远一些,互相信任,把自己的利益看浅一些,想到联合对自己带来的巨大好处,六国又怎么会灭亡呢?我想哪怕六国的利益现在亏损,也要比日后的灭亡强过百倍。以魏国为例,从《史记》中得知: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於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六国因小利私怨互相攻打,伤害了盟友间最起码的信任,让秦国有了可乘之机,也使六国逐渐踏上了死亡的轨道。

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有完备的皇权政治、长远发展的打算之外,还要有百姓的支持。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若使六国各爱其民,则足以拒秦。而六国的国君并不爱自己的百姓,在那个封建的时代,最底层的百姓成为了赋税、徭役的承担者,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忍受频繁的战争,亲友的死亡。“得民心者的天下”,六国的统治者只为了自己的小利,剥削压迫百姓,从而使掉了民心,加速了六国的灭亡。

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据历史记载,仅韩、赵、魏三国被秦杀死的人就有几百万。六国之间的战争,造成死亡的人数也不少。战争的频繁,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穷国衰,六国灭亡,势所必然。

六国破灭范文第3篇

那么,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剖析事理如何合乎逻辑呢?

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考生一定要用论证层次之间清晰的逻辑链来展示思维的清晰度,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1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才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果敢的勇气。有时候,担当就意味着付出,而付出是需要勇气的。担当,说到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的有多少人呢?之所以说到而做不到,大多是因为缺少那份担当的勇气。担当有时会让人失去很多,那时,考验勇气的时候就到了。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雄厚的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能力,那么他即使“想”担当,“敢”担当,也担当不起那份责任。担当并不是逞能,担当是要以能力为底气的。因此,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

(学生佳作《担当》)

以上文字共设置了三个论证层次:①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②担当需要一个人有果敢的勇气;③担当需要一个人有雄厚的实力。

从事理逻辑来说.品德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责任感,“想不想”担当:勇气决定了一个人“敢不敢”担当;实力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担当。一个人如果连“想”都不想了,“敢”和“能”自然无从谈起;一人实力再强,但如果没有“果敢的勇气”,是一个懦夫,那么在关键时刻也不可能责无旁贷,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例1“想一敢一能”的论证层次设置,显示出事理上清晰的逻辑链,逐层推进,思维缜密。

1.运用“如果”进行假设

《六国论》中,苏洵在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时,举了齐、燕、赵的例子后,读者不禁产生疑问:齐、燕、赵亡于用兵抗秦吗?这时苏洵紧跟一步,把历史假设一下,事理的实质即被揭晓:“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设论证一番,让读者理解齐、燕、赵灭亡的根源仍在赂秦。

“如果……就……”这一关联词语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以“如果发生了会怎么样”的假设方式,形象生动地虚拟呈现出我们想要予以肯定或否定的那种事物的极端情况或形势,以显而易见的假定事实进行说理。

2.运用“却”“但”进行说理

例2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鲁迅《拿来主义》)

鲁迅巧妙地运用“却”“但”等转折词,把对待文化遗产占有、挑选的态度,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运用“但”等表示转折来叙述和议论,能够帮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以辩证的思维来思考事实以及相关道理。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论证的严密性与辩证性,又可以增强作者观点和态度的鲜明性。

3.运用“因为”“所以”进行分析

例3朋友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难道仅仅是因为方便快捷?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原来,现实生活中总有着不知不觉的攀比,总有着许多的不如意,而在虚拟世界中,在朋友圈里,人们却可以用各种方式推销自己的理想生活.宣泄自己对人与事的不满,用“精神胜利法”平衡自我。虚拟的炫耀满足了现实的空虚和落寞,和谐的外表下暗藏潜流。对压力的抱怨中隐含着对能力的夸耀,在熬夜的自拍中炫耀着姣好的容颜……戴上面具在虚拟的关系网中左右逢源。其实,对朋友圈的过度依赖违背了创造者的本来意愿。这样,朋友圈不仅会成为负担,也会扰乱生活。(学生佳作《朋友圈》)

此例运用了因果逆向推论法,先承上文摆出的现象,即事情的果,再由果而思因,找出造成这种果的因。文章的主题可以由对这个因的推论而确立。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容逐步深化。此法常用的关联词有“之所以……是因为……”。

还有一种因果顺向推论法,由因顺向推论而出果,从而确立主题。这样不但能起到引领思维的作用,而且可以使说理层次分明。此法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

部分高中生在剖析事理时往往一步到位,直接从起点跨向终点,而不能“走两步”,将推进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读者看不到推理的逻辑链。这样,让人感觉论证乏力,观点站不住脚。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例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日: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弊在赂秦也。

(苏洵《六国论》)

苏洵提出中心论点后,首先对中心论点进行分析,使之合乎逻辑。更重要的是,他剖析事理有法可循――分步推进。

苏洵在《六国论》的开头设置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剖析第一个分论点的推进过程是:赂秦一力亏一破灭。

六国破灭范文第4篇

翻开历史得知:汉代李广将军为官清廉,因立功得到朝廷的赏赐,他就将所得之物分给他的部下,就连食品也与士兵分享。而李广家中一贫如洗,但他在将士面前从不言及家产一事。李广带兵打仗,遇到粮食短缺,或者缺水的时候,他总是先人后己。例如,战场上缺水,当士兵还没有完全喝上,李广将军决不上前一步;如果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他一口也不尝。因为,李广平时宽厚待人,爱兵如手足,与上下左右积下了深情厚意。所以,士兵特别爱戴他。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旦上了战场,战士们个个杀敌勇猛,为他所用。从李广身上我们看到了积累人情的力量。难怪只要李广将军带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李广将军厚德载物,带来成功的结果,但是历史上好多失败的例子,又无不说明是从一点一滴的坏事积累起来,最终走向反面的。历史上六国被秦国吞灭的历史教训就是如此: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是借六国破灭的教训,说明赂秦的弊端。同时,也表明秦国的力量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接受六国贿赂,从一点一滴积累所致。

由“储蓄”我联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着名的教授和他的学生在一起交流思想。其中有一位学生觉得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人不同凡响,我们永远也达不到那种境界。那位教授听了他的话后,耐心启发他说:“只要你坚持不懈,每天不间断地比别人多付出两个小时的读书学习,对所确立的课题做深入实际的研究,那么,三年或五年之后,你一定在某个领域取得发言权,成为行家里手的。”当三年之后,那位学生果然圆满的拿到了硕士学位,再过三年又拿到了博士学位。那位学生真的成了正果。无庸置疑,积累的力量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六国破灭范文第5篇

首先说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论述类文本中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中所谓的“摆事实,讲道理”之“摆事实”说的就是举例论证,即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它的好处是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我们也用一个例子来分析举例论证的特点。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六国论》开篇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论证过程中,又把这个中心论点具体阐释为两个方面,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在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分论点时,从“不赂者”入手,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这个道理。作者把“不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与秦交好,不助他国。如齐国;一种是反抗秦国侵略的,如燕、赵两国。先分析齐国灭亡的原因:“与赢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在分析燕、赵灭亡的原因:燕国是由于派遣刺客,赵国是自毁长城,杀了良将李牧,不能坚持用武力抗秦的方针。它们因为策略上的某些错误招致灭亡,但是仍然值得赞赏。因为它们都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燕、赵灭亡的主要责任归在“赂者”上。作者列举了齐、燕、赵三国的事例,直接证明了中心论点。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举例论证的“例”要和中心论点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个“例”能直接论证中心论点,这是举例论证和其他两种论证方法的本质区别。

再来说说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

之所以把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二者与举例论证相比较,同为间接论证。即它们不像举例论证那样,可以直接地证明中心论点,而是要经过一个推理的过程来间接地证明中心论点。

先说比喻论证。

顾名思义,比喻论证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比喻修辞,因而可以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加以区分。

比喻,首先要建立在不同类事物之间,其次二者之间要具有相似性。比喻论证亦完全符合这两个特点。还是用例子来说明问题。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就使用了比喻论证。《拿来主义》是论证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将文化遗产的成分分别比做“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将时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比作“昏蛋”、“孱头”、“废物”,形象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以达到先破后立的效果。

在诸多的与“大宅子”相关的事物中,没有一件能跟文化遗产扯上直接关系的,它们属于不同类事物,只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对待物质方面的遗产有这样三种错误的态度与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具有相似性,作者才借助比喻修辞将它们拉到了一起,从而达到论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目的。

最后说说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可见其仍然是一种间接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显化,不易为读者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印证这种论证方法的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由此可见,客体事物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所以,实质上是一些特殊的论据。

通俗点说,类比论证中用作类比的材料跟比喻论证有部分的相似,都有主客体,主客体之间也都具有相似性。这是它们与举例论证的最大差别。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本质区别在于,用作类比的主客体属于同类事物,而用作比喻论证的主客体则属于不同类事物,这是区分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关键所在。

据此,有必要商榷一下教参上的某些说法。

《想北平》中“我爱我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苏教版教参中是这样理解的,“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平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

其实,作者对北平的爱也好,对母亲的爱也好,都应该划入人类情感的范畴,属于同类事物,是不可能构成比喻的,只能算作类比。

《寡人之于国也》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苏教版教参中是这样理解的,“最后,孟子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错误做法,并通过‘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比喻,对梁惠王进行旁敲侧击,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

相关期刊更多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东南亚之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历史学会东南亚研究分会

历史地理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