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教育实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 信息安全 战略理论 实现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以及科技教育等领域都有了新的发展与成效,而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占据了我国人民在工作以及生活当中的大部分应用领域。计算机互联网的网络空间安全不仅仅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和公民财产安全,有时甚至会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各类信息安全作为与计算机互联网空间安全息息相关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安全战略理论构建与实现已经成为了当前各国在加固网络空间安全时所应关注的重要前提所在。
1 网络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
在对我国网络领域的安全进行界定的过程中,应根据其自身所具备的特点来进行区别于实体空间的判断。当前,我国的网络领域安全范围通常会与实体的领土范围相结合。故要树立起明确的网络信息安全观念,就必须先对我国的网络领域安全进行界定。我国的网络领域安全界定从形态上来进行区分可以分为有形、无形以及其他三个部分。这里所提到的有形部分主要指的是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设施。而一个国家的网络领域基础设施应该是这个国家首先进行安全范围内维护的部分,其中的安全程度应该处于能够对在任何区域和任何形式下发出的网络攻击进行防范。网络领域中的无形部分主要是通过世界各国之间所制定签署的国际协议而划分出的分配给某一个国家专属的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相对来讲,网络领域中的无形部分在进行安全构建时对安全程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其中的安全职责范围应该处于能够对本国家以外任何国家所发起的网络恶意侵犯行为以及在网络中进行的违法活动进行有效打击和屏蔽,其所管辖的范围具体包括国家金融网络信息系统、国家通信网络信息系统以及国家公民网络信息系统等。当然以上所提到的网络信息系统也都属于国家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在对国家计算机互联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将其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关乎于国民生计和社会经济发展,另一种是关乎于网络空间的稳定。
2 我国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安全制度有待优化
根据最新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所颁布的有关信息安全发展的法律条例以及政府制度的文件有很多,其中包括《网络信息安全不同等级保护措施》、《计算机互联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级别划分标准》、《国家安全法》、《互联网络商务信息密码安全保护条例》以及《互联网络信息电子签名法》等。虽然在这些法律条例以及政府文件中都对计算机互联网络信息的安全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发展方向,但从整体来看,大部分的条例内容都只是对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涉猎,这些涉猎内容较为分散,而且没有统一的有关整个网络信息安全产业的概述和规划。在我国近期所颁布的《“十二五”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我国新兴产业战略性“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只是对网络信息的相关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简单的规划,规划内容并不够明确,而有关区域性的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战略更是没有及时提出。
2.2 威胁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构建的因素
对威胁因素的界定是一个国家安全观念的主要体现,而不同国家对于威胁因素的界定并不相同。每个国家对于威胁本国家安全的因素进行判断的标准决定了这个国家在构建安全防范体系时的侧重点以及分配比例。而对于我国来讲,能够对我国计算机互联网络信息安全产生威胁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 首先,是从经济的视角分析网络信息安全威胁
由于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较晚,故使得我国整体网络信息系统的技术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对于外界的违法入侵和信息盗窃行为的抵抗能力也较弱。而这样的局面不但会使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更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损失,有时甚至会破坏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团结。与此同时我国在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构建的过程中,对网络黑客的攻击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也都比较落后,这样的状况经常会给不法分子创造窃取信息的机会。
2.1.2 其次,是我国政治的视角分析网络信息安全威胁
在当前世界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大环境下,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以及与其进行联盟的国家,经常会打着网络信息自由的幌子,来对我国的政治领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和宣传,其中甚至包括散布虚假社会信息、反对我国当前执政党的合法性以及纵容反对我国政权等行为。
2.1.3 最后,是我国军事的视角分析网络信息安全威胁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之间的军事抗争行为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的互联网络,在对国家国防进行构建的领域中,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作战领域,其中主要强调的是将传统战场中的事物进行网络信息领域的融入,并对其中的实施进行相应的控制。当前,美国在这一方面已经制定出了比较完善的网络战役规则,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涉猎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据近期联合国载军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已经有45个国家建立起了网络信息战部队,相当于全球国家总数的五分之二以上。
3 解决我国信息安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想要在网络空间安全的视角下来实现我国信息安全战略理论构建与实现,就必须要对当前的网络领域安全界定进行准确判断,与此同时还应该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在构建过程中将会受到的威胁和阻碍进行详细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计算机互联网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得以优化。
我国在进行信息安全战略理论构建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应对信息安全的战略目标进行确立。我国的信息安全战略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
(1)第一个方面是建立一个安全可操控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继而促进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保障能力。
(2)第二个方面时加强对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和防范。
(3)第三个方面是推动我国网络信息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借以维护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我国信息安全战略实现路径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
首先,应对国家互联网络空间在进行安全设计时的内容加以重视。在将信息安全战略理论进行实现时,应组建起一只以我国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人员为中心的信息安全小组,并从国家政策以及我国当前网络安全中存在的设计漏洞的角度出发,进行新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构建。国家的信息安全构建部门还应建立起优化的管理制度,并完善管理体系。其次,应建立起完善的攻防兼备的计算机换联网信息安全体系。想要实现信息安全战略的规划,就必须对网络空间的主动权进行掌控,并建立起可攻可守的安全防护体系。最后,应将我国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进行完善。一个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是否完善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这个国家信息的安全发展。我国的相关法律部门应充分借鉴外国发达国家的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构建经验,并有效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制定,继而使得我国的信息安全战略在实现过程中能够受到现行的法律保护。
4 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空间安全视角下的信息安全战略理论构建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安全等方面都会起到十分钟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在进行计算机互联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美国的信息侵犯以及军事网络信息战部队的缺失都是影响我国信息安全战略理论构建与实施的关键所在。故我国在实现信息安全战略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继而确保我国信息安全制度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惠志斌.新安全观下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战略的理论构建[J].国际观察,2012,02(12):17-22.
[2]李洋洋,张静.我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理论构建与实现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2,05(21):22-27.
[3]民.网络安全观视角下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构建[J].电子政务,2014,07(23):2-7.
[4]宁家骏.关于加强我国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思考[J].中国建设信息,2011,10(09):27-33.
[5]方兴东,卢卫,胡怀亮等.网络强国能力指标体系与战略实现路径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4(19):121-126.
[6]黄奕信.网络空间安全视角下的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路径论析[J].改革与战略,2014,05(11):113-117.
关键词:立交出入口;安全性;加、减速车道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for continuous gateways Settings, inward and outward flow of the brief analysis, and to take all reasonable measures to address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o interchange range of speed changing lanes communication link length.
Keywords: overpass entrances; Safety; Plus, slowing down the driveway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范围的交通事故,多数是发生在主线出入口附近,而其中的部分事故原因,是由于驾驶员未能及时调整车速,造成车辆进入匝道时速度过快、或驶入主线时速度过慢,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根据高速公路设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为最大限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立交安全性评价时,有必要对极限状态下,满足车辆行驶安全的最短加减速长度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在减速车道上设置减速带等设施强制车辆减速,在加速车道上设置隔离设施要求车辆充分加速后方可汇入主线。
1满足行驶安全性的出口减速长度计算
满足行驶安全性的出口减速长度计算,就是要计算出在极限状态下,为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需强制驾驶员进行减速的最短减速路段长度。根据牛顿力学原理,车辆的减速长度可按式(3)计算:
(3)
式中:S——车辆的减速长度(m);
V0——车辆减速前的初速度(m/s);
Va——车辆到达分流鼻处时的末速度(m/s);
a——车辆的制动加速度(m/s²)。
(1)车辆减速前的初速度: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驶出高速公路的车辆,其实际运行速度不会大于路段的限制行车速度,根据正常情况高速公路主线的设计速度及限速情况,当主线设计速度为120km/h,其外侧行车道限速不会高于100km/h;当主线设计速度为100km/h,其外侧行车道限速不会高于90km/h;当主线设计速度为80km/h,其外侧行车道限速不会高于80km/h。
(2)车辆到达分流鼻处时的末速度:参考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相关设计文献,一般情况下,在匝道与主线分流鼻处的车辆,其实际行驶速度不大于主线设计速度的60%时,基本能保证运行安全。
(3)车辆的制动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的制动加速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发动机降挡时产生的制动加速度a1,另一部分是驾驶员踩踏制动器时产生的制动加速度a2。实际状态下可不必对a1、a2进行具体的数值计算,只要保证制动过程的舒适性即可。我国的路线设计规范中涉及到的制动加速度取值一般为2~3m/s²,本文主要参考《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几何设计·休息设施》中的相关论述,对设计速度120km/h的高速公路主线出口总制动加速度最大值取为2.4m/s²,对主线设计速度100km/h时取2.2m/s²,对主线设计速度80km/h时取2.0m/s²。
(4)根据以上论述,采用式(3)可计算得出下表:
根据以上计算结论,无论实际设置的减速车道长度有多长,为确保高速公路出口车辆能安全地驶入匝道,必须保证在出口处有足够的减速长度。因此互通立交选型阶段,对出口的减速车道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的车道长度前提下,还应结合道路的性质、功能、交通组成情况、同区域已通车道路的事故统计情况,在强制减速长度范围内设置减速带等相关强制减速措施,确保不按规定在全减速车道长度范围内进行减速的车辆,也能安全地驶入转向匝道。
2满足行驶安全性的入口加速长度计算
满足行驶安全性的入口加速长度计算,就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车辆所需要经过的最短加速长度,避免未充分加速的车辆过快驶入主线,引发交通事故。车辆的加速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4)
式中:S——车辆的加速长度(m);
V0——车辆到达合流鼻时的初速度(m/s);
Va——车辆汇入主线时的末速度(m/s);
a——车辆的加速度(m/s²)。
(1)车辆到达合流鼻时的初速度:车辆到达合流鼻时的初速度,受不同匝道型式的影响:对于环圈匝道,车辆到达合流鼻时的速度一般大于50km/h;对于一般立交的定向半定向匝道,车辆到达合流鼻时的速度一般大于60km/h;对于枢纽立交的定向半定向匝道,车辆到达合流鼻时的速度一般大于70km/h。
(2)车辆汇入主线时的末速度:车辆汇入主线时的末速度,主要由主线上外侧车道直行车流的速度决定,当主线设计速度为120km/h,以90km/h以上的速度汇入主线能保证运行安全;当主线设计速度为100km/h,其安全汇流车速为80km/h;当主线设计速度为80km/h,其安全汇流车速为80km/h。
(3)车辆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的加速度受车辆的有效输出马力、空气阻力、道路的摩阻系数等因素影响。在实际加速过程计算时,可参考减速时的制动加速度取值,即保证加速过程的舒适性即可。参考《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车辆加速时其平均加速度一般为0.8~1.2 m/s²,因此本文对于合流鼻车速为50km/h的车辆平均加速度取1.2 m/s²,对合流鼻车速为60km/h的车辆平均加速度取1.0 m/s²,对合流鼻车速为70km/h的车辆平均加速度取0.8 m/s²。
(4)根据以上论述,采用式(4)可计算得出下表:
因此,为保证汇流车辆有足够的速度汇入主线,应确保不同匝道驶入主线的车辆在表中的强制加速长度中充分加速。因此互通立交选型阶段,对入口加速车道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的车道长度前提下,还应在强制加速长度范围内设置相关的交通工程设施,提醒驾驶员充分加速后方可汇入主线。同时,由于加速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不同驾驶习惯的驾驶员对加速度的取值也各不相同,因此强制加速长度范围内所采用的交通工程设施,可不如强制减速般严格,主要通过标志、标线等设施提醒驾驶员勿过早汇入主线。
3 结语
本文所选的研究对象只是影响互通式立体交叉安全性的其中两个因素之一,相应的辅助车道、集散车道等的安全设计措施有待进一步探讨,更加正确全面的结论还有待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杨少伟.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 日本道路公团.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几何设计·休息设施[M].交通部工程管理司译制组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
关键词:初三物理;用电安全;教学策略
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实例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知识。电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的诸多便利,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严重危害。而电学是物理知识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重视对用电安全教育的有效渗透。
一、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低,对新鲜事物有着较重的好奇心,在自身物品保管方面粗心大意,时常存有侥幸心理,缺少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较低[1]。所以在教学中对安全教育进行有效落实,可以让学生对不安全因素所具备的危险性产生深刻认识,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危害形成的原因,注重对各安全事项的详细了解;懂得怎样对危害进行预防,并积极地进行宣传;懂得自我保护与求助的方法,显著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推动安全知识的社会普及
每个家庭都会在子女身上投入更多的关心与呵护,而家庭又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所以对安全教学的开展,可以由学校向着家庭以及社会进行拓展,进而使社会安全意识以及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只有学校对安全教育进行充分落实,才能够通过学生教育带动家庭,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三)构建安全防范队伍
通过有效的安全教育,可以让学生对安全防范工作所具备的重要性进行深刻认识,从而为我国的安全防范事业培养有用人才。在良好的安全教育下成长,学生未来必定会成为一个支持、参与安全防范事业的人,以促进我国安全防范事业的良好发展。
(四)满足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指出:我们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而目前是否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已经成为对人才进行评定的重要标准。安全教育地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并且可以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创建良好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稳定、可靠、有序的条件保障。
二、初三物理教学中的用电安全教育策略分析
(一)对教学原理的确切分析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不只是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更应该让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原理进行确切掌握,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2]。例如:每个人都知道,在有人触电后需要利用塑料或者是木头实施救助,而不能直接接触触电的人,这是因为人体是导体。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电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能源,没有了电简直不知道要怎样生活。虽然电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如果不依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操作就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例如:在《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一章中,对怎样用电才安全进行讲解时,让学生知道在人体内流通的电流大于30mA时,人体会感受到剧痛,甚至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困难的状况,会危及到人的生命;而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100mA时,只需要十分短的时间,就能够让人出现窒息、心跳停止的状况。此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不能接触低压带电体,同时不可以接近高压带电体,不要用手与各种带电体的裸露处进行接触,不可以用带水的手接触电器的开关,不能在电线上晾晒衣服,不可以利用湿的抹布擦拭处于工作状况的电器。
(二)注重对实例的有效应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想要对安全教育进行确切落实,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开展安全教育,收效甚微[3]。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实例的有效应用,让学生明白如果不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操作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利用血与泪的教训,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例如:某个学生为电器充电时,在一个裸露线头损坏的插头上接线,并且导线十分的不规则,同时还从床铺低下穿过。因为线路短路,几个小时之后引发了火灾,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造成了学校、学生财产的严重损失。再如:新疆克拉玛依所发生的悲剧,让325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需要注意对用电的安全性,尽可能避免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在假期外出游玩时依然需要注意用电安全,不靠近高压电,在雷雨天气时不要在树下躲雨等。通多对新闻实例的有效引入,可以使学生警钟长鸣,从而让安全教育得到充分落实。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愈发严峻,虽然我国电力安全的生产水平总体来看较为平稳,使得电力企业中的安全生产事故逐渐下降,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安全事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来说虽然多种多样,但是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的淡薄所造成的。而这就需要我国的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于企业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企业安全事故的出现。
2新员工安全教育以及培训的方式与内容
2.1提高领导重视第一,应当加强对于安全的考核。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来说,需要通过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对领导者进行督促,从而使其真正的能够从意识上将年中考核作为单位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能够进一步的量化、细化考核指标,并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重视新员工安全教训培训工作、以及能够及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训任务的领导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新员工培训工作不足的则适当的予以处罚。第二,也应当对领导进行适当的培训。这首先需要电力行业对企业中的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教育相关的培训,并使其能够在培训的过程中学习到我国目前更为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最新的安全知识、安全政策。其次,作为电力企业来说也应当经常的组织领导干部集中的进行安全理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以深入事故现场的方式进一步的使企业干部能够加深安全生产的印象,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使企业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从而能够进一步使这部分领导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予以足够的重视。
2.2增强内容的针对性第一,需要加强企业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首先,就需要保证能够使员工更为深入的对电力企业日常生产以及经营的相关基本业务进行了解,从而能够在熟练掌握企业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其次,则应当对新员工开展三级教育,即:一是国家以及地方安全电力企业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二是工地施工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特点的教育;三是本工种的专业安全生产教育。通过上述三级教育的开展,则能够较好的使新员工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在日后的工作活动中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进而能够时时刻刻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注重。最后,也需要经常性的为员工开展岗位技能的专业培训,从而以这种方式使新员工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以及安全意识都能够符合我们的要求,并使其标准化作业水平以及实际的操作技能能够得到提升。第二,在对新员工开展教育的同时,也不应当忽视了企业老员工的安全教育。首先,需要能够对企业的老员工开展新型施工设备的技能培训,从而能够使其更为熟练的掌握这部分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原理。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强老员工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如新的安全法规以及方针政策等等,从而使这部分老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使其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并能够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更好的带动新员工开展工作。
2.3创新教育方法对于企业安全教育的方式来说具有很多种,比如讨论法、灌输法等等,而对于各种方法来说其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而为了能够使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得到提升,则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其中,较为创新的方法有:第一,榜样教育法。对于榜样来说,其对于员工的教育以及示范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而对于企业领导来说,则应当能够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以良好的行为示范以及高素质等等使企业施工人员的工作信心以及力量能够得到提升。而这就需要领导者真正的成为模范执行者,即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保证能够在事故发生前就能够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真正的为员工做出榜样。其次,作为领导者来说也应当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刻的为员工灌输安全施工的理念,从而在行为以及知识上使员工能够受到更大的影响。第二,事故案例教育。对于事故案例来说,其则分为正面以及反面的案例。而在企业教育的过程中,反面的案例则往往能够起到更大的教育作用。首先,其能够对新员工带来较大的警示,通过记录的方式还原事故发生的悲惨场面,则能够为员工带来极强的冲击以及震撼,从而使员工在实例面前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其次,则能够起到一个惩前毖后的作用,通过反面事故的讲解来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出现。而在企业讲授案例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展多种方式来进行,比如建立专门的事故档案以及收集同行业的事故资料等等,并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向员工细致的分析事故处罚结果,从而使员工能够进一步的认识到安全事故同人身安全、经济收入等等所存在的密切联系。另外,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案例教育时也可以适当的加以情感引导,从而更进一步的加深新员工的印象,进而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2.4加强队伍建设要想开展好安全教育工作,一个好的队伍是不可少的。这就需要企业应当首先加强现有领导者现代安全管理技术以及工作能力方面的提升以及考核,并通过适当的制度规范其行为准则以及执法手段,从而保证其能够以良好的带头作用来执行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其次,也需要尽可能多的吸收安全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以及技术人员来到安监队伍中去,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将理论指导实践、将理论融入实践,从而促进施工人员的安全理论方面的学习。最后,企业也可以适当的邀请外界的优秀学者以及专家。对于企业而言,其需要具有丰富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并使其能够更好的深入到培训工作中去。
2.5加大教育投入电力企业应当专门的设立安全技术培训的专项资金,并将其纳入生产成本,实行专款专用。一要保证所有施工人员都能有充足的经费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二要改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提供符合标准的教室(会议室)和必要的教学设备,加强各类培训基地的建设,以保证正规办学,提高办学质量和效果。
3结束语
1、由卫生老师为全校学生做意外伤害救护的主题讲座。活动中,学生学习了发生意外伤害后头部包扎、上臂包扎、快速止血、拨打求助电话的方法。学生的参与兴趣很高,学习也很认真。
2、负责安全的教师做了交通安全主题讲座。老师从学生上下学路上易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入手,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分析事故的原因,违反了哪些相关法律规定,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使学生深受教育。
3、开展了防火、防毒的演习。老师首先向全校师生公布学校遇紧急事故撤离方案,然后组织学生熟悉路线,最后再做到快速撤离。在这之后不久,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演练,在学生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了演练,提高了学生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