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拜师的故事

孔子拜师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子拜师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孔子拜师的故事

孔子拜师的故事范文第1篇

今天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孔子拜师》这文章,我深受启发。

故事的内容是:孔子已经60多岁了还要拜师学习音乐。别人学一首曲只要一到三天就学完,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要五天到七天,他为什么要学这么多天呢?最因为孔子要从音乐中弹出这首曲子作者当时的心情,还弹出老师教这首音乐时心情,孔子的老师见了真内疚。孔子这种精神让我吾出了一种道理:“学习要认真”这个道理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有一个问题不会。我记得有一个本子有参考答案,我便把答案抄了下来,第2天。我发现我得是的是优老师还表扬了我,我忽然再打开作业,发现等级右边有个黑点我又在想是不是向我你真懂了吗?后来我又想起了孔子拜师的文章,我就一直觉的很惭愧。

自从我读了《孔子拜师》后,我就觉得我们小学生不能一遇到不会的问题,就靠参考答案完成。要自己用头脑去思考问题,将答案搞明白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五年级:15615600

孔子拜师的故事范文第2篇

今天,我看了《中华美德故事》这部电影。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要迫不及待的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太难。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就要十天甚至更多时间,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的曲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来知道这首曲子作曲人的人品、个性、精神以及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又一次,我在家庭作业中,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道题。这时,我突然想起一本参考书上有这道题的正确答案,而且每一步算式都写得很清楚,我就不懂装懂的把答案抄了下来,我的了优秀,老师还表扬我,夸我聪明。之后,老是让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我给大家讲不出来,老师批评了我,我越想越觉得难受。今天我看到了孔子的故事,又让我想起了这件事,他提醒我:作为一个班干部在办理要起好带头作用,对待学习不能不从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孔子拜师的故事范文第3篇

一、把握整体意识,发挥铺垫作用

不同类型的课文,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各不相同。教师在导入前应对教材和课堂有整体意识,充分把握教材特点,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导入方法,在激感、启迪思维、发展能力等方面起到铺垫、引入的作用。

1.紧扣教材特点,营造情感氛围

各类课文蕴含的情感基调各异,教师应把握好课文的情感主调,运用各种策略,创设与课文相似的氛围,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描绘的情感世界。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写了人们在十里长街上等灵车、送灵车久久不愿离开的感人场面,寄托了人们对的深切爱戴、怀念之情。某教师导入时在教室里挂上总理的遗像,并放起哀乐,师生共同默哀。此时,学生的情绪被这场景深深地感染了,有些同学还没开始读课文已经眼圈发红,读课文时更是默默地流泪、不断抽泣了。教师在导入时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情感基调,从而演绎出精彩的课堂。而另一位教师在导入《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课文时却谈笑风生,以至于上课伊始课堂就洋溢着欢乐的笑声,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他导入的方式是否有效了。

2.紧扣教材特点,做好学法引入

小学阶段已编入了各种体裁的课文,体裁不同,学法也不一样。在占主体地位的记叙文里,根据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不同的类型,学法也各有千秋。导入时,教师可抓住教材特点,做好学法的铺垫、引入。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通过只要调换马出场的顺序就能取胜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数学思维方法:理解优化策略,寻求最优化方案。某教师执教此文导入的方法值得借鉴。

师:树上有十只鸟,被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生1:如果有一只鸟是聋子,树上就还剩一只。

生2:如果有一只鸟生病飞不动了,树上也剩下一只。

生3:如果刚好有一只是聋子,还有一只生了病,那么树上还剩两只鸟。

师:不错。第三位同学还学会了综合概括。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生4:如果用无声枪打,那么树上还剩九只。

生5:如果用无声枪打,被打中一只,旁边有一只鸟看到后飞走了,那就还剩八只。

师:好的,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精彩!不过你们千万不要也举着枪去打鸟,因为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实际上,一个问题往往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我们要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最合理的答案。今天我们学习《田忌赛马》,读了以后,你会发现这篇课文和刚才的问题同样有趣。(板书课题)

从以上的教学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对单一问题进行多方面思考是形成最优化方案的基础,为学生理解《田忌赛马》一文中调换好马的顺序就能取胜这种优化策略做好了学法铺垫。

二、明确组织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相长”一词,本意是从教学结果上揭示教师与学生间的共同进步,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情感上的相互影响。因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兴趣高涨,教师的课感也就更加强烈。只有师生的思维都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才会显得高效、灵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时应明确自己是教学的组织者,充分发挥组织作用,让学生在导入阶段就兴味盎然地投入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谜语、游戏、情境等以“炒热”课堂。

孔子拜师的故事范文第4篇

山东曲阜市孔子中学地处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故里曲阜,与著名的“三孔”比邻而建,且以伟大的“孔子”冠名,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资源优势。学校立足于自身实际,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提出构建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德育课程化的目标,并通过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文化建设规划》进行顶层设计和落实,已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德育课程化,指的是根据当今青少年的道德精神现状,结合他们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实现教育从计划、目标、过程到评价的系列化实施,避免随意性和碎片化。本文主要从理念课程、环境课程、文化课程和活动课程等方面进行探索。

理念课程

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是指导学校办学的教育哲学,是学校一切行为的精神引领。多年来,由于体制变迁、校名变更等历史原因,孔子中学尚未形成较为明确且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2014年12月,在面向全体师生征稿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孔子中学2014年教师大会审议通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些理念全部出自儒家经典,内容积极向上,表述通俗易懂,传统文化特色鲜明,体现出学校的发展追求。

核心理念:仁爱

学校愿景:和雅竞进诗意校园

学校精神:贵和尚中 弘毅致远

办学宗旨:培德扬善

校训:敦品励学 日新又新

校风:和 雅 竞 进

教风:进德修业 诲人不倦

学风: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同时,受娃哈哈集团企业“家文化”建设的启发,结合曲阜当地“诗礼传家”家风建设的传统,我们提出学校“家文化”的建设构想,并形成方案。从此,“家文化”成为学校这个大家和班级小家建设的文化主题。

通过印发学习材料,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习讨论、测试竞赛,开展“家味”评比等形式,“家文化”的理念植入全校师生的脑海,化为行动,真正实现了理念认同,并落地生根。

环境课程

校园,不应只是物质的居所,更应成为师生心灵的栖居地。它特有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我们始终如一地用心规划、精细建设能够凸显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校园环境。

“戮力弘扬仁爱孝诚传统美德,同心构建和雅竞进诗意校园”,大门立柱上这副醒目的木刻楹联,不知吸引了多少路人的目光。学校三幢教学楼中,师生自撰自写的楹联、字幅,无不彰显出校园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校园中,高大的汉白玉孔子雕像,面容慈祥温厚,目光深邃坚定,静静地矗立在仰圣广场的中央。楼宇分别冠以“明德”“笃学”“弘毅”之名,道路则以“大成”“大同”“大学”命名。仰圣广场虽面积不大,却有4块绿地景观。古拙粗壮的栾树见证了学校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先生手植的楷树自然也构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一棵棵绿树枝干上悬挂的物种介绍和配以诗文的“植物名片”,为校园增添了另一种灵动。楼中墙壁系列孔子圣迹图文、儒家文化发展历史、曲阜当地文化风景名胜及师生的一幅幅美术作品,触目皆见文化。一间间教室内外,同一个“家文化”主题但风格各异的文化环境,更是充满灵动智慧的生命气息。

在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学校着意关注了两点:一是设计一定要成系列、有特色,二是不管文字还是图画,一定要体现更多的师生元素。环境总是在静静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教育着人。因此,我们会有意地引导师生关注身边的文化、身边的美,组织学生参观了解校园,以“美丽校园我的家”为主题开展作文竞赛和演讲比赛,以测试竞赛的方式加深他们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文化课程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但这里有一个现实问题:众多教师多年来已经习惯于单纯的学科教学,绝大部分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不够,有些还对传统文化教育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广大教师增强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将学科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培训学习,聘任著名儒学研究专家、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先生为我校首席国学导师,新加坡著名学者、实业家曾繁如博士为我校名誉校长,多次邀请他们来校讲课,并指导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而且,我们会选派教师参加校外各类传统文化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学校4位对传统文化有喜好、有研究的教师备课,利用每周五教师例会对全体教师做简短而有实效的培训。二是组织赛课,明确赛课的主题是学科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容,以便促进各学科加强对此的研究。尽管这项工作做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我们做了,而且在做中慢慢地改变,现在看来,这都是比较有益的尝试。

孔子中学的师生必须学习儒家经典,慢慢地,这已经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论语》成为全体师生的必修教材,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国学导师王新莹老师精选的《论语》章句被制作成手掌书,变成学生的必修内容。全校学生列队集体诵读,是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的一项固定内容。另外,通过寄宿生餐前诵读,不定期“论语考级”,期中期末考试语文学科加入10分《论语》测试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论语》的学习和理解。目前,学校已经着手开发编写有关儒家人物故事和曲阜当地民风民俗的通俗校本教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反思自悟,统一配发《省身集》,让他们在每天下午20分钟的统一阅读时间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

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体验感悟成长、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一直重视开展各种活动,实施活动课程教育。

一是校本活动课程和社团活动。和许多学校一样,每周我们有两个课时的校本课程活动,开设球类、棋类、书画、舞蹈、科技等20门校本课程。这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特长及学校的实际状况发动和组织的,要求各门课程必须形成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目标、内容、课时、过程、评价等,避免活动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此外,国学导师王新莹老师还组织了儒学研究会,带领一批批“小儒生”开展儒学研究和教育活动,每每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其中两名学生参加济宁市传统文化比赛还获得了“国学小名士”的荣誉称号。

二是仪式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一直以来,礼作为道德规范的载体,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感悟、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2015年“百姓儒学节”期间,学校隆重举行了教师“拜师礼”仪式。在仰圣广场孔子像前,21位青年教师向导师递上拜师帖,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郑重“拜师学艺”。2016年9月28日孔子2567周年诞辰日,全校师生在仰圣广场成功举办礼敬至圣先师暨拜师仪式,全体师生向孔子像行鞠躬揖礼,教师当众庄严宣誓,全体学生向自己的老师行鞠躬揖礼,击鼓明志,集体宣誓。自此,学校规定,每年9月28日举行礼敬先师仪式成为定例,每周升旗仪式都要举行学生代表宣誓和教师集体宣誓活动。对新生的入学仪式、军训开闭营仪式,学期开学典礼仪式、毕业班离校仪式、重大纪念日纪念仪式等,学校都非常重视,目的就是要让广大师生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和氛围中感受庄严,接受教育。

三是游学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广大师生到各地游学,这已成为社会实践教育的常态。春秋天,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先烈,到孔子诞生地尼山,“李杜聚首”“孔尚任隐居”的石门山,“东方金字塔”少昊陵,著名的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周公庙、孟母林,感受家乡美和对文化的尊崇,产生作为孔子故乡人的骄傲。夏天,组织师生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和文化厚重,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

孔子拜师的故事范文第5篇

一、运用课文插图,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低年级老师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但是,低年级的儿童由于年龄特点,观察时比较随意,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观察比较肤浅,容易犯杂乱、粗略的毛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逐步培养学生从整体到部分、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第一册的《口耳目》时,让学生先从整体上观察,给出足够的观察时间,教师可以提问:图上画着谁?在哪里?正在干什么?整体观察之后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画面,问学生:小朋友用什么指着花?说话时用什么去听?再根据小朋友动作学习生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从插图中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其次,在教学中,要借助插图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有顺序地观察。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插图是由景物和几只小动物构成的。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整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再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观察山峰、树木和小动物。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教师要始终强调观察要先整体,再局部。如《春雨的色彩》,就要先连起来整体观察,什么季节?再局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

二、运用课文插图,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巧妙运用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讲故事,或者描述画面,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看图想象的兴趣。如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时,插图中画了孩子们正在做实验,教育家在观看的场面。我就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图中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情,从而推测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心理活动。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用语言合理表达插图中看不到的内容,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再如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可让学生观看孔子正在拜师的插图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学生: 从孔子的动作神态中想象一下,孔子接下来还会做什么?为什么?学生从静到动,从看到思,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尽情展开想象,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运用课文插图,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善于模仿,极具可塑性。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恰当运用课文插图,让学生先说后写,进行仿说仿写训练。例如学习《清澈的湖水》一课,我出示几种怪石的插图,学生先进行观察,再阅读原文,找找课文共写了几种怪石,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反复朗读,读中体会,再让学生进行仿说仿写。学生在这样的仿写中很好的发展了思维,发展了语言。低年级学生喜爱美丽的事物,爱听有趣的故事,喜欢幻想,进取心强。我就是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培养他们在看图说话中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善于表达,能说会写。我还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制作精美的课件,配乐欣赏美景等形式,让学生喜闻乐见。在讲《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播放课件,配乐欣赏海底世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观察后要学生概括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景色美不美,让学生再想象海底会有什么神奇,并动笔写一写。这样学生既激发了兴趣,又很好的培养了说话写话能力。

四、运用课文插图,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建立大语文观,进行拓展延伸,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W习空间。如在教《称象》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图思考,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哪些方法可行,哪些需要改进,哪些不合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如教学《司马光》让学生看插图,并走出插图,启发学生想象:还有什么好办法呢?这样就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