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治通鉴白话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而这一切,远在台湾的柏杨本人却一无所知。直到1987年以后,陆续接到世界各地媒体的采访,柏杨才如梦方醒:哦,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
1920年,柏杨出生在河南开封,解放前赴台,是岛内有名的杂文家。1968年6月被罗织罪名判处12年徒刑。坐了9年26天的牢以后,柏杨出狱,他多次要以《丑陋的中国人》为题目作演讲,都被取消。1984年,受美国爱荷华大学邀请做短期访问,第一次做了题为“丑陋的中国人”的演讲。而就在1979年,刚出狱的柏杨在朋友聚会上结识了已经结束前一段婚姻的张香华,进而热烈追求,张香华因此受到调查。不过,压力反而使她决心和柏杨共结连理。
柏杨文笔恣肆,夫人写新诗出身,文字婉约细腻。当婉约派遇上豪放派,是刚能制柔,还是柔能克刚?张香华不承认丈夫是“豪放派”。“他才浪漫呢,有人说他的作品受鲁迅影响深。柏杨自己对我说,他读书的时候还没有机会读到鲁迅的作品,倒是鸳鸯蝴蝶派的张恨水,对他蛮有影响。”台湾一家报纸采访柏杨夫妇,称他们“猫妻虎夫”,柏杨喊太太“猫”,“因为我喜欢猫。如果猫喜欢你,它不会明白表达,太太就有这种性格。”太太称柏杨“虎”,“虎是大猫,但是猫比虎聪明”。
柏杨离乡已经半个多世纪。其间回过大陆三次。1988年,69岁的他第一次回国;1993年,完成白话版《资治通鉴》,回来庆祝;1998年回祖国大陆的时候,已经79岁,体力大不如前。每一次回大陆,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总的来说,柏杨夫妇觉得祖国大陆在朝一种蓬勃的方向发展。
手臂上戴着五道杠的少先队武汉市总队副总队长黄艺博一夜之间红遍网络,同时也让武汉市存在了22年的少先队五道杠瞬间成为舆论的焦点。
武汉市于1989年成立少先队区总队部和市总队部,区总队部队委佩戴四道杠,市总队部总队委佩戴五道杠。担任市总队委的候选人条件有“四至六年级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担任大队委以上职务,工作积极”、“能独立完成辅导员交办的相关工作任务”、“能起榜样、带头作用,有一定号召力”等六条,任期每届两至三年。
黄艺博于2009年当选为少先队武汉市总队副总队长。他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就在他即将离任之际,一张小小的网络照片突然将他推到了公众面前。
天生的政治爱好者
黄艺博从小就有些与众不同,他两三岁便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坚持每天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他对政治的敏感和喜好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大概和他从小就接触很多历史故事有关吧。”黄妈妈说,从一两岁开始,黄艺博就从自己和外婆那里熟知了许多历史故事,“当时只为讲着好玩,没想到孩子自己将《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白话版)》等许多历史书找来全看了。”
除了对政治的关注,黄艺博兴趣广泛,在写作和英语方面更是出类拔萃。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文章七十余篇。《中国少年报》还曾专门以一个整版的版面刊载他的多篇文章,宣传他在写作方面取得的佳绩。
善良的爱心小天使
学习之余,黄艺博热心公益。七岁那年,黄艺博的奶奶过世了,黄爸爸开始带着儿子去江汉区的老人福利院,让他与那里的老人多接触。黄爸爸没想到,儿子非常喜欢福利院。从那天起,黄艺博经常利用节假日去福利院给老人喂饭、梳头、打扫卫生、读报纸等,还用自己的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花钱给孤寡老人买礼物。他想用一些力所能及的行动去温暖那里的爷爷奶奶,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儿女绕膝的幸福。
汶川地震发生后,黄艺博向全校师生发出“赈灾募捐,奉献爱心”的倡议,并带头捐钱给灾区的小朋友。那年“六一”前夕,他还和十几名同学一起,带上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和图书,专程到医院看望来自四川灾区的小朋友。
作为武汉市的小主人,黄艺博还十分关注当地的环境保护。住在西北湖附近的他经常提着小纸篓,到湖边捡拾人们随手丢弃的食品袋、塑料瓶、餐巾纸……
对待身边的同学,黄艺博更是热心。身为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有名的“小作家”,学校里有不少同学慕名来向他请教写作技巧。对此,他总是有问必答,真诚地把写作体会和方法讲给大家,还主动配合老师在班里举办写作讲座,毫无保留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探讨写作技巧,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写作。
有担当的梦想少年
小学六年,黄艺博获得了从中国少年最高荣誉“全国五星雏鹰奖章”到班级“三好学生”等几乎所有少儿领域的荣誉和称号,上报纸和电视更是成了家常便饭。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年,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呢?
“我的理想常随着书中的人物而改变。小时候我很想当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后来又想做杨利伟叔叔那样的宇航员……理想会随着年龄和认识而变化,但我将来一定会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黄艺博说,“十二三岁的我,与小时候一样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自从“五道杠”照片蹿红网络后,黄艺博的父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非议和指责。孝顺的黄艺博为父母辩解道:“有人指责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错,我很难过。从小父母并没有强迫我非要怎么样,他们只是引导我,我并没有觉得压抑或者不开心。”黄艺博接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难道我非要对游戏、玩乐感兴趣才算正常吗?说实话,我以前也玩游戏,但后来我觉得玩游戏很浪费时间,容易让人沉迷网络才不玩的。小孩子就必须天真、蹦蹦跳跳才算正常吗?”
在搜集、整理了众多大学图书馆官网和大学微信公号上的学生借阅纸质图书的各项数据后,
我似乎可以拼出一张读书地图了。
文青众多的综合类高校:平凡的路遥和说不尽的明朝仍是“断货王”
综合类大学借阅图书的总体阅读偏好是人文类书籍,人文小说是一大亮点。其中,茅盾奖皇冠上的明珠――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素人写历史有一手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两本是爆款中的爆款。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故事,明史的上上下下,在高校吸粉无数。
其他还有哪些热书?
在中山大学,《使民主运转起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等进入借阅TOP10。广东人经商数全国占前列,当然做生意的格局和视野是需要有对时局的把握能力作为支撑的。
两湖地区的学子最爱文学类书籍。湖南大学的借阅排行上并不意外地出现了张嘉佳、路遥和东野圭吾的名字。武汉大学以国学著称,该校的国学院达到了人均一年外借42册的数字!武大的借阅榜上还出现了《深夜食堂》这本书――你可不要像我一样错误地以为同学们都是吃货,这是日本漫画家安倍夜郎创作的漫画集,讲述人们心灵交流的故事。
西南地区自古好出文青。从榜单上看,重庆大学应该是最喜爱畅销书的学校了――他们的排行榜上几乎全是近几年的“网红”书籍,比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解忧杂货店》《追风筝的人》以及《乖,摸摸头》等。其中,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已经连续两年稳居重大图书馆借阅排行榜的NO.1。
复旦人2016年的借阅榜单改走历史路线,从2015年的《王小波全集》《第二性》,到2016年的《全元文》。在借阅排名前五的文科书籍里,有三本都与历史有关:《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国史大纲》和《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云集众学神的北京大学颇富人文气息,学子的社会情怀似乎是天然自带的。《心理学与生活》《叫魂:1768中国妖术大恐慌》以及东野圭吾的《幻夜》这三本人文类书籍占据了北大借阅榜的前三甲,上榜的其他书多出自鲁迅、村上春树、尼采等。
学霸扎堆的理工类高校:看似爱做题,其实也文艺
别以为理工科学生只会做题,他们真正文艺起来,可能就没文科生什么事了!不过,到底只是压力太大放松一会儿,还是骨子里就有着文艺劲儿,通过他们看的书或许能窥到一些。
在南边的华南理工大学的借阅排行榜上,既有《平凡的世界》《白夜行》《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榜单常客,也有《C++PrimePlus》《MATLAB7.0从入门到精通》《C++程序设计》这样我连书名都看不懂的。
两湖地区理科学校的文艺气质大概由隔壁文科类学校传过来,以湖南工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为例,这两所大学的借阅次数排行榜上没有一本是理科书籍,在后者的2016年度总榜上,文学类的书以156次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别的书籍;数理科学和化学类图书仅有30次,语言文字类图书占5次,分居第二和第三。武理工的校方打趣称,回首2015,他们并不浓厚的人文阅读氛围曾遭到调侃,没想到2016年的前十名里已经没有任何专业书籍的影子了――也许由于洞庭湖水的深度滋养,湖畔学子的文艺细胞也在呈上升趋势。
比较可爱的要数安徽的中国科技大学和江苏的河海大学了。
因为他们的图书借阅排行榜第一名竟然都是一本习题册!中国科技大学的冠军图书《电磁学千题解》,据说是一部已经绝版的神书,其年借阅量竟达到了679次,远超过此次统计内的其他图书的借阅次数。借阅次数排名紧随其后的《力学》(第五版)、《有机化学习题与解答》和《光学习题思考题解答》更是从书名就显露着科大的理工特色。
河海大学的借阅次数冠亚军分别是《高等数学解题指导》和《工科笛Х治龌础》(上册),我仿佛听到借书的小孩念念有词:我爱数学,数学使我快乐。
清华大学的借阅前十中,《理想国》《西方哲学史》《百年孤独》和《追风筝的人》榜上有名。他们虽贴着理科标签,但都拥有一颗文艺的内心。
侠气汇聚的东北高校:武侠是王道,金庸来报到
东北学校的特点真的很明显。也许因为性格豪爽,东北学生都爱看武侠小说。看看东北大学2016年12月的排行榜:《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大秦帝国》《笑傲江湖》和《藏地密码》,这排名前五中就有三部出自金庸先生之手。再看看11月的:《天龙八部》《明朝那些事儿》《九州缥缈录》《大秦帝国》和《鹿鼎记》,同学们在公众号下留言:好像每次排行榜上都有金庸的书。
再看看东北林业大学的年度排名前五名书单上,也有两席武侠小说:古龙的《陆小凤传奇》(借阅冠军)和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东北同学大概喜欢将胸中气概交付与小说中构筑的风云世界。
不同类别的专业院校:看书类别广,总体小说香
先说农林类院校。他们对于农林专业书籍的喜爱让人敬佩。在北京林业大学的榜单上,《北京植物志》这本书的1版2版都榜上有名;《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这类林业相关书籍也在此列。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们爱看《植物生理学》《蔬菜栽培学》这一类的。比较独特的是南京农业大学,一些机电类书籍借阅较多,如:《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再看政法类。学法律,学业重,需要多啃专业书,中国政法大学的借阅次数排名从第一名到第六名均是法律书籍:《联邦党人文集》《德国民法通论》《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政府论》《法律的概念》和《民法总则》。
师范类院校比较注重文学修养。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们看路遥,看鲁迅,也看网络小说《盗墓笔记》和金庸的武侠书,还有外国的著名小说――阅读视野跨度较大。北京师范大学对武侠也有着相当的热爱,《小李飞刀》《射雕英雄传》等都出现在借阅前几名,而其余人气较旺的小说居多。
语言类院校,我选取自己所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代表。我校的图书第一名没有悬念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是不是说明:虽然我们是学习“外国语”的,但我们骨子里流淌着的仍是深深的中国情怀。要问众多“外国语”中,哪国语言借书最热?答案是德语。借阅排名前几中有两本德语书,分别是《德语国家资料学研究》和《当代大学德语》。这也是唯一上榜的非英语语种书籍。榜单里出现的《蒋勋说红楼梦》《射雕英雄传》和《三体》,这些完全不同风格的书籍很好地说明了我校学子阅读涉猎面跟其他大学的学子们一样广。
高校借阅爆款TOP5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九成学霸的课后伴侣。从榜单上出现的频率看,读过不算啥,没读过才叫稀罕。上过浙大、北外、北林、武汉理工、陕西师范等等高校的借阅冠军宝座。路遥这本书早已不是文科生专属,理工院校照样爱不释手。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又一本文理通吃的书。武大和中国石油大学借阅榜的冠军。不仅粉丝范围跨度大,而且上榜年限也长。
《解忧杂货店》 作者:(日)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该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了。这本和《白夜行》一样上榜频率都很高,北外、重大等高校学子们都看过了。
《盗墓笔记》 作者:南派三叔
一部开启国内网络“盗墓时代”的作品。人大借阅排名第一。
《藏地密码》 作者:何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