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明扫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历尽艰辛,终于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取得了天下。当了皇帝的刘邦衣锦还乡,因为常年在外征战,他已经好久没有去母亲的墓前祭拜了,所以他回乡后第一件事就是祭拜母亲。可是等他来到墓前,却发现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所有的墓碑都变得东倒西歪,有的断落了,有的破裂了,墓碑上的字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
刘邦和他的部下一起,翻遍了所有的墓碑,可是一直忙到黄昏,依然没有找到他母亲的坟墓。刘邦感到非常难过,无奈之下,他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撕成很多小碎片,紧紧地攥在手上。然后向上天祷告说:“娘在天有灵,我把这些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吹不走,那么那个地方就是娘的坟墓了。”说完后,刘邦将这些纸片使劲儿往空中一抛,神奇的是,有一片纸片真的落在一座坟墓上,不管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激动地跑过去一看,果然有他母亲的名字,虽然已经变得很模糊了。
刘邦兴奋得不得了,他马上请人来重修母亲的坟墓。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必定会到母亲的墓前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效仿他,每年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前祭拜,而且还不忘记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好像在说: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博闻馆】
清明祭祖的演化
清明节虽然有各式各样的习俗和活动,可是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祭祖扫墓,祭祖扫墓也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
在秦汉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墓,老百姓是没有墓的。秦汉时期,老百姓允许有墓地,但那时老百姓的墓地不能叫“墓”,只能叫“坟”,是一个土包。贵族的墓地才叫“墓”,是有墓碑的。那时候,去墓地祭祀只是贵族的活动,老百姓不进行墓祭,只进行家祭,在家里凭吊祖先。
汉代以后,墓祭逐渐形成风俗,并且备受重视。到唐代,清明节祭祖的习俗已经非常盛行了。墓祭分为春秋两祭,春祭一般在清明节,秋祭一般在寒衣节,有春祈秋报之说。历来老百姓都十分看重清明节祭祖扫墓,如果清明节不祭祖,就会被认为是断后。所以无论家里多么贫困,这一天都要到祖坟上去给祖先烧纸钱,表达缅怀思念之情。《汉书・严延年传》中也记载过,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仍会在清明那天“还归东海扫墓地”。
清明到了,要去乡下扫墓了,来到车站,为了向爸爸妈妈证明我长大了,我主动承担了买票的责任。来到仅有的两个售票窗口,我排在了人相对少的队伍后面,眼看就轮到我了,售票员却又忙别的事去了,我只好排到另一个窗口,还没挨到,妈妈火急火燎的赶来了,冲我说了句:“男娃子家,窝囊不窝囊!”便一把夺过我手中的钱,几步蹿了窗口前说:“买赤金的票!”就这样,也只卖到了一张。
没有座位了,我们只好坐小凳子让屁股受虐了。不知这车的载重到底是多少,还没正式上路,车里已经挤得水泄不通,空气更是浑浊的不一般——此味只应地下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也许是人太多了,车的重心很稳,不算太颠簸,但几次紧急刹车,害得我在凳子上就像婴儿被放在摇篮中,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我想睡觉,但后面一个小娃娃,就像演讲家一路上都在滔滔不绝地说话,一开始我的耳朵还能坚守阵地,让我安稳一阵子,但后来,禁不住那男孩嘴皮子的折腾,我的耳朵里满是那男孩的话,不知经过多长时间,终于来到了赤金镇,再往前走一公里,才能到大舅家。可到了赤金镇,又挤上来一群人,车终于累了,费了好大的劲才发动起来,可还是走走停停,有人笑着说:“赤金发展真快呀!堵车都赶上北京了。车上的人都笑了起来,短短的一节路,却被这辆车演绎成了一个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到达胜利前方的故事。
下了车,终于离开了拥挤熙攘的的人群,来到了大舅家,我一来就跑到后院,来和大舅家的杂种藏獒搞起了“团结”,原先那狗看见我激动万分,以为我是送吃的,但后来知道,我只是两袖清风看望它,后来便淡定了许多。到大舅家的首要任务就是扫墓,可哥哥由于上高中,下午才要来,我们便等着了,我等着等着便睡了。大舅的小孩,我一岁的小弟弟也入睡了,不知睡了多久,北风也不知吹拂了多少归家扫墓的游子,这不知是梦境,还是现实,忽然意识模糊的脑子一下就被一股夹杂着冷风的冲话给冲醒了。原来是三舅和三舅妈在骂我文健哥,我三舅是真人不露相,平时那张嘴也就是那张嘴,看不出什么端详,但是今天他的嘴就像是蓄势待发的小宇宙,今天终于爆发。
三舅如饿狼扑虎般说道:“这么大的小伙子,不知道干的啥,做个车都不知道往前抢的!”三舅妈也接住三舅的话把子,自己有叨叨起来:“那么多学生过去了一拨拨人,问一个说你在车站,问一个说你在车站,我们从12点等到现在,饭都没吃,你干啥去了!”这一番话就像冰雹砸在一个毫无准备的人身上,哥哥没想到,爱竟然如此经不起考验,就像歌里唱的那样:“那些美丽的誓言,一概输给了时间,裹夹微风中的碎片,飘落在天边……”,哥哥便捂住脸大哭起来,这是全家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给蒙住了,而三舅三舅妈的话就像一盆冰水泼向我们,把我们浇醒,这时候,全家人都在为哥哥说话,像轰炸机一样对三舅三舅妈进行攻击。
大舅先以长者的身份说话了:“呦,凶成这么个干啥呢,娃娃也想的早点回来呢!”三舅早不顾身份,反口嗷嗷道:“奥,你以为我不想早些接娃娃回来啊!”
我妈是教语文的,应该能说过三舅,可怎奈妈妈是个女的,语气上首先压不过三舅,三舅也骂仗骂上了瘾。妈妈说:“清明节本来人就多下的呢,车不到点就开了,再说人多也买不上票啊! ”原以为会暂时关闭三舅的嘴,可不巧却被三舅抓住了把柄,三舅说:“我有一次,就是坐了车,先买了票,车不来,把人就气得,从这以后,我就记住坐车再不能先买票再坐车了!”三舅妈不知咋想的,话给拐了几道弯拐跑题了,说:“我看这娃娃是不想上了。”大舅妈和奶奶没什么文化,搭不上嘴,便在最后说了句:“吃个包子吧。”唉,也许这轰炸机是高空作业,没瞄准,专把炸弹投向人家有准备的地方。
那香喷喷的包子原先换来的只是一口回绝,而后来,经不住家人的再三劝说,和三舅妈那不真气的肚子,三舅妈向美味屈服了,三舅还是那个态度,但是看到舅妈已经转移到我们这边来了,他也不得不投降了。
今年的清明,只做了两件事:扫墓、踏青。
扫墓是和外婆外公去的,在南山上的一处公墓。置好必备的香烛瓜果后,几个人围在小小的墓碑前把撕过的纸钱投进那跳跃的火焰中去。劣质的黄色纸钱多得仿佛撕不完,外婆絮絮叨叨着那些过去的琐事,时而说到有趣处那火光还会倏地一跳,溅出几粒火星子来。或许是天气的缘故,不过我更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有人泉下有知。每次扫墓,家里人都会多准备点纸钱烧给公墓里并不认识的“左邻右舍”,小的时候我曾问起缘由,外公笑着说——几家住得近,大家都多烧点钱,打几圈麻将也方便。哑然之余,我心中竟凭空生出一股温馨。扫了墓,从高高的楼梯上往下走,我一路浏览着石梯边的墓碑,那些黑白照片里并不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甚至有几个同我一般大的菁菁学子,他们已与世长辞,而我即使此刻活蹦乱跳鲜衣怒马鲜活如斯,生命也有一半的可能在下一秒终止,以我所无从料想的方式。或许正是从此时起,我才开始理解“黄粱一梦”的真正含义。
清明的后一天,和妈妈去农村踏青。我们去的是真正的农村,有凶神恶煞的土狗等着咬你,有因为下雨而滑了我好几跤的泥,有漫山漫谷无边无际的梯田,也有喜欢抽点叶子烟贪点小财的农民,还有半匹山的杏花。去那里看杏花次数也不少了,和爸妈一起去过,和朋友一起去过,也和八口之家一起去过。这次只是和妈妈两个人,油然而生出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
杏花是随着小雨一起落下来的,落得芳菲缠绵,春光旖旎,不知是雨打下了杏花还是杏花上沾的露珠成了雨。我曾多次和妈妈争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到底是指“杏花雨,杨柳风”还是“夹雨杏花瓣,随风杨柳丝”,然而此时,我们都选择了偏向后者,若是柳絮杨花没有这样的和风细雨相伴了,定会美感顿失。说到底,人生的百年甚至抵不过桃李的久远——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我们从来不是自己所以为的哪件物品的拥有者。世界不会因为谁的逝去而改变,恰如春天不会因为花的凋零而消失,每个春天开出的花,都是不同的样子。
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早晨,爸爸驾着车,带着全家人前去扫墓祭祖。
大约过了五分钟,汽车到了墓地附近,大家纷纷下了车,拎出祭祖的物品,又走上了一段小石子路,一颗颗小石子儿在我们的脚下“咯咯”作响,好像在欢迎着前来祭祖的游子们。
我眺望着整个乡间景致,尽情地享受着眼前的美景。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苗和许多美丽的农作物与蓝天、白云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看着看着,我都被这美景陶醉了!
走进墓地,里面人来人往,烟雾弥漫。我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我家的墓碑前。爷爷奶奶从塑料袋里拿出纸钱和其他祭祖物品,我和爸爸妈妈也上前帮忙拆分,并分成了三堆。
一切准备就绪,全家人分别在三个祖宗的墓碑前祭拜、许愿。墓碑后的小房子上又换上了新土,妈妈说:“这是清明的习俗,每年清明节,我们来扫墓,都要换新土,是代表着我们家后继有人!”我不由得点了点头。
今天是四月四日,妈妈告诉我今天是清明节,今天一家人要去扫墓。
我兴高采烈的在墓胖跳来跳去,爷爷叫我不要在墓旁乱跑,这是不好的行为。我见爷爷他们在墓前建拉一个不知名的东西。大惑不解的我问:“这是啥东东?”爸爸说:“这是食台,专门供祖先品尝这些我们给祖先的食物”。
到家后我问:“爸爸为啥我们一定要供奉祖先那?”爸爸说:“因为古代的习俗,我们也要这样做。”我想我长大后一定要比古代人更孝顺。正所谓:红出于蓝更胜于蓝。
河北石家庄沙河市第二私立学校四年级: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