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免疫病

免疫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免疫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免疫病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代谢和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关于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病发病研究较多,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自身免疫病发病的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较多研究表明HBV感染与自身免疫病发病关系密切[ 1,2],其机制可能是HBV通过分子模拟、Bystander effects(旁观者效应)、抗原表位扩增、刺激非免疫细胞表达MHC分子等诱发产生自身抗体和激活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HBV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现就HBV与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发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1 HBV与自身免疫病

HBV可以通过上述机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并导致相应的疾病,下面就分别阐述HBV与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发病关系的研究。

1.1 HBV与结节性多动脉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主要侵害中、小动脉的坏死性动脉炎,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侵犯全身各血管。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肾脏、肌肉、皮肤、神经、消化等多个系统。结节性多动脉炎病因未明,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密切相关。国内外关于结节性多动脉炎与HB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表明HBV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在该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Guillevin等[6]进行了一项包括115例乙肝相关性结节性多动脉炎的研究并回顾分析了结节性多动脉炎在法国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显示在1972—1989年之间的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约50%伴有HBV感染。此外, 该研究表明,由于输血安全性提高以及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导致乙肝感染率降低,同时结节性多动脉炎发病率也随之下降,这说明HBV感染在结节性多动脉炎发生和疾病发展过程均起到重要作用。

治疗上,乙肝相关性结节性多动脉炎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主张与抗HBV的药物联合使用,否则容易在停药后诱发HBV的复制加剧,甚至导致肝功能急剧恶化[7,8]。其机制可能为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药物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细胞免疫)从而抑制机体抗HBV的能力导致病毒复制活跃,在停药后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导致免疫相关性损伤。因此,在进行乙肝相关性结节性多动脉炎治疗时应该考虑联合使用抗病毒的药物。

1.2 HBV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病变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清免疫学表现复杂,可以出现ANA、抗dsDNA、抗ENA、抗磷脂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性激素等多种因素相关。

关于乙肝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不同研究差异较大。一些较早的文献报道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HBsAg携带率高[9,10]。而曹永献等[11]用ELISA法测定1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582例健康体检者HBV标记物发现SLE患者的HBsAg携带率为阴性,明显低于体检健康对照组(7.7%)。分析其原因可能为SLE患者体内IL-10水平较高,而IL-10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V的抗体相关,其中HBsAb为中和抗体,能够中和乙肝表面抗原,这可能是引起SLE患者HBsAg下降的原因。另外,仇宁等[12]通过SLE与其他皮肤病患者的血清HBsAg携带率测定结果为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该研究结果表明SLE发病与HBV感染无明显关系。这些不同的研究结果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可能与地域流行病学差异有关,也可能是由于不同遗传背景或其他因素影响造成的。因此,关于HBV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3 HBV与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进行性及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除关节受累外,常可累及呼吸、消化、血管等多个系统。病变呈持续性、反复发作过程,如果未经早期及时治疗常常会发展为关节畸形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和感染等因素有关。

类风湿因子(RF)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诸多研究表明HBV感染患者血清中RF阳性率较高。周明欢等[13]通过对160例HBV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该研究结果显示在HBV感染者血清中RF阳性36例(2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HBV可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方面起到一定作用。Lee SI等[14]对176例患者血清IgA RF、IgG RF、IgM RF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29.5%、21%和18.8%,同样支持HBV感染者RF阳性率增加的结论。以上两项实验都说明HBV感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可能为诱发因素。

1.4 HBV与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自身免疫病,其特点为大脑与脊髓内出现播散的脱髓鞘性斑块,临床表现为多样性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病程进展缓慢,常缓解与复发交替进行。MS多发于高纬度地区如北欧及英美等国,近年我国MS发病率有上升趋势。M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在多数MS患者体内可检测到多种抗髓鞘抗体,包括抗髓鞘碱性蛋白 (MBP)、髓鞘少突细胞糖蛋白(MOG)、抗蛋白脂蛋白(PLP)、抗髓鞘相关糖蛋白(MAG)等,其中抗MBP与多发性硬化发病较为密切,现已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有报道表明HBV抗原的某些抗原表位与MBP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有重叠交叉,因此推测HBV可以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抗MBP的抗体并导致MS。Bogdanos DP等[15]通过对HBsAg和MS患者的MBP和MOG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HBsAg与后两者存在某些高度同源序列,并且在实验组可检测到针对这些交叉序列的特异性抗体,该实验表明在MS患者中的确存在HBV与自身抗原的交叉体液免疫应答。然而MS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细胞免疫因素也至关重要,HBV是否在激活自身髓鞘反应的特异性T细胞方面发挥作用,该实验并未做出结论。

2 HBV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机理

自身免疫病的患者常常可以检测到多种能与自身抗原成分反应的抗体以及活化的T淋巴细胞,其机制包括通过分子模拟、Bystander effects(旁观者效应)、抗原表位扩增、刺激非抗原递呈细胞高表达MHC分子等[2]诱发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活化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HBV的某些抗原表位与机体自身的一些抗原成分相似,因此由这些抗原表位刺激产生的活性淋巴细胞与HBV作用的同时还要与机体的自身成分发生反应,此即为分子模拟。HBV还可以改变机体某些自身抗原成分的结构以破坏自身免疫耐受机制, 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除上述机制外,HBV还可以诱发机体不表达或低表达MHC细胞大量表达MHC I类分子,MHC I类分子可以将机体自身抗原递呈给淋巴细胞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3 结语

病毒感染是自身免疫病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已经被普遍接受,其中HBV与自身免疫病发病的关系研究虽然较多,但这些研究并未能完全阐释清楚其具体机制,而且其中某些研究结果差异甚大,因此要得出HBV与自身免疫病发病的明确关系还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Chi ZC,Ma SZ. Rheumat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hepatic diseases. HBPD Int,2003,2:32-37.

2 Maya R, Gershwin ME, Shoenfeld Y. Hepatitis B Virus(HBV)and Autoimmune Disease. Clinic Rev Allerg Immunol,2008,34:85-102.

3 Barzilai O, Ram M, Shoenfeld Y. Viral infection can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autoantibodies. Current Opinion in Rheumatology,2007,19:636-643.

4 刘燕婕,袁戎,胡丽华.乙型肝炎的自身抗体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临床血液学杂志,2009,22(6):289-292.

5 贺立香,黄德庄,阎惠平,等.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自身抗体测定和临床分析.中国国际医学杂志,2001,1(4):325-327.

6 Guillevin L, Mahr A, Callard P, et al.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Polyarteritis Nodosa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utcome, and Impact of Treatment in 115 Patients.Medicine,2005,84(5):313-322.

7 Lau CF, Hui PK, Chan WM, et al. Hepatitis B associated fulminant polyarteritis nodosa: successful treatment with pulse cyclophosphamine,prednisolone and lamivudine following emergency surgery. 2002,14(5):563-566.

8 Auguet T, Barragan P, Ramirez R, et al. Lamivu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Polyarteritis Nodosa. Journal of Clinical Rheumatology,2007,13(5):298-299.

9 Alarcon - Segovia D, Fishbein E, Diaz - Jouanen E . Presence of hepatitis2associated antige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lin Exp Immunol,1972,12 :92191.

10 Ziegenfuss J F,Byrne EB,Stoloff IL,et al. Australia antigen in sys2 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Lancet,1972,1 :8001

11 曹永献,王斌,于秀英,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2):101-103.

12 仇宁,陈志强,蔡秀玲,等.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17(1):19-20.

13 周明欢,欧强,谭德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血清自身抗体的相关性.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3):607-609.

免疫病范文第2篇

记者随机询问就诊患者:“汤主任看病这么慢,你们不着急啊?”那名患者随口说道:“慢,说明他认真负责。我以前去过许多医院,遇到的都是看病两三分钟的‘快刀手’专家,病情却没有起色。我就喜欢看病这么慢的专家。你看我今天又介绍了我的亲戚一起来看汤主任的门诊。”

难怪汤主任一个上午看30来名患者,却经常从早上8点看到将近下午1点才结束。往往在这时,其他科室的专家早已下班,下午值班的其他专家也已经到岗了……

医疗质量是立身之本

出生于1965年12月的汤建平主任,虽刚届50周岁,却有着33年的临床经历。1983年7月,17周岁半的汤建平从江苏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踏上了内科医师的漫漫征途。在江苏泗阳县人民医院做了多年内科医师并晋升主治医师后,已有一定内科学功底的汤建平又于1994年9月跨入了苏州大学医学院的大门,开始了风湿免疫专科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新征程。1997年8月,汤建平以优异的硕士毕业成绩,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江苏省人民医院录用,成为风湿免疫专科医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临床工作中,汤建平时常以此古语自勉。“医师是技术活,没有仁术,何谈仁心?”他深刻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在临床工作中时常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细心观察别的医师的诊治得失,以丰富自己的诊治技术。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工作5年后,汤建平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晋升副主任医师;2002年9月,他又进入上海交大医学院,开始了在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历程。他的博士导师是时任中华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的顾越英教授。在读博期间,他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了5篇风湿免疫病学方面的论文,同时也跟着导师,在门诊与病房大大提升了临床能力。

2006年9月,汤建平在返回江苏省人民医院工作1年后,又远涉重洋,奔赴美国洛杉矶,在著名的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chool of Medicine(UCLA)开始了另一次正规的专职学习――做风湿免疫病学博士后研究。在美国期间,他开拓视野、博览群书,系统研究了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的免疫机制与干细胞治疗,发表了2篇SCI论文……

正是因为对医疗技术的不懈追求,如今,在汤建平的医生办公室与主任办公室里,我们才能看到几十面患者的感谢锦旗层层叠挂在墙面上,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们对汤主任及其科室医师团队的推崇与感激之情。

事业平台的建立是一生的追求

2008年8月,汤建平从美国UCLA回国后,舍弃了在原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优越工作与生活条件,以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身份,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始筹建风湿免疫科。“创建自己的事业平台,既是压力挑战,也是荣耀成就。”汤主任在回顾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8年历程时欣慰地说。

科室初创时期,汤主任是唯一成员。“在医院中层干部院周会开会时,我常说自己只是一个个体户,是小本生意,请大家多多关照。院长却说,有能力的个体户以后都要发大财的。”汤主任风趣地说。那时他肩负风湿免疫科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全院疑难病会诊、学术讲座、社区推广宣传、国内外专科学会交流等多重任务,没日没夜地工作。事实上,直到科室已有一定规模的今天,在他的主任办公室里还有一张上下铺高架床。“如果病房有危重患者,我晚上还是会睡在办公室里,这样心里才感到踏实。”

今天,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已经是同济大学风湿免疫病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点,开放床位35张,在编医师7名,均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另有护士13名。科室以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重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与上海市基金2项、国家“863”子课题协作单位1项;科室成员已发表风湿病研究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6部。其学科在上海市位居中等偏上规模,在全国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在临床工作中,汤主任建立了本学科的医疗特色:一是“干燥综合征的免疫平衡治疗”,二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三是“红斑狼疮的免疫序贯治疗”,四是“痛风的活血化瘀疗法”。

医生职业是非常辛苦的,除了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轮流值夜班,还有压力更大的教学、科研课题申请、论文写作等任务。“在中国的三甲医院,一个合格的、有上进心的医师每天起码要工作10至12小时,并非其他行业的8小时工作制,多出来的几个小时是义务奉献。”汤主任自己的工作生活时间表就是真实写照。他每天除了例行的医疗门诊与病房查房之外,院内院外的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学术讲座交流等已经把白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只有靠晚上加班,才能去做查阅疑难病例资料、教学课件准备、科研思路整理、论文写作等工作。

“医学的道路是艰辛的,有酸甜苦辣,也有悬壶济世的成就感。尽管当前的医疗环境不是很理想,我还是无怨无悔。既然当初选择了从医,就会一直走下去。人总是要有建功立业的使命感的。”汤主任这样表达了自己对医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与热爱之情。

教学工作是

大学附属医院医师的天职

医生的职业是长周期教育培训出来的: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在大城市还要再规范化培训2年,以后才能定工作岗位,沿着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路线不断晋升;同样年龄的高中同学在工程领域已经是专家等级的时候,医学院学生却还在初级培训阶段,这一点社会上许多人并不知道。

“医学教育是长周期高成本投入的精英教育。在欧美国家,4年文理科本科毕业后在医学实验室义务实习1年,经导师推荐合格,才有资格报考医学院,5年出来直接获得医学博士(MD)学位,再经过intern、residency、fellow三个周期5年的培训,才能有专科医师执照,所以医师35岁才能独立执业,当然也有高收入回报的。”解析中美医师教育机制的差距时,汤主任感慨地说。

作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带教老师,汤主任每学年均会承担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留学生全英文班学生的内科学与免疫学、医学外语课理论教学任务。“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带教学生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我们有别于普通三甲医院的特色与骄傲。”汤主任说,除了本科生教学,他还在招收硕士生、博士生。他建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风湿病学第一个博士点,目前已招收了6名硕士与1名博士。对研究生的毕业课题从选题、定方案、实验环节的把控、经费预算、资料总结,到论文书写、答辩、向杂志投稿,他无不帮学生把关。“教书育人是一种快乐,看着学生从懵懵懂懂变为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也是自己的一种成就。”汤主任如是阐述带教学生的人生快乐哲学。

近些年,汤主任先后带教过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实习医师50多名。他在门诊看病、病房查房中言传身教,为培养优秀医师接班人不遗余力。

除了国内学生,汤主任先后带教过朝鲜、尼泊尔、新加坡、马来西亚、塞浦路斯的留学生,培养他们的临床与科研技能。对此他说:“带教外国学生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同济大学要走向国际,需要我们每个老师的奉献。”

科研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医师,在繁忙的临床医疗工作之外,必须自己挤出时间去做科研。对于这一点,许多人难以理解。医师看好病就行了,去折腾那些伤脑筋耗时的研究工作干嘛?“医学的进步,无不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融合发展的结果。没有研究,医学仍将处在几千年前的蒙昧巫师时代,所以在我国,医师的职称晋升一直与科研业绩挂钩。”汤主任对医师做科研的意义如此诠释说。

近些年,汤主任参加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基础研究5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上海市基金3项,横向合作课题2项。多年来,汤主任以风湿免疫科的一个疑难病种――干燥综合征为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这是一种全身外分泌腺上皮组织受到淋巴细胞广泛浸润与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疾病,早期以口腔、眼睛干燥,牙齿部分发黑变质、咽喉干痒、皮肤干燥、起皮疹、关节酸痛、疲乏为症状,病情隐匿,因为无影响生命的损害出现,很多患者不拿它当回事儿;后期则引起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球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血管炎、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炎、淋巴瘤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失去工作能力,直至影响生命。

在临床上,汤主任带领科室医师、研究生系统收集了200多例住院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史、各个系统损害的症状体征、实验检查、影像检查、细胞与体液免疫学的结果数据,建立了单中心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数据库,采用免疫平衡治疗方法,使诸多患者摆脱了疾病困扰,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现在,他们已经建立了涵盖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山东等省份的一个较大规模的患者群。

在科研上,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撑,汤主任的几届研究生先后从T、B淋巴细胞免疫活化、分化、凋亡、增殖的体外实验到干燥综合征NOD模型小鼠的体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的micro-RNA表达谱变化与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通路机制,作了连贯性的系统研究。他们发现在干燥综合征NOD模型小鼠的T细胞活化分化明显亢进、炎性介质分泌增加、T细胞中的16个micro-RNA呈现高表达,而有6个micro-RNA呈现低表达。这些micro-RNA都参与体内免疫炎症反应通路基因的表达调控。目前,他们正在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相关的micro-RNA分子与下游基因,准备做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干燥综合征NOD模型小鼠的功能调控的实验研究。

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汤主任显得很有信心:“干细胞分为实体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两大类。前者在国内外应用治疗疾病动物模型和人体已经多年,都未能显示出可复制性的临床应用潜能,至今对于强烈的免疫排异反应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有限,加上疾病机体原有的干细胞生长分化环境机制未搞清楚而无法调控;而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胚胎中胚层,有分化潜能、在体内一定的环境下有可能分化为相应的实体细胞;不表达MHC-Ⅱ类分子而只低表达MHC-Ⅰ分子,后期的免疫排异反应基本没有;更重要的是,它能诱导体内Treg/Th17细胞平衡,起到免疫抑制调节作用,因此对于免疫紊乱、免疫失耐受导致的自身免疫病特别有治疗潜能。”

在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近些年来,汤建平的团队应用同济大学干细胞临床转化中心按照GMP标准制作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了10余例对常规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甚至生物制剂疗效不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等疑难风湿免疫病,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肺肝肾功能、肢体关节活动度等临床指标与血清IgG、IgA、IgM、CH50、C3、C4、ANA、dsDNA、CD4、CD8、CD56等免疫学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他们已经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细胞组分与血清样本,准备做相关基因芯片检测,以找出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调节效应的关键路通分子,为以后的靶点治疗分子筛选累积素材。

事实上,汤主任的大部分业余时间是在阅读科研文献、撰写论文、指导研究生,以及申请各类课题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度过的。记者在他的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橱柜中、值班床头,都摆放着大部头的医学专著。在他的办公电脑网页列表中所见到的,大多也是国内外的医学网站主页。在汤主任的带领下,全科医师都在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着。“研究就是学习。前人的医疗实践经验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传承,才能变成科学的医学积累。无科学方法指导下的医学实践只能是盲目的经验总结,不具有可复制性。”汤主任对医学科研的作用,给出了这样的定位。

“站在上海这个中国科技高地上,通过同济大学这个大平台的铺垫与我们全科人员的勤奋努力,相信我们会在将来成为全国知名的医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学科。”汤建平主任最后说。

免疫病范文第3篇

CD是携带有遗传易感基因的个体因摄入含麸质蛋白的谷物及其制品而诱发的自身免疫性肠病。欧洲人CD的发生率为1%[1]。HLA-DQ2 (DQA1*0501-DQB1*0201) 和HLA-DQ8 (DQA1*0301-DQB1*0302) 基因单倍型几乎出现于所有的乳糜泻患者, 但大部分携带有HLA-DQ2和HLA-DQ8基因单倍型的个体并不发展为乳糜泻, 意味着还有未确认的遗传因素参与了乳糜泻的发生[1]。DQA1*05:01和DQB1*02:01是最主要的风险基因[2]。Piancatelli等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primer, PCR-SSP) 对HLA进行基因分型发现DQ2.2和DQ2.5在摩洛哥CD患者出现的频率较正常对照高,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DQ8在摩洛哥CD患者和正常对照之间出现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HLA-DQ2.5/X (X指等位基因位点为非DQ2.5) 杂合子个体相比, HLA-DQ2.5纯合子个体具有更高的患CD风险, 这是由于HLA-DQ2.5表达在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并使其更有效地进行麸质提呈, DQB1*02纯合子对CD严重程度的影响已被证实[3]。DR3-DQ2、DR7-DQ2基因单倍型与摩洛哥人CD有关[3]。Senapati等[4]发现HLA-DQ2.2 (rs2395182等位基因T) 、HLA-DQ2.2 (rs7775228等位基因T) 、HLA-DQ2.5 (rs2187668等位基因A) 、HLA-DQ4 (rs4713586等位基因T) 、HLA-DQ8 (rs7454108等位基因T) 可以增加患CD的风险。Bibb等[5]发现乳糜泻患者更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病, 其中桥本甲状腺炎排在首位, 其次是1型糖尿病和牛皮癣, 这种关联可能是上述疾病有着共同的遗传易感基因位点, 比如HLA-DR3、DQ2, 并且发现CD与慢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

表1 HLA介导的常见自身免疫病及相关的HLA等位基因及单倍型Tab.1 HLA-mediated common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their associated alleles and haplotypes

2.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与HLA的相关性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特征在于产生抗核抗体, 导致组织炎症和器官损伤。目前已发现遗传因素与SLE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尤其以HLA与SLE的关系最为密切。徐丹萍等[6]发现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LA-G分子较正常人表达量减少。Mitsdoerffer等[7]发现多发性硬化患者单核细胞膜表面表达的HLA-G分子较正常人显着降低, 另外, 1型糖尿病也有此现象。Rizzo等[8]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研究发现:HLA-G第8个外显子14 bp插入 (+14 bp) 等位基因频率和纯合子插入 (14 bp+/+) 基因型频率都较正常对照显着升高, 而缺失纯合子 (14 bp-/-) 基因型频率较正常对照显着降低, 提示14 bp片段的多态性是SLE的潜在风险因素。HLA-DR3 (DRB1*03:01-DQA1*05:01-DQB1*02:01) 和DR15 (DRB1*15:01/03-DQA1*01:02-DQB1*06:01) 是SLE的风险基因单倍型, 且两者存在一定的连锁, DRB1*03:01、DQA1*04:01、DQA1*05:01、DQA1*01:02、B*08:01、B*18:01是SLE的风险基因, DRB1*01:02、DRB1*12:01、DQA1*01:04、DQB1*03:02、C*04:01是SLE的保护基因, HLA-DQB1位点rs9273448等位基因A也是SLE的一种保护性因素[9]。Fernando等[10]发现西班牙SLE患者与HLA-DRB1*03:01、DRB1*15:01、DRB1*08:01有关, 日本SLE患者与DRB1*15:01有关, 且HLA-DRB1*15基因亚型分布呈现地域差异, 在欧洲人中常见的等位基因是HLA-DRB1*15:01, 太平洋和东南亚人群常见的等位基因是HLA-DRB1*15:02, 而在非洲人群中是HLA-DRB1*15:03。Bettencourt等[11]发现DRB1*13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共同的保护基因, DRB1*03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共同的风险基因, DRB1*09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共同的保护基因。

2.3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与HLA的相关性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增生和软骨破坏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遗传与HLA-DRB1关系最为密切, 与RA相关的DRB1等位基因编码的DR分子链的第3高变区第70~74位氨基酸有着QKRAA (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丙氨酸-丙氨酸) 、QRRAA (谷氨酸-精氨酸-精氨酸-丙氨酸-丙氨酸) 或RRRAA (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丙氨酸-丙氨酸) 共同序列, 其不仅增加了个体患RA的风险, 而且还使个体表现为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 更严重的骨侵蚀和产生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 ACPA) , 此外RA患者关节炎骨破坏的严重程度与HLA-DRB1等位基因编码的共同序列的数目呈正相关[12]。HLA-DRB1分子第11位氨基酸是亮氨酸或者缬氨酸则增加患RA的风险, 第11位氨基酸是丝氨酸则减少患RA的风险[13]。陈佳喜等[14]发现RA患者外周血s HLA-G和调节性T细胞比正常人显着降低, RA患者用甲氨蝶呤治疗后, HLA-G的表达显着升高。李长红等[15]发现RA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 HLA-G14 bp插入/缺失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差异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而RA抗核小RNA蛋白 (snRNP) 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阳性患者与抗snRNP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阴性患者相比, HLA-G 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抗snRNP抗体阳性组+14 bp等位基因与+14 bp/-14 bp杂合子基因型频率较抗snRNP抗体阴性组显着增加, 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组-14 bp等位基因与-14 bp/-14bp纯合子基因型频率较抗组蛋白抗体阴性组显着增加。Tokunaga等[16]发现欧洲人RA相关性最强的HLA-DR4亚型是DRB1*04:01, 日本人RA相关性最强的HLA-DR4亚型是HLA-DRB1*04:05。Trier等[17]发现HLA-DRB1*04:01/04/05/08/09、DRB1*01:01/02、DRB1*10:01、DRB1*14:02是RA的风险基因。Achour等[18]应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发现rs6457617 (位于HLA-DQB1) TT基因型与突尼斯人RA的易感性有关, rs6457617*T-HLA-DRB1*04+单倍型明显增加突尼斯人患RA的风险, rs6457617与HLA-DRB1存在着一定的连锁, rs6457617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有着更高的抗环瓜氨酸抗体, 而rs13192471 (位于HLA-DRB1) 与RA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无关。

2.4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与HLA的相关性

AS是一种致畸的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主要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 其次还会影响外周关节和眼睛、肠道、皮肤等, 汉族人群的患病率为0.2%~0.54%, 男女患病比为 (2~3) ∶1[19]。遗传以HLA-B27关系最为密切, HLA-B27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和蛋白错误折叠参与AS的病理过程。Sheehan等[20]发现HLA-B*27:05几乎存在于所有种族中, 推断它可能是祖先型等位基因。高加索人与AS相关的主要亚型是HLA-B*27:05和HLA-B*27:02, 亚洲人与AS相关的亚型主要是HLA-B*27:04和HLA-B*27:07, 在地中海人群中是HLA-B*27:02[21]。HLA-B*60与英国HLA-B27阳性的AS患者有关[22], HLA-B*60和HLA-B*61与台湾HLA-B27阴性的AS患者有关[23], HLA-B*39与日本HLA-B27阴性的AS患者有关[24]。目前发现了除HLA-B27以外与AS相关的基因:HLA-B*51:01、HLA-B*47:01、HLA-B*40:02、HLA-B*13:02、HLA-B*40:01, 它们可以增加个体患AS的风险, HLA-B*07:02、HLA-B*57:01可以减少患AS的风险[25], 其中HLA-B*51是脊柱关节炎相关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 同时也是白塞病的风险因素, 因此推断可能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19]。进一步陆续发现了除HLA-B位点以外和AS相关的基因:比如HLA-A*02:01、HLA-DPB1、HLA-DRB[25]。姜芳等[26]发现HLA-B27表达水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 (骨侵蚀重要蛋白水解酶家族) 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在亚洲人中主要以HLA-B*27∶04为主。代东发等[27]发现以HLA-B*27∶04与AS的关联性最强, 其次是B*27∶02、HLA-B*27∶05、B*27∶07。李苗等[28]发现HLA-B27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 进而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介导免疫细胞, 进而产生自身免疫反应。Wang等[29]发现HLA-C*12:02:02与台湾AS有关。

2.5 1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T1D) 与HLA的相关性

T1D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主要影响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并导致终身依赖于外源性胰岛素。研究报道, DRB1*03-DQA1*05-DQB1*02 (DR3-DQ2) 和DRB1*0401/2/4/5-DQA1*0301-DQB1*0302 (DR4-DQ8) 的两种HLAⅡ类DR-DQ单倍型与T1D的发生显着相关, 特别是DR3-DQ2也与多种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30]。杨丽等[31]发现T1D患者HLA-DRB1*04频率较正常人高,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HLA-DRB1*15、HLA-DRB1*16是T1D的保护基因。Reinauer等[32]发现DRB1*03:01-DQA1*05:01-DQB1*02:01 (DR3-DQ2) 、DRB1*04-DQA1*03:01-DQB1*03:02 (DR4-DQ8) 、DRB1*04:05-DQA1*03:01-DQB1*02:02、DRB1*08:01-DQ A1*04:01/02-DQB1*04:02 (DR8-DQ4) 基因单倍型与T1D有关, DRB1*07:01-DQA1*02:01-DQB1*02:02和DRB1*13:01-DQA1*01:02-DQB1*06:03是T1D的保护性基因单倍型, 它在T1D人群中出现频率较低。Fagbemi等[33]通过PCR-SSP基因分型方法发现DR3、DR3-DR4是T1D的风险基因单倍型, DQA1*05:01、DQB1*02:01是T1D的风险基因, DR3、DR3-DR4、DQA1*05:01、DQB1*02:01使得患T1D的风险增加3~14倍, DR4、DQB1*03:02、DQB1*06:02在T1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出现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QA1*05:01是T1D的风险基因, 同样的结论也出现在法国、巴西、西班牙T1D人群[33]。

2.6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 与HLA的相关性

MS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临床特征以神经脱髓鞘改变为主, 且年轻女性多见。Shahbazi等[34]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方法对伊朗M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研究发现:HLA-DRB1*15与IL-10的基因多态性与MS易感性相关, 并且DRB1*15等位基因与IL-10多态性的相互作用可能在MS的易感性中起重要作用。Moutsianas等[35]应用Meta分析发现HLA-DRB1*15:01、HLA-DRB1*13:03、HLA-DRB1*03:01、HLA-DRB1*08:01、HLA-DQB1*03:02是欧洲人群MS的风险基因, HLA-A*02:01、HLA-B*44:02、HLA-B*38:01、HLA-B*55:01是欧洲人群MS的保护性基因, 在DRB1*15:01存在的情况下HLA-DQA1*01:01对欧洲人群MS有着强烈的保护作用。Nakamura等[36]对HLA-DRB1进行基因分型发现:DRB1*04:05、DRB1*15:01是日本人群MS的风险基因, DRB1*01:01、DRB1*09:01、DRB1*13:02、DRB1*15:02是日本人群MS的保护基因, HLA-DRB1*08:01在日本人群MS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HLA-DRB1*04:05和纬度对日本人群MS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HLA-DRB1*04:05可以减少MS患者大脑损伤情况和脑脊液Ig G的异常程度, 而高纬度与HLA-DRBI*0405有着相反的作用。Andlauer等[37]发现DRB1*15:01、DRB1*13:03、DRB1*03:01、DRB1*08:01、DPB1*03:01是德国人群MS的风险基因, A*02:01、B*38:01是德国人群MS的保护性基因。

3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 自身免疫病是一类涉及遗传和环境的复杂疾病, 从遗传角度HLA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具有显着的相关性, HLA基因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水平最后导致个体发生自身免疫病, 因此个体的HLA分型对于诊断和治疗某种自身免疫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自身免疫病相关的HLA主要为经典HLAⅡ类基因, 部分HLAⅠ类基因区也有所涉及, 尤其以HLA-G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性研究的最多。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应用, 人们发现一个自身免疫病可能与多个HLA位点有关, 一个HLA位点可能参与多个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因此寻找自身免疫病特异的HLA位点以及各个自身免疫病共有的风险基因显得尤为重要, 这将对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特异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Patel B, Wi CI, Hasassri ME, et al.Heterogeneity of asthma and the risk of celiac disease in children[J].Allergy Asthma Proc, 2018, 39 (1) :51-58.

[2] Philip Deitiker, Zouhair Atassi.MHC genes linked to autoimmune disease[J].Crit Rev Immunol, 2015, 35 (3) :203-252.

[3] Piancatelli D, Barhdadi IBE, Oumhani K, et al.HLA typing and celiac disease in moroccans[J].Med Sci (Basel) , 2017, 5 (1) :2-2.

[4] Senapati S, Sood A, Midha V, et al.Shared and unique common genetic determinants between pediatric and adult celiac disease[J].BMC Med Genomics, 2016, 9 (1) :44-44.

[5] BibbS, Pes GM, Usai-Satta P, et al.Chronic autoimmune disorders are increased in celiac disease:A case-control study[J].Medicine (Baltimore) , 2017, 96 (47) :e8562.

[6]徐丹萍, 林爱芬, 颜卫华.HLA-G与自身免疫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 2012, 24 (3) :217-222.Xu DP, Lin AF, Yan W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LA-G and autoimmune diseases[J].Chn Bullt Life Sci, 2012, 24 (3) :217-222.

[7]Mitsdoerffer M, Schreiner B, Kieseier BC, et al.Monocyte-derived HLA-G acts as a strong inhibitor of autologous CD4 T cell activation and is upregulated by interferon-in beta vitro and in vivo:rationale for the therapy of multiple sclerosis[J].J Neuroimmunol, 2005, 159 (1-2) :155-164.

[8]Rizzo R, Hviid TV, Govoni M, et al.HLA-G genotype and HLA-Gexpress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HLA-G as a putative susceptibility gen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Tissue Antigens, 2008, 71 (6) :520-529.

[9] Langefeld CD, Ainsworth HC, Cunninghame Graham DSC, et al.Transancestral mapping and genetic load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Nat Commun, 2017, 8:16021.

[10] Fernando MMA, Jan F, Annette L, et al.Transancestral mapping of the MHC reg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dentifies new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ing loci at MSH5, HLA-DPB1 and HLA-G[J].Ann Rheum Dis, 2012, 71 (5) :777-784.

[11]Bettencourt A, Carvalho C, Leal B, et al.The protective role of HLA-DRB1*13 in autoimmune disease[J].J Immunol Res, 2015, 2015 (1) :948723.

[12] Van DV, Holoshitz J.A reciprocal HLA-disease associ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pemphigus vulgaris[J].Front Biosci (Landmark Ed) , 2017, 22:909-919.

[13] Viatte S, Barton A.Genetic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susceptibility, severity, and treatment response[J].Semin Immunopathol, 2017, 39 (4) :395-408.

[14]陈佳喜, 沈波.HLA-G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与趋势[J].医学研究杂志, 2012, 41 (1) :169-172.Chen JX, Shen B.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LA-G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J].J Med Res, 2012, 41 (1) :169-172.

[15]李长红, 魏琴, 李坤, 等.人类白细胞抗原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和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产生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 (23) :2845-2848.Li CH, Wei Q, Li K, et al.Association of HLA-G 14bp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with autoantibody pro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diseases[J].Shanxi Med J, 2017, 46 (23) :2845-2848

[16] Tokunaga K.Lessons from genome-wide search for disease-related gen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LA-disease associations[J].Genes (Basel) , 2014, 5 (1) :84-96.

[17] Trier N, Izarzugaza J, Chailyan A, et al.Human MHC-II with shared epitope motifs are optimal epstein-barr virus glycoprotein42 ligands-relation to rheumatoid arthritis[J].Int J Mol Sci, 2018, 19 (1) :317-317.

[18] Achour Y, Ben HM, Chaabane S, et al.Analysis of two susceptibility SNPs in HLA region and evide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rs64576175 on Tunisian rheumatoid arthritis[J].J Genet, 2017:911-918.

[19] Li Z, Brown MA.Progres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J].Clin Transl Immunol, 2017, 6 (12) :e163.

[20] Sheehan NJ.HLA-B27:whats new?[J].Rheumatology, 2010, 49 (4) :621-631.

[21] Taurog JD.The mystery of HLA-B27:If it isnt one thing, its another[J].Arthritis Rheum, 2007, 56 (8) :2478-2481.

[22]Brown M, Bunce M, Calin A, et al.HLA-B associations of HLA-B27 nega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comment on the article by Yamaguchi et al[J].Arthritis Rheum, 2014, 39 (10) :1768-1769.

[23] Wei JC, Tsai WC, Lin HS, et al.HLA-B60 and B61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HLA-B27-negative Taiwan Chinese patients[J].Rheumatology (Oxford) , 2004, 43 (7) :839-842.

[24] Yamaguchi A, Tsuchiya N, Mitsui H, et al.Association of HLA-B39 with HLA-B27-nega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pauciarticular 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Japanese patients.Evidence for a role of the peptide-anchoring B pocket[J].Arthritis Rheum, 1995, 38 (11) :1672-1677.

[25] Cortes A, Pulit SL, Leo PJ, et al.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association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re complex and involve further epistasis with ERAP1[J].Nat Commun, 2015, 21;6:7146-7146.

[26]姜芳, 许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人白细胞抗原B27的表达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7, 33 (24) :3741-3744.Jiang F, Xu M.Analysis on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and HLA-B27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JMod Med Health, 2017, 33 (24) :3741-3744.

[27]代东发, 孙玉英.HLA-B27分子及其与强直性脊柱炎关联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 2014, 25 (1) :118-121.Dai DF, Sun YY.Research progress of HLA-B27 and its associate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Letters Biotechnology, 2014, 25 (1) :118-121.

[28]李苗, 孙迪, 付冰冰, 等.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 27 (10) :1233-1237.Li M, Sun D, Fu BB, et al.Research on gut microbiota and autoimmune disease:progress review[J].Chin J Microecol, 2015, 27 (10) :1233-1237.

[29] Wang C M, Wang S H, Jan Wu Y J, et al.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12:02:02 and 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2DL5 are Distinctly Associated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the Taiwanese[J].Int J Mol Sci, 2017, 18 (8) :1775-1775.

[30] Parkkola A, Laine A P, Karhunen M, et al.HLA and non-HLAgenes and familial predisposition to autoimmune diseases in families with a child affected by type 1 diabetes[J].Plos One, 2017, 12 (11) :e0188402.

[31]杨丽, 刘金慧, 韩蓓, 等.妊娠期糖尿病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与HLA-DRB1基因型相关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22) :1-2.Yang L, Liu JH, Han B, et al.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abetes islet antoantibody positive in the gestation period and HLA-DRB1 genotype[J].Diabetes New World, 2016, 19 (22) :1-2.

[32] Reinauer C, Rosenbauer J, Bchle C, et al.The clinical course of patients with preschool manifestation of type 1 diabetes is independent of the HLA DR-DQ genotype[J].Genes (Basel) , 2017, 8 (5) :146-146.

[33] Fagbemi K A, Tcm M, Azonbakin S, et al.HLA class II allele, haplotype, and genotype associations with type 1 diabetes in benin:a pilot study[J].J Diabetes Res, 2017, 2017 (6) :1-4.

[34] Shahbazi M, Jsa A, Roshandel D, et al.Combination of interleukin-10 gene promoter polymorphisms with HLA-DRB1*15 allele i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sclerosis[J].Indian J Med Res, 2017, 145 (6) :746-752.

[35] Moutsianas L, Jostins L, Beecham A H, et al.Class II HLA interactions modulate genetic risk for multiple sclerosis[J].Nat Genet, 2015, 47 (10) :1107-1113.

免疫病范文第4篇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大多学者认为肠黏膜免疫调节异常,持续肠道感染,肠黏膜屏障缺损,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参与了疾病发生过程[1~3]。CD主要病理学表现为整个肠壁黏膜组织肉芽肿性炎症,多发生在回肠末端和升结肠段,也可发生在口腔、食管、胃和区;而UC仅限于结肠,少部分患者可累及回肠末端,主要表现为结肠壁浅表黏膜组织炎症,可出现溃疡和急性脓性白细胞浸润。

研究发现,肠黏膜先天性免疫应答(innate immunity)和获得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ity)共同参与了IBD的病理生理发生过程[1~4]。因此,了解肠道黏膜组织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对肠道黏膜组织炎症反应,抵抗肠道细菌感染,清除肠道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危害,以及IBD的发病机制等有重要意义。先天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在长期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功能,能够非特异地阻挡或清除入侵体内病原微生物及体内出现的突变、衰老和死亡细胞[5]。先天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在外界抗原刺激条件下形成的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可迅速或数小时后形成,以清除病原体的侵入,是机体先天固有的。而获得性免疫应答是抗原特异性防御机制,在抗原刺激数天后形成免疫保护,以清除体内特异性抗原,通常终生伴随[6]。肠道先天性免疫系统由生理性屏障、肠黏膜组织内补体系统、各种细胞(肠上皮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疫应答的细胞通过分泌一些抗炎症细胞因胞)、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组成。这些参与肠道先天性免子(TNFα、IL1)、活性氧和抑菌肽等,吞噬、清除侵入的病原微生物[5]。

肠腔内存在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既是营养肠道的必需菌,又具有促使肠道发育、阻止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作用。肠黏膜组织先天性免疫系统识别细菌抗原对维持黏膜内环境的稳定,尤其是保持肠黏膜免疫耐受状态起着重要作用。若打破肠黏膜组织内免疫耐受,将造成肠道黏膜炎症损伤、食物过敏反应、致病性微生物感染等[4~6]。当食物或细菌抗原接触胃肠道后,大部分抗原成分主要由肠集合淋巴结表面的M细胞吸收,还有少部分通过肠道黏膜固有层内树突状细胞的突触直接伸向肠腔内摄取,以及通过上皮细胞间的缝隙直接吸收,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肠黏膜局部免疫反应,诱导肠道黏膜免疫耐受,即对食物抗原不应答。若打破此免疫耐受状态,可以引起食物过敏反应或炎症损伤[7,8]。当肠道内细菌或食物抗原通过肠腔面的M细胞或通过其他途径吸收进入集合淋巴结及肠黏膜固有层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后传递至集合淋巴结的生发中心或肠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在TGFβ、IL4、IL5、IFNγ和抗原刺激下,B淋巴细胞增殖并转化成细胞表面含IgG、IgA、IgE等特异性浆细胞,而T淋巴细胞激活分化成免疫效应细胞(包括Th1、Th2、Th17细胞、CTL细胞)。在生理情况下,活化的CD4+ T细胞主要以Th2形式、少部分以Th3、Tr1、Treg细胞形式存在,构成肠黏膜免疫保护作用。通常上述激活的淋巴细胞仅小部分直接分散在黏膜固有层内,而大部分经淋巴循环进入肠系膜淋巴结,再通过淋巴循环(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后归巢于肠道黏膜组织固有层内,参与黏膜免疫调节。sIgA是胃肠道和黏膜表面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对消化道黏膜防御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肠腔内sIgA通过结合细菌将肠道内细菌聚集起来,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刺激肠道粘液的分泌以及加速粘液在肠黏膜表面的移动,有助于排除肠道中的细菌和内毒素[7,8]。

肠黏膜先天性免疫系统拥有识别肠腔内微生物抗原能力,这类微生物抗原称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而机体防御细胞(如吞噬细胞)表达有识别PAMP的相应受体,即模式识别受体(PRR)[9,10]。Toll样蛋白受体(TLR)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蛋白是重要的PRR,主要表达在一些免疫细胞(如B、T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胞、中性粒细胞)及肠黏膜上皮细胞上,识别相应的病原微生物抗原后,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诱导细胞核内转录因子NFκB激活,促使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释放,引起免疫应答[9,10]。近来研究发现TLR4在IBD患者肠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单核淋巴细胞上表达升高,IFNγ和TNFα可上调其表达。TLR4和TLR5基因变异与一些IBD患者的疾病发展有密切关系,可能促使肠黏膜组织内Th1细胞激活,造成黏膜炎症损伤[11,12]。NOD2是CD的易感基因之一,其基因突变使其不能识别细菌胞壁酰二肽抗原,致使NFκB活性下降,引起肠黏膜抑制细菌感染能力下降,导致肠道黏膜炎症损伤[13]。NOD2基因突变还引起肠黏膜内潘氏细胞分泌防御素降低,导致肠道菌群清除异常,诱导肠黏膜组织内巨噬细胞激活,分泌大量IL12和IL1β,引起肠黏膜组织以Th1为主的炎症反应。另外,NOD2突变可使细胞凋亡机制失常,导致CD患者肠黏膜慢性炎症和组织破坏,与患者的临床类型(纤维化、狭窄)有关。

肠道黏膜组织内各种淋巴细胞受到肠道病原微生物抗原特异性激活是IBD免疫病理学的重要特征。已有研究发现在IBD患者炎症肠道黏膜组织内有大量激活的免疫细胞浸润,如CD69+ CD40L+ T、CD25+ NK细胞、CD40+ CD80+ B、CD68+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1~3];肠黏膜组织内淋巴细胞和一些基质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表达高水平的黏附分子和辅助信号分子(如CD54、CD62L、CD106、RANKL、41BB)。这些免疫细胞在炎症状态下还可表达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如CCR5、CCR6、CCR9)、整合素(如α4β7 integrin)等,而肠黏膜组织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表面表达高水平的趋化因子、选择素(如Eselectin、Pselectin)和CD54(ICAM1)等,这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诱导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向肠黏膜组织内移动、归巢、浸润,促使局部炎症应答[1~3]。CD患者炎症肠黏膜组织内CD4+ T细胞经体外刺激后产生大量Th1效应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IL2);而UC患者炎症肠黏膜组织内CD4+ T和NKT细胞可分泌大量Th2效应细胞因子(如IL4、IL13)。近年来,在CD患者炎症肠黏膜内也发现有其他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如IL12、IL15、IL18、IL23以及分泌IL17的Th17细胞,这些促炎症细胞因子可进一步放大局部免疫应答,参与CD患者肠黏膜免疫病理反应[1~3,14,15]。因此,肠黏膜组织内异常免疫应答(即Th1/Th2免疫平衡失调)在IBD患者肠道炎症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3]。

免疫病范文第5篇

为切实做好今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紧紧按照“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总体要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杆菌等4种疫病进行强制免疫,对H7N9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根据国家和省、市、县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所有鸡、水禽(鸭、鹅)和人工饲养的鹌鹑、鸽子等禽只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应达到并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禽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必须达到并维持70%以上。

(二)口蹄疫

对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牛、羊进行O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奶牛在进行O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强制免疫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应达到并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牲畜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必须达到并维持70%以上。

(三)小反刍兽疫

对所有羊使用小反刍兽疫疫苗进行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应达到并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羊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应达到70%以上。

(四)布鲁氏菌病

今年根据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布鲁氏菌病防疫要本辖区布病疫情的实际情况,在申请县级以上相关专家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后对牛、羊实施分类免疫。布病防治按照农业部《常见动物疫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执行,在疫病采样监测基础上开展免疫,牛、羊每年免疫1次,1次1头份。牛羊种公畜禁止免疫。奶畜的免疫,个体病原阳性率超过2%的乡镇,或个体阳性率大于5%的场群,由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省畜牧局批准后实施免疫。

(五)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今年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暂不列为强制免疫病种,但仍然为国家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各项防控措施不能有任何放松。根据流行状况和监测评估结果,制定实施本辖区的免疫方案,并做好免疫效果监测和评价。要进场入户进行宣传,告知其强制免疫政策调整情况,按一类病要求,指导其加强防治,强化其主体责任和主动免疫。

(六)鸡新城疫

对所有鸡实施新城疫全面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应达到并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鸡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并维持70%以上。

二、时间安排

今年春季集中免疫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集中免疫阶段,5月5日前,各村委组织防疫队伍,集中力量,全面突击,力争基本完成集中免疫任务;第二阶段为补免补防阶段,5月10日前,各村委开展查漏补缺、补免补防工作,进行自查和免疫效果评估;第三阶段为检查验收阶段,5月15日后,将接受全县统一组织考核验收。

三、具体要求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免疫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执行。规模养殖场按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畜禽实施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有条件的地方,散养畜禽可参照规模养殖场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二)布鲁氏菌病免疫

今年春季不集中免疫,但要进行全面监测,所有种畜和奶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检测,对其它牛羊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抽检,发现阳性畜的场群应进行逐头检测。各村委要按时完成采样送检任务。

四、免疫效果监测

坚持全面监测和重点监测相结合、集中监测和日常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蓝耳、猪瘟、新城疫等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监测,科学评估和指导免疫工作,对于群体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低于70%的畜禽,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切实构筑起免疫保护屏障。春季集中监测应在5月5日前全面完成任务,务必实现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四种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7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从当前疫情形势看,重大动物疫病总体仍呈疫源分布广、毒株变异快、外疫威胁大等新特点,国内外新病毒不断出现,交替流行,传统病毒、变异病毒以及不同亚型病毒同时存在。面对严峻形势,各村委要高度重视,保持高度警惕,各村支部书记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防疫工作和疫情报告控制负总责,村级防疫员是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防疫工作的组织实施,认真解决防疫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抱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搞好动物防疫工作,同时要求各村委必须确定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工作落实,切实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投入力度,防疫结束后,镇将组织人员对各村委的防疫情况考核验收,通过防疫简报、会议通报等形式,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强力推进春季集中免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全面完成今年春季的动物防疫工作任务。

(二)坚持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

镇农业中心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工作合同书,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村级动物防疫的工作开展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报酬补贴挂钩。坚持防疫人员的动态管理,对综合考评不合格的,要及时调整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镇政府与防检站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分工,防控任务逐级分解。各村委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防疫工作责任,切实抓好防疫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推动和督促落实工作,镇农业中心和防检站要认真抓好防疫工作的计划制订、技术培训、疫苗供应和免疫注射工作,形成行政、业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把动物防疫这项社会性公益事业办实抓好。

(三)认真落实动物免疫标识制度

各村要扎实做好动物集中免疫注射工作,按照“保证密度,应免尽免”的要求,坚持集中免疫和月月补防相结合,切实做好免疫注射工作,建立完善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免疫登记制度,确保不漏一畜一禽。动物免疫注射后,实行一畜一标,逐户登记造册,对农村散养母猪及时进行孕前、产前防疫和仔猪窝防,对新购仔畜及时进行补免,建立免疫养殖档案,规范动物养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