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范文第1篇

这是于丹老师为我们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中分成的四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于这四个主题,于丹老师都用了几个小故事来引导启发我们。其中这个故事,让我感触良深——发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因为我又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如果说每对别人发一次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灵上创伤一次,那我不知爸爸妈妈的心灵,是否已因我而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关心爱护我。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还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为讲的这一堂课让人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学习第一,所以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我只要学习就行了。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一个好脸色看。可将来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便是抵抗挫折。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她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却可以换来自由飞翔,挫折又何尝不是这样!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066-01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以下仅仅是笔者的一些做法和尝试。

一、从教材出发,去丰富学生的内心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词歌谣、童话、小说、故事、散文等等,都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的内容,都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人物或动物(拟人化)形象、高尚情感、节奏韵律、巧妙情节、深邃意境等都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如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自然美和塑造的人物形象美。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提问能力。

人的思维,总是以发现问题为开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善于创造的人,首先在于善于发现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存疑,质疑最容易激起人的探究反射,并引导人努力去解疑,使未知转为已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质疑习惯,用疑问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在质疑问难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例如教学《中国石》一课,我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学生略加思索之后就纷纷举手提问:“中国石”是不是指在中国的石头?为什么叫“中国石”而不叫“美国石”或其他石?“中国石”是怎么样的?……又如教学《峨眉道上》一课中“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装卸车吊上去?为什么不用绳索绑在树杆上拉上去?为什么不用飞机?……等等。这时,我们要表扬学生问得好,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探究,最终释疑。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格,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同时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兴趣高涨,对促进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以及发展个性和潜能等方面均能产生奇效。而学生的这些能力正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和前提。

三、多让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创造灵感

有句话说得好,“手是人的第二头脑”。也就是说手是最能促进人大脑发育的器官,活动手、手指与学生大脑发育有着直接联系,作用重大,有位日本医学博士对手和脑的关系做了多年研究后指出:“如果要培养学生智力、创新能力就必须使他们经常保持手指活动,因为手指的运动能刺激大脑皮层的手指运动中枢,能促使全部智能提高,大脑就会日益发达,学生就会显得心灵手巧,创新能力就大大提高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演一演。

四、培养学生创新的个性品质,锻炼意志

一个学生有好的智力并不一定能成为创新人才,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创新性的个性品质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各具特点的个性当作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表扬,因为怯懦的个性是与创造无缘的。只有勇敢,才能使人冲破思想束缚,敢于创新。对于那些敢于提出与众不同观点、不同见解,有独创能力的学生,更要加以鼓励和保护。此外,具有自信、坚毅、上进等的良好品质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个性品质。另一方面,要开展适度的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

五、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

1.重应用。随着学生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已不再是单薄虚拟的,如果到实际生活中马上应用,获得锻炼的机会,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重过程。关注过程,重在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重在引导学生从过程中体验情感,享受成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意识教育 大学生 人格塑造 效能分析

[作者简介]梁炳辉(1981- ),男,河南驻马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工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63-02

人格,指的是人的品性、道德情操、修养境界等。健康的人格是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诸人格要素的优化组合。人格的养成是个体的社会自我的生成与塑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包含对自我的探索、发现、肯定和提升,其最终目的不是对某种抽象的原则和规范的接纳,也不是对人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而是唤醒和弘扬人性中的善性,让其懂得尊重自身的精神价值,成为具有德性的人。在现实中,大学生人格塑造主要通过意识教育来完成。在教育方式上,偏于单向填鸭式的灌输和说教,忽视了大学生非理性因素等品格的培养,同时还遵循“美德袋”式的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度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呈现服从说教的意识减弱,逆向思维增多,自我判断、自我关注、自我评价、自我实现的个体意识增强的人格特质,这些都使得他们迫切需要平等对话、身心自由和安全舒适感,有意识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需求。无意识教育作为对意识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具有对话的平等性、人格的感召力、目标的隐蔽性、情感的愉悦性、环境的浸染力、载体的渗透性等特征。相对有意识教育而言,能强化教育的艺术,扩充教育的空间,更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提升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个体提升内省力,塑造出更理想的人格,为大学生人格养成提供了另一条重要途径。

一、无意识教育的内涵

无意识教育作为在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相对“有意识教育”而言的。其作为一种无形和潜在的教育力量,不需要意志努力,侧重于利用人们的非理性心理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主要起到感化作用,并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各种文化、活动和宣传媒介为载体,在大众传媒的牵引下,让教育者发出的刺激信号来挖掘、调动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激发他们的自省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让受教育者在一种完全自由和愉悦的熏陶感染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丰富想象力,启发灵感,感受人性的自由,获得自我同一性,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开放、平等、创造和主动参与意识,对受教育者的知识体系和人格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1.无意识教育蕴涵的情感愉悦性帮助大学生获得自由人格。无意识蕴涵的情感愉悦性特征使无意识教育较其他的教育而言更生动形象,更容易打动人心。情感教育在人的接受系统中居于最高层次,愉悦的教育情境是发展人认知能力的动力,当人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情感能获得有效表达,心理能量能得到充分释放。无意识教育能通过形象性、典型性的塑造给主体创造愉快而轻松的教育情境,以此来顺应人情感的特点和需求,不时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激情和心理潜能,让受教育者的情绪体验和想象力变得丰富,非理性因素得到解放,创造性思维变得活跃敏捷,并在一种陶醉、愉悦、亢奋、激动等愉快的情绪中被熏陶,情感中的尊严感和使命感得到空前的洗礼和升华,人格也得到空前的自由。

2.无意识教育倡导的平等性为大学生人格成长创设良好情境。无意识教育倡导的平等性推崇的是一种平等和民主的双主体的存在,能有效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为其人格成长创设愉悦教育情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所谓的平等性是指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被教育者,教师与学生之间表现出最直观的关系是脱掉由于监督、禁忌所造成的虚假面具,表达出真实的意见和感受。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和学生两个主要的主体彼此都具有精神领悟的能力,交往中更多的是超越知识进行交流与沟通,不断地进行双向理解。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主动、自觉地去接受和认可教师所传授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在内心深处激起同样的心理体验和情绪波动,这种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感应所产生的共鸣,在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上能达到奇特的教育效果。

3.无意识教育的潜隐性特征让大学生获得人格的自性化发展。人格发展最终就是自性的实现。如果人格要获得精神和心灵上最大可能的圆润和谐与统一完整,需要自性化的发展。无意识教育作为一种无教、无意、无形、无声的含而不露的非标签式的潜隐性教育,它不搞形式单一、模式固定、言语直白的教育动员和政治宣扬,也没有开门见山的直述道理和引经据典的劝导,其讲究的是教育的艺术性,将教育的内容、意向、目的进行潜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积极引导,悄悄将教育的意图和内容润入学生的心田,使其获得情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自主产生各种各样的精神顿悟,让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内化为受教育者强烈的信念和意志,让受教育者获得自我超越的快乐感、高尚感和幸福感,最终让受教育者得以重构自我概念,调节自我认知,发挥自我潜能,激发自我力量,产生一种自觉追求,促使受教育者去实践,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协调与整合,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实现人格的整合和完善,获得自性化的发展。

4.无意识教育的渗透性将大学生人格塑造从时空限制中解放出来。传统的有意识教育通过采取正规的教育形式,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的教育和塑造,受到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无意识教育遵循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性教育。这种渗透性和多元性特征能突破以教师和教材为主的单一教育场景和讲究固定教育模式的教育方法,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极走向多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课堂之内延伸到课堂之外,能随时随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和塑造。这种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更注重在每个教育的环节中加强情景的创建,让受教育者在不露声色的情境中受到无形的影响和暗示,且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和熏陶,达到自我感受、自我顿悟和自我升华的成效,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和谐圆润的人格。

无意识教育中主体人格的感召激发大学生的人格仿效。主体人格的感召就是通过一个个具有高尚人格的生动、具体、形象、感人的典型,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价值取向的启迪教育,用道德范型来满足大学生对真善美的心理需求。大学生在对道德范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心比心,产生感动、赞叹、崇敬、仰慕等一系列积极的情感,在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推动下产生效仿的动机。同时因为道德范型就在大学生的身边,亲切、自然也容易促使大学生产生效仿的动机。这些以真实性为基础的道德范型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影响着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他们的带动下,受教育者的情感得到激发,想象力变得敏捷,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升,创造性思维变得活跃,人自觉自愿地接受和服从教育,主动要求对自我进行提升和充实,并联系实际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剖析、自我认识,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达到人格结构的顶端层次,获得健全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龚志宏.论高校德育工作的无意识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

[2]薛红亮.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隐性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10(2).

[3]张浩.论潜意识或无意识认识[J].东岳论丛,2007(7) .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健全人格;语文教育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竞争性与创造性,这要求各大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优秀的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气质、性格以及能力,是在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因素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其中尤以后天因素的影响最大。职业院校学生多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认识自己。基于此,职业院校应当重视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以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工作中有关人格塑造的现状

目前国内部分职业院校在语文教学上仍只偏重于传道授业,而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未有顾及,以至于本应具有良好人文情怀以及人生导向的语文学习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语法学习。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仅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对于学生语文认知以外的能力未有正确的认识,以至于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进而导致学生人格养成上的欠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乐趣,仅仅是将语文学习用于应付考试,而很少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

二、语文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人格塑造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工作应当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以及品德修养的提高,使其能够形成健全人格及良好个性,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实际上,语文教学对于整个素质教育而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努力将学生培养为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而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授课方式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更多是教师出题、学生答题这种模式。如此一来,不仅会导致师生地位的不平等,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受限。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往往不能够畅所欲言,反而会为了寻求正确答案而迎合教师。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是极为不利的,会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一改以往单调的授课方式,采用创新式教学法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一方面是要转变思想,与学生平等友好的相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是要向引导式、探索式教学转变,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提升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了解其对于课程的需求程度、对于授课方式的接受程度,从而制订相应的授课方案。在授课完成后,多倾听学生的课后感言,以了解授课是否成功,是否对学生的认知与人格塑造产生了正面影响,以进一步完善教学。

2.人格修养塑造

教师应当结合课本及课外实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借助丰富的课内素材以及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于社会活动的认知能力,通过对学生价值取向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可以将课本中一些优秀的人物素材或故事素材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话题进行结合,并以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其能够自己判断这一行为取向。对于存在认知差异的话题,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由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组成辩论小组,借助辩论来帮助学生加深γ盾话题的思考,从而使其得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工作,以免辩论主题过于偏激或是过于负面。教师应当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鼓舞学生,使其在面临抉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结语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借助课内外题材的广泛性,以引导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正平.中职学校语文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之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5):38.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对策

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是学校和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小学生进行不健康心理的预防和矫正,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一、当前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心理承受能力差。

农村小学生是学生群体中最易产生负面心理的群体之一,他们在面对挫折与不顺时,自我调控与自我解压的能力是很难自觉形成的。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一旦出现失败与挫折,就自暴自弃,容易走极端,或沮丧,或失望,有的甚至绝望,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一些学生有过敏倾向,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表现为爱哭、胆怯、担忧、小心眼。有些学生还具有攻击行为,他们在觉得自己吃亏时,往往采取报复行动,或骂人,或打人,有的甚至对玩具有虐待行为。

2.人际交往能力差。

现在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一家四口的小太阳,家里的成人对他的关心、爱护和包容可以称得上溺爱。无形当中,这种溺爱成了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的沃土。这让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不善于在集体分享自己的快乐,不会和他们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小孩从小以爷爷奶奶为伴,以致不知道如何和同龄人交流。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小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始争吵,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有障碍的,很多小朋友感觉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倾诉交谈的好朋友。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会感觉这个社会很不友好,从而不愿意和别人结交朋友。这种微妙的心理往往被家长和老师忽视,最终成为自闭症、抑郁症的致病因素。

3.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模糊认识。

在农村,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广大农村的多数教育者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在教学中,将学生当做没有思想、情感、人格并等待被填充的物体。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是没有平等和民主的主客体关系,彼此缺少沟通与交流,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厌学、缺乏兴趣、情感脆弱、意志怯懦、不能克服挫折、自控能力差、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心理问题增多。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把心理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心理教育的常态化。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各学科中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蕴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相机点拨,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效应,减少或消除负效应,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创造“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潜能发掘、展示的场所。同时,让学生的自信心、团队精神、竞争意识、情绪调控力和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均得到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必须教会小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自强精神。

老师要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受挫折是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使小学生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老师要教育小学生将个人理想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社会舆论、个人成败、荣辱,使小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适度的挫折情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从而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3.调动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教育家长改变溺爱孩子的教育观念。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的一切影响着孩子行为观念的形成。没有了溺爱,孩子才能独立,才能在困难面前锻炼意志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和老师要正确教育孩子。比如家长要教育孩子如何分享,如何与他人交流与合作。要教孩子如何交际:遇到什么情况,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用什么称呼等,这些都是家长要教的。同时,学校老师应该对孩子们进行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教师发现学生有一些异常举动,应该及时和家长联系,向家长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使家长积极行动起来,一起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问题。教师经常性的家访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掌握孩子的脾气秉性;家长应该同班主任保持紧密联系,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表现和心理状态,对于有问题的孩子,积极采纳教师的意见,促使家长改变不良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而必要的家庭教育。总之,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才能顺利进行。

总之,为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