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涅的代表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组材点拨:
好的作文离不开材料。考场上,一些考生动辄引用 “爱迪生发明电灯”、“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居里夫人提炼镭”这样的材料,这样的作文早就让阅卷老师感到视觉疲劳。因此,平时积累些素材,充实自己的作文资料库,对于高考发挥大有裨益。
科学本身充满了艺术美,一个简单的数字零,在科学家的眼中却颇有王者气象。科学与艺术是一对分不开的翅膀,科学可以通过艺术的想象来启发灵感,艺术又离不开科学抽象的支撑。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例子来证明。同学们可以从张衡、爱因斯坦、达芬奇、苏步青、钱学森的事例中选择典型材料来证明论点,也可以从沈致远对“数”的美丽描述中来说明观点。
理论论据: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
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梯,攀艺术之峰。 ——爱因斯坦
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 ——爱因斯坦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李政道
科学与艺术——一枚硬币的两面。 ——李政道
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 ——吴冠中
事实论据:
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琴,他在紧张思索光量子假说和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就放下笔,拿起琴弓。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激发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宫里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最意味深长的动人的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弹钢琴是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的,则是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学科的两大支柱,在科学上面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和声。
除音乐外,爱因斯坦还推崇文学。他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在他青年时代,他常常同友人在一起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大家知道,高斯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可是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陀斯妥耶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 “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这一几何命题就具有高超的逻辑美,它在人们心中所激起的美感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在人们的心中所激起的美感是一致的……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是相通的,在于两者都要以丰富的想像力为心理背景。
(赵鑫珊《爱因斯坦与艺术》)
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据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我有一首小诗单咏零:
零赞
你自己一无所有
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
难怪你这样美
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
(沈致远《说数》)
一个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照样也可以有卓越的成就,科学家也是文学家的张衡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张衡不仅发明了用于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和用于测量地震的地动仪,而且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
汉代的代表性文学形式是辞赋,而张衡在赋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是大赋《二京赋》,小赋《归田赋》,另外,他还有一首著名骈体诗《四愁诗》,这些文学作品对后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步青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在教学科研之余,与江问渔、王季梁、祝廉先、钱宝琮、胡哲敷、刘淦芝、郑晓沧等教授及张鸿谟助教在一起,组织了“湄江吟社”。他们工作之余经常邀约在一起,寄情于湄江山水,拾柴煮茶,吟诗作赋,为湄潭人民留下众多珍贵的诗词,丰富了湄潭文化。
关键词:罗伯特・舒曼 声乐作品 创作特色
罗伯特・舒曼是浪漫派音乐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位最杰出、最卓越的作曲家、钢琴家,在舒曼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深刻地反映了德国浪漫主义的特点。同时,他的音乐创作涉及了各种音乐形式,并且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艺术歌曲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一、对爱情的追求与无奈
舒曼描写爱情的作品比较多,《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和生活》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并体现了爱情的“崇高”与“悲情”。比如,《诗人之恋》共由十六首歌曲组成,是浪漫派德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整部作品的第1-6首描写的是对爱情的渴望及追求,第7-14首表现的是失恋后痛苦与无助,15-16首则更多的是在表达感慨之情,整部作品更多的表现的是一种没有回报的爱与乡愁,是一种令人痛苦而无奈的爱。而在欣赏《妇女爱情与生活》时,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这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隐喻。这是作者1840年创作的声乐套曲,共由8首歌曲组成,分别是《自从和他相见》、《他,比任何人都高贵》、《我不明白,也不相信》、《戒指在我手指上》、《亲爱的姐妹,快帮我装扮》、《亲爱的,为什么这样惊奇地望着我》、《你在我心里,在我怀中》、《你如今终于给我带来了无限悲痛》8个部分,讲述了一位妇女从恋爱到结婚直至生子、亡夫的一段完整的情感经历,揭示了19世纪欧洲知识分子对民主、自由、幸福的向往。这既是作曲家的巧妙构思,也完全符合女性正常的情感历程,可谓来源于生活,也可以说是作者自身生活经历的体验,我们甚至可以说,这就是舒曼和克拉拉爱情故事与经历的真实写照。这部套曲浓缩了他与克拉拉的感情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种种体验,其中包括酸甜苦辣,从而使整个套曲带给人一种兼具“悲剧”与“崇高”的美感。尽管这部作品没有刻意地去刻画爱情的“悲剧”,但从套曲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爱情的幸福甜蜜最终以“无限悲痛”收尾,也正是因为爱情的“悲剧性”,才更能显示出其“崇高”的一面,最终表达出作者视爱情为美、为“崇高”的思想内涵。
二、对心理、感情的刻画
舒曼的声乐作品具有抒情性、自传性、注重心理刻画的特征。他擅长写感情深刻、细腻的抒情作品,他的艺术歌曲多数都属此类。如《莲花》全曲的主调是F大调,通过与附属和弦的结合,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主人公莲花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之情。再如,《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的第三首《我不明白,也不相信》,这首曲目以休止符和弦伴奏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了姑娘的矛盾心理,即既惊喜又不知所措,把姑娘初次怀春而又略带娇羞的精神状态刻画的入木三分。又如,《两个投弹兵》是舒曼艺术性和思想性很高的代表作,通过1812年从俄罗斯战败的两个法国士兵的对话,来表达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敬仰之情。同样,这一点在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也得到了证实,作者以一位妇女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为视角,深刻、细致地刻画了其爱情经历,进而充分揭示了女性内心情感中那份特有的细腻与敏感。
三、声乐艺术的民族性
德国是艺术歌曲的故乡,是随着抒情诗的兴起而逐渐繁荣的,在这个过程中,德国歌曲逐渐形成了简朴、内在、工整的特点,而舒曼的很多声乐作品的旋律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其艺术歌曲也成为德国艺术歌曲的主要代表。以《莲花》为例,其音调自然、简洁,表达方式质朴无华,音乐旋律的进行平稳而又舒缓,进而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德国艺术歌曲的特色。同样,《两个投弹兵》中,作者通过对作品旋律的设计,突出了歌曲的悲壮意境,表达了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和气节,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此外,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舒曼在借鉴西方艺术歌曲传统创作方式的基础上,对德国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整个套曲音乐的表达及情感的抒发极其自然、混为一体,使作品简朴但意味深长。而《诗人之恋》体现了灵活多变的曲风以及过欢快活泼的曲调,是对德意志民族在音乐方面的艺术风格的把握和发掘,也帮助了众多爱好音乐的青年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念、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时代使命的肩负。
四、对艺术细节的不懈追求
首先,舒曼歌曲的表现手法十分细致灵活,一方面,他追求作品的美的情境,另一方面,他要求表达心理变化的细枝末节。其次,选词方面,舒曼也是比较挑剔的,他选的歌词都是出自著名的作家、诗人,比如海涅、歌德、拜伦、莎士比亚等,只有这些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才有可能被舒曼所采纳。第三,创作手法简洁、洗炼。以《莲花》为例,舒曼运用忧郁、柔美的旋律,用拟人化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少女般可爱的莲花的千姿百态,也暗喻了人类美好爱情的曲折与艰辛。最后,对景色的细节描绘。比如,《莱茵河,圣洁的河流》中,作者通过对附点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共同使用,描绘出河流的景与情;而在《邪恶的旧曲》中,营造出了没有阳光的海底的阴森黑暗色彩和气氛。同时,舒曼擅长采用大小调交替以及模糊调性的离调手法,创设一种充满幻想的意境,带给人以朦胧的美,我们只有仔细揣摩,才能体会出这种虚无的、超脱尘世的意境。
综上所述,19世纪是各种音乐体裁都得以极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浪漫主义作为艺术中的一种潮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表现出独特的创作思想和手法,不愧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钱仁康.舒曼艺术歌曲精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关键词:肖邦,《降A大调叙事曲》,创作特征,演奏方法。
一、创作来源
肖邦的叙事曲是肖邦作品中极具代表的一种体裁,叙事曲(ballad)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裁出现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最初,叙事曲源于中世纪的定型诗。19世纪初,声乐叙事曲开始普遍流行(此时的代表作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如《魔王》、《野玫瑰》、《菩提树》等),肖邦第一次创造性地将这种体裁运用到器乐中来,而且在性质上有了很大变化,成为一种大型的乐曲,使它具有宏伟广阔的史诗性的内容。
二、《降A大调叙事曲》0P.47作品内容
这首作曲作于1840年至1841年间,关于这首叙事曲的内容,因为肖邦生前并没有说明,因而一些肖邦学者说法不一,但更多的人则倾向它与德国诗人海涅的叙事诗《洛列莱》有关。
关于《洛列莱》,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一位勇敢的少年骑士,他祖辈留下的美丽城堡座落于蓝湖湖畔,少年经常在傍晚徘徊于树木茂盛的湖岸边,后来,遇见了一位特别的姑娘,深邃的眼眸中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于是两情相悦展开了梦幻般的爱情,但是在山盟海誓之后,他却没有抵住诱惑背叛了自己的诺言。
三、肖邦《降A大调叙事曲》的创作分析
(一)总体结构
《将A大调叙事曲》在结构上肖邦采用了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综合的形式。全曲始终不断重复着引子中短小的动机。
第二主题的“插部”在展开部前后多次出现,使得作品具有了回旋曲式的特征。第一主题具有鲜明的叙事性,像温柔的对话;第二主题像一幅色彩鲜明的生活图景,具有舞曲性质,结构是三部曲式;第三主题是对称的、集中的结构,是一个轻巧、优美、华丽的装饰性主题,具有洛可可装饰性的风格。
展开部的前半部分完整地保持着第二主题中部的结构,调性稳定,不是真正的展开,更接近于变奏。
再现部第一主题具有巨大的动力,结构从三部曲式缩短为扩充的乐段,连续的属七和弦和减七和弦及力度上的加强将乐曲逐渐推向。
尾声具有收敛的特征,旋律流动,最后的四个起到了很好的收拢作用,回到主调性,给人以完整的感觉。
(二)曲式结构与演奏方法分析
肖邦《降A大调叙事曲》是肖邦叙事曲作品中难度比较大的曲目之一,全曲以降A大调为主调性。曲子开始没有常见的引子,所以第一主题的前面八个小节感觉好似故事的开场读白。旋律优美、温柔,演奏时要表现得心平气和,但不能平铺直叙,弹奏时注意贴键,用指腹触键,音与音之间转换时运用手指的力量横向移动,手指相互更替转换力量,尽量做到轻与慢,使乐句流畅,让音乐显得神秘、安静。
特别应该值得注意的是,第3小节的左手部分装饰音的第一个音应该和右手旋律第一个音同时下键,对齐弹奏。第9小节开始,力度上增强到f,同时应注意踏板的收尾,一定要干净、利索。第10小节开始一直到第25小节,动机变得短小精悍,旋律线条变得流动起来。第26小节起,颤音连带双手琶音反向进行,单音旋律的声音要饱满,节奏要精确,特别是短小的三十二分音符。第37小节在降A大调上再现。这种以平行小调的属和弦为大调作准备的手法,在浪漫派的作品中实为典型。从50小节起,以摇摆的状态为节奏的基础,上方清晰的高音又使船歌的体裁特点浮现出来,呈现一种摇曳、空灵的感觉。第77小节起情绪开始加强,突出力度的变化,力度上升的过程要明显,逐渐向第一个小推进。从第88小节开始回落,力度减弱,色彩由浓向淡褪去,踏板要干净,注意连线的起始,断句要有呼吸。从第116小节开始至124小节结束,是一个华丽的过渡,右手高声部旋律音色婉约,装饰音增添了炫耀,整体展现出肖邦音乐中常出现的Rebato(自由的节奏),像一场华美的盛宴展示在世人面前,此处可以当成是演奏者的自由“solo”。第136小节进入,左手伴奏为低音十六分音符的琶音跑动,均衡却不失潇洒,高声部和弦从结构和力度上有了变化,让人感觉热烈、激昂,但是旋律线条的歌唱性丰富了处的音色。在139小节右手部分,将琶音的低音和右手的第一个十六分音符对齐弹奏。第157小节起,开始了左手旋律的跑动,弹奏时应注意低声部流动的音色,此处肖邦运用了连续的半音级进,显得紧张、急促,弹奏要连贯,高声部的和弦此时加入了跳音,跳音演奏要轻巧,不要显得突兀、惊恐,此处可加上左脚的弱音踏板。第165小节开始高声部持续八度旋律出现并且不断重复,左手成为主旋律部分,整个过程情绪热烈坚定,为第173小节的作了较长的铺垫,凝聚了前的情绪,弹奏时右手贴着琴键行进。第179小节起在每小节第一拍和第四拍加上重音记号,这样弹奏可以使节奏准确平均,值得注意的是,双音的演奏同样要注意旋律线条的突显,不能将整个和声混淆,这样更能体现旋律的流动性。第183小节开始,右手又开始出现短小的动机,左手和声肢体变为琶音的形式,体现出一种摇曳的姿态,委婉且羞涩,情绪上却没有减弱,为之后的结尾作了情绪上的延伸,乐段力度上开始增强,逐渐推进到第213小节的ff,左右手声部都以和弦和八度进行为主,推动了结尾的发展,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尾声部华彩片段与中部的华彩片段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以连续音阶和琶音跑动为主,增强了技巧性,充分让演奏者炫技,演奏时一定要灵巧。表现出华丽与优雅。结尾的最后四个和旋坚定有力,功能上的递进,最后在主和旋上收拢终止,使乐句有终止感。
四、结论
肖邦的叙事曲规模宏大,具有宏伟、华丽的特征,音乐形象具有广阔的交响性和戏剧性。肖邦的独创与探索,无论是在内容精神的表现方面,还是在曲式结构、钢琴织体的形式技法方面,都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为后期器乐体裁的叙事曲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肖邦的钢琴音乐是人类音乐文化艺术史中的不朽之作, 其音乐创作的不断坚持发展和创新, 使他的这首《降A大调叙事曲》钢琴作品中的典范之作。
参考文献
[1]杨秦生.《肖邦叙事曲的创作特点》[D].天水师范学院.
[2]朱晓培.《肖邦第三叙事曲演奏中的问题》[M].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
[3]王雪.《肖邦叙事曲体裁及演奏方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4]于润洋.《 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7.
[5]任怡瑾.《肖邦叙事曲的创作特点》[M].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6]沈枫.《第一钢琴叙事曲的浪漫主义风格特征分析》[D].
[7]于润洋.《悲情肖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p49.
离开始讲课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会议室里早已挤满了来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他们中有大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对于我这个读着舒婷的诗歌走过来的人,无疑更是一种期盼。大学8寸代,也正因为有她的诗歌,才使得生活变得充实、美好、有意义。
身着粉色簿衫的舒婷老师在潞潞老师的陪同下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竟引起明星般的轰动效应。这位习惯在公众场合保持沉默姿态的诗人,用柔和低缓的声音开始了她的讲述。“我来自厦门一个小岛,叫作鼓浪屿,现在那里的天气还很热,而且每天都能听到海浪的声音,今天上午刚去太原晋祠游玩了一番,感受到了北方的另一种风光。”她的话音柔和悦耳,恰如其名――“舒婷”。在她的讲诨结束之后,我代表新作文同她进行了短暂的对话。
新作文:能谈谈您成长的经历吗?
舒婷:我出生在厦门的一个小岛,叫作鼓浪屿。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总问外婆,为什么我会生长在鼓浪屿这么一个地方?外婆回答得很明确简练:上帝的旨意。最近出版的新作《真水无香》,书中所有的文字就是围绕着故乡小岛鼓浪屿而作,鼓浪屿已经把我牢牢系在她的衣角上。她甩我不掉,我离她不行。不可否认,我的家族,我的认知,我的生存方式,我的写作源泉,我的最微小的奉献和不可企及的遗憾,都和这个小小岛屿息息相关。
我来自美丽的小岛鼓浪屿,但却经历了一段艰辛的青春时光。我在填履历表时,只能填到初中,上初二时“”就开始了。到山区插队时,诗歌成为了我最宝贵的精神支柱。之后我开始写诗。当“”刚刚结束,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文坛还存在“假大空”的风气,诗歌还停留在歌颂式、口号式的审美水准上,有很多人写文章甚至画漫画批评、抵触“朦胧诗”,1980年,在福建省的一次诗歌讨论会上,我当场就痛哭着跑了出去,我没法和他们说诗。我只想关在家里写自己的东西,任何重量级的桂冠对我来说都太沉重了。
新作文:一个作家的写作和他(她)的成长或者成长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舒婷:每一个作家的成长和成长环境和他(她)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关系,成长对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作文:今天回过头来,您又如何看待曾经的那一段历史呢?有什么感想呢?
舒婷:那段时间只会成为一段历史,我想,那个时代永远不会回来了。
新作文:您现在对于自己的诗歌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比如说《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现在让我阅读这些诗歌,我当然不会喜欢了。我并不觉得它们有多好,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排斥它们,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朗诵它们,可它们后来还是进入了大学课本、高中课本,也许有一天它们会进入小学课本。我遇到的深刻的评论家太晚了,当时能读到的书也太有限,写诗是靠自己的直觉,在有限的营养上种出来的植物肯定不是最漂亮的。
新作文:您说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致橡树》,但大多数读者是从这首诗开始喜欢上您的,您如何看待这中间的差异?
舒婷:这个问题我早就预料到了。我想这是因为年轻时比较理想主义,写的东西也比较幼稚。对我而言,写出一首诗就像嫁出一个女儿,谁喜欢?作为母亲没有办法,但如果有人说女儿漂亮,做母亲的还是很高兴的。
尹川:您觉得写诗歌和写散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舒婷:诗歌是青春期的流感,来势迅不可防,热度一下蹿得很高,然后很可能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散文是一种太真实的文体。写诗是一种高炉炼钢,要将自己的情感化为血水表现出来,语言要追求字词通俗唯美。每次写诗就像被“凌迟”一样,要是诗歌中实在找不下合适的词,我宁愿空着。我在写诗歌时语言要求很高,以至一年也不过10首,写《会唱歌的鸢尾花》那个月瘦了5公斤。但写散文语言上就放松多了,就像平和的散步,让人从容地表达生活的感受,让人写起来很舒服。我是一个没有计划的人,想什么就写什么,随心所欲。新作《真水无香》就这样写了5年。至今出了10本散文书,但大家都说我是诗人,没人认为我是散文家。
新作文:对于诗歌来说,它在您的心目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舒婷:年轻时,诗是我的全部,但时间改变了我,诗没那么重要了,但文学依然是我的最爱。
新作文:您认为诗歌的现状如何?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舒婷:现在诗歌已经回到了它们自己最初应该具有的那种状态。假使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间,利用诗歌成名的机会去上大学,找一份文化馆的工作,去谈恋爱成功或者获得其它什么好处,这是可能的。那么现在写诗,回到一个非常本真的状态,纯粹是个人的体验,不能把诗歌作为一块敲门砖,得到诗歌以外任何一种东西了。那么现在的诗人写诗,是诗人为了他自己的需要,也许这样的诗歌才是最真正的诗歌。其实在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诗人是可以靠写诗谋生的。用写诗来获得他的啤酒,他的面包,或其他什么,因此说,诗歌已成为更为民间的东西了。
新作文:您不再写诗,是因为现在的诗坛不景气的缘故吗?对于“梨花体”诗,您是如何看待的?
舒婷:对于“梨花体”,我所认识的赵丽华是个很真诚的人,而且我认为一种文本的尝试并不能代表一个诗人全部的创作,也不能就此断言诗歌的沦落。我并不认为现在诗坛不景气,也许看到的这种不景气,只是我们的读看看到好的诗歌发表的太少而不满意。诗歌永远是年轻人的事业,只要有年轻人在,诗歌就永远有它的作者和读者。当然它不可能和上世纪80年代来比,不会再有那么多人读诗写诗了,那个时代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永远不要担心,有很多年轻人的诗让我感到望尘莫及。如果你们写得不比我好,那我们还有什么意义?超越是诗歌传承的重要原因。
新作文:您认为校园诗歌将走向何方?
舒婷:校园诗歌它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整个的诗坛将融为一起。至于它走向何方,也许校园诗人更具有说服力。
新作文:您经常被邀请在外国作一些讲座,在外国的学习和生活对您的文学创作有影响吗?
舒婷:我写作的风格是不会改变的。站在异国他乡,使我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民族。并开始关心更多的问题,比如环保之类,这使我写作有了更为广泛的内容和领域。与此同时,西方对我而言也不再只是个橱窗、电影或者小说,也使我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西方。
中国人在国外和外国人在中国,他们的感受是相通的。
新作文:您的诗被许多德国人翻译成德语,当中势必有
风格语言之类的问题,您对这是怎么看的?
舒婷:德国人非常地礼貌,我在听他们读诗的时候也认为很好。但是我不懂德语,不知道他们到底翻译得如何,看听众的反应应该还不错吧。
中国有一句话,叫“有总比没有好”,而德国也有一句话,说“做得不好还不如不做”。
新作文:请问对您影响较大的作家有哪些呢?
舒婷:青年时期,我比较喜欢普希金、何其芳,后来比较喜欢海明威。我还很喜欢写《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还有《追忆似水流年》的普鲁斯特。影响只能融化在血液里,而不能显示在作品里。
新作文:一直有观点说诗人只有保持孤独的个性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但是今天看到您,感到您非常的随和亲切,请问您认为作家的个性与其作品有无直接关系?
舒婷:正是因为我太正常,所以至今没有写出好的作品。我在鼓浪屿也不太合群,很自闭,但我想,如果今天在这里我还是这样的话:我们今晚还能做什么。
我觉得作家的个性和作品关系不能太紧密,曾经和北岛谈到过这个问题:作品所表现的常常是自己缺乏的。
新作文:上个世纪80年代,北岛和您的诗被称为“朦胧诗”,您是如何界定自己的诗和朦胧诗之间的概念的?
舒婷:“朦胧诗”就像一个绰号一样,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标准尚未扭转,《致橡树》当时有很多人说看不懂,而现在,高中生就能看懂。那时我们的诗算是比较前卫的,而现在我的儿子都说我“老土老土”。
新作文:您喜欢外国文学吗?喜欢的外国诗人有哪些?
舒婷:我比较喜欢海涅和歌德。当代一些外国诗人翻译过来的作品能让我感动的不多。也许这是翻译的缘故。
新作文:您能谈谈有关顾城的一些情况吗?这也是好多人一直在关注的话题。
舒婷:我和顾城是在北京和北戴河两地举行的第一届“青春诗会”上相识的。当时,一个眼睛很大、个子不高的男孩走过来并伸出手来说:“舒婷,我是顾城。”这是初次相识,之后我们一直保持着很好的交往。
对于顾城的死,他是那种连花都舍不得去踩的人,我不知道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事来,很多人都在谴责他,但我没有,虽然我憎恨暴力,但我觉得很伤心。如果他当时没自杀,他的余生也会如同在地狱。可他不在了,我无法问他。我没有像别的诗人一样出国定居,也许“对我个人来讲是一种拯救,我不能生活在一个没有自己家乡语言,甚至不能吃到中国饭的地方。”
新作文:能否对广大爱好诗歌的中学生提供一些写诗的经验呢?
舒婷:对于中学生来说,现阶段重要的就是积累,要学会阅读大量的书,涉及要广。当然从书本中积累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学会累积生活,积淀生活。生活始终是创作的源泉。只有这样方能厚积薄发。
新作文:谢谢舒婷老师。
链接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981年进入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1985年,应邀访问西德、法国。1986年,应邀去美国举行个人作品朗诵会。1987年,应邀出访意大利。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致橡树
舒 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目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关键词]《边城》;牧歌传统;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61-02
成书于1934年的《边城》,是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边城》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排名第二位。《边城》之所以能有如此震撼的传播效果和文学地位,与作者秉承的牧歌文学传统不无关系。
一、牧歌是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传统
牧歌,有两种基本的解释,一种是牧童、牧人所唱的歌谣;另一种泛指田园生活。当它作为民歌的一种类别而存在的时候,指的是流行于我国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区域的即兴所至的歌曲,内容多以游牧、爱情、赞美家乡为主,具有音调开阔悠长、节奏自由欢快的特点,有些地方甚至伴以自弹乐器。但本文中所探讨的牧歌,则是从田园生活这一概念里延伸生发而出的特指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特定术语。
有“牧歌之父”之称的古希腊诗人提奥克里图斯(约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240年),是古希腊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以西西里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为题材,熔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既热情歌颂美好的田园生活,又抒写他们的动人恋情,为同代人所钦佩、模仿。尽管提奥克里图斯因为先后留居于西西里僭主希厄仑和埃及国王托勒密的宫廷甚久,其作品不免沾染了宫廷气息,甚至部分作品有歌颂帝王王妃、粉饰太平之嫌。但恩格斯谈到他的作品时,还是不无夸赞地说,提奥克里图斯“曾经歌颂了他们同时代人――牧人奴隶的田园诗式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幻想”。与他同时代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提奥克里图斯的影响下也创作了10余首牧歌。如果说提奥克里图斯和维吉尔的创作是牧歌文学传统的源头的话,那么,以维吉尔为典范的意大利作家桑那扎罗在1504年出版的小说《阿卡狄亚》和以提奥克里图斯为楷模的德国诗人格斯讷在1756年出版的《田园诗》,则掀起了西方文学史上牧歌文学的一个高峰。大约到了19世纪,以诗人海涅为论敌的德国诗人普拉滕于1834年出版了《牧歌与田园诗》,标志着牧歌文学传统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当然,其重要的价值在于对牧歌文学传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反思。
梳理牧歌文学传统的发展流变,远在古希腊时代,诗人们用它所表现的只是一种淳朴自然的生活。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浪漫主义文学中也能看到它的影子。直到后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占据半壁江山时,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牧歌并没有因此而走向衰落,恰恰相反的是,它在崇尚经验和写实的写作环境中存活下来,其涵义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尤其在如何更好地表现城市生活的虚无荒诞与乡村生活淳朴诗意时,牧歌文学传统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万千读者回归自然、回归乡土、回归质朴生活的永恒愿望。这是有关牧歌文学传统的基本常识。
沈从文的《边城》正是秉承了牧歌文学传统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沈从文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摹出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们指出一条明路。小说正是通过湘西边地纯情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写出了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描绘出了一幅平和宁静的生活图景,表达了对都市文明里尔虞我诈的否定与反抗。
二、《边城》的牧歌传统是作者的经历、成长环境、文学认知的综合体现
沈从文出生在风光如画的湘西小城凤凰,他自幼聪颖顽皮,依恋山水以至于经常逃学,且甘心承受教师和家长的体罚。他14岁高小毕业后就按当地风俗参军,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过早地面对社会的残酷和周围生活的困苦。反过来讲,这些经历让他对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社会状况较为熟悉,对那条绵延几千里的沅水流域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乡村民俗也了如指掌。毫无疑问,这些经历促使他形成了对民间事物独特的审美能力,并最终成为他后来从事写作的优势。
在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有两篇文章便于我们从中捕捉到一些相关信息,即《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和《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沈从文在这里所指的“大书”,就是自然之书。他把自然当作一本书来缓慢阅读,正好印证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观念和美学追求。在《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里,他坦言:“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诸如逃学之类的人生经历,是沈从文有别于其它作家的独特资源。
《边城》的牧歌传统,除了与作者的出身、经历、气质有关,还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边城》的写作是 “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九日完成”,而这正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潮流分野日趋明显、小说流派连续涌现的时候。当时,文坛上有两种主要的创作潮流:一N是努力运用的社会理论观察剖析中国社会,揭示阶级的对立与对抗;一种则是从文化和道德的层面入视,艺术独立意识浓厚,注重道德与文化的健康与纯正,探究社会与人生。沈从文恰恰属于后者,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讲,《边城》的出现,恰到好处地证明牧歌式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甚至说,沈从文的《边城》和后来梁实秋在抗战时期写下的那些雅致小品文,就是这一文学现象的有力例证。
三、《边城》秉承牧歌传统所呈现的美学价值
沈从文的美学观念,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一些散文作品中。在《烛虚》《云南看云集》中,他谈论美学与哲学。通过《水云》《潜浮》等文章可以看出,在沈从文看来,“人性”之外,还有“神性”概念的存在。他说:“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这是他思想意识里泛神论的一种流露,其实这更接近于一种“美”“爱”“神”三者一体的思想。如此说来,贯穿于沈从文思想意识深处的“神性”,也就是最高意义的人性。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一文说道,可把文字和语言的表现“当作一种抒情看待”,“因为其实本质不过是一种抒情”。从人性的角度拓展来看,《边城》秉承牧歌传统所呈现的美学价值,主要在于完美地展现了乐园与挽歌的抒情意义。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乐园与挽歌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生命意象,而《边城》却将这两者统一在一部作品里,实属完美。
构筑一方乌托邦式的乐园,是写作《边城》时沈从文的内心冲动。他曾说过,要在《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的乐园构想,建立在人性善良的基础之上,并且投射在人物性格、人际关系、茶峒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同时,在牧歌式的文学中,哀怨凄楚的挽歌是其组成部分之一。从早期流传的牧歌中可以得知,牧羊人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比如说失败的爱情、粗暴的主人、朋友的死去,等等。而生活中的这些悲苦便是哀歌的来源,且在后来发展成为文学传统之一种。同为京派作家的且深受沈从文影响的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一文中写道:“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东西,一种痛惜情绪的怀旧。”汪曾祺用短短几句话就道出了蕴藏于《边城》文字背后的挽歌气息。对于这种忧伤的“挽歌气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现实的层面上,有诗意爱情与势利婚姻的冲突,也有翠翠父母爱情悲剧的启悟与暗示,更有着人物关系之间难以沟通的误会,而这些都在加速着悲剧的发生;在象征的层面上,《边城》的桃花源意象和《圣经》中大洪水意象不谋而合,使其具有原型意义――尽管沈从文把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塑造成一个“美”和“爱”的化身,但却又是以发生在她身上的爱情悲剧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甚至说,当叙述到翠翠的母亲时,就已经隐隐暗示了翠翠的悲剧。
牧歌文学创作中,乐园和挽歌是其基本框架,而乡土和传统的有机融入为牧歌文学增添了纵深的文化背景。在《边城》中,沈从文不仅展示了龙舟竞渡、对歌、傩辞等独具特色的地方风俗,也在故事的行进中穿插了提亲、陪嫁等苗族风俗,使得《边城》的乡土色彩极为深厚。特别是关于端午节的描写,几乎占了整个作品的三分之一。这些关于端午节民风民俗的描写,既推动了翠翠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也烘托了《边城》承继牧歌文学传统的氛围。
此外,小说《边城》里的梦幻成分强化了作品的牧歌性质。从《边城》表现的内容及超现实的创作方法来看,它的故事是建立在梦幻的基础之上。沈从文说过,小说创作应该包含“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两部分,在小说创作中必须要把“人事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而《边城》正好w现了他的这一理论主张,所运用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一半是“梦”,一半是理想的“现实”。从整个小说来看,他并没有对当时的湘西现实社会进行精雕细琢,人物与故事的设计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超越。此外,作者在行文当中有意识地消解着当时存在于现实当中的种种对立因素,既无阶级的对立,也无经济利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的矛盾,有的则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和同舟共济,因此,《边城》里的“边城”,自然而然地升华成一个自然和谐、归真返朴的理想境界,如同存活于古代牧歌里的一处恬静美好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