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月二习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腊月二十四的习俗是扫尘。也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腊月二十四又被称为“扫尘日”。传统习俗上,我们叫做这段时间为“迎春日”。
2、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这一风俗反映了中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3、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来源:文章屋网 )
1、吃灶糖。小年,大年的伙伴,曾化身神龟为大禹敬献洛书,其背上神秘的“洛书”图案同样是被称为中国万经之首的《易经》的起源。
2、扫尘土。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3、剪窗花。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国际化旅游管理(专升本)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我国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与培养路径分析 旅游会展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大学生文化创造力培养路径分析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路径分析 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路径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路径分析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中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路径分析 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 辽宁省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 浙江渔船船员素质培养路径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路径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生活化、故事化、形象化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构建:http:///article/2008/10/20/114101.5.htm.
[7]薛伟伟.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J].今日科苑,2010(5).
[8]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4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9]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大洋网——现代育儿报:http:///article/2008/10/12/66836.htm.
关键词:苏轼 《江城子》 悼亡词 千古杰作 赏析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在诗、词、散文、绘画、音乐等领域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众所周知,苏轼虽然志向远大且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出仕后的大部分时间均被贬谪为地方官,一生遭遇颇为坎坷。尽管如此,苏轼自始至终都能以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这种人生态度对苏轼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而胡寅在《酒边词序》中也盛称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对于苏轼词,历代评论家几乎异口同声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总体上看,苏轼词开创了豪放一派,自成一家。但我们应当知道,作为百年一出的文艺天才,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既有“大江东去”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雄迈,也不乏婉约缠绵之作。其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后一风格的代表,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时苏轼知密州。本词所悼者是苏轼的前妻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之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年轻美丽,而且知书达理,聪慧娴静。婚后,每当苏轼读书之时,她总陪伴在旁,终日不去。王弗堪称典型的贤妻良母,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由于苏轼待人真诚,缺乏防人之心,故与各类人打交道时屡屡吃亏。所以每当家里有客人来访,富于识人慧眼的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待客人走后便依据自己的判断告诉苏轼,何人宜交往,何人宜敬而远之,后皆屡屡应验。由于上述原因,苏轼与王弗之间夫唱妇随,十分恩爱。但可悲的是,这样一位可以相濡以沫,陪伴终生的人生伴侣,却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5月亡故,让夫妻情深的苏轼悲痛万分。即使在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对她依然梦萦魂牵,凄苦难忘,于是便有了这首感动过无数后人的悼亡词。
一
先看词的上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对于人生来说,十年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十年苏轼虽然已经出仕,但由于个性的刚直,以及认理不认人的个性,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新旧党争。本来早年就主张“丰财”、“强兵”、“择吏”,改革积弊的苏轼,由于不不赞同新党的某些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遂与新党不合。在此情况下,苏轼自知在朝中无法立足,遂自请外放,先是通判杭州,后又知密州。可以说,在王弗去世后的十年里,苏轼已经经历了不少的人生波折。在一次次的人生波折中,苏轼对于仕途的风波,人心的险恶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知道,一个人越是感受到了外界的险恶,也就越怀念家的温馨。在此情况下,苏轼怎能不怀念美丽、善良、聪慧的前妻王弗。“茫茫”两字,传达出了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而“茫茫”前加一“两”字,意味着不仅传达了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诗人在十年里日夜思念杳无音讯的亡妻,而妻子又怎不日夜思念着同样音讯杳无的丈夫呢?生者和死者虽阴阳相隔,却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词人以实带虚,既写自己长久郁结于心的悲叹,又将无知作有知写,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总遭遇许多失败、许多挫折,当然也会有欢乐与成功。欢乐与成功需要人来分享,失败与挫折也需要人来诉说。可是正如一句格言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虽然人海茫茫,但真正可以诉说的人总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屈指可数。对于饱经挫折的苏轼来说更是如此,他不知有多少心酸、苦闷、挫折需要跟亡妻诉说,可是妻子早已在十年前亡故。或许苏轼可以到妻子的坟上去诉说,可即便这个愿望也难以实现,因为苏轼当时在密州出仕,而亡妻的坟则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相隔着千山万水,路途遥远。虽欲亲临亡妻的坟上诉说凄凉,又谈何容易啊!这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最可悲的是,经过了这么多年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苏轼早就由当初那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且志向高远的青年才子变成了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了。其实此时苏轼的年龄才三十九岁,根本不算太老,但由于生活的苦难与磨砺,他已经是尘满面,鬓如霜了,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显得苍老多了。以自己的这幅摸样,即使与妻子相见,她也许会一时认不出自己来了。而她如果一旦认出是苏轼,又该是何等心痛与心酸啊。
二
再看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人是一种会做梦的动物,许多平时无法实现的愿望,或许在梦中能够如愿以偿。对于苏轼来说就是如此,他与妻子王弗永别已经十年了,由于刻骨铭心的思念,他终于在梦中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久别十年的妻子。妻子王弗依然那么年轻美丽,正在小轩窗前面梳妆打扮,仿佛就像十年前的景象一样。这一景象,苏轼是再熟悉不过了,是多么的温馨啊。唯一可惜的是,这一次相逢是出现在梦中。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跟亲人分别许久,本以为见到亲人后会有千言万语要说,可是真的一旦见面之后,却是百感交集,一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苏轼词中也写出了这种世人共有的体验,他和妻子阔别已经十年了,相互有多少话要倾诉啊。可是见面之后,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彼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泪水在无尽奔流。这一细节描写可谓笔力千钧。其实真正相爱的人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泪千行说明了苏轼和妻子彼此恩爱之深,相比之下那些平时山盟海誓,卿卿我我,转眼就各奔东西的恋人们又显得多么浅薄啊。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梦总是要醒的,当苏轼从梦境回到现实中,他应当是思绪万千。作为一个多情乃至痴情之人,苏轼想到每当明月之夜,短松冈上,孤独地长眠地下的妻子王弗,一定也在牵挂着自己,惦记着自己,乃至肝肠寸断了吧?作者苏轼通过换位的方式,设想妻子在坟墓里依然就像在世之时一样,牵挂着自己,关心着自己,依恋着自己,从而在悲痛中也获得了几许安慰,从而进一步升华了悼亡的主题。也使得他与亡妻的爱情更加真挚缠绵,感人肺腑。
关键词 婴儿 DDST筛查 影响因素 智能发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89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7年9月收治在我院定期体检的3个月婴儿530例,其中男婴272例,女婴258例。
治疗方法:采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由经专门训练的儿保医师对DDST量表的四个能区,即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语言能、运动能进行测试,测查结果分为正常、异常、可疑三种,测查结果为异常或可疑的婴儿嘱其进行早期干预,并于2周后复查,每例接受筛查的婴儿,医师均询问其母亲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产史、婴儿出生情况、患病史、喂养史及家族史等。
结 果
530例3个月婴儿DDST筛查结果:正常489例(92.26%),异常5例(0.94%),可疑36例(6.79%)。DDST筛查正常婴儿中,语言能区有1例压线前一项未通过,运动能区有3例压线前一项未通过,均为不良养育态度及低文化程度因素婴儿。高危因素对智能发育的影响:DDST测试5例异常和36例可疑影响因素中,6例新生儿窒息中有3例异常,2例可疑,4例早产儿中有1例异常2例可疑,3例低出生体重儿中有1例异常,1例可疑,15例高胆红素血症中,3例可疑,15例母亲妊娠期及分娩期有合并症,包括先兆流产、孕高征、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糠尿病等,其中有2例可疑,10例肺炎、腹泻婴儿中有1例可疑,5例胎头吸引产中有2例可疑,16例剖宫产中有2例可疑,其他如人工喂养、不良养育态度及低文化程度等因素中,有21例可疑,高危因素组与无高危因素组婴儿DDST筛查结果比较,高危因素组婴儿DDST筛查出现异常或可疑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3个月婴儿智能发育与母亲文化程度的关系:将530例婴儿母亲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以上学历和初中以下学历,分析DDS压线项目,比较两组母亲文化程度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高中以上学历的母亲其婴儿智能发育明显高于初中以下学历(P
婴儿智能发育与喂养方式的关系:通过DDS7压线项目人数,母乳喂养儿明显多于人工喂养儿,差异有显著性(P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及医疗技术的发展,高危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多,但智能发育障碍发生率并没有下降,智力落后主要受高危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进一步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推广科学接生,降低高危儿的发生率。未成熟儿大脑的可塑造最强,并且年龄越小,发展的潜能越大,及时发现智力底下及偏离婴儿,早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促进婴儿智能发育,本文显示婴儿出生后肺炎、腹泻引起智力偏离有1例,做好婴儿护理工作,提高抗病能力,指导科学育儿,预防婴儿智力偏离[1~3]。
参考文献
1 鲍秀兰.孙淑英.究掘儿童潜能始于0岁--新生儿行为0~3岁教育.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