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容易混淆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 他太高傲,平时总是目无全牛,一个人也不放在眼里。
“目无全牛”指技艺纯熟,得心应手。这里误解成高傲自大,目空一切。
例2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因其中有“人们都从巷子里走出来(聚集到某处)”的意思,例2中“在家里守着荧屏”,恰恰与词义相反。
二、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3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关轮美奂。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在句中使用时,说“花鸟虫兽、人物形象”“美轮美奂”,有张冠李戴之嫌。
例4 刘家两兄弟自30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破镜重圆,两人激动不已。
“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分手之后重又团圆,不能用于兄弟失散之后重新团聚。
三、自相矛盾: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例5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句中“一位”与表示“众多”的“莘莘”前后矛盾。
四、褒贬失当:成语从感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6 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3辆摩托车。
误将褒义词“同心同德”作贬义词用。
例7 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原指要写的事太多,写不过来,后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例中贬词褒用,不当。
五、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8 李大夫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
“起死回生”用于治疗风湿病属明显夸大。
例9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用在此处语意过重。
六、重复累赘:与成语相同的意思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例10 看他紧锁眉头、沉默不语的样子,恐怕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的“隐”即“隐衷”,不愿告诉人的苦衷。
例11 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七、不合语境: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
例12 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
例13 可是好运不长,餐馆逐渐由门可罗雀到无人问津,终于关门大吉。
“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例句要表达的是餐馆的生意从兴隆到衰败的过程,应当把“门可罗雀”改为“门庭若市”。
八、搭配不当:成语与句中其他成分搭配不当(既有主干的搭配。也有修饰语的搭配)。
例14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
“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指人改过自新,它与刊物表态提高质量不相搭配。
九、谦敬误用: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用于表示自谦,不能用于别人;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圳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蓬荜生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鼎力相助等。
例15 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了许多建议。
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十、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它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
例16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首当其冲”指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
十一、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如:
例17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负众望”的意思是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而句中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孚众望”混淆了。“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符合句意,使用才恰当。
十二、句式误用:有些成语使用时离不开特定的句式,如果不了解,也会出错。
例18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一、同音字
汉字中的很大一部分,它们的读音相同,形旁相似或相近,学生在初学的过程中很容易读错、认错,出现同音混淆。如:“晦”和“诲”,“坐”和“座”,“即”与“既”等字,同音异形,在口语表达时,听不出错误,但是动手写起来,就比较容易出错。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地预防同音混淆呢?
(一)充分了解这类汉字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字。例如“坐”和“座”两个字,学生在作业时经常把“座位”写为“坐位”;“坐下”写成“座下”。有老师认为两组词都正确,因为《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座”的解释义项明确说“‘座’同‘坐’,表座位。如:座次;满座;这个剧场有五千个座。”但通过研究发现,“坐”最早指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是一种止息的方式,表停坐,由此引申为“处在、在某处”或因犯法而被治罪的“连坐、反坐”。而从“广”从“坐”的“座”字,古本用“坐”表示,后分化字义,加“广”字头作“座”,其中的“广”字头表房屋,意为停坐之处,“坐”兼表音。因而“座”指停坐之处,后由此引申指“星座、承托物体的底座”等。
弄清了两个字的区别之后,教师便可设计相应的语境,如对某一位学生说:“请你坐在第二排的一号座位上”,待学生坐好后,再让另外的学生把刚才自己说的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这样,更容易帮助学生辨别这两个字的不同,且加深了他们对这两个字的印象,从而减少错误情况的出现。
(二)认真分辨同音字,弄懂某些汉字的特殊用法和某些词语、成语的典故来源,帮助学生识字用字。例如:“州”和“洲”,它们都可以作为地域名称。其中“洲”与“水”有关,因而全世界七大洲和水中陆地通常都用“洲”;而后者“州”则是对行政区域的划分名称,像“贵州”、“杭州”等。一些学生对成语、典故的来源不甚清楚,张冠李戴的现象也较为严重。比如:把“汗流浃背”错写为“汗流夹背”;“黯然失色”错为“暗然失色”;“按部就班”错为“按步就班”等。对于这一类特殊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环境,找出分辨的方法。
二、多音多义字
汉字有时一个字有几个读音,并且其在不同的语境又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用法,学生在读用时往往会有错字别字现象出现。
(一)从词性入手。词性不同,读音便不同。例如:“参”字,作动词时,音“cān”,如参加、参与;作名词时,音“shēn”,如:人参、海参;作形容词时读“cēn”,如参差不齐。“笼”字,作名词时读“lóng”,如:笼子、鸟笼、牢笼;作动词时读“lǒng”,如:笼络、笼括、笼统、笼罩。“畜”字,作名词时,音“chù”,如:畜力、家畜、牲畜、幼畜;作动词时读“xù”,如:畜产、畜养、畜牧等。
(二)从词义入手。例如:“鲜”字,表示“新鲜,鲜美,鱼虾等水产食物”义时,读作“xiān”,如鲜花、鲜果、鲜艳等;表示“稀少”义时,读作“xiǎn”,如鲜见、鲜为人知、寡廉鲜耻。“载”字,表示“记载、年限”义时,读“zǎi”,如一年半载、千载难逢、三年五载、刊载、转载;表“装载、充满”义或用作姓氏时,读“zài”,如载客、怨声载道等。“杆”字,它有“gān”和“gǎn”两个读音,表示物品细长一点儿的读gān ,如旗杆、电杆;表示物品粗短一点儿的就读gǎn ,如笔杆、秤杆。
(三)结合语境分析
大部分多音字,既可作书面语用,也可作口语用,且读音不同。所以,结合语境对其进行分析,即是注意这类字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区别,以读准字音。
如“杉”字,在书面语中读作“shān”,组成词组有紫杉、水杉、银杉等;在口语中读“shā”,如杉木、杉篙。“给”字,表示口语场合,当作单音词用时,读“gěi”;表示书面语场合时,音“jǐ”,形式为复合词或成语,如补给、供给。“澄”字,口语音为“dèng”,一般单用,如:“把水澄清了”。书面语音为“chéng”,一般用在复音词中,如:澄清。
三、形近字
由于汉字在形体、结构、笔画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水平又有很大的局限,所以在阅读、写作过程中常会有大量的错别字现象出现。一是因字的偏旁混淆不清而造成错误,常见的有“拔”和“拨”,“赢”与“羸”,“辩”与“ 辨”等。二是因字形、笔画相似造成的错误。如“兔”与“免”,“徙”与“徒”,“梁”与“粱”等。我们应有意识地从汉字的形体、结构、笔画几方面进行辨别。
(一)从相关的构字规律对形近字加以分析,比较异同,集中识字。
(二)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效辨别形近字。例如“赢”和“羸”两个字,部件多,笔画多。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将两个字的部件分别有序地以各种方式和颜色直观的展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让他们记住了字形和书写的顺序。
(三)运用本义分析法。例如,与“戎”、“戒”字形相似的“戍”字。“戍”是个会意字,其左下方是变了形的“人”字,右下方是“戈”字,表示戍守的意思,本义就是守卫。了解了“戍”的本义,就不会将“戍守边疆”写成“戎守边疆”了。
错别字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及我国语言文字的纯洁。规范错别字,除了教师自身要提高素养、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之外,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编 者)
高考都考些什么内容呢?归纳起来,大概就是考字音、字形、近义词、标点、熟语(成语)、修辞、病句、社科文、文言文、古诗词、现代文、语基运用和作文。前9个考点,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后4个考点,以主观理解或写作的形式出现。2007年全国总共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除了上海卷,福建卷和海南、宁夏卷3套试卷没有按照这种形式出题外,其他15套试卷都基本上是按照这种形式出题的。
这些知识考点中,哪些最容易出错呢?根据多年来指导高三学生应考的体会和经验,以及多年跟踪调查分析的情况来看,以下一些知识考点最容易出错。
一、字音题容易出错
我们的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音的,所以,全国大部分省市的考生,普通话的发音,都不是很标准,也就是说,南方考生在拼音方面要比北方考生吃点亏。北方考生能天然感知的读音,特别是一些带后鼻音的字,可南方考生受本地方言的严重影响而很难辨读出来。字音题尽管只有3分,但要拿到这3分却是不容易的,大多数考生都在这道看似容易的题上丢了分。
备考字音题不丢分的最好办法就是善于总结归纳,善于利用语文高考复习资料。其实,各种语文高考复习资料上,都对常读而易错的字音进行了分类归纳,只要我们认真复习、总结,是一定能够掌握的。当然,还有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善于参考历年来的高考真题,看看高考题都考了哪些字音,是如何出题,如何考查的,不断归纳总结,定有好处。
二、字形题容易出错
和字音题一样,改错别字题看似容易,其实也容易出错,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越容易的就越可能出错”的“定律”吧。高考所考的改错别字,实质上都是“别字”。“错字”一眼就能望知,而“别字”却不容易感觉出来。历年来的高考改错别字题,多是考一些最容易混淆的字。
备考字形题不丢分的办法和备考字音题不丢分的办法一样,无须赘言。
三、成语题容易出错
很多成语是有其使用的大小范围、感彩、特定对象、一语二用的区分的,命题者往往在成语的这些方面混淆设题,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把握,往往就容易判断错误。比如2007年全国卷Ⅰ考的“蠢蠢欲动”,就是因为贬义褒用而错误。再如全国卷Ⅱ的三个成语“等量齐观”“间不容发”“凤毛麟角”,都是因为对象乱用而错误。至于一些两用成语,则更是高考命题者所青睐的。
备考高考成语题不丢分的好方法是,善于总结,善于积累。把成语的来源、意思和其用法吃透,再加上善于分析其结构来破解成语。如“一衣带水”这个成语,有人就理解为“一件衣服带起水”,这纯属没有搞清楚其结构而闹的笑话。按成语的九种结构来判断,“一衣带水”属于偏正式结构,可标示为“一衣带水”。“一衣带”即“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意思,很明显,是修饰限制“水”的,“水”只有“一条衣带那么宽”,当然用以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比如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人们就常常用此词来说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再如“不学无术”这个成语,人们也常常理解错误,把它理解为“不学习,就没有知识或学问”(误认为紧缩式:“不学∽无术”)的意思,这是不正确的理解。分析其结构,“不学无术”应该是联合式的结构,可标示为“不学・无术”。“不学”意为“没有学问”,“无术”意为“没有本领”。“不学”和“无术”为同义词,合起来可解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之意。比如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有一道这样的成语判断题:“我们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不学无术,愚昧无知。(出自著名作家徐迟的《文学与科学》一文。)”很多同学判断这项是错误的,认为重复了。其实,这完全是正确的。又如“改弦更张”,也容易误解为紧缩式(改弦∽更张)的结构,误解为“改变了方法,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其实,这个成语是联合式结构(改弦・更张),常用以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比如老舍先生的《八年所得》中有这样的句子:“有人说,我们今天的作品只是政治标语口号。这是诬蔑作家,而自己不肯改弦更张的胡话。”总之,弄清结构是确解成语的一个好办法。
四、改病句题容易出错
高考考纲规定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如何备考高考改病句题不丢分呢?两个方面最重要:一是熟悉概念、理论,大量操练;二是培养语感,训练直觉。比如2007年江苏卷,判断“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这个句子有无语病,我们就可以从概念上去把握,此句中的介词“通过”位置错误而导致了结构的混乱。再如2007年安徽卷,判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这个句子有无语病,就可以凭借语感或直觉判断其是自相矛盾的。
五、文言文的虚词判断题容易出错
高考虽然规定了只考查“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18个文言虚词,但出错率仍然较高。什么原因呢?大概是因为文言虚词非常灵活,意义比较虚化而难以把握和我们没有真正掌握这两点吧。
如何备考文言虚词呢?首先是一定要明确文言虚词所指的范围,或者说,文言虚词有哪几种。连词、副词、助词,是文言虚词,这是尽人皆知的。问题是,代词是不是文言虚词呢?笔者认为,代词也是文言虚词,因为“其”“之”等,好多时候都会作代词解,这是不能不注意的。其次是用上平时的积累。对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平时一定要多加练习,而且要特别地操练其中的“以”字和“而”字,这两个虚词是最灵活最难掌握的,也是考得最多最频繁的。如2007年18套试卷中,就有10套试卷考了“以”字,有6套试卷考了“而”字。高考中,考“而”字,一般都是考它作连词的情况,那么,我们对“而”字就可以进行归纳训练,将其作连词的情况一一罗列,看其所连接的是什么关系。一般的前后关系有:并列、转折、递进、假设、修饰、目的等等。搞清楚了“而”字所连接的前后关系,也就能很快确定其意义和用法。最后是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文言虚词解释的时候,也一定要联系句子的意思,离开句子的意思,孤立地看一个虚词,是不能确定其为何种意思的。看到一个句子,判断其中的虚词使用是否一致,如果整个句子的意思清楚,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国家建都于北/徘徊于斗牛之间”这两句中的“于”字,都作“在”解,这是因为理解了两句话的意思而回答出来的。还可以用反推法解题。把能确切解释的,先排除掉,再推敲剩下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平时的练习。
六、文言文翻译题容易出错
由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的多变性、复杂性,以至于文言翻译题常常出错,而再加上古文化常识的拦路,以及文言文的高度省略、精炼等特点,要涵咏出其真正的意思,对于高中生来讲,还是比较困难的。
备考文言翻译题不丢分的策略,最简洁可行的就是“六译法”。一是对译法。所谓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二是增删法。增,就是增加;删,就是删除。由于文言文词大多是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已经成为双音节词了,所以翻译时,就要把单音节词增扩为双音节词。三是移位法。文言文的语言顺序和现代汉语的语言顺序是很不相同的,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将颠倒了的顺序再还原回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移位法。四是保留法。文言文里的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以及古今意思相同的词,都可以不翻译,照录,这就是所谓的保留法。五是替换法。汉语的发展,使得有些文言词现在已经不用了,其所含的意思,现在用另外一个意义相当的词来表达了,这就是替换法。六是意译法。文言文有的句子能直译,有的句子不能直译,不能直译的句子,就把大意翻译出来,不必强求与原文一一对应,而只求在整体上使译文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保持一致的一种翻译方法。最后还必须贯通文意,不出现病句和不通顺句。总之,做翻译题的标准遵循三个字:信、达、雅。
七、古诗词鉴赏题容易出错
由于古诗词的跳跃性和晦涩性,大跨度和高度的省略,使得我们很难像理解记叙文和散文那样容易,再加上对古诗词作者的一些特定经历或创作背景的不了解不熟悉,就更使得我们难以读懂古诗词。每年高考结束后,笔者都会对答题正确率作统计,从古诗词鉴赏题正确率为50%的统计结果来看,答题正确率是非常低的,一半人不能答对。难怪此题难度系数最高――E级。
备考古诗词鉴赏题不丢分的方法,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
首先是抓住古诗词里的形象(或意象)进行鉴赏解答,效果比较好。
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的诗歌题,谭敬昭的《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考查的就是意象: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从全诗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晚:归、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可以说,抓住了诗歌的意象,就能很好地答出题目,也就是较好地鉴赏了这首诗。
其次是抓住古诗词的语言进行鉴赏解答,效果比较好。
由于古诗词语言的高度精炼,更由于诗人们创作时讲究的“炼字、炼句、炼意”,就使得古诗词的语言难以把握,难以作出明确的界定。而古诗词语言的理解更多地依靠我们对语言的直觉,当然这种直觉不会凭空而来,它是我们通过长期阅读而逐步积累起来的对语言的经验。但作为中学生,我们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唯一要紧的,是我们必须知晓那些表述语言特点的基本词汇,并通过阅读一些诗词作品来获得最基本的经验。
――谈“工(ān)”与“功(ān)”
有的学生曾问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功夫”是不是应该写作“工夫”。我一时语塞,无法马上给出正确的答案。这两个意义接近读音相同的词确实很容易搞错。
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工”与“功”各有多个义项:
“工”1、用作名词:①指工匠、工人。②指生产劳动。③指一个劳动力干一天的工作量。④指工程。⑤指工业。⑥指工程师。⑦指作出成效所需要的技术修养,现在一般写作“功”。2、用作形容词,形容精巧、细致。3、用作动词,指擅长;善于。
“功”用作名词:①指作出的贡献;较大的业绩(跟“过”相对)。②指成效;效果。③指作出成效所需要的技术修养。④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叫“做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单位是焦耳。
由所列可知,“工”只有表示“技术和技术修养”这个意思时可同“功”,但即使是这个义项,现在一般也写作“功”。从根本上看,“工”主要指工作、生产劳动,引申指工作花费的时间、劳动量;“功”着重指工作或生产劳动的成果,引申指贡献、本领、效能等。当这两个语素字词 跟“夫”组合成词时,“工夫”和“功夫”便随着语素义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词义。
“功夫不负有心人”是说只要肯用心下工夫,事情总能成功。按照“工”“功”分工,理当写作“工夫”。因为这是一句谚语,已经有了较固定的词形搭配,所以仍用“功”。而像“眨眼功夫,一辆架子摩托车呼啸而至”、“应当下功夫改造许多过时的甚至阻碍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念”中的“功夫”显然都是“工夫”的误写,同样“功力、功课、功底、唱功、做功、武功、基本功……”中的“功”也不能写作“工”。简言之,与本领、造诣、武术有关时用“功夫”,与时间、工作量有关时用“工夫”。
“划饼”也不能“充饥”
――谈“划(huà)”与“画(huà)”
“划”和“画”在用作动词表示用笔或其他工具刻画时往往相通,所以使用者很容易混淆。有的构成异形词,国家已进行了规范,如“笔画”不要写成“笔划”;有的则成了错别字,例如把成语“画地为牢”写成“划地为牢”就是。且看这样几个例子:
① 不少地方惯以行政许可划地为牢、搞不正当竞争(《《时代潮》2004年第十三期)
② 两大石油集团一改过去划地为牢的竞争格局(《中国汽车报》2004.01.06)
③ 对于佛山规划顺德城区为百万人口的组团,那只是划饼充饥啊!(《广东省政府网》)
一、复习方案呈现
1.字词回音壁
先让学生打开课后“生字表”,自己读一读,对读得不大准的字多读几遍,对笔画多的字书空几次;把自己认为还没有把握的字抄在横线上,把自己觉得容易混淆的字写下来并找出它们的形近字辨析、组词,同桌互相听写检查。
2.妙笔生花
复习时,我告诉学生:叠词、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生动有趣;比喻、拟人形象生动,让人浮想联翩;同样的意思、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迥然不同……请把全册课文浏览一遍,对文中的好词佳句多读几遍,然后按提示仿写或改写:
如:黄灿灿: 形容危急的成语:
按要求整理诗句或名言警句,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白居易的《忆江南》中,赞美春天的诗句分别是“ , ”和“ , ”。
3.心声倾诉
(1)翻开课本目录表,看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其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最让自己受启发的是什么事、为什么。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自己认为今后该如何面对生活?然后和同学交流。
(2)与同桌互背本册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然后摘抄自己最喜欢的精彩片断,并说说这段话的出处以及喜欢这段话的原因。
4.探索篇
通过反复思考、查阅资料,对文中的有些问题,我还不大明白,现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5.展示台
(1)课外知识分享:介绍自己了解的著名作家;最近读过的课外书刊;新掌握的成语故事等。
(2)学习经验交流:介绍自己通常采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词语;平时阅读如何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复习方案反思
这样的复习不仅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点,而且融入了新课标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复习,复习的效果必定事倍功半。在复习开始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归纳整理、交流探讨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信,请跟我试试。”这样,不是教师要学生做什么,而是学生认识到复习的意义,对复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再把复习活动看成一种负担,而视它为一种愉快的体验(让别人同自己分享复习的乐趣),这样,兴趣就成了主动复习的动力。
2.变“复习会”为“会复习”,体现学习的独立性
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给方法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境界的金钥匙。要让学生确实能做到独立学习,就是要让他们掌握学习的工具、学习的方法,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法,而“回顾反思、归纳整理、交流探讨”就是一种较好的途径。而 “字词回音壁”“妙笔生花”“心声倾诉”等环节,既有知识内容的结构,又有学习方法的结构。学生掌握这样的学习方法,将终身受益。
3.变“大锅饭”为“各取所需”,体现了学习的差异性
“肯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掌握程度及所需的帮助不同。如果采用“一刀切”的传统复习方式,势必使许多学生的复习不是从自己已有的基础出发,导致学生有的“营养不足”,有的“消化不良”,产生厌学情绪。美国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如,在“字词回音壁”的环节中,要设置“我还没有把握的字是……”“我觉得容易混淆的字是……”这样的问题,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4.变“旁观者”为“探索者”,体现了学习的问题性
现代教育学论认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在复习方案中,设计“探索篇”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还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都是要借此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