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探索宇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范文第1篇

超霸系列腕表一直是欧米茄(Omega)品牌计时表当仁不让的先锋代言。它硬朗可靠,设计风格经典隽永,不仅受到诸多表迷的珍爱,更被许多专业机构作为首选计时产品而得到广泛运用。自1957年第一款超霸计时腕表诞生之日起,它传奇的宇宙探索之旅就已经开启。2013年,欧米茄超霸'57同轴计时表的问世,正是向这段传奇的致敬。

欧米茄与美国宇航局的紧密合作关系一直被传为佳话,他们之间的缘分始于上个世纪中叶的宇宙探索热潮期。一款腕表要在太空环境中保持正常运转和精准走时,必须通过一系列异常严格的挑战,包括失重、磁场、极端撞击、振动,以及介于摄氏-18度到 93度之间的极端温度环境的考验。欧米茄与其他四个品牌一起参与了美国太空机构最为严苛的测试,并最终脱颖而出。1965年3月1日,欧米茄超霸计时表成功通过美国宇航局测试,获美国宇航局认可参与所有载人太空飞行任务。同月,“双子星3号”任务的宇航员佩戴了超霸表。1969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凌晨2点56分,阿波罗11号成为了人类探月的里程碑,超霸表也成为首枚在月球上被佩戴过的腕表,从此赢得了“月球表”这个独特称号。超霸计时表参与了全部六次登月任务。如今,欧米茄 X─33多功能计时表已通过美国宇航局及俄国太空机构的飞行认证,被列为所有宇航员的标准装备。

同轴机芯

超霸'57跃动的心脏

今年全新的超霸'57同轴计时表,外观明显秉承了1957年第一款超霸计时表的诸多经典设计元素,包括从表壳延伸出来的竖直表耳,以及令人联想到那款标志性计时表的独特表链。不同于超霸腕表常见的表盘设计,超霸'57同轴计时表仅有两个小表盘,腕表9时位置设有小秒针表盘。18k金质表圈搭配哑光氮化铬测速刻度,十分醒目易读。

超霸'57腕表搭载欧米茄9300/9301同轴机芯,这是第一款带有计时功能的欧米茄自产同轴机芯。此款导柱轮计时表极富创造力地将12小时计时指针和60分钟计时指针同时置于3时位置的小表盘之中。这种指针排列方式与主表盘上的时针和分针排列相类似,使得读取累计计时时间更加直观,十分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它还带有中央计时秒针,小秒针和日历窗口分别位于9时和6时位置。两个计时控制按钮在功能上完全独立,从而可避免不当操作对计时系统带来的风险。9300/9301同轴机芯还配备有硅材质游丝。同轴技术与硅游丝的结合,使腕表走时超凡可靠,欧米茄因此为配备硅游丝的同轴腕表提供长达四年的售后服务保证。

超霸系列

探索宇宙范文第2篇

《文明:太空-潮起》是《文明:太空》的资料片,需要安装原版游戏才能运行。玩家将继续前往宇宙探索成为第一个到达外星球的人类,并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属于自己的文明社会,与其他物种甚至人类相对抗。官方推荐配置1.8GHz的四核处理器及GT400/HD5000系列显卡都显得太过模糊,玩家体验仅需酷睿i3甚至更低端的奔腾处理器搭配GTX750Ti这样的中端显卡即可在1080P高画质下达到50帧左右的流畅运行。至于同价位的A卡则明显偏弱,几乎可以不予考虑。

解锁补丁:玩起游戏更尽兴

相对于现在的主流游戏来说,《文明:太空-潮起》的同屏作战单位要少了很多。不过已经有玩家找到了“极大地图+电脑数量解锁补丁”,可玩性也因此大幅提高,各位玩家不妨一试。

人物建模:美观欠佳

《文明:太空-潮起》这个新资料片加入了新的星球边界,在发展中有更多选择和外交选项,另外还增加了新的游戏功能,大幅度改善了玩法系统。并且资料片还加入了海中玩法,可以让玩家探索海洋并进行殖民,可以说是乐趣多多。但缺点则是人物建模依旧粗糙,可以说是丑到没朋友。

笔记本配置:GTX950M独显本

由于在笔记本平台并没有GTX750Ti所对应的移动版显卡,所以玩家可以考虑酷睿i3+GTX950M独显本。神舟品牌的相应机型只卖不到4000元,值得玩家考虑。

CPU 酷睿i3-3220(旧机已有) ?0

主板 微星H77MA-G43(旧机已有) ?0

内存 威刚4GB DDR3 1333(双条) ?240

硬盘 西数蓝盘500GB(旧机已有) ?0

光驱 无 ?0

显卡 翔升GTX750TI 2GD5 ?699

机箱 爱国者蝙蝠侠 ?199

电源 爱国者黑暗骑士450DK(机箱自带) ?0

键鼠 无 ?0

显示器 方正FD24H+(24英寸) ?699

总计 ?1837

想把旧电脑升级为游戏电脑,原配酷睿i3-3220和微星H77MA-G43。

旧机2GB内存,500GB硬盘,没有独立显卡,机箱电源品牌不详。

不需要键鼠和光驱,显示器要24英寸的,总体预算1800元左右。

配置亮点

酷睿i3-3220处理器和微星H77MA-G43主板都可以留用,旧机2GB内存则需要卖掉换成4GB双条,500GB硬盘还可以留用。显卡需要升级为翔升GTX750TI 2GD5,在1080P分辨率中等画质下流畅运行主流游戏应该没啥问题。机箱电源既然是不知名品牌还不如换掉,装上独显之后的供电也更苛刻。在这里推荐爱国者蝙蝠侠机电套装,自带额定功率300W的黑暗骑士450DK电源。由于预算有限,所以显示器推荐ADS广视角屏幕的方正FD24H+,近期报价仅为699元,性价比相当不错。

装机问答

CPU 速龙Ⅱ ×4 631(旧机已有) ?0

主板 七彩虹战斧C.A75K V15(旧机已有) ?0

内存 金士顿4GB DDR3 1600(双条) ?250

硬盘 希捷新酷鱼1TB ?320

光驱 无 ?0

显卡 镭风R7-360毒蜥Twin-2GD5 ?679

机箱 鑫谷SG-703A(旧机已有) ?0

电源 昂达滚珠王450(旧机已有) ?0

键鼠 无 ?0

显示器 无 ?0 总计 ?1249

打算把旧电脑的显卡升级为R9 370X,硬盘内存也需要新的,预算1200元左右。

原配速龙Ⅱ×4 631处理器和七彩虹战斧C.A75K V15主板,鑫谷SG-703A机箱和昂达滚珠王450电源。

原配瀚视奇的18.5英寸显示器感觉太小了,打算用家里39英寸的液晶电视,不知如何连接?z

探索宇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巴托克;小宇宙;和声进行;七首小品;新探索

一、平行进行

和声的平行进行是近现代音乐中的一种重要形态,被作曲家们广泛应用于作品中。巴托克的《小宇宙》亦为我们提供了常用于20世纪上半叶的这种手法的多种形式。和声的平行进行呈现出各声部规避了功能的制约,只考虑横向平滑进行的方向,和弦序进不具有和声功能逻辑,也不再像传统功能和声进行中那样有强烈的调性感。采用此类平行和弦,主要是增强了音响的“厚度”与和弦的色彩性;另外,也暗示了平行五度和八度的解放。

例1,这是巴托克《小宇宙》第120首作品《三和弦》的片断(第43―45小节),上下两个层次都为三和弦在单一调性上的平行进行。在进行中,规避了功能的制约,只强调声部的横向平滑进行的方向;上下层次互为反向的平行和弦写成(上方朝上,下方朝下)。另外,片断里的平行五度和八度也不再被限制。

例1 NO.120

例2,这是巴托克《小宇宙》第69首作品《和弦练习曲》的片断(第2―5小节)。纵向来看,分为两个层次:上方为旋律层,下方为三和弦层;下方和弦层是三和弦与旋律形成斜向的平行进行。

例2 NO.69

例3,这是巴托克《小宇宙》第73首作品《六度音程与三和弦》的片断(第9―12小节)。纵观这个音乐片断,上下两个层次都为和弦层,上方和弦层呈现出以六和弦形式的平行进行,下方和弦层则为四六和弦形式的平行进行。在进行中,上下两和弦层呈反向平滑流动。

二、二度进行

例4,这是巴托克《小宇宙》第102首作品的片断(《和声》第31―32小节),这首曲子的最大特色是,下方声部以B音上建立的大三和弦和半减七和弦作为长持续音贯穿全曲。作品中多处用到二度的序进,如谱例中,在下方高音谱号上的持续和弦(B大三和弦)的陪衬下,上方低音谱号上的和声呈现出以大二度(G―A―B―升C―B―A―B)进行。

例4 NO.102

例5,这是巴托克《小宇宙》第110首作品《不协和音》的片断(第13―20小节;纵向结合来看,可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上面层次由降D―降E―降F―降G―降A五音列构成,下面层次由C―D―E―F―G这五音列组成。显然,上下层次的五音列都显示出大二度的关系;另外,两个层次相距小二度的结合。在横向和声进行中,又呈现出典型的大二度(降G―降A)交替进行。值得一提的是,谱例中第五小节(作品第一部分结束)处,上面层次结束于降F音上,下面层次结束于E音上。我们结合上下两层次各自的音列来分析,降F音与E音都为各自五音列的III级音,即处在中心音级的位置。另外,降F音与E音虽从结构形态上来看,为减二度音程;但从音响或钢琴键盘位置的角度分析,两音实为同一音。我想,或许作者正是运用此特点既统一了第一部分上下两个层次又呈现出二度特征的独特、巧妙地技法。

例5 NO.110

三、半音化的运用

伴随着20世纪的作曲家们努力地冲破传统音乐的规范,力求多元发展,半音化这种手法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巴托克的《小宇宙》中,半音化也是和声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更多地表现为半音阶基础上旋律与和声的自由应用。

例6,这是巴托克《小宇宙》第112首作品《一首民谣的变奏曲》的部分片断(省去了长持续音)。谱例为环绕在长持续音的两个旋律声部,上面旋律在持续音B音上流动,下面旋律在持续音G音上进行。如图中用符号标出的地方,为旋律半音化进行。这种半音化属于片断性半音进行,每四个连续半音进行后,伴随着一个小三度。然后又进入下一个片断的声部半音进行。

例6 NO.112

例7,这是巴托克《小宇宙》第116首作品《旋律》的片断(第28―36)。纵向来看,分为两个层次:上方层次为旋律层,下方层次为三和弦层。在三和弦的连接中,其中低音声部包含有连续的和声半音化进行,直到G音结束已形成了八个半音进行,如图中用符号标出的声部。

例7 NO.116

总 结

在《小宇宙》这七首作品中,巴托克主要运用了和声的平行进行、二度进行与半音化进行三个方面。其和声半音化进行中的音级所形成的半音关系,主要是由调式的高度综合所形成。和声的线性进行则体现为,根据线性进行的方向分为了同向进行、反向进行与斜向进行。整的来说,作品中和声进行的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和声的功能性被削弱,甚至规避V―I的和弦序进。二、各和弦具有相对独立的作用,无正副、主次之分,都可以自由地相互连接;并且各级和弦没有构成功能组,即不具有功能意义。

注释:

①(美)库斯特卡.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2002:80.

【参考文献】

[1]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修订本)[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探索宇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县域;南明区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17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land resources in Guizhou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se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 better. This paper to Nanming district land resources use and management situation based from the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ree aspects of the status of land market construction and execution of planning. This paper selected five second level indexes and fifteen three level indicators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ed Delphi method and multi 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and evalua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land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used in Nanming distri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ming district land saving and intensive use of aggregate level was higher, but insufficient stock of potential, land used intens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Analysis was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planning guide control. Improve the land use efficiency. Revitalize the stock. To established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l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use of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balance of land resources in Guizhou.

Key words: land resources; intensive use; county area; Nanming district

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经国土资源部创建办资格审查、综合评审、实地考核、第三方调查测评等工作环节,综合各方测评得分后,南明区作为贵州成功入选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是对南明区过去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的肯定,标志着南明区土地集约利用即将走上崭新的台阶。土地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是新常态下节约集约利用和特殊保护的重要对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三五规划”继续明确要继续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全面推进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通过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支持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如今,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为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展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土地管理工作者,长期以行政辖区、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矿区、农用地等为评价对象,开展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与实践[1-3]。但是针对贵州省县域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本文以南明区创建节约集约模范县为契机,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评价全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出节约集约利用的改进途径和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为贵州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1.1 贵州南明区概况

贵州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向北部、东部和南部三面倾斜,以丘陵山区地貌为主。全省耕地总面积为17.61万km2,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典型发育地区,由于省内没有平原,可利用面积极为稀缺[4]。

本文以南明区为例,探索土地集约利用新方向。南明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是贵州省会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全省首批建设的经济十强县区,行政辖区面积209.34 km2,下辖19个社区、4个乡,总人口84.76万人。“三、二、一”产业比例调整结构合理、经济发展增速较快。全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 260 m,年平均降雨量1 200 mm,是一个宜聚、宜业、宜居的城区,并于2016年6月成功入选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1.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历程

早在李嘉图(David・Ricardo)等[5]古典经济学家的地租理论中就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最初形态有了涉及,到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hunen)的城市农地利用区位的圈层理论。1909年著名经济学家韦伯(Weber)出版了《工业区位论》,1939年提出“扇形理论”,而海瑞斯和尤曼提出“多中心理论”,明确这些中心都会通过居住的使用方式和城市内部的交通系统而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大城区。这些研究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这就是现代土地集约利用的形态来源[6-7]。而我国对于土地利用,早在农书《齐民要术》就提到:“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就已经涉及土地集约利用的思想[8]。明代《沈氏农书》指出:“以二亩之壅力,合并于一亩”,可以“一亩兼二亩之息”,即更加高效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9]。

土地集约经营可主要分为资金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3种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国内城市数量急剧增多,各级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导致耕地数量的急剧下降,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则成为城市研究者对城市土地关注的一个主要切入点,而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对其评价的实现。如何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我国学者对此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贵州省省情,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主要有代表性、全面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行性4个方面,评价要素主要涉及研究区域经济、人口、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根据不同区域选取适合该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同时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才能够得出与研究区域相符合的实际情况[10-11]。

2.2 确定评价分析指标

根据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以及贵州南明区概况,以土地利用效率、规划执行情况、土地市场建设3个指标为目标层指标;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供应状况、耕地保护效率、土地规划执行情况、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5个指标作为子目标层指标。

2.3 评价案例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评价标准[12]。因此,为全面测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需要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不同层面科学设置衡量指标,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南明区实际情况,从土地利用效率、规划执行情况和土地市场建设3个方面评价南明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项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见表1。

2.4 指标量化与综合评价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南明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其模型为:

式中,F为南明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Fi为i目标的集约度分值,Wi为i目标的权重值。其中:

式中,Sij为i目标指标标准化值,Wij为i目标j指标权重值。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

式中,Xij为i目标指标现状值,Tij为i目标j指标理想值,若Xij>Tij,则Sij取值100。各指标理想值是基于贵州省各县(区)数据平均水平,采用目标值法、经验借鉴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确定,指标现状值通过南明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工作小组收集的2014年底基础数据获取,结果见表2。

3 小结与展望

3.1 结果与分析

由上述评价模型,对南明区2014年底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化评价。根据南明区具体情况,选取了15个评价指标、5个子目标和3个目标的综合测算,在综合设定的理想值条件下,计算得出南明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91.18分。参照表3,从南明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划分可以看出南明区的土地利用处于高等集约利用状态。

从南明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结果(表2)看出,南明区土地利用效率(A1)评价分值为91.56分,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供应状况2个子目标评价分值均较高。这表明,南明区作为贵州省会中心城区之一,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土地供应情况良好,地均投资和地均产出强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地均产出强度增长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要保持产出强度的高增长率,需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益。

从表2可看出,南明区规划执行情况(A2)评价分值为84.72分,处于中上水平,耕地保护效率和土地规划执行情况均还有提高的空间。一方面,南明区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张,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并重,开展耕作层剥离利用,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两不误。另一方面,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龙头”地位,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还需增强。

从表2可看出,南明区土地市场建设(A3)评价分值为100分。南明区于2014年度完成了每3年一度的基准地价定期更新工作,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出让地价评估制度落实率高达100%。表明南明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现状良好,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较好。

3.2 发展对策及展望

贵州南明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的特点简而言之是“管好增量、用好存量、提高效率”,用更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推动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做好规划、计划,引领控制。一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总量强,确保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空间格局整体协调作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极为重要;二是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最终达到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三是加强城镇建设用地边界管控,加强城市周边管理,将管理的无形之手覆盖到城市的管理漏洞之中。

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一是规范园区用地管理、严格供地程序。禁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设立各类城市新区、产业园区;二是强化工业用地管理。建立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适当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实行新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和退出机制;三是推进土地立体开发利用。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综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大土地的流转,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与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并重。贵州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缺失,农村弃耕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发展一乡一品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农业经济。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对于城区的土地利用,要时刻牢记以保护为主,通过发展城区林业资源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也可以影响小气候,使得城市更适宜人们居住。

贵州省山多地少的现实条件,要求在全省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单位资源占用产出绩效评价工作,建立低效存量建设用地退出倒逼机制,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要将“务求节约,勤践于行”真正地落到实处,深入人心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芳,吴正训,HE F,等.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J].国土经济,2002(3):35-37.

[2]王宝铭.城乡土地评价[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02-140.

[3]成舜,白冰冰,李兰维,等.包头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3,32(3):271-277, 280.

[4]高雪.贵州土地资源状况与可持续利用原则[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3):74-76.

[5]邓大才.“圈层理论”与社会化小农――小农社会化的路径与动力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8(1):1-7.

[6]李纯英.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看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布局[J].调研世界,2004(6):14-15.

[7]赵小风,黄贤金,陈逸,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0(11):1979-1996.

[8]康传勇.《管子》与《齐民要术》生态农业思想比较[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2):76-78, 92.

[9]严清华.《沈氏农书》经营管理思想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6):45-48.

[10]乔陆印,周伟,曹银贵,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0(6):31-34.

探索宇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广州医科大学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地方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校[1],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地方高校有两类,一类是省属地方高校,另一类是市属地方高校。本文中的地方高校是指由地市级(自治州)地方政府(或称第三级政府)出资兴办的、接受省政府(教育厅)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通常称为“省市共建”)的公立本科地方院校。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表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两个方面。地方高校推进国际化有利于师资、课程、知识等发展要素与国际接轨。地方高校可以吸取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增进协同创新理念和实践探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进而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地方高校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受到自身定位(服务于地方发展)、人才培养方向(为地方培养人才)、有限的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水平与其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广州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单科性本科教育的地方院校。近年来,学校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把国际化办学纳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扩大对外交流、提高对外交流合作水平的发展方向。在管理体制上,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从人员编制、办公条件、外事经费等方面给予国际化办学工作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广州医科大学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探索,为广州落实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和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医疗卫生方面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对由点到面推动广州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一、课程国际化

课程对高校和学生群体的未来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医科大学从2011年开始开展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不断革新,积极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一是创新临床医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广州医科大学从2010年开始设立临床医学专业统筹实验班――“南山班”(以钟南山院士的名字命名)。学校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实行小班制、导师制、全英教学制、学生早临床制,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13年成立的“南山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荐优秀学生到国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或参加海外交流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素养、较高的科研素质、广阔的国际视野的临床大夫、临床工作管理者和临床科学家。二是加大国外原版教材的引进力度(如国外名校的医学课程体系和教材)。广州医科大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全英语或双语授课,目前使用了37本原版英文教材。通过国际合作,学校以“南山班”为龙头,建立了国际化课程体系。

二、教师国际化

没有国际化的师资,就不可能有国际化的教学和科研[2]。大学教师的国别构成、学缘结构、学术观点等方面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广州医科大学通过“引进来”与“送出去”的策略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广州医科大学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比如长江学者、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并让他们活跃于二级学院的科研前沿和教学一线,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学校还注重培养本校教师。第一,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将本校教师和管理人员送到国外进修学习。几年来,共送出12批次205名教师和管理干部(占全校教职工的37%)到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高校进行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教职工教育和管理理念的国际化,进而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由于培训成效较好,广州医科大学多次被评为“广州市出国(境)培训先进组团单位”。第二,长期在校内开设为期4个月的英语强化培训班,由具有博士学位的外籍专家授课,每期遴选6~8名骨干教师或管理干部。目前,共培训了近百名中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5%,切实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英语水平和全英授课能力,打造了全英教学的中坚力量。

三、学生国际化

(一)开展多元化的国际合作项目

医学教育国际化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过程。广州医科大学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声誉。学校以国际合作项目为载体,8个学科的专业实现了与境外高校优质专业的对接并建立学分互认机制,5个硕士和博士项目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学生,课程对接促进了学校课程的国际化[3]。例如,学校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成立了“广医-爱丁堡医学教育联盟”,开展多层次合作与科研合作,包括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定期举办医学国际教育论坛。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体制不尽相同,一般医学专业无法跟国内外高校的医学专业直接对接;且受地方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医学院校无法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大批量输送学生出国交流。因此,广州医科大学创新学生海外学习交流项目形式,与境外姊妹学校联合开展方式多样的暑期海外游学项目。项目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暑期临床医学专业游学团,选派师生参加姊妹高校暑期临床医学专业游学团。二是利用假期到境外医院见习的学生交流团,学生可以获得实习学分。三是“以问题为本的学习(PBL)课程体验”活动。

近两年来,广州医科大学共派出100多名学生参加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和游学项目,还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多元化的国际交流项目,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师生对外交流的范围,增进与境外友好学校的相互了解。

(二)营造多元文化校园

广州医科大学自2010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为他们提供全英授课,目前吸纳了100多名来自印度、尼泊尔等10个国家的留学生。学校还以招收国际留学生为契机,积极营造多元文化校园,探索医学教育国际化。学校参照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根据留学生来源国家对医学的需求及留学生毕业后回国或到第三国服务的要求,制订外国留学生教学计划,对课程安排、考试管理、成绩评定等方面做出必要的调整。此外,学校引入国际承认的学生考核评价标准,注重形成性评价,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等国际公认的医学教育评价模式,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科研国际化

很多高校旨在通过科研的国际合作,培养熟悉国际惯例并能融入国际社会的科研人才,引进国际科研技术,推动本土的科技创新。然而,地方高校的科研投入有限,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和学科与重点高校进行竞争,只能在投入许可的范围内, 结合本土的科研优势与国外顶尖科学家或团队进行合作,形成局部优势,力争在短期内打造具有前沿水平的学科,从而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带头人钟南山院士是近十几年来推动中国呼吸疾病科研与临床医疗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领头人之一。钟南山院士和他的团队重视与国外科学家的团队合作,与国外高校、实验室成立了“中美肺癌联合实验室”“中国-加拿大呼吸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等,形成了协同创新的科研合作平台,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SCI论文,实现了科研和临床领域的创新。自2012年起,广州医科大学与诺贝尔医学奖得主霍夫曼教授的团队合作,成立了“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该研究所将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平台,组成国际化的科研团队,与国外实验室联合培养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和学生。

通过整合全校科研实力,加强国际合作,广州医科大学积极促进高端医学学术交流,提升大学的科研水平和国际知名度。近两年来,以广州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的SCI论文达到277篇。此外,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广州医科大学充分利用对外合作资源,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为学校学术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其中,两年一届的“广州-爱丁堡医学教育论坛”在广州和爱丁堡两地轮流举行,促进了中英两国医学教育者的交流与合作。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不仅介绍了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也促进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之间的交流、对话及合作,提升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及国际影响力,为学校师生获取大量最新的医学信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国际化平台。

五、小结

广州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这使得广州医科大学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放宽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办学权限,鼓励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借助广州建设中心城市的契机,广州医科大学有较多机会与境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广州医科大学注重利用多种国际化要素。广州医科大学以广泛的国际交流活动和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议为基础,推动实质性科研合作,建立优质国际合作项目,并在项目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对接,促进师生的国际交流;通过建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引进国际优秀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并在科研合作的基础上与国外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互派青年教师到对方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积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学校影响力;以招收留学生为切入点,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层次。

通过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广州医科大学扩大了学校的开放程度,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局面,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具有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教育国际化道路,为培养与建设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所需人才相适应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医药卫生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地方高校在推进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国际交流专项资金不足、参与国际交流学生比例较低等问题,如何搭上广州建设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顺风车,继续深化国际化办学并推动自身的发展,是值得进一步研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赵芳林.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