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化

古代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文化

古代文化范文第1篇

用肉调和五味而成,

即《说文》上所说的“五味和羹”。

煮熟带汁的蔬菜后来也叫羹,

《韩非子•五蠹》上就有

对尧王天下时吃“藜藿之羹”的描述。

“羹”表示汤是后起的意思,

如“一箪食,一豆羹”(《孟子》)。

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记》载,黄帝时代就已能制作羹,但正式出现羹名还是在唐尧时期。“彭祖善养性,能调鼎,进雉羹于尧”(葛洪《神仙传》),彭祖因首创雉羹而留名于世,被尊称为厨行的祖师。

“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礼记•内则》),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食馔,羹历来为人们所看重。肉羹是贵族筵席上的重要肴馔,有鸭羹、羊羹、犬羹、鳖羹、兔羹、熊羹等。羹汤是用来配饭的,不同的饭食配以不同的羹汤,“食蜗醢而菰食雉羹,麦食脯羹鸡羹,析犬羹兔羹,和糁不蓼”,是说以蜗为醢,以菰米为饭,宜配以雉羹;以麦为饭,宜配以脯羹、鸡羹;以碎稻米为饭,宜配以犬羹、兔羹。穷人吃的是菜羹,有藜羹、芹羹、葵羹、豆羹、藿羹等。“孔子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庄子》),后代学子为表示品格清雅,常以“藜羹”为标识而自立。

羹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尧死以后,舜日夜思念,三年之中“坐则见尧于墙,食则见尧于羹”,后用“羹墙之思”表示对前辈的追怀或对圣贤的仰慕。郑庄公赐食颍考叔,颖考叔故意不吃肉。庄公问原因,颖考叔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庄公为之感动,后以“遗羹”赞颂孝道。汉代刘宽夫人为验证刘宽的大度,就在刘宽上朝收拾整齐后,“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刘宽不但没生气,反而问婢女烫伤手没有,后以“羹污朝衣”形容人宽容大度。晋代张翰在秋风吹起时“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就辞官而返,后以“莼羹鲈脍”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曹丕令曹植七步成诗,不然要行大法,曹植应声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以“煮豆燃萁”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宋代毛修之做羊羹献给魏太武帝,太武帝尝后大喜,“以为大官令”,一下子平步青云。

羹还被应用到军事上,《战国策》载,乐羊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在中山,“中山君烹其子而遗之羹”,想从心理上打击对方。项羽要挟刘邦投降,要烹杀刘邦的父亲。而刘邦却对项羽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后以“分我杯羹”比喻从他人那里分享利益,以“杯羹之让”谓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老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但他并不是最早把国事与烹饪联系在一起的。“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史记》),伊尹背着饭锅砧板来见成汤,借着谈论烹调滋味的机会向成汤进言,劝说他实行王道。殷高宗时,任命傅说做宰相,“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尚书》),后以“调羹”比喻治理国家政事。羹给人的警示也不少,商纣王喜食熊掌汤,曾因熊掌不熟而将做汤的厨师杀掉,留下了残暴的恶名。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指在鼎中蘸上点汤,尝尝味道走了。郑灵公大怒,想杀掉子公,还没等他动手,子公就密谋把他杀掉了。中山国君宴请众士大夫,因羊肉汤做得太少,司马子期没能吃到,一怒之下叛离中山投奔楚国,并煽动楚王讨伐中山,中山国君只好逃亡国外。因羹而身死国灭,实在发人深省。

古代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影《赤壁》;古代文化;影像书写

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文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多博大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富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从而经过不断的凝结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理念。电影《赤壁》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多视角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作为中心,再加上影片具有好莱坞的艺术风格,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观众来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本文以电影《赤壁》为入手点,并进一步探析其中蕴涵的古代文化,从而学习其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民族文化理念。

一、电影《赤壁》的概况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场著名的战役,被后人广为传唱,在《三国演义》中也花费了众多的笔墨,共采用了十一个篇章来对其进行详细的描写,而在电影《赤壁》中更是运用了恢弘的气势和强大的明星阵容来共同谱写这一史歌绝唱。同时电影导演吴宇森也突破了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塑造,在电影《赤壁》中通过群雄之间的共舞来相互辉映,并使周瑜、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赋予了真性情,在赤壁之战中尽显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电影《赤壁》主要围绕长坂坡之战作为叙事的视角,曹操在这一战役中击溃了刘备,所以要真正实现自己独霸天下的宏图大业,其中东吴就是他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曹操本身就钟爱小乔,但是小乔却以死相抵,这也让他十分愤怒,更加激起他攻打东吴的决心。于是孙权就派鲁肃与刘备相间,同时也一起商讨抗曹的作战策略。当刘备接受了与东吴一起抵抗曹军后,就决定派诸葛亮来到了东吴,并在孙尚香和鲁肃采用的激将法下,更坚定了孙权联盟抗曹的意志,并借助周瑜的力量共同作战。两军相遇在赤壁,最终以曹操失败收场。

二、电影《赤壁》古代文化的书写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尘封,已经积淀具有浓厚民族感的历史文化,并不断指引我们前进,引导我们在构建新时代文化中,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并继续弘扬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忠义”理念推动古代文化前进的步伐

“忠义”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为宣扬和歌颂的精神力量,它也成为支撑整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在电影《赤壁》中把忠义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出深厚的朋友情谊。影片中,为了战胜敌人,保存自己的生存境地,诸葛亮等人一同精心设置出攻击曹操的作战计划,而诸葛亮也如是说,在每一场战争中都需要朋友,不仅我们需要,东吴也是如此。这就是联盟的友谊,而他们最为看中的便是各自的利益,之所以能联盟也只是印证了,利益是一切行为活动的落脚点。在电影《赤壁》中有一处情节为小乔在给周瑜辨析曹操的境地时,说道曹操确实懂得用兵之道,但是他惟一缺乏的就是朋友,所以这就注定了他的失败,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另一个古老的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论是“得道”还是“失道”,有无朋友的帮助才是其成立的根本条件,而正是因为曹操没有朋友,才决定了整个赤壁战争中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从古至今,要想得到道义就需要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名正言顺;其二是一心为民。基于这两个先决条件,在影片中曹操欲图攻打刘备和孙权,但是刘备是皇叔,而孙权则是一直都安稳地待在东吴,两人都没有谋反的意图,所以曹操这一举动无疑是出师无名的,但他不管天下之民的生死存亡,也不顾军队的修养,毅然决然攻打孙、刘,其行为更多的只是昭示出他独霸天下的野心勃勃。而孙、刘和曹操的意图则刚好相反,他们联盟是为了抵抗曹操的攻打而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刘备虽然溃败,但他仍不放弃百姓,所以他义愤填膺地说道,如果连自己的百姓都无法保护好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就没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张飞则命令士兵组成人墙,为百姓的撤离提供了一道屏障;关羽在面对强大的曹操大军时,心中仍然抱着不能让百姓受苦的使命顽强抵抗着,始终都不肯撤退。孙权集团也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当周瑜的士兵偷了周边一个老农家的水牛时,周瑜并没有当着众人的面揭穿,而是顾及了他们的面子,并给予了他们改错的机会,同时也赔了老农一个水牛,这也凸显出军民之间的和谐之处。战士们为了百姓的安稳生活,各个都雄心壮志;同时也为了保护苍生,保卫国家的荣辱,坚持与敌军反抗到底,孙、刘联军也象征正义,为道义而战,他们的胜利也是所有人共同期望的,百姓所希望的,于是孙刘联盟也成为道义的化身。

(二)精神之友表现古代共同追求的人文价值

自古而来,英雄都是孤独的,这是由于很少有人能体会和达到他们的心中的境界,并成为他们精神上的伙伴,于是知己就成为个人精神上的最理想的境界,但是知己是很难遇见的,这也促使了许多的英雄都处在孤独的状态中,但在电影《赤壁》中则突破了这一传统的宿命,所以精神之友也成为影片中的一个主题内容。影片中令人钦羡的周瑜和小乔之间的爱情也基于在两人心有灵犀的基础上,所以从周瑜的音乐中,小乔就能明白周瑜心中所想,从周瑜平静的状态中,小乔也能看到他心中的不安。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两人的精神情谊也得到了升华。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和诸葛亮都是聪慧过人,两人在抵抗曹军大战中,表现出相互合作而又相互敌对的关系,周瑜心气高,所以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并几次都欲图杀了他,就在诸葛亮去借助东风为了火烧赤壁时,周瑜却暗地里派人去杀诸葛亮,从中可见两人的关系确实十分紧张。但在电影《赤壁》中,两人则是成为心心相惜的精神之友,两人在一首悠扬、清丽而又盎然的双琴合奏中,传达了对方的情谊和胸怀,他们虽然没有一言一语,但是从他们的琴声中就已经表现出两人相通的精神力量,两者相辅相成,谱写了一支和谐的乐曲。

(三)和平理念宣扬古代核心理想价值

在电影《赤壁》中,正因为有了战争,所以也传达出人们对和平的希冀。为了表现出这一和平的古念,影片中通过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场景来表现,例如影片中描写到小乔和周瑜共同抚养的小马出生,小乔希望周瑜不要让小马成为战马,并且希望只要小马健康长大就好了;诸葛亮和鲁肃在心中已经深切熟知,只要曹操的军队一来,那么东吴如同仙境的美丽也会瞬间成为一片废墟,人民将生灵涂炭;周瑜也感慨道,自从我打过一场战后,就特别不希望有第二次的发生;孙尚香也回忆起以前和哥哥在江对面一起打猎玩耍时的情景,许多人都聚集在广场上一起欢快歌舞来表达出对这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当周瑜在练兵时,所有的官兵在听到牧童的笛声时,被之深深吸引,顿时整个军营全都安静下来了,都沉醉在笛声传扬的和平、安详的生活中,这个笛声寄予了全体官兵心中的希望,也带给他们宽广的天空、任意翱翔的云天,在笛声中没有战争和死亡的场景,在此时,他们的心中都极度抵触战争,谁不希望和平时代的到来呢,但在他们的心中又深切了解到,只有通过战争来终止下一场战争,才能真正过上和平的生活,而这个笛声更是坚定了他们心中保卫家国的信念。另外,影片中还在多处中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来表现出和平的生活理想。在吴宇森的电影中,经常利用白鸽来凸显出对和平的希冀,当枪火迸裂时,白鸽在这一画面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寓意了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在电影《赤壁》中,白鸽又成了和平的象征,通过白鸽身上洁白的羽毛与无情的战火形成对比,同时,影片中还描写到小乔在书写许多个“平安”,甚至是给她自己的孩子取名为平安,这些都集中表现出对和平的追寻和憧憬。

(四)团结理念凸显古代精神文化的精髓

在电影《赤壁》中,虽然在有些场景中都表达出敌对的情感特征,但是团结的号角也不断吹响:周瑜在勤练兵时,对战士们特别强调,东吴的军队最为需要的就是全军上下的团结;当周瑜看到刘备编草鞋需要用的草时,他拿起其中一根草,并将其扯断,然后又拿起其中一把草,却无论是使怎样的力气都很难将它折断,并通过这一行为来说明团结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因为只有众将士团结在一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实际的战斗过程中,刘备和孙权两支军队又通过合编来共同操练,并一心致力于抗敌。在《赤壁》中虽然孙、刘盟军在力量上与曹军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比曹军更加团结,上下始终连成一心,士兵也信心满满,与曹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营中的军心没有联系在一起,再加上曹操本身也具有多疑的性格,他时常都在担心着自己被人谋杀,而他的部下也惶恐着被他杀害,在打仗时,曹军的前锋基本上都是降兵,而自己的亲信则被编排到后面,这与孙、刘盟军形成了可比性,在这场战役中,兵将是否团结就成为胜利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电影《赤壁》中,也着重弘扬了团结的古代精神和文化氛围。

三、结语

电影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也是每一个电影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影视作品成为展现和浓缩世界各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平台。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进,中国电影也展现出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景象,中国电影在与世界电影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不断发扬具有代表力的民族文化。电影《赤壁》则集中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魅力,精心展现出三国纷乱的历史进程和乱世出英雄的鸿篇,这在中国电影全球化的背景中进行了文化上的一次尝试,在《赤壁》之后,必将有更多的国产电影出现在银幕中并着重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把中华民族的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地中。

[参考文献]

[1] 米文佐.三国题材影视改编的文化魅力――从电影《赤壁》说起[J].电影文学,2009(11).

[2] 杨珍.跨文化传播中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象征性参照――以电影《赤壁》为例[J].新闻界,2010(02).

[3] 岳振国.论电影《赤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衡水学院学报,2010,12(03).

古代文化范文第3篇

祭品

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祭祀神灵就理应拿出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为了讨好不同的神灵,祭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食物、玉帛、人牲等。古人对丰厚的祭品也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燔烧、灌注、埋、沉没、悬和投等,分别用来祭天、地、山、水等神。人牲就是以人为祭祀品,“人是神最受欢迎的牺牲”。人祭成为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最高形式的献祭。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后来逐渐规范化,出现了固定的地点,主要有平地、坛,另外还有平坑、宫庙和坟墓等场地。

注重恭敬虔诚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的特征之一。面对神灵一定要发自内心的恭敬,祭神时要相信神灵的存在,内心如若不相信神灵的存在,就无法与神灵沟通,如此祭祀便没有什么意义。所以,祭祀的原则是“敬享”、“贵诚”。《易・既济・九五》有“东邻杀牛,不如西邻祭实受其福”之说,原因就在于祭祀贵在态度的诚敬,而不在于祭品丰俭。一般人祭祀要诚敬,天子、诸侯祭祀更要至诚至敬。由于注重恭敬虔诚,《礼记・祭义》引出祭祀“贵质”和祭祀“不数”、“不疏”的主张。祭祀“贵质”就是主张祭祀场所和使用的器物崇尚质朴。祭品崇尚用一种薄酒和清水、粗布、草席和竹席:祭祀进献的羹不加作料、祭祀用的圭不加雕琢;郊祭的场所只是打扫干净地面,没有什么建筑:天子郊祭乘坐不加彩绘的车。这些都体现着祭祀“贵质”的主张。祭祀“不数”、“不疏”,就是祭祀的次数要适中,不要过于频繁,也不要过于稀少。祭祀过于频繁会使人产生厌烦情绪,导致不恭敬:祭祀过于稀少会使人产生怠慢心理,导致遗忘。只有“不数”、“不疏”,祭祀时才能保持深厚的情感。

祭天

万物有灵的观念形成了多神崇拜,人们的祭祀对象也随之增多。在古代,各部族祭祀的对象和内容互不统属。中国古代宇宙观中最基本的三要素就是天、地、人,所以众多的神灵可以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祗。

在古人看来,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万物之父。它控制着万物的生死祸福,甚至是人间的改朝换代。人们对它望而生畏,自然产生了对它的崇拜和祭祀。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贫民百姓,无不信天、敬天、拜天,他们都以种种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佑护。祭天大约从周王时就有了,王被称为“天子”,所以要隆重的祭天。祭天是郊祭。天的功德至高无上,祭天也最隆重。祭天突出一个“尊”字,天子才有资格祭天。通过祭天,君王的权威也会得到加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祭天与王权形成了“政教合一”的趋势。

祭天,是国家的第一大礼,也是王室的特权,所以,祭天已成为一种必备的政治仪式,历代帝王不论是开国奠基者,还是承继中兴者,或是危亡丧国者,都不敢忘记祭祀上天。秦汉之际,祭天有了更加正规的仪式,主要有封禅和郊祭。至唐宋之世,祭天已完全成为了政治伦理中必备的仪式,即使是异族君王,也会采纳汉制旧俗。元代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统治者除了祭拜蒙古族自己的“长生天”外,依循旧制也进行祭天的仪式。明代祭天也很合乎礼仪,永乐年问,北京的南郊专门建起了天坛来进行祭祀‘,祭祀礼仪繁琐。清朝祭祀除了本民族的祭礼之外,也沿袭了汉族的祭祀礼仪,在皇帝登基、册立太子、册立皇后、皇帝出征、重大节日时,都会去天坛祭天。

祭地

对地界神灵的祭祀最早没有地神与社神的分别,自秦汉经唐宋至明清,祭地与祭天是同时进行的,成为郊祀大地。祭地之前3天,皇帝提前斋戒,致祭当天,祭坛各方位摆放各方神位,然后根据礼官的要求进行迎神燔柴、奠玉帛、进俎、行献礼、望燎、献牺牲和玉帛等程序。祭地是社祭。祭地突出一个“亲”字,百姓可以祭地。腊祭是每年岁末合祭万物而举行的祭祀。腊祭的对象包括与农耕有关的各神,甚至包括督促农耕的田之神、扑食伤害庄稼的田鼠、野猪的猫神、虎神,还包括堤防之神和水沟之神。除了地神,人们还要祭拜的比较重要的地界神灵有社神,社是土地的象征,社与五谷之长的稷相连,称为社稷,表示整个农业,而农业又关系到王朝兴衰,所以社稷成了国家政权的代名词。它也作为王朝的重要的祭祀对象传承下来,后来由于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官方的社祭只留下了外在的形式,而民间的社稷演变成了城隍神与土地神。

地上的神灵很多,人们要祭祀的对象也很多。有些神灵在人们心中并不占特别重要的地位,但他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也会进行一些祭祀。除了祭祀地神、社神外,山林、川谷、丘陵供给民众生存需要的物资,都有功于人类,人们也会祭祀山神(山鬼)、水神、石神、火神等地界神灵。

祭祖

原始社会便有了鬼魂的观念,经过长时间言语口传的渲染,祖先俨然具有了一种神秘的力量。他们能于冥冥之中监视子孙的行为并加以佑护或者惩罚,子孙也深信经由祭祀的仪式和祭品的供奉,可使祖神保佑与赐福自身。因此,与祭天、祭社合为古代的三大祭礼之一的祭祖活动也就有了基础。

殷商时期人们尊崇的鬼神非常多,但对祖先神的崇拜却尤为突出。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表明,殷人对自上甲以来的祖先进行频繁复杂的祭祀活动。殷人的祭祖活动会用人祭,手段也是非常残忍的,如砍头、活埋,甚至把他们剁为肉泥,焚烧、肢解就更是常见。祭祖活动在周代就已形成定制,周代也为后世的祭祖活动树立了典范,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在《诗经》中,祭祀祖先的诗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诗歌为多。初时的祭祖除了死时厚葬及人殉之外,还要定期的供奉酒食玉帛,后来发展为烧纸钱供祖先花销。而祭祀也是给了祖先游荡的魂灵一个归宿。对祖先而言,由于他在冥冥之中影响乃至支配人间子孙的一切事情,所以子孙如有重要的活动或发生灾难,就要祈求祖先保护。同时对已故长者的敬畏,也使人们定时为祖先供奉衣食。如此代代相传,遂成定习。

春秋时期,祭祖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已转化为“致意思慕之情”的伦理观念。秦汉时期,在平民社会中,祭祖与社祭成为一般百姓生活中及心灵上的寄托,社祭扮演着凝聚社会功能的角色,而在各个家庭中,祭祖则成为全年中不可或缺的行为。魏晋后,佛教思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融入祭祖思想中,形成了儒佛整合后的时代面貌。此后,又历经元明清朝,经过千百年的沿革变迁,中国古代的祭祖汇成了一种传统,历代相承,虽然偶有枝节增减,但其主流趋势俨然成形。在近现代中国的多数地区,祖先祭祀成为了各种祭祀中最重要的一种。几千年间,对其他神灵的祭祀或淡漠或消亡,或并入佛道两教之中,惟有对祖先的祭祀历经千年而不衰。

祭圣贤

古代文化范文第4篇

东()字的形状是日在木中,意思是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东方。南字的外框是木字的变形,内框里的字符是指向的意思。草木承受南面充足的阳光,枝叶就长得繁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西字古形是鸟在巢上。太阳西沉而鸟归巢栖息,鸟归巢就成了方位字“西”。北字古成两人相背。宫室多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背就成了北方的北。

方位最具体的应用是房屋建筑地点的选择,“上古之时草居露宿,冬则山南,夏则山北”。住家有一定的方位,起居坐向也自然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并且逐渐演化成特定的礼仪。主人待客东向表示平等尊重,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汉明帝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后来就把老师尊称为西席了。

接见下属南向表示尊卑主从,南面是古代人君尊者之位,即坐北向南。如贾谊《过秦论》:“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北面则是古代臣子、卑者之位,因天子坐北向南,所以臣子居南向北面见国君。如《资治通鉴》:“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这里的意思就是向曹操投降。“北”后来又引申出“溃败”之意,军队打败仗背向敌人逃跑就叫败北,如《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里的“北”指溃败的军队。

座位的方向虽是小事,但在政治场合,却是很微妙的。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鸿门宴上,项羽是主,刘邦是客,按待客的礼仪刘邦应该东向坐,项羽仗着兵力强大,却堂而皇之地坐在西面,显示了他的骄横自大。当时刘邦和项羽有着同等的地位,但他不愿意北向以示臣属,因此就折中请年纪最大又是项羽亚父的范增南向坐,而自己北向坐以示尊老,显示了不卑不亢的气节。

在古代,东西与左右常可互相替代,如《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这里的“东西”和“左右”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古人习惯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三国演义》第45回:“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江左即江东,魏禧在《日录杂说》中做了解释:“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自江北论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再如钱起诗《陇右送韦三还京》,标题中的“陇右”就是指陇山以西地区。

古人也用阴阳来表示方位,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山南曰阳,山北曰阴;水北曰阳,水南曰阴。”我国包含阴阳的地名比比皆是,如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衡阳”因位于衡山之南而得名。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洛阳”因位于洛水之北而得名。《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汉阴”即汉水南面。

古代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代中国;文化;信仰

1、关于葛兆光老师

善于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博览群书中及时掌握中外研究动态,是葛兆光老师思想活跃的关键所在。他突破了以往描述观念的历史嬗变的思想史写法,试图从知识、思想与信仰三者的经纬交错中、从精英与世俗之间观念的互动中揭示中国文明构成及发展的复杂底蕴。所以,翻开葛兆光老师的任何一本书,都不能不令你在其独到的见解中有所感悟。

2、接触《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提起古代中国文化,有人认为指的就是几本古书,或者是几座庙宇和寺观,这样的理解未免过于狭隘。文化犹如空气一般,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文化的影子。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之所以选择《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这本书,不仅由于葛兆光老师的个人魅力,他从中国古代文化的庞大体系中抽绎出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点,然后层层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此书以一种讲稿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文字虽浅,但是思想极深,尽管是在谈古代文化,但总感觉与我们现代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在顺畅的阅读中获得启迪。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儒家对家庭和社会的特别看法和做法、佛教道教以及它们关于今生和来世的信仰和技术、阴阳五行观念及由它而产生的种种知识等。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是未知而又神秘的,阅读完此书,不仅多了几分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更多了几分对现代中国文化的憧憬和期盼。

3、对书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1 古代的中西对比

首先,书中提到了古代中国对世界的理解,那时人们的眼中只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天下”就是天底下的那个“世界”,并且始终相信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但是西方人,自从发现新大陆以及环地球航行之后,便完整地认识了自己居住的这个“世界”。而且,从西方人的角度看去,可以发现世界上原来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传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直到利玛窦《舆地山海全图》的出世,中国的世界观开始转变。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中国人观念中的世界,也从“天下”走向了“万国”。

其次,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价值系统里,“国”的意义和价值超过了“家”,把大家放在小家上面,把集体放在个人上面,这就是价值观念。这与西方人以个人为基础的自由价值观很不一样。曾经一位英国人说,古代中国的这种价值观,使得整个中国形成了一个“相互负责”的也就是“连坐”,却又没有个人承担“责任”的体制,也就造成了国家的专制。为什么?因为皇帝除了向“天”负责之外,可以像“家长”一样为所欲为。

最后,从我们的信仰来说,古代中国大多信奉的是多神教,因为神本来就多,所以不会因为你信这个神,我信那个神,互相不通融。从而出现了“三教合一”的情况,也许这代表了宗教的包容性或者可以看出宗教自身界定就不明确。大多数西方人信仰一神教,当这些教士看到异端信仰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基础受到威胁,教士的自信心和安定感会受到挑战,于是,常常引起战争。很多战争是因为宗教的不能通融而引起的。

以上3个方面,是从古代中国人的知识,价值观念和信仰等与西方进行了比较,对比不是为了分出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使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的确,古代中国观察世界的方式,甚至一直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面对外部世界的立场和态度。从古人的价值观念中可以体会到极其深刻的儒家思想,可以得知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贯穿于整个社会秩序及民众思想。在信仰问题上,包容性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融合力,对于信仰缺失的今天,或许某些信仰的重拾,可以使整个民族进步。我相信也许当我们利用“异域之眼”,回顾历史,换一种角度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感触。

3.2 混合的信仰:儒、佛、道的精神世界

总体而言,在古代中国,儒家关心的是社会和秩序,“未知生,焉知死”,他们觉得人一生可以立德、立言、立名,就已经完成了生命的价值,所以并不关心生死的问题,这些影响了汉族中国人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看法。然而佛教讲究超越,把人生看作是苦难的,所以要求人对于生死不那么看重,在这种哲理和观念的层次上,它可以解脱生死。只有道教,把人生看成是美好的,把人生的乐趣定位在享受和欢乐上面,所以他们追求永生和幸福。可见,佛教更重视精神超越,道教则更注重肉体升华。佛教道教以及它们关于今生和来世的信仰和技术,都影响着汉族中国人的人生观念。

古代中国的是三教合一的,“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说的一点也不错。而且,其中还包括了两种不同的观念世界。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的知识阶层常常在各种宗教中吸收他们所想要的东西,建立他们自己的人生兴趣,这就是上层观念,而下层观念,也就是平民百姓的观念和原则就不大一样,它的目的性很强,如果不管用就不会信仰。因为这个目的,一个人也可能会表现为信仰多个宗教。这种宗教界限相当模糊而文化层次相当清晰的信仰情况,在中国特别突出。

我认为,“三教合一”是中国文化融合力的一种体现。正如佛教进入中国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佛教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民众生活之中,与道儒也有所交叉融合,葛兆光老师在书中也提到“到底是佛教改变了中国还是中国改变了佛教?”我想,这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博大才融合了一切,也改变了佛教,致使佛教中国化。

3.3 科学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碰撞——风水学说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很少有不讲究风水的。过去,我对“风水”的看法就是停留在封建迷信的圈子里,因为西方的科学知识传入中国之后,形成了一个科学主义的信仰传统,更使风水技术,以及风水技术背后的阴阳五行观念背景失去合理性。但是在此书中,我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对风水学有一个新的客观的认识。

看风水也是一门很专业的技术,本来这门技术也是大学问,它背后有很深刻的知识背景,也需要官方派专人学习和传授知识。风水学说是依据阴阳五行渐渐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在古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我国中医的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直至今日,人们还经常把风水和中国的建筑、空间观念联系起来讨论。从历史学的角度,我感觉到,风水在古代是一种知识和技术,阴阳五行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它的存在就说明了它的价值。而且我们从这种角度分析,更容易对古代有确切的理解,更能够体会古人拥有的无限智慧。

小 结

几周的时间将这本书读完,写下了浅显的感受,但是,这本书却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对葛兆光老师的书籍有了期待。在今后,阅读会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有写书的本领。”

谈论古代中国,其实就是理解现代社会。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慢慢去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