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 理论与实践

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职业学校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乃至影响学生一生的事业发展。我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潜能和自我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岗位,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已成为当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2、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3、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经常有不少中职学校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学校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三、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考虑的因素和步骤

1、确定志向。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2、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3、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4、职业的选择。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职业呢?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4)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5、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在职业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此时要作出选择。通常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 (2)我能往哪一路线发展?(3)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 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自己的最佳职业生涯路线。

6、设定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四野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 目标的设定,是在继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做出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

7、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

8、评估与回馈。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总之,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全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不但有利于缓解中职生的严峻就业形势,也有利于中职生应对以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变故;既能弥补教育体制上的不足,也可以促进中职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贵平.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 实践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郭海侠(1980- ),女,河南虞城人,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川 成都 61004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体育院系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SB01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87-03

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为了帮助失业人口有效就业,在波士顿市政府附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波士顿地方就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从此职业指导在全世界范围发展起来。1909年,帕森斯在其所著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后来被人们公认为职业选择与职业指导的经典理论之一的“职业―人”匹配理论。1951年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出版,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了人们普遍具有自我发现的潜能、自我抉择的能力。后来,美国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提出职业锚理论,认为职业生涯的辅导应扩展到人一生的发展。时至今日,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研究的范围涉及职业选择、职业发展阶段、家庭职业的平衡、职业生涯管理模型、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人格特征方面,这为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日益重视,但由于我国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起步较晚,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相关的实践经验借鉴,体育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施现状并不十分理想。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终生教育理念的广泛认可,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分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建立贴近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市场需求的系统性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体系,将成为我国各大体育院校的重要职责。

一、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可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其自我规划能力和规划的执行能力。针对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笔者将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的内容分为三大类:一是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所进行的教育。对于应届大学生而言,专业技能是他们的强项,各大高校也将所有的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到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这是一名大学生所应具有的一项重要技能。二是可迁移技能,也叫通用技能,是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获得和不断得到改善的技能,并能够迁移应用于不同的工作领域中,如组织、管理、调整能力等。可迁移技能是个人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依靠的技能。三是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常被看作个性品质,它涉及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管理自己,是勇于创新还是循规蹈矩,是认真负责还是敷衍了事,是否对工作有热情,是否自信等。自我管理技能被用来描述或说明人具有的某些特征,它们是成功所需要的品质,是个人最有价值的资产。

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体系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教育,关键是要构建一个“阶段化的专业知识技能提升体系;全程渗透化的自我管理技能提升体系;多样化的可迁移技能提升体系”三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系统(如图所示)。教育的方式与途径要针对体育教育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设计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重点和实践途径,分别指导帮助学生自主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成功就业。

三、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全程化的实践模式

根据以上所提出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以及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任务等的不同,笔者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适应期。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由于学生刚刚入校,对大学生活和所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只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也不甚全面,尤其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接触很少。因此,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掌握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具体任务如下:第一,学生入校开始,学校应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了解自己所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第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启蒙教育,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知识与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在大学进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引导其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用目标指引行动。第三,进行初步的职业素质训练。体育教育专业未来的职业方向是体育教师,“三字一话”技能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大一阶段开始,就应重视学生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的培养,例如开展钢笔字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基本训练、征文比赛等。此外,由于此阶段学生刚入校,对大学生活和环境只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自我的分析和环境的探索还不够。因此,从学生步入校园的第一天起,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就应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特别是和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一些活动。

2.探索定向期。大学的第二、三学期,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所学知识日益全面化,对体育教育专业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我的认知和社会环境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本阶段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科学地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训练学生的职业素质。因此,此阶段应采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与课外、校外的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大学的第二学期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职业测评,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引导他们在了解环境和社会探索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制定详细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书,并付诸实施。第二,大学的第三学期开始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素质训练。在此阶段,应根据第二、三学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课程及所学体育项目,依托第二课堂,设计系列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组织竞赛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主要开展多媒体制作与演示比赛、体育游戏组织与设计比赛、教案编写与设计比赛等。第三,进行职业规划能力训练。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节,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训练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并继续鼓励学生参加就业能力宣讲会、校企英才论坛,进一步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拼搏期。大学的第四学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入专项的定向期,第五、六学期进入专项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就业目标已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因此,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应更深入、更具针对性,培养的重点是学生的职业素质训练,通过职业素质训练增强学生的教学能力、组织竞赛能力、指导训练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大学的第四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课程,结合“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开展大学生就业素质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队列队形、口令、广播体操等,还要通过啦啦操比赛、教学比赛、实习前培训等形式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竞争力提升计划,不断修正和调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及各阶段目标,让学生重新构建更加切合社会现实的职业理念及自我认知,不断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与执行力。第三,在大学的第六学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模拟就业市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自荐材料制作大赛等活动。

4.冲刺期。该阶段主要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学生。此阶段的任务应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第一,这时可指导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获取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综合各方面的分析,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生活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包括所从事工作涉及的内容,与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的处理等,以便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第二,学生进入大四首先需要进行教育实习,因此可通过为期8周的教学实习将以上三个阶段培养的各项能力运用于实践。第三,对学生面试前的准备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训练。首先,对学生进行简历制作辅导,使学生明确简历的作用、类型和主要内容,教给学生简历制作的技巧,让毕业生制作出完善出色的个人简历。其次,对学生进行笔试和面试技巧的辅导,尤其是面试的基本内容、面试时的礼仪、面试中可能遇到问题的应对策略,以及如何做好面试后的追踪访问工作等,从而增加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面试成功的机会。同时,此阶段应继续鼓励大四年级学生参加模拟就业市场、自荐材料制作大赛、就业能力宣讲、校企英才论坛等活动,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第四,学校要经常举办就业双选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

四、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1.健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组织机构。体育院校应建立由校级专家团队、院系辅导团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组成的三级职业生涯教育团队,采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自助辅导平台、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学生目标动力构建以及各院系根据学生就业需求,开发、设计的选修课程等;个体咨询主要以研究性为主,辅导教师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类型典型问题的研究,将解决这些典型问题的方法做成手册供学生参考;而自助辅导平台针对就业准备四大重点、职业或专业信息库、职业测评等内容为大学生提供自助服务。

2.拓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途径和方法。要想让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很重要。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中,系统讲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声、光、电等现代化的手段,采取示范展示、小组讨论、实习演练、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应注重多种教育方式和第二课堂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以及专业学习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较具代表性的实践活动,以达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在人才培养上的紧密结合。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是当今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培养,多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提供专业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也应加强自身学习与锻炼,经常学习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促使自己更加专业化。

4.增加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经费。学校应承担起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辅助条件的职责,在经费、场地、必要的硬件设备与软件支持上,提供基本设施保障。否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难以实现,更不会对学校的发展有任何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常海亮,孟琪.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职业时空,2012(1).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92-0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于20世纪初起源于西方,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而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较晚,对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地高校纷纷加大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从整体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过去的十年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种种问题。

一、学生的规划准备不足,规划意识淡薄

1.学生的职业目标不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恐慌之余,并没有形成理性成熟的职业规划。2014年3月,笔者对西安市17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调查,63%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规划,“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工作”,表示“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学生为16%,“有模糊的职业目标”的学生为21%。一些大学生以考研为目标,从大一开始就把所有精力花在几门考研课程上,对其他课程不闻不问,只求及格,对各种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课程和活动也不参加。甚至有的地方高校全校师生均持这种态度,被社会称之为“考研基地”[1]。有的学生盲目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根据上述调查,西安地区二本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四年级学生,有72%的学生持有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37%的学生持有三种以上的证书。还有的学生看到社会上的所谓“成功人士”,就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该行业,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有的专科生计划着“升本”后做大学教授。有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脱离了实际情况的好高骛远,是无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还有的学生没有稳定的职业目标,看着社会上哪种职业收入高,就见异思迁,向往该职业。今天想着要做软件工程师,明天想做销售顾问,到毕业时才发现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不努力学习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只能被动应对;更有甚者,没有任何理想和目标,得过且过,无所事事,沉迷于谈恋爱、泡网吧,学习成绩不好,道德行为失范。[2]

2.学生缺乏自我认知。①自我认知的内容不全面,个人的成功是智商、情商、知识、技能、机遇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时,只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技能、智商因素,却没有考虑到“情商”这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3]。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而不是智商[4]”。不同于智商的是,情商水平无法用测验分数的形式准确表示,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判断。②自我认知的渠道单一,在上述调查中,问到“你是通过何种渠道进行自我认知”时,66%的学生都是通过网上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自我测评软件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渠道,但并不是唯一和最重要的。技术工具的测评结果只可参考,不能照搬。准确的自我认知,更重要的应该来源于老师、同学、朋友、家人等周围人的评价。可以采用面谈或调查问卷与自我测评软件结合的方式,来获得比较客观的自我认知。

3.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偏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力资源市场日趋成熟和活跃,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自立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得到了强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个人主义思潮蔓延,人生观出现偏移,限制了学生的更好发展。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大学生在评价他人时,多采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但是涉及自身利益,却采用利己主义的立场。大学生对于扎根基层、到艰苦行业和地区奉献是认同的,但却无法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对大学生的择业和个人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不高

1.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程度不足。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多是借鉴采用国外的理论,本土化程度不高。以大学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讲授的知识大部分为国外研究成果,如兴趣探索部分使用的是霍兰德量表,性格探索部分使用的是MBTI量表,谈职业生涯发展采用舒伯的生涯彩虹图,而在这些过程中,中国本土的职业生涯理论家或理论研究成果出现频率极少[5]。虽然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和教育均起源于西方,但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象是中国学子。在我国,不论是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还是全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均与西方具有很大的差距。正如需要“中国化”一样,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也需要“本土化”。

2.师资队伍建设不足。高校中,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背景,接触职业生涯相关理论的时间相对较短,在授课时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他们很多都是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并非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难抽出时间与精力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研究。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单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加课外辅导的方式,己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学生要求。更有很多高校还停留在简历制作、面试礼仪等就业指导的层面,完全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大力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自己的体系,应该是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而不是简单把就业指导的内容进行拼凑。[6]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开展自我认识和评估、生涯计划评估、职业生涯目标和实现路径设计、制定行动步骤等。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应该是从大学开始,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应该进行启蒙和普及。要像美国那样,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全面贯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关键是课程设置。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来设置课程,形成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实践性、实用性、确定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学科研究基础,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模拟实战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等;另一方面,高校不能闭门造车,要和用人单位加强合作,结合市场需求,联合开发课程,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对已有教师(包括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流程,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引进专业人才担任指导老师,如引进心理学相关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引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HR等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

3.开发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具。要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就必须选择专业化的评价工具。可以凭借本校专业人员自主开发,也可以引进现有的工具,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职业测评工具软件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为其提供发展建议[7]。

4.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活动。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流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网站,提供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资料,开发网上调查问卷、咨询和生涯指导系统。其次,开展专家讲座、报告会、论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营造氛围,使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入脑入心,并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最后,建立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职场。高校要和用人单位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就业见习基地、创业基地。

只有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发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具,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才能有效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斌.部分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N].中国青年报,2004-10-11(3).

[2]李颖.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策略[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曹振杰,王瑞永,李斌,胡树红.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何明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第4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increasing rapidly. So, it is can not be ignored to strengthen student management and improve graduates' quality. Career plant can help students to know about themselves and career atmosphere, establish career ideal and goal, formulate developing plan, and stimulate them actively improve comprehensive ability; its moral function is obvious.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德育功能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areer plant; guide; moral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85-02

0引言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多。高职学生的质量,关系到高职院校发展前途,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各个高校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是一种激励学生提高素质、具有德育功能的有效方法。

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实现一生的职业理想目标而确定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并进行相关努力的过程。即个人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为自己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的五大要素是知已、知彼、抉择、目标和行动,是个体为未来所做的策划和准备。它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分析个体专业兴趣、特点、特长、性格特征等;二是确定阶段性或其职业目标;三是确定适应个体的发展道路、方式方法;四是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等。职业生涯规划以分析自我为出发点,通过认识客观环境,确定适合“我”发展的目标,找出实现目标的途径,在个人的努力下,扬长避短,实现最佳人生职业状态。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以职业为依托、实现人生价值为导向的自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寓德育于职业生涯规划之中,既帮助学生解决了求职择业的实际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德育品质,可谓一箭双雕。

2职业生涯规划的德育功能

2.1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高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从不成熟趋向成熟的重要发展时期。随着青春期到来的自我觉醒,主体性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意识容易产生高估或低估自己的偏差。据调查,在高职院校一些学生将自己与升入本科院校的同学相比而产生自卑;一些学生来到高职院校后,发现理想与现实间存在差距,觉得校园环境、人文素质、师资力量等与自己想象的不完全一样,强烈的心理落差使他们产生一种失落感;还有一些学生自我意识超强,遇事出有“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独立,反对长辈和教师的教育和干预等。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应有内容,而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是正确的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规划以职业生涯为目标,需要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估,通过相关的量表测量、自我反思、成长回忆等方式,对自己做全面认识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取向等,客观全面地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我认识偏差,消除自卑和自负等不健康心理,为成功地走向社会、走进职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2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所学专业,培养职业情感,树立职业道德意识高职院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意识是建立在对职业的认识和了解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够深入,那么些职业道德观也就无从谈起。而职业生涯规划,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认知,要求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进行全方位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文献等查找资料,也可以进行职业人物访谈、市场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获取对相关职业最直接的认识。这些活动都是从学生的最想获得的信息出发的,学生自然愿意去做,克服了以往那些脱离学生、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德育方法的缺陷,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感情,树立一定的职业道德意识。

2.3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提升职业能力和素质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第一线工作的各类技术服务人员、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为基本原则。学校的德育也要围绕着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转“要我学习”的被动型为“我要学习”的主动型学习态度。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前提下,解决“我想干什么”与“我能干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我想干”与“我能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许多学生认识不到,所以就出现了学生在校期间不知道自己上大学的真正目的,有的学生甚至荒废了学业,到毕业时感到非常后悔。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认识到了这种差距,从而引导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弥补“我能干”与“我想干”的差距,就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素质。

2.4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理想教育历来就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更能激发学习的动力。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有松口气的想法,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带有极大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感到前途渺茫。上网成瘾、逃课、恋爱、生活懒散等现象屡见不鲜,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职业的了解,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职业选择和决策,确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这个过程实际是对学生进行的理想教育,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可以向往自己未来的职业状况,找准自己奋斗的目标,激励自己去努力实现。

2.5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准备,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途和社会的稳定。黄炎培先生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起者,对职业教育目的的“三个准备”非常准确: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社会服务之准备、为增强社会生产力之准备。充分说明了职业教育把就业谋生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就是有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不了解到哪里找工作。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职业生涯规划从学生入校开始就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选择,在校期间就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准备,那么毕业时就业就水到渠成了,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是其它德育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寓德育于职业生涯规划之中

职业生涯规划是伴随着我国就业政策的变革和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从国外引进而来的。但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德育功能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就业问题,在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寓德育于职业生涯规划中。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从学生开学就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一位学生都是必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所以要把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学校的必修课进行安排。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让每个学生能够为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环境和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目标,激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3.2 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坚持集中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相关的正式或非正式评估方式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建立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相关的社会关系、职业价值观、性格、能力、兴趣、职业目标、实现路径和计划等内容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并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指导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符合学生个体的实际。

3.3 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市场调查、生涯人物访谈等职业认知活动把对职业生涯规划感兴趣的学生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组成活动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市场调查,这种调查既可以到人才市场上去实地调查,也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了解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和劳动力供求行情,使学生对职业有直接的认识。开展生涯人物访谈,获取第一手的职业信息,使学生对职业的具体要求和现状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和职业情感。兴趣小组的学生把获得的职业信息用书面或板面的形式在学生中进行展示,使信息共享。

3.4 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可以用校园网络,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献资料、职业信息、专业发展动态等,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职业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沛.大学生职业决策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刘占年.开展职业认知教育,促进学生理性就业[J].职业教育研究,2008,(7):57-58.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 SWOT分析法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估外界环境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目标,制定相应职业生涯规划并实施的过程。它是个人职业历程的重要环节,包括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确定、制定行动方案和评估反馈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利用SWOT分析法能帮助中职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客观地分析所处职业环境现有与潜在的机会和威胁,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和社会的客观环境与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确定最优的职业奋斗目标及明确职业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增大职业成功的机会,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SWOT分析法的内涵

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韦里克(H.Weihric)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又称态势分析法,是战略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是将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的一种方法。近年来,SWOT 分析已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上, 如学校的自我分析、个人的自我能力分析等。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学生通过SWOT 分析, 能明确自身的优点和弱点在哪里, 并学会评估职业环境的机会和威胁,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工具。

二、SWOT分析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1、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个人由于生活、成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天赋和能力。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中职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学生首先对自己做全面地分析评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析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可从教育背景、家庭条件、人际关系、所学专业、学习成绩、个体能力、个性特点、个人专长、相关工作经验和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如学生的个人兴趣、性格、学识、交际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文体特长及人文素质等,列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自己的长处所在,找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和自己的弱势,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能扬长避短,弥补自身不足。

2、分析自身的职业机会和威胁。机会是指学生个体不可控,但是可以利用的外部积极因素;威胁是指学生在就业选择的时候面临的困难和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不同的行业(包括这些行业里不同的公司)都面临不同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对将来准备就业的行业和职业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将有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把握自身的职业选择目标。宏观就业环境分析包括国家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各区域产业发展态势、行业趋势等。微观就业环境分析包括来自各企业、政府部门、人才市场、学校或学长们提供的行业发展及专业相关的相关职位空缺状况的分析与预测。通过对职业机会和威胁的正确分析,使学生能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有一定的预防措施,利用机会、化解威胁,在市场竞争中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最佳目标。

3、做好职业目标选择。有效的生涯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最佳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学生根据自我评估和外界环境的分析,选择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按照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确定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选择职业目标要慎重,务求全面考虑,不能好高骛远,脱离现实。

4、制定职业行动方案。在确定了职业目标之后,制定具体详细的行动方案,实践行动方案便成了职业生涯规划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行动方案应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要说明为实现每一目标所要做的每一件事,何时完成这些事,通过什么途径完成等,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实现目标。否则,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在教学过程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做好为实现职业目标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计划,如要参加哪些方面的训练、要接受哪些教育和培训、在特定时期内掌握哪些技能、取得何种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完成哪些目标等。

5、评估与调整。在实践行动方案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这个过程既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又是不断认识社会的过程,更是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科学、合理的手段。如在学生参加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前期所对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反馈调整。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调整,使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针对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和调整奋斗目标及实施的措施,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确保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三、结论

对于中职校生来说,做好自身的SWOT分析、职业目标定位和行动实施方案有着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我分析的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分析的能力,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明晰的职业目标,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裴园园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究[J].《佳木

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