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孔子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孔子;编辑思想观;中国文化史;作用
孔子在我国古代编辑史上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成功的编订了“六经”,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了深厚的编辑思想。
孔子将国家礼法的维护作为出发点,把文化遗产的继承作为职责,在我国古代编辑史上最早提出了“文献”这一说法。“述而不作”是孔子在编辑过程中的宗旨,他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话,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根据《说文》中对这句话的理解,“述”代表的是循旧,“作”代表的是创作,“述而不作”实质上指的就是阐述但不创作的意思。孔子所强调的“述”,实际上就是“编辑”的意思,孔子花了大量的时间,编辑了《乐》、《礼》、《易》、《书》、《诗》这无不古代经典著作,同时他来撰写了《春秋》。
“述而不作”的编辑思想观,体现了孔子对于古代文化的尊敬,也与孔子的文化价值观、人生理想以及政治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述而不作”作为编辑原则以及编辑理论,一方面表明了编辑工作所具备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体现了编辑工作所具备的创造性;所以,可以将“述而不作”作为编辑工作中的一个基本规律。
“信而好古”主要代表的是孔子在编辑工作中的基本导向。孔子对于编辑工作的热情,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好古”情结。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到:“好古敏以求之者”,“好”代表的是爱好,主要表达的就是孔子沉迷于编辑工作中;“古”代表的是周代时期的规章制度与礼仪文化。
孔子的标记思想观中,还包括“垂世立教”。孔子强调利用编辑活动将古代著作流传下去,使其成为世人的典范,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礼教思想。孔子是在明确的编辑思想指导下进行编辑工作的,他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希望通过文化的加工与编选教材传播自己的理想与政治主见;孔子从事编辑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教学。孔子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一个具备儒家政治理想的从政人才,不仅向自己的学生灌输与讲解儒家道德标准,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孔子标记思想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1、对于文化具有整合作用
孔子撰写的“六经”,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中国文化在整体上的定位,对于后人的行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六经”是对六种文化类型的整合,它代表这中国文化具备的特征。主要体现在:①政治类型的代表作《尚书》,它是我国商周时期非常中的一些政治性文件的综合体,孔子对于这些政治性文件的态度十分严肃。②文学类型的代表作《诗经》,它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论语》中对于《诗》的论述文字是最多的,同时也最为深刻。③生活规范类型的代表作《礼经》,自孔子时代以来,古代的礼书就已经失传了,古代的礼仪规范主要体现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及其他书籍、政治性文件中。④艺术类型的代表作《乐经》,孔子编订的“六经”中,《乐经》是唯一个亡失的作品。⑤哲学类型的代表作《易经》,虽然《易经》由远古占卜之术演变而来的产物,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已经具有人生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内涵。⑥人事类型的代表作《春秋》,孔子是以鲁《春秋》为基础撰写《春秋》的。上述就是孔子对于文化的整合作用。
2、对于文化具有传播作用
孔子对于图书的撰写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他将撰写图书作为一个传播儒家之道的工具,同时也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播。孔子的先代为宋国贵族,后来由于宋国衰败逃往鲁国,两国均保留了大量的商周文化典籍,孔子收集与整合了相关的文献,并且将这些文献作为教材进行教学。当时广为流传的文献典籍主要有六种,即《春秋》、《诗》、《易》、《礼》、《乐》、《书》,统称为《六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又被称为“六经”。“六经”是我国现代保存最为完整、古老的书籍之一,孔子撰写的“六经”,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文化知识在社会中下层中的广泛传播,完整的保持了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史资料,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孔子与“六经”之间的关系来看,孔子对于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贡献并不是他对“六经”的著述,而在于编辑,孔子通过编辑“六经”,将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思想充分的展现出来,并且成为后世追溯、理解古代文化的基础。
3、对于文化标准化具有的推动作用
孔子对于“六经“的编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标准化。孔子阅览群书、饱读诗经,阅读了大量的上古文化典籍,先人的仪礼习俗、思想观点在孔子的“六经”中均有所体现。从孔子时代以来,中国文化具有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封建等级制度;②“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③宗族观念;④史识;⑤“怨”、“群”、“观”、“兴”的艺术鉴赏标准与“诗言志”的艺术创作。
三、结语
孔子在古代时期编辑史上作出巨大贡献,不仅仅在于他编辑的“六经”,更加重要是的孔子为后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编辑思想,他的编辑思想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美学思想以及政治思想,也体现了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推动、选择、传播以及整合,在我国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芳.孔子编辑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待回过神来时,我已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穿着显然和我是格格不入。
正当我疑惑时,远处走来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呀!这不是孔老先生吗?我躲到一棵大树后,只见前方有两个孩子指着天上那轮金灿灿的太阳说着什么,孔老先生走上前询问:“你们在争论什么啊?”
一个孩子回答道:“我觉得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孩子不高兴了,抢着说道:“才不是这样呢!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近。”
孔子十分不解,当然我也困惑不已,于是孔老先生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这么觉得呢?”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却只像盘子一样大,这不正是近大远小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禁频频点头:“没错,确实是这样。”
另一个孩子却说:“你看,这太阳刚出来时是很冷的,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远凉而近热的道理吗?”
两个孩子请孔子来说说到底谁对谁错。
听完他们的对话,我不禁笑起来,这一笑不要紧,让他们发现了穿着“奇装异服”的我。
孔子正为难着,我的出现更是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然而更让他一头雾水的还是我的笑声。
他们也不管我是谁,问我:“你笑什么啊?”我解释着:“你们还别不信,你们呀,说的都是错的。”
他们脸上写满疑惑,问:“哪儿错了?”“其实太阳和我们的距离是不变的。”我对他们讲解道,“至于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是因为我们视觉的误差。早晨的太阳在比它小的物品的映衬下,就显得大很多;然而中午映衬太阳的是辽阔的天空,它就显得很小了。其次,早晨的天空不够亮,太阳就显得大,是因为阳光比起昏暗的天空明亮得多。而中午的天空很明亮,太阳就显得小一些。”“哦,那为什么早晨冷,而中午热呢?”孔老先生疑惑地问道。我说:“那是因为地球也就是我们住的地方在动,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早晨太阳斜射大地,温度很低;中午太阳直射大地,温度也就上升了很多呀!”
大家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态。
两个孩子明白了,笑着说:“孔老先生,谁说你知识渊博啦?”
而这时,一抹银光洒在我身上,时间就此定格,我又回到窗前,月亮已经挂上了笑脸,就像两个孩子和孔老先生的笑容。
我想,他们现在一定是百思而得其解了吧!呵呵……
自我评价
写作文的时候,脑海里不停地浮现出穿越的情景,上课学过的科学知识被放到作文中,总害怕像是硬去似的,没想到还挺自然的,相信自己以后一定会写出更好的文章!
目前高中生写作现状中出现了一些令大多数同学为之心生畏惧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同学们的作文不够出色,得分不高。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质量,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高中生 写作 瓶颈问题
作文一直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因此高中的老师们和同学们都非常重视作文这一项功课。但是,目前高中生写作现状中出现了一些令大多数同学为之心生畏惧的问题。这些问题像瘟神一样围绕在同学们身边,使同学们的作文不够出色,得分不高。如何赶走这些瘟神呢?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质量,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一、更新落后的教育模式
落后的教育模式对高中生写作方面的进步有很大的阻碍。什么是落后的教育模式呢?落后的教育模式是指不能够结合学生特色,具有强制性、敷衍性的教育模式,比如说在写作之前不进行写作思路的解析、在同学们交上作文后不认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等等。这样的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教育模式的更新。如何进行作文教育模式的更新呢?大致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方面: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帮助同学整理写作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写作技巧等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指的是在进行某一个作文专题时,认真教学,责无旁贷。高中作文需要精,精品、精致,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考试中,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从而提高作文的得分。这一个“精”字,就需要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设计好专项训练的方案。
例如,写作的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在进行这一个专题训练时,老师可以帮助同学们找一些素材,进行专项训练。像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都可以用来辅助写作。帮助同学整理思路,是作文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高中作文经常会有一些材料作文,有些同学不能正确的理清材料所包含的用意,因而写作时会出现跑题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老师来帮助同学们整理思路。还以前面提到的荀子的《劝学》为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的用意是指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经过老师的点拨之后,学生写作时逻辑思维会更加完整。引导学生主要学习写作技巧,可以快速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写作技巧是为作文增色的主要步骤,像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整体结构的布局,都是高中生在平时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应该进行作文课时,重视引导同学们学习写作技巧。
二、注重平时的素材收集
素材的缺失是目前为止高中生在写作文时出现的相对较大的瓶颈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平时对作文素材的收集不够多,以至于一到写作时就脑子发蒙,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素材来丰富这篇作文,导致作文内容缺失,不够精彩,从而失分。注重平时的素材收集,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日常作文素材的收集呢?在此我列出了几点意见:①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整理和收集;②注意平时课外阅读的素材收集;③留心身边发生的可以当作作文素材的事情。素材的收集靠的就是一个坚持,日积月累,同学们的素材积累量会越来越多,写起作文来也会变得信手拈来。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比较经典的内容,有很多篇幅精致有深意,用来当作作文素材非常的合适。还以《师说》为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表达了两个道理,一是做任何事必须有一个准则;二是标准不是传统经验的再现,而是遵循规律的必然结果。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一句就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写作的延展,比如:1.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2.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4.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至于注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建议同学们多注意一些时事政治,例如今年发生的南海事件、英国脱欧事件、里约奥运会的一些赛事等等,这些都可以加以整理放在作文中去,丰富作文的整体结构。
三、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决定着作文这一大项题型的得分率。只有将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点一滴地提高,才能整体提升同学们的语文成绩。因此,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当前作文教育过程中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情。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最正确方式。有些同学掌握不好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老师就要针对这些同学们进行专项的写作训练;有些同学掌握不好写作时的结构框架,往往造成头重脚轻、鸡头凤尾等问题,老师应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作文结构框架的教育普及。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教师要做的不是统一,而是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善于写记叙文的同学就要发挥写记叙文的特长,议论文写的比较好的同学就加强自己写议论文的能力。例如有一个主题为“诚信”的作文题,题材不限,这时同学们就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擅长的题材类型,争取更多的得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中作文题材多变,单单掌握一种写作方法是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明白自己的短板所在,并综合发展。
以上三点建议是本人针对目前高中生写作现状所做出的总结与建议,作文中的瓶颈的解决还需要靠平时多训练多学习,正所谓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朱莉.论中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D】. 上海师范大学,2009
【2】张秀香.非构思写作与高中生作文技能习得【D】. 东北师范大学,2008
【3】房文青.高考作文改革与高中作文教学探讨【D】. 华中师范大学,2008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以后,"儒"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的学派时称谓。"儒者"即专指孔子及其门弟子。"儒学"即专指孔子思想及其门弟子发展的学说。孔于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五五二年,卒于前四七九年。其先人为宋人,后来避难于鲁。其父叔梁纪曾做过鲁国陬邑大夫。在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家世中落,家境贫闲。大约二十岁左右,做过"委吏"是管理仓库的小吏,和"乘田",职务是管理牛羊,还做过"儒"、即富贵人家有婚丧等事,为人赞礼,司仪。可能从"三十而立"开始授徒讲学。五十岁以后作了官,是鲁国的中都宰,后为小司空(工程建筑)和司寇(司法行政)。孔子后来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游说,试图在政治上谋求发展,施展自己韵政治抱负。但是,始终未能如愿。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书活动,先后有四十余年,培养了众多的贤能弟子,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他广收门徒,据说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所谓贤者,即深浮孔学,在事业上或学术上有成就的人。从而,培养了人才,组成了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术群体。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孔子编定的"六经"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经济、历史、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他是通过"述"与"作"两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献作了系统的整理,编写删定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着述,主要是《论语》。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由于思想上的分歧,或对孔子学说理解的各异,出现了各立门户的情况,孔门分化了。分化的情况,韩非在《显学》中说:"儒分为八",即分为八个派别。八个学派的具体内容,多数没流传下来,其中思孟学派和荀子一派却大显于后世。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孔子以后,儒学成为显学,战国时期许多学者出自孔门,如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等人。两汉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政治观点的主干。因而,对中华民族精神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主要特点表现为:
1、重视传统,注重继承。儒家一贯主张"祖述尧舜,文武,"欣赏古昔,效法先王。孔子就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甚至认为自己长时间梦不见周公,是一种衰老的表现,真的达到了梦寐以求的程度,他整理"六经",也是提倡古道,不过不是"不作",而是古题有新解,按照他的认识赋于新意,是述而有作,不是泥古不化。后来,孟子则提倡"法先王"少"言必称尧舜"。荀子主张"法后玉",不过荀子的后王指的也是文武周公,与孟子的先王是一致的。后儒也都继续和发扬了这一传统。
2、儒家的基本范畴是礼与仁。孔子对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构成了孔学的理论基石。后学孟子系统发挥了其仁说,荀子则全面展开了其礼论。孟荀各自对仁与礼的学说作了阶段性的发展、以后的儒家门徒都继续在这两个范畴上大作文章,在形式上随时代的变异可能有所不同,宋儒就把礼发展成为"理"。
3、政治和伦理结合。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从董仲舒起把礼具体为"三纲五常",支配了整个封建社会,违反了它,就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4、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如何治民,统治阶级历来有德与刑两手,即镇压与教化并用。孔子主张对民要"道(引导)之以德,齐(整齐)之以礼。"(《为政》)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管理民众,民众不但有廉耻而且民心归服,是最高尚的政治。他认为理想的政治应当是免刑、无讼和去掉残暴、免除虐杀。但在现实生活中孔子也不是绝对不要刑。其倾向是重德轻刑,刑只能是不得已而用之。孟子继续了这个传统,主张"省刑罚",提倡以教化为主。他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尽心上》)、荀子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更张,他主张"重法",提倡"禁之以刑",但他的"重法"是和"隆礼"相联的,二者并重。同时他也把刑看作是惩戒未来、减少犯罪、进行教他的一种手段。他说:"凡刑之本,禁暴恶恶,且惩其未也。"(《正论》)荀子的德刑并重的主张显然有别于孔子,这表明荀子开始向刑治靠扰。后来的儒者,在如何运用法刑洽民上,也随社会历史各种的变化,在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总的倾向还是强调以德为主。
5、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从孔子起就不大探究"无"或自然的奥秘,《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可见孔于是很少讲关于夭命鬼神一类的问题。孟子讲天就比孔子多了,讲天人合一,但他是把天合于人,合于人性,合于人心,把天道德化了。最终归于地上的人间伦理,而不是化于神秘莫卜的天。荀子则明确提出天人相分,要制天命而用之。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1、关于仁
关健词:作文素材 细看 精读 拓展
一.抬头细看,铭记在心
看什么――看“墙”:文化墙、标语墙、板报墙等。那上面有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展现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崇高的人格修养和深邃的人文精神,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而且,这些内容大多处于校园显眼的位置,你无须“众里寻他千百度”,只须稍加留心便可“得来全不费工夫”。若能分门别类归纳整理,那更是“锦上添花”。如:
(1)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2)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3)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以上名言警句可服务于“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作文,亦可服务于2014年福建高考“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的材料作文。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以上名言警句可服务于“诚信”的话题作文,亦可服务于2014年全国大纲卷“契约精神”的材料作文。
(1)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2)我惟一的希望是能够多做奉献。――白求恩
以上名言警句可用于写“时间与人生价值”的话题作文,亦可服务于2014年江苏高考“青春与永恒”的材料作文。
二.埋头精读,借鉴在手
写作的很多“优美的原料”来源于我们所学过的高中教材。教材是专家们精心选编的最好的文学读本,那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石”: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名人事迹……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材料,点石为金,才是问题的关键。会运用,朽木也会化作栋梁;不会运用,即便是楠木梓树,也是一堆废料。
譬如《劝学》(人教版必修3)一文中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以用来阐释“捕捉机遇”、“善假于物,成功的捷径”等话题,也可服务于2013年广东高考“接受捐助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材料作文,还可服务于2013年湖北高考“大豆因盐卤而改变命运”的材料作文。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课文节选了老渔夫桑迪亚哥捕到了一条1500多磅的大马林鱼,在归航途中,与鲨鱼殊死搏斗。五个回合过去,老人未能占上风,抵挡不住鲨鱼的进攻,最终带回的是大马林鱼的一副骨架。这段素材可以用来阐释“不懈追求”、“人生之美”、“人是不会被打败”等话题,也可服务于2014年四川高考“站起来”的材料作文。
又如《陈情表》(人教版必修5),文章讲述了李密在蜀国灭亡后,被晋武帝征为太子冼马。他上书恳请晋武帝准许他暂不就职,在家供养祖母。直至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拜汉中太守。这段素材可以用来阐释“感恩”、“孝道”、“进与退”等话题,也可服务于2013年湖南高考“守护”的材料作文。
三.拓展阅读,记录在册
积累丰富、新鲜的议论文素材,离不开课外阅读。我们课外阅读搜集素材的触角可以伸向语文测试或练习作业中关于“人物传记”的阅读文本。
在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作文素材也是唾手可得。如: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文本《寂静钱钟书》,文中讲述了钱钟书因《围城》、《管锥篇》等著作而闻名于世,折服世人。之后,采访和拜访的人如过江之鲫,他却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寂静地坐在书斋里,两耳不闻喧嚣事,照旧埋头苦读,“心在焉”做他的学问。钱钟书成名后,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坚守内心深处的灵魂,没有因名利浮华而改变自己,于是被世人称颂为“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这段素材可以服务于2013年福建高考“漂浮与坚守”的材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