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淮南子本经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中原神话 民间神话 典籍神话
中原神话是指中原地区的民间神话,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河南大学张振犁教授携其学生亲赴河南省的周口、开封、洛阳、南阳、新乡等二十多个县市采集的、伏羲、女娲等著名的上古口头神话。中原神话的采集是神话学史上的一大盛举,它使民间神话真正走上学术研究的殿堂,对民间神话可与典籍神话等量齐观有着开拓性的作用和价值。
中原神话内容广博,资料丰富,涉及面极为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类:(1)宇宙起源神话:如开天地,女娲补天等神话。(2)人类起源神话:如洪水后兄妹婚神话。(3)英雄神话:如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共工与祝融战等神话。(4)文化创造神话:如伏羲画八卦、制网罟等神话。
《淮南子》神话是指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招集其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著而成的一部书中所保存的神话。《淮南子》以西汉前期颇为流行的道家黄老思想为本根,博采神话与历史人物、事件,阐发作者的宇宙观、人生观及其治国思想和治世之道。其中的神话材料丰富多样,涉及面极广,令人赞叹,这是同时代的其他著作所难以比拟的。归纳其中的神话主要有以下几种:(1)创世神话:如女娲补天神话,除蛟虫神话。(2)文化创造神话:如黄帝“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神话。(《览冥训》)等。(3)古帝王治世神话。如黄帝治天下,力牧,太山稽辅之等。(4)其他如夸父弃其策,化为邓林神话。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偷而食之神话等。
一、中原神话与《淮南子》中神话二者在形态上的差异
综观中原神话与《淮南子》神话,二者在神话内容上有很多一致性,但二者在对应神话上也呈现出极大的差别。
首先,中原民间神话是完整的,具有详细情节的神话,甚至很多神话还有明确具体的地理依据。而《淮南子》中神话多为抽象的概说,以一两句话概之。如女娲补天神话,此类神话,中原民间有很多。其中指出了补天的原因(与当地的气象,农业生产相关),补天的方法:用五色石汁液补,最后汁液不够,就用冰块堵。有的神话补天还有时间的限制。而《淮南子》中多以一句话言之。
其次,《淮南子》中神话的情节是零星的,片段的,本为一个故事的,却被分截成片段,在不同章节中被引用。中原神话的情节是相对完整的。如大禹治水神话,原因是共工振滔洪水,舜使禹疏导(见于《本经训》),其细节是“以身解于阳盱之河”(见于《修务训》)。又如黄帝与炎帝战神话,其原因见于《说林训》:“炎帝为火灾,故黄帝擒之。”又有夸父弃其策,化为邓林神话。(见于《地形训》)对于这两个情节,中原神话则将它们融为一个故事之中,说夸父是炎帝部族与黄帝战败而逃之。
最后,《淮南子》神话中神话是一元的,情节是惟一的,而中原神话之神话情节却出现了多元的现象。如女娲神话,《淮南子》中女娲神话多表现为补天,杀蛟龙情节,而中原神话中不仅有此情节,还有洪水后兄妹婚,抟土造人的情结。在补天方法上,民间神话也是多元的,有的是用拣来的五色石字填上漏洞,用骨针缝天上的裂纹。(《玄武•女娲•伏羲和黄帝》沈丘)有的是拣来许多五色石,用粘糊糊的河水把彩石粘起来,一点点垒起来。(《伏羲与女娲》)有的把石头炼成汁子,后从东南向西北,在很高很高的太空上,弥漫补成,石汁用完了,西北面未补完,就用石块堵。(《女娲补天》)其情节多样成为民间神话的重要特点。
二、从中原神话与《淮南子》神话差异看民间神话与典籍神话的关系
中原民间神话和《淮南子》神话尽管在神话情节方面整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故事的完整性、详略性、通俗性、一元多元性等众多方面都表现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民间神话和典籍神话异质性的典型体现,其中展现的是文人作家对民间神话的发挥和运用以及民间神话在自我发展中产生的众多变异,这种现象是两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1.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倾向对民间神话有所取舍的问题,这是造成典籍神话零星,片断的主要原因。
《淮南子》作者刘安在创作时将文章分为原道、地形、览冥、天文、修务等二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论述的侧重点,在引用神话阐释道理时,必然会抽取部分以供自己的论说需要。从而很难将完整的情节,复杂而多元的民间神话全部归纳进一个章节中。如在《地形训》中作者在陈述地理方位时,仅引用夸父神话的一个片断“夸父弃其策,化为邓林”来说明其陈说的地理方位。又如大禹治水神话,《本经训》中有“舜乃使禹疏导三江五湖,辟五阙,导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是为了说明舜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其身遭乱世之患,而能造福百姓,为民谋福利,以此歌颂圣人的伟业。从中可见文人作家在借用神话进行典籍著述时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能为其创作目的服务的即引之,否则即弃之。
2.是否直接采自于群众口头,也是典籍神话出现零星片断的原因
中原神话作为口头民间神话,在原始社会中是人们集体记忆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字出现之后,掌握文字工具的上层人士把口头神话,以文字的形式在典籍中记录保存下来,成为后代文人阅读和研究的重要文本。正是因为典籍神话的这种固定的文本形式,后代文人的神话思维得到了极大的限制,民间口承神话的多元性在只局限于典籍神话的文人脑中很难实现。相反,文人们在对民间神话运用时,对原本的神话情节进一步拆析建构,由此形成了典籍神话的进一步零星化、片断化。但无庸置疑,在中国漫长的封闭稳定的农业社会里,在上层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同时,民间口承神话也始终以一股潜流,有着自己自行的发展道路。对于善于体察百姓,接近群众的作家,这种宝贵的神话资料也始终会为他们所重视,从而采撷运用。而淮南王刘安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在《淮南子》中,有部分神话材料是其以往的典籍中未曾有过的。最典型的是女娲补天神话。此神话在《淮南子》中叙述得非常详细。而考察淮南王刘安的身世,他原本是河南西华县一带人,而西华又是典型的女娲补天神话的重要流传地,淮南王刘安善于治理百姓,应该对百姓的口头文化相当重视。因而,女娲补天神话保存相对较为完整。而其它神话则更多是零星、片断,不成系统,这应该与对典籍神话的运用有关。
3.中原民间神话由单纯向复杂演变的结果是有些中原神话区别于典籍神话出现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民间口头神话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民间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融合和变易现象。有些不同类型的神话在口头传承中很可能会交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神话。如女娲补天神话。在中原民间神话中,既有大量单篇的伏羲、女娲洪水后兄妹结婚造人的神话和女娲补天神话,也有二者的融合,即伏羲、女娲兄妹洪水后结婚补天造人的神话。而《淮南子》中只见到详细的补天神话。从二者的比较中分析,首先,从淮南王刘安创作《淮南子》的目的来看,《淮南子》叙述此神话是为了以女娲治政时的以德治,造福于民的创世功业说明自己的治国主张:诚顺天意,以心治国,基于这样的目的,他没有必要对女娲造人功绩给以取舍。其次,从民间神话的多形态看,相当一部分调查资料,只讲女娲补天和建城神话,同时,也存在大量关于洪水后兄妹婚及造人神话,也有一部分二者的融合。由以上推断,完整的洪水后兄妹结婚补天造人神话是一种漫长社会中“文化累积”的神话融合现象。
4.民间神话的历史化、宗教化也是中原民间神话出现多元现象而区别于典籍神话一元性的重要原因
中原民间神话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间发展阶段,其间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出现了传说化和宗教化的倾向。中原民间的黄帝神话便是其典型反映,民间关于黄帝的神话有很多,如密县云岩宫一带流传的黄帝战蚩尤神话已从神话色彩极浓的战争演变为黄帝靠实战练兵,研讨和运用具体战略战术,战胜蚩尤的历史战,这种神话人物的历史化增强了故事的可信性,是民间百姓对圣贤伟人的渴望的心理需求决定的。除了历史化,中国的宗教也对民间神话进行了改造,标树自己的教理,从而创造出新的神话,如民间黄帝登崆峒山访广成子求道神话、骑龙登天神话明显是带有道教宣扬的求仙求道思想。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黄帝这个古代神话中的伟人从神话中“天帝”逐渐演变为我国的历史先祖“古帝王”,甚至他后来也成为我国道教的教主。
《淮南子》是我国重要的一部神话典籍,它以其广博的神话材料成为后世神话学研究的重要凭借。与民间神话相比,它是对后者的保存、提炼的结果,因而出现了零星、片断的现象。但其中却也保存了大量原生态的神话材料,这对民间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正是基于此,我们更应该将典籍神话和民间神话置于同一平台之上,客观地评价并相互借鉴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神话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犁,程健君.中原神话专题资料.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分会,1987.
[1]傅家勤.中国道教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3.
[2]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6.
《后汉书》卷40《班彪传附子固传》引班固《东都赋》:“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西荡河源,东澹海_,北动幽崖,南朱垠。殊方别区,界绝而不邻。自孝武所不能征,孝宣所不能臣,莫不陆水,奔走而来宾。”这里的“朱垠”所指何地?《后汉书》历代注家都付之I如,惟唐代李善注《文选・班固〈东都赋〉》云“南方”。新版《辞海》“朱垠”条释文,也完全按照李善注文。其实,这里的“朱垠”当指“朱崖”(即海南岛),而非南方。理由有五。
其一,班氏这段文字,讲的是东汉王朝政治势力所及和四夷宾服情况。西、东、北三裔所及之处既然都有具置,则南裔之“朱垠”显然也是具体地名,而非泛指南方。
其二,“南”,《文选》做“南”。《说文解字・走部》:“,S也。”《火部》:“d,照也。”若按唐・李善所注,则“南(d)朱垠”,意即南部跃过(或照耀到)南方。可见此注明显错误。
其三,“垠”与“”、“崖”同义。如《淮南子・本经训》:“凿@池之深,肆畛崖之远。”汉・高诱注:“崖,垠也。”《汉书・叙传》:“研、桑心计于无垠”。唐・颜师古注:“垠,也。”又《广崖・释丘》:“……_、陴、濉③螅也。”《集韵・佳韵》:“,或作崖”。按上所载,则“朱垠”即朱崖。
其四,大量史志明确记载东汉时期海南岛在东汉王朝版图之内。诸如:《晋书・地理志下》交州载:“(汉武帝)元封中,又置儋耳、珠崖二郡,置交趾刺史以督之。昭帝始元五年,罢儋耳并珠崖。元帝初元三年,又罢珠崖郡。后汉马援平定交部,始调立城郭,置井邑。”又《旧唐书・地理志四》广州“南海县”下注:汉武帝灭南越国,以“其地立九郡”,曰:“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后汉废珠崖、儋耳入合浦郡”。既然领有西汉珠崖、儋耳二郡故地,则海南岛显然在东汉王朝的版图之内。又北宋欧阳搿队叩毓慵恰肪37琼州载:“东汉置朱崖县,属合浦郡。”此又见《宋本方舆胜览》卷43琼州及吉阳军、《记纂渊海》卷16琼州、《大明一统志》卷82琼州府等。这说明《后汉书・郡国志五》合浦郡之属县“朱崖”,显然在海南岛。
关键词: 《离骚》 词义 训诂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充沛,缠绵悱恻。其内容博大精深,引用诸多神话故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斗争过程,抒发了屈原的身世之感,表达了他的美政理想,显示出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高洁坚贞、上下求索、顽强斗争的人格形象。然而诗中存在大量的先秦古语、楚地方言以及众多名物,屈原行文更多用形容修饰词语,所以又古雅艰深,晦涩难读。历代为其注解者虽然不少,可又各执己意,莫衷一是。
本文运用训诂学的方法,采用札记形式,参考各家注解,对《离骚》中的“初度”、“耿介”、“猖披”、“謇謇”、“陆离”、“灵琐”和“昡曜”七个词语,在前哲时贤的基础上,对其词义作出新的训诂,以求疏通文义,就正于方家和读者,益于日后之学。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初度:王逸曰:“始生年时,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吴世尚曰:“始生之日也,在天为度,在历为日。”朱熹曰:“初度之度,犹言时节也。”汪瑗曰:“初度之度,犹言时节也,谓出生一岁之时节,不必专指初下母体之时而言也。”钱杲之曰:“谓幼时态度也。”蒋骥曰:“初年之器度。”胡文英曰:“初年之气度也。”王树枏曰:“谓幼时之心度。”黄灵庚曰:“谓出生之容态。”
谨案:初,《说文》:“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段注云:“用刀则为制之始。引伸为凡始之偁。”初,王逸、吴世尚训为“始”意,皆是,其他谓“幼时”亦近,然汪瑗特指“出生一岁”,不知其所据也。度,《素问·至真要大论》:“又凡三十度也。”[1]王冰注云:“度,日也。”《素问》中“度”均训为“日”。又《周髀算经》卷下:“月度疾,日度迟。”[2]赵君卿注:“度,日月所行之度也。”《后汉书·明帝纪》:“正仪度。”[3]105李贤注:“度,谓日月星辰之行度也。”此处“态度”、“器度”、“气度”、“心度”、“容态”之说,颇似牵强。始生之婴儿,从容态、气度观其内美,殊非易事。合上文“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顾炎武等皆注屈子以寅年寅月庚寅日生,王逸以为其生得阴阳之正中也。又有《日书》875简:“庚寅生子,女为贾,男好衣佩而贵。”[4]据此,皇考赐屈子嘉名应源于生辰,故“初度”训为出生之日为胜。吴世尚之说是也,王逸、朱熹之说则转义也,而蒋骥、胡文英、王树枏、黄灵庚之说乃“度”之引申别义,非也。初度,后世多因称为“生日”,可见于《欧阳全真生日》诗:“南风属初度,杯酒相献酬。”[5]和《聊斋志异·莲香》:“会媪初度,因从其子婿行,往为寿。”等。[6]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耿介:王逸曰:“耿,光也。介,大也。”蒋骥曰:“耿,明;介,守也。言尧舜知明而守固。”胡文英曰:“明而有分辨也。”王树枏曰:“专一也。此言任贤不二。”褚斌杰曰:“光明正直。”
猖披:王逸曰:“衣不带之貌。”刘良曰:“谓乱也。”汪瑗曰:“猖,狂也。披,乱也。”钱澄之曰:“言不由道路以行。”钱杲之曰:“行不正貌。”陈远新曰:“犹言放肆。”胡文英曰:“放纵无检束,如不介马而驰之类也。”
谨案:此处二句为对举,意在褒尧舜之正而贬桀纣之邪曲。故“耿介”与“猖披”亦为对举,分言“遵道而得路”与“捷径以窘步”。潘岳《秋兴赋》:“宵耿介而不寐。”[7]588李善注引王逸《楚辞》注曰:“耿介,执节守度。”又谢灵运《过始宁墅》:“束发怀耿介。”[7]1238张铣注:“耿介,谓节操。”而猖披,游国恩曰:“猖披,本当作‘裮被’,《广雅·释训》:裮被,不带也。王念孙《疏证》云:《玉篇》:披,衣不带也。‘披’与‘被’通。合言之则曰裮被。盖‘裮被’二字以比肆行不谨。”据此,可见“耿介”谓持守笃定,节操不变。“猖披”言性行变异,作为散乱。王逸、胡文英、褚斌杰释“耿介”之说去意稍远,王树枏谓任贤不二亦未知其由。而诸家之训“猖披”则皆得近合其实。此二句言尧舜节操循道得正,桀纣言行变异以求捷径而困顿。又顾炎武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谓之耿介,反是谓之猖披。”是也。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为舍也。
謇謇:王逸曰:“忠贞貌也。”汪瑗曰:“不避险难而竭力尽忠之意也。”刘良曰:“直言貌。”周拱辰曰:“謇謇谔谔之义,语不违心,憨直自任也。”朱冀曰:“謇,直言貌。謇謇者,犯颜苦口,屡进言也。”朱熹曰:“难于言也。”刘献廷曰:“謇者,从塞从言,欲言而不能言之貌。”胡文英曰:“讷言而诤也,数而取辱之意。”
谨案:《周易·蹇卦》六二爻载:“王臣蹇蹇,匪躬之故。”[8]《正义》曰:“王谓五也。臣谓二也。九五居于王位而在难中,六二是五之臣,往应于五,履正居中,志匡王室,能涉蹇难,而往济蹇,故曰‘王臣蹇蹇’也。尽忠于君,匪以私身之故而不往济君,故曰‘匪躬之故’。”《说文》段注:“蹇,难也。行难谓之蹇。言难亦谓之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蹇,亦作謇。”[9]謇,《方言》卷六:“难也。”[10]又《玉篇》:“难也。”[11]可见蹇、謇古通用。观屈子此处之义,本之于《易》爻辞而来,而作“謇謇”者,亦“蹇蹇”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闲之,可谓穷矣。”由此,“謇謇”不仅难于言,亦难于行也。《楚辞·九章·抽思》:“岂至今其庸亡?何毒药之謇謇兮?”《楚辞·九叹·愍命》:“虽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后汉书·朱晖传》:“进无謇謇之志,却无退思之念,患之甚久。”[3]1460多是言、行混用。故汪瑗之说是也。王逸之训为“忠贞貌”,则转义也。如《后汉书·樊凖传》:“儒者竞论浮丽,忘謇謇之忠,习諓諓之辞。”[3]1126《东观汉记·传·申屠刚》:“謇謇多直言。”[12]亦用其义。朱熹、刘良、周拱辰、刘献廷、朱冀、胡文英之说均以謇谔难言忠直进谏一端为言,为后世多用,如《后汉书·鲁丕传》:“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刍荛以言得罪。”[3]884以后世常用义以训初起之义,难免失全也。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陆离:王逸曰:“犹参差,众貌也。”汪瑗曰:“参错美好之貌。”钱杲之曰:“光耀也。”李陈玉曰:“所佩光彩不定也。”徐焕龙曰:“光彩分散貌。”王念孙曰:“陆离,有二义,一为参差貌,一为长貌。”胡绍煐曰:“长佩陆离,正为参差下垂也。不齐为之参差,下垂亦谓之参差,参差自有长意,不烦改训。”
谨案:此处两句“高”与“长”、“冠”与“佩”、“岌岌”与“陆离”对仗甚工。岌岌,王逸、王念孙皆训为高貌。按此,陆离当训为长貌。《九歌·山鬼》“带长铗之陆离兮”,王念孙以为“陆离”谓长貌,可证。又戴震曰:“高冠长佩,即《涉江》篇所云余幼好此奇服,年既老而不衰也,以寓从吾所好之意。”故王念孙以长貌训陆离,是也。《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13]78《艺文类聚》征引繁钦《柳赋》:“郁青青以畅茂,纷冉冉以陆离。”[14]则亦为延绵、长义。王逸、汪瑗、胡绍煐之训为参差,非是。《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攒罗列聚丛以茏茸兮,衍曼流烂痑以陆离。”张揖曰:“陆离,参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深林巨木,崭岩参差。”《史记正义》、《文选》吕延济注等均释参差为不齐貌,而胡绍煐“参差自有长意”,似有牵强附会之意。许慎、颜师古、钱杲之、李陈玉及徐焕龙以陆离训佩之光彩,《初学记·介鳞部》征引魏缪袭《青龙赋》:“耀文采以陆离,旷时代以稀出。”[15]740《初学记·礼部上》征引梁沈约《侍游方山应诏诗》:“清汉夜昭晰,扶桑晓陆离。”[15]332则为后起之义,魏晋常用,又去意甚远矣。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灵琐:王逸曰:“灵以喻君。琐,门镂也,文如连琐,楚王之省阁也。”洪兴祖曰:“神之所在也。”汪瑗曰:“盖总指朝廷之所在,寄意于君也。”徐焕龙曰:“神仙府居矣。”李光地:“灵琐者,王居所以启闭,即下帝阍之所司者也。”屈复曰:“神灵之门,谓舜庙也。”刘梦鹏曰:“琐,锁闼也。县圃登之则灵,故称灵琐。”胡文英曰:“灵琐,阊阖之锁闼也。”
谨案:蒋骥注引《山海经》:“崑仑山帝之下都,南有九门,百神之所在,故曰灵琐。”[16]《淮南子·地形训》:“崑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县圃之山,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13]41前文言“夕余至乎县圃”,屈子欲上太帝之居者,必经县圃,县圃近帝关而未至,故不敢少留,恐日之将暮而不及。故此处“灵琐”当按刘梦鹏之说是也。李光地之说亦通,可备参考。而王逸、汪瑗之说,非文义也。洪兴祖、徐焕龙训为神仙所在之地,笼统之说,为文义远之。阊阖,后文有“无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洪兴祖皆谓天门也,胡文英以灵琐为阊阖之锁闼,非也。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昡曜:王逸曰:“惑乱貌。”洪兴祖曰:“昡,一作眩,日光也,其字从日。眩,目无常主也,其字从目。”汪瑗曰:“昡曜犹炫耀,言世人喜伪饰于外而不能修也。”朱熹曰:“幽昧昡曜二语,乃原自念之辞。”褚斌杰曰:“本意指日光刺目,视物不清,形容失去辨别能力。”
谨案:昡:“日光也。”古同“炫”。眩,《说文》:“目无常主也。从目玄声。”《汉书·元帝纪》:“靡瞻不眩,靡听不惑。”颜师古注:“视乱也。”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二:“目眩。”注引《字林》:“乱也,惑也。”[17]炫,《说文》:“燿燿也。从火玄声。”段注云:“爓燿也。爓燿谓光爓燿明也。”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二“炫耀”谓光焰荧煌不定。[18]江淹《丹沙可学赋》“觇炫燿而可见。”[19]胡之骥注“惑乱也。”《潜夫论·潜叹》:“犹炫燿君目。”[20]汪继培笺云:“炫燿,眩矅,眩耀并同。”由此,炫、昡、眩虽本义不尽相同,然均可引申为“惑乱”之义。此句为屈子感世人幽昧惑乱,不辨善恶,不能察己之叹,而汪瑗以为世人喜伪饰外在,训为炫燿之意,则去意远矣。故王逸之说是也,褚斌杰之说为转义。
参考文献:
[1]佚名.素问(又称黄帝内经素问)[M].王冰次,注.林亿,等,校正.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80:560.
[2]赵君卿.周髀算经[M].甄鸾,重述.李淳风,注释.//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031:33.
[3]范晔.后汉书[M].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101.
[5]赵蕃.淳熙稿[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1155:55.
[6]蒲松龄.聊斋志异[M].张友鹤,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28.
[7]萧统.文选[M].李善,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227.
[9]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709.
[10]钱绎,等.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70.
[11]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43.
[12]班固,等.东观汉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4.
[13]刘安,等.淮南子[M].高诱,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4]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534.
[15]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740.
[16]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42.
[17]释玄应.一切经音义[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98:250.
[18]释慧琳,释希麟.正续一切经音义附索引两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212.
一、颠倒后,其意义和用法并未发生变化。
1.已业业已
二者均作副词,表时间过去或事情完成,可译为“已经”。
如:⑴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史记・刘敬列传》)
译:这时候汉朝的军队已走过句注山,二十多万军队已经出动。
⑵使者业已受节,可至皮山而还。(《汉书・西域传》)
译:使者已经接受了符节,可让他到皮山再回来。
2.且犹 犹且
二者均为副词,表让步或进逼,(与“而况”或“况”相连)可译为“尚且,还”。
如:⑶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孟子・公孙丑》)
译:管仲尚且不可召唤,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
⑷王者至尊,犹且不堪,况尔小人之类乎!(《国语・周语》)
译:王是最高权位的人,尚且受不了,何况你们这班小人呢!
3.犹尚 尚犹
二者都为情态副词,都可译为“尚且,还”。
如:⑸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汉书・贾谊传》)
译:天子正值盛年,实行仁义没有过错,对人们恩泽有加,尚且如此优厚,何况对那些权力极大、十倍于此的诸侯呢?
⑹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吕氏春秋・察今》)
译:先前他们(指楚人)树立标志的时候,是可以引渡过河的,现在河水已经变化,而涨了许多,楚人还顺着标志过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4.以是是以
均为表结果的连词,可译为“因此,所以”。
如:⑺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译: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
⑻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译:孔子的门徒,没有人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所以后代对这件事没有传述。
5.何奈奈何
都表疑问,询问,可译为“怎么办”。
如:⑼孤负平生志,已矣知何奈。(韩愈《感春》之二)
译:辜负了平生的志向,不知该怎么办。
⑽诸侯不从,奈何?(《汉书・高帝纪》)
译:诸侯不听从,怎么办?
6.独唯 唯独
均为副词,表限于某个范围,可译为“只有”。
如:⑾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史记・燕召公世家》)
译:齐国的城邑没有被攻下的,只有聊、莒、即墨三个地方,其余的都属于燕国。
⑿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汉书・高帝纪》)
译:我拿羽书急传天下征兵,但却没有来应征的人,现在算算只有邯郸的兵而已。
7.何如 如何
均表疑问或商量,常作谓语,可译为“怎样,什么”。
如:⒀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译:今天的事情怎样了?
⒁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译:难道是为了我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和我共同友好,怎么样?
8.遂乃 乃遂
均为表示结果的副词,可译为“于是,就”。
如:⒂遂乃行。(《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译:于是(曹操)就领兵出发。
⒃乃遂入秦。(《史记・张仪列传》)
译:于是(张仪)就去了秦国。
9.若乃 乃若
皆为表转折的连词,可译为“至于”。
如:⒄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哉!(《战国策・齐策》)
译:至于能离开坏人而成为好人的狗,岂但抓坏人的腿肚并咬他罢了!
⒅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害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上》)
译:至于人的性情,那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所说的善。
10.何若 若何
均表疑问、商量,常用作谓语,可译为“怎么样”。
如:⒆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墨子・鲁问》)
译:现在假使在鲁国境内,大城市攻打小城市,势力大的大夫攻打势力小的大夫,杀掉那里的人民,抢掉那里的家畜、家禽、布匹、绸缎、粮食、钱财,那怎么样?
⒇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译:你们自己去取些麋鹿,让敝邑闲暇些,怎么样?
11.何谁 谁何
均为疑问代词,可译为“谁”。
如:(21)吴王闻袁盎来,亦知其欲说己,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何谁拜?”(《史记・吴王濞列传》)
译:吴王听说袁盎到来,也知道他想游说自己,就笑着回答说:“我已做了东方的帝王,还去拜谁呢?”
(22)兼容海内,泽及后世,不知为之者谁何。(《淮南子・本经训》)
译:包容全天下,恩泽流后世,不知做到这个的是谁。
二、颠倒后,意义和用法发生了一些变化。
1.尔乃乃尔
“尔乃”,表示顺承、转折的连词,可译作“于是”。
如:吴、蜀以定,尔乃上安下乐,九亲熙熙。(《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译:吴、蜀得以平定,于是(全国)上下安康,九亲和乐。
“乃尔”,为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如:简文问郗超:“万(指谢万)可自败,那得乃尔失士卒情?”(《世说新语・品藻》)
译:简文帝问郗超说:“谢万自己失败倒不要紧,他怎么能这样失去同士卒的感情呢?”
2.已而而已
“已而”,副词,表时间相距不久,可译为“后来,不久”。
如: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译:不久,夕阳已在山头,人影疏疏落落,太守将要归去而宾客相随。
“而已”,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算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译: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艺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3.也者者也
“也者”,语气词,表停顿提示,可不译,一般置于句中。
如: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礼记・檀弓下》)
译:有个臣子叫柳庄的,不是我个人的臣子,而是国家的臣子。
“者也”,语气助词,表句末停顿,可不译,一般置于句末。
如: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译:教导,是发展学生的优点和纠正学生的缺点的。
4.微独独微
“微独”,表范围的副词,可译为“不只,不仅”。
如: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不仅赵国,其他诸侯(子孙受封的)他们的后代现在还有存在的吗?
“独微”,表揣测的疑问副词,可译为“莫非”。
[关键词] 古汉字;古战争;战争影像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杂曲歌辞·采桑》。
战争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国家大事,一是祭祀活动(“祀”),一是军事活动(“戎”)。 人是一种好战的的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我们的先祖在创造汉字时,战争的内容自然比比皆是。通过对一些古文字的字形分析,我们可以触摸到一些古代战争的文化信息,古战争场面的影像依稀可见。
战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繁衍之“族”,过着和谐安详的日子。
族:甲骨文写作,(旗帜)、(矢,箭,指代武装力量),合起来表示的本意为:聚集在同一旗帜下的同宗同祖、休养生息的群落、部落:族人、族群、家族。《说文》:“族,矢锋也。从从矢”,“矢”的存在,表示以武力保卫部落的安全。“族”引申为“聚集”:“亡秦族矣”——汉·贾谊《过秦论》,又表示“具有相同肤色、相同语言和文化基因的人群”:“汉族”、“种族”、“异族”等。
岂料这种安详与宁静却被一群不速之客暗中觊觎,他们的出现让晴朗的天空笼罩上战争的阴霾。号称“威武之师”的这些人难道真的会大兵不“寇”吗?
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大兵不寇”,意思是:纪律严明的军队不会有抢劫掠夺的贼寇之举。
寇:会意字,金文写作,(宀mi醤,房屋)、(元,人头)、(攴p"中倒セ鳎龇藕掀鹄吹囊馑际牵菏殖制餍怠⒋橙朊裾⒒鞔蛉说哪源馕按橙朊裾形淞η蓝帷薄!?说文》:“寇,暴也。从攴”,引申为“侵入”,“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又引申为“入侵者”、“强盗”:“敌寇”、“倭寇”、“落草为寇”,《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句。
战争一触即发,一旦兵戈相见,则志在必“取”。
战中:志在必“取”。
取:会意字,甲骨文写作,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合起来是“以手取耳”的意思。古代战争中,有割下俘虏的耳朵,以所获敌人耳朵的多少来记战功的习俗。《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所以,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取得”、“获取”、“取之于蓝”、“取而代之”,原本却散发着杀气腾腾的血腥味,难怪“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
战争场面旌旗猎猎、刀光剑影,更是“矛”“盾”重重、金“鼓”齐鸣。
矛:象形字,金文写作,一头带尖的长柄武器,柄上有扣环,便于掌握。《说文》:“矛,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中国古代战车上的兵器主要有弓、箭、戈、矛、戟等,成语“操戈执矛”出自《周书·王会》,《诗·秦风·无衣》里亦有“修我戈矛”的诗句。
盾:篆文写作,(护身挡牌)、(十,“又”即手的变形,表示持握)、(目,眼睛,代头部),合起来表示:手持护牌,举在头上,保护自己的脑袋和眼睛。《说文》:“盾,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古战场中士兵一手持盾保护自己,一手持矛进攻敌人。现代汉语中,“矛盾”表示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的两种事物:“自相矛盾”。
鼓:甲骨文作,下面是一个鼓的形状,上面和两侧各有一只 “”( 手,“又”的简化)。“鼓以佐军威”(《尚书》)、“一鼓整兵,二鼓习练,三鼓趋食,四鼓严辞,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吴子·治兵》),说的是军鼓的声音雄壮激越,足以振奋人心、激励斗志。故而有古战场 “鸣金而退、击鼓而进”的说法:“ 鼓噪而进。”——《左传·哀公十七年》。传说皇帝和蚩尤大战涿鹿,“黄帝杀蚩尤,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又《山海经·大荒东经》说黄帝屡战屡败,于是擒流波山“光如日月,其声如雷”的怪兽“夔”,剥皮作鼓,声震天外、响遏行云,令天地变色,于是士气大振,势如破竹、大胜蚩尤。这个关于鼓的传说,更是在农耕民族的心目中给鼓涂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两军对垒,短兵相接,在你死我活的杀戮中,武士将领操戈被甲、带剑挟弓、运“斤”成风。
斤:甲骨文,形状像长柄、顶端有锐利刀锋的一种类似于斧子的砍凿工具。《说文》:“斤,斫木也。象形”。“不夭斤斧。”——《庄子·逍遥游》。“斤”可以用来伐木、锄地,当然也可以用来砍头,它不仅是生产工具,又可以用作武器,而且,斤用做武器,和剑戟矛戈起着同样的作用,“皆执利兵,无者执斤。”——《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水浒》中草莽英雄李逵手执两把大斧,杀人如砍瓜切菜,可谓“运斤成风”,足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工匠”的“匠” 是“匚” 函套(盛斧斤的木匣或皮套)与“斤”合起来表示“放置在函套里的斧斤”。
战后:战场尸横遍野,得胜方凯“旋”而归、刀枪入库;战败方则弃甲倒戈,那些被抓获的人也只能以为“俘”聝。”
凯“旋”而归:获胜者归营时击鼓奏乐为“凯”;获胜者归营后转动军旗为“旋”。
旋:甲骨文:(彳,行军)、(旗,战旗)、(足,得胜回营)。《说文》:“旋,周旋,旌旗之指麾也”。《字林》:“旋,回也”。“旋”的本义是:军队得胜回营,旗帜在旗手的挥动下,迎风飘扬,似在昭告天下:我们胜利啦!
以为“俘”聝,意思是:成为俘虏。
俘:会意字,本字是“孚”,孚:甲骨文作:(爪、手)、(子,壮丁、男孩)、(彳,走、行进),合起来是“一个人用手抓住一个孩子快速行进”。在人口多寡标志一个部落盛衰的远古时代,争夺男童和壮丁必然是部落之间争斗的内容之一。“孚”之“劫掠男丁”的本义消失后,另造“俘”代替。《说文》:“俘,军所获也。从人,孚声” 。“俘二百五十人。”——《左传·宣公二年》,引申为名词:被虏者:俘囚、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