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赌毒标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文介绍了目前纺织领域常见的两种黄变色牢度的类型,分别阐述了光黄变和酚黄变的测试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该项目的测试方法以及标准的现状,并建议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
关键词:纺织品;黄变;测试;标准
1前言
黄变,又称“黄化”,是指白色或浅色物质在外界条件如光、化学药品等作用下,表面泛黄的现象,常见于塑料、鞋材、纸张等产品质量的考核中[1]。在纺织品上,国内尚无具体考核要求及相关的测试标准。但近年来,一方面国外较大的面料采购商如Marks & Spencer、Adidas等纷纷将这一指标纳入验货合同;另一方面,纺织品在贮存、运输、穿着等过程中产生黄变而导致经济损失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国内外面料的生产商和采购商也开始重视起这一指标。同时,检验及科研单位也开始致力于相关标准的制定及测试方法的研究。本文对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和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2标准与测试
一般来说,纺织品中常见的黄变主要有光黄变和酚黄变两种。前者是指由太阳光或紫外光照射而引起的纺织品表面颜色泛黄;后者是指由氧化氮或酚类化合物所引起的纺织品表面泛黄。相比于耐水、耐汗渍等常规色牢度测试,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和测试起步较晚。
2.1测试标准
2.1.1国外
目前,AATCC、EN等尚无黄变色牢度测试的相关标准,现有的是一些大公司在采购、验货时所用的试验方法,如Caurtaulds公司的Caurtaulds method(酚醛黄变测试),这也是普遍为各实验室所接受的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耐黄变性能的评估。随着黄变色牢度指标所受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7年了ISO 105-X18:2007《纺织材料 色牢度试验 第X18部分:材料苯酚发黄可能性评估》,该标准所介绍的测试方法与Caurtaulds method基本一致,采用将试样用含有苯酚的测试纸包裹后置于试验箱中一定时间,最后评定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的测试方法[2],但光黄变色牢度评价的明确标准还没有制定。
2.1.2国内
在国内,受行业发展所限,纺织品的黄变色牢度一直未受重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均无这项考核内容。近年来,应部分出口企业的需求,国内实验室也开始进行该方面的测试。由于没有相应依据,测试时只能分别参照HG/T 3689―2001《鞋类 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和Caurtaulds method进行。
2.2测试方法
2.2.1光黄变测试
本单位在纺织品的光黄变测试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纺织品耐光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基本类似,仅使用的光源不同。基本测试原理是将一块长方形纺织品用遮光片遮住头尾部分,然后置于专用的试验箱内,在一定温湿度下,用太阳灯管或紫外线灯管对纺织品进行规定时间的照射,并观测试样光照部位颜色的变化情况,按GB 250灰色样卡评定样品的变色程度,从而判定纺织品耐光黄变的能力。测试示意图如图1所示。
2.2.2酚黄变测试
按照Caurtaulds method和ISO 105-X18:2007,酚黄变测试的试验装置与常用的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仪器基本一致。将被测试样与一块用于控制时间的织物分别用含有苯酚的测试纸包裹之后夹在玻璃板之间,形成组合试样,施加一定压力后用聚乙烯薄膜裹紧置于规定温度的烘箱中,一段时间后移出,冷却后拆开聚乙烯薄膜,取出控制织物和试样立即用GB 251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沾色等级。如果控制织物的沾色达到预定值,则试样的沾色级别即为测试值,否则重新进行试验,测试示意图如图2所示。
2.3分析与讨论
通过上文的叙述可知,纺织品光黄变色牢度主要是指纺织品在一定的相对湿度、温度环境下,经紫外光或紫外/可见光照射后发生变色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会和纺织品的耐光色牢度等同,但实际上两种概念有本质的不同:耐光色牢度测试的主要是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光照后的退色程度;而光黄变评估的是纺织品因其加工中添加漂白剂等化学药品而导致的光照黄变。目前,测试纺织品光黄变所参照的标准HG/T 3689―2001《鞋类 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主要是应用于白色或浅色鞋材光黄变的评估,在纺织品上应用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纺织品的酚黄变现象主要是由于纺织品在包装、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包装材料中含有酚类抗氧化剂(BHF)与空气中的氮的氧化物(NOX)反应而导致纺织品发生黄变或者色变。Caurtaulds method和ISO 105-X18:2007的测试方法都是模拟纺织品在包装、储运过程可能接触的酚类物质环境,对纺织品酚黄变的评估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我国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标准。
2.4结论
本文针对以上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建议:
(1)国内外纺织品的光黄变测试尚无相关标准,参照鞋材标准的测试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必要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研究。
(2)酚黄变的测试国外一直在进行,ISO标准的标志着这一项目已引起国内外同行业的重视,我国在这一方面急需跟进。
(3)与酚黄变的测试相比,纺织品光黄变测试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的标准制定及方法研究中应在目前所使用的鞋材测试标准的基础上更多结合纺织品自身的特点,对测试的温湿度、光照时间等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以更真实地反映纺织品光黄变的性能。
在毛织品、丝绸、人造纤维、皮革等白色或浅色产品中,经过漂白的纺织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黄变现象,有的发生在工艺加工中,有的发生在使用过程中,无论哪一种都对产品的外观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但目前为止,国内该类测试与考核主要还限于出口产品,由于标准、方法的缺失,国内大部分企业尚无相关考核,因此,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测试有必要引起相关纺织品生产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以更好地提高产品总体质量水平。
参考资料:
[1] ASTM D 1148a-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ubber Deterioration-Discoloration from Ultraviolet (UV) and Heat Exposure of Light-Colored Surfaces[S].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加强社会治安的工作部
署,充分发挥综治办的职能作用,坚持打防管控,多策并举,全面加强治河墟场和潘家墟场及周边的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促进平安治河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略***********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治安巡逻监控。逐步完善治安防范的各项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派出所切实指导村(场)、居委会巡逻队伍进行定期不定期巡逻检查。
(二)重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以派出所为主体,以村(场)、居委会治调委员会为依托,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广泛搜集两墟场及周边违法犯罪特点和情况,全面排查在该地区的违法犯罪分子的动态和窝点,明确打击目标。
(三)大力开展集中整治
1、派出所联合各村(场)、居委会治调委会加强对我镇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
2、严厉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要在整治同时继续开展打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行动,秘密排查,强化打击,大力扫除整治范围内的街头赌博活动,严厉整治涉黄、涉赌、涉毒的黑点。
3、严厉整治摩托车非法载客,联合交警大队集中清理治安重点地区内的无牌无证摩托车,加大校车的监管力度。
**县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点苍山西侧,东与大理市、巍山县接壤,南与保山市昌宁县毗邻,西靠永平、云龙两县,北与洱源县相连接,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4%。全县有11个乡镇,2个社区和65个村民委员会,是一个集山区、贫困、多民族为一体的典型的山区县,是全国有名的核桃之乡。为了抵御影响,200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无毒乡镇”的目标,2004年全县11个乡镇实现了“无毒乡镇”被云南省表彰为创建“无毒乡镇先进县”。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无毒县”的禁毒工作战略目标,创建活动随即在**江畔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达到最终实现无种毒、常住人口无制贩、社会面无吸毒人员的“无毒县”的目标。
建章立制强化措施
为了实现全县“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的目标,**县委、政府多策并举,扎实地开展工作。首先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他们调整充实了县禁毒领导小组,由2000年的12个单位增加到20个,确立了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的禁毒责任制,并将禁毒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落实了创建巩固“无毒乡镇、无毒社区”专项经费,为全县开展创建“无毒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其次建章立制,完善奖惩措施。县委、政府和禁毒部门制定下发了《**彝族自治县禁毒委员会领导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关于创建无毒县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对巩固“无毒社区”工作考核量化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同时还制定了《严格易制毒特殊化学物品管理》《外出务工人员禁毒工作》等措施。再次,县委、政府与把巩固“无个乡镇,146个县级内部单位签订《综合治理责任书》,与19个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把巩固“无毒乡镇”和创建“无毒县”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综合治理工作,同创建平安**、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有机结合起来,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党委、政府挂帅,各部门齐抓共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宣传教育治本之策
**把禁毒工作和宣传教育作为创建“无毒县”的治本之策。当2002年提出全县创建“无毒乡镇”的时候,2005年最终实现无毒县的时候,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忧虑接踵而来,说什么对**影响不大,没有必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去搞。这些质疑的症结所在是对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立足实际,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大张旗鼓的宣传吸食的危害,剖析现实中的典型事件,宣传吸食给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带来的危害,使禁毒工作深入人心,人人皆知。他们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中,根据不同的对象、地域、季节,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以加强针对性,提高教育效果。一是制定下发《关于“6·26”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6.26”国际禁毒宣传日,做好宣传工作,各乡镇、各单位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电视、挂图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式宣传,县禁毒领导成员和公安民警深入到乡镇、中小学校,送发宣传资料,开展专题讲座,咨询等活动,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珍爱生命,拒绝”主题,认真开展禁毒宣传,共发放2000多份“不让黄赌毒进我家”——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0多份《禁毒知识手册》、60多幅《知识》和《知识与危害》的禁毒宣传教育挂图等。二是制作永久性禁毒警示牌和标语,为“无毒县”创建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从东区进入县城的街道口、大漾公路沿线等处制作了10条(块)禁毒警示牌和禁毒宣传标语,用了近6万元制作了永久性禁毒警示牌和标语,在每个乡镇所在地都有5条、每个村民委员会都有3条永久性禁毒警示牌和标语,在车站、容易发生吸贩毒活动的旅店及娱乐场所统一设立禁毒警示牌,使全县范围内的永久性禁毒警示牌到处可见。三是结合农村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宣传活动。针对农村中由于用药目的历史上零星原植物种植现象,始终坚持突出“早、查、铲”的工作方法,即开展“播种季节抓宣传,生产季节抓铲除,收获季节抓查处”的活动,各基层公安派出所会同乡镇有关部门,深入偏远山区、独村独院在种植罂粟、大麻季节前对农户挨家挨户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散发禁毒宣传品,彻底消灭“死角”。
突出重点强化管理
创建“十万平安和谐家庭”活动是我市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工作载体。结合全国、省的部署,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十万平安和谐家庭”暨*市第十一届家庭文化节活动的通知》和《关于确定金平区东方街道龙华社区居委会等16个单位为*市创建“十万平安和谐家庭”活动示范点的决定》,把创建“十万平安和谐家庭”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区县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创建工作精神,分别下发通知,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目标责任,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创建活动顺利进行。
市妇联、文明办联合金平区妇联、文明办、东方街道举办“书香伴我行——家庭读书论坛”,邀请4位专家学者作为论坛嘉宾与200多名社区居民分享读书心得和读书方法,引导他们与好书为伴,与知识为友,帮助市民更好地创建学习型家庭,打造书香之家。澄海区不仅抓好三个市级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区及各镇(街道)也分别设立活动示范点,开展法律科教文化进家庭、文明新风进家庭,组织“人人平安、家家和谐”为主题的大型咨询服务活动和“亲子携手、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家教讲座,把“美德在农家”、“学习型家庭”、“节约型家庭”、“绿色家庭”、“廉政家庭”等各类特色创建活动置于构建和谐家庭的主题活动之中。金平区把创建工作与开展“拒绝黄毒毒、远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市妇联、疾控中心及街道、社区联合举办声势浩大的“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和“珍爱生命、拒绝、远离艾滋、共享健康”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创建“无毒家庭”、“无毒社区”。龙湖区在“三八”期间还举行了“和谐家庭亲情才艺”大赛,15个家庭向观众展示了舞蹈、弹唱、潮剧、器乐演奏等,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濠江区创建活动示范点之一的赤隆社区每年举办“迎春征联”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节日生活,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课堂教学等渠道使楹联文化深入社区、学校,出现夫妻同谱、父子共研的动人场面。
通过大力开展宣传发动,使“十万平安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宣传中突出法律教育讲平安、道德教育促平安、安全教育保平安三个重点,采取形式多样,上下联动的形式,形成规模,覆盖各个层面,提升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金平区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宣讲团、报告团,发放倡议书,开设专栏,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创建氛围。龙湖区则把创建工作的宣传与“三八”、“六一”、“十万妇女卫生健康行”、“百岗联百村,共建新农村”等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澄海区在全区范围内发放《创建“平安和谐家庭”倡议书》,开展创建“平安和谐家庭”签名承诺,充分利用墙报、专栏等多种手段,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创建“十万平安和谐家庭”活动的知晓率达100%。
关键词:职工;道德教育;加强;有效途径
职工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对职工进行有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职工学会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根据社会舆论的约束来规制自己的行为,明白何为是非美丑。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个人行为,职工的个人行为又对工作氛围和企业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有利于企业长足、快速发展的,是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竞争力增长的。企业行为的良好道德性和社会效益性,也对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争取人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企业服务社会不满足道德标准,终将被市场淘汰。但是,职工道德教育并非是立竿见影之事,它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探讨一切有利于加强职工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最终树立起良好、符合道德要求的企业文化核心,展现其独特的魅力。笔者认为,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两结合”战略应用,引导职工自我提升
首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职工道德教育中进行一定量的理论知识灌输和熏陶,例如对职工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职工学习马列主义、毛邓三思想、科学发展观,使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道德自律水平,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客观、科学地看待社会现象,并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倾向;然后,要将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具体来说,可以邀请专家对职工们进行理论指导,促进其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的提高,在进行理论指导的时候,尽量让职工认识到只有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才能为服务社会贡献力量,帮助职工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也要注重职工的技能训练,让他们在训练中增长才干。这两者的有效结合,才有利于培养职工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职工自我提升。
二、 创新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引导职工自我评价
职工的评价标准,它就像是一个“指挥棒”一样,影响着我们的“人才观”,影响着职工的个人行为,影响着职工的被认可度,广受职工的关注。在素质教育广为推崇的今天,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起来,在职工道德教育方面,即表现为对现行职工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创新和改革,我们应建立起一个科学、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上,也应该有所体现,譬如,不仅要考核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文化水平,还要把思想道德素质纳入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中去。在评价方法方面,也应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综合评价,不但关注其工作表现,也要看其性格、交际等表现。也要转变只看结果的评价方式,学会将过程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应组织、建立其专门的道德监督、抽查小组,以促进职工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 坚持以人为本、以身作则,引导职工逐渐靠拢
以人为本,即指以职工为根本出发点,以职工为根本主体,想方设法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我们都应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赢得大家的拥护和爱戴,并非简单的说教而得,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为大家谋利益。对职工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只是喊口号和光说教,更要注重为职工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引导职工向道德教育靠拢,而不会出现流于形式、应付口号的一些虚伪表现。所以,领导、管理层的模范作用和以人为本精神不可小觑,只有真正做到为职工谋利益、尊重职工、爱护职工,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文魅力感染职工,才能使职工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力量,使职工自觉地向道德教育靠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恤民情的领导者自会有千千万万像雷锋一样的好“儿女”去拥护、爱戴和追随。所以,加强职工的道德教育,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做到教育模式的道德,做到教育工作者的道德。
四、 抓住时机渗透道德教育,引导职工自我约束
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特殊,企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注意把握其规律性和契合点,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切入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譬如,在重大纪念日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等道德教育,通过对典型事例的介绍,组织职工开展类似“学雷锋”活动的各项活动,使职工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又如,定期对企业中发生的文明礼貌、见义勇为、遵纪守法等事例进行开会讨论,对表现突出的职工进行隆重表彰,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工作氛围;又或者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使职工养成明辨是非、自我考评、自我约束的习惯。
此外,在对职工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应该要注重将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相融合,利用职工会议、文明标语、公共广播等方式来对职工应遵守的行为规范进行宣传,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被教育,逐渐形成文明自律的行为习惯。当然,也可以通过开展评比竞赛活动来实现道德教育,比如“文明标兵”的评比,抑或“黄赌毒整治”活动、道德有关辩论比赛等等,都对职工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企业生存发展的好坏和长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职工道德素养的高低。道德素养高,职工行为就比较规范,企业行为也会相应受到好评,因此,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对于一个单位而言,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我们应坚持不懈地探讨各种有利于加强职工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并加以落实。
参考文献:
[1] 王俐琴,企业职工道德教育浅议,经济师(新人新作)[J],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