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荀子劝学

荀子劝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荀子劝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荀子劝学范文第1篇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学习应有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因原文较长,一直以来入选中学课本的只是其部分内容,为了统观全貌而无断章取义之嫌、肢解割裂之弊,笔者对《劝学》全篇的观点加以梳理,并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力求作出理性概括,使荀子在为学这一重要问题上的教育思想得以彰显,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体现了荀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意义的深刻认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还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就说明,通过学习、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社会习俗。教化的意义于此可见。

其次,荀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还取决于他对学习作用的深切领悟。作者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说明在人的固有条件并无变化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同理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人之为学还必须注意两点。其一,必须选择环境,也就是荀子所说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其二,必须谨慎行事,也就是荀子所说的“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二、申述为学的态度应持恒专一,只要肯下工夫,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论述这一问题,作者首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之后才点明本意:“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个人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紧承这一论断,作者又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的角度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事物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至此,有关“积”的内容已经阐述得十分清楚,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意为如果不专心致志,对事物的理解就不能豁然贯通;如果不精诚努力,就不能使自己的工作出类拔萃。而善行积累了,也不必担心不能彰显:“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三、论述了为学的方法、步骤以及求教于人的重要性,兼及接待求教者所应持的态度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说的是学习的方法、步骤,应该从诵读经书开始,到读典章礼制终了。它的意义在于,从做士人开始,到终于成为圣人。一个人为学如果能持续地努力不懈,自然会深入而有所得,这样一直学到死而后终止。所以治学的具体步骤可能有终结的时候,至于对治学的意义却不能有片刻的疏忽。之后,荀子逐一介绍《书》《诗》《礼》《乐》《春秋》这些儒家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并归结到“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意思是天地之间的精华都尽在其中了。这里荀子对有关学习的内容、意义以及学习的终极目标都作了详尽而深刻的阐述,让学者有所遵循而不致迷茫。

为了引深议论,荀子又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古之学者”为学与“今之学者”为学两相对照,指出其本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学的“方便之法”和“迅疾之径”的命题(即“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应该说这样的立论在先秦诸子著述中是极其罕见的,因而也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至于对求教者所应持的态度,荀子主要强调了如下几点:

第一,“君子如响”。意即君子对待来请问学业的人,问一答一,不多不少,好像声音的回响一样。

第二,“问(kǔ)勿告”。言所问如不合礼义,可以不必告诉。

第三,“有争气者,勿与辩也”。言如果有人意气用事,无理而争,则不必同他争辩。

第四,对求教之人要先行考察。“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意谓君子接待向他请教的人,必先考察一下来者是否合于礼义之道。如果合于礼义之道就接待他,否则就避开他。

第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态度。荀子提出:“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意思是,如果来者很有礼貌,则可以同他谈谈道的方向;如果来者言语很谦逊,则可以同他深入地谈谈道的内容;如果从来者的表情上看出他确是心悦诚服,然后可以同他谈谈道的极致。这也就是荀子所倡导的“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不急躁,不藏私,不盲目,皆顺其人之可与不可进行教导)。

四、提出做学问须专心致志而以学之全、学之粹为最终目的的观点

荀子首先设比(“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然后推出观点:“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不能触类旁通和不能专一于仁义的人,不能算是善于学习的)。之后从容不迫地从正面讲明“学也者,固学一之也”(所谓求学,就是要自始至终坚持地学习,专一地学习)的道理,又从反面取例,做出普遍性的概括:“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有的人求学,一下子能钻进去,一下子又因不能坚持而退出来,这样做的是普通人)最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所学必须全面而彻底,然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荀子劝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格健全;心理咨询目标

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格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含了人的品德,又包含着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特征。人格这个词在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含义。从心理学上来讲,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三方面的内容,人格最重要的特征可从气质和性格两方面表现出来。所谓人格,指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生理遗传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形成的心理、行动风格。它不但揭示了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也是指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对待自己、他人及社会,以及一贯的思想、行动风格。

所谓人格健全,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络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他认为,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童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果遇到障碍,例如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孩子长大的就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

所谓人格障碍是一种异常,是妨碍其与大多数人的人际关系,甚至造成社会危害,或给本人造成痛苦。那么容易激起多数人反感、蔑视的人格,容易破坏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人格就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碍。

学校心理咨询的目标,不仅仅使有各种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尽快缓解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危机,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心理和行为能正常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并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正确体现。作为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应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完善。明确咨询的终极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实中,相当多的咨询师不重视或者意识不到长远目标、终极目标的重要性,往往局限于求助者明显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只作表面处理。他们没有探讨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发展的,为什么会如此,背后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发生类似的问题等。这种以问题为取向的咨询方向,往往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虽然解决了当时的困惑,但对整个人的改善和自我成长却收益甚微。发过来,咨询师若能把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完善作为咨询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个求助者的特殊情况,来确定具体的目标。这时所确定的具体目标已经不是单一、孤立的目标了,而是里连接着终极目标的具体目标,它的指向是明确的。实施一个在长期目标、终极目标指导下的具体目标,会比仅仅只有具体目标有更深远的意义。也就是说,它的着眼点、落脚点不是仅仅消除眼前的痛苦、烦恼,而是致力于通过促进求助者观念的转变、人格成熟的形式,致使少发生或不发生类似的问题,乃至举一反三,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而不是就事论事。咨询的最高境界是授之以“渔”,并非授之以“鱼”。比如,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不仅仅让求助者能交往,更重要的是要他通过人际交往障碍的剖析,发现自己在认识、情感、个性、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学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这些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的其它方面,从而促进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咨询师具有这种强烈的意识,善于把长远的、终极的目标融化于具体的目标之中。这一观念和方法的最大意义还在于通过咨询,有可能使求助者自己领悟到一个促进成长、有长远影响的方向。

如何通过心理咨询的行为训练或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呢?1、要培养训练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老师不要包办代替。当学生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克服,并给予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包办太多,致孩子锻炼机会少,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从小懒懒散散、怕苦怕累的孩子长大后是很难承受挫折的,极易形成消沉的人格,在事业上也很难有所成就。2、要鼓励学生积极与伙伴交往,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老师正确的教育或训练会使学生学会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懂得尊重别人权益,谅解别人短处和失误。这样的人格特征,就会使别人乐于与他交往。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出事,总把孩子关在家里,不与其他孩子接触,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对孩子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3、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即不骄傲、不自卑,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老师对学生的优点应恰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但不能夸张地抬高学生。同样,对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也不能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指责和数落,更不能以揭短的方式进行挖苦讽刺,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而形成自卑感。4、培养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乐观开朗的性格是逐渐形成的。在宽容和谐的集体氛围中成长的学生,性格一般都比较开朗。另外,责骂学生、苛求责备等压抑个性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学生对人敌视、自卑、忧愁等消极的人格特征。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有民主的作风,允许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尊重学生的权益,从多方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5、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们常说,“适者生存”,适应性强的人能迅速调整自己与新环境不一致的行为习惯,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发展。要增强适应性。为了学生将来的生存与发展,应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加强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其独立能力和适应性。

荀子劝学范文第3篇

[内容]

    荀子《劝学》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历来都很重视它对学生学习的启迪作用。但笔者在一些学校听课和交谈时,发现一些教师对《劝学》主旨的理解比较片面。他们讲《劝学》,往往只讲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少注意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这样讲不符合《劝学》的原意,掩盖了文章内容最重要的方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妨碍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和文理,把握它的写作技巧。

    《劝学》的主旨是什么?荀子在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说,人们应当学习儒家的经典,做封建时代的圣贤。这就是《劝学》的主旨。当然,诵《经》读《礼》既是学习文化知识,又是接受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但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可见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的。

    荀子强调学习儒家经典应当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于动静。端而言,rú@①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又说: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主张学习圣贤之道,要在思想上扎根,要落实到行动上,一言一行要能成为人们的法则。荀子认为,古代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是为了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而后来人们学习圣贤之道只是装样子给人看,取悦于人。对于后人这种脱离思想品德修养的学习态度,荀子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荀子十分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荀子认为,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荀子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接近贤人,爱慕贤人,向贤人学习,又不能学习礼法,以礼法约束自己,那么他不过是学了些杂乱的知识,会训释《诗》、《书》的句子罢了。这种人一辈子不过是“陋儒”而已。

    由此可见,《劝学》的主旨并不是讲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着重阐发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问题。

    《劝学》篇幅很长,中学课文只选了三段。它是《劝学》前面六个自然段中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单从这三段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用意,所以这里把中间删去的段落也连带作些介绍和分析。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把它讲得更准确些,更透彻些,可以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写作上的教益。下面我们便对这六段文字作简要解说。

    《劝学》开头三个自然段,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首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而后以一组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道理。接下来说,按照绳墨木头才能锯直,经过磨砺刀剑才会锋利,借以比喻通过学习并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人才会聪明起来,少犯错误。注意,这组比喻主要是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做一个思想品格高尚的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第二自然段,“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一组排比句,借天高地厚的比喻,说明先王遗言之博大精深。学习先王遗言,也即是学习儒家所崇奉的经典。荀子认为,学习不学习先王之道,关系着培养什么样人的重大问题。地处东南的吴越与地处北方的夷貉,他们的孩子落地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呱呱啼哭,长大以后语言和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由于受到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可见学习对人的重要性。因此,荀子接着援引《诗经》的话,勉励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而要克尽职守,向正直的贤人学习看齐,这样神明会审察一切,赐给你大福的。荀子说:“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意思说,最高的智慧就是按先王之道来立身行事,最大的福分,就是没有灾祸。这就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聪明起来,免灾远祸。

    第三自然段,用一系列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加人的才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谓“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习。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善于学习罢了。

    第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文章先以蒙鸠、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其中兰槐之根的例子更具典型意义。“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xiǔ@②,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兰槐之根称为芷,芷本来是君子所爱佩带的饰物,可是如果芷浸泡在臭水之中,君子就不会接近它,连老百性也不愿佩带它。这个比喻告诫人们,不可不注意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荀子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

    第五自然段,讲一个人的荣辱祸福取决于德行的高下。“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一个人是获得荣誉,还是蒙受耻辱,必定反映他德行的好坏。“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图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道理说得十分浅近而又中肯。通过一连串比喻,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

    第六自然段,讲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积土成山,……圣心备焉。”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崇高的德行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一个人不断行善,就会形成美德,就会得到高度的智慧,就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组排比句,更生动地说明了不断积累的重要性。“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以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③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通过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专心致志是多么重要。荀子由此得出结论说:“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hūn@④hūn@④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hūn@④hūn@④”都是专心致志的样子。不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就不会将问题弄得明明白白,昭然若揭;不专心致志地做事,就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建立显赫的业绩。荀子接着又用比喻从反面说明用心不专一者,往往一事无成,陷入困境。最后引用《诗经》中《shī@⑤鸠》一章,归纳出本段的论点:“故君子结于一也。”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始终如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在前面解说的基础上,还应当说明以下一些问题。

    一、《劝学》的主旨在于鼓励人们诵《经》、《礼》,“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也就是说要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接班人。它所鼓吹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目的,都打着鲜明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显然是不能无批判地接受的。但是封建时代的学者重视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把它放在教育最突出的地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即使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也很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愿意为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接班人。

荀子劝学范文第4篇

要明确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不先看一看荀子的教育目标,作为儒家学派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荀子从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既有儒者的学识、品格,又具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与胆识的、能为封建政权服务的各级官吏。具体则为:“好法而行”的士,“笃志而体”的君子,“齐明而不竭”的圣人。“士”的标准应是“好洁而行,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君子”的标准比“士”高得多,荀子在《儒效》篇里说:“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意思是说君子讲话必依循一定的原则,行为有一定的标准,道德高尚,且至最高的境界。这样的人“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圣人”是荀子要培养的最高标准的人才。

正是在这个教育目标的观照下,《劝学》提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借用了孔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学习者应当不断修身养性,形成美好的人格。杜绝腐朽思想的侵袭,向正直的人靠拢,“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防微杜渐,谨慎从事,“君子慎其所立乎!”认真学习“先王之遗言”,“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努力积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诵读经文,“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并且引用了《诗经》的话:“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由此可见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教育的。荀子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他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在《劝学》中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

第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文章先以蒙鸠、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

第五自然段告诉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图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荀子劝学范文第5篇

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第一自然段用“青与蓝”“冰与水”二组比喻,来喻证学习的提升作用;用“直木与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来喻证学习的改变作用。第二自然段用五组比喻来喻证学习的弥补作用。

笔者认为,关于学习的提升、改变和弥补作用的概括是恰当的。但荀子为何要把提升和改变放在一起,又为何把弥补单列出来论证呢?

细究“君子”之意,再细细品味一、二两个自然段的结尾收束句,笔者觉得两段围绕“君子”的要素,各有侧重地分析了学习的作用。

何为“君子”?原义是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后指统治阶级中有道德、有才干、或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第一自然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如若广泛地学习,每日检验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知明”也有解释为“明白道理”的(《白话荀子》,岳麓书社,1991),但无论是“明达”还是“明白、懂得”,说的都是品德修养方面,所以,荀子才会用性质发生变化的五个比喻。这与荀子的“性恶论”有关,他认为人性本恶,学习能改变人的不良天性。

相关期刊更多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教育厅

邯郸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

孔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