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行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范文第1篇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电力生产和传输能力建设平衡推进

2009年1~11月,我国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高增长态势,增速相比上年同期明显加快。去年1~11月,电力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442亿元,同比增长20.2%,比上年同期加快4.5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5.6%,相比上年同期下0.6个百分点。

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电力生产能力和电力输送能力稳健扩张,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保持了大体平衡的增长结构,投资规模基本相当。去年1~11月份,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827.03亿元,其中水电657.73亿元,火电1186.93亿元,核电479.36亿元,风电492.95亿元。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6902.81万千瓦,其中水电1505.27万千瓦,火电4876.18万千瓦,风电520.45万千瓦。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885.18亿元,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9102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6509千米。

二、发电量加速回升,设备利用率明显提高

受上年同期用电量大幅度减少导致的基数效应的影响,去年11月份的电力生产相比上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从累计指标来看,去年1~11月全国发电量32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4%,增幅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长4.9%,提高0.2个百分点;水电增长5.1%,回落11.7个百分点。

发电量呈现逐月递增趋势。从单月指标来看,去年11月份全国发电量32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9%,增幅比上月提高9.8个百分点。

受工业生产加速、水电生产进入淡季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因素影响,火电生产近期明显加速。去年11月份,火电生产量达到2760亿千瓦时,同比大增38.82%,绝对值和增速双双创出去年新高。截至去年11月份,火电发电量累计完成266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6%,比上月加快3.05%。

受季节因素影响,水电发电量去年11月份为365万千瓦时,相比上月减少7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31%,幅相比上月扩大19.32%,截至去年11月份,水电发电量累计达到5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3%。

从发电设备用率来看,受年初设备利用不足的影响,发电设备用率相对于上年同期出现下滑。但从近期趋势来看,由于发电量逐步回升,全国发电设备利用率明显提高,截至去年11月份,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4138小时,同比下降189小时;其中,火电设备为4377小时,下降130小时。

三、工业用电需求快速恢复

2009年1~11 月,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29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7%,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增长8.1%和11.6%,同比提高4.7和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2.6%和11.9%,同比回落2.8和0.9个百分点。当月全社会用电量3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9%,环比增长4.1%。

受上半年工业用电同比收缩(主要原因为2008年同期工业增速较快,导致去年基数较高)的影响,工业用电量增速出现明显下滑,但下半年增速回升势头同样较为明显,经济复苏对用电量的拉动作用逐月显现。去年1~11月,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增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建材行业用电量增长7.1%,增幅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钢铁冶炼及加工行业用电量增长4%,回落1.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化工行业用电量分别下降2.8%和0.8%,上年同期为增长8.1%和5.3%。4个行业用电量合计占工业用电量的43.7%,比重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四、行业利润大幅度改善,供电企业实现扭亏

去年前11个月,电力生产行业实现利润827.85亿元,同比剧增4.99倍,利润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08年因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基数较低,二是2008年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电力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上网电价未能相应调整,2009年上半年煤炭价格回落,降低了电力生产成本。去年9~11月份,电力生产行业实现利润266.3亿元,相比去年6~8月份减少43.4亿,而两个报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基本相当,说明去年9~11月份电力生产的利润率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受煤炭价格近期上涨的影响。

从2008年~2009年整个电力行业的总体利润走势来看,煤炭价格的走势决定着电力行业的经营效益。2008年,由于电煤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得电力生产成本迅速上涨,行业利润相对于2007年明显下降,电力生产部门在2008年下半年、电力供应部门在2009年年初相继出现了行业亏损。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家对电煤价格的干预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电煤价格出现回落,电力生产行业得以扭亏为盈,去年以来,发电行业利润实现了加速增长,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煤炭价格迅速上涨对行业效益的提高首次提出了挑战。

电力行业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介绍中国电力行业规制历程,结合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现阶段改革成果和不足;探讨应打破电力行业垄断局面,形成竞争格局,深化电价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

1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提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重要的二次能源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传统上,电力行业一直被视为自然垄断行业,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国有垄断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20世纪80年以来西方各国纷纷对电力行业放松了规制。主要是分解发输配售的一体化结构,在发电和售电环节方式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以扩大竞争范围。在可竞争的环节和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尽量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而在输电和配电领域不仅不放松规制,反而加强了规制。为了解决规制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规制无效率政府实施了价格上限、特许投标等激励性规制手段,以激励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价格。经济学家对自然垄断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早期学者认为自然垄断行业是那些具有显著规模经济的行业,因而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是不稳定的、破坏性的、不适宜竞争。随着经济学家对自然垄断行业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自然垄断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1982年报摩尔、盘扎尔,首次用了范围经济和成本次可加性系统论证了自然垄断行业。所谓的成本次可加性是指一家企业提供整个行业产量的成本低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范围经济就是针对多种产品而言的,如果一家企业生产所以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家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那么该企业就是自然垄断行业。而且电力行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所以在电力行业内不宜引入多家竞争者。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电力行业因为没有竞争压力即容易丧失经营管理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又往往利用其垄断者的地位制定垄断价格牟取暴利。政府出于对消费者福利和生产者效率两方面的考虑,只能对电力行业进行严格的规制,限制潜在企业进入,同时设定一个低于垄断价格的规制价格以平衡企业和消费者两方面的利益。

由于我国对自然垄断行业有关问题研究比较晚我国研究成果比较少。我国电力规制存在以下问题:(1)我国在对电力行业的规制中还留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文支持,并且常常以行政手段代替经济和法律手段。(2)我国的电力行业还面临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不足的问题,电力的供给必须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电力行业的规制改革既要考虑电力发展的问题,又要考虑提高电力企业效率的问题。对像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和秩序建设构建阶段、电力供应相对不足的国家而言,草率的放松管制会加大经济发展的成本,导致大量混乱和无序的状况。我国的电力行业规制改革本质上是经济转型的一部分。国际上不少国家的电力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向我国这样一个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在经济转型过程当中的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电力规制改革,以前还没有有过。因而改革意义相当重大。

总之,电力行业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现状、政府规制水平的不足以及我国面临的经济转型,要求对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背景下就如何进行电力行业的规制改革进行理论探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电力行业规制历程和方式、规制所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规制的经验和教训等问题进行探索。

2我国电力行业改革历程

2.1第一阶段:政企合一、国家垄断经营(1949——1985年)

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为,作为国务院的行政机构,中央政府的电力行业管理部门,即是电力行业有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者;也是行业管理机构,行使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又是电力行业唯一的生产经营者;还是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负责投资建设电力项目并取得收益。在此期间,虽然电力行业主管部门多次调整和变更,但是并未脱离政企合一、国家垄断经营的体制框架。

2.2第二阶段:政企合一、发电市场逐步放开(1985——1997年)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政府的管制政策有所调整,再发电市场引入了许多投资者,结束了发电市场独家经营的局面,但原有的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政府管理方式以及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并未得到改善。为调动地方、企业、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办电的积极性,缓解日益严重的缺电局面,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方针,并实行了“新电新价”政策。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管制政策的部分调整,试图通过放松发电市场准入及改革上网电价制度,创造发电市场的投资激励机制。这些政策的调整和实施,带来了两个积极的结果:一是极大地激发地方政府和外资的投资积极性,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到1997年,全国性的严重缺电局面基本得到缓解。二是打破了多年来国家垄断的市场结构。

2.3第三阶段:政企分开、实施深层次体制改革(1998年至今)

此阶段实施的改革开始涉及电力行业的深层次矛盾,重点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适时在五省一市进行以“厂网分离,竞价上网”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试点。为了解决政企合一的体制性弊端,1997年我国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1998年撤销了电力工业部,将原电力工业部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到经贸委,着重解决电力行业政企不分问题。经过此阶段的改革,电力行业政企不分的体制性弊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管理体制改革后,国家电力公司仅仅是一个生产厂商,但是依然保持着垂直垄断的格局。原政企合一下垄断体制的“双重矛盾”转变为行业垄断这一主要矛盾,国家电力公司拥有全国46%的发电资产和90%的输电资产。但这种格局没有维持多久,随着新的电力改革方案的出台,这种垄断趋势很快被打破。

2002年,国务院出台《电力改革方案》,根据方案要求,我国电力体制将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原则。理顺电价机制是这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新的电价体系划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首先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对于仍处在垄断经营地位的公司的输、配电价,要在严格的效率原则,成本约束和激励机制条件下,由政府确定定价原则,最终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销售电价。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力公司重组,成立两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5家发电集团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国电力投资)和4家辅业集团公司。2003年3月,电监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电力行业管理体制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管理的转变。

3我国电力改革取得的成绩及出现的问题

3.1从国家办电到多家办电,形成了多家竞争办电的格局

电力行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行业 环境保护 管理

一、引言

在全国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无论是生活用电还是工业用电消耗量都在逐年递升,在这种背景下使得电网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刺激,加速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目前火力发电厂依然所以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来源,然而在火力发电实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及SO2,间接性带来温室效应以及酸雨使得环境受到破坏。在遵循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必然需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平衡性,因此加强电力行业环境保护也愈来愈受到关注。

二、电力行业环境保护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从大环境来看大量的火力发电厂是电力行业工业废气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输电网络建设以及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物从而使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这部分工业废物由于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甚至直接向周边水源排放从而导致水质下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相关管理层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升。从内部管理来看很多电力企业内部并未形成一套科学、全面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这使得环保管理工作无法按照正确的方向开展,即便存在部分条例或制度但是在执行力方面却有所缺乏,缺少专业性人才队伍使得环保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大多数电力企业是由政府单位等投资控股,内部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家制度的影响,这种权责冲突使得一直提倡的“节能减排”方针并未得到彻底落实。从市场环境来看电力行业尽管覆盖面较大,但是部分辅业务与主体业务偏离度较大,造成了应用电力行业管理制度去管理非电力行业业务,使得管理工作出现了缺陷,而在电力主体业务与辅助业务出现混杂模糊的情况下无疑使得产业链拉长,这必然会给相关管理工作带来阻碍。

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电力行业环保监管技术水平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滞后。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还是由于电力行业环保管理目前主要还处于政策规划阶段,而在技术方面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为指导,技术创新水平还有待提升,整个环保监管技术体系只形成了一个初步构架,整个体系并不完善,在细节规划上还有待增强,此外新型环保技术未得到妥善利用也使得环保监管工作无法跟上当前形势。

三、推动电力行业环保管理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增强环保管理意识

对于管理层而言其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环保管理意识,在意识的督促下才能对管理行为产生导向性作用。当然环保管理意识的形成及深化需要一个周期性的过程,但其本质上还是让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处于平衡态,从长远上角度环境利害关系进行分析,始终遵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导向,让环保管理意识不断增强。除了领导管理层以外还需要让企业各阶层都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企业内部可加强宣传活动,开展主题会议从而逐渐构筑出绿色企业文化,为环保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对环保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在实际环保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应该以制度为导向并严格按照制度来进行监管活动。通设定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目标并借助有效的管理模式来进行实施,利用资产管理方法来实现环保管理目标。在环保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环保工作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制度制定的同时构建出科学化的评估体系并落实责任制。以信息平台作为基础加深企业内部交流,让各方部门都可参与到实际管理活动当中是管理覆盖面及管理效率得以增强。

(三)采取组合治理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控制

在开展电力行业环境保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以预防工作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时刻掌握行业发展情况并与市场动态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对火力发电厂提早进行预防措施,通过一系列新型技术等对排放尾气进行处理从而消除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严禁废水未经处理排入到周边水源当中,从源头上制止水污染情况。当出现环境问题时则需要采取立即性的措施来对事件进行控制,以最快的速度防止事件扩大。在实际生产过程、建设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细节化监管,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到相关设备采购以及投入生产等都需要将环保理念贯彻其中,对设备维护给予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制度得到一个规范化流程,对工业废品等加强回收让节约成本并达到控制环境问题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电力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与市场息息相关,通过对电力产业链的有效监管可更为深入地对行业环保问题进行控制,因此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应该尽快推广新技术,从技术上逐渐推动产业革命,例如地热发电、风能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都应该继续加大建设投入,让整个产发展与环境协调化,扩大产业环保管理覆盖层面并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四、结语

电力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是一项长远性的工作,在不同的周期应结合实际状况对管理进行动态化调整,本着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做到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加强环保管理意识从而得到一条绿色化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专题报道.绿色和谐篇[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03).

电力行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势;对策;发电结构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在我国电力行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能源与环保方面的问题,阻碍着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发电结构不合理。二,污染物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效果差。三,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不够。在我国电力行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时,主要存在着上述几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下面就对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分析

1.1 发电结构不合理

从电力行业的发电结构方面来看,结构非常的不合理,采用煤炭发电的比重过高,导致了严重的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而采用风能,核能等可再生能够的比重过小[1]。另外,从电网方面来看,电网的网架结构比较薄弱,尤其是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比重过低。很多变电站的站点布局也不是特别的合理,电压等级不足,高损耗变压器仍然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很多电网的电压质量不高,供电能力有限,线路损耗过大。由此可见,发电结构极其的不合理,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污染物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效果较差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另外一大阻碍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量问题。从我国电力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采用煤炭进行发电的方式在短期之内还是不会改变的。在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严重的超标,其中对电力行业影响最大的就是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问题,进而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不仅会影响到电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也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1.3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不足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主要通过行政命令,法制法规和市场激励的方式进行。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政府部门颁发相关的行政命令进而推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例如,涉及到对发电厂二氧化硫控制的行政法规。对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方面的法制法规在国家和部委层面上的就颁布了100多个。这对于仅国家和部委层面就已颁布有90多个。虽然,通过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采用市场手段进行调节的效果会更好,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严重不足。

2 解决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分析

2.1大力推进电力结构的调整

针对于我国电力行业发电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该不断的加强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力结构的调整。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解决在水力发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加快水电开发的步伐。由于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开发不仅能够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还可以起到不污染环境的效果。其次,积极的研发新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扩大水力发电的效应,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优化和升级。我们还应该积极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进而高效,充分的利用煤炭资源,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再次,在电网建设方面,应该不断的加快省级和区域的输电往架建设。不断的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省电网间以及区域电网间的在电力电量的相互支援。进而最大的发挥电网在电力电量互济和水火互补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还应不断加强城市和农村电网的建设,进一步实现电源和电网,输电和配电同步协调的发展。在确保电站和电网能够基本供电的前提下,进一步支持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充分发挥低投资、低输电损失、高供电可靠性和采用可再生资源等特点,从而确保重要用户电力供应,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2.2加强老机组技术改造的力度

在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针对于污染物设施运行的稳定效果差,需要通过对非淘汰机组主体设备以及重要耗能辅机系统进行改造,通过利用和改进监控和优化运行,状态检修技术等手段,不断的提高电厂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积极推广污染物处理技术,通过粉尘监测,进一步完善吹灰和在线经济分析系统,并且应该做到能够及时的进行调整。另外,还应该积极的采用变频调速等先进的电机调整技术,不断的降低厂用电率。应该加强对烟气脱硫等设施的管理和建设[2]。针对于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全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要想真正的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在最低,就应该采用先进的脱硫设备进行脱硫处理,不断的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除了电力企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之外,从整个电力行业的角度上看,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烟气脱硫技术的相关规范,不断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等方面的行业标准。要不断的研究脱硫的可靠度指标,进而为对脱硫设备的科学监管提供数据依据。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强烟气脱硫后的评估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进而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我们还应该积极的推进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动采用市场化的方式不断提高脱硫设备的可靠运行。

2.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节能减排能力的保障

针对于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将节能减排的指标不仅通过行政法律的手段加以确定,还应该积极的推进市场化机制的进一步发展。要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减排的新机制,综合运用各种价格、信贷、财税等经济手段不断的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电力市场的建设,形成在政府宏观管理指导下,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进行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和行业自律等的电力市场体系[3]。并且应该继续推动电力价格改革的步伐,进而使电价形成机制中充分的体现环境和资源的因素,有效的采用价格杠杆的调节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另外,还应积极推进烟气脱硫等特许经营和排污权交易,吸引更多的企业参加到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电力工业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3 结束语

本文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从而使我们了解到,要想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仅需要政府行政法规的监管,还需要电力企业不断的进行优化升级,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促进技术革新,研发处理多种污染物的设备,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尽最大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且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促进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一定能够进一步的推进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的促进电力行业的优化和升级,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徐凤刚.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式与对策.环境保护, 2007(9):38-40.

[2]舒型武.简析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途径.冶金能源, 2008, 27(3):6-9.

电力行业范文第5篇

电厂的忙碌一方面源于春节前后天气回暖使煤炭恢复正常运输,电厂不再停产,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今年1月份以来全国用电需求急速增加,发电量也较快增长。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42.2%,创1997年公布月度同比数据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火电量同比增长48.7%,亦创历史新高。同时,中电联首次公布了1月份用电量情况。全社会用电增长40.1%,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分别增长23.5%、46.0%、25.6%和25.9%。

新的一年,电力行业能否借着这一开门红的数据走出此前的沉寂?

安信证券分析师张龙认为,尽管1月电力数据的强劲增长主要源于基数低、春节、天气等非经常性因素,但“如果经济保持目前的平稳发展趋势,全年的用电量高增长几成定局。”

对于今年用电量增长的预期,目前市场普遍认为是9%左右,但张龙认为这一预期偏低,他维持全年将增长13%的判断。

事实上,在低碳经济和新一轮结构调整大幕拉开之时,电力行业今年还将受益于电源结构性调整的两个重点。

一是清洁能源发电提速。即将于今年出台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对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在原有基础上调高,规定到2020年我国核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0.8亿、1.5亿、0.2亿千瓦。为实现该目标,电力企业清洁能源发电的新增装机容量自今年起将进入大规模提升阶段。

二是火电机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近年火电建设都采取了大力发展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并改造和关停小火电机组的“上大压小”战略,新建火电机组门槛提高至30万千瓦。3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比从2005年的45%已提高到2009年的64%,10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占比则从28%下降到了14%。

而多年来进展缓慢的煤电一体化也有望在今年加快。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控制的煤炭资源规模都很大,年产煤规模几千万吨以上。在前不久陆续召开的五大发电集团2010年工作会议上,各集团均表示,201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实现煤电一体化、加速优化电源和产业结构、积极“走出去”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

五大集团的煤矿达产之后,不仅全国的煤炭供应量会提升,缓解煤炭供需紧张形势,重要的是发电企业加大了在煤炭定价中的话语权,能够在部分地区通过自身供应平抑煤价涨势。

2010年是央企整合大限之年,电力行业作为央企必须保持控制的七大行业之一,具有较大的整合空间。以五大集团为例,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力、中电投集团未上市的电力资产均为上市的1倍,甚至2倍以上。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电力企业极可能也要遵守行业前三的规定,未来重组有助于行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