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颗心的距离

一颗心的距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颗心的距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颗心的距离

一颗心的距离范文第1篇

—— 题记

我独自一人漫步在林间,阳光透过树叶斑斑驳驳地照在我身上,那味道暖暖的,很温馨,我微笑着向每个路人点头,他们也微笑着回敬我,他们认为我是那样的开朗、阳光。

但!你知道吗?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躲在黑暗中睡觉,在外拼命打工的父母,没有太多的时间教育、关心我,导致我变得沉默寡言,倔强、叛逆甚至发展到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直到上四年级时遇见了她……

那时的他已年过半百,但很精神,她了解我的情况后,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因忙于自己的公务而对我漠不关心。第一次我们四目对视时,那种目光,深深地烙在我心里,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是友善,是慈祥,或是怜爱?心管如此,我还是给她制造了不少麻烦。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亲自收作业,到我面前时他俯下身问我:“你的作业呢?”“没写”我轻描淡写的回答道。“下课到办公室来”整整一节课,我紧张、激动,她会严词锋利地吵我吗?她会拿板子狠狠地敲我的手心吗?切!我才不在乎。但我没想到的是……

“你是聪明的孩子,不应该自我封闭,应该给自己和别人一点娱乐相处的空间,多做一些开心、有意义的事,当你毫不保留的向别人打开心里大门的时候,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鸟语花香……”

倔强的我第一次在别人面前流泪……

叛逆的我第一次肯用心听老师说话……

再后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带着我们一起玩耍,我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成了一个阳光男孩。可以说是她教育了我,是她改变了我。

一颗心的距离范文第2篇

摘 要 心理素质是训练中的一大难题,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在跨栏过程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里直接影响训练任务的完成。本文提到的心理障碍是指运动员在跨栏训练中所产生的恐惧心理、紧张情绪及其由此而引起的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要在训练中考虑学生的心态与情绪。

关键词 跨栏运动员 恐惧心理 克服

跨栏是体能、技能、心理能力高度结合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完美的动作技术,更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心理素质是训练中的一大难题,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在跨栏过程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里直接影响训练任务的完成。由此可见,研究跨栏运动员恐惧心理的消除方法对提高跨栏运动的训练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通过实践教学与训练,总结分析得出运动员在训练中对跨栏跑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自信心不足。本文提到的心理障碍是指运动员在跨栏训练中所产生的恐惧心理、紧张情绪及其由此而引起的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要在训练中考虑学生的心态与情绪。

(二)害怕受伤。跨栏跑是带障碍的短跑运动,男子110m栏高106.7cm,女子100m栏高84cm,运动员因怕栏高,怕碰栏,一看到栏架就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而犹豫不决,对能否过栏产生心理压力,致使跨栏技术变形,恐惧心理随之产生。

(三)心理过于紧张。一些运动员在练习跨栏时过度紧张,心理紊乱,知觉范围狭窄,思维迟缓,思想集中不起来,产生过多焦虑情绪,导致跨栏动作僵硬,上下肢配合不协调,因而产生心理过于紧张。

二、恐惧心理的消除方法

跨栏跑运动的恐惧心理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下产生,是后天获得经验建立起来的复杂条件反射。只要找到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正确地予以化解,恐惧心理是可以克服的。

(一)激发和培养正确的训练动机

克服情感障碍是激励运动员从事训练活动的主观动因。个别运动员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差,方法技巧掌握不熟练,有畏惧心理,要求教练员将思想教育贯穿于训练之中,不断鼓励运动员克服困难,突破自己。

(二)示范、讲解、练习紧密结合,促进运动员单一过栏技术的形成

示范是最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熟练准确的过栏示范动作直接刺激了运动员的视觉神经,有利于运动员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勇气,克服恐惧心理。

1.技术观摩训练法。通过观看国家顶级跨栏运动员刘翔、史冬鹏、纪伟等比赛录像,分析跨栏起跨角度、压栏时机、下栏点及起跨折叠快速过栏的技术;老队员现场模拟示范、教练员现场指导,运动员学习、模仿,可增强运动员训练的信心,消除恐惧心理。

2.降低训练难度。训练初级阶段,教练有意识地降低栏架高度。男队员可将106.7cm的栏高降至91.4cm或100cm,女运动员可将84cm栏高降至76.2cm的栏高或在栏架上用竹竿或橡皮筋等替代栏板,降低栏架高度,减少过栏时的难度,让运动员能以较轻松的心态进行跨栏练习,体会和感受跨栏的完整技术,奠定良好的训练开端。

3.跨栏技术的专门性练习。由攻栏腿和起跨腿技术组成。首先在原地做对墙攻栏腿技术练习和起跨腿斜板提拉技术练习10次×4组,体会攻栏腿前摆下压及起跨腿折叠提拉动作,再过渡到小步跑的栏侧攻栏腿及起跨腿过栏技术,最后到小步跑、高抬腿跑、快速跑栏侧过栏,为下一步完整技术打好基础。

4.完整技术练习。主要采用练习、比赛、测验等方式,巩固和提高运动员的跨栏技术,进一步完善跨栏的完整性,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跑跨、跨跑能力。①练习。通过跨6-8栏×2-4组提高运动员熟练度;栏间跑5步跨4-6栏×2-4组提高运动员在高速跑中结合栏的能力。通过大量模仿练习使运动员在技术提高过程中不断强化和不失连续性,如:栏侧起跨腿提拉转的过栏技术练习、摆动腿摆动攻击目标物的技术练习、以及用不同高度栏架的方法来使运动员掌握、巩固、提高跨栏技术。②比赛与测验。采用测验的方法训练,可使运动员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达到进一步增强学习训练兴趣的效果。通过队内测验与参加各级别的比赛提高运动员在竞赛压力下保持放松准确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

5.不断强化栏感,克服恐惧心理。跨栏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栏感,栏感就是对栏的所有特点与属性的精细感觉,是跨栏跑技术训练首先应解决的问题。通过栏架做柔韧性练习、素质练习、技术练习等使运动员感受人与栏之间的关系,逐步消除畏惧的心理。

6.节奏感、距离感训练。由于运动员对栏架存在恐惧心理,不敢做出强有力的攻栏动作,在栏前产生倒步和减速现象,对此可采用起跨腿过栏脚练习,利用规定起跨点、下栏落地点、栏间节奏线等方法来提高练习者的栏间跑动速度和节奏,反复体会在高速度下跨过栏架的感觉,形成巩固的技术定型,增强敢于快速攻栏的信心和意识,之后,由栏外向栏内过渡。距离感训练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在心理上有充分的把握,才能成功。

(三)针对性地发展和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

跨栏跑是速度快、强度大、节奏性强、技术复杂的运动项目,身体素质对跨栏的运动成绩起决定性作用。

1.柔韧素质。所谓柔韧性就是运动时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范围的能力。在跨栏项目中下肢柔韧性尤为重要,在训练中主要采用跨栏坐、横叉、竖叉等均可提高下肢柔韧性。

2.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人的基本运动素质。在跨栏项目中决定跨栏跑成绩的两大因素是平跑速度和过栏技术,因此,要提高跨栏跑成绩就必须提高运动员快速跑的能力,从而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可采用30米、60米、80米加速跑和行进间跑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3.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肌肉力量是人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根据跨栏项目的特点要求运动员跑的快、跨的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上下肢力量。其主要表现为上肢的快速有力摆动,协调下肢的后蹬,加快栏间跑和过栏的速度,从而提高跨栏跑的成绩。练习方法主要是摆动腿负重提摆,负重半蹬跳、负重摆臂、利用橡皮筋前后摆腿等。

4.协调性。协调性对提高跨栏跑速度和技巧有着重要的影响。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平衡能力、自测能力、节奏感、辨别能力等都协调发展是跨栏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能力,让运动员在跳、跑、球类练习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以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

(四)减少主观恶性刺激,逐步增强心理素质

在跨栏跑中常有碰栏、摔跤的情况出现,尤其是以起跨腿膝关节和踝关节内侧碰伤最为常见,这种意外的发生会给运动员留下生理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阴影,在训练中可降低训练要求,尽量避免恶性刺激,加强训练指导和保护,建立良好的师徒互信关系,逐步增强运动员的信心,鼓励发扬敢于拼搏、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跨栏项目自身的技术难度和器材特点以及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在多年的训练教学当中,针对运动员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差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运动员克服恐惧心理,成效明显。当然,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确掌握跨栏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法,通过训练实践的体验、训练的强化、比赛的检验,使运动员最终形成良好的专项心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贵敏.现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王保成,杨汉雄.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 宫下宪.跨栏.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一颗心的距离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访问法,运用有关心理调节原理来研究大学生跨栏跑的恐惧心理,收集整理和创新出一些具体的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和手段。

0引言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短距离比赛项目,它要求在规定的距离内在跑进中跨越十个固定高度,间距相等的栏架,它的特点是跑跨结合,不仅要求较高水平速度,而且还要掌握复杂的跨栏技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介绍跨栏跑的基本知识,学习过栏技术,学习栏间跑技术,这种教学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易出现不敢过栏,撞栏或过栏与栏间跑之间不连贯等现象。心理调节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学生消除各种顾虑,避免学生因身体矮小,过于肥胖,体单力薄的恐惧心理。心理调节在跨栏跑教学中运用,有多种方式,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心理特性,分析他们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教育,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动作的技术概念。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跨栏跑技术,同时能起到克服恐惧、紧张、懒惰等心理障碍,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动作。

1跨栏课中产出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

1.1 “恐栏”心理形成的原因跨栏运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体育项目,它对学习者的跨栏技术、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跨栏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内的综合因素。

1.2 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由于跨栏技术比较复杂,学生在面对栏架时就不可避免的会心理紧张,导致生理功能降低,通常的表现就是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还会伴随感知模糊、思维活动减慢、注意力不够集中等问题,这些心理和生理问题都会直接对练习活动产生影响。

1.3 容易受伤使跨栏教学处于被动状态跨栏运动本身是具有危险性的,这跟它本身技术要求较高有关,有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或是学习过程中没能很好的掌握其动作要领,以致在练习过程中造成运动伤害。如碰到、摔倒后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甚至有时会出现严重的伤害事故,这些都会不可避免的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加剧紧张心理,同时还会把这种紧张情绪带给其他的同学,造成更多的伤害事故发生,非常不利于跨栏教学。

1.4 性格特征的影响能力和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两个主要方面。能力是影响活动效率的基本因素,性格则是体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习惯方式中的个人特点,这些性格特点会影响到学生对跨栏知识的领会速度、思考力,特别是在解决困难问题和掌握复杂技术时候的思考力及脑力活动的独立性。例如有的学生胆子比较小,易惊慌,也很容易产生“恐栏”心理。

1.5 教师教学水平影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主要是通过认真的看、听、练来实现的,教师则是通过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等手段来完成知识的传授。示范讲解技术动作起到一个暗示作用,一方面是技术知识上的,包括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细节,潜意识的告诉学生一定要注意,因为这些要领如果不注意,很可能会造成伤害;另方面是心理上的,起到增强学生掌握动作的信心。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重要,示范讲解动作一定要准确、轻松、优美,打消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习兴趣,反之,示范动作不准确甚至出现失误或是受伤,都会给学生传达一种危险讯号,给学生心理上造成障碍,影响教学。

2克服和消除“恐栏”心理的方法

2.1 教学中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即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几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思想方面着手,努力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候不气馁,勇于克服困难,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可以配合校运动会以及各种竞技比赛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还可以以我国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的精神及站胜伤病,勇于拼搏等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奋发上进。[1]

2.2 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相结合在跨栏教学时,要对跨栏动作进行分解,不要急于教授过栏动作,因为起跨、下栏等动作非常重要,是能否过栏的关键,所以要对这些动作进行专门练习,再结合过栏的完整技术,编成整套的基本技术,让学生反复交替的练习,建立“栏感”,克服“恐栏”心理。在学习这些技术过程中,可以采用原地摆动腿,起跨腿过栏,在走跑中从栏侧过栏到栏中过栏,从过1-3到3-5个栏等教学方法。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渐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另外,在教学中为了消除“栏架”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刺激”,可以用一些替代品来进行辅助练习,如折叠小垫子。同时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练习中下肢撞栏摔栏等所引起的伤病,以不断提高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2]

2.3 进行放松练习为了缓解焦虑情绪,可以采取诸如肌肉渐进放松法,静默放松等手段来消除心理疲劳和肌体疲劳,继而进行一些柔韧性,伸展性练习,辅之以肌肉放松的手段使心理趋于稳定。[3]

2.4 积极性语言的动力作用教师一定要在学生练习前、中、后使用积极性语言,不断的鼓励他们进行主动的练习,尤其是学生在第一次练习时遭到挫折后,更要进行鼓励和安慰,让他们再进行训练。相反,不适当的语言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所以,在辅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的训练中,尽量不要责备学生,对于学生合理地完成动作,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达到强化动作记忆。另外,还要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因为同伴的支持与鼓励也是不容易忽视的因素。

2.5 巧妙的变换栏高降低栏架高度可以减轻学生对栏的恐惧感,并且有利于学生找到合理的节奏,加快动作速率。在学生难以确定栏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栏架高度后逐渐升高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跨越标准栏高。

2.6 强化成功经验在克服心理障碍之后,应加大运动量的训练强度,使学生的成功经验得以强化,增强自信心,让跨栏的恐惧心理逐渐离去。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感和失败感,并且产生一种满足感,由于这种满足与胜利是积极投身运动所产生的,从而使学生对运动产生更大的兴趣和动力。

2.7 示范激励法在某项技术教授之前,体育老师都会向学生们进行示范动作,这在体育教学中很常见,是最直观也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完整而正确的示范动作可以打消学生对栏架的恐惧,给他们勇气,让学生建立起坚强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8 表扬鼓励法表扬鼓励是给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能促进学生进步对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优良思想品质等方面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动作技术掌握不好的学生。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给予肯定表扬,同时再提出某一方面的要求,以提高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及技术的愿望。对于动作完成好的学生也应给予表扬,让她再同学中起到带头作用并让她积极主动参加到你的教学中去,这样不仅提高了动作完成好的同学的信心,还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

2.9 个别对待法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同,接受影响也不同,这样就形成了每个人所特有心理特点。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承认差异,重视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放置几组不同要求的栏间距离、栏高,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核心理状态选择练习的组别,这样不仅能使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多练,练好,也可培养学生对完成教学任务的信心,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2.10 技评达标中的心理调节心理调节、心理暗示、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从一定意义来说,也有竞赛性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考核中,学生的临场心理状态对技术的发挥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通过在技评达标中的外表反映的观察,分别提出消除和缓解紧张,害怕心理的自我调节方法,例如有些学生在考核中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成绩分数,给自己施加压力,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引起心理上的过度紧张感觉这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提高对考核的正确认识放下包袱,尽自己的能力参加考核,并传授一些自我暗示的方法,一般借助言语和表情暗示,用多次重复某些词句或通过一定的动作暗示来实现、默念等等。在自我暗示时,语气要肯定,词句要简洁,这样效果会更好。

3结论

教师对授课内容,技术动作要认真研究,力求用形象,简洁的语言讲明要领,使学生容易记住,容易掌握,能有效地避免出现错误动作使练习失败及产生消极的心理。让学生说出产生害怕的原因。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多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运动能力,增强自信心,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在跨栏教学中,经常发生碰伤或摔伤现象,这样往往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练好基本技术,通过大量跨越辅助器械的专门练习,以消除学生因受伤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同时要加强运动保护,合理地运用保护与帮助,可以增强练习者的信心,有效地消除恐惧心理,增加安全感。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关怀和鼓励,使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这样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区别对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激发正确动机,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动作。

参考文献

[1]孙甲东.谈跨栏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方法[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9,(1):91-92.

一颗心的距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据库;课程群;教学改革;立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66-03

创新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重要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转变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应优化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创新思维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数据库是计算机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贯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各个层次,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目前占整个计算机应用的70%以上。但对数据库相关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1]:①只注重单门课程完整性,课程间缺乏交叉融合,未将环环相扣教学内容合理划分、优化整合,导致课程间教学合力不足、教学内容重复、遗漏、衔接不畅等问题。②重理论,轻实验,且实验单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实验关联度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③实践环节重不够、呈现碎片化,特别是数据库实践教学体系中还未考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应用需求,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学生缺乏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④教师授课各自为政,忽视沟通与交流,理论联系实际不足,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从系统工程和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视角着手,把数据库类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相近、渗透、互补的多门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优化整合,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优势互补而又彼此独立的连环式数据库课程群体[1],进而获得具有整体优势、资源共享的有机整体,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本文依据教育理论与规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数据库相关课程统一规划、相互协调,对如何构建数据库课程体系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讨,以有效解决目前该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库课程群建设原则与思路

明确数据库课程群建设目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审定数据库类课程内容之间的层递性和关联性,注重内容间交叉融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数据库课程群的各知识点串联或并联成一个有机网络,根据侧重点不同重新分配学时,以综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数据库课程群是个动态系统,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动态调整数据库课程群体系,使其适合社会需要。

瞄准专业定位,以数据库原理为核心,向外辐射至数据库工具使用、数据库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相关课程集合,主要包括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技术、数据库课程设计、大型数据库以及数据库为基础的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中间件技术、Web程序设计、MIS项目管理、毕业设计、企业生产实习、实训和就业等,其重要任务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

二、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据库课程群体系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据库课程群体系建设是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课程逻辑联系为纽带、规划好课程群涵盖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修订教案,开发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将各课程知识点、相关理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科研项目点、线、面有机联系起来,建设具有集约化、系统开放化、成员团队化、连环互动性(师生、师师、生生可实现连环互动)等特点的课程群体系。数据库课程群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建设内容繁多,但最重要有以下几点:

1.数据库课程群体系构建与划分

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背景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应用型人才需求,研究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据库课程群中课程间的层次性、逻辑性、递进性,注重技能培养,优化课程设置、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实现数据库课程群体系中相关课程的组合优化,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且适宜于应用型本科院校IT类人才培养的数据库课程群体系,实现数据库课程群体系中相关课程的优化组合。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其数据库课程群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数据库课程群体系构建与划分原则,将数据库课程群体系划分为三个递进式层次,即基础理论层、综合应用层、高级应用层,具体如下:

(1)基础理论层。该层主要学习数据库基本原理、基本操作以及MS SQL、My SQL等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原理及操作,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数据库创建、备份与恢复,数据的增、删、改、查、权限控制,存储过程、触发器、游标等数据库基本操作和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技能;理论和实践课结束后,以1-3人为小组进行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编程、测试和部署一个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以巩固数据库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应用层。该层次主要学习Java、C#、、JSP等开发工具及项目开发流程,对具有一定复杂度的Web应用系统进行的设计与开发,而实验教学以综合性、设计性为主,主要让学生熟练Web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和数据库应用实践,强化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分析、设计和部署能力,最终使学生及其小团队研制出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综合性Web应用系统[2]。

(3)高级应用层。该层次主要是通过生产实习(工程训练),引导学生做一个贯通信息感知、数据可靠传输和应用服务等三个层次的中型数据库应用系统,扩展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课程前沿理论与技术,加强学生对数据库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熟练使用。

2.数据库课程群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立体化教学模式[3],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注重夯实基础理论,灵活运用综合性知识,突出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构建数据库课程资源网络平台,提升课程共享性、开放性和普适性,优化调整“教”、“学”、“做”的过程[4],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立体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3],具体方法及措施见图2。

(1)始终贯彻“知行合一”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在认真优化计算机相关专业数据库类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基础上,采用CDIO工程教育倡У摹白鲋醒А焙汀盎于项目教育和学习”新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结合实际项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理论一验证一设计一综合一实训”多层次理论实践教学模式[5-6]。通过把教师科研成果、计算机相关新技术及国内外相关新实验相融合,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工程训练四个层次[5-6],并以设计性、实训为主,突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2)创设典型的计算机系统应用案例。创设的计算机系统案例至少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用户业务需求、系统分析、功能设计、编码测试等部分,每个案例剖析和讲授至少2学时,讨论至少1学时,使优选的教学案例不仅要体现专业特色,还要涵盖教学知识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

(3)改进与完善授课手段,实现分层次、立体化教学。在深入研究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黑板、网络信息、移动APP、微课等手段改进课程讲授方式,集实际典型案例、学科前沿技术、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技术与素质培养为一体,实现授课手段立体化,全方位提高学习者自身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

(4)强化“交互”和学生参与,建立分组讨论和成果汇报答辩机制。交互是数据库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因素,是师生间双向交流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授人以渔”的教学思路,设计交互式教学场景,使学生协同分工,多渠道检索相关资料,撰写专题研究报告,建立“交互式”或“分组式”讨论和成果定期汇报答辩机制,共同创造创新氛围,培育学生多向交流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意识。上述措施有效增强了学生参与度,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度[4-5]。

(5)建立数据库课程群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多渠道线上线下师生交流与互动。借助Web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把课程组成员多年教学大纲、教学动画、拆解的科研项目案例和精美课件等教学资料进行分类梳理、优化和整合,建立数据库课程群资源共享平台,课程组成员通过E-mail、QQ群、微信群、移动APP、论坛等多渠道线上线下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答疑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数据库课程群教学效果。

(6)行业技能竞赛融入教学,以赛代练,以赛促教,激发学习兴趣。密切跟踪并介绍云计算、大数据、社会网络分析、NoSQL等与数据库相关最新前沿技术,开阔学生视野;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中国软件杯”、“蓝桥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等竞赛,及时修正和调整综合性实践项目或案例,合理布置项目任务,在多个教师综合指导下,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方式,确保小组项目有序开展。这种将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以赛代练模式,不仅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直接与企业需求对接,还能大幅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防止所学技术与行业需求脱节,为今后就业奠定项目研发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加强数据库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数据库课程群建设的主力军和人力资源保障。在课程群负责人的带领下,每个成员都要高屋建瓴,具有对数据库课程群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融合优化的能力。为此,可通过多次课程组研讨、成员自身知识互补性学习、到兄弟院校走访、专业技术培训机构再教育等方式,加强数据库教学团队建设。只有施教者拥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设出具有一定创新思维的教学素材,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4.改革考核方式,注重阶段性评价

改革传统的考卷定“终身”考核方式,加强学习阶段性评价,如在理论和实验课堂上可通过回答问题、专题讨论、作业质量、计时完成实验操作、前沿性技术总结、系统演示与答辩等措施加大平时考核比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等能力,使传统的“要我学”填鸭式教学模式向“我要学和我要创业”等新模式转变,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积累,重视自学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培养。此外,引入企业实习实训评价、同行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与学效果评价机制,实现评价形式多元化和动态化,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向与方法等,提高教与学透明度、应用度,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效果更好。

本文提出了创新型数据库课程群建设体系,并从改革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团队、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讨论了数据库课程群建设主要内容,构建了多平台、多手段、多层面渐进式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数据库课程群的各知识点串联或并联成一个有机网络,克服了原数据库课程教学的诸多不足,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奠定了一定基础,为类似课程群教学改革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双印,徐龙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56-58.

[2]徐龙琴,刘双印.“教学做一体化”的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24-25.

[3]刘闪.基于CDIO理念数据库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电脑,2013(11):65-66.

[4]解迎刚,王志良.“物联网与信息服务”立体化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78-80.

一颗心的距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聚类分析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一定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对其所拥有的各种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利用的能力。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和产出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故应客观地评价并找出各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地区性差异的原因,提出快速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应对措施。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聚类分析的指标选择

本文本着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并依据河南省科技创新实情,参考了陈明炜、方秀文等人的指标体系,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共16项。其中一级指标为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下分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又包含若干三级指标,具体为科技进步基础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学家和工程师数、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科研物质条件(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数、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科技意识(发表的科技论文);科技活动投入包括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和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各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科技活动产出包括科技活动专利发明产出(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拥有发明专利数)和科技活动直接贡献(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市场交易额)。

二、河南省规模以上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聚类

1.聚类分析过程。从统计学的观点看,聚类分析是通过数据建模简化数据的一种方法,应用十分广泛。聚类分析是一种运用物以类聚原则的归类方法,其原理是将所研究的样品或指标看作空间中的点,比较点与点之间的亲疏关系(亲疏关系一以样品间距离衡量),即比较对象间代表性指标的相似性。于是根据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聚合为另一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或指标)聚合完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分类研究的目的。

2.聚类分析结果。在对己选取各指标的具体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借助SPSSll,5中的聚类分析功能得出聚类分析的结果(图1是运用SPSS软件对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得出的树状聚类图)。从图中可以由分类个数得到分类情况。从树状图中可以看到将18个地市分成5类、4类、3类的情况。本文将其分为4类即把郑州归为第一类,安阳、新乡、洛阳、南阳为第二类,平顶山和焦作、济源为第三类,开封、濮阳、三门峡、商丘、信阳、许昌、漯河、驻马店为第四类。

三、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聚类结果分

河南省各地市相关指标平均数据情况如表1。

从表3可以看出,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河南省范围内是实力最强的。安阳、新乡、洛阳、南阳几个地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于郑州,平顶山和焦作、济源科技创新能力低于前面五个地市,开封、濮阳、三门峡、商丘、信阳、许昌、漯河。驻马店这几个地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处于比较弱的水平。分析其原因可以看到,郑州是省会城市,是河南省的政治、信息和金融中心,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比省内其它地市更优越的条件,郑州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科技进步基础相对较强,在科技活动投入和科技产出能力方面也都比其它地市高。其科技创新能力最强。在反映城市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16个具体指标中,郑州都雄踞第一。在第二类地市中,洛阳为老工业基地,在基础条件方面比较雄厚,支持技术创新的服务人员较多,科技活动投入和科技活动产出能力也很靠前,其技术创新配置能力较强,但和郑州市仍有一定差距;南阳、安阳和新乡一些地市在各指标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上均有较大优势,南阳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较强,拥有一定数量的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新乡市在投入一产出比指标方面、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利用外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说明这些地市的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既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具有一定的强度,但仍在综合创新能力方面低于郑州,但发展潜力很大。其它城市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具体表现在绝大部分指标总量和相对量的排名都较低。

总体来看,河南省内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市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相对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而言,这些地市都具有相对较好的科技基础,吸引外资相对较多;也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创新热情;还具有比较独具特色的区域或行业,并且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小,非国有经济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些企业比较注意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弱的地市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推动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应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以技术进步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