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故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煤矿 透水事故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了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相继颁发了《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特别规定》446号令以及《矿长保护矿工生命的七条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对矿井自然灾害进行了重点预防和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总体煤矿安全形势趋于好转。但是水害事故还屡屡发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矿井水害预防和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抓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能够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理矿井水害是当前从事煤矿防治水工作人员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所以在此我结合多年工作体会就煤矿水害防治谈一下自己想法和对策,供诸位同仁们参考借鉴,以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共同为煤炭事业安全发展贡献点力量。
根据近几年山西省境内发生的水害事故统计:掘进工作面占总透水事故的65%,采煤工作面占19%,井巷占9%,其他地点占7%。
一、客观原因
(一)积水范围不清,盲目开采引发水害事故
煤矿整合重组后,矿井井田内不同程度有多个已关闭的小煤矿存在。在以前这些小煤矿大都不是正规开采,没有可靠的实测图纸资料,甚至还存在超层越界现象,所以对过去已开采巷道和采空区以及空区积水范围很难确定。在没有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情况下盲目采掘,势必引发透水事故。
(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变的复杂化,容易引发水害事故
随着矿井产能迅速提升,开采深度不断延深,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变的更加复杂,相应受奥灰水、太灰水威胁的程度也愈加严重。如果不及时对矿井的水文地质类型进行重新划分,并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将会发生不可预见的突水事故。
(三)排水系统能力不足,易引发水害事故
在矿井整合设计中,对矿井水文地质的复杂程度评估不准,矿井的充水因素和涌水量预估有误,致使设计的排水设备和管路选型小,水仓容量有限,致使矿井排水系统能力严重不足,不能在8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这样就大幅度地降低了矿井的抗灾能力,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隐患。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后果不可设想。
(四)预测预报不精准,引发水害事故
水害预测预报是一个非常复杂工程,由于煤矿防治水技术力量薄弱,探测手段比较单一,提前所做的预测预报精准度不是很高,有时可能还造成误报,错失了防治的最佳时机而引发水害事故。
二、主观因素
(一)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
截止现在矿井都建立健全了防治水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了安全责任制,组建了专业防治水队伍,配备了物探、钻探设备,并组织实施。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干部职工对水害认知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为超额完成任务,赶时间、抢进度,急功近利,不坚持探放水原则,视法律法规与不顾,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盲目生产,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二)防治水力量薄弱,水害预测预报不精准
煤矿防治水工作专业性强、责任大,风险高,愿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特别是专业地质、水文地质的技术人员少之甚少,几乎成为“矿宝”。很多矿因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物探设备,导致防治水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另外由于矿井井田勘探程度低,整合后又没有进行补充勘探,造成矿井井田水文地质不清,采空区积水不明,水情水害预报不准,甚至产生误区,错失水害治理最佳时机而引发水害事故发生。
(三)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
有极少数的矿在防治水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措施落实不到位。比如在探放水时,领导重视不够、图省事、怕麻烦、怕影响进度,不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在井巷掘到危险区时仍不能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甚至有明显的透水预兆时还不停止作业,撤出人员,继续冒险作业,导致突水事故发生。
(四)没有建立联防预警机制,雨季汛期隐患排查不到位
有些煤矿我行我素,不按规定与当地气象、防汛部门和相邻矿井签订预警和联防预警合同,不储备足够防洪救援物资,甚至在暴雨前后不对地面废弃关闭井口、泄洪渠和排水河道以及易发生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尾矿库)地点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或者排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及时,导致在暴雨后大量洪水从地面裂缝和塌陷区溃入井下造成水害事故。
一、事故引发的系统结构
电力生产由复杂的系统构成,系统又由多个元素组成,且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无论系统中哪个元素运行偏离了正常规律,都可能破坏系统的平衡,导致事故发生。电力生产结构的系统性,决定了事故引发因素的系统性。因此,预防事故、消除事故,必须从引发事故的系统结构出发,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某发电厂,早晨8点,炉运班按规程启动3号炉乙制粉系统(通风暖管),然后合乙磨煤机开关,突然发生制粉爆炸,磨煤机出口处短节位移脱开喷火,大牙齿轮油着火引燃上部控制电缆,3号、4号、5号炉失去电源停炉,2号、3号机停机,全厂电负荷由240MW降至170MW。此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工艺设计问题,导致内锥积粉自燃;来煤挥发分高,易燃;事故发生前的晚上全停制粉系统时,执行规程不认真,抽粉不彻底,启动时煤粉达到爆炸浓度发生爆燃;磨煤机出口弯头未按检修工艺施工,私改规定,用铁板点焊固定支架,未上螺栓,造成位移,引燃大牙轮油后造成电缆着火;电缆上部、烟道上部虽有清理积粉制度,但清扫不彻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既有设计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既有燃料方面的问题,也有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一系列的隐患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上发生。有鉴于此,我们试图建立一个事故发生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中,社会环境是社会管理方面、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安全氛围等;物质环境是生产的产品、使用的设备、使用的原材料等;企业员工是人的因素,是从事生产工作的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直接生产的操作人员。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相结合,形成事故的环境。社会环境与企业员工有联系,如果规章制度约束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氛围不和谐,企业员工就会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物质环境和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生产产品,员工借助一些物质设备来做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企业员工的错误行为。三者结合起来,就是事故的系统。
二、事故引发因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工作压力过大,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工作岗位不稳定,没有职业安全感;单位工资改革变动频繁,待遇不确定;领导机构或管理人员变动,担心个人发展;单位家庭人际关系不融洽,心情烦躁;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觉得前景不好;企业安全氛围不正常;企业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投入等。这都属于社会环境因素,涉及到管理、制度、政策、规章等因素,这些因素形成了社会环境因素。假如企业过于追求发电量,就可能不顾设备的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事故。
2.物质环境因素主要有设备防护不当,如高压隔离网残缺;设备本身缺陷,如安全带不牢固;危险的设备或操作程序,如电气焊、倒闸操作;不安全的储存,如氢气、氧气储存、运载超重;照明不当,如场地光线刺眼或光线不足;通风不当,如氧气舱焊接通风不足,工作室空气异味;高危工作,如吊车、高空作业、高压附近等。由于人是在物质环境中工作,还要在物质的环境中活动,还要使用一些物质设备,所以这些物的环境如果不安全,也是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3.人的因素个人素质、安全意思、工作责任心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设备产品不熟悉,不按规矩办事;个人英雄主义,以冒险为荣;在危险场合走神、开玩笑、争吵和恶作剧等。社会环境因素是间接因素,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是直接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通过人、通过物,对安全生产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环境不好,氛围不和谐,会造成人的心理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结果造成人的不安全因素。因此,社会的因素是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是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因素。
4.例外因素除上述因素之外,还有例外因素。例外因素属于超出规范要求以外的因素,一般不会发生而发生了事故的一些因素。例如飓风刮断线路;线路都有安全设计标准,例如,南部沿海一些城市,要求线路的设计要能抵抗11级风,那么在11级风以下倒塌属于设计问题或者是管理问题。如果超过11级风,如果发生倒塌事故,就属于例外因素。再如洪水冲垮铁塔;吊车碰高压线;高压线没有考虑吊车的悬臂可以直立的过高压线下面,汽车撞倒电线杆。这些例外因素基本处于管理控制之外,非人为可以避免,可以根据发生的几率设置相应的预警机制。但是例外因素不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范围。
三、不安全因素轨迹交叉论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发生,必然导致事故发生。如果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同时出现,人的行为有安全和不安全状态,物的状态也有安全和不安全状态。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人的行为安全,物的状态安全,就没有事故。人的行为是安全的,物的状态是不安全的,也没有事故。例如电焊机漏电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但如果人的行为是安全的,按照规程,在使用有电设备之前,人要检查有电设备,那么,人就应该检查出来电焊机处于物的不安全状态,这种情况下,人就能够避免发生事故。所以,人是安全的,物是不安全的,事故不发生。人的行为不安全,物的状态安全,事故也不发生。例如在倒闸操作时走错间隔,人是一种违章行为,应该到2号间隔但却违章走到3号间隔,但只要自动闭锁装置良好,事故就不发生。人的行为不安全,但物安全,因为有良好的自动闭锁装置,人进不去,自动闭锁把人限制住了,所以这种情况下,事故同样也不发生。如果人的行为不安全,物的状态也不安全,事故就要发生。例如倒闸操作走错间隔,而且拿钥匙强行撬开或砸开自动闭锁装置,使得物的状态进入不安全状态。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加上物的不安全状态,于是事故就发生了,这就是不安全因素轨迹交叉论。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至关重要。
四、人因差错
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会严重抵消和降低为解决不安全环境因素所做的努力。为解决不安全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奖惩办法、文化氛围……,物质的因素包括安全的设备、安全的技术,这些因素我们以前付出很大的努力来解决,但是最后由于人的因素没有做好,事故仍然会发生。可见,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严重抵消了为解决不安全环境因素所做的各种努力,因此重视人因差错非常重要。如果人违背生产规程或生产规律的活动,无论这种活动是否造成事故后果,都视为人因差错。
1.人因差错的重要性在影响生产安全可靠性方面,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引起事故差错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性的因素。所以,有必要对人的因素、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予以高度的重视。美国人海因里希曾经调查了美国的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占总数98%的事故可以预防。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导原因的事故占88%,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12%。某大型国有电力企业集团的146起重大事故中,物因为主的事故占21%,人因为主的事故占77%,其他类事故占2%。根据全国总工会有关材料统计,事故中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事故发生首先要看人的因素,而人的因素主要是事故的心理。
2.事故心理原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不安全行为,主要受其消极心理状态支配。当人的心理处于消极状态下操作时,其感觉、知觉、思维和反应的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为减少人为失误,避免发生不理智的行为,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认真研究违章行为人的心理状态,探讨行为规律,制定预防措施。对于违章作业或者是违章指挥,我们经常简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责任当然应该追究,但远远不够。因为把事故简单的归结为责任,没有深入的研究人的心理、心理特点、行为特点等规律,那么事故原因可能没有找到根本。尽管追究了责任,处理了问题,但类似的事故还会发生,因此必须深入的追究事故心理的原因。某日某电厂遭风袭击,将锅炉房紧身封闭的压型钢板(约1m2左右)刮落,一块落到启动变压器高压侧C相避雷器上,造成单相接地,避雷器支撑跌倒,某开关动作掉闸。一台机组锅炉灭火,汽轮机掉闸,发电机逆功率保护动作解列。事故原因主要有锅炉房紧身封闭的压型钢板施工方案不合理,虽经调整,但施工单位未按调整后的方案施工,因安装质量不良而被风刮落。此次事故不是风速超过了抗风能力,不是例外事故,而是由于施工出现了问题。锅炉房紧身封闭的压型钢板施工方案不合理,方案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操作的要求来实施。但没有按照这个方案实施,这就有逆反心理、侥幸心理、懈怠心理,最后的结果就是安装质量不良而被风刮落。
五、事故倾向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发现了问题,也提出了解决问题方案,但没有被执行和实施,仍然按照原来的方案去实施,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违章行为,就是事故倾向。导致过多事故数量的品质和特征,称作事故倾向。发生事故多的人具有事故倾向;有事故倾向的人具有某些特征;情境不同,事故倾向特征就不同。即导致事故数量过多的这些人会有某种特征,具有比较固定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事故倾向。事故倾向模型如表2所示。事故倾向具有稳定性。二八法则可说明此问题,大约20%的人造成了大约80%的事故。事故倾向具有针对性。事故倾向不是对所有的事故都会出现,在不同情境下导致事故的个人特征不同。如果认知能力不足,那么他需要看的非常清楚,需要记得非常牢固,如果他记不住,就容易出事故。如果判断能力不足,可能是突如其来的一些问题,他可能犹豫不决耽误了处理事故的时机。事故倾向具有可控性。通过适当的约束,可以控制和防止事故倾向变成事故行为。事故倾向具有发展性。如果事故倾向我们不了解,不掌握,如果事故倾向受不到约束,事故倾向的程度就会随着安全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当物的安全状态不断提高,结果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就随之提高。增加安全的设备、提高安全的技术是必要的,但更应该致力于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只有提高了人的安全素质,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产原料和基础能源,煤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煤炭行业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的煤炭于2004年以19.56亿吨的年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有专家预言,到2014年我国的煤炭需求突破30亿吨亦不足为奇。然后,我国采煤的相关设施、产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煤炭需求量的增加。由于我国的采煤企业无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安全管理还是安全科技水平方面的发展都是相对落后、参差不齐的。不难想象,我国的采煤生产正走在一条高投入、高耗能、低回报、低产出的粗放型的不归路上,因此,采煤安全事故频发也就有根有源了。采煤安全事故的多发与我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更是与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悖的。因此,对采煤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已经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
1 煤炭的市场缺口催生煤炭超负荷生产
我国采煤的技术和设备总体水平较为落后,全国采煤机械化的程度不足42%,远低于经济发达的产煤国家机械化程度80%,甚至100%的先进水平。虽然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采煤安全的重点关注,多数大中型采煤企业的安全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许多小型矿井,尤其是个体矿井的相关安全设施达不到基本要求。这些小型矿井的采煤技术水平大多低下,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低,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没有在高危环境下防范和解决安全隐患的能力。
然而煤炭市场的巨大缺口催生了煤矿的超负荷生产,小煤矿小矿井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安全隐患违规开采,从而导致了煤矿事故居高不下。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25000个煤矿,其中高达90%是乡镇小型煤矿和个体矿井。在每年发生的采煤安全事故中,乡镇小型煤矿和个体矿井独占70%,而在重大或特大事故中甚至占据80%的比例。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小煤矿业主竞相逐利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较小的事故风险成本又不足以使他们望而却步。由于当前采煤行业的风险成本与收益严重失衡,再加上有关部门监管的缺位,导致小煤矿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屡禁不止。小煤矿的破坏性开采在浪费煤炭资源的同时,由于自身技术力量的薄弱和对安全生产的忽视,导致恶性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2 采煤产业自身的特点客观上促使了事故的频发
2.1 煤炭行业的资源性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煤炭的分布不受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我国大多数煤矿资源分布在远离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生活负担重、经济基础差、自然条件恶劣,这就对采煤企业的相关适应能力和采煤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客观上拔高了安全采煤的门槛。
2.2 煤矿行业的高危险性
从历史来看,在各国的众多工业部门中,采煤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我国的煤炭有96%以上都来自井工开采,而我国的双突矿井又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33%,90%的双突矿井存在着煤尘爆炸的危险性。
2.3 煤矿行业的高成本性
我国煤矿开采环节错综复杂,矿井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煤炭的市场价格不稳定等因素都决定了我国煤矿产业高成本性的特点。而大多数生产者尤其是个体小企业主,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耐心,同时地方财力支持有限,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造成小型煤矿的生产设备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因此很多煤矿生产者在自身利益和安全生产的选择上显得不堪一击,这无疑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因此,必须承认煤矿产业的高成本也客观上促使了许多生产者为了节省成本,而忽视掉安全生产的环节,从而催生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3 安全事故频发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多采煤安全事故多发原因的深入分析,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安全采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遏制采煤安全事故的频发,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 政府必须加大对低瓦斯矿井的监管力度。要监督煤矿确保其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建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防止瓦斯超限。对矿井安全设计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和未经审核擅自投入生产的,要一律责令其停产整顿或予以关闭。
3.2 政府必须认真抓好煤矿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所有煤矿都必须全面、彻底地排查安全隐患,要及时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和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存在重大隐患煤矿的要坚决停产整顿。要制定重大隐患整改方案,建立整改责任制,各级地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对辖区内煤矿重大隐患登记存档;隐患严重、随时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或予以关闭。
3.3 政府必须规范煤矿资源整合工作。对尚有开采价值的煤矿,需纳入资源整合对象,采取先关闭、吊销所有证照,然后再进行整合的手段。整合必须统一布局、统一规划,必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并按照建设项目要求履行相关核准审批手续后方可施工,严禁在整合期间违法开采。
3.4 企业必须强化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煤矿企业要强化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特殊工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新工人下井作业前必须进行正规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3.5 企业必须强化采煤技术的管理。要按规定进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按照核准的能力组织生产,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和核准的能力布置采掘工作面,确保采区和工作面的通风系统稳定可靠。要按规定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编制采区、采掘工作面设计、采掘作业计划和作业规程,并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要制定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结语
我国快速发展经济的,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的产出,是造成煤矿超负荷开采的宏观直接原因,也成为我国采煤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导火索。因此,政府必须从根源着手,规划和整合煤矿资源的开采,加大监管力度,对那些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煤矿进行整顿或关闭;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政府政策执行安全生产的标准,才能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
参考文献
[1]薄建江.煤炭安全管理短板理论探讨[J].煤,2010(5):12-14.
专业完好的维修设备是维修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农村,针对大型农业机械的维修设备匮乏,有的设备不完好,甚至没有起码的维修设备,但是机械发生故障还是要进行修理,甚至进行大修。对机械的不专业的修理,往往会留下维修事故隐患。而维修人员的技术有限,往往不是专业学习维修出身,在修理时,可能没有弄清楚机械的内部构造,就动手拆装,由于用力过大或者用力不够,后果可能是损坏零部件和造成修理工伤,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财产损失。
不注意火灾隐患的预防
农机修理中往往有汽油或柴油的存在,用于机械清洗零部件、试验发动机等,修理厂地及周围应该是严禁烟火的,但是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机修工会一边进行维修操作一边抽烟,这是很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很严重。在修理厂应该备有防火或灭火工具,以防发生事故,将损害减少到最小。在进行电气焊时,如果不提前检查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也有可能酿成火灾。
加强安全宣传,预防事故发生
大力进行农机安全维修宣传工作,落实以预防为主,安全维修,防止维修事故的发生。相关的监理和宣传部门应该利用一切资源对农机安全维修进行大力宣传,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举办一系列农机安全维修活动,张贴农机安全维修条幅、标语等,发放农机安全维修单页和字报,在农村定点举办农机安全维修培训课堂,为维修人员讲解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维修细节,提高广大机主和机修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定期进行保养,消除故障隐患
农业机械的结构复杂,又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和年限的增长,许多零部件也会出现磨损或老化,从而影响机械的正常性能,留下事故隐患。要对机械定期按技术要求进行保养和检查,定期进行检修调试,检测农业机械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及时更换受磨损的零部件,定期清洁滤清器,及时各部位轴承。定期对轮胎的气压和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操作完成后,要擦拭、清扫设备,必要时要进行彻底的清洗。
检查要到位,维修要彻底
事故原因分析
线路跳闸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现场检查发现110kV安水线安峰变电站侧断路器QF127跳闸线圈烧坏。线路巡查发现110kV星洛线32号塔L3相、57号塔L1相分别有一片玻璃绝缘子串破损,110kV安水线36号塔引流线接地点发现有放电损伤的痕迹。调阅广东电网公司雷电定位系统记录数据分析,发现2010年8月22日20时0分至30分,110kV安水线、星洛线线路走廊区域的雷击次数达到22次,最大雷击电流为-65kA。根据上述检查结果,结合保护动作报告、录波数据、事件顺序(sequenceofevent,SOE)记录等,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a)2010年8月22日20时11分,110kV安水线36号塔2km区域发生3次雷击,雷击电流约为24kA,雷击时间与安水线保护动作时间、保护测距等动作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吻合[1-2],说明110kV安水线跳闸是由雷击引起的。b)2010年8月22日20时11分,110kV星洛线32号塔2km区域内发生1次雷击,雷击电流约为51kA,雷击时间与安水线保护动作时间、保护测距等动作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基本吻合,说明110kV星洛线跳闸由雷击引起,雷击跳闸时间比安水线跳闸时间约晚5s。c)110kV安水线雷击跳闸故障期间,由于安水线安峰变电站侧的QF127拒动,导致安峰变电站T1后备保护动作,分别跳开QF100及QF101;110kV慧光变电站安慧线保护动作,重合成功;110kV丰阳变电站安丰线保护动作。由于110kV丰阳、洛阳、星子、慧光4个变电站存在小水电,且与主网无联系,110kV安丰线重合时刻,实际是将4个与主网无联系的小水电系统进行了并网,由于存在三相合闸冲击电流,导致重合不成功。d)110kV星洛线雷击跳闸期间,由于星洛线110kV星子变电站侧处于改造状态,未配置断路器,则慧光变电站110kV慧星线保护范围按慧星线加星洛线整定。星洛线故障时慧星线故障电流、故障持续时间未达到保护定值,故星慧线保护未动作,星洛线110kV洛阳变电站侧距离I段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断路器拒动原因分析发生拒动的110kV安水线QF127为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LW35-126型断路器,现场检查发现110kV安水线QF127跳闸线圈烧毁,更换后,进行断路器特性试验及跳闸线圈动作电压测试,试验结果正常,可知跳闸线圈烧毁是导致QF127跳闸拒动的直接原因[3-4]。原因分析如下:a)从110kV安水线故障录波数据(图略)可知,110kV安水线断路器合闸位置信号在保护跳闸命令发出10.9ms后变为0,断路器跳闸位置信号为0,未发生变化,同时发出控制回路断线的SOE信号,且不复归。b)由LW35-126型断路器参数可知,其跳闸时间约为24ms,结合文章中2.2a)的结果,可以排除因为“跳闸机构机械故障、铁心卡涩、跳闸继电器故障或跳闸控制回路辅助断路器触点动作行程较大”等因素造成跳闸线圈长时间带电而烧毁的可能性。c)现场检查直流母线电压为112V,测量跳闸回路电阻为4Ω,烧毁后的跳闸线圈直流电阻为6.5Ω。经数据测算,保护动作时,作用在跳闸线圈的电压约69.3V,低于断路器可靠动作电压71.5V,从而造成跳闸线圈不动作。事故断路器投运超过8年,跳闸线圈存在老化现象,线圈绝缘降低是导致线圈烧毁的直接原因。保护动作分析本次事故分别发生在110kV安水线和星洛线2处,星洛线故障晚于安水线故障约5s。为了分析110kV安水线、安丰线、丰洛线、星洛线、慧星线、安慧线和220kV安峰变电站T1保护动作的先后顺序及相对时间,需将各保护动作时间统一到同一时间坐标轴上。这个统一的时间坐标轴以220kV安峰变电站录波器中110kV安水线零序故障电流I0出现时刻,即线路故障发生的时刻,为起始时刻,安峰变电站其他时间点在此基础上折算相对时间。在时间坐标轴统一的过程中,忽略控制电缆传输延时及装置接收信号的时间。为了将事故过程各相关变电站的保护动作时间统一,需要确定如下特征量:a)110kV安水线水井坪变电站侧与安峰变电站侧的零序故障电流I0出现时刻相同,水井坪变电站其他时间点进行相应折算。b)当110kV安丰线安峰变电站侧的零序故障电流I0出现时,安丰线丰阳变电站侧的断路器跳开,丰阳变电站其他时间点折算到这个时间轴中。c)当110kV安慧线安峰变电站侧的零序故障电流I0出现时,安慧线慧光变电站侧的断路器断开,慧光变电站其他时间点折算到这个时间轴中。d)由于110kV星洛线的星子变电站侧无断路器,慧星线保护范围按慧星线加星洛线整定。当110kV星洛线发生雷击接地故障时,其零序故障电流I0与110kV慧星线零序故障电流I0出现时刻相同,洛阳变电站其他时间点折算到这个时间轴中。经时间统一后的动作时序,分析后认为本次事故中保护动作正确
事故的深层原因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断路器拒动,同时系统中连续出现2次雷击跳闸,造成环网运行的2个110kV变电站失压。对事故进行深层原因分析[5-6],发现如下问题:a)事故区域110kV电网是由5座变电站形成的单环网结构,环中变电站的110kV母线均为单母线接线方式,薄弱的电网机构是造成2座110kV变电站失压事故的根本原因。b)事故区域电网主要以小水电送出负荷为主,区域内的小水电站均未安装过电压及高低周保护装置。事故时,小水电站无法高频切机,从而导致110kV安丰线故障跳闸后重合不成功。c)事故线路处于雷电活动频繁区域,查阅广东电网公司雷电定位系统,2010年、2011年该区域的雷点日分别为163天和200天。但在输电线路建设时,对于易遭受雷击的杆塔,未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措施。
整改措施建议
针对事故中暴露的问题,除按要求严格做好同批次、同型号断路器跳闸线圈的检查、更换等运行维护工作之外,建议做好如下控制措施:a)加快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将事故区域110kV电网5座变电站解环改造。b)将事故环中变电站的110kV单母线接线方式改造成单母分段接线,增加分段断路器和备用进线自动投入装置。c)依据广东电网公司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加强输电线路的防雷运行分析,找出线路易受雷击杆塔段,在易受雷击杆塔上安装线路避雷器,进行接地网改造等。d)针对粤北地区110kV电网结构薄弱的实际情况,为应对复杂的电网运行方式,宜在重要的110kV线路采用综合方式重合闸。e)为保证110kV断路器可靠动作,对重要的110kV线路断路器配置双跳闸线圈。f)要求区域内的小水电站安装过电压及高低周保护装置,实现事故自动切机功能,提高故障线路跳闸重合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