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一地理

初一地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一地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一地理

初一地理范文第1篇

1.本初子午线是()

A.180°经线B.西经20°经线C.东经160°经线D.0°经线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A.昼夜交替现象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水往低处流D.登高远望

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693米B.9003米C.8690米D.9000米

4.地球五带中,热带一温带的分界线是()

A.南北极圈B.南北回归线C.赤道D.30°纬线

5.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40000千米

6.下列各种类型地形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段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

7.当图幅一定时,绘制一幅青神县地图,若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则()

A.所绘范围越大B.图上内容越简略C.比例尺大小与内容无关D.图上内容越详细

8.一年中,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9.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等高线

10.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11.某图比例尺为1:4000000,甲、乙两地在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16千米B.160千米C.1600米D.160米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A.板块学说B.地心说C.同心说D.大陆漂移假说

14.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B.清明时节雨纷纷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

1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B.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从北向南递减D.从北向南递增

16.一般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是受什么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17.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奉()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喇嘛教

18.我县新修的眉青路两旁,已有许多新建的房屋、工厂,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A.水源B.地形C.土壤D.交通

19.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是()

A.2.1%B.0.3%C.0.6%D.0.5%

20.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种是()

A.黄种人B.黑种人C.白种人D.棕色人种

21.西亚、北非、我国大西北,人们居住应重点考虑()

A.交通B.地形C.土壤D.水源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B.发达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高

C.发展中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低D.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23.中国于2003年10月,首次发射了载人太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第几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

24.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A.日内瓦B.瑞士的洛桑C.雅加达D.纽约

25.2000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A.7个B.8个C.9个D.10个

初一地理范文第2篇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2.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

A.第一大洲 B.第二大洲 C.第三大洲 D.第四大洲 3.世界上的山峰是号称“地球之巅”的

A.厄尔布鲁士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珠穆朗玛峰 D.阿空加瓜山 4.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A.里海 B.黑海 C.死海 D.贝加尔湖 5.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6.南亚夏季风的源地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7.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A.湄公河 B.印度河 C.恒河 D.黑龙江 8.世界上的湖泊是

A.贝加尔湖 B.里海 C.死海 D.波罗的海 9.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10.非洲大陆的地形主要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11.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地中海和大西洋 B.地中海和黑海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地中海和红海 12.有“非洲屋脊”之称的是

A.东非高原 B.南非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埃塞俄比亚高原 13.世界的平原是

A.东欧平原 B.密西西比河平原 C.亚马孙河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14.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A.安第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喜马拉雅山 D.阿尔卑斯山 15.世界上面积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阿拉伯高原 D.巴西高原 16.东南亚的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是

A.越南 B.老挝 C.柬埔寨 D.泰国 17.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菲律宾 18.根据降水的特点分析,马来群岛应该是

A.夏季多雨 B.冬季多雨 C.全年多雨 D.全年少雨 19.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20.马六甲海峡沿岸的三个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 B.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 D.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 21.南亚的两个岛国是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孟加拉国和印度

C.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 D.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22.下列南亚的国家中,位于内陆山区的是

A.尼泊尔 B.斯里兰卡 C.马尔代夫 D.孟加拉国 23.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佛教和印度教 C.犹太教和基督教 D.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24.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是

A.尼罗河 B.恒河 C.印度河 D.湄公河 25.南亚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高原、平原 B.平原、高原、山地 C.山地、平原、高原 D.平原、山地、高原 26.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雨季发生在

A.3-5月 B.6-10月 C.10-12月 D.1-2月 27.南亚地区的黄麻主要分布在

A.德干高原 B.喜马拉雅山区 C.恒河下游地区 D.印度河平原 28.印度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A.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B.恒河平原

C.喜马拉雅山区 D.东高止山以东地区 29.霍尔木兹海峡位于

A.地中海与红海之间 B.地中海与黑海之间 C.阿拉伯海与波斯湾之间 D.阿拉伯海与红海之间 30.下列有关西亚农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高是制约西亚农牧业发展的条件 B.阿富汗、伊朗等国重要的出口商品是羊毛和地毯 C.西亚农业多为节水灌溉农业 D.西亚的灌溉农业区主要位于两河平原 31.下列西亚国家中,不濒临波斯湾的一组是

A.伊朗和沙特阿拉伯 B.阿曼和科威特

C.叙利亚和土耳其 D.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初一地理下册期中试题32.下列欧洲西部国家中,北极圈不通过其领土的是

A.挪威 B.丹麦 C.瑞典 D.芬兰 33.下列叙述,与瑞士不相关的是

4

A.风光秀美,有“世界公园”之称 B.经济富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C.生产精密仪器和钟表,有“钟表王国”的美誉 D.海滩阳光灿烂,旅游者畅饮啤酒 34.下列国家中,濒临地中海的一组是

A.法国和希腊 B.爱尔兰和冰岛 C.波兰和德国 D.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35.巴基斯坦的居民大多信奉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36.欧洲的半岛是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伊比利亚半岛 C.亚平宁半岛 D.巴尔干半岛 37.荷兰的特色产业是

A.发达的海洋渔业 B.驰名世界的郁金香花卉种植 C.优质钢材的冶炼 D.行销世界的畜牧业产品 38.下列欧洲西部国家自然景观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挪威冰雪皑皑的山峰 B.瑞士阳光灿烂的海滩

C.西班牙陡峻幽深的峡湾 D.法国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田园 39.有关西亚社会情况的介绍,正确的是

A.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B.耶路撒冷和麦加都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C.西亚多为阿拉伯人,人种为黄色人种

D.世界上规模的清真寺位于地中海滨的耶路撒冷 40.有关西亚国家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特阿拉伯占据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B.伊朗和伊拉克扼守着波斯湾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的领土全部位于亚洲境内 D.西亚东部的阿富汗与我国相邻 41.纬度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43.在美洲,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主要是

5

A.印第安人 B.欧洲移民 C.因纽特人 D.黑种人 44.下列关于南美洲与非洲气候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两大洲干燥地区分布很广,热带沙漠面积很大 B.两大洲都有面积广阔的热带气候 C.两大洲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D.两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

45.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航行到西印度群岛,途经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6.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A.温和干燥 B.寒冷干燥 C.温和湿润 D.寒冷湿润

47.当2010年1月1日零点新年钟声敲响时,我国迎来了新的一年。此时,英国伦敦(中时区)是: A.2010年1月1日0点 B.2009年12月30日 16时 C.2009年12月31日16时 D.2010年1月1日8时 48.在西亚面积的国家是

A.伊拉克 B.伊朗 C.沙特阿拉伯 D.科威特 49.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A.黄河 B.恒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 50.西亚地区冲突不断,主要因宗教文化引起的冲突是:

A.巴以冲突 B.海湾战争 C.阿以冲突 D.埃以冲突

二、读图

1.读下页两幅南亚风向图,回答问题。(共11分)

(1)在A图中,南亚地区的主要风向是 ,此时为南亚地区热、雨、凉三季中的 季。(每空2分)

(2)在B图中,南亚地区的主要风向是 ,此时为南亚地区热、雨、凉三季中的 季。(每空2分)

(3)为什么北方冷空气难以侵入到南亚次大陆?(3分) 2.读东南亚略图,回答问题(共25分)

(1)天然橡胶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图中字母代号是 。锡矿砂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图中字母代号是 。(每空2分)

(2)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每空2分)

① (岛屿) ② (岛屿)

③ (岛屿) ④ (岛屿) A (国家) C (国家) D (国家)

(3)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2分),在图中的代码是 (1分)。

3.读右下“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题目。(共14分)

(1)填出图中序号表示的气候类型:(每空2分) ① 气候 ② 气候 ③ 气候 ④ 气候

初一地理范文第3篇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到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x k b 1 1.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A.6378 ; B.6357; C.40000; D.6371;2.本初子午线是A.0°经线; B.180°经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南北极圈; B.赤道; C.南北回归线; D.本初子午线4.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5.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五带中的A.北温带; B.热带; C.北寒带; D .南温带;6. 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A.南极圈; B.赤道; C.北极圈; D.回归线;7.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交替; C.昼夜更替; D.形成五带; 8.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 D.颜色;9. 在1:300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A.10千米; B.100千米; C.9千米; D.900千米;10. 甲地海拔为8848米,乙地海拔为-4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9248米; B.8448米; C.8848米; D.400米;11. 星期天,我们要去朝阳市人民公园游玩,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A.中国政区图; B.朝阳市交通图; C.朝阳市地形图; D.中国交通图;12.关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一组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C.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粗略; D.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 13. 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的A.39%; B.61%; C.71%; D.29%;1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乌拉尔河;15. 世界上面积的大洲是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16.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黑海;17. 四大洋中,面积的是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18.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变化 ② 人类活动 ③ 地壳的变动 ④ 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 ③④ D. ①③19. 有人预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A.当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动造成的; 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C.冰川融化,地震活动造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20. 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A.大陆 ; B.大洲; C.半岛; D.岛屿;二、读图答题(每空1分,共30分)1.读下图,回答:(5分)(1)写出下列各点的地理经纬度A C (2)图中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3)B点位于A点的 方向,B点位于D点的 方向。2.读右图,完成填空。(6分) (1)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直射______ _,时间是______ _。(2)当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直射______ _,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_ _。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D向C运动的过程中,北京市由______ _季向______ _季过渡。 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B 带、C 带。(2)AB两带的分界线是 ,CD两带的分界线是 。(3)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和极夜,只有太阳斜射的是 。(用字母表示)。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4分) (1)甲山比乙山低________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2)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3)G处为_ ___ ____。5. 读东、西两半球图,回答问题:(5分)(1) 写出大洲或大洋的名称:③ 洲;⑦ 洲;B 洋;C 洋;(2)七大洲中位置最南的大洲是 。(填大洲名称)6.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写出板块名称: E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 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 _____。(3)喜马拉雅山是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到 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C A D C D C A题号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o B B D B A B B C D C二、读图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1.(1)A(140°E,80°S) C(160°W,20°N) (2)C (3)东北,西北2.(1)北回归线,6月21日或22日 (2)赤道,昼夜平分 (3)秋,冬3.(1)北温,热 (2)北极圈,南回归线 (3)BD4.(1)170,东北 (2)H (3)陡崖

初一地理范文第4篇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2 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

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 ②咨询有关人士 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2.1 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

麦哲伦*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危险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0度

经线 半圆(弧形) 相 等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 东西方向 赤道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

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的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1 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3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 学会看地图

§2.4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3.1 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世界的人口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2 世界的人种

人中是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混血人种***:三大人种通婚

§3.3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达到13亿;

英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世界的宗教:

基督教 教堂:高高耸立;

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典:《圣经》

初一地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一地理;参与度;参与意识;参与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起的作用是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学习活动,所以说,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本文就以初一地理教学为例,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几点个人意见的阐述。

一、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树立课堂参与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从这句话得到的启示是,在教学中要抓住藏在事物后面的奥妙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所以,身为初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依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树立课堂参与意识。

比如,在学习“天气及其影响”这节内容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那么,你能举一些受天气影响的身边的例子吗?还有,俗话说‘东边日出西边雨’‘十里不同天’,这些都说明了天气的什么特点?”此问题一出,学生都踊跃回答,对于不确定的问题,还与周边同学展开了讨论,我们也能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利引出课题。这样,我通过在上课一开始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考与讨论,使学生初步树立了课堂参与意识,进而主动投入到教师所安排的教学活动中,实现了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目的。

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体现地理课程的开放性,使学生产生参与兴趣

初中地理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场所也不是固定唯一的,所以,我们不能总是将学生局限在封闭式的环境中进行地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要适当地开展一些地理实践活动,体现地理课程的开放性,改变学生脑海中对地理课程呆板无趣的印象,让学生觉得地理学习也可以丰富多彩,从而使他们对地理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

比如,在学习“乡村和城市”这节内容时,我就组织学生对常州市和常州市周边农村的差异进行了亲身体验,体验过程中,要求他们对市区和农村多方面差异进行比较,如,房屋的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兴趣明显要比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活动高出许多,都积极参与到了其中。这样,我通过开展这一实践活动,既使学生亲身感受了乡村与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别、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帮助他们树立了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又使学生感受到了地理学习的丰富多彩,达到了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积极采取提高参与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得到改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学会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