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间传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间传说;竹王传说;历史信息
一、史料记载中的民间传说与历史信息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生产力水平与征服自然能力的低下,人类对于自然及社会,几乎没有一种正确而系统的认识,人们往往会对某种动、植物及自然现象产生崇拜,并将其所疑所惑或所畏的某种具体存在,在头脑中想象、幻化为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和庇护作用的神。于是,神灵与传说产生了,而神话传说也由此而来了。在神话传说形成后,自然而然的便会涌现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神话故事。这些不同的传说故事,在历史进程的发展和演变中,再经过百姓的夸张、虚构与想象成分的创作,并与某些历史依据相结合,就成为了流传于民间的大部分民间传说。说至此,也许有人会发问,既然史料记载中的民间传说在历史一层层的变化中,加入了百姓很多的夸张、虚构与想象,那它岂不是已被放大、变质,还有何可信。其实,非也。虽其放大到虚构,不真实,但其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土壤还在,有可能反映的是最真实的历史信息。我们不企图从其中苛求它用真实的信息记载,但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史料记载中关于民间传说的文字,挖掘、推理出它所能或可能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民间传说的两大基本来源:其一,由神话发展而来。但是这里所说的对于民间传说影响的神话,它开始有了人的色彩,即是神话传说中的神慢慢的变成了传说中的人。比如:轩辕黄帝,神农炎帝,伏羲太昊等;其二,以历史上的人或物或事件为题材,经人民群众加工而成。因此,追究这两个来源,民间传说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着现实性和可信性的。所以,论及以上言论,主要是为夜郎竹王传说的探讨奠定理论基础。那下文,将具体来介绍夜郎的竹王传说及其对竹王传说的史料分析。
二、“竹王传说”史料记载的历史信息探究
《华阳国志》对竹王传说的记载是这样的:
“有竹王者,兴于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濮〕。氏以竹为社。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与从人尝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令〔竹〕王水是也,破石存焉。后渐骄患。”
“……武帝转拜唐蒙为都尉,开,以重币喻告诸种侯王,侯王服从。囚斩竹王,笠郡,以关成为太守,及置越隽、朱提、益州,〔合四郡〕。后夷濮阻城,威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霸表封其三子列侯;死,配食父祠,令竹王三郎神是也。”
竹王传说自从常豫在《华阳国志》中采录之后,不少史籍纷纷加以引述,千百年来成了研究夜郎历史的重要材料。
史籍中影响较大的,当推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范晔在《后汉书》中记载了竹王传说: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豚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授。后遂杀之。夷僚咸怨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写道:
“郁水,即夜郎豚水也。汉武帝时,有竹王兴于豚水。有一女子沈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声,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遂雄夷渡。氏以竹为姓,所捐破竹于野成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尝从人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竹王水是也。后唐蒙开,斩竹王首,夷僚成怨,以竹王非血气所生,求为立祠,帝封三子为候,及死,配父庙,今竹王三郎祠,其神也。”
关于竹王传说,以上史书中皆有著述。因此,对于竹王传说一事,他是否就是真实可信呢?答案肯定不是如此,对于它的真实性的探讨,长久以来存在着诸多的争论和疑点。如《史记》、《汉书》在记述夜郎历史时,对夜郎首领只提到夜郎侯多同和夜郎王兴,就只字未提竹王其人其事。同时,关于夜郎王被杀的时间和事因在《华阳国志》、《后汉书》与《汉书》中的记载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正史中的所未记载和记载不同,使得人们不禁越来越开始怀疑竹王这段传说的真实性。但是,以上我们已经论述了传说与一定历史信息具有关联性,它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它的诸多疑点和问题,就让我们从竹王传说这一资料出发,看看我们从竹王传说的史料记载中,能了解到夜郎的哪些信息。
首先,可以知道夜郎竹王传说的发源地。
从《华阳国志》“有竹王者,兴于豚水”的记载中,可以确定竹王传说产生在豚水一带。而豚水又在哪里呢?《水经注》说:“郁水即豚水也。豚水东北流径淡菜县东,径肛厕郡且兰县,谓之水。”《水经》又说:“存水,出键为郡郁邸县,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水经注》的‘豚水’,《水经》的‘存水’与《华阳国志》的‘豚水’,是同音异写,指的都是发源于云南,流经夜郎腹地的北盘江。
其次,夜郎民族在早期是一个以竹为图腾的民族。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豚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
三节大竹流入足间,结果剖竹视之,得一男儿,这说明,这里承载着竹王出生的是三节大竹,即是大竹生育了竹王,是竹孕育了竹王的生命。由此可见,倘若夜郎民族对竹没有一种信仰和崇拜,是不可能将其作为孕育他们民族王生命的载体,甚至说是圣物,灵物。因此,在加上夜郎地区的山势地貌和气候特征,它本就为多产竹之地,这就为其所信仰提供现实因素。因此,综上可以看出,夜郎这个民族在早期是一个以竹为图腾的民族。
再次,据竹王出生时期判定,那时夜郎曾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豚水”,“归而养之”,
这里说明是女子所发现,为女子所收养,女子即为竹王的哺育者与培养者,居然竹王为王,而又强调女子在竹王生命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可想而知,女子在当时社会里所处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甚至说是主导地位。同时,对其竹王生世的说明,文中只述其有母,而只字未提及其父,这说明当时女子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竹王为竹所生,抚养他长大的是那个“浣于水滨”的女子。如果说“浣于水滨”的女子是他的“母亲”的话,那么他的父亲是谁呢?这就不得而知了。表面上看,这确有些荒诞,不可思议,然而细细想来,这不正是夜郎民族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吗”
第四,可以看出,夜郎的社会历程由母系向父系转变,至后进入到阶级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在生产领域中取代了妇女的主导地位。这时候,母系氏族社会就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了。从竹王传说中,竹王“遂雄夷狄〔濮〕”,俨是一氏族的首领,而且有了“从人”,这不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写照吗。同时,以竹为姓,而不是以浣于水滨的女子为姓,这就说明他的姓不从其母姓,也就不从属于母系。
“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等到竹王长大成人以后,其自立为夜郎侯,这就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有了尊卑礼仪,侯爵之分,首领已经成为社会的统领,可以称侯,拥有权力。后“夷僚咸怨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这就更说明夜郎已经进入到阶级社会。
第五,在武帝时期,夜郎与汉有联系。
“武帝转拜唐蒙为都尉,开,以重币喻告诸种侯王,侯王服从”。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授。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曾平南夷,设置了郡,并赐其夜郎侯印授,这就说明夜郎曾为汉代的行政管理之下,为汉代所统辖。汉与夜郎之间相应的履行君主与侯国间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有皇权子嗣的阶级袭统观念。
“夷僚咸怨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夜郎的一部分臣民认为竹王为竹所生,不为血肉之躯,它的后代的血统不能作为本民族的王,因此,他们要求立后,立新的子嗣。这即是一种比较鲜明的阶级袭统观念。
结语
从以上解读中可知,《华阳国志》《后汉书》以及《水经注》等史料所著的竹王传说一事,虽其不可考究其真实性,但从其文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或推理出或体现出关于夜郎的一些历史信息:如夜郎的发源地、夜郎的图腾崇拜、夜郎所曾处的社会阶段、它的社会历史进程所经历的变化,以及夜郎曾与汉所发生的联系和阶级袭统观念等。而诸些信息,对于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夜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孟筑编.夜郎史探[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燕宝、张晓编.贵州神话传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3]王燕玉.夜郎沿革考[J].夜郎考[C].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04期
[4]王鸿儒.夜郎文化的公共符号[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余宏模.夜郎竹王传说与彝族竹灵崇拜[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6]张明.试论夜郎国的建立[J].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经典民间传说,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端午节经典民间传说恶日禁忌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夏至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1.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2.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3.《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节日。 第一,端午节来源于5000年前对夏至这一天文现象的发现,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天文发现。第二,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得出24节气,通过观察月亮得出阴历12个月份,然后将阴阳历结合,用干支计年,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体现了这一古明。第三,端午还来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的崇拜,体现了天人合一、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端午赛龙舟体现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挂艾草、挂菖蒲,表现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端午是一个提倡孝和善的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第四,端午节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怀。随着历史的发展,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人们将屈原、伍子胥、勾践、孝女曹娥、道教人物张天师和钟馗等人物故事叠加到端午节中,上世纪40年代,在国难当头时期,端午节又被公认为诗人节,使得端午的文化更加厚重。
因为被赋予了众多的文化因素,端午节的民俗也十分丰富。赵书逐一解释说,作为诗人节,端午节时第一要祭神、祭祖、祭先贤,第二要背诵经典诗篇。在古代,农历五月五又被认做是恶月恶日,因为70%的人去世时间在夏至后的三伏天气,所以要端午辟邪。端午节还是卫生节,需要兰汤沐浴和去五毒。作为体育节,端午有两大民俗,一是南方要赛龙舟,这在北京叫划龙舟,只作为一种表演。从辽代、金代开始,北京的端午节就流行一项名为踢石球的体育活动。此外,端午还是一个社交节,也叫女儿节,古代讲究在端午送五种礼,端午节也是美食节,主要是吃粽子、五毒饼、玫瑰饼。
在洋节当道、西方文化一边倒的现在,重塑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传统,对追溯中华民族的人文基因,加强民族凝聚力,重塑中华价值观,甚至凸显中国在世界的文化地位,都显得愈加重要。2004年,韩国将“江陵端午祭”列入国家遗产名录,之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人深受刺激,端午申遗火热“提速”。2006年,“端午节”与70项民俗一并成为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端午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中国组织专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项目进行评定,最终确定,端午节入选35个项目,申报材料由鄂湘苏三省联合“打包”,湖北省牵头申报。经历了充满艰辛的申报过程,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报世界遗产评审规则进行了两项大的修改:以前的两年一次改成了一年一次、一个国家一次仅申报一项改为可申报多项。中国“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此次同时位列《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共22个中国项目。 恰如一位专家所言,申遗成功并不是最终目的,提醒国人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精华,并加以传承、发扬才是目的。
端午节的习俗1、吃粽子
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的,为了让江中的鱼儿不吃楚国屈原大夫的身体,所以将粽子投入水中,后来便渐渐成为端午的一种传统食物。
2、赛龙舟
赛龙舟现在不仅是一种民间习俗活动,也是一种正式的体育竞技项目,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长江流域都很流行。
3、点雄黄酒
将雄黄浸泡在酒中,然后将雄黄酒点在人的额头、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远离毒虫,消灾防病。
4、佩戴香囊
端午节来临之际,给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托辟邪、远离瘟疫的意思,另外是一种很好的点缀装饰物。
5、挂艾草
端午的时候,人们喜欢把艾草挂在大门的两侧,寓意消除疾病、驱除晦气、招福,让家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好运气。
6、系五彩绳。
古代认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用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颈子上,寓意消灾躲难、远离疾病、平安长寿。
7、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8、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端午节其它习俗
关键词: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文化内涵;民间信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62-02
民间传说是广大劳动人民口头创作与传播的,并与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风物相关联的一种民间叙事文学。除历史上确有其人外,很多传说中的人物都是虚构出来的,是劳动人民想象的产物。类似神话系统的民间故事都包含了人民大众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与畏惧,同时也包含了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思想。“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作为山东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大致包含了三个文化内涵,其中的“黑龙省亲”是儒家孝文化的典型代表,而黑龙出世及大战白龙则是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恐惧和对人定胜天观念的肯定。文化内涵的多维度及思想的丰富性使其广为流传。
现在的民俗界对“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梳理得不多,论述的也不透彻,由李新华教授主编的《山东民间艺术志》对这一民间故事有一些大概的描述,山东民俗学会也有一部分内部资料。①但目前对其研究也仅限于简单的描述整理,并未做太多的相关于文化内涵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现存资料无法明确“秃尾巴老李”这一传说产生的确切时间。但从该民间传说包含的三个片段来看,这个故事在明末清初即以流行于山东民间。根据现存史料记载,“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其传说版本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文登县志》:“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娠,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复来,飞刃击之,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其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墓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毕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后,柘阳寺僧取龙母墓石,风雨大作,雹随之,其大如斗,寺中尽黑气,咫尺不见。周围里许,二麦尽伤,独龙母庙内,花木皆无殃焉。”②光绪时期的《文登县志》对此事也有补充记载:“康熙五十三年,龙现于宋村之北山,一时合邑闹阗,立庙山巅,改名曰‘回龙山’。”③
从这些史实记载中可看出其故事源地大致在今胶东烟台地区,但是根据对山东地区其他地方版本的整理,枣庄滕州小坞村,聊城东昌府,阳谷张秋镇,莱阳,临沂苍山、莒南,日照,济南地区也是此传说的版本源地。这就说明这是一个多源版本的民间故事。
无论哪一个源地的传说版本,都包含了黑龙出世,黑龙战白龙,黑龙省亲三个片段。这三个片段,每一段都包含了民间大众的价值诉求和美好愿望。
黑龙出世。在民间传说中,主角的诞世总是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和特殊性,商代始祖“履大人迹而有孕”,周代始祖“吞燕卵而有孕”。④ “秃尾巴老李”也是如此。根据民间史料记载,“秃尾巴老李”的父母年老久未生子,李母吃食不合时令的李子而有孕,并于雷雨交加之夜生下黑龙。李母孕育黑龙包含着浓厚的神话特色。民间只有通过赋予黑龙特异的孕育方式,才能体现神话主角的能力,才能凸显主角的不同之处。
黑龙独特诡异的孕育方式其实还是对民间生育卫生观念的一种体现。在远离城市文明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一些奇怪的孕育忌讳。例如,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能吃公鸡和兔子。黑龙就是李母吃了不合时令的李子而有了身孕,并且生下了人身蛇尾的怪物。按照传说:“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李母就是吃了这个李子,怀了龙胎,并且有孕三年而不产。产后,“无儿胞之形”,“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麟角。”李母孕育黑龙方式之诡异,孕期之长也是极具神话特色的。
黑龙战白龙,入驻黑龙江。李父认定黑龙是怪物,并且失手斩断了黑龙的尾巴,黑龙乘雷雨之际逃至东北,潜入白龙江。白龙江中有一白龙,不按时节降雨,致使灾害频发,民不聊生。黑龙后来依托山东老乡的帮助,打败白龙,入驻白龙江。“黑龙江”名字即由此来。
黑龙大战白龙的故事,其实是对山东人闯关东不畏艰险敢与天斗精神的演绎。在鲁西南版本中,“秃尾巴老李”是明代弘治年间的事情。这就和山东人闯关东的史实时间大体接上了。明代在东北设置都督府,管辖境内的女真部落,大批随军百姓对东北地区进行垦荒拓殖。明末,天下大乱,华北地区灾害频发,洪涝与干旱交替出现,大批山东难民从陆路和海路逃往东北谋生。这就佐证了本传说为什么主要流传于华北地区,而文登作为一个渡口,作为黑龙传说的出生地想必也就有了史实依据。
中国原始先民在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闯关东的山东人既然要生存下去就要征服东北地区的深山老林,猛虎野兽和天寒地冻,这种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英雄出现,这个英雄需要具备神与人的双面性,而黑龙就是这种征服自然的象征。这是一段山东人征服东北地区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朴素的民间百姓用“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来纪念留存。
范县地区流传着类似的版本,主角也是黑龙,不过对象换成了黄河中的黄龙。这个版本记忆的是人类对河患的征服。范县地区的百姓,将黄河的海清河晏附会到“秃尾巴老李”身上,其实是对美好未来的一种祈盼。不论是东北黑龙江,还是范县之黄河,黑龙都是自然中可助万物风调、百畜兴盛的善良力量。
其实在这个传说中,孝道思想体现的尤为明显,这就必须谈到第三个片段——黑龙省亲。
黑龙省亲其实是这一传说的重点,临沂王官庄的版本主要以此为主。李父失手斩断黑龙尾巴,黑龙乘雨逃至东北。后来李母亡故,黑龙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就衍生出黑龙省亲的典故。在现今东北民俗中,大年初一许多山东人要早起五更,并向山东老家方向走上一程,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先的祭拜。于是,这种思乡情结附魂于秃尾巴老李的身上,有了黑龙“回乡祭母”的故事。
“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⑤黑龙思母心切,在阴历五月十三(有的地方为农历六月初八)返乡祭母。黑龙虽为人生却是龙种,由于失去了尾巴,平衡能力差,所经之地,“旱处愈旱,涝处愈涝”,并且风雨过处夹杂冰雹,这些反常的自然灾害弄得民不聊生。民间怨愤直达天庭,玉皇将黑龙羁押,将其化为狗,锁于南天门。其后,黑龙在张天师的帮助下顺利回乡祭母。
这一段故事中,有两个时间点及自然现象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是农历五月十三和六月初八,在传说中,这是李母亡故的日子。在传统历法中,这是夏季两个较为干旱的日子。而此时大旱与洪涝的交替出现,致使人民认为有一位天神对此有影响,而将其附会到黑龙身上。而张天师帮助黑龙平和返乡祭母,不致天气恶劣过甚。这说明在民间,劳动人民将对天地气候的美好祝愿上升到神话传说层面,从侧面反映出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的朴素思想。
其次是冰雹。在山东多个传说版本中,黑龙返乡,必然夹带冰雹。每年五六月份,由于受大气层湿对流影响,夏季的降雨总是沿一定的路线呈长条带状布雨,冰雹也会因气候、地形的影响呈带状分布,这在农耕社会,必然蒙上了一层神秘气息,劳动人民将其想象成一条行进的龙。但是,冰雹是具有相当危害性的自然现象,劳动人民出于保护农耕作物的需要,想办法对其施加影响。在莒南王官庄流传版本中,下冰雹时,百姓往野地里扔镰刀,可以使冰雹尽早结束。黑龙的尾巴是他父亲斩断的,黑龙对其父想必是具有很大的畏惧心理。
黑龙回乡祭母经历了一番坎坷。这其实是千千万万闯关东的山东人的普遍境况。数百年间,成千上万的山东人流寓东北,克服各种困难,一代代的耕耘、扎根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但他们的思乡之情,寻根之心难以割舍,于是便幻想出黑龙这样一位呼风唤雨的乡亲。特定的民俗传说是特定族群特定需要的产物。“秃尾巴老李”的回乡省亲祭母,承载着千千万万山东人的梦想。这其实就是一个离乡群体的集体无意识行为。
“秃尾巴老李”是一个虚拟人物的传说,朴素的劳动人民将一系列相关的故事章节附会添加到原有案例上,最终让这个传说有血有肉的鲜明起来。这种集体无意识文化行为必然得到国家层面的响应。史料记载,道光年间,山东巡抚徐泽醇奏请敕加神龙封号。“奉旨封‘溥惠佑民’四字,神龙遂列祀典。”这种由皇帝亲笔御题、皇家敕封在全国的民间龙文化信仰中是独一无二的。这说明,国家对这一民间传说所含的文化信仰是持肯定褒奖态度的。
这种被国家层面肯定褒奖的文化信仰是什么?儒家礼仪文化。
孝,是“秃尾巴老李”这一故事中的主题思想。黑龙返乡祭母的故事其实就是儒家孝亲文化的直接体现。在秃尾巴老李的故事里,黑龙没有在母亲面前送终,这在儒家理念中是非常严重的失孝行为。因此,黑龙无时不想回乡祭母,这也就延伸出黑龙回乡带来自然灾害并被羁押天庭等文化悲剧的出现。当然,最后天庭借张天师的神力,成功帮助黑龙回乡祭母。看来玉皇大帝对因孝亲出现的失职行为也是可以谅解的。这正是中国亲情家国社会的特殊之处。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其实暗含着的是勤劳朴实的山东人勇闯关东的感人故事。劳动人民用虚拟的神话传说,赋予秃尾巴老李丰满的血肉之情,使其成为他们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无论这一传说的具体发祥地在哪里,它都体现了山东地区特有的文化基础、历史渊源和地域特点。
注释:
①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②(清)康熙朝.文登县志.
③(清)光绪朝.文登县志.
④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⑤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2]文登县志(清).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中秋节六大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秋节民间传说故事六篇中秋节传说故事
中秋节故事1: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_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中秋节传说故事:嫦娥奔月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故事2:吴刚伐桂
南天门的吴刚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经常挂着与嫦娥相会,而疏于职守。
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树,如果吴刚不砍光这棵月桂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
吴刚砍啊,砍啊,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将树砍光,玉帝却派乌鸦来到月桂树旁,"唰"的一声,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上衣叼去了。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衣服追回后,吴刚回到树旁一看,只见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重新地生到树上去了。于是,从此之后,每当吴刚快要砍光桂树的枝叶的时候,乌鸦就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吴刚只要停下斧头,望它一眼,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
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亮树。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要是谁拾获这片月桂树的叶子,谁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银珠宝。
中秋节故事2:玉兔捣药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于是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捣药了!
中秋节故事4: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故事5: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节故事6: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_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古人的中秋节习俗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摘 要: 流传于朝鲜平壤的民间故事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说。这些传说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平壤地区的古代将领。在流传过程中,这些传说对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虚构和加工,其中涉及卵生神话母题、对英雄人物的美化等,还包含将历史人物的事迹移植到传说故事中的情况。这些人物传说丰富了平壤民间故事的内容和题材,体现了古代平壤人民对爱国英雄的热爱。
关键词: 平壤 民间故事 人物传说
朝鲜平壤地区流传着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的内容包括记录名将事迹、普通人反抗斗争的人物传说,记录地理事物命名、名胜古迹由来的风物传说,以及记录风俗习惯由来的风俗传说,等等。这些故事的时间跨越了朝鲜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仅从有史可考的民间故事来看,包括三国时期、高丽时期、李朝时期。
朝鲜外文出版社于1988年将流传于平壤地区的众多民间故事进行搜集整理,汇集成《平壤民间故事》一书。在这些民间故事中,有史可考的人物传说在其中占据重要部分。例如《傻子温达》的故事和《鹿足夫人》故事中关于乙支文德的叙述都可以在《三国史记》等历史著作中找到它们的人物原型。同时,对历史事件的移植也可以在平壤民间故事中窥见一斑。
一、乙支文德故事的神奇诞生母题及其早年传说
乙支文德是高句丽“萨水大捷”中的首要将领,因而乙支文德成为朝鲜半岛最重要的英雄人物之一,从高丽王朝至今都受到历代政权及普通民众的崇拜。高丽时期金富轼等编撰的正史《三国史记》将乙支文德的传记放置在名将金庾信的传记之后,可见乙支文德在高丽时期即成为官方所颂扬的最重要的民族英雄之一。平壤民间故事中对乙支文德有详细的记述。在这样的人物传说中,乙支文德作为英雄人物,其形象就自然而然地具有一定的神圣性。
对乙支文德的叙述见于平壤民间故事《鹿足夫人和她的两个儿子》:“传说石多山下的积善谷有一位好心的妇人,有一天她锄草回来,看见很多很多鸟在一起孵一个大卵。于是便把那卵带回家来,从卵里生出来的就是乙支文德将军。”[1]62这具有典型卵生神话的特征,其“神奇诞生”母题显示了乙支文德的诞生异于凡人。@样神异的诞生“具有了异于凡人的特征,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英雄的神圣性,同时也就预示着他们会创造出神奇的伟业”[2]。这种神奇的诞生符合朝鲜人民对于乙支文德民族英雄崇拜的心理,也为乙支文德以后的英雄伟业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即乙支文德之所以取得萨水大捷的胜利,其原因之一就是其神奇的诞生。
然而作为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能够对乙支文德的诞生进行如此神奇的描述,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乙支文德史料本身的匮乏。作为最早记述乙支文德的史料,《三国史记》对于乙支文德的出身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乙支文德,未详其世系。资沉鸷有智数,兼解属文。”[3]443这一段叙述既未明确叙述乙支文德的家世,又未提及乙支文德的早年经历,接下来便立即叙述隋炀帝下诏征高句丽及乙支文德诈降之事。史料的匮乏给民间文学的创造提供了巨大的创作空间,因而产生了乙支文德的卵生神话及乙支文德是怎样成长为一代名将的故事。
在民间故事的叙述中,乙支文德经历了一段具有民间故事特征的“拜师学艺”成长经历。民间故事中的乙支文德拜到“学问渊博、精通兵法”的隐士宇敬先生之门下学艺。宇敬先生之妻鹿足夫人在这一阶段也给了乙支文德很多帮助。鹿足夫人的形象也具有典型的神话色彩,她“双足生得有些异常,很像鹿蹄”[1]60。正是因为这样神奇的诞生和异人的传授,才使得乙支文德最终成为“资沉鸷有智数,兼解属文”的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这样文武双全的英雄显然是民间故事中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因而乙支文德故事的神奇诞生母题和他早年拜师学艺的传说有力地弥补了史料对乙支文德家世、早年记载的不足,使得乙支文德成为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为其日后在萨水大捷中的功绩提供一定的合理性。
二、温达故事对英雄形象的美化和对故事情节的丰富
“傻瓜温达”的故事见于《三国史记》,主人公温达是高句丽平冈王时人,为侍奉母亲而乞食,被世人视为“傻瓜”。平冈王因女儿哭泣,吓唬女儿日后将嫁给傻瓜温达。公主成年后因记得父亲的话欲嫁给温达而被父亲逐出。于是公主便嫁到温达家中,教温达买马参与狩猎。在公主的教导下,温达成为一代名将,在中立下大功。主人公温达的卑微出身与公主的高贵出身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他们的结合在门第观念森严的古代朝鲜打破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阶级壁垒。这是温达故事在民间流传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极大地满足了大众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4]。
温达的传记在《三国史记》中本身就存在浓重的民间传说色彩,因而韩国学者朴ブ踩衔《三国史记》对于温达的记述是“故事、历史和汉文学合一的资料”[5]。即便《三国史记》对温达的记述带有很明显的民间传说色彩,但温达故事在民间的流传中并不满足于既有史料的记载。这种民间流传的再创造最明显的一点是对主人公温达形象的美化。《三国史记》记载温达“容貌龙钟可笑”[3]460,但丑陋的容貌显然不符合民间对于完美英雄的印象,也不符合民间对温达与公主结合这一故事情节的理解。因而民间故事对温达的形象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美化,使温达成了一个具有英俊相貌的美男子,又在史料之外增加了温达异于常人的魁伟形象,“他生得膀大腰圆,身高八尺有余,圆圆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背起柴来抵得上好几个人”。“财主们便骂他:‘别看他相貌堂堂,可生就的一副贱骨头……’”[1]45《三国史记》记述的温达故事可以看作是蠢人故事的一种变体。但民间故事的流传使得蠢人逐渐成了英雄。民间对于温达形象的美化使得温达作为一位民间故事中的英雄,拥有了更加符合英雄的外貌特点。
这样英俊的外貌使得原本愚笨丑陋可笑的“傻温达”形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就与温达的“愚笨可笑”传到王宫的故事情节产生一定的矛盾。因而民间故事又对温达的形象做出了一些增添。例如增添了官员出行,路人纷纷避让,而温达直挺挺地站着,受到衙役的责打而一声不吭的情节。这就使得温达的愚笨形象在受到削弱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弥补。同时也增加了温达不畏权贵的英雄气概,使温达形象更符合民间故事中的英雄形象。
《三史记》对于温达成长为名将的叙述也有明显的漏洞。《三国史记》中记载公主下嫁温达以后,公主指导温达买马。温达按照妻子的要求努力养马,在狩猎中的良好表现得到了平冈王的注意。然而《三国史记》对于温达的武艺并没有叙述,也缺乏温达成长为英雄的过程叙述。温达从一个受人耻笑的“傻瓜”成长为一代名将的过程,《三国史记》都没有做出合理的叙述,使得故事情节突兀,也使得温达的英雄形象受到了削弱。在民间故事的流传中,为了使温达的英雄形象更丰满,故事情节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丰富。与乙支文德故事相类似,温达故事也增加了“拜师学艺”这一具有民间故事特征的情节。故事里的温达去找公主“事先打听好的一位武艺高超、学识渊博的道人,拜他为师”。“整整三年,温达起早贪黑,练武习文”[1]51。故事在民间的流传中也增加了温达因愚笨而更加努力练武习文的情节。这些情节的增加把温达从一个愚笨可笑的人合情合理而循序渐进地变成一位英雄。这样的叙述既填补了史料记载中的漏洞,更符合民间故事中英雄成长故事的模式。同时,“练武习文”情节的增加使得温达更符合民间“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的形象特点。
三、铁锤将军故事对史料的移植
铁锤将军故事是在平壤地区流传较广的一则民间故事,至今仍在朝鲜半岛为群众所津津乐道。在朝鲜的民间故事中,流传有诸多版本的手执铁锤抗击侵略的高句丽将军形象。这一故事也被改编为动画片,在2015年于朝鲜上映。朝鲜于2015年推出手机游戏《少年将军》,其中游戏主人公的名字就是“铁锤”,可见铁锤将军故事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之大。
铁锤将军的主要故事情节如下:高句丽时期的平壤青年铁锤是一个铁匠的儿子,他与恋人凤仙约定习武三年以后相见。但在铁锤走后,凤仙被官员强纳为妾。铁锤拜名师习武后,出山救得凤仙,之后投身军伍,在高句丽与外国的战争中建立功勋,而后隐居于大城山。铁锤将军晚年,在外敌入侵之时执锤大呼,使得敌人胆寒,纷纷败逃。
这则民间故事融入民间故事中的爱情因素,具有英雄成长故事的典型情节――“拜师学艺”。“拜师学艺”的情节与乙支文德故事、温达故事在民间的流传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可以看作是平壤民间故事中英雄成长故事的一个典型模式。铁锤将军其人不见于《三国史记》,考察《三国史记》中将领传记,也不见有手执铁锤的高句丽将领。但考察铁锤将军故事的情节,可以看出这则民间故事在情节上对《三国史记》传记内容的移植。
《三国史记・素那列传》记录新罗将领素那的事迹。素那在与H的作战过程中有如下记录:“素那奋刃向贼,大呼曰:‘尔等知新罗有沈那之子素那乎?固不畏死以图生,欲斗者曷不来耶?’遂愤怒突贼,贼不敢迫。”[3]470《素那列传》中又有记述百济人对沈那、素那父子的恐惧:“百济人指沈那曰新罗飞将,因相谓曰:‘沈那尚生。’莫近白城。”[3]470
在铁锤将军故事中,铁锤将军晚年执锤大呼,吓退敌军的故事情节与《素那列传》的故事情节几乎完全一致,即铁锤将军执锤大呼:“今天我要叫你们尝尝大高句丽老将铁锤的厉害!”敌军闻此迅速败退,称:“高句丽的铁锤将军还活着!”[1]108《三国史记》作为一部正史,在朝鲜半岛流传极为广泛,因此被平壤地区的群众广泛接受。铁锤将军故事作为流传于平壤地区的民间故事,带有明显的平壤地方特色,诸如铁锤将军隐居于大城山,等等。在铁锤将军故事的流传过程中,为丰富故事情节,突出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三国史记》中其他地区的史料被移植到铁锤将军故事中。在移植过程中,新罗将领素那的事迹就与平壤地区的铁锤将军故事相结合,被逐渐本土化,由一个新罗的历史事件转化为叙述高句丽时期平壤人抗击外敌的民间故事。
四、结语
平壤民间故事中的历史人物传说讲述了一系列朝鲜古代英雄的事迹,这些英雄故事大多取材于历史文献,但由于历史文献叙述的简略,民间故事又对历史文献中的情节进行了一系列补充。这些补充的内容多数涉及史料语焉不详的英雄成长过程。在叙述英雄成长过程中,平壤民间故事中的历史人物传说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拜师学艺的故事情节为英雄从普通人成长为英勇的将领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在成长中成为文武双全的人则使得民间故事中的英雄更符合民间印象中的完美英雄形象。
对英雄形象的美化也是这些历史人物传说的民间再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史料中面貌丑陋的英雄在民间故事中成了美男子,这是民间对英雄外在形象的要求;有的英雄在史料中并无记载其文化水平,但民间故事将其塑造成文武双全的英雄,这也是历史人物传说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对英雄形象的美化。平壤民间故事作为平壤地区的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将其他地区的历史人物事迹与本地区民间故事相结合,从而塑造出属于本地区的英雄人物,这是平壤民间故事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文化相融合的一个特征。
总而言之,平壤民间故事中的历史人物传说主要表现平壤地区古代将领的英雄事迹,这些故事发展了史料中将领的事迹,对平壤地区古代将领形象进行了美化。其中也存在将其他地区将领事迹移植到本地区英雄故事中的情况。这些故事从内容及流传发展的过程来看,都体现了古代平壤人民对爱国将领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朝]平壤民间故事[M].平壤:外文出版社,1988:62,60,45,51,108.
[2]刘雪玉.东北满族英雄故事母题探析[J].文化遗产,2014(2):66.
[3][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M].京城府:朝鲜史学会,1941:443,46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