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项目分析范文第1篇

目前,港口设备正在向高效、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港口设备不仅生产效率高、技术复杂,而且作业连续性强,故障停机往往会给港口装卸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很大的经济损失,加强港机设备的计划性维修和提高维修效率,对港口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就我公司装船机更换悬皮维修项目作为一个案例,分析维修各环节中存在制约维修效率、维修安全的因素,查漏补缺,持续改进。.

一、 维修过程中各环节时间段

4月21日16点30分,SL3装船机悬皮经检查确认不能继续运行,需要更换皮带,申请维修时间30小时。17:00分人员组织到位,开始展开维修,维修项目于4月23日凌晨1:30分维修结束,完成试车,交付使用,共计用时32,5小时,超时2.5小时。详见附表一:

二、 查找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进度的因素。

针对维修项目各环节维修质量、维修安全以及维修进度存在的问题,我部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总结。

1、初期人员组织和分配不够合理,尤其安排的起重工未参与过此类维修项目,对后续工艺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后经过协调,经验丰富的起重工到达现场组织维修,影响维修进度0.5~1小时。这个问题的出现,反应出技术人员和维修队长对维修人员的技能掌握的不够准确,对维修项目的开展思路不够清晰。

硫化升温时,硫化工就撤离了现场,后续人员对自动温控箱操作不熟悉,后协调硫化工到现场进行操作。虽未对硫化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但这是一次维修安全、维修质量的隐患点。

维修过程中,维修工作的衔接也出现了问题,前期维修人员使用的工具、拆除的备件等未对后续人员进行交接,易发生丢失。

2、由于更换新的硫化机,之前加工的硫化平台支撑架与新硫化不匹配,新硫化支撑架未及时进行加工,维修展开后才开始测量尺寸进行加工。因硫化平台支撑架不匹配,造成维修进度影响0.5小时。

3、新皮带牵引时,由于我部技术员不了解流动机械(沃尔沃铲车)不能在BM栈桥下作业的管理规定,造成维修人员重新布置钢丝绳和滑轮,调整牵引工序,影响进度0.5小时。

4、为了节约成本,提倡重复利用,本次维修使用的是堆取料机废弃的两条旧皮带,由设备部综合班完成硫化拼接。旧皮带拼接完成后,皮带长度未进行测量,后经估算长度达到了140m,实际仅需要112m,牵引余量太大,造成后续5次布置钢丝绳,反复进行牵引张紧,延误维修时间2.5小时。

5、本次维修工作中,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比较到位,维修作业现场进行封闭,维修前进行挂牌、闭锁,动火措施也能够准备齐全。

三、 分析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本次维修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要对每一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举一反三,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1、针对维修人员组织和安排不合理的情况,我们要将人员组织和安排纳入到维修方案中,将维修方案做细做实。在大项维修实施前,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讨、推敲维修方案,并将”维修前组织方案研讨,维修结束组织分析总结”的模式固化下来,形成“制定方案—维修—分析总结—修正方案—再维修—再总结”设备维修的闭环管理。

2、我们一直重视大项维修的准备工作。在维修展开的前,我们需要落实工具、流动机械、备件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流动机械和工具准备的工作落实情况较好,而在备件准备上需要转变观念。以前我们多认为库存的备件应该是完好的、没有问题的,放松了对领用件和返修件的核实、把关验收,造成多次返工。针对这一情况,部门要求将维修方案进行细化,明确各步骤中使用的备件,要在维修前核实备件型号、安装尺寸、完好状态等信息,避免维修不必要的返工。

3、取装大机设备每年都需要更换近20条皮带,看似常见的维修,通过这次SL3更换皮带让我们深有感触,只有在其他兄弟部门的支持和协助才能顺利完成,其是在流动机械的使用上,不仅要求我们对流动机械的使用、性能有基本的了解,还要求我们对流动机械的相关管理规定有所了解。部门将邀请相关部门的流机管理人员对我部技术人员、维修人员进行一次流机的管理规定的培训,旨在实现维修中安全合理的使用流动机械,提高工作效率。

4、皮带长度放量过长的问题,暴露出我部技术员与设备部相关岗位的的协调和配合工作不到位,跨部门的岗位之间缺乏沟通。综合班在硫化皮带时,未对后续工作的开展进行充分的考虑,缺乏服务意识。

尽管本次维修存在问题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好的方面值得我们继续坚持下去,比如使用新型硫化机,节省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维修队伍稳定以后配合逐渐默契,人员积极性较高等。

安全、高效的维修,不仅能够够最低程度上降低对生产的影响,还能降低能耗,减少维修队伍不必要的劳动强度。利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方法,对设备故障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掌握故障规律及故障机理。通过完善的点检体系和科学的保养计划,尽量避免突发故障、控制偶发故障发生,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一个30多个小时的维修项目,可能我们一年要经历过近20次,现在回头看或许只记得忙碌时的情景,却不记得我们这5年走来,每一次都有什么样的提升。在这些项目中,我们的技能提高了多少,维修的质量提高的多少,维修的效率提高了多少,我们的安全管理提高了多少?就像狗熊掰棒子,一路匆忙走来,却发现自己仍然在原地。知识需要时间沉淀的,经验则需要失败来积累,经验是靠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组成的,而作为经历诸多“第一次”的我们,需要将这些宝贵的财富积累和传承下去。

项目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2+1项目;技能项目;项目优化

“体育2+1项目”是教育部针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方针,旨在使美育与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得到逐步推动。“体育2+1项目”的含义是使每个学生在学校可以掌握一项或者多项体育特长,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体育2+1项目”中的主要项目有田径、体操、球类项目、游泳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六类,此外还有一百二十几种公开设置的项目。学校更具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展开了一系列成功的实践。现阶段“体育2+1项目”在我国处于探索与实验的阶段,加上国家的一些举措颁布得比较落后,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一、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相应的数据

为了得到确切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西安的多家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2+1项目”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通过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对“体育2+1项目”的看法形成了相关的研究,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与“体育2+1项目”相关的学习目标判定情况、体育技能大赛对学习目标的影响、“体育2+1项目”达成情况的判定、“体育2+1项目”教学目标体系、“体育2+1项目”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判定,等等。

二、“体育2+1项目”学习领域目标的分析

1.在“体育2+1项目”中教师对学习领域目标的判定

在对“体育2+1项目”学习领域的关注上,大部分的教师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少数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心理健康,而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点的运动技能是最不受教师关注的一个方面。可见,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教师内心,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摆脱了以往单纯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但是,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运动技能中始终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是不容忽视的。

在各种目标的关注上,教师看重的并不相同,但是上面所说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个方面都不可以单独存在。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是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认识是理性的,是与当今的时代特征相符合的,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教育美好的未来。

2.在“体育2+1项目”中家长对学习目标的判定

对于体育与健康各项学习目标的关注上,家长表现出了不同的看法,不管是心理健康还是身体健康都成为家长关注的方面,社会参与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很少有家长进行关注。根据这样的调查结构,我们不难发现,“体育2+1项目”在学习领域目标的看法上不同的人群中存在不同的看法,教师最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家长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教师和家长都非常关注的方面,而以往被作为教学重点的方面都不是教师与家长关注的问题,这样的结果值得大家深思。

3.“体育2+1项目”中对教师与家长的影响调查分析

教师与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2+1项目”大赛对学习目标的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身体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是居于前三位的目标。“体育2+1项目”应该使学生的锻炼能力和运动技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此外,我们通过对家长基本情况的了解发现,现在的家长普遍呈现年轻化的态势,家庭教育的主体呈现青年化的趋势,家长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比较高,这样,家长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改变,他们不再那么关注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程度,反而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

4.在“体育2+1项目”中教师的认识

在前面说的教师对“体育2+1项目”艺术类学习领域目标和体育技能类的关注程度,形成了一定的艺术和体育学习目标的体系。教师与家长在现阶段对于学习目标的侧重主要在于学生的健康方面,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并没有对体育技能进行有效的关注,在这里建议教师与家长提高对体育技能的认识和关注,对于艺术项目和体育技能的教学进行更多的关注。

5.“体育2+1项目”中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的判定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发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会促进“体育2+1项目”的实施,使“体育2+1项目”的价值以及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最终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快得以实现。

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五大领域目标之间具有一致性,任何一个目标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目标单独存在;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了学习目标价值取向的实现;在研究中不可以将学段间同类项的纵向结构关系进行割裂,研究的过程要体现出技能和技术的渐进性。

参考文献:

项目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序列评价指标决策研究

公路建设计划部门根据国家政策目标、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部门规划与区域规划,以及项目建设的指导原则、方针、政策来考虑项目的要点、目标和建设理由,并根据国家的人力、物资、资金等资源供应状况,在项目评估的基础上对各项目进行优先排序,根据国家财力,按照项目投资效果大小顺序进行项目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出现,形成了大量的通过项目评估的公路建设项目,给年度实施计划的安排带来一定的困难,亟待建立一个综合评价的方法来安排项目的实施序列,以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个公路建设项目进行事先评价以科学地安排公路项目的建设序列。我国公路交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路建设项目的决策机关面对为数众多的经过可行性研究通过的公路建设项目和有限的建设资金,如何安排其建设顺序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序列是公路计划管理部门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在综合分析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和投资学的角度研究影响公路建设项目排序因素,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实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定性指标的量化进行了研究。为科学安排那些报批公路项目的建设顺序提供了依据。

1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序列指标集

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实施的因素很多,有定量指标,也有一些定性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决策者通常只注重定量指标的分析,并以此作为衡量项目优劣的标准,缺乏对定性指标的量化手段及其分析,因而,往往影响决策的时机与决策的质量。

在对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决策时,首先要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确定决策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标集。

1.1公路建设项目决策指标集的选取原则

决策是一种认识现状,预测未来、指导行动的动态过程。因此,只有全面了解决策目标,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做出科学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选择项目实施决策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

(1)精练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2)实用性与可测性相结合的原则;

(3)政策性原则;

(4)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5)指标的独立性与相对性原则。

研究表明,影响公路项目实施的指标众多。在指标集中难以全部罗列,也没有必要全部罗列时,我们只需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指标,而摒弃与之在定义和意义上相类似的指标,以保证正确分析各指标的关系。另外,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在很多方面有较大差异,绝对指标的可比性较差。因而应将绝对指标转化为相对指标。

1.2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序列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

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序列的决策,涉及到很多因素,指标结构较为复杂。决策时既要考虑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又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同时还要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考察项目对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将影响决策所包含的因素,按照最高层、若干有关的中间层和最低层的形式排列起来,构成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序列决策的层次结构。

1.3决策指标定义

公路建设项目综合评价体系的指标定义、度量方法分述如下:

1.3.1国家政策符合度(符号K1)

定义:公路建设项目体现国家政策的程度。

度量:该指标为定性指标,采用模糊度量方法。

说明:该指标度量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分项:

(1)公路建设项目与国家的五年计划和远景规划一致性;

(2)公路建设项目与国家综合运输网络发展战略的协调程度;

(3)公路建设项目与国家发展重点,优惠政策、民族政策、及扶贫政策的联系程度;

(4)公路建设项目与国家的信贷政策、价格政策的关联程度。

1.3.2区域社会经济需求度(符号K2)

定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项目建设的需求程度。

度量:该指标为定性指标,采用模糊度量方法。

说明:区域社会经济是介于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属于中观经济。在度量该项指标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项目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开发和改善人们生活质

(1)公路建设量的程度;

(2)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资源开发的促进程度;

(3)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程度;

1.3.3路网属性(符号K3)

定义:是指拟建公路项目在国家公路网规划中的位置。

度量:定性指标,模糊度量。

说明:2000年前,国家将重点建设国道主干线系统中的“两纵两横”和三个重要路段。2000年至2020年重点建设国道主干线中的“五纵七横”。据此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又制定了相应建设重点。所谓项目在路网规划中的位置是指拟建项目与国道主干线系统和地方建设重点的关联程度。

1.3.4技术等级指数(符号K4)

定义:拥挤度与道路等级系数之积。拥挤度是指现有道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道路基本通行能力的比值。

说明:技术等级指数,是体现现有公路等级与交通量的适应情况。公路等级的标准是根据交通量的大小确定的。现有公路的交通量与道路通行能力的比值反映了目前公路的交通负荷程度。相同的负荷度对不同等级公路显示的重要性不一样。因此,引入公路等级系数d。对于d的取值,由拥挤度的定义可知拥挤度的值小于等于1.0,因此取高速公路的d值为1.0,其它等级公路的d值是根据其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与高速公路适应交通量的比值而定。在项目具有相同的负荷度情况下,d越大说明现有公路等级较高,交通量亦较大,则提高等级所节约的效益就较大,该项目需要改建的迫切程度较大;反之亦然。若项目的现有公路等级相同,公路负荷程度越大,那么需新建或改建的迫切性越大;反之较小,迫切性也较小。由此,K4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5经济指数(符号K5)

定义: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反映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大小的指标。

EIRR——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取用;

I——项目总投资系数,其值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项目总投资额来确定,将项目投资总额换为以亿元为单位的数值后,取该值的倒数(无量纲)。

说明:为了使各项目的经济分析评价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即不但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而且还要反映出它本身投资规模的大小因此引入经济指数K5。同时,由于受资金限制,为了能够体现项目间在内部经济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的优先顺序引进项目投资系数I。因此,K5能够较全面的反映出项目在国民经济评价的结果,并能反映出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

1.3.6财务指数(符号K6)

定义:是反映项目在财务上的盈利能力与清偿能力大小的财务评价指

标。

FIRR——内部财务收益率,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取用;

i——项目财务基准折现率,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取用;

R——贷款占投资总额比率,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取用;

n——贷款偿还期限,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取用。

说明:由于各项目之间财务基准折现率不同,以及贷款比例的差异导致还款期这一指标在项目优选过程中可比性较差。考虑到以上两个因素构成财务指数这一指标来综合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当n、i相同时FIRR、R越大盈利能力及清偿能力越强,FIRR、R相同n、i越大盈利能力及清偿能力越弱。

1.3.7环境综合指数(符号K7)

定义:反映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数。

度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模糊度量

说明: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只是对高等级公路才单独进行编制环境评价报告,而项目的前期工作中,尤其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中原有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以下简称编制办法)对环境评价内容要求甚微,而在修订后即将出版的编制办法中做了较详细的规定。根据修订后的《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及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本课题对该指标直接进行模糊量化,暂不详细考虑各影响环境因素的权重,以便使本课题更具有一般性,应用范围更广。

以上七个指标分别从各个侧面全面地反映了拟建公路项目的特点,通过运用以上指标即可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评价和排序。

2指标的量化

要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需对所选指标进行量化,定量指标的量化通过指标的定义可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获得,定性指标的量化需要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经研究,推荐采用模糊量化方法,各定性指标量化过程如下。

2.1国家政策符合度K1

对于国家政策符合度指标K1,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4部分。根据4个分项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K1-a1(其中a1分别为前述中的1,2,3,4分项)

然后就某一个项目对各分项(效益指标即越大越好)评分进行给予其赋值,这是模糊指标定量化的过程。一般来说对于指标最优值可赋10.0;对于最劣值可赋值0.0。

据此可得各分项a1的取值q1构成矩阵C1;C1=(qi),其中I=1,2,3,4。

2.2区域经济需求度指标K2

同理,对于K2,影响其取值的3个分项(亦为效益指标)的判断矩阵及赋值所构成的矩阵C2为:

2.3路网属性K3

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

(1)在国家路网规划中的位置a1,该指标亦为效益指标。

对于上面的赋值有如下含义:

高:对应“五纵七横”及两纵两横”周围连接线

一般:其它用道及“五纵七横”的连接线;

低:省道;

低:县乡道路。

(2)拟建项目一端或两端的道路a2

很高:两端道路等级均比拟建项目现有等级高;

高:一端道路等级比拟建项目现有等级高;

一般:两端等级与拟建项目现有等级相同;

低:一端比拟建项目现有等级低;

很低:两端比拟建项目现有等级低。

由此,即可定出a1与a2值。

2.4环境综合指数K7

由K7的定义可知其为成本指标(即越小越好);则K7这一模糊成本指标的量化如下:

很高:拟建项目对环境无负影响,反而有助于周围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高:拟建项目对环境无负影响;

一般:拟建项目对环境综合后产生较小的负影响;

低:拟建项目对环境综合后产生较大的负影响;

很低:拟建项目对环境综合后产生一种极大的破坏。

对各指标实现量化后,为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尚需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需合理选择各指标权重和适宜的评价方法,这些研究工作将另文介绍。

项目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操作风险;LDCE项目;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1-0017-04

一、引言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它包含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美国学者菲利普・乔瑞指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其次是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位居第三。

美国是处在操作风险管理前沿的国家之一。2004年,美联储和美国有关监管机构联合进行了一项名为“损失数据收集练习”的研究项目(Loss Data Collection Exercise?熏LDCE),参与者限于美国境内银行且须是自愿。共有23个银行为该项目提供了数据。该项目数据已由美联储和相关监管机构于2005年5月披露(以下数据取自该披露)。本文以下部分首先对LDCE项目进行了描述,然后对2004LDCE项目提供的数据从参与行情况、损失数据分布和保险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中结合我国情况得到了某些启示。

二、LDCE研究项目概述

截止到2005年底,LDCE项目共进行了3次。前2次均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风险管理组(Risk Management Group,RMG)在国际范围内组织进行,旨在要求参与机构提供各自的操作风险损失信息,包括为操作风险所配置的资本,预期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特定业务线的风险敞口指标等。第1次收集的是1998年-2000年数据,共有11个国家的30家银行参与提供数据。第二次收集的是2001年数据,共有19个国家的89家银行参与提供数据。项目结果由巴塞尔委员会分别以QIS-Tranche2和2002LDCE的名义于2002年1月和2003年3月对外披露。2004LDCE项目是美国银行参与的第3次,改由美联储和有关监管机构于2004年组织进行,参与者限于美国境内金融机构且须是自愿。共有23家银行为该项目提供了数据。2004LDCE项目首先要求参与行提供包括操作风险损失的损失地点和日期,与之相关的业务线和事件类型,损失数额,若有保险补偿赔付数额是多少?鸦其次要求参与者表明是否具有损失临界值,上报损失是否只是超过临界值的数据,超临界值的数据是否完整等?鸦第三要求参与者提供本机构业务线和事件类型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定义的业务线和事件类型的对应关系?鸦最后要求参与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业务线和事件类型的操作风险敞口估计值。2004LDCE项目还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前两次有所不同?押该项目要求参与者基于自己定义的业务线和事件类型上报数据?鸦该项目没有像前两次那样设定损失数据上报临界值?鸦上报的数据可以横跨不同的时间区间而不仅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区间,该项目收集的数据可以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或9月30日等。由于23家参与行上报的数据是基于他们的内部数据结构,为了比较分析,该项目利用参与者提供的对应指南或其它信息,将参与行基于内部业务线的损失归类于新资本协议所定义的八个业务线和一个名为“其它”的类中,“其它”类包括那些不能归类于八个业务线或横跨不同业务线的损失。对损失类型,也按照新资本协议的定义进行了处理,增设了两个损失类型,一是“其它”类型,包括不能一对一归于新资本协议损失类型的损失,二是“欺诈”类型,包括参与者没有提供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区分的欺诈损失类型。

三、2004LDCE项目数据分析

(一)参与行情况分析。表1给出了2004LDCE项目参与行所提供的损失数据收集临界值,临界值从0到大于10000美元不等。6家采用0美元作为临界值,其损失次数占总损失次数的96.3%?熏损失数额占总损失数额的21.8%?鸦3家机构采用大于10000美元的值作为临界值,虽然他们的损失次数只占总损失次数的1?郾1%,但损失数额却占总损失数额的67.8%。采用不小于10000美元作为临界值的共有9家,上报损失次数占总损失数额的1?郾5%,损失数额占总损失数额的72%,上述数据说明各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认知不一,也提示我们操作风险管理应集中于低发生频率高损失数额的损失事件上。

表2反映的是参与者提供的损失事件次数,表中看出,23家参与行提供了150多万件的损失事件,损失额259亿美元,其中55766次每次损失不低于1万美元。这说明操作风险对银行的负面影响是多么巨大。从第5行看出,绝大多数的损失是由4家机构提供,4家机构每家损失不低于1万美元的次数均超过2500次,上报损失额不低于1万美元的次数占不低于1万美元总损失次数的70.7%,上报的损失额占总损失额的66.64%。表2还给出了参与者是否将业务线近年来的不低于其内部临界值的损失数据全部上报的情况,其中6家没有提供此方面的信息。从这些数据看出操作风险对各银行的影响不一,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紧迫性。

(二)损失数据分布分析。表3反映的是机构层面的年度损失数据分布情况。表中看出,提供1999年以前数据的仅3家,而提供2004年数据的则达到21家,说明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就机构的平均损失次数而言,从1999年前至2002年呈逐年增加之势,2002年达到高点,次数为803次,然后呈下降趋势。但对每家平均损失数额,除2003年外呈现连年增长,从1999年以前的2400万美元到2004年的71200万美元,说明操作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越来越大。

下面从业务线和事件类型层面进行分析。2004LDCE项目提供了关于业务线和事件类型的损失数额不小于10000美元的数据 (表4)。表中看出,60.1%的损失次数发生在零售银行业务,在此业务线中,外部欺诈和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又分别占56.3%和20.4%,处于主要地位。占第二位损失次数的是“其它”业务线,损失次数占总次数的8?郾0%,这也说明参与机构业务分类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相差较大,怎样分类仍然是金融业面临的一个挑战。业务线损失次数发生相对较少的是资产管理和公司金融,分别占2?郾4%和0?郾3%。从损失类型角度看,外部欺诈和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有着最大的损失次数,分别占损失次数的39.0%和35.3%,其中外部欺诈主要出现在零售银行业务,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分散于各业务线,在6个业务线中,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具有最大的损失次数。具有较低损失次数的是实体资产损坏和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类型,两者数据相等,占上报损失次数的0?郾7%。

对于损失数额,就业务线而言,虽然“其它”业务线所包含的损失次数只占总损失次数的8.0%,但它所包含的损失数额占表4中总损失额的份额最大,为70.8%,说明不能归类于八个业务线的损失发生频率虽低,但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零售银行业务和变易与销售业务分别以12.3%和8.6%的份额处于第二位和第三位。公司金融所占的份额最低,为0.5%。对于损失类型,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以79.8%的份额处于首位,并且该损失类型在除支付与结算、服务业务线外,在其它业务线中所占份额最大。

就平均每次损失的损失额而言,虽然零售银行业务整体具有最高的损失次数和较高的损失数额,但该业务线最大的平均每次损失数额不超过44万美元,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平均每次损失额较大的是交易和销售业务线中的外部欺诈和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类型,公司金融业务线中的内部欺诈类型,资产管理业务线中的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类型,平均每次损失数额分别为4036万美元、1039万美元、850万美元、734万美元。说明这些业务中损失虽然发生频率不高,但损失强度较大。

(三)保险作用分析。2004LDCE项目也披露了有关操作风险在损失当年的保险赔付情况。从14个上报保险赔付数据的参与行上报数据看,在所有≥10000美元的损失事件中只有2?郾2%的损失事件获得了保险赔付。在具有保险赔付的损失事件中,保险赔付率达63?郾8%,远远高于5.4%的保险赔付数额占总损失数额的比率,说明只要获得赔付,赔付额较高。63.8%高于5?郾4%的原因在于获赔次数比例较低。在业务线中,从获赔次数看,虽然商业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获赔次数比率较高,也分别只有4.0%和2?郾9%,交易和销售、支付和结算获赔次数更低,仅有0?郾1%和0?郾2%。从表中第2列看出,其它和零售银行业务具有较高的赔付数额比率,但从第3列看,最高的比率是交易和销售业务的13.6%,这可能是损失事件的损失数额大小差异较大所致。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保险在弥补操作风险损失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

四、启示

(一)将操作风险管理全面提升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操作风险对银行的损害是产重的,从国际上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到我国中行双鸭山四马路支行的票据案,均说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三次LDCE项目看出,当前操作风险受到了国外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通过操作风险管理,可以增加银行股东的价值和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优化银行的治理结构,增加监管机构的满意度。现在他们正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制定有关制度与规则,优化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模式,加强内外部审计等来加强操作风险的量化与管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长期以来偏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违法违规经营和金融案件经常发生,使我国商业银行内在脆弱性体现的尤为明显。为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银行业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操作风险的管理,从内部发展内控系统,从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损失的比例,跟上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数据的收集工作,建立有效的损失数据库。对风险进行评估的关键是要有足够多的关于风险状况的数据。“如果你没有数据,你就不能度量,你就无法管理”,建立有效的损失数据库,基于数据,才能有利于银行间直接对比进而提高风险管理决策,才能满足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的需要,才可以满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需要。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提高风险管理的复杂程度并采用更加精确的计量方法。这样一个银行能否获得并利用可靠精确的数据,就可能决定其能否采用更高级且成本更低的操作风险资本金配置方法,显然,后者反过来能影响银行高级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LDCE项目的作法,并结合我国国情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牵头,对银行业进行多次调查和采样,取得我国银行业自己的数据库,以便对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更详尽的评估,方便银行更好地理解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了解该从何处下手进行管理,给银行带来增值效应。

项目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中职教育的示范专业、骨干专业,是装备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一个专业。培养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则是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我校于2006年进行了数控教学改革试点,目前完整的一个教学过程已经结束,下面根据《项目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本课程的认识。

一、《项目分析》课程的重要性

数控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往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项目教学的模式。专业课的教学进行了彻底的改变,不再按照以往的学科教学来进行,而是按照模块来进行。每个模块均设置了三门专业课,分别是《项目分析》、《项目策划及实施》和《质量检测与分析》。

《项目分析》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门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初级车工、钳工、铣工、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掌握各工种在加工过程中应具备的必需的理论知识,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考取中级数控车(或铣)工技能证书的理论水平。可见,本门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毕业后不经培训即可上岗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项目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

《项目分析》课程是以给定的加工零件图样为对象,结合零件实物,详细分析出零件的加工信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先使同学们具备看懂零件图的能力,进而再具有分析零件工艺过程的能力。

1.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部分

要想读懂所给零件图的全部信息,必须要了解图样是如何绘制出来的。该部分需要讲述国家标准对机械图样的基本规定、常用的几何作图、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基本几何体与组合体的投影、图样的表达方法以及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只有掌握了上述知识点,才能够绘制出零件的机械图样。

机械图样的识读则需要下面两个知识点的支撑。第一,能够熟练地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根据所给图样分析出零件的形状结构。第二,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知识,读懂图样上给出的其它信息。掌握了机械图样绘制与识读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就能够读懂零件图,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零件各部分的准确尺寸。

2.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部分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文字说明的技术要求四部分;装配图的技术要求包括配合尺寸和文字说明的安装、检验、使用要求。

3.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部分

机械零件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掌握所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机械性能、使用范围等基本知识,是每个机械加工人员必须做到的。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的金属材料,比如碳素钢、铸铁、合金钢等的机械性能、牌号、使用范围;常见的热处理方式,比如淬火、回火、退火、调制处理、时效处理等的概念、使用范围。

三、《项目分析》课程的教学实施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个环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个环节配合好了,教学任务即可圆满完成,且教、学双方都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1.教师的讲授环节

本门课的教学特点是项目教学,与以往的学科体系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学科体系下的教学知识系统、教材完整、内容由易到难,教学任务容易完成;而要完成好项目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能力:

第一,要达到理论知识全面、实践经验充足、教学经验丰富。机加工模块的每一个项目的教学既要涉及到制图、公差、金属材料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涉及到机加工实际操作时所需机床、工艺设备、加工工艺过程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只有知识全面,教学经验丰富,才能把每一个项目讲授清楚明了。

第二,要有很强的知识整合能力。不同模块、不同零件的教学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是一样的,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把所讲授的知识点整合好,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不会产生重复教学,还能把各个知识点随着不同项目的教学传授给同学们,使所讲授的知识保持系统性、完整性。

第三,要具备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具备该能力,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本门课程的教学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环境单一,同学易产生厌学情绪;但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又很重要,是实习际操作的基础,因此,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使用生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讲授知识,既能紧紧地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帮助记忆;其次,要有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除了采用板书、教具、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每个项目初次介绍的时候,可以用一种易切割的材料,把该零件的形状做出来。比如,在讲授钳工模块定位件项目时,可以先用萝卜切成圆饼作坯料,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切出该零件的形状,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大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好。

2.学生的学习环节

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其评价指标是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而言,若想学好本门课,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即可:

第一,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必须明确学习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学习、学好知识不仅是在对自己负责,也是在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另外,学生对自己要有正确的定位,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机加工行业,成为一个高级技术工人是他们的奋斗方向,他们必须认真学好《项目分析》这门课,为将来的就业打基础。

第二,具备认真的学习态度、踏实的学习作风。本门课对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知识,与初中所学知识的联系很少,只要认真学,任何人都能学好。学习过程中,要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补上,这样不仅可以系统地学好本门课,而且还能保证学习热情。同学们有了学好本门课的信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必然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如果学生们不端正学习态度,不能认真、踏实地来学习,再优秀的教师也无法完成该教学任务。

上述两个环节中,教师的讲授要比学生的学习重要。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们知识,还要负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