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暗示教学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22-02
\[作者简介\]张猛(1978―),男,江苏宿迁人,本科,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讲师。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选择时须以教学需求为依据。暗示教学法自推广普及以来获得了各专业教师的广泛关注,教师也开始进行自主的探究,不断优化现有的教学方法,使暗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一、暗示教学法的运用特点
(一)愉快而不紧张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暗示教学法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课堂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关调查表明,中学生在情感、兴趣及认知上是共通的,情趣是其认知的动力,同时认知也是其情趣养成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紧张、害怕、烦恼、反感、压抑等消极情绪会对学生的认知起抑制作用;而学生若能保持心平气和、愉悦、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则可对认知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激发其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
暗示教学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无意识和有意识的相互结合,即强调用感情调节理性,以无意识调动有意识。例如,当学生完成一项极为简单的习题或课堂任务后教师就给予高度评价,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高兴反而会使其认为这是教师对其学习能力不足的暗讽,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消极作用。而当学生完成了难度较大的任务后给予其肯定评价,则会使其对自身能力产生肯定,提升其自信。亦或在其失败后给予鼓励,也可让学生正确面对失败,重拾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表扬和批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努力促进学生的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的共同发展。
(三)师生互相暗示
师生相互暗示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师生间可以更好地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了解其情感状态,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辅导,而学生则可更好地平衡情感与理智,发挥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心理的作用,更好地进行学习。
二、用暗示教学法实施英语教学
(一)自我暗示
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在脑中储存记忆,并在一段时间后再以此对自己进行自我判评、自我定位,从而形成对自我的认知。所以,每个人的活动、心理及思维方式都会受到自我认知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暗示。鉴于此,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教师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对其进行具有积极影响的暗示,例如用名人名言、教训启示等激励学生。通过长时间的积极暗示可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使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鼓励与自主学习。
(二)体态暗示
心理学相关研究显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有93%的意愿是通过非语言(表情、声音、手势等)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运用“体态暗示”。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对学生的积极表现予以肯定,可通过直接竖大拇指或者做“V”形手势来表达。通过这样的方法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其自信心的提升。另外,教师还可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体态暗示”,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讲授“May I come in”这一日常用语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情景再现:由一位学生在门口问“May I come in”,教师回答“Come in, please”,并配以“请进”的手势 ,从而使学生对这一日常用语的使用情境产生直观清晰的认识。
(三)手势暗示
教师在讲解文章时,要灵活运用形象鲜明的手势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听讲时能够心领神会,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教学“The cheque fluttered to the floor like a bird with a broken wing,slowly the old lady stooped to pick it up with trembling fingers she tore it into little bits”这段内容时,教师可边朗读,边做出“slowly stoop”(慢慢地弯下腰)的动作,再作出“with trembling fingers”(用颤抖的手指)及“tore it into little bits”(把支票撕得粉碎)的动作。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手势动作,不仅能更加快速地明白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四)语言暗示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相较于成年人更易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产生迷茫与无助感,表现在学习上就是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通过暗示、表扬等方式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对于那些不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教师如能在提问中运用一些诸如“请”“帮助”“谢谢”等表示互相尊重的词语,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踊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为了减少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多采用一些暗示性语言,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上,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和疑问,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师生互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所谓暗示,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含蓄地间接地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他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暗示教学法为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品德提供了更多的契机。暗示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主要采用了行为暗示、语言暗示、音乐暗示、环境暗示和权威暗示。
一、行为暗示的运用
教师教学行为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手势、眼神等有效行为暗示,能使美术教学形成强有力的暗示效应。行为暗示包括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三个方面。
(1)表情暗示。教师的面部表情往往是其内心情感的写照。教师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教师良好的面部表情,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板着脸,没有一丝笑容,或带着满脸的悲哀、烦恼、愤怒走上讲台,就会使学生心情沉重,产生压抑感,从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破坏整体的教学气氛,产生强烈的暗示负效应。而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 。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是丰富而谦和的,特别是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报以肯定的微笑,这样会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我是一位很喜欢笑的人,平常遇人遇事都是笑脸对待,所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我给学生的微笑也是毫不吝啬的。这样除了学生喜欢我外,更给我的教学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课堂里经常笑语涟涟,谈笑风生。在113份问卷调查表上只有一位学生回答对老师的笑容无所谓,其他的同学都很肯定地说:非常喜欢老师在讲台上面带笑容。
(2)眼神暗示。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和不同的注视方式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应。在美术课上,学生违纪的行为时有发生,要是每一次都停下课大声批评或训斥,那往往会使学生“口服心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学生反馈的调查表上看,有98.5%的同学反映在上课期间不喜欢,甚至讨厌老师停下课批评思想开小差的同学。学生说这样既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上课情绪,又浪费了时间,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次序。我常用的方法是“凝目注视”,让违纪的学生尽快意识到我的“心意”。不仅当即改错,而且从心理上对我多一份尊重和感激。这种方法对偶尔违纪的学生很管用,但对班级中经常调皮走神的学生,还需走到他的身边进行暗示。有时还需要明示或课后个别交流谈话。
(3)手势暗示。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赋予语言以生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通过教师的手势可以获得具体的形象构思和联想。一天,在初二(12)班课堂上,一位女同学听课走神,偷偷地照镜子。见此情景,我只用一个轻轻向下按的手势暗示该生,她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举动,不好意思地一笑,赶紧收起镜子专心听课。此法省时、省力,又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从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喜欢老师在他们犯错误时能为顾及他们的面子和尊严而采用暗示法,不要采用直接批评。
二、语言暗示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某个或某些学生的褒贬都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产生暗示效应,而赞扬产生的隐含强化作用可谓暗示的正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赞扬、信任的语言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暗示效应。美国行为科学家曾做过无数次试验,证明任何人往往都会重复一个立即产生愉快结果的动作。在一次试验中,若干学生被分为三组,连续五天对他们进行数学测试。第一组始终因成绩好而受到赞扬,另一组受到批评,而第三组却不予理睬。试验结果表明,受到赞扬的第一组进步最大,受到批评的也有进步,但不那么显著。而那些无人理睬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乎没什么提高。可见赞扬产生的暗示效应属于激励效应。这种心理作用能使学生产生被器重的自我意识,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后进生也能减少自卑感,进而乐观向上,积极改善自我,充分发扬内在潜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最能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的莫过于老师的赞赏和信任。反之则令他们失去信心,削弱他们的学习意志,以至不求进取。可见,正确运用赞扬的心理暗示效应,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表现好的学生我常常会说:“你真棒!”“好样的!”等类似的话;对自信不足的学生我会说:“你能行!”“你可以做到的!”等。比如在初二(11)班上课时,他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得很好,所以学生们经常听到我给予的赞赏和信任的语言暗示。这对剩下的小部分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各方面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很多。因而初二(11)班成为初二段榜样的班级。又比如:初二(9)班在两年来所有的黑板报评比中都没有获得荣誉。后来在一次星期一的会议上我发现这和他们的班主任有很大的关系。当政教处布置本周五的黑板报评比时,坐在我边上的初二(9)班班主任就开始嘀咕:“学习这么紧,时间又只有几天,学生怎能做得好?”我马上接着说:“你要相信他们。你要是说他们行,那就肯定行。不信你试试!”后来我在上美术课时,将黑板报的版式设计要领及同学如何合作的方法与同学们交流了一下,并激励他们能按时、出色地完成任务的。结果不出所料,获得了三等奖。
三、音乐暗示的运用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的引用音乐,能更好地辅助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我习惯提前二三分钟到教室,将准备好的歌曲或欢快的轻音乐播放。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紧张或不愉快的心情,同时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典名画,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作业练习阶段,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暗示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暗示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如果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四、环境暗示的运用
教学环境暗示主要是指教室的布置,教师的仪表着装形成的氛围对学生产生的暗示。良好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感到教学活动庄重、神圣而不可轻视,从而心情振奋,思维专一,精神集中;使学生感到学习愉快,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能积极配合各种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的个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学习效率显著提高。根据美术课的特点,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但要求环境安静,教室布置整洁幽雅,光线柔和,学生自由舒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还要求布置与课程相关的情景,如挂挂图、范画,摆静物、花卉等。另外,教师的着装对教学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的仪态端庄,衣着整洁得体,大方高雅,会使学生感到力量、意志、修养和个性美;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容光焕发,富有学识,听起课来精神振奋。在我刚刚上过的《青春风采》一课中,特地与学生交流教师的着装问题,学生们讨论很激烈。有小部分学生喜欢老师穿正装。大部分学生喜欢其他老师和我一样,休闲运动,轻松自如,与他们更亲近;几乎所有学生都不喜欢老师穿着太花哨,化装太艳丽,因为这样很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五、权威暗示的运用
权威暗示就是榜样、威信、权力的作用暗示。我主要抓了以下两点。
(1)欣赏名家名作。在欣赏课时,我收集各名家的生平和业绩等资料,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感受体会名家的权威,让他们发自内心对名家敬佩。如在学习《齐白石》一课时,我特地让学生先欣赏他老人家95岁创作的作品《祖国万岁》等作品,再向学生介绍齐白石老人的生平简历和他对书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最后再次欣赏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虾》和部分代表作。结果学生对老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倍增。
(2)教师示范。作为美术教师我认为教师的示范在技能教学中非常重要。不但直观地解决了美术技能的表现,更能让学生敬佩和尊重美术教师特定的权威,让他们感到美术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否则对于现在普遍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老师来讲,体现不出美术教师的一技之长。所以我在上技能课时,会采用示范教学。如学习《诗情画意》一课时,我让学生背一首古诗,我就根据古诗的意境用水墨画表现出来,然后在画的一角以学生背的诗进行落款并盖印。这样同时解决了水墨画表现的方法和意境的表达,以及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美感。当我画完时,全班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惊喜地欢呼起来,接着他们创作的激情和气氛就可想而知了。同学们纷纷将自己最喜欢的诗用中国画水墨画表现出来,课后交上来的作品真是丰富多彩,形式万千。
近几年通过对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不断尝试,我深深体会到:
(1)暗示教学法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最大潜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2)暗示教学法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而不紧张。
【关键词】 暗示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学 运用手段
1. 理论依据――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因此也被称为“洛扎诺夫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协调大脑两个半球的学习活动,对大脑左右半球进行暗示,并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从而向学习者提供学习动力,创造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自身的记忆力、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此理论产生后,许多学者开始将其投入到实践当中,并证明了此教学法对挖掘个体的学习潜力有着相当的功效。
2. 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手段及效果
2.1环境暗示
暗示教学法认为,暗示需要进行人和环境的交流,并达到和谐的境界,暗示教学法强调环境和人的“共振”,教学方要为受教育者创造相应的共振环境,从而帮助受教育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因此,暗示教学法的基础,是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和学习环境,比如说,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制作学习卡片,制作英语板报,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环境。
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场景和环境强化暗示刺激,比如说,笔者在进行教学时,经常运用实物和多媒体等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比如进行Halloween 的教学时,我首先在网上查询了相关资料,并在班里进行了环境布置,让学生了解国外万圣节的风俗,并结合万圣节的重头戏―masks进行教学操作,当时我在课堂中组织了两项教学活动――制作面具和化装舞会,让学生在教学当中表现自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
2.2体态暗示
根据心理学研究,在交流当中,如果将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的,言语只能起到方向性或规定性的作用,而非言语行为往往表示出说话者的真情实感,因此在教学当中,需要相应的“体态暗示”,就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用体态语言表现自己的用意,并让学生真正明白,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便是能够有效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对于以语言为交流媒介的课堂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目光,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反应,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在教授句型“May I come in?”“Come in, please.”时,我故意叫了一个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办公室取东西,学生必然会在课堂中迟到,因此在门后只能敲门说:“I’m sorry. May I come in?”当时我接着回答:“Come in, please.”,并向学生做出一个进来的手势,学生很快领会了我的意思,接着,我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表演,而且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求学生若发生这种情况,需要用英语表示歉意,从而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无法遗忘的效果。
2.3活动暗示
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学习动机障碍,这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对他们的天性感到有些头疼,但笔者认为,要是能够充分利用其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手段,将各种游戏和活动引入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更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富有创新能力的英语教师,总是在教学中进行游戏和各种活动的设计,有一次,我在进行Do you have any hobbies? 的教学时,安排了一个传统游戏――击鼓传花,要求学生在进行游戏时有节奏地询问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虽然游戏有些老套,但是学生们都积极地回答问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
2.4自我暗示
在教学当中,教师的自我暗示,指的是教师对学生价值的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的学习潜能,运用各种暗示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自己的态度,比如说,在每次考试时,我都会给学生发送短信,给学生以鼓励,尤其是一些学困生,我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从心理上克服自卑情绪,帮助其学习水平的提高。
3.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暗示教学法对于英语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东西,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活动,使他们处于学最良好的学习状态态,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
[1] 李静. 暗示教学法及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6).
[关键词]暗示教学;英语教学;应用探索;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70-04
1暗示教学法简介
暗示教学法起源于暗示学,因其创始人是保加利亚教育家、医学家格奥尔吉・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又称“洛扎诺夫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暗示,产生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再通过无意识心理活动,激发学习者个人潜力,生成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展自我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洛扎诺夫认为,适当的暗示会促使学习者把潜在能力与积极个性融合起来,让学习者大脑的左右半球协调起来并综合利用,使大脑的能力和效率比单独使用任何一个半球“至少提高五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更能充分发掘个体的潜能,提高其学习效率,尤其是在外语学习上的效率,从而达到传统教学法所达不到的、理想的学习效果。暗示教学法通过合理使用“权威、幼稚化、双重交流、语调变换、节奏契合以及音乐会假消极”这几个主要的技术手段,达到“增强学习者信心、排除心理障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与增强应用能力的最终目的,因而对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哑巴英语”现象,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对其具体应用方法做一实证对照研究,以期在我国现有教学条件下,尽可能发挥该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效用。
2实证对照研究过程
尽管暗示教学法已问世多年,并已在国外外语教学领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却没有广泛地应用到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来。其原因在于我国的大多数英语课堂难以达到暗示教学所要求的硬件条件――沙发式座椅、一个班最多只有12人的要求,教师也缺少相关的暗示教学的知识与培训。同时,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对暗示教学法的不了解,许多家长、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对实施暗示教学法的英语课堂缺少语言、语法知识及应试技巧教学而感到不解,以至于对其持有反对意见。所以在我国英语教学领域,暗示教学仍停留在尝试阶段,有关其具体实施方法的记载少之又少,而在仅有的实施记录中,实施方法也大相径庭。为了深入地研究暗示教学法应用于我国英语教学的功效,我校从2010年9月开始,随机抽取初中起点的一个中专班作为实验班,使用暗示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另选一个同等条件的平行班作为对照班,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要方法进行英语教学。两个班的英语授课任务均由同一个教师承担,授课内容也保持一致以排除上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1课前准备
实验班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教室内配备了相对舒适的桌椅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特别之处在于把近期所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重点内容,如词汇、短语及重要句型,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贴挂到教室墙壁或黑板上显眼的、学生能够注意到的地方,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变换张挂地点,更换张挂内容,以便于引起学生的随时注意,有助于其在不经意间获取其所看到的内容。
2.2课堂活动安排
(1)第一环节――词汇教学。词汇教学通常以不刻意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方式展开,教室里以较低的声音播放柔和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教师有节奏地朗读词汇表上的单词,每个单词朗读三到五遍,之间有3秒左右的停顿。同时随着教师的朗读节奏,幻灯片依次显示每个单词的拼写及汉语释义。如果某个单词需要讲解,也用幻灯片打出例句并给出汉语翻译,同时教师要有感情地朗读例句二至三遍,中间留有适当的时间间隔。每个单词的用时控制在20秒左右,可以根据单词的长短、发音的难易以及需要讲解示例的情况适当调整用时长短。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小声地跟读或默读。单词朗读过程可重复一至二次,重复时用时要稍短一些,每个词用时控制在5秒左右。中间适当地留出时间间隔,供学生自己获取信息或处理信息。在此过程中适当地变换背景音乐以及朗读语调,以便更好地实现暗示。注意,在整个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规范学生的听讲行为,学生既可以专心地欣赏音乐,也可以专心听单词发音,更可以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听单词发音。
(2)第二环节――课文教学。课文教学过程与词汇教学过程相近,不过在讲解课文之前,教师应先把带有译文的材料发给学生,供学生在听讲的时候随意浏览查看。教师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下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使用媒体设备播放课文录音,速度要稍稍慢一点。课文一般要朗读三遍,可以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加以调整,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学生一边听教师的朗读或录音,一边看手头上的学习材料,一遍或两遍过后,学生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熟悉程度,或是保持原来的听讲状态,或是脱离学习材料,听课文录音或思考课文的内容。背景音乐一般要与文章的主题或内容相符。遍与遍之间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根据文章的长短及难易程度而定,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消化课文内容使用。对于文章中的难句,教师可以在学习材料上作出标记,也可以在朗读到难句时用幻灯片显示,朗读的语调与节奏要相应地发生变化,以引起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关注。通常与词汇教学相同,课文教学也是在学生无意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对学生的听课状态不要过多的加以强调,切忌把无意识的活动变成有意识的活动。
(3)第三环节――检查并深化教学效果。前两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某些词汇、短语、句型以及课文内容,而这个环节就是要创设出适当的活动与环境,让学生实际应用刚刚学到的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活动要由易到难进行,形式也要经常变化使学生持有一定的新鲜感。如果以应用所学的词汇知识为目的,活动既可采用给出的单词组词或造句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给出的单词组词或造句,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刚学到的内容造出应时应景、有内容的句子;也可采用给出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以及词汇英汉互译活动。学生可以按顺序做答,也可以抢答,更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竞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以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为目的,活动则可采用就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回答相应的问题的形式进行,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既可以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问题,也可以提问自己已解决的问题,既可要求某位学生做答,也可以依次做答,甚至抢答;或可采用故事接龙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故事接龙,一个学生讲一句,下一个同学接着往下讲,稍微给出一点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较,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出来。当然,这一过程也可以竞赛的形式完成,看看谁的反应时间短、句子长、新词、新用法采用量多等。注意整个活动过程要求学生尽量脱离学习材料完成,对于那些查看材料的学生也不要批评,以免给其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影响其以后参与活动的热情。
(4)第四环节――总结。原汁原味的暗示教学法没有教师总结这一环节,而根据我国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总结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安排在最后进行,这样既不打断学生,也不会影响学生的发挥。总结时一要强调课文的重点,二要着重指出学生表现好的地方,总结出学生所使用的精彩的句子,而不是要纠正错误,因为过多的强调问题,将会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影响其以后活动的参与程度与参与热情。
3结果对比分析
在学期末进行的分项测试中,实验班的成绩总体好于对照班,在口语、词汇以及阅读测试中,实验班的成绩要明显占优,而翻译和语法项目的测试,两个班差别不大。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特别在口语的测试中,实验班优势明显,原因在于实验班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口语练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上更加有信心,日常教学活动课程设计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紧张度,从而使其能够表现得较为自如。从表1不难看出,比起语言知识的详细讲解,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对于英语学习更为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讲,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组织好的学习活动比讲授什么、讲授的好坏更为重要。
除对成绩进行测试汇总之外,还就学生在课后用于学习英语的时间以及是否愿意上英语课进行问卷调查,该调查分别于开学初和期末两次进行。调查内容及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开学时,无论从课外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还是愿意上英语课的人数上来看,两个班的情况都大体相当。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班的学生愿意上英语课的人数大幅度增加,课外英语学习时间也有了明显的增加,而对照班却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暗示教学法的应用明显地提升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其对英语学习的投入程度,这也是实验班的成绩优于对照班的重要因素。
4暗示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的体会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暗示教学法更加看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做是既有知识需求又有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因而常常被贴上“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标签。暗示教学的独到之处在于其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学习者无意识的活动中,强调无意识活动在外语学习中不可低估的作用。上述实验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实施过程,如何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暗示教学法,充分运用暗示教学的各种手段,激发学习者个体潜能及学习热情,改善学生厌学的心理状态,切实提高学生目标语言的应用能力呢?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4.1充分合理地使用权威
暗示学的权威是指能够让个体自然而然地产生信任感的、让其产生尊敬情绪的人与事物,是实现暗示的基础与前提。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权威,如何让权威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1)树立教师的个人权威。传统意义上讲,教师的权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与管理,而暗示教学法中的教师权威与传统意义上的权威不尽相同,它是由“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两方面组成,知识权威是指教师个人的学识、知识结构以及专长等得到了学生的认同与敬佩,使学生向往能达到同样境界;感召权威是指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以及换位思考等做事方式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同与敬佩,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往,乐于向教师学习课本知识以外的做人及做事风格。树立教师权威,不仅要求英语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功底与语言应用能力,更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使人信服的课堂与课后管理方式。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权威越高,暗示的效果就越明显。
(2)选择与权威相关的内容作为学习材料。权威人士、影星或知名作家会唤起学生热切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某种强化,收到意想不到的强化效果。洛扎诺夫及其同事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他们朗诵一遍同样的诗句,在朗读前告知其中的一组,所朗读的是保加利亚最著名的诗人耶沃洛夫的诗作,另一组则没有提及作者,读完后让被试写出刚才听过的诗句。结果是,前一组所记住的内容高达56.6%,后一组仅为30.1% 。该实验表明来自权威的资料对学生的记忆结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在开始学习新材料之前有意识地告知学习者该材料与哪些名人、伟人有关,这样会达到较好的记忆与学习效果。
4.2角色扮演促进学习者幼稚化的程度
这里所说的角色扮演与英语课堂上经常使用的role-play不尽相同,role-play只不过是在模仿人物角色而已,而暗示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要求在课常上,每个学习者不仅是在模仿人物角色,而是不使用真实的姓名,把自己想象为另外一个人或者使用另一个名字,这样一来所表现的好与差以及所传达的观点与内容似乎与“真实的自我”没有任何关联,因而在表达中就能减少其参与的焦虑感,不会因为担心表达或表现不好而不敢参与其中,学生能够放松自己的紧张心理,像小孩子那样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争取表达与表现的机会,用小孩子不受外界任何干扰的心态去接受新知识,消除了因长期逻辑推理的而产生的疲惫感及疲劳心理,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4.3充分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对学习者的影响
无意识并不是指个体对某些现象或某些事物根本没有认识而产生的反映,而是对某种现象不知不觉的、未加注意的、模糊不清的认识的反映,也就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暗示教学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充分重视无意识活动对个体学习的影响,洛扎诺夫认为无意识活动与有意识活动相伴而生,所有的无意识活动中都有有意识活动参与到其中,而“无意识知觉,尤其是通过知觉所获得的信息是长期记忆的基础”。虽然记忆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但记忆是综合利用目标语言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课堂教学上,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作用,除要对教室的布置、背景音乐、音调节奏经常变换外,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对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非语言行为是指“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是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在英语教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非语言行为是师生情感交流,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效果82%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非语言手段实现的,只有18%的信息是通过语言行为传达的”。遗憾的是,由于文化传统等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使用手势、表情以及肢体动作,并以饱满的精神风貌面对学生,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4.4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学习成为一种乐事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因为学习者通常都在被动的接受信息,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种情形的长期存在,再加之社会上一直以来“学习苦、苦学生”的暗示,学习者对英语学习产生相当的为难情绪与畏难心理。而暗示教学法的精华就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让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而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从而提升其学习兴趣。
5结论
暗示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利用学习者无意识心理活动,激发其无限的下意识潜能,进而收到较为理想的英语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暗示教学法进行适当地调整与改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如英语教学界所倡导的那样,英语教学有法而无法,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情况不同,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对暗示教学法的应用也应如此。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教学有法的束缚,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国的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梁巍.暗示教学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1):55-57.
[2]Lozanov G..Suggestology and outlines of suggestodedy[M].London: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Inc,1978.
[3]周娟芬.论暗示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3):61-63.
[4]Richards J.C.,Rodgers 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5]杨桂玲,孙少欣.暗示教学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22):248.
[6]任敬,叶彬.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权威角色[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121-123.
[7]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秦小健.暗示教学法对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意义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91-9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3--0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艺术体育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艺术体育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关注。艺术体育生的英语教学成效较低,是广大英语教师倍感烦恼之事。因此,如何让自己的英语教学更容易让艺术体育生接受和欢迎是每个教授艺术体育生英语的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暗示教学法的提出,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如能在教学中被广大教师合理利用,将极大地激发艺术体育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高校艺术体育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高校艺术体育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基础,尤其是英语基础很差,对英语有排斥或抵触心理。虽然给他们的英语教材相对比较容易,但给他们上课是教师最犯愁的。原因有四:其一,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出闭锁心理,不听老师讲解,不跟老师配合。即便老师为了不让他们走神,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也是采取应付的态度。当老师请一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或朗读课文时,被叫的学生站起来后经常是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教师经常感觉是自己一人在唱独角戏,甚至都没有观众。其二,艺术体育生由于其学科特点,课堂纪律涣散,自觉性较差,时间观念不是很强。学生迟到和缺课的现象比较严重;课堂上的专注力不够,经常走神,甚至有些同学上课看其他书籍、偷偷玩手机的现象较多。其三,师生关系相对紧张。大多数艺术体育生由于其在初高中时英语学习的失败经历,对英语这门课程有很强的恐惧心理,因而对老师敬而远之。几乎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问老师英语学习上的问题;跟老师主动交流,谈其生活问题的也很少。其四,学习气氛较差。很少有学生提前预习和复习学习内容;主动学习课外英语资料的也很少。课堂上能跟上老师学习进度的也是凤毛麟角,让学生做练习时,抄袭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少数较为积极主动的学生也在随后的学习中渐渐失去了动力。
三、暗示教学法的特点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洛扎诺夫于六十年代中期首创,其后广泛流传于苏联及东欧各国。暗示指的是人或环境以不明显方式向学习者发出信息并产生无意中的反应[1]142。暗示教学法依靠暗示“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因素组织起来”[2]67。暗示教学法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暗示则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因此教学应力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积极暗示,从而提高记忆、思维、想象和整个学习的能力。
暗示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英语。按照暗示教学法的观点,学生在紧张、害怕、反感等负面的情绪中学习,是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的。因而,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消除学生的这些负面情绪,使学生在愉快、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将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的态度要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了解学生的特点,尽量主动跟学生沟通,消除他们对教师的畏惧,特别注意不要伤害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学生才可能相信教师,才可能和教师形成一种互相信任和尊重的良性循环的关系。
四、暗示教学法在高校艺术体育生英语学习中的适用性
暗示教学法不主张专门去背诵、记忆,而强调使用各种手段来创造欢快的气氛。 暗示教学法要求教师切实认识无意识和外围知觉的重要性,善于利用大量的情绪刺激和外围知觉,激起兴趣和喜悦的体验,创造高度的动机和好奇心、求知欲[3]309。此外,暗示教学法要求按较大的单元组织教材,或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补充大量趣味盎然的读物以排除学生对课本的困难感、枯燥感和畏惧心理。这就是说,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愉快的背景,帮助学生在上下文里克服消化抽象概念的困难,更好地理解教材。暗示教学法的这些做法正好可以解决高校艺术体育生英语课堂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紧张因素,减轻他们的闭锁心理,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艺术体育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