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参加了“国培”,听了王漫老师“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我对过去说明文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在过去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先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说明文,这就使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不能把它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有效地教给学生。如何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说明文教学课堂变得灵动而高效呢?

一、挖掘说明文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明文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内容枯燥,即使是文艺性说明文,它也没有小说那样动人的情节,没有散文那样优美的意境,没有诗歌那样和谐的韵律,因此学生对说明文大多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要让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灵动而高效,首先就要善于挖掘说明文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确实,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上课伊始,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松散状态,有的徘徊于上节课的疑虑中,有的则沉浸在课间的娱乐中……如果此时教师结合文章,以一个新鲜、恰当的内容来导入,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视频《故宫博物院》,播放结束后,请大家略谈感受。然后适时引入:“这么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故宫,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想到实地一睹她的风采吧,那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跟随我们的‘免费导游’黄传惕仔细游览这昔日的皇家禁地紫禁城,步入《故宫博物院》。”这个导入设计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大体的感知,获得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如,教学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课前我先介绍恐龙的知识,用幻灯片放映各种恐龙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这些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制(或购置)一些实物、模型、动

植物标本、挂图、表格等教具来辅助教学。通过教具来辅助教学能使教学过程新颖独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先出示一幅教学挂图,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赵州桥的结构。在学生明白“拱”是怎样的形状后,又启发他们准确表述一个大拱与四个小拱的关系。待学生说出“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上方”,“大拱两侧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等答案后,又通过图示、比较,终于有的学生得出了“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准确表述。最后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印证。这样,学生学得有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在反复比较中感受到揣摩语言的乐趣。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文章的闪光点,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就会更有效。

二、提示方法,有效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阅读说明文自然也有其规律可循,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用教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金钥匙,这样才能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王漫老师在“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中,明确表明说明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技能。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快速提取信息的方法。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我先教给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经常用到的“圈点批画法”,即圈点关键词语,批注说明方法,勾画关键句子。

“圈”是对文中关键词语进行圈记、点示。在阅读中,可将衔接各段的连接性词语、体现事物特征的关键词语、限制修饰性词语进行圈点,一来可以强化记忆,二来比较醒目,便于做题时前后联系,分析问题。

“批”是对说明文中运用到说明方法的句子进行批注。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时随时发现运用到的说明方法,随时在相应页面的右边简单批出说明方法,这样可在做题时迅速找到相对应的答案,减少回读,还可以很快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画”是对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勾画。可勾画的语句往往是首括句、尾结句、过渡性语句、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勾画这些语句往往有助于很快地分析说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等。

然后我让学生用“圈点批画法”通读全文,进行圈点批画。我巡查圈点批画的情况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自己画出了各段的中心句。如: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通过提取中心句,浓缩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也能认识到作者由总到分的结构安排及由主到次进行说明的逻辑顺序。

学生除了能画出各段的中心句,有不少还在第三段“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旁批注了“作比较”;在“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美,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旁批注了“打比方”……

在学生圈点批画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补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开发资源,拓展说明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以丰富课堂。

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的特点,教师应该适度补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补充举例“蚂蚁移窝,天井成河”“猪叼草,雪花飘”等劳动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物候现象,进而引入诗人笔下的物候,寻找诗句中的物候现象,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掌握课文知识,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再如,把课文《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与“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学生看待事物将有更高的视角,更广的视野。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当人们不再受物质生存的牵制时,就会赋予造物以更多的精神内涵,反思历史经验,作为地域文化载体的传统手工艺,尤其是研究手工艺美学特征的工艺美术是必须要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西方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三次手工艺文化精神的回归潮流:第一次是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工业化带来的廉价低俗的工业产品的大量生产,使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生活方式和手工艺;第二次是二十世纪初期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刚刚诞生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手工艺被放在了一个适合的位置上,从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层面理解手工艺的优势和发展;第三次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处于工业生产所带来的严重危机之中,人们渴望着重回自然,重新去触摸真实的材料。高校本应该是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传承的净土,但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再加之旧时传统工艺教育停留在表面装饰层面,给人陈旧、缺乏实用性的印象。为了迎合工业时代,满足就业市场,缩短与国际当代设计教育的差距,许多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将传统工艺美术教育零散化、边缘化,甚至让其退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中对工艺美术的通识教育也是缺失的,因此工艺美术教育出现了历史性的断层。但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也使被冷落的工艺美术教学得到重生和发展。

二、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融入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想法

1、以项目为导向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体制

艺术设计教育在中国根基薄弱。在中国建立并向现代形态过渡的过程中,我们试图找回与传统的链接,然而设计教育———设计———生产———销售各环节是孤立和严重脱节的,在此条件下谈工艺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只能是纸上谈兵,必须寻找出一条赋予中国手工艺以现代生机的途径,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良性发展的平台。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博物院的共建项目为例,以竞赛的方式邀请海峡两岸高校学生参加其创新性纪念品设计竞赛,学生们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对文物和工艺的理解,消解文物的“高大上”,拉近文物与大众的距离,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文物创意产品。如:的“朕知道了”纸胶带“、翠玉白菜”伞;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许多出自在校学生之手。衍生性创意产品成了非常抢手的旅游纪念品,也成为了人们记住故宫及藏品的代表性符号。从故宫创意产品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博物馆搭起了一个优秀的创意产品资源、销售推广的平台,与此同时,需要高校参与进来,教师研究、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将设计与生产的断点连上,同样,传统工艺美术也可以借鉴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模式。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工艺课程不能够再闭门造车,当我们借助创意将传统工艺转变为实物产品了,无疑是对教学效果的最好的反馈。

2、综合性大学发挥其多专业优势

截至2014年,全国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有1400多所,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归属于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学科,我们需要所有艺术范围内各学科的融合,同样需要艺术范围外各领域的融合。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型,对艺术设计教育的侧重点也从对专业人才培养范畴扩大到对大众艺术涵养的普及和提高上,因此,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普及可以借助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在校园内部打破专业界限,向各专业的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如以开设“传统工艺美术”全校选修课的形式,将专业技法内容转变为通识性、鉴赏性内容;借助学生的多专业背景,以组织展览或竞赛的形式,使更多跨专业学生加入到推广和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队伍中来。湖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系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民间美术”公选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且学生选课率也在全校名列前茅,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组织的“民间美术”课程作业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同时还有不少学生提出借用不同专业知识和渠道推广课程内容的想法,甚至开设公众微信号传播某门类的传统工艺。这些都为我们传播传统工艺美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3“、微时代”借力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

信息时代是以高科技与现代化为先导和基础,也是打破许多时空局限和全球化的时代,“微时代”的基础是“新媒体”,新媒体是以“数字化”和“互动化”为特征的,人们获取知识与传播知识的路径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短,并且习惯于快速、快餐式的信息接收和文化消费形式。电子设备的便携化与平民化也使得文化产业里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界限被模糊,大众可以很容易地变为生产者,或是通过反馈及其它的形式参与生产。受众的习惯反过来又将促进以“微内容”为特征的产业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推广和传播离不开广阔的群众基础,借力新的传播手段能让原本“小众关注,精英推广”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大众关注,大众推广”。以“日本小夫妻的幸福染坊”为例,文章讲述手工印染的技艺和生活方式。该文通过微信并转发,在一个月内被转发一千多次,点击阅读人数一万多人,这样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是传统教学或传统媒介远无法达到的。因此,探索性的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辅助教学内容的传播将是艺术设计专业高等教育未来的探索方向。

4、从地域文化中吸取营养

传统工艺美术从历史生成及传统结构方面看,往往存在极强的地域性,传承人与受众群体往往是相对集中地生活在某一特定地区,拥有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遵循相同或相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生存状态,在文化认同上容易形成共识。日本传统文化设计大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曾提到,“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传统工艺美术所包涵的大量原生态艺术图形和工艺技法具有人类本源的思维意象,及大量生产、生活经验累积,给当代设计者提供本源的设计思路,有助于形成出奇制胜又合情合理的创意。在教学中有针对性、探究性的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图片、书籍、实物等,利用图形创意与符号的延展,进行整合、提升、优化和创新。针对目前传统工艺美术相关课程与其它艺术设计相对割裂的状况,笔者认为在专业主干课程中融入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如视觉传达专业的字体设计课强调中文字的造字体系、笔画、由来,并将湖南当地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如马王堆西汉古墓中的符号、毛体字;书籍设计课可以融入不同类型中国传统书籍装订方法,由其在当地博物馆中可以近距离观察的汉代竹简;在其他专业主干课程中强调应用传统元素的内涵形态,并以内涵形态设计范例为指导,促进教师与学生对于当地传统元素形态的重新认识与设计。在设计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红色旅游”项目,提炼地域文化中的典型视觉形象,如笔者带领学生到湖南凤凰、洪江等地察期间,在民族图案考察与写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苗族、土家族图案的造型、用色差异,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而不仅是单纯的临摹或拍摄图案。带着问题思考和观察,学生明显的提高了学习兴趣,并能在考察过程中对当地少数民族特点、生活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取得了理想的考察效果。

三、结语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为了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萧邦的《小夜曲》伴奏中阅读,让学生跟着朱自清先生在朦胧的月光下品味每个词的微妙,体验那淡淡的忧伤和喜悦。《小夜曲》与《荷塘月色》意境合为一体,月光如水,微风过处,清香四溢,仿佛远处高楼的歌,肖邦的这首《小夜曲》,特别能表现月光和月光照耀下的荷叶。

在探究戴望舒的《雨巷》时,笔者特意选舞蹈作品《小城雨巷》来创设意境,这样的舞蹈场景布置,悠扬的音乐声中,一唱三叹,娓娓道来,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及布景与诗的吻合,无一处不体现生态式艺术教育的魅力。案例解读:注入音乐的开场白,营造气氛,音乐创造的氛围激发想象和联想,用音乐和舞蹈来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入戏”。这里艺术与语文融合得如天衣似的,找不到一点缝儿。观一斑而知全豹,实践活动要走向以联系、交往、对话为根本的生态式教育。生态式语文实践活动能让教育能充分挖掘潜力,使质量全面提升,生态式实践活动传统的教育思想的自我反思与超越,这样语文实践活动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语文实践课必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能贴近生活,解读生活,享受生活。在上完《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后,在“感受邳州风光文化”这系列实践课上,笔者播放了《春江花月夜》,并配以解说词:“……一座绿意涌动、活力飞扬的城市,……一座生机盎然,意气勃发的生态园林家园。她是苏鲁交界处的一座花园之城。她涌动着崛起的斗志,奔涌着发展的豪情。她像一本历史的长卷,古韵悠悠;她像一部当代传奇,摄魂夺魄;她更像一座神采飞扬的画廊,钟灵毓秀……”出示邳州风景名胜图如:占城的石屋寺,土山的关帝庙和马迹亭,王杰烈士陵园小罗头纪念馆,桃花岛公园,碾庄战斗纪念馆等图片及动画。感受以上画面,进行如下实践活动。

活动1:搜集古典。搜集赞扬家乡风光文化的诗句,了解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邳州。围绕“邳州———我的骄傲!”的系列活动来展望邳州美好的明天。如古诗文:《送裴参军还下邳旧居》北望烟铺骠骑营,虏烽无火楚天晴。此时千里西归客,泗上春风得及耕。

活动2:了解家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验愉快的合作。可以上网搜,可以查资料。如:“无畏的邳州子女对中运河多次进行大规模的修复,才使昔日的洪水走廊变成今天的鱼米之乡,银杏之乡。”

活动3:宣传家乡。引导学生用宣传我们的家乡,装扮家乡,用“心”去影响感染在我们邳州居住和观光的每一个朋友。让学生设计各种宣传手段向世人推出我们邳州名胜,邳州的特产等。如:“邳州板材、银杏、大蒜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如日中天。一个接着一个关于传统艺术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民间剪纸,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展览举不胜数,令人赏心悦目。”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一、汲取传统教学精华,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语文教学是我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汉语言文字特点,具有民族特色,以多读、多背、多写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并努力创新,建设语文教学新体系。这个体系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教科书为依托,内外结合,听说读写多管齐下,集知识认知,文学感悟,能力锻炼,思想陶冶于一体。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特点,充分运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在丰富多彩的有趣味的语文活动中进行教学。这里,我着重推荐课外听说读写训练项目。

比如听方面:听央视《百家讲坛》,近几年比较热门且学生感兴趣的《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等。比如说方面:①读报评论——班级征订新闻类报纸,进行课前三分钟读新闻评新闻活动。②故事接力——围绕《我在月球上的一天》故事接龙,一天讲一个故事。③导游大赛——学了《故宫博物院》后,自己编写解说词,模仿导游手拿引导旗带领家长(学生扮演)游览我校。比如读方面:美文诵读——每周安排一课时,学生把自己课外读到的美文向同学推荐并朗诵精彩片段。比如写方面:①写歌曲推荐词。②写电影观后感。③为班刊校刊写稿。

二、走进社区贴近生活,吸收原汁原味营养

注入式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自主实践,导致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生语文能力局限和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最丰富:教科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甚至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人情、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日常生活无一不是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姿多彩的社会中汲取养料,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用心来体会社会生活,感受人间百态,写出自己的感悟,用行动来展示自己对社会的关心。我布置了一些非书面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交流,如帮助家长看懂电器产品说明书,会让学生直接尝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此外,让学生看新闻频道了解时事新闻,读优秀的报纸杂志,还安排每周三的一节语文课到阅览室读书、看报、做摘记,学会积累,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热爱乡土感受乡情,传承乐清非物质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挖掘地域性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不仅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还能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并在此过程中更加了解家乡,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温州和乐清属于瓯越文化,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在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时,我特意把该课调到端午节前上,专门安排3课时进行乐清端午风俗讲座、编写《打卵袋方法说明》、购买丝线打卵袋、自费买蛋煮蛋组织撞蛋大赛、评选“咸蛋超人”等端午系列活动,让每年端午节成为学生的狂欢日,现已连续举办三届,深受学生喜爱,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我还举办乐清民间故事大搜索、乐清民歌演唱比赛、乐清民谣吟诵会、温州民谣欣赏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用方言讲话,更让他们感受到乐清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的文化魅力。

四、E环境新媒体为我所用,紧跟时代不OUT

基于互联网的语文学习潜力巨大,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广泛,一切可以称之为生活的东西都可以纳入语文学习的范畴。因而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而网络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我不仅开展以网络为教学载体的语文写作课、阅读课,从教学方式、学习过程、学生反映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教改探讨,充分利用QQ空间日志、博客、志微博进行生活记录,还向学生推荐正规中文网站进行网上阅读。

初中生特别喜欢看电影,我每学期都会精心挑选几部配合教材或热映的大片,到班里专门安排时间观看讨论,撰写影评,并引导他们把优秀影评发表到这些网站的影评栏目,与网友分享。如《东京审判》《海洋天堂》《垂直极限》《快乐的大脚》《冰川时代》《海豚湾》等,这些影片关于战争、探险、环保、亲情、慈善等主流话题的探讨和思考,是对中学生情感历练和思想熏陶的极好素材。其中,由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最为感人,学生不仅为患自闭症的孩子大福和慈爱坚强的父亲王心诚他们“不放弃”的精神潸然泪下,更了解到一个弱势群体——中国100多万自闭症患者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渴望。在影评会上,学生们群情激奋,讨论热烈,有反思,有警示,更是励志。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反思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教学方式已受到全方位的挑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在语文课教学中,多媒体语文教学正成为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分两个层面:一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二是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二者相互依托,融为一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是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

显然,多媒体教学知识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大大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其具体优势简述如下:

一、创设新颖和谐活泼的教学情境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这些方法在一般传统教学中可以局部采用,不易有机结合在一起,多媒体教学则声像文相结合,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引发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创设了一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

例如在努力把握课文内容的精髓基础上,可以选择最能为内容服务的背景音乐,放入最恰当的地方,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如以《月光奏鸣曲》配合《荷塘月色》重点段落的讲解,以清新明快的音乐来教授《绿》;用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乐曲配合《聊斋志异》的有关诗文,用古朴凝重的古筝独奏曲引出《论语》中的有关课文,用欢快的圆舞曲插入《项链》的部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优美的各具风格的音乐使他们惊喜、陶醉、亢奋,直至主导他们的情感。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主体作用的发挥

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的显著特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多媒体进一步把电视台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这种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三、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心理家特瑞赤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1%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计算机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他还做了另外一个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有这方面的优势,比如在教授《雷雨》这一课文,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再请学生讲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由学生来主动参与完成教学任务,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扩大教学容量强化教学信息

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向学生头脑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传递的情思信息、语言信息清晰明了,形象具体,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的信息显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如《项链》一文"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三个教学目标可在一堂课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并使人回味无穷。

实践证明,脱离具体语境的孤立割裂式教学很难使当代学生获得正确、完整的语言知识,更难使他们形成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大量语言材料通过声像媒体传播,重要的语言信息予以反复显示,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变化,直接控制教学进程,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走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这并不是说语文课所有的课文都要、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既与多媒体的特点密切相关,也与语文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

追溯古老中国的国文传授传统,我们发现古人乃至近人更注重对文字及文意(道)的体味与鉴赏,从而摈弃单纯的文字层面的考据与训诂(即韩愈说的“句读”、“小学”)。其实从诸葛孔明“好为梁父吟”的“吟”,到苏轼的“味摩诘之诗”的“味”,再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读书“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入神朗诵,我们发现了本为传统却为今人忽视甚或漠视的“吟、味、悟、诵”以及联想和想象。

文学的重要特征在于“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参与缺一不可,而语言作为二者之间的媒介具有先天的优势,因它具有间接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包含的信息量多,留给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大。同样一段描写月亮的文字,有人觉得温柔异常,有人感到莫名辛酸,如果各人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描绘一幅“言外之画”的话,前者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静谧的夜空,莲花般皎洁的云朵,调皮的眨着眼睛的星星,周围夏蝉贴心的“知了知了”;后者想到的却可能是孤寂的窗前。凄清的冷风,断肠的枯柳。如果在多媒体教学中将这段文字用一幅幅确定的图片展示出来,将抹煞学生各异的生活体验所带来的丰富想象,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更何况人们的情感本身就极其复杂,,如《再别康桥》,同样描写对康河边美好生活的怀念,第二节着眼于“深情”,第三节着眼于“温柔”,第四节着眼于“沉醉”,第五节着眼于“欢欣”,这样细腻曲折的感情变化,岂是确定的图片所能表现的。因而,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具有先天的,不可轻易取代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多媒体的直观性还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力避对形式多样的插图、动画等因素的一味追求,自觉对所选素材、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克服多媒体运用不当对学生的误导。

一、多种媒体并用不等于多媒体教学

很多老师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演示,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控制,变成现在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执行、学生死盯屏幕的过程,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事实上,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不应只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教学媒体也应该是学生发现、探究新信息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二、花样繁多不等于教学生动

有些教师把多媒体教学程式化了,课文被教师肢解成图片、文字等形式。实际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是多媒体教学的实质。如初中说明文《故宫博物院》的教学,教师可以选取有关故宫建筑的图片、照片或剪辑音像材料,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三、莫把“课件”制作当“备课”

制作语文课件往往花去很多时间,致使很多老师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备课,甚至错误地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而事实上,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教学方案的过程”。也可以说,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要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而制作课件只是设计教学局部的过程,并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备课。

总之,多媒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多媒体的运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挖掘语文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使传授知识、继承民族精神、发展智能和素质培养统一起来。

参考书目:

1、《高中生心理学》,郑和均、邓京华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

2、《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