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善良的姐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听母亲说,母亲与父亲结合,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这在那个年代是极平常的。只不过,在那个年代里,身为富农子弟的父亲,能娶回如花般的母亲,那是很不容易的事。照理说,父亲应当对母亲很好才是,可他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母亲呢?
记忆里,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父亲只要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或母亲做的事稍微不如父亲之意,父亲额头的青筋就会暴起,生硬地骂母亲。有时,他还会把母亲的不言不语,当成是“无声的抗议”,接着便动起了武。母亲挨打的时候从不吭声,而且一如既往地细心服侍着父亲。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我们兄弟姊妹5个也一天一天长大。现在,姐姐和妹妹已出嫁,大弟读了大学后留在城里工作,小弟成了生意人。他们一个个都像小鸟一样飞出了家门,而在家的我仍守在父母的身边。在不知不觉之中,父亲已经从当初那个粗黑壮实的庄稼好手,变成了一个干瘦佝偻的小老头;母亲的额头,也爬满了老松树皮般的皱纹。
通过书屋,汪新民不仅帮助很多村民致了富,而且使村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不再单调。汪新民说,他的梦想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书屋实现自己的梦想,尽管在有些人看来这份“差事”太辛苦,但汪新民觉得自己的付出,值!
1998年,年近60的汪新民从学校退休,看到村里的孩子放学后没有书读,心中便有了一个想法,继续发挥教师的光和热,为村里孩子做点事。村里一个六年级的学生,非常想要一套《小学生优秀作文》,但凑不齐钱,常常在路过书店时偷偷抹泪;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特别想看《格林童话》,便利用周末到县城表哥家,白天做家务,晚上抽空看书。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汪新民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更加坚定了他把这个想法变为现实的信念。
2003年,汪新民在自己住了40多年的砖瓦房里办起全市第一个乡村书屋。用3棵松树锯成木板钉成书柜,把多年积攒的近200本书摆在书柜上,一个简陋的小书屋就这样诞生了。
这简陋的乡村书屋,汪新民守了10年,操劳了10年。2008年7月,汪新民为书屋补充了50多本书籍,回来时,正碰上下大雨,他脱了上衣将书包着抱回家,老伴说:你这么大年纪,这样淋雨,是要书还是要命啊?汪新民笑着说:书也要,命也要,书淋湿了不能用,人病了吃点药就没事啦。汪新民的大女儿出嫁时,汪新民送了她几百本书做嫁妆,受父亲的影响,她在婆家拿着这些书也办起农家书屋。
汪新民当过老师,他借助自己的影响,倡议当地的干部群众捐书、向机关单位找书,从退休工资中挤钱买书。10年时间,在各级政府和新闻出版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书屋的木柜换成了铁皮柜,还添置了音像设备,藏书由近200册发展到近10万册,涵盖政治、历史、文学、科技、儿童等12大类,每年借阅达1500人次以上,创造了数万人次免费借阅的记录,成为当地村民求知学习的好去处。小小的书屋犹如一盏“小桔灯”,照亮了整个山村。
汪新民农家书屋获得了全国的荣誉,书屋的影响更大了,借书的人更多了,汪新民服务群众的热情也更高了。他始终做到“三不烦”:“接待读者不烦、借书登记不烦、还书归位不烦”,全天候的开放,热情的服务,吸引了周边群众,乡亲们十里之外也慕名前来借书。汪新民经常说:富不丢猪、穷莫丢书。他相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给村民带来知识、带来希望。
养鸡大户李刚、养猪大户周继业……一个个农民从汪新民书屋找到致富窍门,学到种养技术。山多地少的羊角桥村,养猪、养鱼、养鸡人家的多了起来。
洗马镇官塘村承包了5亩鱼塘的养殖户姜小毛,他鱼塘的鱼得了一种“怪病”,眼看几万元的收入要泡汤,他听村民的介绍来到书屋求救,汪新民和他一起在农技类的藏书里面找到治鱼病的方法,很快对症下药治好了鱼病,帮他挽回了损失。
关爱儿童的读书梦
羊角桥村有517人,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与孩子,为了孩子办书屋,办了书屋为孩子,汪新民想出各种办法将孩子们引领进书屋学习。从2009年起,汪新民书屋利用寒暑假开办书法班、作文班;利用周末假日,举办小提琴培训班,培养了40多名学生,其中,10余人获得省、市、县奖励。2010年,汪新民组织村里部分学生到县闻一多纪念馆、县博物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011年,为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汪新民带着20多块交通安全宣传展板到中小学进行宣传,教唱交通规则的拍拍手儿歌,发放500多份宣传资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北方人一句“有空到我家吃饭”,在广东转而为“有空去来我家喝茶”。广东人爱吃全国闻名,殊不知,广东还是全国最爱喝茶、品茶的地方之一,随便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茶叶店堪比早餐店之多,可见其需求之旺盛。
广东人种茶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唐朝。据《广东新语》记载,广东种茶自唐始,唐代曹松把茶种移植到南海西樵山。同时期,唐代西竺寺高僧惭愧祖师从福建引小叶茶种,将馨香怡人的小叶茶带到西竺寺所在地梅州西岩山,至今西竺寺周围仍有始祖老茶树20多株。
西岩山上蝉鸣流水,鸟语花香,西岩山主峰海拔1256米,方圆近百公里无污染,山中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肥沃,极益高山有机茶的生长。因此,西岩山所产茶叶品质自当出众。西岩山茶成为历史上广东人,尤其是广东地区客家人挚爱的名茶之一。
去年,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活动中,茶作为其中一大类目进行评选。其中来自梅州市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的西岩乌龙茶名列前茅。据介绍,该公司所产西岩山茶只采摘清明节前后的茶青,茶树经过秋冬季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生长出来的茶芽肥硕,营养成分丰富,所产茶叶香气清香高长、甘醇而耐泡,最多可以冲泡20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是当地名茶。偏远的粤东山区,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响当当的知名茶品牌,发展至今,仍星光灿灿。
西岩山茶出山记
如果说唐代西竺寺高僧给了西岩山茶第一次生命历程,西岩山茶真正走出大山的第二次重生还要从一位名叫魏顶国的人说起。出生于1963年的魏顶国,在1989年不顾父亲的反对,大胆收购了当时已濒临倒闭,无法给工人发工资的西岩国营茶场。并向当时茶场所属公社承诺,承包第一年上交公社5000元,第二年6000元,第三年7000元。对于当时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小公社来说,这笔承包款已是很大一个数字了。谁也不知道这个曾经的水泥推销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敢这样在一个“半死不活”的茶场下注。
原来,魏顶国在公社做水泥推销员的时候,常奔走于潮汕地区,在潮汕等地,他发现其他地方生产的2两装铁观音茶卖到5元,而同是乌龙茶的上等西岩茶1斤只卖6元。他认为西岩茶大有“钱”途。接管茶场后,魏顶国夫妇不分昼夜奔波于茶场和潮汕等地的茶叶市场,既是做茶工人,又是推销员,就这样,西岩山茶的销路慢慢打开了。
1989年,魏顶国向信用社贷款6000元,投资扩大单丛茶、黄枝香的种植面积,同时提高了茶叶制作技术和改进茶叶包装。魏顶国承包的第一年,茶场收入18万元,第二年收入54万元,第三年收入100多万元。1995年,他成立了由西岩茶场、茶叶精制厂、茶叶生产服务公司等几家分公司组成的大埔县西岩集团有限公司并注册西竺牌商标。
从此,西岩山茶彻底改变了名茶不名的历史发展困局,开始了西岩山茶品牌化发展之路。1995年西岩百叶单丛茶被中国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1998年西竺牌黄枝香、苦丁茶获“98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茗茶推荐产品”,产品奖、技术奖、重质量信用奖等各类奖项几十项。2007年作为西岩山茶中的稀有品种岩中玉兔产品在梅州市现代农业招商会上500克成功拍得4.2万元,成为当时茶叶界名噪一时卖得最好、最贵的茶。时至今日,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产、供、销、农、工、科、贸”一体化的广东省大型优秀农业龙头企业。目前, 西岩山茶的主要品种有岩中玉兔、特征有机茶、单丛茶、红茶、绿茶、黄枝香、奇兰茶、铁观音等60多个。2007年西竺牌商标被授予中国著名商标称号,2008年西竺牌单丛茶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粤东深山里飞出了茶凤凰。
西岩山茶品牌道
西岩山茶一路走来,十分重视品牌的发展。1990年魏顶国就萌生了统一品牌的意识,当时,大埔西岩茶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但当时冠以“西岩”的茶叶众多,良莠不分。于是,魏顶国向当地工商所所长提出了要注册西竺品牌,但所长对注册商标一问三不知,后来此事不了了之。1993年,随着茶叶产业越做越大,魏顶国觉得一定要注册商标,他直接跑到县工商局去咨询,在县工商局工作人员的耐心答复和帮助下,魏顶国的公司终于启动了注册商标的工作,一年多过后,他如愿以偿申请注册到了西竺牌商标,只花费了600元的申请费。从此,企业有了统一的“旗帜”。1997年,魏顶国又在梅州市企业界率先建立了公司网站,注册了域名,随后他率领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西竺牌茶叶声名鹊起。
201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准大埔县的西岩乌龙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使用范围进行明确规范,想要使用西岩乌龙茶专用标志的企业,都要向大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经上级相关部门核准予以公告后方可使用。如此一来,西岩山茶品牌得到更好的规范和保护。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崛起,魏顶国意识到,只有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余量,推出天然、健康、无污染的茶叶品种,才有广阔的前景。随后,他建立了上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西岩山被认定为“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2年,他又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进行有机茶产业化开发,并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2004年,通过了有机茶认证。2006年,西岩茶场连续十年被广东省工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如今,西岩山茶不仅在广东省内畅销,还远销美国、欧洲和日本。此外,相比市场上同类茶品,西岩山茶性价比更高,同样品质的绿茶,西岩山茶价格要低很多,因此,近年开始受到江浙一带茶商的青睐。
目前,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已带动5600多户农户种茶2万多亩,这些农户每年仅茶青一项就户均收入3600多元。随着西岩集团的发展,西岩山也变了样:崎岖山路变成了宽敞大道,机动车可以开到山顶上。茶农们盖起了新房,用上了现代家电器具。
不想只做客家茶
品牌需要延续和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方能适应时代的步伐,而今,魏顶国有意将儿子魏仲杰培养为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的接班人。
“要坚持以质量为生存,口碑营销很重要,人们对西岩山茶口口相传的认可,是父辈们坚守产品品质换来的最大认可。”魏仲杰坦言经营公司至关重要的理念。魏仲杰生于1990年,虽出国留学,但自幼随父母生长在茶山里,对茶有着特殊的情感和依恋,因此,学成归国,愿意用所学知识,做一个现代的“农二代”。
新人自有新人的与众不同,2012年从美国回来后,魏仲杰回到大埔西岩茶集团有限公司上班。相比父辈,魏仲杰对企业的管理愿意涉入更多的创新理念。采访中,记者闻悉,多年来,西岩山茶虽然有名,但扩张速度并不算快,父辈们为保证销售茶叶的品质,始终坚持公司所有门店都要自己经营,只做直营店,不做加盟店。而魏仲杰的思路恰恰相反,在他接管后,大力提倡加盟,他希望通过此举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公司的西岩山茶的品牌。完全开放加盟后,公司才有精力扩展西岩山茶更大的版图。记者反问,随着加盟店放开,越来越多的加盟店,如何管理才能保证所售西岩山茶的品质如一?魏仲杰表示,他会制定一套严格的加盟店监管方法,只要有严格的监管体系,才不担心加盟店会破坏市场规则。
逼上梁山
刘晓婕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从小在海河边玩耍的她是地道的天津人。大学一年级荣获文化部“十佳新人奖”;大学二年级夺得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天津赛区民族唱法第一名;大学三年级入选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大学四年级MTV《平安吉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刘晓婕的歌唱道路并不坎坷,但是谁又知道,顺风顺水的她当年却是被父母“逼”上音乐之路的。
“因为我的父母酷爱文艺,母亲曾当过文艺兵,父母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有意培养我学习音乐。第一次接触音乐,还是我6岁的时候学习电子琴,当时感觉很奇妙。也许那时就已经与音乐结缘了,但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只是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看我,于是便让我在业余时间学习手风琴,最起码在父母不在的时候也可以打发一下时间。”但这一坚持就是10年,在父母严格的“逼迫”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刘晓婕才逐渐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没有他们的这种‘逼迫’,我恐怕不会走上音乐之路。”
“那你又是如何从这种‘痛苦与折磨’中摆脱出来,转而走上歌唱道路的呢?”
“其实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唱歌,每当我背着手风琴站在教室的门口看着声乐系的同学从我身边走过时,心里那种感觉特别复杂,说不出是一种嫉妒还是羡慕。之所以最终选择民族声乐,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我表哥的一位同学是声乐系的学生,在他的介绍下,我到天津歌舞剧院的一位老师家里唱给他听,没想到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师从歌唱家张越男老师正式开始学习民族声乐。”
正视“滑铁卢”
从2004年刘晓婕入围中央电视台“内地歌坛十大新人”到2006年参加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开工慰问演出,入伍以来的她已经参加演出百逾场。刘晓婕把能为基层官兵演唱视作无尚的光荣。
“一位年轻人,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有没有做好遭遇‘滑铁卢’的准备?”
“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文化部的一次声乐大赛中,我的几位好友进入了决赛并且最终夺得大奖,而我最终却止步决赛。这次的打击来得很及时,说实话,之前的鲜花与掌声足以使一个年轻人陶醉,但是唯有失败才能使一个人迅速变得清醒并成熟起来。”直到现在,刘晓婕依然坚持每周去中国音乐学院上课,以此来弥补在舞台表演上的不足。她总是告诫自己:无论遇到多大的失败与困难,唯有拿出自己的坚强来勇敢面对。
“从现在开始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坚信一个真理: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会珍惜自己的每一场演出,珍惜每一个锻炼的机会,我更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宽阔的舞台上证明自己。”
人品高于一切
瞧,她来了,一头乌黑的头发扎成一个马尾辨,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爱说爱笑的嘴巴——唔,分明是一个尖子生的代表嘛!
她爱唱歌,从她极像张涵韵的歌声中,就能体会到她的美好心地了。
那天,刚刚考完数学的单元测试。一到课间,同学们就讨论着对题目的见解。